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國外旅遊去處
Ⅰ 十一假期適合去哪裡旅遊
國慶節旅遊的地方很多呀,就看你個人喜歡去什麼地方,比如在成都就可以去青城山,和家人一起爬爬山,聊聊家常也挺不錯的呀,還可以去看紅葉,那邊也非常的壯觀。峨眉山也不錯。
Ⅱ 國慶黃金周漸行漸近,國內國外適合十一長假旅遊的景區有哪些
上海歡迎你!
上海所有旅遊景點地鐵+公交旅遊專線車都可以到達,方便的很。
住宿推薦:錦江之星上海晉元大酒店,酒店地處上海繁華的南京路、西藏中路北側,毗鄰地鐵1線新閘路站,標房169元
1、建築風格線:外灘世界建築博覽群(免費)、排名世界高度前五的東方明珠(50元)、金茂大廈(50元)。休閑點玩要1天。
2、南京路步行街、外灘、城隍廟夜景全國第一(都免費),值得一游。
3、古典園林線:嘉定秋霞圃(10元)、孔廟(5元)、南翔古猗園(12元)的古典園林風格可以媲美蘇州四大園林,還可以吃到正宗的南翔小籠包、南翔白切羊肉。1天。
4、野外情趣線:佘山森林公園(70元)。1天。
5、古鎮線路:朱家角古鎮、七寶古鎮(都免費)。領略江南水鄉的風貌。1天。
6、特色游:七寶滑雪場(2小時138元、198元全天)、歡樂谷(160元)、錦江樂園(60元)、東方綠洲(70元)、野生動物園等(100元)。各1天。
7、特色小吃:城隍廟、吳江路一條街。
8、品牌購物:南京西路(世界頂級品牌購買地)、南京東路步行街(1~3流品牌、行貨)、七浦路(1~3流品牌、水貨)
9、上海最著名的酒吧是衡山路、新天地。可以享受到異國情調!
也可以選擇杭州:
推薦布丁酒店連鎖-杭州西湖店 標房155元
玩杭州市區內景點,出火車站或汽車站都有公交直達景點。
天下西湖36,以杭州為首,你說要玩嗎?免費
江南佛教禪宗,杭州靈隱寺(30元)排名前三,要不要去啊,呵呵,和靈隱寺一起的飛來峰(35元)摩崖石刻,江南獨此一家。
市區里還可以玩的景點有:虎跑(15元)、岳墳(25元)、凈寺(10元)、雷峰塔(40元)等等。市區遊玩1天。
杭州外圍景點有:瑤琳仙境(60元)、垂雲通天河(55元)、嚴子陵釣台(60元)、富春江風景區(60元)、白雲源風景區(40元)、大奇山森林公園(40元)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外圍擇其二遊玩1天。
杭州特色菜餚:龍井白玉、姑嫂魚羹、西湖醋魚、叫花雞、東坡肉等都是值得品嘗的。
杭州特產:龍井茶(以獅峰龍井最為出名),山核桃,絲綢。
平均每人每天消費:200元
祝你玩得愉快!
Ⅲ 2017出國十一適合哪裡旅遊 十一假期出境游去哪好
強烈推薦新馬泰一帶東亞國家,你第一次出國,不知道做好准備了么內?護照簽證什麼的。如容果擔心,可以定製游或者半自由行,還強烈覺得club med (地中海)各個度假村超級可以,巴厘島、普吉島什麼的。不過,我個人覺得定製游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等都不錯。
Ⅳ 國慶期間適合出去旅遊的地方有哪些
國慶期間俄羅斯也是個選擇,正值深秋期間樹木顏色多樣非常的漂亮,並且相對國回慶期間的國內高答消費而言,俄羅斯相對便宜許多,也是個選擇。此外澳新這種遠端的旅行地也是加入考慮范圍,雖然我們全年的假期沒有歪果仁多,但是我們的假期連續性強,而這點地方就是需要長時間才能玩得起來的。並且越是遠,人越是少,玩的舒適。
Ⅳ 「十一假期」適合去哪些地方遊玩
天安門、故宮。天安門在十一的時候會有隆重的升旗儀式,值得去看;故宮和天安門很近,可以順便去看了。
Ⅵ 十一國外去哪旅遊好
或者你可以試試去澳大利亞,我去年去了感覺還不錯,春節應該還會去一次。
Ⅶ 十一長假想出國旅遊,有什麼國家推薦嗎都有哪些景點
去澳大利亞吧 很符合你的要求 親近大自然 而且還有很多可愛的動物
Ⅷ 旅遊國外景點推薦:十一國外旅遊哪些地
義大利
義大利是文化旅遊大國,全國共有39處文化古跡、考古遺址、自然景觀等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人形象地把義大利稱作是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
義大利各旅遊景點的門票價格比較低廉,參觀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才只需6個歐元。在義大利,最貴的景點門票價格也不足義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
古羅馬斗獸場:
日本
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都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日本物價雖然昂貴,但旅遊景點的門票卻相對便宜。而且,日本多數旅遊景點是不收費的,即使部分歷史文化古跡和世界文化遺產等景點實行收費制,但與日本人的收入相比,完全是象徵性的。
東京雖然寸土寸金,但市中心依然有不少規模相當大的免費公園。日本天皇居住的皇宮還特意辟出一半左右,作為公園免費向遊客開放。
Ⅸ 國慶時期國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沿著法國南復部尼斯制的盎格魯街漫步。
2、造訪義大利Positano, Ravello,和 Salerno三個絕美的小村落。
3、沿著布拉格有著612年歷史的查理大橋信步。
4、在希臘仙島Santorini上觀看愛琴海完美日落。
歐洲可遊玩的地方太多,如果迷茫,不妨去咨詢下開元周遊的定製旅遊,有專門的導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