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墳旅遊景點
1. 帶旅遊團去洛陽旅遊景點旅遊,總共七天時間,具體該怎樣安排
很多團都是走馬觀花,實在是很無聊。我還是建議一天只去一個景點慢慢的轉悠,也不那麼累。
到白馬寺的話,因為地方比較小,可能上午到那裡之後,下午就可以早早回來了,可以順便到幾個博物館或者天子駕六的地方看看,因為裡面不大,所以很快就能看完,而且可以避免下午的太陽。
第二天可以到劉秀墳,劉秀墳在孟津,路上有賣很正宗的鐵謝羊湯的,可以順便當早餐吃了。劉秀墳地方也不大,一上午就能出來了,之後旁邊還有一個小寺院可以進去看看,不去也不可惜。如果是夏天來,可以到孟津的荷花節看看,其實就是很大一片地方都種了很多的荷花。因為都是食用品種,所以並不是多漂亮。因為是農田,也不會像園林那麼優美,不過挺有野趣的,面積也很大。
如果不是早春來,一定要到隋唐遺址植物園,那裡植物造景非常棒,而且面積超大的,池塘里的荷花非常漂亮,濕地景觀也很棒。重點是除5.1旅遊旺季,它是不收門票的。內容很豐富,分區很多,可以悠閑的玩大半天。
王城公園我覺得沒太大遊玩的價值,直接到洛河旁邊的洛浦公園(免費)和對面的國花園就可以了。國花園修建的也是很棒的,在時區看牡丹的決好去處。景色非常多變,我強烈推薦從西面的門進入,然後從東面的門出來。出來之後還可以到旁邊的新村花卉市場看看,那裡是洛陽最大的花鳥魚市場,旁邊還有苗圃,很不錯。
市區基本就這樣了,我也想不出來什麼好玩的了。其他你可以參考一些洛陽旅遊網的推薦。洛陽周圍的山也是很好的,我本人推薦神靈寨,可以一天一個來回,也可以今天去,明天回,很隨意。
其他山林也很多,只把最好的隨便玩一玩就能7天了。
2. 洛陽旅遊景點
市裡面的景點好多,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廟等,其餘還好多,麗景門之版類不過依個權人觀點,前三個比較值得去,從火車站坐車過去很方便的,具體的公交線路記不清了。。。有個81路。。。你到火車站很容易就找到的。。。住宿的話,如果你想找個價格便宜環境又好的,去大學附近,你懂得。。。例如理工學院,科大等。。。從景點到大學也有直達車。。。就是麻煩點。。。還有吃,去老城,很正宗的洛陽水席還有小吃。。。這些地名雖然我都用的簡稱,但到洛陽就按這樣說都知道的。。。
3. 洛陽有哪些名勝古跡
龍門石窟;關林廟;白馬寺;天子駕六;
在火車站做81可到龍門石窟門票80元;81路途徑關林專廟也可以順屬便一塊參觀。
關林廟又58路直達白馬寺大約需要時間1小時左右。當然在火車站做56可到白馬寺!56路路過天子駕六。
有空還可以到孟津縣的小浪底看看。還有古墓博物館。龍馬負圖寺看看!也很不錯哦!
歡迎你來我們洛陽參觀!祝你玩得開心!
4. 洛陽有名的景點有哪些門票都是多少錢呢
東——有白馬寺,金龍寺,玄奘故里,唐僧寺,東南——北武當萬安山,北——回小浪底景區。光武答帝劉秀墳,古墓博物館,上清宮,西——黃帝密都青要山,花果山,七峪溝,神靈寨,凈土宗明寺靈山寺,千唐志齋。南——關林,龍門,白居易墓白園,陸渾水庫景區,范仲淹墓,天池山,白雲山、木札嶺、卧龍谷,老君山,重渡溝,老界嶺。等等。城區內還有東關鼓樓,孔子問禮碑,璐澤會館,文峰塔等,有的無門票有的2,30元至100多元不等
5. 漢光武帝陵的旅遊景點
展開收起 概況 洛陽市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景點 八關都邑|白居易故居|白馬寺|白園|白雲觀|白雲山|抱犢寨|北齊平等寺造像碑|藏梅寺|瀍河|程顥程頤墓|都城博物館|杜甫墓|杜康仙庄|二里頭遺址|范仲淹墓|風穴寺|福昌閣|高龍中嶽廟|古墓博物館|古唐寺|谷水|關林|觀音寺|廣化寺|漢光武陵|漢魏故城|花果山|皇覺寺|雞冠洞|澗河|金谷春晴|老君山|靈山寺|靈台遺址|龍門山色|呂祖庵|洛河|洛浦秋風|邙山|邙山晚眺|民俗博物館|平泉朝游|千唐志齋|青要山|山陝會館|上清宮|升仙太子碑|石窟寺|水泉石窟|天津曉月|萬安山|王城公園|王鐸書法館|西晉辟雍碑|西沃石窟|西周鑄銅作坊遺址|伊河|伊闕山|周山|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玄奘故里|賓陽洞|大萬伍佛洞|奉先寺|古陽洞|看經寺|蓮花洞|龍門二十品|潛溪寺|萬佛洞|葯方洞|伊闕佛龕之碑|龍門石窟|少林寺|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西遊宮|玄奘紀念館|漢光武帝陵|黃河小浪底|孟津黃河濕地|耀店寨|八路軍駐洛辦事處|洛陽博物館|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恭陵|邙山陵墓群|偃師商城博物館|孟津黃河灘自然保護區|萬山湖風景區|重渡溝自然風景區|鼎室山風景區|香山寺|擬山園貼|顏真卿墓|寨溝風景區|龍池曼國家自然保護區|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通天峽
6. 從洛陽東花壇到劉秀墳,再到黃河小浪底怎麼走啊。。
東花壇坐到吉利的車,買票時說到劉秀墳,到了讓司機叫你。幾十分鍾就到。那離小浪底很近,隨便問下景點工作人員或司機即可,路上要看好隨身物品。
7. 戀人們為啥在劉秀墓園的苦戀樹下掛鎖,還將鑰匙丟黃河裡
在漢光武帝劉秀的墓園里,生長著不少著名的柏樹,它們具有各自奇特的形態,不禁令人感到詫異。不過有趣的是,在一棵名為「苦楝柏」的樹下,不少人都在枝頭掛上同心鎖,並將鑰匙丟到黃河裡,頭也不回地離去。這種奇怪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劉秀墓園中的苦楝柏,如今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旅遊景點。在這棵蔥蘢陰翳的樹下,不少戀人都買來同心鎖掛於樹下,並帶著鑰匙專程來到黃河邊,將其遠遠拋入河中。至於為何戀人們都要將鑰匙丟掉,正是因為他們想借苦楝柏的寓意,將二人的心永遠鎖在一起,緊緊擁抱相濡以沫,象徵著一輩子不分離。
愛情是人類情感中最奇妙的存在,每一段愛情都是美好而又值得呵護的。在文章的最後,小編也殷切希望世上有情人終成眷屬,用一輩子的耐心與情感,澆灌人生愛情的「苦楝柏」。
8. 請教一下,在洛陽旅遊,怎麼從洛陽市中心去劉秀墳急!本人現在就在洛陽,旅遊時間有限!
在洛陽站坐到吉利區的客車,在黃河公路橋南橋頭下車,向西行即到。
或者內像樓容上說的,先去龍馬負圖寺,可在洛陽站坐開往會盟鎮或吉利的車,或者乘85路公交車,在雷河站下,就到龍馬負圖寺了,然後再去劉秀墓-漢光武帝陵。
9. 邙山陵墓群到底埋葬了多少陵墓
邙山下的24位帝王陵墓位置已初步明確邙山,地勢起伏平緩,高敞而空曠,中間高而四周低,黃土土層深厚,黏結性好,堅固緻密,滲水率低,周圍河流潺潺,是理想的營塋之所。歷代達官貴人以能在此安葬為榮。邙山古墓葬有數十萬之多,號稱「無卧牛之地」,其分布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堪稱中國之最。這其中的陵墓群又是全國最大的陵墓群遺址之一,是中國帝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5月,國家文物局批准「洛陽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立項。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承擔了此項任務,該文物隊隊長史家珍說,經過文物工作人員五年的艱苦工作,已初步確定「洛陽邙山陵墓群」埋葬著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六代共計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史家珍說,陵墓群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東漢帝陵分別是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曹魏帝陵為文帝首陽陵;西晉帝陵分別是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北魏帝陵分別是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靜陵;後唐帝陵為明宗徽陵。這24位帝王有的在歷史上曾叱吒風雲,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以遷都促進民族大融合而青史留名的北魏孝文帝;也有的一閃而過,僅在歷史中留下一個模糊的背影,如漢沖帝劉炳,他2歲即位,3歲即崩,在位還不到一年。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研究室主任嚴輝介紹說,整個陵墓群佔地面積750餘平方公里,所在區域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0公里,包括了孟津和偃師以及洛陽市的西工區、老城區、洛龍區等5個區,涵蓋了20多個鄉鎮,360多個自然村。陵墓群西至孟津縣常袋鄉酒流凹村—洛陽市郊紅山鄉楊冢村一線,東至偃師山化鄉南遊殿村—山化鄉忠義村一線,大致呈東西向長條形分布。陵墓位置已初步明確歷史上洛陽13朝為都,邙山又是風水極佳之地,除了帝王,無數的文臣武將也埋藏在這里,曾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的形容。這也造成了陵墓群和古墓群集中在一起,相互交叉,難以分辨的麻煩。盡管24位帝王的陵墓都有歷史記載,但真正找起來並不太容易。嚴輝說,經過此次調查,邙山陵墓群可分為4個區:西段(北魏陵區)、中段(東周、東漢、後唐陵區)、東段(西晉、曹魏陵區)和夾河段(東漢、西晉墓群)。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出居成周,子朝居於王城,敬王以後11王均居於成周,這些周王的葬地應在成周附近。其陵墓區位於洛陽市郊白馬寺鎮金村附近。公元25年,劉秀定都洛陽,東漢5帝葬於邙山。東漢陵區主要位於孟津縣送庄鄉三十里鋪村及其附近地域,漢魏故城的西北方。面積近40平方公里,墓冢的年代和規模與《帝王世紀》、《古今注》等文獻記載的邙山五陵的方位一致。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國都。曹魏、西晉陵區,位於東漢陵區以東,漢魏故城的東北方,邙山東段首陽山南北兩側。據文獻記載,曹文帝首陽陵、西晉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分布在這里。198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發現了位於偃師市南蔡庄北的晉武帝峻陽陵和位於後杜樓西北的文帝崇陽陵,並對兩處帝陵陵園遺址進行了鑽探和發掘。目前其餘帝陵的准確方位還沒找到。公元494年北魏遷都洛陽。北魏陵區位於東漢陵區的西側,洛陽瀍河東西兩岸,漢魏故城的西北方,分布在孟津縣朝陽鄉、洛陽市郊的紅山鄉等7個鄉鎮的50餘個村莊。公元907年至960年為五代時期,其中後梁、後唐、後晉均曾建都於洛陽。孟津縣送庄鄉的護庄村西南有一座覆斗形大冢,地望和文獻記載相符,覆斗式封土又是唐以來帝陵通常採用的形制,可以確定此即後唐明宗徽陵。和此前依靠文獻文字記載陵墓位置不同,此次考古調查採取了很多現代科學技術,如GPS衛星定位、RS遙感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等,調查人員實地探查發現墓冢,然後利用衛星定位,將調查地點的坐標標注在電子地圖上,同時進行現場考古考察、測繪、照相、錄像等。嚴輝說,這樣的調查一勞永逸,陵墓在哪兒一目瞭然,不會再出現僅僅知道大致范圍而難以確定具體位置的問題。光武帝原陵的新發現在已知曉的24位帝王陵中,光武帝劉秀無疑是名氣最大的一個。劉秀從王莽手中奪回了漢家天下,開創了東漢的基業。長期以來,劉秀的埋葬地一直被認為在孟津縣白河鄉鐵榭村,那裡有一座人稱「劉秀墳」的陵墓,並已經開發成了頗具規模的旅遊景點,該陵因枕河蹬山的墓葬方式還被賦予了很多神奇的傳說。但事實上,考古界和史學界對光武帝陵墓的具體位置一直有爭議。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研究室主任嚴輝認為,邙山東漢陵區的核心區域是在孟津縣送庄鄉三十里鋪村及其附近地域。其間的古代墓冢不僅密集,而且大小冢結合,要件齊全。墓冢的年代絕大部分為東漢時期,其形制規模也相對較大。整個邙山地區別無第二個如此規模龐大而又布局結構完整的漢墓區,所以此即東漢帝陵核心區域無疑。「光武帝劉秀的陵墓也應該在這里。」嚴輝說。該陵區現存有5座獨立大冢。其中有4座大致成南北一線,它們是三十里鋪村的大漢冢、平樂村的二漢冢、三漢冢、劉家井大冢,另外還有1座位於上述4座的西側,即東山頭村東南的玉冢。從清代開始,人們雖然對它們的歸屬、年代一直存在著分歧,但均認為是帝陵。5座大冢中無論封土直徑還是規模,都要數大漢冢,因此嚴輝認為,大漢冢極有可能是光武帝原陵。嚴輝說:「光武帝原陵為東漢的祖陵,構建宏大的陵園和陵冢乃情理之中,陵區內唯有大漢冢能與之匹配。我們在大漢冢封土附近發現了規模宏大的建築基址和建築遺址群,另外還採集到了一些重要的漢代碑刻,上面有『漢室中興』字樣,這些證據表明大漢冢極有可能就是光武帝原陵。」如今的大漢冢前豎立一通今人的碑刻,上寫該陵墓為安帝恭陵。經過這一次的調查,這個碑刻可能要重寫,光武帝原陵的字樣要刻到這里。邙山帝陵曾普遭盜毀一般認為,帝王陵不但規模宏大,而且陪葬品價值連城,如秦始皇陵打開後出土的隨葬品轟動世界。那邙山上的24位帝王陵的價值有多大呢?嚴輝說,邙山上的帝王陵不可能像秦始皇陵那樣,一是這些帝王沒有像秦始皇那樣傾全國之力來造陵墓;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邙山上陵墓盜毀嚴重。從歷史上的記載看,由於各種原因,邙山陵墓群破壞甚重,墓冢數量減少,墓室被盜掘,封土和陵園遺址遭毀壞。東漢末年社會混亂,軍閥飢民發掘帝陵及其陪葬,掠奪財寶。對皇室新陵舊冢的大規模盜掘,起於董卓,他八月入洛陽,九月即趁喪葬之際,打開位於城北的文陵,墓中珍物一掃而光。後曹操設置機構與官員,專司刨墳挖金,可謂空前絕後,洛陽城外的皇家陵園也難以倖免。唐末五代戰亂之際,洛陽的帝王陵墓普遭盜挖。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在中國搜刮古物,洛陽首當其沖。1904年汴洛鐵路動工經過邙山南麓,毀壞了一批古墓,出土的隨葬品使歐美競相購求。最痛心的一段是1928年~1932年間,位於邙山腳下的東周金村大墓曾遭到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和美國人華爾納脅迫當地村民的瘋狂盜掘,出土珍貴文物數以千計,後來大都流失海外。洛陽數十年來曾發掘大量古墓,後以北魏宣武帝陵為依託,再選出26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墓葬建起了洛陽古墓博物館,並於1987年建成對外開放。北魏宣武帝是孝文帝的兒子,陵墓地面上保存有高大的封冢,草木萋萋,雄渾肅穆,地下幽宮深邃,氣象森森。雖歷經千年,仍依稀可見帝王生前的威儀與身後的排場。上世紀80年代,北魏宣武帝景陵經國家批准後進行了科學發掘,但墓室中基本被盜空。考古人員發現了兩個盜洞,其中一個大約開鑿於宋金年間的盜洞准確地打在石門內。嚴輝說,目前對帝陵的考古調查,主要是為了了解帝陵、陪葬墓的布局、墓葬形制、埋葬制度以及保存狀況和各個時期陵寢制度的發展演變情況等。如2004年2月28日~5月26日,該隊先期對北魏孝文帝長陵進行了重點調查和鑽探,基本清楚了長陵陵園遺址的布局、機構、文化內涵和保存狀況。2006年3月,他們還對孟津縣東山頭村的玉冢進行了調查和勘探,這個墓冢的直徑94米,屬於帝陵級別的墓冢,處於東漢陵區和北魏陵區的結合點,其性質對於解決邙山東漢和北魏陵墓的布局至關重要。「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的任務繁重,無論從文物保護的角度,還是考古工作本身需要,真正發掘帝陵的時機還不成熟。」嚴輝說。但這不代表邙山帝陵不存在震驚的新發現。
10. 劉秀墳的景區介紹
漢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園呈長方形,佔地6.6萬平方米,墓冢位於陵園正中,為夯土丘狀,高17.83米,周長487米。光武祠,位於陵園西側,為光武帝的祭祀祠院,面積2萬平方米,由闕門、碑廊、二十八宿館、光武殿等組成,構成一鱗次櫛比的漢代建築群落。
光武帝陵為國內少有的陵墓園林,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寢相比,獨具四絕:其一,帝王選陵,特殊一例。歷代皇帝選擇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開闊通變之地形,象徵其襟懷博達,駕馭萬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規。其二,一園千柏,國內僅有。陵內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一園,拔地通天,蓊然肅穆。其三,柏體杏質,喬木佳品。陵園古柏為國內少有喬木樹種,其木色金黃,質堅性柔,柏體杏香,剖面色美,俗稱「杏柏」。其四,漢陵曉煙,奇妙景觀。陽春三春,清明前後,逢天朗氣清、晨曦初現之時,古柏枝隙間紫煙彌漫,籠罩陵園,狀若輕煙,飄似浮雲,煙凝雲聚,滾騰滴墜,置身園中,如登凌霄,似遊仙界。陵內古柏因年代久遠,還形成了 「苦戀(楝)柏」、「鳥鳴柏」、「漢皇仰卧」等奇特景象。光武帝陵千百年來為觀者稱奇而樂道,對研究我國帝王陵寢有著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