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著名旅遊景點
Ⅰ 福建哪些旅遊景點
1、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是個寧靜美麗的小島,這里有著各種風格迥異、中西合壁的建築,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范兒。2017年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
2、武夷山景區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發育典型的丹霞單面山、塊狀山,柱狀山臨水而立,千姿百態。「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
還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於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棺,宋代朱熹創辦的紫陽書院,元代御茶園以及歷代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素有「奇秀甲東南」之稱。武夷山集道、佛、儒教於一身,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秦漢以來,為歷代朝延所推崇,唐朝時被朝廷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
3、福建南靖土樓
遍布在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縣山區。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築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等特點。
4、福建省永定土樓旅遊景區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麼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
5、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居民3678戶,人口14000餘人。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
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築。
Ⅱ 急!!在阿根廷,有那些地方是高山氣候的有那些關於高山氣候的旅遊勝地
1聖吉列爾莫(San Guillermo)國家公園
聖吉列爾國家公園隸屬普納高地及安地斯山脈中部的生態區域,出現在一個多高山及落谷的邊緣地帶。
本區的植被特徵,是有叢生灌木散布的草原,其間供養著許多大型草食動物如羊駝及駱馬。
此國家公園與鄰近的省立聖吉列爾莫保護區組成同名的生態保育園,是由聯合國組織,人類與生態環境計劃(MAB)的國際管理層
級控管。
由省立澤吉列爾莫保護區的創立,並將其中一部份區域規劃為目前的國家公園,在嚴格管制下,野生羊駝族群已有大規模成長:牲
口數量高達7000隻,而駱馬的數量也達5000頭。這是一個您不能遺漏的、可觀賞到阿根廷精粹的野生動物之處。
2赤楊林場(Campo de los Alisos)國家公園
這個公園之規劃與成立,是為了保護安地斯山高地及森林的生態環境。它位於間吉哈山脈的雪山山麓東側,其頂峰與卡塔馬卡省
接壤,往北有巴娃河、向南有哈雅河流過。
在這個地區,您可觀賞到當地固有的動物如山鎢、風琴鳥、草原葉耳鼠、安地斯鼠、櫛鼠、羊駝、美洲豹、北方馬駝鹿、豹貓、山
貓、及洗熊。
您也可欣賞綺麗森林的植物景觀,其間有月桂樹、核利喇、毛曹金娘木、森林朴樹、煙樹、椒樹、蘆葦、山松、以及用來命名此公園
的赤楊、接骨木、小百合、a類、燈心草、鼠尾草、大小的苔辭的墊狀植物以及羽扇豆。
3拉寧(Lanin)國家公園
位於內烏肯((Neuquen)省的西南方,佔地約412.000公頃。
該國家公園建立於1937年,是個以保留北安地斯巴塔哥尼亞((patagonicos)森林代表性樹種為目的而建立的國家公園,如南洋
杉、假山毛棒和奧克等,目前僅剩阿根廷內烏肯(Neuquen)安地斯山脈的小范圍區內才找得到這些品種。
4莫雷諾(Perito Moreno)國家公園
坐落在聖塔克魯斯省的莫雷諾國家公園,有一系列高山山脈環繞,周圍由東向西及由北向南。從國家公園入口處眺望,彷彿是一座
天然形成的露天劇場,氣勢磅礴。
主要植被是寒帶草原和稀矮的灌木叢,另有甸甸其間、相互交錯的多樣物種。此國家公園擁有祟高的知識文化地位,人們在這里發
掘出了古生物遺骸及生物元案。它眩人的美,深藏在隨四季變幻的色彩與積雪長年覆蓋的山嶺間。
Ⅲ 烏拉圭有什麼旅遊景點
烏拉圭全境面積176215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拉普拉塔河東岸,北同巴西接壤,西與阿根廷交界,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約600公里。境內地勢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東部有少數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庫奇利亞山脈由南向東北延伸至巴西邊境,海拔450?600米。烏拉圭河為烏與阿根廷的界河。內格羅河發源於巴西高原,流經國境中部,注入烏拉圭河,全長800多公里。位於內格羅河上的內羅格水庫,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屬溫帶氣候,烏拉圭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安定的社會環境,被譽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寶石而又盛產紫晶石,被譽為「鑽石之國」。
受阿根廷、巴西經濟復甦的影響,烏經濟於2003年出現復甦並在2004年有所增長。旅遊業較發達。境外遊客主要來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邊國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維的亞是主要旅遊地。
Ⅳ 伊瓜蘇大瀑布的旅遊勝地
世界上最寬,風景最美的伊瓜蘇大瀑布(Cataratas del guazu)。Cataratas ,西班。
牙語即瀑布,念起來口水四濺。它也是世界三個最大瀑布之一。
伊瓜蘇位於阿根廷和巴西兩國交界處。要看清楚整個齊全的伊瓜蘇,當然就得在阿根廷與巴西兩國邊境之間穿梭。難得是這兩個國家都深諳旅遊外匯之意義,瀑布兩端設在效率極高的海關,那雙蓋印的手蓋得比什麼都快,肥水灌溉兩家田。
這片瀑布的極大范圍,被納入阿根廷境內。並且已被開辟為國家公園。但是,阿根廷這國家還沒有在南美洲出現之前,它已是南美洲圖匹印地安人的生活區。伊瓜蘇就是圖匹語「大水」。1541年西班牙殖民軍「發現」瀑布的時候,也曾為它改了個名字,叫作「聖他瑪利亞」,然而,這名字變成了永遠的笑話。1986年,聯合國文教科組織正式將伊瓜蘇大瀑布選入人類自然景觀遺產系列。
伊瓜蘇瀑布,發源自伊瓜蘇河,這河流經巴西高原1320千米,沿途集納了大小河流30條,再匯為大河後,來到兩國邊界處的斷層處沖下。河面最寬的地方足有4千米,旱季時,斷層處分為275股大大小小瀑布,雨季時就匯為一道氣勢獨特的世界最寬瀑布,水流量為每秒1.27萬立方米。 瀑布分布於峽谷兩邊,阿根廷與巴西就以此峽谷為界,在阿根廷和巴西觀賞到的瀑布景色截然不同。阿根廷這邊分上下兩條游覽路線,下路蜿蜒貫穿在密林之中,可自下而上領略每一段瀑布的宏偉或嫵媚,可說是10步一景;上路是自上而下感受瀑布翻滾而下的氣勢。在巴西那邊能夠欣賞到阿根廷這邊主要瀑布的全景。伊瓜蘇瀑布氣勢最宏偉的「魔鬼喉」,在阿根廷這邊是從上往下看,9股水流咆哮而下,驚心動魄,同時還可以望見環形瀑布群的全景;在巴西那邊是從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另有一番感受。
以前,遊人可免費參觀伊瓜蘇瀑布。幾年前,伊瓜蘇瀑布旅遊區由一家私人企業經營,這家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修建了約20千米長的游覽棧道,鋪設了電氣鐵路,旅遊設施煥然一新。遊人買門票進入公園區後,可以乘坐小列車前往各個景點,還可以乘坐橡皮艇沖進瀑布下面探險。
伊瓜蘇瀑布地處亞熱帶,全年水量變化不大,最佳參觀季節是1-3月。
這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世界五大瀑布之一。瀑布呈馬蹄形,寬約4千米,平均落差75米。巨流傾瀉,氣勢磅礴,有如一個大海瀉入深淵。轟轟瀑聲25千米外都可以聽見。
據說只有在巴西的那一側才可看清伊瓜蘇大瀑布的真面目,從阿根廷國家公園可直接乘坐小車到達巴西的瀑布公園,從這邊可以看到,對面的阿根廷國家公園整個是一座瀑布山,寬1000米以上,無比壯觀。
一進阿根廷國家公園的大門,就可以看見前方約百米寬的瀑布,耳邊聽見水的轟鳴聲,再沿公園的小徑往裡走,兩邊都是鬱郁蔥蔥的熱帶叢林,遊客可感到越來越大的瀑布聲。
走到小徑盡頭,就可看到幾十米寬的河面,河水是黃色的,看上去水流並不急,但一到落差處,有如千軍萬馬一腳踏空,轟然而下,巨大的水流沖擊在岩石上,翻騰咆哮著,廝打在一起,水汽彌漫,而這只是整個瀑布其中的一段。
沿著公園修好的路徑,峰迴路轉,不時可見這樣的瀑布。有一處中魔鬼的咽喉,從上看下去,水不僅急而且旋轉,只聞其聲,不見其底。別說人,就是一輛汽車掉下,也會立即無影無蹤。
在阿根廷國家公園里,還可乘坐橡皮艇挑戰瀑布——「沖瀑」,遊客買票後,套上救生衣,全付「武裝」上橡皮艇,由經驗豐富的船工掌舵,劍一般地迎著瀑布沖去,伴著遊客的尖叫,當有驚無險的回岸時,「沖瀑者」個個臉上掛著又驚又喜的笑容,是一次特別的經歷。
與阿根廷一樣,巴西也修了路徑,讓遊客沿路觀看瀑布。不同的是,阿根廷那邊是路在瀑布里,而巴西這邊為路在瀑布外,離開瀑布一段距離,只能面對著60-80米高的「條條黃河」般的瀑布。
巴西的瀑布公園中只有唯一的一段伸手可及的瀑布,大約200米寬,瀑布前方搭有木橋,遊人必須穿雨衣,才能上橋不至於淋為落湯雞。站在橋中,面對瀑布,水流氣勢磅礴,翻滾而下如一頭巨大的水龍,咆哮著,怒吼著,沖下來。
另外,游覽伊瓜蘇大瀑布,遊客還可乘直升機盤旋於伊瓜蘇大瀑布上空,這樣才能真正看清伊瓜蘇大瀑布,它是一個巨大的弧形(幾乎半圓)瀑布,有4千米長,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瀑布組成,每秒鍾,有4萬5千加侖的水傾瀉而下,除了高度不及尼亞加拉,這是世界上最長的瀑布。
適合人群:喜愛生態旅遊者
適合時間:四月中下旬,這時氣溫比較適宜,蚊蟲較少。
Ⅳ 阿根廷有哪些著名的城市和旅遊景點
布宜諾斯艾利斯啊!那裡非常美麗的!你幾乎隨時都可以看見在街上跳舞的人群!如果你也加入他們當中跳舞的話!不管你跳的好不好,你都是他們的朋友了!還會邀請你去他們家吃飯!阿根廷人很熱情(不比巴西人熱情差哦)!
Ⅵ 阿根廷有個旅遊的景點叫什麼峽谷
烏馬瓦卡谷(英文:Quebrada de Humahuaca ),位於阿根廷胡胡伊省。阿根廷北部為安第斯山脈一部分的內烏馬瓦卡谷,自古以容來即是主要的文化交流要道。擁有壯麗景色的烏馬瓦卡谷,殘留著過去一萬年之前開始的重要通商路段及多樣的遺跡。
Ⅶ 巴西、阿根廷、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擁有哪些旅遊勝地(南美洲所有國家的最好)
巴西著名景點簡介
聖保羅市(S?o Paulo)
聖保羅市於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聖保羅州首府,位於該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149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740萬。聖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產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佔全州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的50%和70%。主要工業:機械、汽車、電器零件和輕工業。此外還有醫葯、塑料、煙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類企業22·5萬家,全國50個最大企業中有30個在此。銀行和分行5037家,銀行職員占就業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個,11個現代化購物中心10餘家,還有800多個集市。聖市工業就業人口佔全國總數的20%。聖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貿基地。
1984年,我國在聖保羅設總領事館。1988年,聖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約有17萬華僑華人居住於聖保羅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伊瓜蘇市(Foz do Igua?u)
伊瓜蘇市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伊瓜蘇」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全市面積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蘇國家公園佔20%,伊泰普湖佔30%)。市區面積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萬。年平均溫度27.7°C,每年1月氣溫最高,平均溫度28.1°C;7月最冷,平均溫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濕度80%。
伊瓜蘇市是巴西第二大旅遊中心,年均接待遊客約700萬人次,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商業和旅遊業。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距市區12公里,著名的伊瓜蘇大瀑布距市區28公里。該市距巴拉圭東方市僅6.5公里(每年巴西約有600萬人次前往東方市購物),距阿根廷境內的伊瓜蘇港市10公里,距阿境內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蘇市約有3000華僑華人,其中大多數在位於巴拉圭一側的東方市經商,居住在伊市。
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18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壩長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庫面積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側750平方公里,巴拉圭側600平方公里),容量290億立方米。
伊泰普水電站工程由美國舊金山國際工程公司和義大利米蘭電力顧問公司提供咨詢並於1971-1974年間完成了總體規劃、導流工程、水輪發電機組選用等關鍵性設計。發電機組全部由德國和巴西的合資企業在巴西製造。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為開發伊泰普水電站組成伊泰普聯營公司,負責施工建設和經營管理。兩國政府簽訂的有關協議對水電站的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巴西和巴拉圭兩國電力頻率不同,分屬巴西和巴拉圭的機組分別採用60赫和50赫的頻率。高壓交流輸電線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費水電站發電量的2%,故按規定(50年內,巴拉圭分得電力的多餘部分必須賣給巴西,50年後可以自由轉售)將剩餘48%的電賣給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福納斯公司(Furnas)中心調度所負責調度。
伊泰普聯營公司注冊1億美元,兩國電力公司各出一半並分別擁有水電站的一半產權。建設資金的99%依靠貸款,由巴西負責籌集。水電站建設總投資為234億美元,其中工程投資112.4億,利息支出121.6億。根據兩國政府協議,水電站按50年(1974-2023年)還清本息確定電價(仍以美元計)。其間可借新債還舊債。貸款還本付息費用占水電站經營管理費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電站每年發電收益約23億美元。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里約熱內盧市是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位於該州南部,坐落在瓜納巴拉海灣內側,海拔2.3米,面積1250平方公里,人口約550萬,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溫度為17°C,最高溫度為36°C。里約市建於1565年,1834-1960年為巴西首都。是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文化中心。
里約熱內盧在葡萄牙語中意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達這里時,誤以為瓜納巴拉灣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約依山傍海,風景優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主要名勝有耶穌山、麵包山、尼特羅伊大橋等。里約的海灘舉世聞名,其數目和延伸長度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灘72個,其中兩個最有名的海灘是:科巴卡巴納海灘和依巴內瑪海灘。里約被譽為「狂歡節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這里舉辦最有特色的狂歡節。
1986年裡約熱內盧市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1992年我國在里約設總領事館。約有5000華僑華人居住於里約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麵包山(P?o de A?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巴西利亞(Brasília)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9個,總人口約200萬。現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里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210億美元,佔全國的2.73%。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占聯邦區產值的90%;工業佔10%,主要為建築業和水泥製造業。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C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築外觀如同兩只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徵「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徵「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台。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湖區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布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
巴西利亞現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
馬瑙斯市(Manaus)
馬瑙斯市為亞馬遜州首府,地處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該市地處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緯3度,常年濕熱多雨,年平均溫度26°C,最高可達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該市工業以冶金、電子和機械為主。該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全長1313米。農產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現有高等院校4所,中學370所,小學72所,醫院24所,病床1570個。
馬瑙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有海關大樓(磚瓦均從英國進口)、馬瑙斯大劇院、印第安人博物館等。距市區80公里就是野生熱帶雨林。
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阿根廷著名景點簡介
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阿根廷東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個聯邦區、19個城郊區,總面積達3885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1990年),為南美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1880年 被定為永久的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建築風格奇異多彩,幾乎包羅了歐洲古今建築的全部風格與造型,其中有著名的科隆大劇院,其規模居世界第三位。這里還是南美洲最繁華的商業和工業中心,全市工業產值為全國工業產值的70%,對外貿易額為全國的45%,又是全國的交通中心及對外聯系的海空港口。
羅薩里奧
阿根廷第二大城市,巴拉那河最大河港,位於聖菲省東南部,人口100萬。1852年始建,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法國投資修建港口後,這里逐漸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穀物港口。同時還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先進的食品加工、製革、造紙、機械工業。該市有發達的公路及鐵路網與阿根廷各地相連。
科爾多瓦
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科爾多瓦省省會。阿根廷中部經濟中心。1783年建立,人口90萬。南美最早的大壩之一普里梅羅河聖羅克水壩就建在這里,為該市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和水源。科爾多瓦為阿根廷中部地區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又是重要的旅遊勝地,該城內造型各異的歐洲古建築及郊外山區的瑰麗景色和宜人氣候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
烏斯懷亞
火地島首府,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之一,位於阿根廷的最南端。中間有條叫比格爾海峽的水道,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線。這里距南極洲大陸800公里,是各國南極考察隊重要後方基地。近年來石油工業在該城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市內建築、街道、廣場、博物館和圖書館多以聖馬丁的名字命名,以緬懷這位為阿根廷獨立解放做出重大貢獻的英雄。
伊瓜蘇大瀑布
這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世界五大瀑布之一。它位於阿根廷北部與巴西交界處。瀑布呈馬蹄形,寬約4公里,平均落差75米。巨流傾瀉,氣勢磅礴,有如一個大海瀉入深淵。轟轟瀑聲25公里外都可以聽見。阿根廷在這里修建了國家公園,以吸引更多遊客前往。
阿根廷湖
這是一個坐落於阿根廷南部聖克魯斯省的冰川湖,面積1414平方公里,這里以著名冰塊堆積景觀而聞名於世。該湖接納來自周圍150多條冰河的冰流和冰塊。巨大的冰塊互相撞擊,緩緩向前移動,有時形成造型奇特的冰牆,高達80米。最後全部匯積到阿根廷湖,組成了潔白玉立的冰山雕塑。湖畔雪峰環繞,山下林木茂盛,景色迷人,為阿根廷最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
卡特德拉爾山
阿根廷著名的滑雪中心,位於里奧內格羅省西部的納韋爾瓦皮國家公園中,每年6月至9月,正當歐美處於盛夏之際,這里大雪紛飛,銀裝素裹,成為天然的滑雪聖地,大批歐美滑雪愛好者蜂擁而至。為方便滑雪愛好者,這里修有完好的旅店飯店設施,並建有空中纜車,直接把遊人載到山頂。
Ⅷ 世界的盡頭在哪裡
1.世界盡頭位於霍頓平原國家公園,是這里最有名的旅遊景點。
(8)阿根廷著名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世界盡頭(斯里蘭卡著名旅遊景點):
世界盡頭是一座懸崖,從這里放眼望去,結合著晨光與霧氣的景色令人震撼。 世界盡頭時常雲霧彌漫,4-9月雨季時期更是如此。如果想看到絕世奇景,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6-10點之間,那時候雲霧還沒有來得及湧上來。
烏斯懷亞:
世界最南的城市,火地島地區的首府、行政中心。處南緯54°47′、西經68°20′,在比格爾海峽北岸烏斯懷亞灣畔。
南極洲隔海相望的火地島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最靠南的土地,它的首府烏斯懷亞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
資料來自:網路世界盡頭 (斯里蘭卡著名旅遊景點)
資料來自:網路烏斯懷亞
Ⅸ 阿根廷都有那些比較著名的景點
阿根廷著名景點簡介
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阿根廷東部沿海的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右岸,全市分1個聯邦區、19個城郊區,總面積達3885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1990年),為南美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1880年 被定為永久的首都。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建築風格奇異多彩,幾乎包羅了歐洲古今建築的全部風格與造型,其中有著名的科隆大劇院,其規模居世界第三位。這里還是南美洲最繁華的商業和工業中心,全市工業產值為全國工業產值的70%,對外貿易額為全國的45%,又是全國的交通中心及對外聯系的海空港口。
羅薩里奧
阿根廷第二大城市,巴拉那河最大河港,位於聖菲省東南部,人口100萬。1852年始建,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法國投資修建港口後,這里逐漸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穀物港口。同時還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先進的食品加工、製革、造紙、機械工業。該市有發達的公路及鐵路網與阿根廷各地相連。
科爾多瓦
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科爾多瓦省省會。阿根廷中部經濟中心。1783年建立,人口90萬。南美最早的大壩之一普里梅羅河聖羅克水壩就建在這里,為該市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和水源。科爾多瓦為阿根廷中部地區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又是重要的旅遊勝地,該城內造型各異的歐洲古建築及郊外山區的瑰麗景色和宜人氣候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
烏斯懷亞
火地島首府,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之一,位於阿根廷的最南端。中間有條叫比格爾海峽的水道,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線。這里距南極洲大陸800公里,是各國南極考察隊重要後方基地。近年來石油工業在該城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市內建築、街道、廣場、博物館和圖書館多以聖馬丁的名字命名,以緬懷這位為阿根廷獨立解放做出重大貢獻的英雄。
伊瓜蘇大瀑布
這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世界五大瀑布之一。它位於阿根廷北部與巴西交界處。瀑布呈馬蹄形,寬約4公里,平均落差75米。巨流傾瀉,氣勢磅礴,有如一個大海瀉入深淵。轟轟瀑聲25公里外都可以聽見。阿根廷在這里修建了國家公園,以吸引更多遊客前往。
阿根廷湖
這是一個坐落於阿根廷南部聖克魯斯省的冰川湖,面積1414平方公里,這里以著名冰塊堆積景觀而聞名於世。該湖接納來自周圍150多條冰河的冰流和冰塊。巨大的冰塊互相撞擊,緩緩向前移動,有時形成造型奇特的冰牆,高達80米。最後全部匯積到阿根廷湖,組成了潔白玉立的冰山雕塑。湖畔雪峰環繞,山下林木茂盛,景色迷人,為阿根廷最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
卡特德拉爾山
阿根廷著名的滑雪中心,位於里奧內格羅省西部的納韋爾瓦皮國家公園中,每年6月至9月,正當歐美處於盛夏之際,這里大雪紛飛,銀裝素裹,成為天然的滑雪聖地,大批歐美滑雪愛好者蜂擁而至。為方便滑雪愛好者,這里修有完好的旅店飯店設施,並建有空中纜車,直接把遊人載到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