自駕游分析
A. 春節保定方圓500公里的旅遊景點。4天的時間。萬能的百度推薦一個。自駕游的
去網路一下就知道了
B. 准備畢業論文啦!!!關於2008上半年旅遊產業發展分析,誰可以幫小弟一把,謝謝
出處的確是《中國旅遊報》,現將部分內容發給你,表格部分實在發不上來了,你找找中國旅遊報吧!
中國旅遊報:2008上半年旅遊產業發展分析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個喜慶的年份,但同時也伴隨著不幸的因素,這些幸與不幸都影響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中國將向全球傳遞「安全的中國」、「友好中國」、「文明的中國」等有利於旅遊產業發展的訊息,將極大的傳播中國國家的文化與品牌,從而拉動旅遊產業的發展。但是,《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執行,五一黃金周的第一次取消,導致旅遊市場格局重組。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對旅遊業發趨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得我國旅遊業發展在曲折中不斷前進。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在《中國旅遊報》發布了2008上半年旅遊產業發展分析和大事記,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以文字記錄行進中的旅遊中國。
一、我國上半年旅遊發展總體分析
綠維創景認為我國上半年發生了眾多災害事件,對我國旅遊業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為:
1.1入境旅遊影響
今年上半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6491.37萬人次,同比增長2.44%。其中,入境旅遊的外國人達1264.0527萬人次,同比增長4.34%。全國共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02.32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因此,災害事件對我國入境旅遊的影響不是很大,帶來的負面影響難掩我國入境旅遊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但增速較去年有所減緩。
1.2國內旅遊影響
受災害事件影響,我國國內旅遊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受到不小打擊。從一季度部分省的統計數字來看,南方受雪災影響嚴重的省市國內游同比增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沒有受影響的北方省市則保持高速增長。
1.3出境旅遊影響
災害事件對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產生影響的同時,促進了出境旅遊發展。2008年1-4月,除二月受到惡劣的天氣因素影響導致內地到港人數同比有所下降外,其餘月份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趨勢。台灣旅遊出現新突破,台灣當局開放大陸公民赴台旅遊,隨著7月4日大陸旅遊者赴台首發團的進行,綠維創景預計三季度台灣游將成為出境旅遊市場的又一亮點。我國公民赴美旅遊首發團與6月17日日從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啟程,首發團共有250名遊客,這標志著我國公民赴美團隊旅遊正式啟動。
總體來講,2008年1、2季度的數據表明出境旅遊的市場格局保持穩定。3季度,隨著「中秋節」小長假的來臨,以港澳為目的地的短途出境旅遊市場將繼續升溫。而赴台旅遊、赴美旅遊將是9、10月份的又一熱門。
二、我國經濟發展形式對旅遊的影響
綠維創景認為旅遊業的關聯性非常強,因此影響旅遊發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旅遊又是高消費行業,國內經濟發展狀況,對旅遊的影響非常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物價上漲對旅遊的影響
2.2.1物價上漲原因
2007年5月份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從8月份開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超過6%。2007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升6.5%,環比上升1%,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與農民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勞動工資水平上升再加上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的擴大,既直接抬高了企業成本和產品成本,又提高了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從兩方面促進了物價上漲。
2.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較多
豬肉價格的上漲是這次全國物價上漲的總推手,豬頭價格的上漲,推動了相關的副食品行業價格的提升,如牛肉、羊肉、禽、蛋等,進一步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
3.社會需求拉動
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已經連續5年超過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和外貿順差過大的矛盾比較突出,資金過於充裕,拉動了價格的上漲。
4.國際市場價格影響
我國石油、鐵礦石、大豆、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原材料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對我國影響很大。近四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近兩倍,這些基礎性產品價格上漲,增加了國內企業生產成本,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5.企業成本推動
一些資源性產品成本除受國際市場價格大幅度上漲影響,企業環保成本提高,資金成本增加,工資水平上升,都推動了成本增加,進而推動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
6.資源價格和服務價格改革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國家進行稅制改革進程,以鼓勵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價格對服務價格有明顯的傳導性,服務價格的漲幅中有一半左右來自資源價格的傳導,因此,資源價格的上調必然會帶動服務價格的整體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務價格的潛在上漲壓力得到釋放。
2.2.2物價上漲對旅遊影響
物價上漲對旅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表現在:
1.景區門票漲聲一片
近年國內景區票價漲聲一片,各大著名旅遊景區均在提價,有的甚至提升超過100%。門票價格高漲不下,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及物價上漲是分不開的。
2.交通支出普遍上漲
由於物價上漲,旅遊六要素中的「行」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燃油費的增加,使得旅遊者在交通方面的支出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3.購物消費提高
物價上漲直接導致旅遊者購物花費的增加,各種旅遊紀念品原材料、手工等的增加,使得旅遊商品價格普遍提高。
4.其他方面影響
物價上漲還對旅遊其他相關要素產生了影響,如吃、住、娛等。物價上漲導致賓館住宿、餐飲等價格上漲,間接的影響了旅遊業的發展。
2.2人民幣升值對旅遊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旅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出境游和入境游,對國內游影響不大。
2.2.1人民幣升值熱火出境游
1.增加出境客流
匯率升值將通過收入效應對出境旅遊產生明顯影響,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出境旅遊者將不斷增多。近年來居民出境旅遊傾向不斷提高,出境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幣升值在其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增加了無計劃出境游的旅遊者,另一方面將部分原計劃在國內旅遊的人群轉向出國旅遊,使出境旅遊日趨火爆。
2.大量閑散資金外流
出境旅遊者增多,直接導致旅遊消費增多,使得國內大量閑散資金輸出。出境旅遊的增長,加劇了旅遊國際收支不平衡現象。
3. 對國內旅遊產生影響
出境旅遊者增多,可能對國內飯店和景區的接待量產生影響,但影響比較小。同時,由於部分國內旅遊者轉向國際旅遊,對國內旅遊市場也會產生影響,但影響不大。
2.2.2人民幣升值抑制入境游
1.抑制入境客客流增速
人民幣升值,使得部分計劃到中國的旅遊者改變出遊計劃選擇他處,入境客流量將會受到影響。但由於中國旅遊產品和服務價格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非常便宜的,即使人民幣升值,對本來就很便宜的中國旅遊而言,入境旅遊者數量不會因價格效應而明顯減少。同時奧運會的舉辦,將極大的提升中國的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國出境旅遊者,因此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入境旅遊長遠影響不大,但將一定程度上抑制入境旅遊增速。
2.降低旅行社經營利潤
人民幣升值,直接降低了國際旅行社接待境外遊客的經營利潤,在短期內,對國際旅行社的競爭力和從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提出了嚴峻挑戰。據調查,國際旅行社接待境外遊客團費從原來的人平110-120美元,下降到現在的80-90美元;人均綜合消費從原來的人平250-300美元,下降到現在的200-250美元;經營利潤從原來的人均9-10美元,下降到現在的5-6美元。
3.減少景區外匯收入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各種外幣,在國內兌換成人民幣要比原來減少,直接給外國遊客帶來了匯率調整後的匯兌損失。外國遊客為規避物價上漲和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會盡量減少旅遊風景區內的休閑、購物等消費,這將減少各景區乃至全國的旅遊外匯收入。
2.3房地產市場低迷對旅遊的影響
房地產市場低迷貌似對旅遊不會產生影響,但深究其內部關聯性,不難發現:房地產市場低迷對我國旅遊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由於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且處於持續低迷狀態,很多買房者停止購房,對房價持觀望態度,這使得部分人手中有了多餘的現錢,為旅遊消費提供了必要條件。由於買房者大多為年輕人,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因此手中有了現錢卻沒有購房打算的情況下,部分人會將現金轉入出國旅遊或國內旅遊,從一定程度上激活並促進了我國旅遊市場的發展。
三、我國重大事件對旅遊的影響
3.1奧運對旅遊的影響
綠維創景認為說到2008年的重大事件,不能不提奧運。雖然上半年還沒有開幕,但是籌備的7年之久的奧運會對旅遊業的發展和走向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3.2入境游趨緩,奧運城市游升
奧運的影響分為奧運前、奧運中、奧運後三個階段。相較而言,前奧運的對於我國旅遊業影響並不是最突出的,它比不上奧運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媒體工作者、觀眾和相關人士的入境高峰和旅遊熱潮,也比不上奧運後因酒店價格回歸、入境政策放鬆後帶來的旅遊高速發展,但是前奧運對於旅遊業的影響卻是持久而深遠的。
前奧運階段起始時間可以追溯到2001年7月中國申辦奧運成功,一直到正式進入奧運時間的2008年7月20日左右。長達7年的奧運籌備時間,是中國對世界逐步展現自己的階段,奧運會的籌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旅遊業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分析2008年上半年奧運會對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2008年上半年,隨著中國奧運的升溫,伴隨而來的卻是中國入境游的降溫。正如德國周刊《明鏡》中分析的那樣:「今年體育界人士可能會很激動地前往中國參加奧運會,但對於很多人來說中國卻因為奧運會而失去了魅力。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寧願等到奧運會過後再到中國旅遊。」德國旅行社人士也表示,上半年中國線路游大幅縮水。
在人均消費方面,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比較全面的數據分析,但是從多數報道中獲悉,很省市地區都反映今年旅遊的人均消費額較之去年有所提高。
3.3 三個小長假與五一黃金周對比分析
專家分析,2008年上半年已經經歷的三個小長假總共旅遊人數的總和與2007年五一黃金周在人數上基本持平。就總體出遊情況而言,「五一」在三個小長假中出遊人數最多,端午和清明的總體出遊情況相近,為「五一」出遊人數的70%多。攜程的統計數據表明:短途方面,清明期間的出遊人次比平時周末多出3倍,「五一」期間比平時周末多出5倍,端午比平時周末多了4倍。
因為五一期間的天氣最適合出遊,而且多數人還繼承著五一黃金周旅遊的觀念。與五一相比,另外兩個小長假旅遊人數稍遜,是與所在時間,傳統節日的概念和上半年國內所發生的一些事情有密切關系的。清明節自古以來是緬懷先人的節日,所以很多人認為主要任務還是掃墓,但是由於增加了一天休息,使一些人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更傾向於掃墓之餘,在用1、2天進行踏青,了解先烈,或農家樂等旅遊活動。結合這個節日的民族文化特點,烈士陵園,一些古人或偉人的墓地,和革命紀念館,這類的旅遊景點在清明節期間很是火熱。而端午節休假剛好是學生期末考試前,使很多學生和家長不得不放棄出遊,在家備考。而且又是在地震之後,心理壓力加大,出遊意願大幅降低。
3.4 五一小長假呈現出的新特點
1.短線(1、2日)游備受青睞,而歷年火爆的長線游呈明顯下降趨勢
旅行社反映,以往人們比較偏好的5—7天長線旅遊由於受到假期天數的限制而無法實行。因此在多數旅行社做出打折,降價的措施後,很多長線團仍然是詢問的人多,而真正報名的人則是少之有少的。 至於那些需要更長時間的出境游,比如歐洲游,非洲游等線路則多數更是無人問津。
面對只有3天的小長假,更多遊客選擇了省內旅遊。據報道,統計遊客中,有80%都是省內游,只有20%為誇省游。 而且出遊天數也是1、2日居多,比如銀川市的過夜遊客比去年下降了20%,一日游遊客增長了9.7%。
2.休閑游和鄉村旅遊成為人們旅遊的主要選擇
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很多去比較遠的目的地旅遊的計劃不能實現,人們開始傾向於省內的中短途休閑游。鄉村旅遊在2008年上半年迅速升溫,尤其在五一期間,各省市農家樂都呈爆滿狀態,周遍的居住場所也達到90%以上的入住率。 比如長沙周邊「農家樂」這類農業休閑旅遊企業,5月1日至3日床位出租率高達94%,遠高於同期全市住宿設施77%的平均出租率。
3.自由行,自助游,自駕車旅遊成為旅遊的主要方式
今年五一小長假中,自由行,自助游和自駕車的人數明顯上升,根據部分景區反映,每日遊客之中80%左右都為這一類。由於時間短,旅遊的地點一般都是比較近的,因此很多人就選擇了更為自由的旅遊方式,從而擺脫旅行社的束縛。由此發現,以往承擔人們旅遊載體的傳統旅行社業,在改革假期制度後面臨了嚴峻的挑戰。招商國旅稱,今年五一很多長線旅遊路線的人都沒有招滿,整體出遊人數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中旅稱,五一出遊路線中,只有自駕游路線最好,其餘的都很一般。
3.5小長假代替黃金周以後呈現出的旅遊特點
清明節和端午節的3天小長假所呈現出的特點與五一小長假非常相似,都是偏重短途旅遊,以休閑游和農家樂為主,自遊行是主要的旅遊方式。因此,省內的旅遊景點和周遍地區的農家樂產品收益頗豐。而旅行社的旅遊路線也是做了極大的調整,由推崇長線國內,國際游變化到開發短線游。由於時間的限制,人們不能進行遠途旅行,國際線路中,比較近的東南亞旅遊,和香港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比如香港迪斯尼人數就呈現了爆長的狀態。在取消五一黃金周以後,合理的分配了人們旅遊時間的同時,專家推測,由於自春節以後,人們沒有足夠長的時間進行旅遊,渴望旅遊的情緒有可能會影響到馬上到來的十一,和2009年的春節,導致那2個黃金周的旅遊人數明顯增高的狀態。
3.6綠維創景結論
在經歷了8年五一黃金周之後,2008年上半年第一次改變了以往的假期。3個小長假雖然沒有帶來像往年黃金周那樣的旅遊明顯增長,但是卻使人們進行旅遊的時間安排的更合理化。改變了以前的那種3個黃金周獲得的旅遊收入,就佔全年旅遊總收入的60%-70%,而餘下的時間都是旅遊淡季的不合理規律。
雖然短期內若黃金周取消,對於旅遊行業特別是景點行業的影響較大,但從長遠考慮,休閑時間的增多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旅遊行業必將因此而受益,而且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消費升級等都將有利於中國旅遊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不過,隨著北京奧運聖火5月8日在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6月21日又在拉薩順利傳遞,顯示了西藏穩定的局勢,已經可以接待八方來客了。4月23日,西藏恢復了對國內遊客的接待工作;5月1日起,港澳遊客也可以到西藏旅遊;6月25日,正式恢復開放入境旅遊市場,各旅行社開始接待國外遊客。西藏旅遊局局長扎喏表示:自4月23日至6月20日,西藏已接待了160多個旅遊團,西藏旅遊正在全面恢復中。業內人士判斷,西藏旅遊經濟短期內也許遭受重創,但長期發展依然看好。
四、未來旅遊總體發展趨好
縱觀我國上半年發生的旅遊大事及旅遊業的影響分析,綠維創景認為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我國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總體上呈明顯下降趨勢,對旅遊業將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但隨著奧運的舉辦、及節假日效應,因雪災、地震被抑制的旅遊消費需求在下半年有望得到較大程度的釋放,而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受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和旅遊消費升級兩輪驅動影響,我國旅遊業將會進入景氣回升周期。因此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收入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旅遊行業長期向好趨勢不會因災害事件而改變,這是因為:
4.1災害性事件影響是短暫性的
對以往對於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的大事件進行分析發現,這些事件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都是暫時性的,1998年洪災、2003年SARS都未能阻止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步伐。因此綠維創景可以肯定的是:雪災、地震等災害性事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將是短暫的。經過對雪災、地震等事件對旅遊的影響分析得出,這些事件對我國旅遊市場的影響也將是短暫的、區域性的,隨著國內旅遊環境的不斷完善和事件影響的衰退,我國旅遊市場將會穩步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4.2奧運將對我國旅遊產生長遠影響
奧運會的舉辦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知名度,並使得北京、青島等舉辦城市的經濟規模和基礎軟、硬體設施躍上了新的台階,為我國奧運後續旅遊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舉辦奧運會,國家投大量人力、物力,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對部分著名景點進行修葺,美化了城市環境,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如申辦奧運會時,北京向奧委會承諾:到2008年將建有星級飯店800家,其中五星級飯店40,四星級飯店70家,這些承諾將大大提升北京服務業的質量。類似這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是長遠的,有助於各城市旅遊業的長期發展。
4.3經濟持續增長將繼續推動旅遊發展
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將繼續推動旅遊業的快速發展。2007年我國GDP增長11.4%中的消費拉動4.4個百分點,高於投資0.1個百分點,總體消費的增長帶動對GDP的貢獻七年來首次超過投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正確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最根本的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以文化和休閑為特徵的旅遊消費將是中國人消費升級的重要內容。根據國際經驗,當一國的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就將啟動,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將普遍產生跨境游。我國在2003年人均GDP就超過了1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將超過3000美元,因此,可以說我國的國內旅遊消費才剛剛啟動,而出國旅遊消費將進入啟動階段,今後幾年我國旅遊業進入又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國家統計局分析,我國人均消費從2003年到2020年將以每年10.8%的速度遞增,在這種大好形勢下,隨著整個消費升級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及政府關於職工帶薪休假政策的出台,人們將會不斷地向更高生活水平看齊,旅遊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4.4假期政策的調整助推旅遊業發展
帶薪假期的實行,為人們走出去提供了資金保證,旅遊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隨著黃金周假期的調整和小長假政策的實施,居民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帶薪假期使得長距離旅遊成為可能;由於小長假時間較短,因此對短途旅遊市場影響較大。總的來說,我國假期政策的調整,成為旅遊發展的助推器,不斷的推動著我國旅遊市場向好發展。
因此,綠維創景認為盡管我國上半年發生了眾多不利於旅遊發展的災害性事件,但在中國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奧運熱潮的推動下,我國未來旅遊業發展將繼續呈現出良好態勢。
C. 旅遊地理(10分)下圖是旅遊公司為家住武漢的王先生一家國慶「自駕游」而提供的2條旅遊線路。請你結合圖
②路線更有游覽自價值(2分)②的旅遊資源更豐富,游覽價值更高(2分)②的旅遊資源都距線路近,集群狀況更好(2分)②路線地域組合更好,(2分)而①路線旅遊資源大多雷同(2分)
D. 分析近年來新疆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條件,並說明該地區可採取哪些措施促進自駕游的發展 新疆我們都知道,需要一個很好的穩定的政治條件,還有就是大力發展基礎設施事業。 E. 一家自駕游,買輛大空間SUV,看小區停的歐尚科賽就挺大的,就不知道具體合適不麻煩給分析分析,謝謝了 上班開的就它,舒適性還是可以的,操控輕松開著不會很累,車子能容納不少東西,1.5T動力搭配底盤,懸掛調校是亮點,降噪和抗震能力挺強。 F. 從山西到西藏,自駕游,走川藏線還是青藏線幫忙分析下。。 走青藏。川藏路況差,雨季有泥石流。雖然風景比青藏好。但是一到雨季 也看不著所有jibgsw G. 你好!大夫,我現在懷孕30周+2,自駕游出去旅遊幾天,老公開車,也就4/5個小時的車程,能行嗎
問題分析: 您好,你的情況,懷孕晚期盡量避免外出旅遊,過度勞累,容易導致早產 意見建議: 您好,你的情況,如果沒有先兆早產的症狀,應該是可以玩幾天,建議放鬆行程,注意保證休息時間,以免旅途顛簸導致早產的情況 H. 蘇皖浙,江蘇附近,10天自駕游,大家建議一下行程吧~謝謝~江蘇境內也行啊~朋友們幫忙分析分析~
濟南、泰山、曲阜三孔不錯 著名的「山水聖人游」~~~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