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旅行
㈠ 克什米爾的旅遊
自20世紀初克什米爾與朝聖一道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地點,風光明媚的山嶺地帶,版也被權稱為「南亞的瑞士」。直到90年代關系越來越緊張為止。旅遊業也是克什米爾絕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經濟資源和收入之一。然而,自從1989年克什米爾暴動事件之後,克什米爾的旅遊業遭受沉重的打擊。
㈡ 巴基斯坦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1、巴德夏希清真寺
巴德夏希清真寺位於拉合爾古城外,建於300多年前的莫卧兒王朝時期,是莫卧兒王朝後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用了3年時間才建成。寺院的從東西兩方伸展而去的由紅砂岩砌成的高大圍牆宛如展開的雙臂,摟抱著清真寺的主體建築。
紅色踏級和雪花石鋪砌的地面相連接,富有東方色彩。登上22級台階,進入院內,為一個方形大廣場,場內可容納10萬人同時禱告。廣場正中是一用大理石砌成的16米見方的水池,供穆斯林禮拜前齋戒沐浴。
2、拉合爾古堡
拉合爾古堡位於拉合爾,舊城區北側,建於公元11世紀拉奇尼王朝時期,是供皇帝居住的古堡形皇宮,也是巴基斯坦唯一一座完整地反映公元17世紀莫卧兒王朝建築史的建築。
它由宮殿城堡、大理石清真寺、0.2平方千米的美麗花園組成。 以其斑斕璀璨的莫卧兒建築藝術神韻而被譽為「巴基斯坦的心靈」,這是莫卧兒王朝的建築瑰寶,是一處不可不去的地方。這座古堡的前身是泥築的堡壘,始建於公元1021年。當時只是一座用泥土築成的軍事要塞。
3、費薩爾清真寺
費薩爾清真寺位於伊斯蘭堡市西部,建於1982~1986年,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費薩爾清真寺佔地面積18.9705萬平方米,大廳和庭院能容納10萬名朝聖者,四周的廣場上能容納20萬名朝聖者。
清真寺外形呈八角形,活像一座巨大的沙漠帳篷。它的外牆體用的是白色大理石,裡面用馬賽克裝飾。祈禱廳內沒有一根柱子,所有重量都由那4座宣禮塔拉起和承受。整個建築設計獨特,庄嚴凝重,並帶有濃厚伊斯蘭文化特色。
4、馬格拉山國家公園
馬格拉山位於伊斯蘭堡市西北,屬喀喇昆侖山脈余脈。山腳下是伊斯蘭堡野生動物園,開車沿公路而上,半山腰有著名的半山公園,在其觀景台上能俯覽整個伊斯蘭堡。
山頂上有一座著名的Monal露天餐廳,俯瞰著滿城燈火與朋友共進晚餐絕對是伊斯蘭堡最為浪漫的夜間節目。上山一共有約7條線路,其中一條為公路,可騎車或者開車上山。另外六條為徒步線路。在徒步線路中,最為成熟的是三號線與五號線。
5、拉合爾國立博物館
拉合爾博物館位於拉合爾市真納路,旁遮普大學校園對面,是巴基斯坦最大、最古老、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
博物館創建於1864年,原址在托靈頓市場大樓,1887年,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移到現址。
館內有17個美術、繪畫和珍寶館,陳列展出的有4000年前的陶制牛車,有犍陀羅時期的千佛像,有最早的古蘭經,有莫卧兒皇帝用過的地毯,還有象徵中國與巴基斯坦古代交往的用整隻象牙雕成的千佛像和刻有漢字的瓷瓶,以及其他的石雕佛像等。
㈢ 太原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晉陽古城遺址、迎澤公園等。
1、晉祠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後邑姜後而建。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
晉祠其中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難老泉被譽為「晉祠三絕」。
4、晉陽古城遺址
晉陽古城遺址,是中國一處重要的都城遺址,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重點關注的大型城市遺址保護展示項目。遺址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遺址內以自然耕地為主,西高東低,是一處春秋至五代時期的遺址。
遺址分為古城遺址和寺觀墓葬遺址兩部分。以晉陽古城遺址為中心,周圍依山勢分布眾多的寺觀建築,同時在西山腳下緩坡地帶,廣泛分布著墓葬遺址,總面積達200平方公里。
5、迎澤公園
迎澤公園是太原市內最大的公園,因位於古太原城迎澤門外而得名。迎澤公園總面積666900平方米,迎澤湖水面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科普區、風景區以及游樂區域。迎澤公園於1957年6月正式開放。
迎澤廣場東區以植物造景為主。迎澤廣場中區包括菊花雕塑湧泉,水廊甬道,湖石假山,觀景平台和湖中音樂噴泉等,其中音樂噴泉奇光異彩,堪稱「三晉第一泉」。迎澤廣場西區以水景為主。
迎澤廣場東西兩側為人工堆砌的土石假山。東山建有鴛鴦亭,西山雙峰建有四方亭和雙層閣亭。西山下有海底世界,設有海洋生物。北區還有4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內有奔馬雕塑,為公園一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原
㈣ 成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都江堰
即使成都有很多的景點,但是都江堰風景區也在很熱門的位置,都江堰是我國古代先人造就的偉大工程之一,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先鋒,也是天府之國成都的生命源泉,大家欣賞的不止是它的自然美景,同樣也感受它的特殊意義。
2、古街錦里
錦里古街也是成都遊玩非常值得前去的一個地方,它是成都本地最有歷史的古街之一,在這條街里,有許多的古代建築,具有濃厚的歷史風韻。而且如今隨著成都的發展,錦里也變成了一處商業步行街,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大家前去逛街購物還不錯。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當地熱門的景點,來到寬窄巷子,你就能夠真正理解,為何大家都說的,成都是一座大家來了就不願再離開的城市了。在寬窄巷子裡面,成都人民的休閑文化以及美食文化都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4、大熊貓園
成都因為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所以對於許多的動物來說都是很宜居的地方,熊貓也不例外,所以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幾乎都生活在成都。因此大家來到成都也不要忘記了去成華區的動物園去看看我們的國寶,這家動物園它是我國的十大動物園之一。
5、文殊院
文殊院是一座佛教寺院,在成都很具有吸引力,從修建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座寺院裡面,一共有接近300座的佛像,都是用不同的材質製作而成,其中最被大家稱道的就是一座產自緬甸的玉佛像,價值很高,非常珍貴。
㈤ 去西藏旅遊需要隨身攜帶什麼必須物品
去西藏旅遊需要隨身攜帶的物品:
1.洗漱用品和遮陽帽、防曬霜、墨鏡,做好防曬措施。
2.准備羊毛衫、保暖內衣等,冬季氣溫比較低,更要注意防寒抗凍。
3.准備些一角兩角的零錢。
4.帶上防雨衣褲。
5.帶些葯品,主要是消肺炎的葯和感冒葯,還有抗高原反應的葯。
6.帶一個氧氣袋。
7.帶便攜高能食品,比如有巧克力,水果糖,麥片,肉類罐頭,魚干肉乾,壓縮餅乾等。
西藏的遊玩景點:
1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拉薩乃至西藏的標志性景點之一,布達拉宮收藏和保存的大量歷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畫、唐卡、經文典籍。
2.大昭寺
大昭寺,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是名符其實的藏傳佛教聖地和中心,在藏傳佛教史上擁有極其崇高而聖潔的地位。
3.八廓街
八廓街是拉薩最為古老的一條街,因其古樸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傳統,入圍「全國歷史文化十大名街」之列。
4.南迦巴瓦峰
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雪山」之首,南迦巴瓦峰一年四季都被雲霧環繞,傳說能看到它的真面目的人是非常幸運的。
5.林芝地區
是稱得上是西藏的小江南,主要的景點有巴松錯、雅魯藏布大峽谷、秀巴千年古堡和太昭古城等,還可以看神山南迦巴瓦峰,米堆冰川。
(5)克什米爾旅行擴展閱讀:
去西藏旅遊的注意事項:
1.進藏前不需要做過多的運動和鍛煉,盡可能不抽煙喝酒,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2.患有心臟病、哮喘、高血壓是不建議進藏,切勿盲目進藏。
3.如果初次進藏,建議走常規一些的景點線路,拉薩市內布達拉宮、大昭寺,林芝巴松錯、雅魯藏布大峽谷,日喀則羊湖、扎什倫布寺,最後遊玩納木錯。
5.未經同意不可入廟,入廟後不可吸煙,廟內物品觀看無妨,不可擅自觸摸佛像、經書、拍照,有些地方不可以逆時針方向行進,有些秘宗的地方禁止婦女進入。
6.去西藏自駕一定要攜帶車輛行駛證、駕駛證、身份證以備當地有關部門核查。
人民網-西藏自助游 你准備好了嗎?
網路-西藏
㈥ 能去克什米爾旅遊嗎如題 謝謝了
簡介 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人口598萬(1981)。77%居民信伊斯蘭教,20%信印度教,還有少數錫克教與佛教徒。全境多山,大部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侖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國和克什米爾之間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屬喜馬拉雅山脈西段,13個山峰超出6000米,帕爾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為查謨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傑盧姆河流貫境內。境內山高水深,現已有公路和鐵路與外界聯系。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東北遞減:查謨達1150毫米,東北部最少僅50-80毫米;氣溫自南而北遞降,查謨1月平均為14℃,列城在0℃以下。礦藏有煤;多礦泉與溫泉。森林占總面積八分之一。克什米爾河谷地與查謨地區是重要農業地區,產稻米、玉米、小麥和油菜籽、蘋果。畜牧業以養羊和牛為主,所產羊毛世界聞名,氂牛是山區重要交通工具。有毛織、絲織、地毯、坎肩和木雕等工業和手工業。還發展了旅遊業。1947年前為英屬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別獨立時,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未獲解決。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沖突。1949年劃定停火線。巴基斯坦控制區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人口約四分之一,其餘為印度控制區。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兩次印巴戰爭,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為印度佔領。 克什米爾問題即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是查謨-克什米爾的簡稱,包括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這本來是兩個獨立的邦國。查謨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爾居民卻基本上信奉伊斯蘭教。1846年查謨首領從英國人手中買下了被佔領的克什米爾。而克什米爾人口數倍於查謨。這就種下了後來爭端的根源。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 」,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2/3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范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系,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是在關鍵的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民投票、軍事人員的活動范圍等關鍵問題均未提及。 1971-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後簽署了《西姆拉協議》,要求雙方舉行雙邊會晤最終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概況編輯本段 克什米爾,又稱喀什米爾,是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亞北部的交界處)的一個地區,曾為英屬印度的一個邦。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 歷史上,「克什米爾」這個詞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而現在,「克什米爾」以被用來泛指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謨、蓬奇、吉爾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達克的廣大地區。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爾谷地,海拔較低,土壤肥沃,群山環抱,河流縱橫,風景如畫,民風奇特,是該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為穆斯林。而查謨的居民多為印度教徒,拉達克的居民從文化習俗上來看則與西藏較為相近。 佔有現在克什米爾一半土地的拉達克地區,文化主要受中國西藏影響,自十三世紀起,曾分別被穆斯林政權、西藏政權和印度控制,至今主權仍倍受爭議。現在拉達克在克什米爾只佔東邊一小部分,居民幾乎全為藏族。西方拍攝反映西藏的電影亦多到拉達克取外景。 斯利那加是克什米爾在英屬印度時期的土邦首府,海拔1600米,坐落於該地區最大的蕪拉湖畔,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也是現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首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從英國獨立,原英屬印度內部的克什米爾土邦的當地王公已經決定加入印度,而當地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因此歸屬難定。印度和巴基斯坦為此爆發了幾次戰爭。現在大部領土由印度控制,少部分由巴基斯坦控制。印度控制區稱為查謨-克什米爾(即查謨-克什米爾邦)。巴基斯坦控制部分稱為「北部地區」,中巴之間的喀喇昆侖公路南北方向穿過,首府為「吉爾吉特」。 本來作為英國殖民擴張與侵略的受害者,中國一直試圖在克什米爾爭端中保持中立和局外人的角色,極力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與印巴雙方確立克什米爾部分與中國的邊界。印度依然採用前英國殖民主義立場,無理要求並派軍隊進佔中國領土,毫不理會當時中國政府的談判呼籲,終於導致1962年邊界戰爭。而1963年中國與巴基斯坦談判確立了相關邊界臨時協議,雙方都在領土問題上作了讓步。這樣就出現了印度聲稱的所謂的「中控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地區由兩個國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查謨-克什米爾邦)。印度方面則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了部分東北部地區(阿克賽欽和喀喇昆侖走廊)。錫亞琴冰川同時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區,而巴基斯坦則控制了其中較低的山峰。巴基斯坦聲稱對除中控克什米爾以外的地區都是巴基斯坦領土,而印度一直沒有正式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權,聲稱包括中巴於1963年簽署的邊界所劃歸中國的喀喇昆侖走廊地區等都屬於印度領土。巴基斯坦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視為有爭議的領土,而印度則援引其憲法證明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傾向於獨立建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對。由於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克什米爾向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沖突(某些人稱為第四次克什米爾戰爭)。 下文中為避免歧義,將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所管理的克什米爾地區分別稱為「中控克什米爾」、「巴控克什米爾」和「印控克什米爾」。 現代歷史編輯本段 在十九世紀初期,克什米爾的控制從阿富汗的杜蘭尼帝國和穆斯林的莫卧兒帝國、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手中轉到錫克王朝。及後錫克王朝被英國打敗,大部份地區受英國控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克什米爾為英屬「印度帝國」的一個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時,其歸屬未明確規定,成為印、巴兩國長期的爭端。1947年10月印、巴雙方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沖突。1948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設立了印、巴問題委員會,並建議停火,然後舉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開始生效。同年7月,兩國代表在卡拉奇達成協議,確定了停火線,由聯合國駐印、巴軍事觀察小組監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進行。根據停火線,印度佔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餘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自由克什米爾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兩次發生敵對行動。印度佔領了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 分治 印控克什米爾 印度控制了大約 45.5%的地區(101387平方公里),在控制地區成立了查謨-克什米爾邦,該邦主要包括四部分: 克什米爾谷地 查謨 拉達克 錫亞琴冰川 巴控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為兩個區域: 一為自由克什米爾(Azad Kashmir),大約13350平方公里,二為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大約72496平方公里,共約85846平方公里,名義上是巴基斯坦的一個自治區,有自行選舉的總統、總理、立法及司法機關。 中國控制部分(印度聲稱) 喀喇昆侖走廊部分,位於克什米爾北部的小片地區。1963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簽訂雙邊臨時協議確定該地區為中國領土。當然中國也放棄部分領土要求。如果該地區地位將來被重新談判,中國將保留對相關的已經出讓的領土的權利,這顯然又是印度不願意看到的。 阿克賽欽:大約37555平方公里。位於新疆與西藏間的原無人高原。按中國與克什米爾已確定的邊界點喀拉昆侖山口和班公錯連線,本來就在中國境內。而且新疆和田縣早就對其中的大部分地區進行著非正式管理。該地區以前從沒有正式劃界。前英印政府曾提出許多版本的邊界方案,但都沒有被清政府接受,更不談有任何協議了。印度靠前英印政府人員的提議和計劃來要求阿克賽欽的主權,本身就是荒謬和無知的。 人口 克什米爾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聚集地,並擁有眾多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以及佛教教徒。其中數佛教在拉達克地區最為盛行。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包含北部地區和阿薩德克什米爾99%的居民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政府鼓勵人民移居包括在此境內的阿富汗人和旁遮普人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包括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佔70%的是穆斯林(根據印度2001年的數據)。人口的其他部分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其他宗教徒。拉達克居民是 印藏種, 而查謨的南部卻居住了許多部落,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鄰近的印度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時,印度人佔了總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爾山谷的印度居民被強制驅逐(根據某些調查亦可以認為是「自願離開」)。當年的十六萬人中,現今只有一萬五千還居住於此地 主權宣稱 地區 人口 % 穆斯林 % 印度教 % 佛教 % 其他宗教 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北部地區 ~3百萬人 99% ––– Azad克什米爾 99% ––– 印度 查謨 ~7百萬人 30% 66% – 4% 拉達克 46% – 50% 3% 克什米爾盆地 95% 4% –– 文化 克什米爾人的生活型態是純朴的,對於宗教信仰的差異是寬容的,以及比之外界更為緩慢地進步的步調。居民大多喜好和平,多樣化的文化足夠反映宗教的多樣,當部落歡慶節日時才可以使他們遠離平淡的生活。 克什米爾人以喜好各種不同的音樂而聞名,男性和女性著裝顏色都非常鮮艷。克什米爾華特爾地區的男性多能表演著名的當地舞蹈「獨哈」。當地女性則表演另一種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爾早已因精湛的美術而聞名數世紀,這其中包括詩歌和手工藝品。 克什米爾的伊斯蘭教義受到蘇菲派影響較深,這使得這里的伊斯蘭教與其他南亞地區的正統遜尼和什葉派很不同。在歷史上,克什米爾由於對文化的包容而聞名,這體現在「克什米爾主義」中,1969年的北約核武器裁減和平條約正是這一主義的體現。 經濟編輯本段 克什米爾的經濟基本以農業為核心。在歷史上,克什米爾曾以世界著名的開什米羊毛成為經濟帶動點而出口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克什米爾人都是編織和製造圍巾、絲地毯、墊子、kurta以及陶器的能手。克什米爾是世界上最好的藏紅花——克什米爾/印度藏紅花的產地。自然生長的水果和蔬菜作為有機食物主要被出口到中東。肥沃的克什米爾谷地是印控克什米爾經濟支柱。該地區以養蠶業及其他農產品如蘋果、梨及許多溫帶水果如堅果聞名。 自20世紀初克什米爾與朝聖一道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地點,直到90年代關系越來越緊張為止。 旅遊業也是克什米爾絕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經濟資源和收入之一。然而,自從1989年克什米爾暴動事件之後,克什米爾的旅遊業遭受沉重的打擊。 2005年10月17日克什米爾大地震後經濟狀況急轉直下,導致巴控喀什米爾方至少七萬巴基斯坦人死亡以及印控克什米爾大約一千五百人的死亡。
㈦ Anantnag是克什米爾的哪個城市屬於印控還是巴控如果要去那旅遊 要辦理什麼手續。越詳細越好 謝謝。
安南塔那加(Anantnag)在查謨-克什米爾邦,說實話,克什米爾邊境太亂,最好別去那
㈧ 中國為什麼從2008年起開始向來自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旅行者發放「另紙簽證」,
這個是從08年開始的 主要原因是因為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有領土爭議 巴基斯坦跟中國的關系就不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