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旅遊景點不文明的現象

旅遊景點不文明的現象

發布時間: 2021-01-22 15:20:18

1. 在景區亂塗亂畫刻字等不文明行為,當事人會面臨什麼處罰

隨著社會的發展呢,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現象也就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但是對於這樣的事情出現呢,其實還是應該引起我們的一系列深思的,”在景區亂塗亂畫刻字”這樣的事情出現呢,其實也是我們一個經常在新聞當中能夠看到的現象,對於這樣的事情呢,其實也是一個低素質的表現,畢竟對於這些行為來說,已經是嚴重影響到其公共財產的行為,並且對於這樣的事情出現了呢,也是應該引起我們的一系列深思的,對於現在呢,很多的時候我們在新聞當中都能夠看到一些虐待小動物以及隨意亂塗亂畫這樣的行為出現,其實對於這樣的事情呢,也是由於自己的認識不到位所造成的。

2. 旅遊景點不文明現象應該用道德譴責

這應該是國民素質的問題!道德輿論譴責是一方面,也可以建立相應的處罰條例。法律與道德共同起作用,效果會更好!望採納~

3. 在旅遊景點不文明現象的警告語

深圳晚報記者蘇潤菁報道 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我市景區接待遊客數和營業收入都取得了不俗的增長,參加國內游和出境游的市民數量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攀升。玩得盡興的同時,你可曾留意到旅遊文明禮儀?記者針對深圳人的本地游、自駕游及國外游,分別走訪各大景點及旅行社,發現市民在旅遊上雖然還存在少數不文明現象,但絕大多數市民旅遊時表現出良好的文明素質。
A
外出旅遊已難見深圳人大聲喧嘩
來自潮汕的陳先生趁著春節到深圳與大兒子一家團聚,在遊玩了錦綉中華和世界之窗等景點後,陳先生發現景區購票點總是秩序井然,「春節景區里人很多,有些項目輪候的遊客有上百人,但我看到遊客們都自覺安靜地排起了長龍,沒有人推搡,很難得。」
深圳人在外地遊玩的文明素質又是如何?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大型旅行社,多數導游反映,深圳人出外的旅遊素質比較高,在遭遇到不公正對待時會據理力爭,但平時遊玩時很少高聲喧嘩。導游羅小姐告訴記者一次她帶團去希臘遊玩,晚間遊客自由活動前往當地一個酒吧,當地居民都安靜地喝酒聊天,而她帶的團友卻吆五喝六,讓她十分難堪。但她發現,近年來情況已有所好轉,深圳遊客出境游大聲喧嘩的現象已慢慢變少。

B
亂扔垃圾、刻字留念等壞習慣得改改
雖說深圳人旅遊素質得到普遍認可,但記者在黃金周期間采訪發現,一些不文明的旅遊現象依然時有出現。
春節期間晴好的天氣吸引了不少市民外出登高,梧桐山森林公園里遊人如織,但記者發現市民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也隨之增多。一公園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每天公園都會清掃出大量的垃圾,「亂扔垃圾現象深圳平時比較少,但一到了節日,市民好像失去節制,又開始到處亂扔垃圾。」
一些販賣簡易吊床的小販把生意做到梧桐山森林公園里來,甚至直接把吊床綁在小樹上,利用樹蔭作吊床出租的生意,而且光顧的遊客還不少。和周邊茂盛的樹林相比,綁上了吊床的幾棵小樹明顯顯得光禿禿的,樹干也被壓彎了。在寶安鳳凰山,有市民按照「大年初一出門要帶財」的傳統,沿路隨意折樹枝、綠葉,不少樹木都「傷痕累累」。
在市內景區,有市民為了搶到一個角度較好的「最佳留影點」,不惜爬上景點的巨石、雕像,一些小孩也跟著攀爬上景點雕塑上拍照、玩耍,而在一旁的父母根本不加阻攔。
出現類似不文明現象,主要由誰來承擔責任?記者就這一問題隨機進行了采訪,有超過一半的受訪市民表示,主要還是歸因於遊客個人素質有待提高,另外34%的受訪市民認為,政府應承擔起教育市民的責任。有7%的受訪市民則認為,旅行社在組團時給予遊客提示。業內人士表示,導游認真與否,與團隊的文明程度有很大關系。導游的任務不僅是引導游覽,還在於引導文明。
專家點評
「旅遊文明,深圳應走在全國的前列」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
旅遊大國不僅僅包括旅遊產品的豐富、旅遊制度的健全,也包括遊客的素質建設,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深圳會走在全國的前列。隨著中國日益開放,近幾年旅遊業迅速發展,逐步與國際規則接軌,國民出遊時已逐漸懂得遵守旅遊目的地的風俗和規則,這是非常明顯的進步。深圳經濟發展較快,制度化建設基礎較好,在近幾年的市民出遊中已經很少出現大聲喧嘩等不文明現象。另一方面,深圳的自駕游市民非常多,目前已有自駕游協會協助政府規范市場秩序,在自駕出遊方面市民也越來越注意旅遊文明。在未來的5~10年內,國民的出遊風貌將會有更好的改觀,深圳會在旅遊文明建設上走在全國前列。

4. 三年級作文不文明行為景區亂刻亂畫

大聲喧嘩、隨地抄吐痰、亂扔雜物、排隊加塞、亂刻亂畫、衣冠不整」等這些隨處可見的現象,被 ... 這實在是令人難堪的現象。為此,中央文明委日前發出通知,部署在全國實施「提升 ... 新華網網友一直如此:很多人會覺得,來這旅遊我是給錢了的,我愛怎麼畫就怎麼畫,愛怎麼 ... 不僅影響了景區形象,敗壞了社會風氣,對遊客自身也是一種損害

5. 名勝古跡屢遭遇遊人刻字,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罰

在一個地方呆的時間久了,人們往往會想著選擇去另一個地方轉一轉,這種行為就叫做旅遊,因此,有人也將旅遊定義為,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出發,到別人呆膩的地方去。這些年旅遊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或許跟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關系。人數增加了必然會導致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在旅遊中出現的問題,最多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在旅遊景點亂丟垃圾,或者是在一些名勝古跡上面亂刻亂畫,這種現象每年都有,而且屢禁不止。有人說這跟遊客的素質有關系,那麼名勝古跡屢遭遊人刻字,這種行為應該如何處罰呢?

一、在旅遊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哪些不文明行為呢?

經常在網上會看到有人在揭露那些在旅遊景點的不文明行為,比如登上一些雕像去照相,比如在一些城牆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樣,還有人在旅遊景點亂丟垃圾,比如在黃山的山坡上,每年都需要工作人員在山崖上冒著危險撿垃圾。而且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幾乎在每個旅遊景點都會發生。

6. 在景點刻字"到此一游"這種不文明做法怎樣用文明的方式代替

「到此來一游」現象在當自代社會越來越普遍,公民道德素質越發成為焦點。這個爭議比較多。
「到此一游」這一「文化」發展到現今,寄託情懷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某人「到此一游」,並逐漸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個好多地方都有。在中國大大小小的旅遊景點,以各種方式在各種材質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長城有,故宮有,泰山有,甚至某棵樹上都有,更甚者在國內屢見不鮮的「到此一游」,居然還出現在外國名築上。
網上的資料,望採納。

7. 旅遊景點不文明現象感想

2009年,第九屆亞運會在抄日本舉行,為保證會議如期進行,事先進行了預演,當時會場可以容納八萬人,當所有的都退出去以後,會場上竟然連一個廢紙片都沒有,中國記者連連驚嘆:可怕的日本民族!
面對這一現象,國人該作何感想呢?
泱泱大國,古老的民族,是否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
去掉劣根,振興中華!

8. 如何看待如今遊客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

二、旅遊者出遊不文明行為的原因:

1.文化傳統因素
中國社會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種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是家庭-家族-國家的結構層次"④,這一結構導致了中國人重視血緣、地緣,而漠視社會公共空間和陌生人,整個社會也是在血緣和地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利己社會。整個社會重視社會資本,即熟人倫理關系,而輕視公共空間。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只講私德,不注重公德。這導致旅遊者在出遊過程中只注重個人以及親朋好友的感觸,而不太顧及他人感受。由此可以看到在旅遊過程中,有些旅遊者只注重個人的便利,隨手丟棄垃圾,而未考慮景區環衛人員的工作負荷等不文明行為。這正是受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影響的行為。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們在旅遊過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現象是遊客不文明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追求休閑、放鬆、無拘無束, 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意、懶散、放任、無約束的心理傾向。當一個人以旅遊者的身份在異地游覽時,往往想擺脫日常生活中的約束, 道德的約束力量降低至最低點。此外,旅遊是一種暫時性、異地性的活動, 旅遊者擺脫了日常生活圈子中眾多熟人的監督, 所以對自己的行為舉止便少了許多顧忌與約束。在這種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時表現文明的人在景區游覽時也未必會表現文明。
3.教育傳統因素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並向鄰國輸出禮儀文明,對鄰國影響深遠。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缺乏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識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專門針對公共空間的教育。而現代教育的也是重視政治教育,輕視公民教育,缺乏對人性的教育。歷史教育傳統的缺失以及現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傳統上的缺失。
遊客的環保意識不強、生態道德素質低下是傳統教育缺失的結果之一。文化素養低、環保意識差,遊客很少會考慮自己行為的環境影響, 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不文明行為。

4.其他因素
(1) 環境保護願望未形成
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跟游覽活動中人們難以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的特點有極大關系。環境消費心理學認為, 決定個人產生保護環境的願望的因素有三個: 一是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的認知,二是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任歸屬的認知,三是對解決環境問題有效性的認知。就旅遊活動而言,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環境、景觀的消極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 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是長期累積所形成的, 而遊客的游覽活動是暫時性、動態性、異地性的, 所以遊客並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嚴重後果。這就致使遊客一方面對旅遊景區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認知, 另一方面對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的責任歸屬感缺乏認知。並且由於眾多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同時存在, 也使遊客個體對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性缺乏認知而去同與其他旅遊者。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遊客在游覽活動過程中不易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 因而也不易產生保護環境的行為。
(2) 旅遊經驗不足
中國旅遊業真正發展於改革開發以後,到現在尚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遊客能夠全面參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更短。1999年實行黃金周以後,旅遊才真正普遍起來。正是由於旅遊經驗不足,很多遊客在酒店住宿時會順手帶走酒店物品,在境外旅遊過程中會發生不尊重當地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為。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