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染的旅遊景點
1. 威脅旅遊景點青島的污染問題英語作文
藍天是白雲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海洋是貝殼的家……而人傑地靈,風專光秀麗,物屬華天寶的福清就是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風景優美,有清澈的小河,河邊長滿了綠色的小草,像是在透明的綠玻璃外圍鋪上了一片天然的地毯,河中還安裝了音樂噴泉,水柱會隨著音樂舞動,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快,一會兒慢,好看極了!到了晚上,寬寬的馬路上,大大小小的汽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我的家鄉福清還有很多特產呢!有又美味又可口的枇杷,和又甜又脆的梨子,又甜又綠的西瓜和又圓又甜的龍眼,我最喜歡又圓又甜的龍眼了。
2. 2011年十一期間,旅遊景點的垃圾污染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垃圾不僅從視覺上帶來污染,還嚴重影響生
這是一種典復型的自私行為制,是一種狹隘的自私自利的小農意識,自我滿足,以自我為中心的封建式的小農文化。
這種現象的消除,非短時期能夠辦到。從社會文化層面上講,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時期,通過素質教育,通過社會綜合文明的提升才能逐漸改善。另一方面,景點管理者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管理者應當真正負起責任來,可以考慮增加垃圾桶的擺放、派出保潔人員勤於巡視,及時清理各種垃圾。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會不知不覺中受到環境的影響,有部分的人原本也沒有亂扔的習慣,但是他所到之處如果環境整潔,他就會不自覺的維護這種環境,並不會產生破壞的想法,但是,如果周圍環境已經臟亂了,那麼,他就不再顧及什麼環境衛生了,隨大流的亂扔起來。因此,管理者要極力營造一個整潔的大環境,以誘發人性真善美的一面。
總而言之,人可以改變環境,反過來,環境也可以改變人,只有綜合性的做些努力,才能夠使得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3. 旅遊污染例子和旅遊導致傳統流失的例子 急在線等
1、自然概況
雙龍風景名勝區是位於浙江金華市市區以北、金華山南坡,佔地約250km2,分為雙龍洞景區、黃大仙景區、尖峰山景區、優游園景區、仙鶴妍景區和大盤天景區。目前以雙龍洞景區為重點開發區,佔地79.7km2,距市區僅15km,屬於近郊景區,是浙江省中部不可多得的旅遊、休閑、避暑勝地。
該風景區是國家重點旅遊區-杭州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杭州西湖、樂清雁盪山、淳安千島湖、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等著名國家級風景旅遊區連接線上的交匯點,所以雙龍景區的污染情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故本文以雙龍景區為例探討景區污染的生態治理[1]。
2、景區環境現狀及存在污染問題
2.1、水污染情況
景區內沒有大型河流,均為季節性流域。山區地下水以裂隙水和岩溶水為主。由於景區以溶洞景觀為主要開發對象,所以外露的水資源污染情況不嚴重。但是,如何保證溶洞中的水流持續不斷和清澈,就成了發展溶洞景觀必須面對的問題。另外,還有生活污水和水體養殖業污染問題。
2.2、空氣污染情況
雙龍景區的植被覆蓋率達85%以上,能及時吸收一些污染氣體,所以空氣污染情況不嚴重。主要污染來源是景區飯店的油煙;其次,當地居民燃燒木材、枯枝落葉等釋放出的大量煙霧;其三,在旅遊旺季大量汽車(特別是近年來私家車增多)湧入景區,使景區空氣污染更加嚴重;其四,在黃大仙祖宮和金華觀等地的香火也對周圍的空氣造成了一定影響。
2.3、噪音污染情況
雙龍景區是比較安靜的休養地,當遊客數量較少時能清晰地聽到小鳥清脆的叫聲。當進入旺季,隨著車輛和人流的增多,噪音就會隨之而來,特別是在停車場、飯店賓館、景區溶洞入口處等;另外,在景區溶洞入口處還有一些小販的叫喊;第三,在雙龍洞景區下方和停車場上方有一些私車攬客上山吵鬧的情況,影響了景區正常的安靜。
2.4、固體廢棄物污染情況
雙龍景區正處於建設中期,所以一些深度景點的垃圾收集處理設施並不很完善。主景區周圍的環境還是比較干凈,安排有專門的人打掃,但是部分垃圾桶已經損壞,沒有及時修理;景區對垃圾的處理是定期將各景點的垃圾收集統一運往金華市的垃圾處理場,沒有充分利用沼氣池,使一些能量外流,降低了能量利用率,增大了成本,不利於景區的持續發展;另外,還有景區發展過程中的建築垃圾和一些植被修剪留下的垃圾。
3、景區污染的生態技術處理策略
3.1、景區水污染處理與預防措施
3.1.1景區生活污水的處理
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廚房污水和洗浴污水等。生活污水的有機成分比較多,特別是洗浴污水中的有機磷含量很高,一旦直接排放到景區水體中,很容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從而影響景區的水體景觀和水體的凈化能力。比較實用的方法是沼氣池法,同時它還可以處理一些有機垃圾,將各種廢棄物中的有機成分分解回收利用,沼氣渣還可以作為肥料用於景區綠化和蔬菜種植。在此結合景區的垃圾污染提出一個以沼氣池為中心的微型生態循環模型(如下圖)來提高對生活污水的利用,通過循環經濟中的加環作用,增加了各種有機物被使用次數,提高了利用率,是比較理想的一種處理方法。一、我國商務旅遊市場的現實狀況
(一)商務旅遊消費增長迅速
商務旅遊相對於傳統的觀光、休閑、度假旅遊,具有消費水平高、價格敏感度低、季節波動小、活動變化少等特點,成為旅遊產品中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撐點,在中國商務旅遊消費的增長十分迅速,正在逐步成為世界商務旅遊新熱點。
1.國際商務旅遊。據國家旅遊局統計,在來中國的海外旅遊者中,商務旅遊者(包括以會議、商務、服務員工為目的而來中國的海外旅遊者)佔到整個海外旅遊者的35%以上,僅次於觀光遊客,處在第二位。(註:孫曉勝:《北京將以商務旅遊促進高端旅遊市場發展》,《新華日報》2004年5月24日。)國家旅遊局2003年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國際商務旅遊支出超過357億元,占亞洲商務旅遊市場的17%。(註:王楠:《中國商務旅遊市場分析》,博銳管理在線2004年8月19日。
4. 景區環境方面的問題和怎麼治理措施
一、調查景區污染現狀。景區氣體、水體、固體污染來源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景區內的賓館、茶樓等旅遊住宿設施產生的生活廢氣、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或倒入景區空中、河道,有的景區雖然建有化糞池,但容量小、數量不足或存在跑冒滴漏等問題對水源造成一定污染;二是景區內部的衛生間產生的污水,未加處理便排入河道,導致水源污染;三是景區商戶直接在河道洗刷食物或衣物等造成的污染;四是遊客在景區遊玩時丟棄水裡的塑料袋等雜物,未能及時清理而引起的污染。
二、制定景區水污染整治目標。旅遊景區要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推廣使用對空氣、水源污染控制、治理的先進工藝,制定切實可行的環保措施,制止亂排現象,有效削減景區水、氣污染排放量。
三、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
(一)要抓緊制定景區污水、廢氣、垃圾治理方案、明確治理任務、限定治理期限;
(二)污染嚴重的景區必須按要求向當地環保和旅遊部門提交治理方案、治理進度,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提交完工報告和具有資質的環境監測部門編制的水污染排放情況的監測報告、竣工驗收申請;
(三)有關縣(市)、區要及時組織驗收,污染嚴重的景區務必在規定的時間前要取得實效。屆時,市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對於未按時完成治理任務的,問題嚴重的景區依法停業整頓。
四、工作責任有關縣(市)、區人民主要領導為直接責任人;縣(市)、區環境保護部門主管領導為直接監管責任人。市、縣有關部門要給予旅遊景區積極幫助指導。
五、工作措施
各級要充分認識景區水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水污染治理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景區水污染嚴重的輝縣市要立即成立由環保、旅遊等部門參加的輝縣南太行景區水污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將水污染治理任務落到實處、取得成效。污染易發景區,要防患於未然,及早制定措施,力避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
5. 如圖是被墨跡污染的旅遊區各景點地圖
如圖C在A、B兩點的交點上
6. 誰能提供一些旅遊區開發而導致環境破壞的實例
http://info.finance.hc360.com/2005/06/08103930071.shtml 錯位旅遊開發破壞生態 雲南最後凈土遭劫難 雲南省香格里拉縣的下給溫泉,是近代熱泉形成的典型的地質景觀,極具觀賞性和科考價值,景區內的噴氣(熱氣)孔尤為罕見。但在旅遊開發過程中,在不了解噴氣孔的地質構造及規律的情況下,開發者企圖將噴氣孔變為「桑拿浴」場所,結果嚴重破壞了稀有旅遊地質景觀。該縣的另一處地下泉———天生橋「彩泉」,因被「現代化」裝飾而失去了「彩泉」再現的自然條件。 西南凈土香格里拉的一些地方,在旅遊開發的大潮下難逃劫難。「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多位專家指出,近年來,一些地方的錯位開發,使不少國家級風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現象泛濫,有的風景區正蛻變為吃喝玩樂的游樂場,自然生態系統遭到空前破壞。 比如,麗江玉龍雪山被架設3條索道,每條索道都伸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其中,長近3000米的玉龍雪山索道,延伸到海拔4506米的雪山上,每小時單向運送客流量達426人。這些索道的建設和運營,給保護區帶來了生態災難。大量遊人的湧入,使亘古冰川遭到破壞,部分冰川開始融化;高山植被和野生花卉被遊客踐踏、破壞;野生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當年規劃時還存在的珍稀動物,現在已難覓蹤跡。玉龍雪山生態環境的破壞速度,令世界各國專家驚訝。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景區沒做規劃就進行開發。
7. 晉中周邊旅遊別太污染嚴重的景點
藏山, 地處太行山西麓, 山西盂縣城北十八公里處; 因春秋時藏匿趙氏孤兒得名。
境內峰巒版疊嶂,古剎櫛比權;山間神祠祀趙家遺孤之位;中華忠義苑弘揚忠孝愛國之情;
志士仁人視為聖潔忠義之地,千百年來留名篇佳作無數。山以史傳,史以文傳,匯中華
儒家文化於此藏孤勝境,譽為晉東第一名山。
8. 山西旅遊景點別太污染嚴重的景點
山西的景點一般遠離城市和煤炭產區的,空氣質量都是還過得去的,尤其山野樹林地帶,像是藏山風景區一類,都是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地方,
9. 內蒙的草原為什麼污染的那麼厲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遊特別是到山川秀美且純凈無污染的大草原去旅遊,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然而,記者近日在內蒙古草原的一些旅遊景點采訪時發現,伴隨著大批遊人的到來,原本乾乾凈凈的大草原,卻遭到了「旅遊垃圾」的污染。 草原旅遊景點變成「垃圾場」 今夏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雨水豐沛,牧草過膝,炊煙梟梟,牛羊肥壯,再現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景色。當地牧民說,這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近四五年來景色最好的一年。 秀美的景色吸引了許多遊人目光,很多國內外遊人把呼倫貝爾大草原視為出遊的首選景區,紛至沓來,使大草原上的旅遊景點車水馬龍,處處爆滿。許多牧民也看到了生財的機遇,在自家承包的草場上辦起了旅遊景點,生意格外紅火。 但記者卻在這些旅遊景點發現,隨著遊人的大量湧入,他們用過的礦泉水瓶、啤酒瓶、廢紙箱、冷飲罐、廢電池等隨處亂扔,景點周圍的網圍欄和牧草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包裝袋,使一個個旅遊點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座「垃圾場」,大煞風景。 達賚湖是呼倫貝爾草原上最大的湖泊,據說其水域面積在我國淡水湖中排第四位。同時也是呼倫貝爾草原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旅遊景點。記者在達賚湖小河口旅遊點看到,到這里來旅遊的客人不下二三百人,他們或在湖濱浴場游泳,或乘船游覽湖光山色,或在湖邊垂釣區釣魚,玩得極為開心。但與這一場面不和諧的是,遊人們在湖畔丟棄的「旅遊垃圾」隨處可見。 在內蒙古旅遊名城阿爾山市、草原紅城烏蘭浩特市以及科爾沁草原通遼市,記者還先後走訪了杜鵑湖、天池、石塘林、成吉思汗廟、罕山草原等旅遊景點,發現這些景點無一例外地存在隨處亂扔「旅遊垃圾」的現象。 據內蒙古自治區環保部門的負責人介紹,目前,「旅遊垃圾」已成為草原上第三大污染源,僅次於礦山和石油開發對草原造成的污染。特別是在旅遊景點周圍的草場,每年都發生幾十起牧民牲畜因誤食「旅遊垃圾」而中毒或死亡的事件。 有人收門票,無人管垃圾 內蒙古草原的一些環保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旅遊垃圾」已成為污染大草原的一種公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旅遊垃圾」污染大草原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導致「旅遊垃圾」污染大草原的原因之一是,草原旅遊的環保責任不明確。無論是草原旅遊的經營管理者還是遊人,均缺乏明確的環保責任制。大多數遊客只知到草原上玩,而對草原的環保責任感不強,沒有養成將「旅遊垃圾」回收帶走的習慣。一部分遊客甚至把「旅遊垃圾」當作娛樂工具,在草原上隨意拋擲。記者在阿爾山市天池景區就看到,一名女遊客為了逗孩子高興,將喝光礦泉水的空瓶,肆意地拋向原始密林中。 原因之二是草原旅遊景點環保設施建設滯後。無論是牧民開設的蒙古包旅遊點,還是像達賚湖、杜鵑湖、天池、石塘林、罕山草原等較大的旅遊景區,都缺少焚燒或填埋「旅遊垃圾」的設施。一些大的旅遊景點雖然設有簡易的垃圾回收箱,但數量少且垃圾無法處理,很少有人用;而一些牧民開設的蒙古包旅遊點,即沒有垃圾回收箱,也沒有處理垃圾的場所,任憑垃圾到處亂扔。 原因之三是《草原法》不健全,缺乏對草原旅遊環保的管理內容。由於無法可依,致使草原環保部門未建立起對「旅遊垃圾」的監督機制,造成草原旅遊景點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環保效益的局面。記者在內蒙古草原發現,許多景點都在入口處修建了收門票的「山門」,管理人員都集中在「山門」收門票,而對亂扔垃圾的現象則無人管理,也沒有制定對亂扔垃圾的處罰規定。 在天池、石塘林、罕山草原等旅遊景點,除收門票的人外,記者根本看不見監督遊人的其他管理人員。由於這些景點林密草深,雖然經營管理部門在這里修建了簡易的廁所,但遊人為了方便,根本不到這些廁所去解手,而是在林間、草叢中隨處大小便,記者有好幾次差點就不小心踩上了這些不道德的遊人遺下的「地雷」。 凈化草原,人人有責 面對「旅遊垃圾」污染大草原的現象,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大草原是目前我國純天然、無污染的凈土之一,也是當前尚未完全開發、原始生態景觀保存完好的旅遊勝地之一。因此,保護好這片凈土,對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大草原的生態環境,科學發展草原旅遊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長期以來,許多人只是嚮往大草原,嚮往這片凈土,對如何保護這片凈土卻缺乏深刻的認識。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往往把保護大草原的環境看成是當地人的事兒,而與自己無關。事實上,大草原不只是當地的草原,而是全國的草原。大草原這片凈土保護的好壞,將直接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凈化草原,人人有責。 為此,業內人士呼籲,應首先明確草原旅遊經營管理者和遊人的環保責任,落實草原旅遊環保責任制。同時,要開展草原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旅遊者提高對草原環保的意識;其次要在開發草原旅遊的景區,加大草原景點環保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草原旅遊景點對「旅遊垃圾」的回收處理能力;第三是盡快完善《草原法》中有關草原旅遊環保管理的內容,加大對「旅遊垃圾」污染草原的處罰力度,使環保部門能對「旅遊垃圾」污染草原依法管理,進而建立起草原環保的監督機制。(完) 時評:莫使草原變成「垃圾場」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8月21日電 記者丁銘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遊特別是到山川秀美且純凈無污染的大草原去旅遊,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然而,記者近日在內蒙古草原的一些旅遊景點采訪時發現,隨著大批遊客的到來,原本乾乾凈凈的大草原,卻遭到了「旅遊垃圾」的污染。 記者在旅遊景點發現,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他們用過的礦泉水瓶、啤酒瓶、廢紙箱、冷飲罐等隨處亂扔,景點周圍的網圍欄和牧草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包裝袋,使一個個旅遊點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座「垃圾場」,大煞風景。「旅遊垃圾」已成為污染大草原的一種公害。 是什麼原因導致「旅遊垃圾」污染大草原呢?一是旅遊者缺乏環保意識。大多數遊客沒有養成將「旅遊垃圾」回收帶走的習慣。二是草原景點缺少處理「旅遊垃圾」的設施。在草原上,無論是牧民自辦的蒙古包旅遊點,還是旅遊部門開發的旅遊景區,都缺少處理「旅遊垃圾」的設施。三是旅遊、環保等部門對「旅遊垃圾」未建立起監督機制,缺乏對遊人亂扔垃圾的有效管理。目前,許多草原景點都是有人收門票,無人管垃圾。 「旅遊垃圾」已經對於旅遊本身造成影響。在天池、石塘林、罕山草原等旅遊景點,除收門票的人外,記者根本看不見監督遊人的其他管理人員。由於這些景點林密草深,雖然經營管理部門修建了簡易廁所,但遊人為了方便,根本不到這些廁所去解手,而是在林間、草叢中隨處大小便。 大草原是目前我國尚未完全開發、原始生態景觀保存較好的旅遊勝地之一。但是,許多人嚮往大草原,但對如何保護這片凈土缺乏深刻認識;在一些人心目中,把保護大草原的純潔看成是草原人的事兒。 建立起對大草原「旅遊垃圾」的綜合治理機制刻不容緩。應大力宣傳環保知識,教育旅遊者提高對大自然的環保意識。完善旅遊景點對「旅遊垃圾」的處理設施,讓遊客有地方放垃圾。增加人力收撿垃圾並進行處理。適當加大對隨意扔垃圾者的處罰力度。
10. 世界上被污染的旅遊景點
西湖、廬山、張家界......人為污染,都成別墅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