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旅遊景點有哪些
⑴ 內黃有哪些旅遊景點
顓頊帝嚳陵 陵墓碑塔 二帝陵
顓頊帝嚳陵
⑵ 距內黃200到300公里內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咱老家復好像沒啥好玩的制。
----------------------------歡迎你訪問咱內黃人的網站:
內黃信息網 是內黃縣最大的門戶網站。其服務覆蓋生活的各個領域,免費發布查詢房屋租售、求職招聘、二手物品、車輛買賣、生活黃頁、商業廣告、婚慶等實用信息,也可以聊天灌水,開心貼圖,真誠交友,定期還有活動聚會,禮品贈送哦。
內黃信息網,為咱內黃人的生活服務!
-----------------------------------------------
內黃信息網,網路一下,你就知道!
-------------------------------------------------
⑶ 內黃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不少,我也是不知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到林州吧!大峽谷、紅旗渠、桃花谷、王相岩。另外近處還有:水冶老城(外地人看看還是很不錯,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珍珠泉、二龍山、善應小南海水庫、靈泉寺等。我不是本地人,知道的這些多數都去過了後邊的景點不要票
⑷ 想知道: 安陽市 內黃附近三百公里之內自駕游景點 在哪
安陽殷墟、袁林、天寧寺 滑縣民俗博物館、瓦崗寨 湯陰羑里城、 岳飛紀念館 黃華神苑
林州紅旗渠 天平山 水冶馬氏庄園
⑸ 河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4、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得命名。殷墟博物苑為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發祥地。
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屬於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龍潭大峽谷景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北部,距洛陽60公里,鄭州180公里,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岩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⑹ 安陽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安陽人文景點較多,比較分散。山水景點在安陽林州
市區 殷墟博物院 袁林(袁世凱陵墓), 中國文字博物館
湯陰 羑里城 (易經發源地) 岳飛廟 (岳飛的出生地)
滑縣 瓦崗寨遺址
內黃 二帝陵
林州 紅旗渠 太行大峽谷,天平山,冰冰背(夏天上面結冰)
當然 這只是主要的景點,還有一些,太分散了,
⑺ 盤點,內黃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或者適合情侶去的地方
三楊庄遺址位於河南省內黃縣梁庄鎮三楊庄遺址,是中國發現的唯一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影響深遠的大規模漢代農耕聚落遺址,是中國第一次發現漢代村莊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項目、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被譽為「中國龐貝古城」,被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13] 該遺址因黃河泛濫,被淤沙深埋地下,古道路、庭院圍牆、瓦屋頂、廁所、樹林殘存、田壟等遺跡以及車轍和牛蹄的牛蹄的痕跡,都保存完好。並出土大量的石臼、石磨、石磙及「貨泉」銅錢和「益壽萬歲」瓦當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的文物,遺存的發掘整理,形象直觀地揭示了漢代的庭院和農耕布局,為研究漢代文明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遺址大面積的展示了漢代建築實物和規整的田壟,成組的的庭院布局及其附屬設施、大面積的農田及耕作原貌,首次再現了漢代農村的景象,揭示了漢代中下層民眾生產、生活狀況,為研究漢代的基層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絕好的實物資料,填補了考古學研究的空白。
內黃縣故道槐林
商中宗陵是商朝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墓,也是中國唯一的一處商代地上王陵。商中宗陵漢代建陵,唐代繼修,宋代開寶七年重修,明、清又多次增建。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區內現存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銘並序》,螭首龜趺,通高6.45米,寬1.6米,厚0.59米,是河南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其雕刻精湛,書法剛勁,碑文記述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內黃槐林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防風固沙為主要目的的植樹造林活動,現已形成12萬畝規模,集中在縣南二帝陵區和縣西老塔坡。槐林環抱,二帝陵和唐塔顯得更古樸典雅。三春時節,槐花盛開,幽香撲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調,也是蜜源,趕蜂人匯集在這里,蜂群嚶嗡,以釀制的槐花蜜而聞名。夏秋時節,蟈蟈潛伏草叢,鳴唱此起彼伏。
千年棗園千年古棗園在六村鄉千口村,緊臨湯濮鐵路。古棗園佔地面積500畝,樹齡大多在1000年以上,樹圍在170㎝左右,古棗樹樹冠開張,樹勢雄偉,虯髯盤旋,一棵挨著一棵。其中棗樹王胸圍190㎝以上,幾個側乾的直徑也達120㎝。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在千口一帶搜捕劉漢生、王從吾等早期共產黨人,對紅色沙區革命根據地瘋狂掃盪,千口村外圍的棗樹被毀,中間的棗樹倖免於難。直到如今,外圍重新栽植的棗樹和內圈的古棗樹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現古棗樹仍長勢喜人,成了戰爭風雨的見證。
內黃縣大興寺塔
大興寺塔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里處,因地屬裴村,俗稱裴村塔。該塔建在大興寺遺址上,東南倚大沙崗,西傍鸕鶿坡(今稱老塔坡),四周萬畝森林環護,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將近1400年的歷史。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沖擊,仍巍然屹立。
無梁殿位於內黃縣城西南25公里高堤鄉嘴頭村西。原為玄武帝廟大殿,因建築無梁而得名,它不僅有極高的考古價值,而且對研究建築物的抗震、抗洪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黃縣顓頊帝嚳陵
棗林公園棗林觀光公園在後河鎮西乜固村,是一處集文化知識性、生態休閑性、趣味觀賞性、參與互動性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內黃大棗林分布在衛河以南12個鄉鎮,連片成林,面積42萬畝,是名副其實的棗鄉。內黃種植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內黃大地棗林似海,綠意盎然。各鄉鎮中,面積產量以後河鎮為最大,居中國鄉鎮之首,素有「中國紅棗第一鎮」之稱。內黃棗林,發展,形成獨特的農業間作模式,成為安陽市「特色農業縣」。
內黃縣二帝陵
顓頊帝嚳陵簡稱二帝陵,是上古時代「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2000年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內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庄鎮境內。
上古時代,顓頊帝嚳二帝在內黃建都立業,黃河古道上留下了燦爛的華夏文明。1986年,二帝陵被世人發現,後經對陵墓區和祭祀區上面厚厚的積沙進行初步清理,元、明、清歷代御祭碑碣165通展現於世人面前,中軸線上御橋、山門、陵冢、拜殿等唐至清代12處建築和基址也連續被發現。二帝在內黃建業定都後,完成了華夏文化統一大業,然後通過頻繁的社會交往和生存斗爭,最後融合為一體,形成為華夏族群,同時也產生出大量的姓和氏。在梁庄鎮曹李庄村東開挖引黃工程中新發現的一塊唐開元二年的墓誌上有明確記載,一位姓竇的官太爺就把自己的墓地選在了二帝陵的旁邊。
四·一二」革命紀念地在內黃縣城南20公里處的白條河園林場東,有一處為蒼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紀念碑亭,亭內聳立一通3.35米高的紀念碑,這便是《四·一二陣亡將士暨殉難同胞之公墓碑》,紀念公墓碑記載著1941年4月12日,侵華日軍糾集日偽1.5萬餘人,對內黃沙區革命根據地抗日軍民實施血腥大屠殺的野蠻暴行。為悼念為國捐軀的將士暨死難同胞,1942年5月,晉、冀、魯、豫邊區黨委率第二十、二十一專區各界,於「四·一二」一周年之際,在此處隆重召開紀念大會,並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為「四·一二」革命紀念地,教育後人以史為鑒,勿忘國恥,勵精圖治,強我中華。這里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⑻ 內黃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名勝古跡不少。不過好玩的地方不多,,
⑼ 內黃縣的旅遊觀光
三楊庄遺址位於河南省內黃縣梁庄鎮三楊庄遺址,是中國發現的唯一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價值巨大、影響深遠的大規模漢代農耕聚落遺址,是中國第一次發現漢代村莊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項目、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被譽為「中國龐貝古城」,被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該遺址因黃河泛濫,被淤沙深埋地下,古道路、庭院圍牆、瓦屋頂、廁所、樹林殘存、田壟等遺跡以及車轍和牛蹄的牛蹄的痕跡,都保存完好。並出土大量的石臼、石磨、石磙及「貨泉」銅錢和「益壽萬歲」瓦當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的文物,遺存的發掘整理,形象直觀地揭示了漢代的庭院和農耕布局,為研究漢代文明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遺址大面積的展示了漢代建築實物和規整的田壟,成組的的庭院布局及其附屬設施、大面積的農田及耕作原貌,首次再現了漢代農村的景象,揭示了漢代中下層民眾生產、生活狀況,為研究漢代的基層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絕好的實物資料,填補了考古學研究的空白。
商中宗陵是商朝第十代王太戊的陵墓,也是中國唯一的一處商代地上王陵。商中宗陵漢代建陵,唐代繼修,宋代開寶七年重修,明、清又多次增建。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區內現存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銘並序》,螭首龜趺,通高6.45米,寬1.6米,厚0.59米,是河南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其雕刻精湛,書法剛勁,碑文記述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內黃槐林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防風固沙為主要目的的植樹造林活動,現已形成12萬畝規模,集中在縣南二帝陵區和縣西老塔坡。槐林環抱,二帝陵和唐塔顯得更古樸典雅。三春時節,槐花盛開,幽香撲鼻,槐花既是野餐美味,可蒸可調,也是蜜源,趕蜂人匯集在這里,蜂群嚶嗡,以釀制的槐花蜜而聞名。夏秋時節,蟈蟈潛伏草叢,鳴唱此起彼伏。
千年棗園千年古棗園在六村鄉千口村,緊臨湯濮鐵路。古棗園佔地面積500畝,樹齡大多在1000年以上,樹圍在170㎝左右,古棗樹樹冠開張,樹勢雄偉,虯髯盤旋,一棵挨著一棵。其中棗樹王胸圍190㎝以上,幾個側乾的直徑也達120㎝。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在千口一帶搜捕劉漢生、王從吾等早期共產黨人,對紅色沙區革命根據地瘋狂掃盪,千口村外圍的棗樹被毀,中間的棗樹倖免於難。直到如今,外圍重新栽植的棗樹和內圈的古棗樹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現古棗樹仍長勢喜人,成了戰爭風雨的見證。
大興寺塔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里處,因地屬裴村,俗稱裴村塔。該塔建在大興寺遺址上,東南倚大沙崗,西傍鸕鶿坡(今稱老塔坡),四周萬畝森林環護,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將近1400年的歷史。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沖擊,仍巍然屹立。
無梁殿位於內黃縣城西南25公里高堤鄉嘴頭村西。原為玄武帝廟大殿,因建築無梁而得名,它不僅有極高的考古價值,而且對研究建築物的抗震、抗洪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棗林公園棗林觀光公園在後河鎮西乜固村,是一處集文化知識性、生態休閑性、趣味觀賞性、參與互動性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內黃大棗林分布在衛河以南12個鄉鎮,連片成林,面積42萬畝,是名副其實的棗鄉。內黃種植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內黃大地棗林似海,綠意盎然。各鄉鎮中,面積產量以後河鎮為最大,居中國鄉鎮之首,素有「中國紅棗第一鎮」之稱。內黃棗林,發展,形成獨特的農業間作模式,成為安陽市「特色農業縣」。
顓頊帝嚳陵簡稱二帝陵,是上古時代「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2000年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內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庄鎮境內。
上古時代,顓頊帝嚳二帝在內黃建都立業,黃河古道上留下了燦爛的華夏文明。1986年,二帝陵被世人發現,後經對陵墓區和祭祀區上面厚厚的積沙進行初步清理,元、明、清歷代御祭碑碣165通展現於世人面前,中軸線上御橋、山門、陵冢、拜殿等唐至清代12處建築和基址也連續被發現。二帝在內黃建業定都後,完成了華夏文化統一大業,然後通過頻繁的社會交往和生存斗爭,最後融合為一體,形成為華夏族群,同時也產生出大量的姓和氏。在梁庄鎮曹李庄村東開挖引黃工程中新發現的一塊唐開元二年的墓誌上有明確記載,一位姓竇的官太爺就把自己的墓地選在了二帝陵的旁邊。
四·一二」革命紀念地在內黃縣城南20公里處的白條河園林場東,有一處為蒼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紀念碑亭,亭內聳立一通3.35米高的紀念碑,這便是《四·一二陣亡將士暨殉難同胞之公墓碑》,紀念公墓碑記載著1941年4月12日,侵華日軍糾集日偽1.5萬餘人,對內黃沙區革命根據地抗日軍民實施血腥大屠殺的野蠻暴行。為悼念為國捐軀的將士暨死難同胞,1942年5月,晉、冀、魯、豫邊區黨委率第二十、二十一專區各界,於「四·一二」一周年之際,在此處隆重召開紀念大會,並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為「四·一二」革命紀念地,教育後人以史為鑒,勿忘國恥,勵精圖治,強我中華。這里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