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旅行記
『壹』 旅遊與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作文,600字到800字,要求寫童話,展現愛地球,愛旅。怎麼寫
蒲公英旅行記 我是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花籽。蒲公英的花就是我們的房子,莖就是我們家的支柱,我們的房子是深黃的,像一個個小小的盤子,等到我們長大的時候就成了白房子了,房子下面有許許多多的萼片,是我們的守衛兵,我在這里很安全,我們姐妹都是白色的,遠遠看去,我們個個很漂亮,人們通常把我們當成小雨傘。我們一般生長在田間和小路邊,我們的家有的大有的小。大的大約有15厘米左右,小的也有4到5厘米的。春天一來,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爭先恐後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茁壯愉快地成長。
我們都在漸漸長大,我們知道:一旦我們長大後,將來我們都要離開媽媽,離開熟悉而溫暖的家,隨著春風飄送,出發到遠方旅行定居,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獨立,學會吃苦耐勞,經得起磨難,只有這樣,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
這一天終於來了,這天清早,母親把我們從睡夢中一一叫醒,千叮萬囑地告訴我:「孩子們,你們已經大了,該有自己的生活了。去外面闖一闖吧。路途遙遠,艱險重重,一路小心呀!」我們含淚辭別了和藹的母親,駕著風伯伯的臂膀,展開自己的輕柔的翅膀,開始了漫長而危險的旅程。。。。。。
一路上,我們漂泊著,尋覓著,觀望著,因離家哭泣著。。。。。。。在風伯伯伴隨下,我們已經經過許多山川、河流和城鎮,有的夥伴已經愉快地來到城市邊緣,順利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地方,安定下來。有的夥伴,已經習慣了不想遠行,就地定居下來,有的被可怕的大水沖走,不知道什麼時間才能靠岸,找到自己的家呀!
我們經過了垃圾回收站,那裡的氣味實在是臭氣熏天,讓我們也喘不過氣來,我們在迷茫中,突然有一個飄然大物在我身邊經過,在我驚醒之後,我同行的幾個姐妹應聲掉了下去,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塑料袋,眼看著她們進了垃圾箱,我也無能為力,也只能默默為她們祝福祈禱。
我們來到邊緣地區,這里的人們由於知識貧乏,環境意識差,經常焚燒有害物品,刺鼻的氣味很難接受,,在烈火中,我的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葬身於火海中了,我們剩下的幾個,非常悲傷,為他們難過,更恨破壞環境的人,為什麼要剝奪我們的生存權利,為什麼不給我定居的環境呀?
前面是寬闊的草原,風伯伯輕輕地把我的幾個小妹放在了這里,她們的生存環境很好,我也為她們高興,有的被小鳥銜來銜去的,也很開心的,因為寬闊的草原到處都是家呀!
我被帶到山崖邊,一不小心被大樹攔住,風伯伯想扶起我來,可是,我已經掉進了石頭縫隙中,無能為力了,風伯伯為我很悲傷但我一點也不後悔,我告訴風伯伯:我一定要在這里生存下去,順路回去告訴我是媽媽和姐妹們,不要為我擔心。我一定能照顧好自己,我會適應環境的!
『貳』 去過賞心悅目地方,怎樣美好的旅途作文
方向盤正在轉動著,這台車將引來屬於我們的歡笑、爭執,還是寧靜呢?車子正前往補習班,一想到又要被老師的魔音穿腦,心情更是忐忑不安。窗外的高樓大廈,滿滿的車子,讓我有一種心被聳立的高牆包圍、禁錮,不得動彈,但也正因為如此,原來浮躁的心,也在此刻沉澱。
該回家了,我和朋友一起搭上了公交車,經過了路旁無數座公園,看了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餐廳,一路上,夕陽伴隨著大地,緩緩地,我終於到了最後一站。
暑假,父母每次都會帶我和妹妹到外地放鬆心中那條即將疲乏的橡皮筋。每次出遊,總會搭長途車,不管是多是少,在車上,宛如我們的家庭聚會,沒想到感覺才聊沒有多久,兩三個小時就已經一去不回頭了!有時,在車上發呆享受放空;有時,眺望著美景,安逸的過了這段路程。
不同季節的車上時光,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夏天時,才一下車就被刺眼的洋裝貫穿,令人只想回到車上避暑;春天,杜鵑花們各個挺胸立背、爭奇斗艷,如此美景使得我急著跳下車去和他們留下紀念;冬天時,車外的空氣正在巡邏,只要找到有體溫,就毫不留情的讓他嘗點苦頭,給你冰鎮一下,讓那位受害者嚇得跳回車上。
車上時光,是整理思緒的最佳時機,看著窗外模糊的光景閃過眼角,就彷佛網路已和我的某條神經連上線,瞬間腦容量大了十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老師教的東西一下子融會貫通。
在車中的時光,可以很享受也可以很呆板,但只要懂得欣賞任何事物,一定可以把握每一個美好的車上時光。
『叄』 蒲公英旅行記怎麼寫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山裡出現了一串神秘的腳印,引起了一朵叫白毛的蒲公英的注意。蒲公英大家族一直生活在山裡,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白毛就想走出山裡,出去看看這是誰的腳印。於是白毛准備了一把小傘,在等來了他的風朋友後,開始了他的環游旅行。
隨著風,白毛來到蒙古,在岩石上遇見了一隻羊,白毛不知道它是誰,便好奇地問:「你好,我叫白毛,你是誰?」
「我叫旋風,是一隻蒙古盤羊」 。
「很高興認識你,我的朋友」。
才聊了幾句,風就要走了,白毛不知飄了多久,來到了墨西哥。在一棵樹干頂端上遇見了一隻正在休息的大鳥,就問:「你好,我叫白毛,你叫什麼?」
「你好,我叫彎鉤,是一隻雄鷹」。
「你的翅膀真大啊,很高興認識你」。
白毛還沒有來得及和彎鉤說再見,又被風帶到了中國。遇見了一頭在竹林里散步的熊,就打招呼說:「你好,我叫白毛,你是什麼名字?」
「我是黑白,是一隻熊貓」。
「哦,很高興認識你,我的中國朋友」。
之後,白毛跟著風去了許多地方,有美國、澳大利亞等等。
不知走了多遠的路,風終於把白毛帶回到了家。
白毛的家人們圍著他,聽他說起了他的奇遇:我走了很多地方,遇見了許多長相不同朋友。我先遇到一隻盤羊,他長得像角馬,頭很大,但是尾巴很短,頭上的羊角像兩股扭曲的旋風,他們喜歡在別人都去不了的岩石上走來走去。我認識一隻雄鷹,他有一雙大而有力的翅膀,像彎鉤一樣的嘴,還有一對力氣巨大爪子,可以捕捉奔跑的動物。我在中國遇見一隻熊貓,他長相如熊,黑白相間,憨態可掬,只在中國生存,我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圓球球,他特別喜歡吃竹子。
蒲公英家族聽了白毛的奇遇故事,雖然還不知道是誰留在這里的腳印,但都想跟著白毛去旅行,想見見他外面的朋友。
『肆』 求5篇文章,謝謝
媽媽,為什麼只有一把傘?我們就要遠去,一去即是決別!你難道沒有一絲留戀?我放聲呼喊,你也沒有回頭看我一眼,難道你的愛只抵這一把傘?其實,他們看不見,媽媽被銀發遮蔽的淚眼;其實,他們聽不見,媽媽心裡的呼喚;其實,他們不知道,媽媽的愛,千萬把傘也裝不完!「孩子啊,媽媽愛你們啊。留戀只能是牽絆,那傘,是帶你們高飛的信念!」
有個童話,講的是蒲公英老了,子女問有什麼遺產,母親默默地給每個孩子一把會飛的傘,一把沒有溺愛浸漬過的傘。
生活中,既有溺愛孩子的父母,也有嚴厲而民主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的父母會在日久天長的情況下,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甚至於上演了名校高材生因不會自理生活而自殺的悲劇。
嚴厲而民主的父母的那份獨特卻是意味深長的:正如蒲公英媽媽的「遺產」——一把遠飛的傘,飛過田野去沐浴生命的幽美,為孩子們預示的是永遠「晴朗」的明天。傘是平常的,愛的意味深長卻深明遠大。
猶太人說,父母留給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包括:品德,對人的善良,對知識的興趣,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人生的樂觀態度,以及對事業的執著精神。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做好官;技能,只有具備安身立命的本領,才能夠立足於世;上進的習慣,堅韌不拔的勇氣和堅不可摧的信心,節儉、謙虛、熱忱、勇氣,這些才是孩子一生都受用不盡的財富。
美國巨富洛克菲勒這樣說過:「遺產就如一桶自己一時飲不完的水,如果留給兒女後輩飲用,日久變質會使他們拉肚子。
知足者常樂
慾望無止境,如果任其膨脹下去,必將後患無窮。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於不知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知足常樂,可以說為每個人所熟知,但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由於不知足,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於名利場中,每日抑鬱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知足者才能常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到,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引出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蘋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千元大鈔,他得到這筆意外之財以後,總是低著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
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若干年後,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則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
不知足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較而來。同樣,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較得到。人的慾望如同黑洞一樣,沒有填滿的時候,任由其膨脹,則會由此生出許多煩惱。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們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那麼一切不平之心也許就會安寧。我們不妨抱一種"比下有餘"的人生態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腹。
"你具有如此豐富的財富,為什麼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問他說。
"它到底在哪裡?"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只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麼,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麼豐富的財富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一個人對事事都感到不知足,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並不需要主觀上的任何功力,因為不知足正是人的慾望的一大特徵。所以,不知足是自然的、順情的,彷彿騎手信馬由韁不費力。知足,倒是自覺的、頑強的、堅毅的和勉為其難的。當你步行在街道上看到一輛輛擦身而過的漂亮轎車時,當你身居斗室望著窗外一幢幢摩天大樓的閃閃燈火時,因羨慕、嫉妒油然而生的不知足,無需吹灰之力便不招自至了。而要擺脫這些情緒的糾纏,今晚依然知足地卧床酣睡,明晨照樣知足地擠車上班,卻是很不容易的事。
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乾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
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家的地里沒有水井,澆起地來全靠馬拉驢馱,從很遠的河汊取水,所以經常要派一個人住在地頭用茅草搭的窩棚里,一天到晚專門干這種提水、運水和澆地的農活。日子一久,凡是在這家住過莊稼地、成天取水澆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勞累和厭倦。
丁氏與家人商議之後,決定打一口水井來解決這個困擾他們多年的灌溉難題。雖然只是開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徑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進行井壁加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幹了半個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過節一樣。當丁氏從井裡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後,他們家再也用不著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裡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力哩!」
村裡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後,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無關其痛癢並不在意的。然而誰也沒有留意是誰把丁氏打井的事掐頭去尾地傳了出去,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以致一個小小的宋國被這聳人聽聞的謠傳搞得沸沸揚揚,連宋王也被驚動了。宋王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搞農田灌溉,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裡多了一個幹活的人手,但這個人並不是從井裡挖出來的。」像這樣聽信傳聞,不如不要聽。
丁的視角:自幼孤苦一人,家裡窮的響叮當,連一口井都挖不出來,實在是因為沒銀子請人幫忙挖啊。每天天還沒亮就得跋山涉水去挑水!累啊,可是呢,要是到鄰居家去打點水,又有點沒面子,想我堂堂七尺男兒,又是單身漢,是何等威風凜凜啊,怎麼能屈尊,還要受人白眼呢??所謂靠人,不如靠自己,一天一掊土,終於是挖出了一口井,呵,這井足足有10多米呢,全靠(得)我一人(之力),真是太佩服自己啦!!哈哈
國人視角:打井也能挖到一個人,懷疑有人被殺,上報官府,理所當然啊!!
宋君視角:在寡人的地盤上竟然有此事,難不成是冤案!!趕緊派人給我調查!!
結果是:誤會,純屬誤會啦!!記住「得」是個多意字,有「得到」的意思,也有「依靠,靠,憑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