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簡短旅遊景點解說詞

簡短旅遊景點解說詞

發布時間: 2021-01-30 12:37:09

Ⅰ 名勝古跡的導游解說詞

解說詞: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鳥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們的導游,一起來游覽鳥的天堂。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旅遊景點,位於距城區10公里的天馬村。她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佔地達18 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這一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稠密區,生生不息,已延續了384年(明萬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於「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典範,實屬罕見。歷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慕名而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就游覽了小鳥天堂,寫下了名篇《鳥的天堂》,並於1980年載入全國(包括港地區)統篇教材,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成為經典課文,每年在全國約2300萬名該年級學生中廣為傳誦。一級又一級,一代復一代,這個名聞遐邇的「鳥的天堂」,已在全國數億學生中深入人心。這一奇特的自然生態景觀,這一珍貴的自然遺產,已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活的「教科書」,並以此作為窺視大自然的窗口,讓人們從中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新型人鳥關系的過程,從而喚起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我們人類共同家園的美好情感。 時下,獨具生態文化色彩的「休閑型」旅遊,已漸成熱點,正引領著旅遊新時尚。2002年又恰逢國際生態旅遊年。請到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來;請到人們心馳神往的綠色家園來!「人間畢竟有天堂,暫別浮華,擁抱自然,聆聽百鳥和鳴,感受天籟之聲;到人的樂園,遠離塵囂,覓一方靜土,讓疲倦的心靈得到片刻棲息……好了,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閑話少說,現在就請您自己參觀鳥的天堂。2小時後在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Ⅱ 「泉州十八景」的導游解說詞及廣告宣傳詞(簡短些)

泉 州 十 八 景

清源山
開元寺
崇武古城
府文廟
西湖公園
深滬灣

牛姆林
清水岩
天後宮
五里橋
東湖公園
洛陽橋

黃金海岸
仙公山
蔡氏古民居
岱仙瀑布
鄭成功史跡
塗門街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主要有大雄寶殿、甘露戒壇、東西塔等建築。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為全國四大名塔之一。東塔名「鎮國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兩塔為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系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志。

清源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佔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並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賜恩岩等為勝。其中以老君岩為代表的六處宋元時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湖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湖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2001年12月獲得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譽稱號。

深滬灣

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晉江的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鏈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明季倭亂,這里曾經是抗倭前沿,清初為了統一祖國,施琅曾經在這里牧馬練兵,現為全國著名僑鄉,是海外僑親和台港澳胞尋根謁祖的搖籃故地。

天後宮

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由於泉州民眾不斷向外移民和進行貿易活動,媽祖信仰遠播祖國大陸及台、港、澳各地。泉州天後宮是在泉州港逐漸成為全國對外貿易中心之際的南宋時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跡。

黃金海岸

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的石獅永寧鎮,包括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城隍廟、鎮海石、古衛城遺址等。黃金海岸風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為集行、游、吃、住、購、娛於一體,旅遊內涵十分豐富的濱海旅遊度假區,是我省十大重點旅遊景區之一。

仙公山

原名「雙髻山」,位於洛江區馬甲鎮,於南北朝時(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以「靈、奇、秀、險」為特色,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美譽。

岱仙瀑布

位於德化縣水口鎮,主要由號稱「華東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溫文爾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組成,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景區。

鄭成功史跡

分布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鄉南安。它們是位於石井鎮的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碑林和位於水頭鎮的鄭成功陵園。凡來泉州者,幾乎都要到鄭成功史跡走一走,默祝忠魂與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蔡氏古民居

位於南安官橋漳里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1862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興建。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五里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經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樑橋,橋長2255米,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湖公園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因唐姜公輔、韓愈、歐陽詹等曾在此活動而聞名於世。東湖公園以閩南建築文化為特色,中心湖為主體,環湖布置人文景觀。1998年以其典雅秀麗、玲瓏多姿的江南園林風格而入選百家中國名園。

塗門街

又叫「土門街」,相傳因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全長1005米,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等。塗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入選全國第一批「購物放心一條街」。

牛姆林

由於景區內擁有「板根」、「絞殺」、「寄生」、「莖花」等熱帶雨林生態,被遊客稱譽為「閩南西雙版納」。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是集山區特有的自然景觀、森林景觀之大成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清水岩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清水岩是全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構的岩寺。

崇武古城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一。

府文廟

位於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後移他處,大觀三年(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Ⅲ 寫一篇簡短陝西某個旅遊景點導游詞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鍾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瓮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瓮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台,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台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台,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台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為「女兒牆」,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鍾鼓樓。
鍾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鍾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鍾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鍾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庄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裡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小得多。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在這口鍾收藏於西安碑林。據說,鍾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但景雲鍾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鍾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鍾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鍾樓內西牆上嵌刻有《鍾樓歌》和《鍾樓記》碑刻。《鍾樓歌》是當年修建鍾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鍾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鍾樓記》是督修過鍾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鍾樓的身世。在鍾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鍾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築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鍾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鍾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鍾樓上的晨鍾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於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迴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雲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鍾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鍾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想聊的加我Q啊,朋友朋友((*^__^*) 嘻嘻……):1351339145

Ⅳ 山西旅遊景點解說詞

歡迎大家來喬家大院旅遊,我是大家本次旅遊的導游,下面給大家講解下
喬家大院大門座西向東,為拱形門洞,上有高大的頂樓,頂樓正中懸掛著山西巡撫受慈禧太後面喻而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琅環」四個大字。黑漆大門扇上裝有一對椒圖獸街大銅環,並鑲嵌著銅底板對聯一付:「子孫賢,族將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間透露著喬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許正是遵循這樣的治家之道,喬在中堂經過連續幾代人的努力,達到了後來人丁興旺、家資萬貫的輝煌。

大門頂端正中嵌青石—塊,上書「古風」。雄健的筆力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承接古代質朴生活作風的本意,相得益彰,耐人尋味。大門對面的掩壁上,刻有磚雕「百壽圖」,一字一個樣,字字有風采。掩壁兩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題贈的一付意味深長的篆體楹聯:「損人慾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額是「履和」。這同作為巨商大賈的喬家所秉承的和為貴的中庸之道是很相宜的。進入大門,走完那長長的甬道,西盡頭處是雕龍畫棟的喬氏祠堂,與大門遙相對應。祠堂裝點得十分講究,三級台階,廟宇結構,以獅子頭柱,漢白玉石雕,壽字扶欄,通天欞門木雕夾扇。出檐以四條柱子承頂,兩明兩暗。柱頭有玉樹交榮、蘭馨桂馥、藤羅繞松的鏤空木雕,裝飾精彩,富麗堂皇。額頭有匾,上書「仁周義溥」四字,李鴻章所題。祠堂里原陳列著木刻精雕的三層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北面三個大院均為開間暗欞柱走廊出檐大門,便於車、轎出入。大門外側有拴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一、二院為三進五聯環套院,是祁縣一帶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樓院,里外有穿心過廳相連。里院北面為主房,二層樓,和外院門道樓相對應,宏偉壯觀。從進正院門到上面正房,需連登三次台階,它不但寓示著「連升三級」和「平步青雲」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築層次結構的科學安排。
南面三院為二進雙通四合斗院,硬山頂階進式門樓,西跨為正,東跨為偏。中間和其它兩院略有不同,正面為主院,主廳風道處有一旁門和側院相通。整個一排南院,正院為族人所住,偏院為花庭和傭人宿舍。南院每個主院的房頂上蓋有更樓,並配置修建有相應的更道,把整個大院連了起來。 喬家大院聞名於世,不僅因為它有作為建築群的宏偉壯觀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上都體現了精湛的建築技藝。南北六個大院院內,磚雕、木刻、彩繪,到處可見。從門的結構看,有硬山單檐磚砌門樓,半出檐門,石雕側跨門,一斗三升十一踩雙翹儀門等。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欞丹窗,通天夾扇菱花窗,柵條窗、雕花窗、雙啟型和懸啟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樣,變化無窮。再從房頂上看,有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卷棚頂、平房頂等,這樣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無脊的、有脊的、上翹的,垂弧的……,每地每處都是別有洞天,細細看來,切實讓人賞心悅目,品味無窮。

木雕:大院還有更迷人處,那就是隨處可見的精緻的板繪工藝和巧奪天工的木雕藝術,雕刻品個個都有其民俗寓意。每個院的正門上都雕有各種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門為滾檁門樓,有垂柱麻葉,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風雲子,十三個頭的旱斗子,當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還有九隻烏鴉,可稱一等的好工藝。二進門和一門一樣,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紋,中間為草龍旋板。三門的木雕卡口為葡萄百子圖。

二院正門木雕有八駿馬及福祿壽三星圖,又叫三星高照圖。二院二進門木雕有:花博古和財神喜神。這花博古是雜畫的一種,北宋大觀宋徽宗命人編繪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為「博古圖」。後人將圖畫在器物上,形成裝飾的工藝品,泛稱「博古」。如「博古圖」加上花卉、果品作為點綴而完成畫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門樓為南極仙騎鹿和百子圖。其它木雕還有天官賜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財進寶、福祿壽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稱「和合二聖」,是一種民間神話故事畫題。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宋隨杭城以臘月祀萬回哥哥,其像蓬頭笑面,身穿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萬回。」後分為二神,稱「和合二仙」。二仙亦蓬頭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圓合,取「和諧合好」之意。舊時一般在婚禮時懸掛廳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頭上的木雕也是多種多樣。如八駿、松竹、葡萄,表示蔓長多子、挺撥、健壯;芙蓉、桂花、萬年青,表示萬年富貴;過廳的木夾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獻壽」,即傳統裝飾紋之一。「八仙獻壽」,是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藍彩和、何仙姑八仙赴會瑤池,為西王母祝壽,以此組成的畫面紋樣,造形優美,栩栩如生。全院現存有木雕藝術品三百餘件,這里不能一一列舉。

磚雕:磚雕工藝更是到處可見,題材非常廣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欄雕。如一院大門上雕有四個獅子,即四獅(時)吐雲。馬頭上雕有「和合二仙」,抬著金銀財寶。卡圓上雕有蘭花。掩壁上為「龜背翰錦」,是傳統的裝飾紋樣,為六邊形骨架組成的連續幾何圖形。因它像龜的背紋而得名。古時以龜甲作為占卜的工具,視能兆吉凶。古書《述異記》雲:「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謂之神龜,萬年為靈龜。」以龜為長壽的一種靈物,用作圖案,以示吉祥延年。進了一院大門對面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松樹、桐樹和蹬於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順。立柱上有四個獅子滾綉球;一院偏院南房牆上有五個扶欄雕,中間為葡萄百子圖,表示蔓長多子和富貴不斷頭,其餘四個格子為「博古圖」。一院正院馬頭上雕有四季花卉。二進院馬頭上為四果及「暗八仙」。「暗八仙」也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是以古代傳說中八位神仙所執的器物而組成圖案。相傳漢鍾離輕搖小扇樂陶然,常執小扇;呂洞賓劍顯靈光魑魅驚,常背一劍;張果老魚鼓敲起有梵音,常執魚鼓;曹國舅玉板和聲萬籟清,常執玉板;鐵拐李葫中豈只存五福,常帶葫蘆;韓湘子紫簫吹度干滿靜,常執一簫;藍彩和花籃內蓄無凡品,常攜花籃;何仙姑手執荷花不染塵,常執荷花。因只採用他們所執器物,不畫仙人,故稱「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時採用較多。

Ⅳ 旅遊景點解說詞

北京天壇導游詞之天庫
現在咱們繼續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於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里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正面的圓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的四個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築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梁承托,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里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後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許您剛才就已經注意到了,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不錯,它就好像北京一個天然的氧吧。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餘歲的檜柏,就是迴音壁西牆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干紋理非常的奇特,布滿了溝壑,而且旋轉扭曲,好像9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游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後,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為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麼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製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因為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在呈現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築群。前面的這個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還是要來到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里還有小金殿之稱。
到此,祈谷壇的主體建築祈年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層的圓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層石台階中,分別裝飾著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從下之上內容分別是:瑞雲山海,雙鳳山海,雙龍山海。各層排水孔的圖案和浮雕的內容也是對應的。東西兩旁的配殿個有九間,原來是安放從祀牌位的地方,不過在家靖年間,把它們挪到了先農壇,所以現在這里也就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築。圓形三重檐攢尖屋頂向上層層收縮,都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徵天。頂部是鎏金寶頂,抬頭仰視,便是龍鳳藻井,中心是龍鳳成祥的圖案。而巨大的三層殿頂就是靠殿內的28根落地柱支撐的,中間的四柱名叫龍井柱,東南西北方向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龍井柱外圍的12個紅漆金柱所分割出來的12個開間,則分別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外面兩環的24個開間有分別代表了一年的24個節氣;同時,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個星宿。據說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在感嘆殿內建築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殿內的陳設上來。這里的陳設是按照清朝咸豐年間原狀恢復的,正面的雕龍寶座上供奉著的是滿漢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兩側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煙台威海蓬萊導游詞】
各位團友,咱們馬上就要到達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了。在此小武先給各位介紹一下蓬萊的概況:蓬萊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煙台市西北方向約75公里處,隸屬於煙台,北臨渤、黃二海,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128平方公里,總人口44.7萬。 但就是這樣一個總人口不足50萬的一個縣級市,每年確能接待海內外遊客200多萬人次。是什麼使中外遊客不遠萬里、紛紛沓來呢?那是因為蓬萊是一方充滿神話傳說、千百年來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為什麼說蓬萊是「人間仙境」呢?有兩個原因;

大家都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這故事發生在哪呀?對就發生在這里。相傳當年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越喝越高興不知不覺的就喝醉了。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並言定要憑個自的寶物渡海,不得乘舟。正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鐵拐李用的是他的寶葫蘆,漢鍾離用的是他的芭蕉扇,呂洞賓用的是寶劍,荷仙姑用的是荷花,蘭采合用的是花籃,韓湘子用的是瀟,曹國舅用的是手中的護板,張果老和他的神驢用的是笙。都知道張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騎著一頭毛驢,日能行萬里,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來,放在皮囊里。還有一首詩來說明此舉,「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來教世人做事要常回頭看,便於總結經驗。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蓬萊小城不大卻與八位神仙有緣。

另一個原因是跟「海市蜃樓」有關。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常常出現一些怪異的影像,當時,人們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種現象,剛開始以為是妖怪,把他說成海中的達蛤蜊精吐出的氣,稱蛤蜊為「蜃」,非常害怕,燒香磕頭,祈禱「蜃」不要危害人間,久而久之,人們發現「蜃」並沒有威害人類,又把他說成是神山現世,傳說海中有仙山,山上的房屋是金銀修砌,樹上滿是玉石瑪瑙,還有仙人來回走動,最主要的是山上有長生不死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三座山非比尋常,還在不斷的變,其實他當時正是趕上了海市蜃樓,他驚奇的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山。」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山叫什麼名。方士說一座叫「瀛洲」因為秦始皇又叫秦「嬴政」,一座叫「方丈」,還有一座一時無法應答, 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 「蓬草蒿萊」也。就這樣「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神山就這樣傳開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像秦始皇一樣聽說大海中有三座仙山,也來到這里尋找長生不老之葯。他為了能尋到仙山,在此專門修築了一座小城,在這里住了很久,每日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沒有秦始皇幸運,沒看到海市蜃樓,也沒找到長生不老之葯,就下令將他在海邊望神山而修築的小城賜名為蓬萊,聊以自慰。從此,這座小城就叫做蓬萊了。

其實秦皇漢武也好,普通百姓也好,之所以不遠萬里來到蓬萊,都是來訪仙蹤、尋仙葯的,都盼望能象仙人一樣自由自在、長生不老。把蓬萊奉之為「仙境」,實際上都是海市蜃樓給鬧得。其實海市蜃樓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介質時發生的折射或反射的現象。而作為介質大氣,它的密度是不完全相同的,通常是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的,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溫度越低密度越大。海市一般出現在春夏兩季,要海中有霧,還要刮東南風一到二級,這些條件具備後好要有最佳的觀賞角度才能看到。為什麼蓬萊這邊經常出現海市現象呢?這同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有關。蓬萊地處渤、黃海的分界線,而渤海的氣溫偏低,尤其是在春夏、夏秋之交,海面氣溫容易較大的低於高層氣溫,這就形成了下層空氣密度大於上層空氣密度的逆溫現象。

張家界天門山導游詞
朋友們:相信大家對天門山並不陌生。1999年11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完成了人類首次駕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天門山的名字一下子走進了世人的視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門山的風采,今天,你們終於如願以償!

天門山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

天門山東漢時稱嵩梁山,三國時因山壁洞開一門,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為天門山,並拆武陵郡置天門郡。天門山是大自然的傑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它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並經受億萬年風雨剝蝕,尤以三迭紀燕山運動為最甚。白堊紀末,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進一步抬升,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孤山,使高山與谷地拉開極大高差,幾公里之內高差達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天門山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

天門山氣象獨特,門洞奇絕,植被豐富,歷史悠久,是歷史文化與佛道文化的神秘載體,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為了加快張家界旅遊開發的進程,天門山正處在規模的開發建設中。有的景點尚未正式開放;世界最長的天門山索道以及天門山寺正在籌建之中。

(天門洞)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那麼,天門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覃功炯先生認為是「漏斗」溶蝕作用的結果。他認為,天門洞東側地形微向西傾,西側地形微向東傾,向斜的核部正對天門洞道。東西兩壁為兩條走向320度左右節理所切,同時有一條走向40度的節理在天門洞處與其相交。洞頂的兩處岩溶漏斗也對岩溶過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後,地表水順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動,一部分湧入土中的水,順著地層的層間裂隙朝著向斜的核部匯集下流,長期不斷的溶蝕過程使局部崩塌,最終使兩組溶洞並為一體,形成了天門洞。

但是,也有人對此產生異議:天門洞照此理形成,為什麼洞的底座是一塊巨大的平台,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嗎?所以說,天門洞的形成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天門山寺)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鍾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里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

(龍頭岩)這叫龍頭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轉動的龍頭。龍頭岩面臨百丈懸崖。據說過去有不少香客為表示求神拜佛的誠意,手抱龍頭繞懸崖轉一個圈,只要心誠,保你無事。後來,龍頭被人掀下懸崖,現只能看到安放龍頭的石坑。龍頭岩是觀日出去海的最佳觀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鏡有天門山唱和詩詠贊:

還有好多列 不願貼 也不知道你要什麼 給你網站你去看看把有什麼呢需要的
http://www.china927.com/c2006/guide/

Ⅵ 西安8大景點導游詞~(簡短點的)

西安城牆、鍾樓和鼓樓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西安城牆、鍾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城壕」,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鍾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斗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厘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著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保險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重組成,即:閘樓、箭樓和主樓。閘樓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橋。兼用來打更。敵人攻入閘樓城門,好似進入瓮內,會受到來自四面居高臨下的攻擊,因此樓下這一空間也叫「瓮城」。箭樓在正中,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供射箭用。箭樓與箭樓之間用圍牆連接起來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樓在最里,正樓上面的城樓是城門的主體建築,是主將鎮守指揮所在。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個突出於城牆主體之外的敵台,俗稱「馬面」。整個城牆上共有「馬面」98座,「馬面」上面的建築叫敵樓,兩個敵台之間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為60米,為「一箭之遙」。這樣的布局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因此,古人有評論說:「有城無台,亦如無城,是城所以衛人,台又所以衛城也。」。城牆上外側有矮雉,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內側的矮牆稱為「女兒牆」,是為了防止士兵行走時墜入牆下。在西安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城樓叫「角樓」。在箭樓與正樓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頭的馬道,便於戰馬上下。戰爭期間,這里是調兵遣將的咽喉要道,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異常嚴格。

隨著歲月的變遷,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城牆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含光門、玉祥門等等,這些名稱的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興。明西安城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好了,西安城牆就參觀到這里,我們將繼續帶大家去參觀鍾鼓樓。
鍾樓和鼓樓是古代中國城市的特有建築。鍾與鼓本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最初作為禮器和樂器。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用於軍事指揮。古代中國城市兼有軍事城堡性質,除城市四周構築城牆,挖掘城壕,設置吊橋外,與之配套的還有在城市中心修築鍾鼓樓作為指揮中樞。平時以晨鍾暮鼓報告時辰,定時啟閉吊橋,緊急狀態時用以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系統在明代發展到頂峰。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和鼓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建築就是鍾樓,位於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它建於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到了明神宗萬曆10年,將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遷至今址。

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高36米,重檐斗拱,華麗庄嚴。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磚砌成。樓身為正方形木質結構,外面以迴廊環繞,裡面為二層樓,樓內有木梯盤旋而上。樓內上下兩層正方形大廳里,陳列著明代以來各種名貴瓷器及紅楠木傢具,四面門上布滿浮雕畫,風格厚朴生動。樓頂為四角攢尖結構,上面覆蓋著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大圓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小得多。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在這口鍾收藏於西安碑林。據說,鍾樓從迎祥觀遷到今址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但景雲鍾卻怎也敲不響了。沒有辦法,只有另換。為了將景雲鍾移到新建的鍾樓上,當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橋,利用橋面斜坡把景雲鍾運到了鍾樓上。據說「橋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鍾樓內西牆上嵌刻有《鍾樓歌》和《鍾樓記》碑刻。《鍾樓歌》是當年修建鍾樓的陝西巡撫龔懋賢在解職赴京時登樓所賦。詩中對鍾樓做了熱情的贊頌。《鍾樓記》是督修過鍾樓的巡撫張楷所作,詳細記述了鍾樓的身世。在鍾樓的門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畫共64幅,其中有木蘭從軍、嫦娥奔月、柳毅傳書、八仙過海等等。建國後,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對鍾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修葺,使這座古建築又煥發了昔日的風采。

與鍾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樓底門洞為南北向,北通北院門,南達西大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鍾樓是姊妹樓。在鼓樓的第一層北面有一面巨鼓,與鍾樓上的晨鍾形成暮鼓,所以稱為鼓樓。樓體呈長方形,基座的門洞高與寬均為6米,洞深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樓分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一塊匾,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刻書:「文武盛地」,北為咸寧縣書生李允寬書寫「聲聞於天」。在鼓樓的外檐都飾有斗拱,四面有迴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繪雲形圖案,古色古香,十分美麗。鍾鼓樓交相輝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麗壯觀。

好了,鍾鼓樓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Ⅶ 誰能給我一個旅遊景點的圖片配上簡短的解說詞 _


墨江北回歸線,體驗一下日月交輝的感受!

Ⅷ 景點導游詞怎麼寫簡短

簡單說導游詞分三個主要部分,歡迎詞,景點講解詞,歡送詞。
歡迎詞很簡單,首先歡迎客人共度快樂旅程,接下來介紹自己,介紹司機,最後表達希望能共同配合完成美好旅程的願望。
如果是全陪的話,景點講解就很簡單,把要游覽的主要景點概括的介紹一下,然後告訴客人到目的地後有地接導游提供更細致的講解;如果是地接導游那就要考研基本功了,需要自己收集景點的講解導游詞,再加以整理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了,比如說,我帶的是自然景觀,就從大的講,講地形地貌,植被特點進而引申到我們今天所參觀的是什麼類型的景點,然後再細致下去。如果帶的是歷史人文類型的那也很簡單,熟讀相關歷史,從大的往小的方面講,總的一個思想,就是從大的方面不斷往小的方面剖析下來,一般我們講解的景點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點,所以只要按條例梳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例如長江三峽的懸棺,首先如果是我個人的話,從江西龍虎山開始,那裡是懸棺的發源地,春秋戰國時就有了,後來沿襲路線逆長江而上,也就是從下游到上游,越往上游時間距今越短,三峽地區的懸棺大多集中於明清時期,就像我們現在在船舷右側岩峰里所看到的懸棺一樣........)
總之無論哪裡的導游詞,只要在心中找准一根主線,隨便怎麼講都行。
歡送詞就更簡單了,回顧前幾天的行程,提出亮點,表達謝意,表達歡迎下次再來的誠意就OK了

Ⅸ 簡短的導游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我們美麗的海賓城市秦皇島,首先自我介紹一下:版我是**旅行社的權導游**,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車號為*****這幾天由我們為大家服務,希望我們大家能合作的愉快,如果大家有什麼要求可以及時向我們提出,我們一定會竭盡權利為大家服務! 現在我先把這幾天的行程和大家介紹一下.......,好了,這回大家可以向車窗外看一看我們秦皇島的市容市貌,是否和我們想像的秦皇島相吻合呢?我們所處的這個位置是秦皇島的海港區,它是秦皇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政府也坐落在這個區域內,可以說它是秦皇島最繁華的區域了! 秦皇島是由3區4縣組成的,佔地面積7812.4平方公里,人口有270萬,可以說是人口少面積小的城市,大家可不要小瞧這個面積小,人口少的地方,這里不僅是河北省唯一的賓海旅遊城市,它還具有「夏都」這樣的美稱,不僅如此它也成為了衛生城市、花園城市、足球城市——08年奧運會足球外圍賽賽場就定在了秦皇島,等等很多光榮的稱號。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