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高台旅遊景點
❶ 張掖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和景點
大佛寺 位於張掖市西南部,創建於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原名迦葉如來片寺,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西夏建築遺存。 現存建築有大佛殿、藏經閣、土塔三處。大佛殿高33米,面闊9間,規模宏大,內有釋迦牟尼的側身像,即大卧佛,卧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全身… 木塔寺 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現張掖中學校園內,原名為萬壽寺。初建於北周,後經隋、唐、明、清歷代重修,現存木塔重建於 1926年,是張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其建築技巧集木工、鐵工、畫師技法於一體。塔主… 鎮遠樓 鎮遠樓俗稱鼓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樓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磚包的高台上,台基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結構精巧,造型雄偉壯觀。基座有「十… 馬蹄寺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區。石窟始建於北涼,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 其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 山丹軍馬場 即祁連山區大馬營草場,位於張掖地區山丹縣南,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養馬歷史。山丹馬是以當地蒙古馬和西域良馬雜交培育而出的,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耐粗… 山丹新河驛 山丹新河驛,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漢明長城腳下,是新建成的旅遊景點。山丹縣內長城遺址保存完好,312國道穿越城牆豁口,東西兩邊城牆綿延,新河驛即位於長城與公路交叉口2642號里程碑以東2.5公里處。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遺址為一正方形土… 肅南康隆寺獵場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康樂區紅石窩鄉境內,距肅南縣城80公里,距張掖市91公里。場區面積240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對外開放的三大國際狩獵場之一。獵場主要由高山裸岩、高山灌叢和森林草原組成,海拔在2000——4500米之間。康隆區草原豐茂,天然林參天蔽日,… 道巷廟 亦稱老君庵,位於東街道德巷底,建於清代。整個建築有山門,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閣。雖不是金瓦紅牆,但有造型奇特的與老君殿正對山門、建於高達一米多的土台上為一攢尖頂八勢亭樓。殿前連有卷棚,殿內塑有捧卦盤騎青牛的老君像。這是道教獨有的…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這是張掖的特有風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塔,干姿百態,煞是壯觀。張掖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佛教傳入我國後,很快興盛起來。佛寺林立,佛徒眾多,晨鍾暮鼓,香煙燎繞,頗引一些虔誠… 諸葛樓 座落於張掖青年西街。始建於何時無考。整個廟宇建築別致,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座三間大殿,四面有迴廊相通,雕梁畫棟,庄嚴肅穆。諸葛樓建於土墩上,木構歇山脊頂,高樓沖凌霄漢,是宋元向明清過渡的風格。殿內正面是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執羽扇,莊重… 東山寺和西武當 東山寺位天張掖城東三十餘華里的合黎山中,是晉代著名學者郭荷的隱居處。有門、有院、有殿、卻無僧、無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維護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畫棟,裝飾豐富多彩,特別是殿頂上「二龍戲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別致。門額上書寫「靈宮…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位於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墓葬已被沙埋沒,凡未被沙漠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掘。1956年國家地質勘查隊進行勘查後,認定遺址底… 許三灣城及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位於甘肅省高台縣新壩鄉許三灣村,為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遺址。 許三灣城址平面為方形,城東西長66米、南北84米,南面開門,有瓮城。城內有建築基址。城周圍有墓群三處,有帶礫石封土的墓葬3000… 牘侯堡 位於張掖城東南15公里處的鹼灘鄉新溝村,建於漢代。途經新溝,舉目東望,巍然而獨存者即為牘侯堡。相傳匈奴鑄金人祀天於此。牘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長172米,東西寬152米。牆殘高6米,底寬6.8米,頂寬5.5米,以北垣最為完整。四角有園形角墩,直徑底8,… 民勤會館 在張掖二中院內,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築。是民勤縣商人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作為聚會議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古樸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布著大殿,陪殿,廂房,鍾鼓樓,牌坊等,既對稱,又陪襯,高低錯落,氣勢雄偉。構成了…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祈豐鎮,是一處規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於北涼時期(401年-433年)。 洞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分布於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范圍內。現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 山西會館 位於張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建。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雲集的重鎮,從山西、陝西等地來的客商,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他們為了鞏固和擴大自已經營的實力范圍,於是結幫會、設會館,將始建於雍正二年的關… 張掖市森林公園 張掖森林公園地處河西走廊綠州平原中部,處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北面有遠景龍首山當戶,在北部田園村舍環圍,南面遠景祁連茫茫,中景沙丘連綿,而南面九龍江沙棗林鬱郁蔥蔥,園內沙灘、陽光、森林、湖水等緊靠市區,自成天地、環境優雅、意境深遂、是理… 四善橋 座落在張掖城北門外。取義於財、官、丁、壽四善,清嘉慶初年提督蘇寧河建造。是護城河(亦稱城壕)上的一座下有青石構築底座,上有牌樓的石孔拱橋,甚為壯觀。這座橋有石雕,上刻龍虎互相搏鬥、獅子滾綉球以及梅蘭菊竹等圖案。這些浮雕均衡相稱,刀工粗放,…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東經100度45分-100度51分,北緯39度0分-39度04分,距張掖市城東30km處,呈西北西走向。東大山是中生代以來發育成的斷塊山,屬阿拉善台塊的一部分,在大地貌上具有斷塊山的一般特徵。保護區各類森林是河西走廊北山…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東經99度23分-100度06分,北緯39度15分-39度49分,面積48.53平方公里。黑河流域中游,地勢平緩,水源充足,並建有多座水庫,成為鳥類理想的繁殖越夏、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候鳥及其自然生態系統。區內多人工林及沙… 屋蘭古城 古張掖郡轄十縣,屋蘭即為其中之一。屋蘭亦作屋闌。《甘州府志·風俗》稱:「屋闌今屋笆也,西漢以名縣,東漢晉魏訛闌(蘭)。《漢書地理志》記載:張掖郡有屋蘭縣。《讀史方輿紀要》上說:「其位置在張掖縣東北,東與漢張掖縣相鄰。屋蘭得名自當地居民的稱… 龍首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境內,東經100度55分-101度,北緯38度55分-38度58分之間,面積25.6平方公里。龍首山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間,氣候屬大陸性荒漠氣候和大陸性草原氣候。 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青海雲杉及其森林生態環境。區內… 西來寺 座落在張掖城內西南隅,今西來寺巷。據《甘州府志》載:此寺建於明朝,它前身為慈雲精舍,是普覺靜修國師阿扎木蘇(西土人)所創。國師念甘郡自育無番藏經,奏請當朝康熙皇帝准頒紅字藏經108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將自己的住房慈雲精舍改為寺。建… 聖容寺 位於縣城西南隅,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成化初年內縣城東北移建今址。寺內占建築群結構精巧,色彩斑斕,古樸典雅,雍榮華貴,其斜面與平面上繪滿了佛像和雲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81年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郎廟 座落在張掖青年東街。解放前設甘泉鎮公所,縣民眾教育館,現改建為張掖市食品公司。廟內,東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宮,明天順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輸殿(即魯班廟),在武烈宮西,祖師廟在武烈宮東。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清康熙… 八硅墓營 八硅墓營在民樂縣東南15公里處。東為山丹霍城古址,西為背背山,簸箕凹山,亂疙瘩山等5個丘陵,布滿古墓。沿山腳為土穴墓,少數為子母磚室墓和埋葬兒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券頂,單室。出土彩繪木器有車,塔,案,陶器有罐,耳杯,鼎,銅器有弩機… 甘泉公園 位於張掖市縣府北街北端,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299畝。南北中軸線上各開一園門。南門為正門,前接縣府北街,北門前臨環城北路,兩門內由寬甬道連通。甬道上,南連蔭牆,北建拱橋,東西二湖在橋下相通。進南門後,左側(西)有草坪、花苑、噴泉及方塘,塘北… 紅崖山水庫 位於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區座中型窪地蓄水工程,也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水滿時節,碧萬頃,庫底游魚淺翔,水面眾鳥棲戲,大漠環綠水,青山映碧波,瀚海明珠令人心曠神怡。近年又興建了海濱娛樂城、歌舞廳,開辦遊艇、沙灘浴等服務項目。水庫周圍綠林蔭…
❷ 蘭州到張掖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推薦有哪些
張掖十大旅遊景區
高台月牙湖AAAA
馬蹄寺風景區AAAA
扁都口風光旅遊區AAAA
冰溝丹霞旅遊景區AAAA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AAAA
文殊寺景區AAAA
焉支山AAAA
山丹大佛寺AAAA
張掖大佛寺AAAA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AAAA
高台月牙湖
位於高台縣城西郊1公里處,人稱「小江南」。屈曲環繞,狀似新月,故名月牙湖。公園佔地總面積560畝,水域面積186畝。曲、拱、平橋交錯鋪架,亭、殿、台相映成影。岸上小道通幽,垂柳依依,曲徑環繞;湖內蘆葦搖曳,浮萍露面,舟盪楫行,一派江南風光。交通張掖西關車站乘車高台縣城下車。
馬蹄寺風景區
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逾1600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於當時的北方軍閥割據,混亂一片,加之歷代王朝更替,戰火綿延,馬蹄寺原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多被毀於戰火之中,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以及眾多石窟等。
其中排名前兩個的最有名。
❸ 甘肅省張掖市最好玩的地方最好的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濕地上的城市, 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學的「濕地之城」,明凈、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張掖最大的蘆葦面積達2萬多畝。黑河濕地常見的挺水植物有:蘆葦、菖蒲、荻、水蠟燭、水芹、水蔥、澤瀉、燈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國家濕地保護區、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跡享譽中外。市中心鎮遠樓造型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鍾樓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結構精巧、蔚偉壯觀,歷來被視為古城之象徵。
著名景區
西夏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大佛寺卧佛身長35米,為全國室內卧佛之最,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三萬余平方米。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高台縣城東南角,座東向西,是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是紀念紅西路軍21800多名將士為中國革命勝利而浴血奮戰、頑強不屈精神的重要場所。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馬蹄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傳藏傳佛教勝地。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焉支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丹縣境內城南40公里處,是以自然風光為依託的游覽區,景區佔地面積10215畝。焉支山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平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距縣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61622畝,其中有濕地25995畝,地處張掖城區北郊,是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合體,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有常見動物116種,是一片天然的生態園區,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濕器」和「加氧器」。
文殊寺:坐落於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的文殊山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涼時期,石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寺廟建於唐貞觀盛世之際,距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計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石窟70餘座,自古即被列為肅州八景之一,素有「小西天」之稱。
山丹大佛寺:位於山丹縣城西5公里的嘹高山下,又名土佛寺,始建於公 元425年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明英宗朱祁鎮曾為該寺題寫「土佛」二字,制匾額懸掛山門。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適春夏之交,風和景明,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48]
山丹軍馬場: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里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每年7月一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間。微風吹來,使人產生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是全國重要的影視基地和旅遊勝地。
除此以外,張掖還有其他著名景點:丹霞地貌、肅南馬蹄寺、張掖木塔寺、山丹焉支山 、 山丹新河驛、張掖河西學院、肅南康隆寺獵場、張掖森林公園、張掖東大山 、龍首山、道巷廟、諸葛樓、東山寺和西武當、許三灣城及墓群、牘侯堡、民勤會館。
❹ 高台的名勝古跡的來歷
高台縣,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主要有以下名勝古跡
一、正義峽
正義峽又名鎮夷峽,當地人稱石峽,位於羅城鄉天城村,相傳原來峽口被巨石阻塞,常有水患,大禹治水時用神斧將巨石劈為兩半,山崖上至今還留有當年的遺跡---神斧鑿痕。
漢晉時期-龍城的古道便由此穿過,正處於甘(甘州今張掖)、肅(肅州今酒泉)、蒙(今內蒙古)三方交界,而且左右山崖如刀削斧劈,十分險峻,自古有「天城鎖鑰」之美譽,在抗禦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發揮了天險要隘的戰略作用,所以古人美其名曰「鎮夷」,建國後方改為「正義峽」。
峽中山間古跡眾多,其中又以霍王廟、趙公井和閆相師碑尤為著名。天城山上的霍王廟是當地人為紀念漢代名將霍去病而建,
公元前70年,峽外狼煙又起,趙通奉命留守峽口,在此築城屯田,養馬練兵,使匈奴數十年不敢妄動。趙通辭世後,當地軍民在他生前親自開挖的水井前立碑,銘刻「甘泉濟眾」以作紀念,後世稱之為「趙公井」。
出生在當地的閆相師,智勇雙全,在平叛衛國中屢建奇功,最後官居甘肅提督。於乾隆27年病卒後,被朝廷加贈太子太保榮銜,乾隆皇帝特御賜祭葬碑,其墓碑至今仍屹立在峽內閆家灣。
在正義峽,有塊聞名遐邇的「太上靈岩」,《山海經》雲:「老子騎青牛,過函谷,西行入於流沙」。據說太上老君就是從這里羽化成仙的。
二、高台烈士陵園
高台烈士陵園是1957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成的,園內掩埋著董振堂、楊克明等3800多名紅軍將士的遺骸,是紅西路軍在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烈士陵園,具有較高的聲譽和革命傳統教育價值,現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點陵園之一。198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自建園以來,先後接待過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張震、洪學智、彭佩雲、布赫、鐵正英、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
三、梧桐泉寺
梧桐泉寺始建於前涼,相傳,當時割據河西的前涼開國之主張軌接到山下村民報告,說這里有五色祥雲繚繞山頭,認為是吉兆,便率人上山察看,發現有一隻七彩大鳥棲於梧桐樹上,便焚香頂禮膜拜。返回後調遣工匠大興土木依山跨溪修建寺院,香火十分旺盛。後來寺院屢經興廢,
後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至民國元年(1912),重建殿宇。有無量佛殿、真武廟、仙姑廟、葯王廟、玉皇閣等五大殿,呈現出以佛教為主,仙、醫、釋、道四教並存的奇特格局。
清代名臣張廷弼游歷後曾作《梧桐仙境圖》傳世,清代袁泰曾賦詩曰:「人間何處覓桃源,煙繞叢林月度垣。留得心燈明一點,流泉滴滴悟仙源」。民國徐家瑞賦詩道:「滴瀝丹泉灌醍醐,白雲紅寺映青梧。登臨疑入天台路,莫謂桃花一片無」。
四、駱駝城
駱駝城位於高台縣城西20公里處。始建於東晉陲安元年,公元397年,是後涼建康郡太守段業另立年號建立的北涼國國都。據《重修肅州新志》記載,駱駝城不但是北涼初建時的國都,而且是漢代樂涫縣、唐代建康軍的故址。
駱駝城面積近30萬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城。全城布局合理,是遺存較完整的漢唐故城。
明代詩人沈青崖過高台留詩道「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風景繪屯庄。兩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泥穿曲巷,白鷗沖雨過橫塘。當年畫舸中流處,談笑行兵寄羽觴」。這首詩道出了當年故城周圍人丁興旺,水清樹茂,阡陌縱橫的田野風光秀色。
❺ 張掖有哪些免費的旅遊景點
您好,1張掖來國家濕地源公園,AAAA 級景區.
2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位於張掖高台縣,AAAA 級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駱駝城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代文化遺址。駱駝城遺址現已出土的數百塊彩繪壁畫磚,全景式地反映了漢唐時期綠洲屯田、西塞牧獵、交通出行、歌舞宴樂、遠古神話等多方面的社會生活,是一部形象的河西開發史。
4夏日塔拉草原又名皇城草原,在裕固族語中的意思是「金色牧場」。據說這里每平方米的草地上有七十多種花草,隨著初夏的溫暖蔓延,夏日塔拉草原的美麗開始粉墨登場,從無名的小花星星點點,到油菜花洶涌怒放,碧藍天空下變幻著一幅幅油彩畫卷,遠處,祁連雪峰純凈依然。藍天白雲下的一群群牛羊點綴其中.
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
❻ 明天想去張掖玩一下, 呆一天,還要去高台縣。再回蘭州,各位說說我能去的地方有沒有比較好玩的或者好吃的
張掖的七彩丹霞和馬蹄寺,大佛寺值得一去,張掖的特色早餐臊子面、牛肉小飯,午餐張掖搓魚子,還有卷子雞,好吃和好玩的地方多著呢。
❼ 張掖的旅遊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濕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亞洲最大的萬匹軍馬馳騁,獨特裕固族風情, 祁連山曠野風光,戈壁灘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張掖是一座擁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濕地上的城市,被譽為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學的「濕地之城」,明凈、清新、亮麗的「清涼之都」,文明、和諧、繁榮的「戈壁水鄉」.張掖最大的蘆葦面積達2萬多畝。黑河濕地常見的挺水植物有:蘆葦、菖蒲、荻、水蠟燭、水芹、水蔥、澤瀉、燈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張掖市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奇特,造型各異的古建築,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來寺、土塔、鎮遠樓、山西會館、明糧倉等古代建築,黑水國遺址、漢墓群、古城牆、長城烽燧等歷史足跡;還有國家濕地保護區、潤泉湖公園、甘泉公園、沙漠公園、黑河山莊、大野口自然風景區等融南國秀色與塞外風光為一體的絢麗的自然景觀。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鎮遠樓、黑水國遺址等古跡享譽中外。市中心鎮遠樓造型雄偉、比例協調,可與西安鍾樓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結構精巧、蔚偉壯觀,歷來被視為古城之象徵。 西夏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大佛寺卧佛身長35米,為中國室內卧佛之最,為歷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三萬余平方米。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高台縣城東南角,座東向西,是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是紀念紅西路軍21800多名將士為中國革命勝利而浴血奮戰、頑強不屈精神的重要場所。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馬蹄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漢傳藏傳佛教勝地。距張掖市62公里,坐落在臨山薤谷馬蹄河的西北岸。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年的歷史。「三十三天」以7層21窟呈寶塔型開鑿於懸崖峭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
焉支山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丹縣境內城南40公里處,是以自然風光為依託的游覽區,景區佔地面積10215畝。焉支山南北寬20公里,東西長34公里,平均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距縣城最近的原始森林。
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61622畝,其中有濕地25995畝,地處張掖城區北郊,是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的復合體,分布的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有常見動物116種,是一片天然的生態園區,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濕器」和「加氧器」。
文殊寺:坐落於祁連山主峰素珠鏈腳下的文殊山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北涼時期,石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寺廟建於唐貞觀盛世之際,距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共計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石窟70餘座,自古即被列為肅州八景之一,素有「小西天」之稱。
山丹大佛寺:位於山丹縣城西5公里的嘹高山下,又名土佛寺,始建於公元425年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明英宗朱祁鎮曾為該寺題寫「土佛」二字,制匾額懸掛山門。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適春夏之交,風和景明,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
山丹軍馬場: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里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每年7月一8月間,與草原相接的祁連山依舊銀裝素裹,而草原上卻碧波萬頃,馬、牛、羊群點綴其間。微風吹來,使人產生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如入夢境的感覺。《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是全國重要的影視基地和旅遊勝地。
除此以外,張掖還有其他著名景點:丹霞地貌、肅南馬蹄寺、張掖木塔寺、山丹焉支山 、 山丹新河驛、張掖河西學院、肅南康隆寺獵場、張掖森林公園、張掖東大山 、龍首山、道巷廟、諸葛樓、東山寺和西武當、許三灣城及墓群、牘侯堡、民勤會館。
(圖冊部分圖片來源 ) 黃酒:張掖黃酒在張掖是祭祀、婚喪的必備之物,如民間兒女結婚,父母給他(她)釀酒一罐,到時候用來待客。 張掖的黃酒歷史悠久,很早以前當地先民就開始采葯曲。後以高梁青棵大麥為酒基,糯米為引料,選用當歸、桅甘、陳皮、紅花等數十種名貴中葯,加大麥制曲,精工釀造而成,是低糖分、營養豐富的飲料,人體必不可少的十七種氨基酸含量豐富。
烏江大米:張掖黑河沿岸自古以來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水稻生長條件,尤其是張掖烏江堡一帶所產稻米以其個大體長,外形獨特、晶瑩剔透、品質優良、米香濃郁、入口精柔而名聞遐邇,歷史上曾列為貢品供應皇家御膳房。
金花寨小米:「金花寨」小米產於祁連山北麓,平均海拔2200米,晝夜溫差大,生長期平均日照時間達14小時,是種植小米的最佳區域。據中科院考古證明產區已有5000年種植穀子的歷史,「金花寨」小米平均生長期在180天左右比同類多長50多天,各種成份都普遍高於同類。這里沒有任何污染,空氣清晰、陽光充足,採用祁連山冰雪水和山泉水灌溉,所產小米營養豐富,口感極佳,可謂天然綠色佳品。2010年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1榮獲「甘肅省農產品金獎」。經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檢測「金花寨」小米中含的硒是分別是同類小米的兩倍,一般小米中檢測不出的鍶達到了人體必需的標准。
臨澤小棗:甘肅種植棗樹歷史悠久,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臨澤,房前屋後、路旁田埂,曠野荒灘種的都是棗樹,臨澤棗雖然不大,但其色澤、肉細、含糖量高、無蟲蛀而聞名遐爾,紅棗營養豐富,據測定:鮮棗含糖24%,蛋白質1。2%,脂肪0。2%,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紅棗除鮮食外,還可曬制干棗,加工製成蜜棗、熏棗,脆棗、酒棗等,紅棗還是重要的中葯。此外,棗花清香撲鼻,是優良的蜜源,棗木質地堅硬,紋理緻密,是製作傢具和工藝品的好材料。臨澤小棗被評為「甘肅省優質農產品」,獲「甘肅省名、優、特、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全國名、優、特、新特產品博覽會銀獎」,九五年被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紅棗枸杞汁、棗蜜獲「96香港國際名優特新產品技術博覽會最高金獎」和「中國科技精品博覽會金獎」,紅棗保健醋被衛生部命名為「綠色保健食品」。
祁連玉:祁連玉是對祁連山、阿爾金山山脈加里東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種玉石的總稱,因產於祁連山而得名。其色彩典雅、造型獨特、質地細膩、意境無窮,是玉中佳品,深受玉石愛好者的青睞,被稱為中國五大玉種之一,自古就有「祁連美玉甲天下」之說。
(圖冊圖片來源 ) 張掖的小吃較有名,比如搓魚子、拉條子、臊面、釀皮、炒炮、揪面片、魚兒粉、牛肉小飯等本地小吃,諸如蘭州拉麵、,燜羊肉、羊肉燜卷子、雞肉燜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燙、陝西肉夾饃到處是,且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張掖特色,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張掖的豆腐腦、灰豆湯、醪糟、馬場酸奶等特色飲品,也是張掖人民的最愛。在張掖,只要是席宴,都會上一道特別的名為「西北大菜」的菜餚,香香的扣肉下是一個個象徵吉祥意義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邊點綴著嫩香的炒雞蛋和木耳以及翠綠的青菜,美味無比。還有張掖的鹵肉,鹵雞爪等各種鹵味,張掖的涼粉,魚兒粉等小吃,都會讓人在這個城市流連忘返。由於地處西北,光照充足,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
張掖如今有濱河集團、國風葡萄酒公司的干紅葡萄酒已經成為國宴紅酒,甘肅祁連葡萄酒業的冰白葡萄酒也獲得世界級大獎,是中國冰白葡萄酒的旗幟。
❽ 張掖景點哪一個更值得去玩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特別值得一去遊玩。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介紹: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面積約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縣城20公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05年11月在中國地理雜志社與全國34家大型媒體聯合舉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
個人關於欣賞丹霞的小建議:最佳欣賞天氣:雨後放晴>晴天>陰雨天(雨後放晴能讓丹霞色彩更濃烈)最佳欣賞時間:下午(日光斜照讓丹霞更有層次感)最佳日落欣賞點:1號5號觀景台(4號和5號看到的都是刀山火海,但4號能看到全貌;而5號則距離更近,全景和特寫的區別。)最佳日出欣賞點:4號5號。最高點欣賞點:2號觀景台,爬上去要20分鍾,能看到全景。最火紅丹霞:3號,3號看到的那座山丘主色調是紅橙黃,必須是傍晚的斜陽照射下最漂亮!(若上午去背光,色彩差很多!)從2號觀景台下來後,有另一條棧道可以直接通往3號觀景點,一路都可以看著這抹火紅!麻子面館:從5號觀光點可自行步行前往。來回+拍照大約15-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