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旅行主題
A. 濟南有什麼著名的旅遊地方
大明湖、趵突泉、泉城廣場、千佛山、大明湖、泉城公園去中華小吃城或者芙蓉街專吃東西。還可以屬去五龍譚戲水、賞魚、品茗;去百脈泉看泉,享受清涼;去朱家峪體會民俗及歷史;
或者只是與三兩友人去黃河邊燒烤,也是很有樂趣的。
B. 濟南旅遊必去的七大景點有哪些
1.萬佛洞
在山北麓,1992年9月30日正式開放。展線長達600多米,集我國"莫高集錦"、"龍門精華"、"麥積廳觀"、"雲崗薈萃"著名四大名窟於一洞,經過藝術濃縮、重構,塑造佛主、菩薩、弟子、天王、力士28888尊,其中最大的卧佛長28米,洞外仿樂山大佛高15米。最小的僅20~30厘米。
佛教藝術自東漢傳到中國。經勞動人民長期揣摩汲其精華,已形成具有中華民族精神的特殊風格。這些特點,在這里充分體現。於此可一瞻北魏、唐、宋各時期的造像風采。趵突泉
2.趵突泉
趵突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趵突泉面積達158畝,是以泉為主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特色園林、國家首批重點公園。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徵與標志,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跡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李苦禪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
3.水泉村
水泉村有老濟南特色,水井、石橋山泉,夏季雨後山泉湧出,家家泉水,戶戶有橋、有井,青山相對,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靜涼爽,7、8、9三個月是最好季節,無飯店,無門票。
4.觀音洞
位於歷城區南部柳埠鄉西南4公里處6788路公交車,歷城三職專下車,向南步行1公里過橋向西可到,路程4公里。特點:天然溶洞,已知深度80餘米,有6萬年歷史,是人類文明起源,洞內石灰岩結構,有鍾乳石,敲擊不同部位發出不同聲音。
5.千佛崖
在興國禪寺院內南側,是濟南市較早的造像群,對研究我國隋代佛教,頗有價值。
崖上,有隋開皇七年(587年)至開皇十五年(595年)所鐫刻的佛像,共9窟,計130多尊。極樂洞是造像群中的主窟,中間阿彌陀佛盤膝禪坐,高3米,身後飾佛光。右側大勢至菩薩,左側觀世音菩薩侍立,高近3米,開皇十一年(591年)鑿成。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
6.四門塔
位於歷城區南部柳埠鄉東1公里處。67路公交車,四門塔站下車即到。特點佛教文化發源地,神通寺中國古塔建築,湧泉,濟南七十二名泉,四季流水,竹林、瀑布,九頂松,兩千年樹齡,四門塔、華夏第一塔,唐塔、地宮、石刻,自然風景,對面是元寶山游樂園。四季皆可出遊
7.水濂峽
位於歷城區南部柳埠鄉東南10公里處67路公交車,終點下車,步行2小時或乘車15分鍾過長壽村(簸箕掌)到通天峪內。特點峽內有名泉水簾洞、龍居泉、槍桿泉,自然風景區,四季神泉水,清代兩位名人隱居地點,山頂泉水,山神廟,泰山石,水庫,數梯子山風景區,清凈自然;山後面是泰安天馬頂度假村,四季皆可出遊,5--10月是最好季節。
C. 一句宣傳語向遊客推介濟南這個城市
個人認為這句最為合適: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D. 濟南鄉村旅遊景點有哪些
濟南
1、平陰縣洪範池鎮
地址:平陰縣洪範池鎮
內容:平陰縣洪範池鎮,是一個以賞泉、垂釣、農家樂、登山系列活動為主題功能的休閑旅遊區。可以體驗齊魯泉鄉的無窮魅力,體驗親自勞作的收獲歡樂,體驗當地民俗生活的恬靜自然,體驗泉水人家飯菜的美味可口,真正領會到泉水人家生活的內涵與樂趣。園區依託泉水資源與獨具特色的古村落,結合小城鎮建設,形成「賞泉區」、「垂釣區」、「登山區」、
「泉水人家美食區」、「土特產區」,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購、娛」六大特色旅遊區。
E. 濟南市都有什麼旅遊景點
大明湖
大明湖在濟南舊城北部,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稱「歷水陂」,唐時又稱蓮子湖。北宋文學家曾鞏稱「西湖」、「北湖」。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
昔日,大明湖范圍很大,南到濯纓湖,北通鵲山湖。西晉永嘉年間,建城牆把湖分開,基本形成現在的規模。湖水面積46公頃,水深平均3米。水源來自城區諸泉,然後由北水門泄出,流入小清河,東注渤海。湖底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再加合理的排水系統,便形成了淫雨不漲,久旱不涸的特點。
大明湖風景秀麗。岸上翠柳垂蔭,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盪,荷花似錦;水面小舟爭渡,畫舫徐行;更有那樓台亭榭,隱現其間,酷似一幅立體大畫。正如志書所載:「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夏挹荷浪,春色揚煙,盪舟其中,如游香國,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清代乾隆《歷城縣志·山水考四》)大明湖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吊、吟詠。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曾鞏、蘇軾,金、元的元好問、張養浩,明代的李攀龍、王象春,清代的王士禎、蒲松齡等,都留下了著名的詩篇。
解放後,於1957年正式闢建成公園,幾經修繕美化,使其大展風采,成為濟南市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每逢節假日,遊人群集,放舟湖上,觀魚、賞荷、看柳,悠然自得。1958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游覽大明湖。
千佛山
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唐朝以前稱歷山、舜山。到了晉朝,佛教逐漸滲入,年年舉行遷祓儀式,世人俗稱「遷祓山」。隋開皇年間,隨山勢鑿窟,攜佛像多尊,始稱干佛山,並大建寺院,乃成香火聖地。自元代始,每年 「九九」重陽節,均舉辦廟會。1959年闢建為公園,面積166.1公頃。
千佛山北臨滔滔黃河、南依巍巍泰山,海拔285米,山上古木參天,松柏滿谷,臨風挺秀。
干佛山東西橫列,峰列如屏,鋪翠描金,風景秀麗。劉鶚《老殘游記》曾描述說:「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
山上名勝眾多,山腰有歷山院、興國禪守,這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除此之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徑彈關」古坊等名勝。
1981年,市政府下文,將山南的北魏黃石崖造像、佛慧山造像和開元寺遺址,以及山東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劃歸於千佛山風景區。1995年,山東省將千佛山列為全省七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千佛山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建起了萬佛洞、桃花園、瀛勞園、客運索道、奇能滑道、十八羅漢、卧佛、高爾夫球場、大舜石圖園、梨園等。同時又引水上山、闢建盤路、綠化、美化,使千佛山更加美麗。至此以後,這里便成為一處融山林名勝於一體、服務功能齊全、規模宏大的旅遊勝地,使遊客流連忘返。
趵突泉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號稱是"天下第一泉",位於濟南趵突泉公園濼源堂之前,趵突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近據專家考證,趵突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我國的商代,迄今長達3543年。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趵突泉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歷城縣志》中對的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冬夏如 一"。趵突泉水從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湧出,其最大涌量達到24萬平方米/日,三窟並發,浪花四濺,聲若隱雷,勢如鼎沸,出露標高可達26.49米,"趵突騰空"為明清時濟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飲用水。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後 ,便立即改帶趵突泉水,並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長廊圍合,景緻極佳。泉池中放養金魚,大者長逾三尺。泉東側隔來鶴橋有望鶴亭茶社,專為遊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跡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娥英祠、望鶴亭、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滄園、白雪樓、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歷代文化名人諸如曾鞏、蘇軾、元好問、趙孟頫、張養浩、王守仁、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郭沫若等,均對趵突泉及其周邊的名勝古跡有所題詠,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成為海內著名的旅 游勝地。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位於中國濟南市東南的跑馬嶺上,距市區40公里。跑馬嶺是以唐代武德年間李世民率軍東征,在此操練兵馬而聞名於世。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林木茂盛,風景秀麗,佔地30000餘畝,歷史上曾有「小雲南」之美譽。它南依中國著名的山嶽——泰山,北跨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與中國最古老的隋代石塔——四門塔、卧虎山水庫風景區、錦銹川風景區,形成一個人文景觀豐富的環形旅遊帶。據清代《歷城縣志》稱:「兩岸之上峭壁雲峰,儼若畫屏,松柏掩映,生於石隙;禽島飛鳴,如在鏡中;春澗野花,秋林紅葉,望之如錦。」1992年被中國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濟南蟠龍山森林公園
蟠龍山森林公園是在濟南市歷城區黑峪林場的基礎上規劃設立的。該公園總面積539.7公頃,距濟南市區23公里,交通便利,園內山巒起伏,植被豐富,林木覆蓋率達98.5%,一年四季峰青巒秀,綠意盎然。園內有「江北第一洞」東龍洞佛隱寺,有距今1400餘年的淌豆寺遺址和古銀杏,有泰山北極廟和大小擎天柱。整個公園規模宏大,環境幽雅,遊客眾多,是休閑娛樂的極佳去處。
F. 到濟南旅遊攻略
在泉城廣場的西邊就是趵突泉的東門 從恆隆廣場穿過去就是泉城路 去大明湖在泉城廣場西邊的車站坐41路或66路車坐兩站到大明湖西南門下車即是大明湖 在大明湖西南門坐66路車到終點站是動物園 去千佛山 要在 長途汽車站坐BRT1 不出站在歷黃路倒BRT3號線 在千佛站 下車 往 西走 能看見 華特廣場 在南邊有一條馬路 走到頭就是千佛山 在經十路 有很多車 不知道你從哪裡去千佛山 公交車有 117 115 2 BRT3 62 16 k51 黑虎泉在泉城廣場的北邊車站叫泉城廣場北 坐到黑虎泉下車後會看見解放閣沿著石梯下去就會看見南邊的三個虎頭即是黑虎泉
G. 濟南旅遊廣告語
夢幻泉城 成全夢想
看過濟南的冬天嗎 隨老舍的筆體味夢中的濟南吧
H. 濟南旅遊值得一去的地方
濟南素有「天下泉城」的美譽,是個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城市。在這里可以感受到老舍筆下冬天的「溫晴」,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面積158畝,是以泉為主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特色園林,國家首批重點公園。該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濟南三大名勝之一。
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大明湖即是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
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回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一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豐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
大佛頭,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東南的佛慧山,山上有座巨大的石刻佛像,建於宋朝,是濟南市1979年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像上建有佛龕,由清末學者張英麟題寫「大雄寶殿」。佛慧山海拔460米,山勢峭拔,巨石危立,澗谷縈回。據說每逢秋季,山上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點綴在青松翠柏之間,舊日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賞菊」就是這里,明朝人邊貢在《九日登佛山》詩中曾贊曰「背領丹楓直,垂岩紫菊肥」。是節假日觀光旅遊好去處。
黑虎泉為濟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現名聞名於世。泉水出於深凹形洞穴,通過三個石雕虎頭泉水噴出,波瀾洶洶,水聲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詩雲:"石水府色蒼蒼,深處渾如黑虎藏。半夜朔風吹石裂,一聲清嘯月無光。"附近有瑪瑙、白石、九女、琵琶、南珍珠、任泉、溪中、苗家、胤嗣、匯波、對波、金虎諸名泉及無名泉一處組成黑虎泉群,位於濟南市黑虎泉西路。
珍珠泉為濟南第三大名泉,位於濟南舊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禮堂內北面,明清時期為山東巡撫駐地,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在它周圍有許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環泉、太乙泉等,被稱為珍珠泉泉群。珍珠泉泉池長42米、寬29米,周圍砌以雪花石欄,岸邊楊柳輕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出,彷彿飄撒的萬顆珍珠,迷離動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纓池,是由泉水匯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經百花注洲後進入大明湖。
五龍潭也叫烏龍潭、龍居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中心五龍譚公園公園內,是五龍潭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五龍潭居公園中部。據《水經注》記載,北魏以前就有這片水,稱凈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傳,五龍潭昔日潭深莫測,每遇大旱,禱雨則應,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自此便改稱五龍潭。五龍潭公園內,散布著形態各異的26處古名泉,構成濟南四大泉群的五龍潭泉群。環繞諸多泉池,形成了龐大的五龍潭泉系並成為濟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質最好的泉群。
紅葉谷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錦綉川鄉南部山區,距離市區33公里,北鄰泉城濟南,南依五嶽之首泰山,面積達4000餘畝。由於所處的南部山區是濟南泉水的主要涵養補給地且景區海拔在500米在左右,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攝氏度左右,山地小氣候較為明顯,又景區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7%,空氣中負氧離子的含量是市區的300多倍,故稱紅葉谷是「泉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閑度假的天堂」。
九如山瀑布群位於泉城濟南南部歷城區西營鎮,泰山北麓的連綿群山之中,距濟南市區約40公里,東臨章丘市,南接萊蕪市和泰安市,緊靠327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景區游覽面積12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97%,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萬個以上,居濟南之首,是目前濟南市可游覽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九如山群山連綿,峰巒層疊,俏石嶙峋,卓異多姿,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高巔峭壁,其中海拔超過800米的山峰就有三十六座之多,靈秀之氣,貫穿上下,森林氧吧,彌漫四周。純凈的原始生態孕育了峽谷、奇峰、叢林,噴發出山泉、溪流、瀑布、深潭,雲蒸霞蔚,交織出絢麗的自然景觀。
五峰山是省級旅遊度假區,位於長清縣城東南十公里處。此山屬泰山山脈,與泰山、靈岩山並稱「魯中三山」。因這里有會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個秀麗的山峰並列而得名。五峰環抱的綠樹濃蔭之中,宮、觀、亭、台相互掩映,風景絕佳,人稱有八景,即青崖積翠、潤玉七峰、明泉早照、鳳山煙雨、滾栗朝霞、魚台釣月、杏堤春曉、薛嶺牧樵,景景生輝,處處生情。這里群山綿延,山清水秀,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靈岩寺景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依濟南,南靠泰安,津浦鐵路、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國道均在此穿越,交通十分便捷。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AAAA級景區。靈岩寺坐落於青山翠柏之中,這里岩幽壁峭、柏檀疊秀;古跡薈萃、佛音裊繞。這里不僅有高聳入雲的辟支塔,也有傳說奇特的鐵質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更有「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
四門塔四門塔位於泰山之陰,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鎮,山清水秀,文物薈萃,民風淳樸。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勞動生息在這塊美麗的土地。公元4世紀後半葉,這里建起了一處佛教中心——"朗公寺",即後來之「神通寺」,為山東最早的寺廟。四門塔位於泰山之陰,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鎮,山清水秀,文物薈萃,民風淳樸。
I. 濟南鄉村旅遊景點有哪些
濟南
1、平陰縣洪範池鎮
地址:平陰縣洪範池鎮
內容:平陰縣洪範池鎮,是一個以賞泉、垂釣、農家樂、登山系列活動為主題功能的休閑旅遊區。可以體驗齊魯泉鄉的無窮魅力,體驗親自勞作的收獲歡樂,體驗當地民俗生活的恬靜自然,體驗泉水人家飯菜的美味可口,真正領會到泉水人家生活的內涵與樂趣。園區依託泉水資源與獨具特色的古村落,結合小城鎮建設,形成「賞泉區」、「垂釣區」、「登山區」、 「泉水人家美食區」、「土特產區」,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購、娛」六大特色旅遊區。
J. 濟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濟南動物園
濟南動物園原名金牛公園,後稱金牛動物園,始建於1959年10月,1960年5月1日開放,1989年9月8日改稱濟南動物園;
濟南動物園位於濟南市北部,現有各類動物200多種,2000餘只。濟南動物園是中國大型動物園之一,建園40多年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現已是一個規模龐大,集動物飼養、觀賞、科研、娛樂、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動物園。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十佳動物園」。
2、大明湖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
3、趵突泉
趵突泉(BaotuSpring),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臨泉城廣場,北望五龍潭。面積達158畝,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時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4、明府城
濟南的明府城始建於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濟南大規模建城的開始,片區相當於明朝時期濟南城市的范圍,是「泉城特色標志區」的核心區域。
5、五龍潭
五龍潭,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在天下第一泉景區五龍潭公園內,也叫烏龍潭、龍居泉,,是濟南三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