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平山旅遊景點大全
Ⅰ 臨平附近的景點
臨平山,在臨平北,孤獨無依。山前古有臨平湖,山因湖名。宋時臨平為杭州水路東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為行旅接近杭州之標志。唐時,臨平已為游覽勝境,有景點14處。山頂有細礪洞,又稱龍洞。山上下有錢鏐磨劍石、白龍潭、藕花洲等數景。山西麓有安隱寺,唐宣宗時建,有名泉曰"安平"。蘇軾曾有詩詠泉。寺前有唐經幢(已毀)、古羅漢松、古黃楊樹、唐梅等。臨平依山傍湖,舊有"臨平十景"。(《餘杭縣志》第十四編第732頁)
超山,位於臨平、塘棲間,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抗戰前,繞山遍植梅樹,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稱。現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種有萼綠、鐵骨紅梅等奇種,登超峰絕頂雲梅樓,數十里梅海盡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剎報慈寺,大明堂內原供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刻石。堂西側有吳昌碩墓及吳全身石像,"文
臨平新城(hzlp.com)
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1985年增建吳昌碩紀念館。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雲洞最佳。(《餘杭縣志》第十四編文化第729頁)
上塘河,自杭州市區艮山門起至海寧市鹽官鎮注入錢塘江,全長48公里,從江干區丁橋鎮赤岸流入該區星橋,貫串臨平鎮進入海寧市。在我區境內流程11.4公里。主要支流有和睦港、喬司港、赭山港,它們之間由方家港、羊頭壩港互相串通。和睦港過七堡船閘溝通錢塘江,喬司港經過外喬司船閘與下沙地區的諸多河渠相連。上塘河北岸還有白洋澗、龍興閘、賀家堰、施家堰等小港支流,建有雙林船閘經禾豐港和大運河溝通。河港堰閘,羅織成一張125平方公里范圍的灌溉體系和運輸網路。
上塘河原是秦始皇開掘的古陵水道的一段,後為西湖的泄水道,西湖、城河之水合流經上塘河灌溉沿河農田。但因濱海沖積平原地勢較高,沙壤土容易沖刷淤積,加之集雨面積小,容易乾涸斷流,唐宋以來,歷代多有疏浚和整治。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大力疏浚河道和整修排澇閘堰,重點建設水源補給機電提水灌溉工程。使上塘河水能保證我區臨平、喬司、星橋三個鄉鎮的78000畝農田(地)的灌溉需要,滋養著在這12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12萬人。
錢塘江畔曾是大片鹽田,正是有了上塘河水的沖刷,把大片的鹽鹼地改造成為肥田沃地。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在喬司督開河道夜宿水陸寺,寫下《湯村(今喬司)開運鹽河雨中督役》一詩,他寫道:「薨薨曉鼓動,萬指羅溝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線路不容足,又與牛馬行。……」這么艱苦的開河引水,所以他最後說:「寄語故山友,慎毋壓藜羹」。汩汩的生命水使上塘河流域富饒繁榮,成為歷史以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上塘河歷來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在元末明初張士誠開浚新開河以前,上塘河是連接大運河進入杭州的唯一通道,南來北往的船舶如過江之鯽,臨平自然就成了杭州城北的一個熱鬧繁榮的市鎮、商埠。尤其是南宋,杭州成為南宋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上塘河自然就是南北紐帶。靖康之變中被金國拘禁的宋高宗生母韋太後南歸就是由大運河轉入上塘河,駐蹕在臨平鎮東上塘河畔的妙華庵。宋使北上,金使南下都走的上塘河水道。
上塘河穿行在田園阡陌、城鎮村落之間,象一條逶迤的玉帶,飄逸瀟灑,清粼粼的河水緩緩流淌,把沿河堤岸上成排的綠樹芳草,鮮艷的繁花倒映在水中,偶爾劃過一艘木船,水波泛起微微的園紋,在陽光下閃爍出點點波光。唐詩人張佑的《過臨平湖》詩曰:「三月平湖草欲齊,綠楊分影入長堤。田家起處烏猶吠,酒客醒時謝豹啼。山檻正當連葉渚,水塍新築稻秧畦。人間漫說多歧路,咫尺神仙路欲迷」如此清純淡雅的自然風光,難怪詩人誤認為進了仙境了。
班荊館遺址。班荊館,南宋王朝接待金國使者的國賓館。
安隱寺遺址,遺址上有蘇軾題詩「當時陸羽空收拾,遺卻安平一片泉」的安平泉,泉水大旱不涸,清澈甘冽;
桂芳橋,南宋時為里人徐氏兄弟同登進士而修築,經過整舊還舊,橋亭高聳,仍屹立在上塘河上;
韋太後駐蹕的龍興寺(太後離開後,「妙華庵」改名為「龍興寺」),雖然改建為學校,但門口河上的龍興古橋依然老態龍鍾地守衛著這一方天地;
臨平山塔,臨平山頂上那支被蘇軾感嘆:「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的寶塔雖然已經湮沒,但2005年開始興建的「東來第一閣」將以更加挺拔靚麗的雄姿屹立在臨平山巔,迎來送往滬杭線上的人們。
名勝古跡
臨平勝跡甚多,鎮東桂芳橋,建於宋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有安平泉、安隱寺,現井泉尚存。鎮北有被歷代名人學者推崇題詠的臨平山(蘇軾,南鄉子,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2。誰似臨平山上塔3,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註:臨平山,在杭州東北。蘇軾《次韻杭人裴惟甫詩》"餘杭門外葉飛秋,尚記居人挽去舟。一別臨平山上塔,五年雲夢澤南州。"臨平塔時為送別的標志。」),山東部新辟臨平公園,佔地164畝。
Ⅱ 臨平的旅遊景點
臨平山,在臨平北,孤獨無依。山前古有臨平湖,山因湖名。宋時臨平為杭州水路東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為行旅接近杭州之標志。唐時,臨平已為游覽勝境,有景點14處。山頂有細礪洞,又稱龍洞。山上下有錢鏐磨劍石、白龍潭、藕花洲等數景。山西麓有安隱寺,唐宣宗時建,有名泉曰安平。蘇軾曾有詩詠泉。寺前有唐經幢(已毀)、古羅漢松、古黃楊樹、唐梅等。臨平依山傍湖,舊有臨平十景。(《餘杭縣志》第十四編第732頁)
超山,位於臨平、塘棲間,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抗戰前,繞山遍植梅樹,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稱。現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種有萼綠、鐵骨紅梅等奇種,登超峰絕頂雲梅樓,數十里梅海盡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剎報慈寺,大明堂內原供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刻石。堂西側有吳昌碩墓及吳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1985年增建吳昌碩紀念館。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雲洞最佳。(《餘杭縣志》第十四編文化第729頁)
上塘河,自杭州市區艮山門起至海寧市鹽官鎮注入錢塘江,全長48公里,從江干區丁橋鎮赤岸流入該區星橋,貫串臨平鎮進入海寧蔽培市。在我區境內流程11.4公里。主要支流有和睦港、喬司港、赭山港,它們之間由方家港、羊頭壩港互相串通。和睦港過七堡船閘溝通錢塘江,喬司港經過外喬司船閘與下沙地區的諸多河渠相連。上塘河北岸還有白洋澗、龍興閘、賀家堰、施家堰等小港支流,建有雙林船閘經禾豐港和大運河溝通。河港堰閘,羅織成一張125平方公里范圍的灌溉體系和運輸網路。
上塘河原是秦始皇開掘的古陵水道的一段,後為西湖的泄水道,西湖、城河之水合流經上塘河灌溉沿河農田。但因濱海沖積平原地勢較高,沙壤土容易沖刷淤積,加之集雨面積小,容易乾涸斷流,唐宋以來,歷代多有疏浚和整治。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大力疏浚河道和整修排澇閘堰,重點建設水源補給機電提水灌溉工程。使上塘河水能保證我區臨平、喬司、星橋三個鄉鎮的78000畝農田(地)的灌溉需要,滋養著在這12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12萬人。
錢塘江畔曾是大片鹽田,正是有了上塘河水的沖刷,把大片的鹽鹼地改造成為肥田沃地。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在喬司督開河道夜宿水陸寺,寫下《湯村(今喬司)開運鹽河雨中督役》一詩,他寫道:「薨薨曉鼓動,萬指羅溝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線路不容足,又與牛馬行。……」這么艱苦的開河引水,所以他最後說:「寄語故山友,慎毋壓藜羹」。汩汩的生命水使上塘河流域富饒繁榮,成為歷宏攔唯史以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上塘河歷來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在元末明初張士誠開浚新開河以前,上塘河是連接大運河進入杭州的唯一通道,南來北往的船舶如過江之鯽,臨平自然就成了杭州城北的一個熱鬧繁榮的市鎮、商埠。尤其是南宋,杭州成為南宋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上塘河自然就是南北紐帶。靖康之變中被金國拘禁的宋高宗生母韋太後南歸就是由大運河轉入上塘河,駐蹕在臨平鎮東上塘河畔的妙華庵。宋使北上,金使南下都走的上塘河水道。
上塘河穿行在田園阡陌、城鎮村落之間,象一條逶迤的玉帶,飄逸瀟灑,清粼粼的河水緩緩流淌,把沿河堤岸上成排的綠樹芳草,鮮艷的繁花倒映在水中,偶爾劃過一艘木船,水波泛起微微的園紋,在陽光下閃爍出點點波光。唐詩人張佑的《過臨平湖》詩曰:「三月平湖草欲齊,綠楊分影入長堤。田家起處衡桐烏猶吠,酒客醒時謝豹啼。山檻正當連葉渚,水塍新築稻秧畦。人間漫說多歧路,咫尺神仙路欲迷」如此清純淡雅的自然風光,難怪詩人誤認為進了仙境了。
班荊館遺址。班荊館,南宋王朝接待金國使者的國賓館。
安隱寺遺址,遺址上有蘇軾題詩「當時陸羽空收拾,遺卻安平一片泉」的安平泉,泉水大旱不涸,清澈甘冽;
桂芳橋,南宋時為里人徐氏兄弟同登進士而修築,經過整舊還舊,橋亭高聳,仍屹立在上塘河上;
韋太後駐蹕的龍興寺(太後離開後,「妙華庵」改名為「龍興寺」),雖然改建為學校,但門口河上的龍興古橋依然老態龍鍾地守衛著這一方天地;
臨平山塔,臨平山頂上那支被蘇軾感嘆:「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的寶塔雖然已經湮沒,但2005年開始興建的「東來第一閣」將以更加挺拔靚麗的雄姿屹立在臨平山巔,迎來送往滬杭線上的人們。
Ⅲ 南京旅遊景點大全
南京總統府來位於南京市玄源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辟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1]
南京總統府建築群佔地面積約為5萬余平方米,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築遺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辟為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後,在此基礎上擴建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辟為大總統府,後來又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南京總統府自近代以來,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或與這里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Ⅳ 杭州臨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杭州臨平有觀梅勝地超山、徑山、九峰拱秀、餘杭雙塔、獨松三關、臨平山。
【觀梅勝地超山】位於臨平、塘棲間,與蘇州鄧尉、無錫梅園同為江南三大觀梅勝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廣"三絕聞名,抗戰前,繞山遍植梅樹,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稱。現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種有萼綠、鐵骨紅梅等奇種,登超峰絕頂雲梅樓,數十里梅海盡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剎報慈寺,大明堂內原供唐吳道子畫觀音像刻石。堂西側有吳昌碩墓及吳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1985年增建吳昌碩紀念館。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雲洞最佳。
【徑山】在長樂鎮,其巔有徑山寺。徑山主岸名凌霄峰,四面有堆珠、大人、鵬搏、宴坐諸峰,"五峰羅列,奇巧幽邃"。四周尚有攀雲、雞冠等山峰,迤邐起伏。並有龍潭飛瀑、東坡洗硯池、松原天風、靈岩喝石等景觀。宋代蘇東坡曾二游徑山,留下"眾山來自天目山,勢如萬馬奔平川"名句,歷代遊人不絕,不乏詩人墨客。現公路可達山頂。
【九峰拱秀】在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洞霄宮所在地大滌山天柱峰麓,處中橋鄉與臨安縣交界處。大滌山主峰曰九鎖峰,旁有天關、藏雲、凌虛、龍吟等九峰,峰峰連鎖,故名。入山處石坊,上刻"九峰拱秀"。沿溪行,過鳳鳴、會仙、元洞諸橋,即抵洞霄宮門。兩岸景色奇秀,有翠蛟亭(取蘇軾詩句"庭下流泉翠蛟舞"之意),並有獅象守門、靈鳳還巢、天柱壁立、大滌塵心等景及大滌洞、棲兵洞、歸雲洞(在臨安縣境)。
【餘杭雙塔】餘杭鎮有雙塔,一在安樂山,名安樂塔,又名天寶塔,雌寶塔,建於吳越,高七層;一在苕溪北岸,名舒公塔,又名地寶塔、雄寶塔,建於明,七層方塔。雙塔現均存,並經修葺。
【獨松三關】獨松關在百丈鄉與安吉縣交界處。現關隘仍在,居兩山相連處。設門兩重,遇戰事則關門緊閉,兩門間填石,關上守軍居高臨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後兩里許之獨松村,與關隘有甬道相通,戍軍駐地。左右又有百丈關和幽嶺關,合稱"獨松三關",共據竹海深處,景美地險,山陡林密,引人驚嘆。(《餘杭縣志》第十四編文化第733頁)
【臨平山】在縣城臨平鎮北,孤獨無依。山前古有臨平湖,山因湖名。宋時臨平為杭州水路東向北行第一站,山上原有塔,山和塔均為行旅接近杭州之標志。唐時,臨平已為游覽勝境,有景點14處。山頂有細礪洞,又稱龍洞。
Ⅳ 臨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有臨平法蘭公園、臨平公園、水鄉博物館、水景公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