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旅遊景點
1. 如何申請旅遊景點
到計劃部門申請立項,國土部門批地,環保部門做環評,等等。
2. 如何申請旅遊景點如題 謝謝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GB/T 17775-1999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Standard of rating for qual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06-14批准 1999-10-01實施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的依據、條件及評定的基本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的不同類型的旅遊區(點),包括以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主的旅遊區(點)。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GB 3096-1993 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GH 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GB 10001-1994 公共信息標志用圖形符號 GB/T 15971-1995 導游服務質量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旅遊區(點) tourist attraction 經縣級以上(含縣級)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成立,有統一管理機構,范圍明確,具有參觀、游覽、度假、康樂、求知等功能,並提供相應旅遊服務設施的獨立單位。包括旅遊景區、景點、主題公園、度假區、保護區、風景區、森林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美術館等。 3.2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3.3 遊客中心 visitor center 旅遊區(點)在區內設立的為遊客提供信息、咨詢、遊程安排、講解、教育、休息等旅遊設施和服務功能的專門場所。 4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及標志 4.1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四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級旅遊區(點)。 4.2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標志、標牌、證書由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定並頒發。 5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依據與方法 5.1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確定,依據"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景觀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得分,並參考"遊客意見評價體系"的得分數。 5.2 "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包括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通訊、旅遊購物、綜合管理、旅遊資源與環境保護等八個評價項目。"景觀質量評價體系"包括資源要素價值與景觀市場價值兩大評價項目。每一評價項目繼續分為若干評價子項目。對各子項目賦以分值,各旅遊區(點)按各評價項目及子項目的相應得分數確定其等級。 5.3 "遊客意見評價體系"是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包括總體印象、可進入性、游路設置、旅遊安排、觀景設施、路標指示、景物介紹牌、宣傳資料、講解服務、安全保障、環境衛生、旅遊廁所、郵電服務、購物、餐飲、旅遊秩序、景物保護等評價項目。每一評價項目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檔次,並依此計算遊客意見得分數。 5.4 《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分細則》、《景觀質量評分細則》及《遊客意見評分細則》由國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6 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條件 6.1 AAAA級旅遊區(點) 6.1.1 旅遊交通 a)可進入性良好,依託城鎮的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具有一級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具有旅遊專線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暢通。標志及中外文規范、准確、醒目,符合相應國家標准; c)區內游覽(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堅實,或航道深邃、寬闊、無阻擋; d)區內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6.1.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志(包括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美觀醒目,文字准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b)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齊全,內容豐富、准確,製作精美; c)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滿足遊客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40%。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 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 e)設有提供咨詢、接受投訴、接待服務的遊客中心。旅遊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熱情服務。配有專門咨詢投訴電話,使用方便。 6.1.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安全巡查定期、定時,流動巡檢工作落實,能有效維護治安秩序; c)建立緊急救援體系,或設立醫務室,配備專職醫務人員,配備遊客常備葯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強,事故處理及時、妥當,記錄檔案准確、齊全。 6.1.4衛生 a)環境整潔。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能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協調。所有廁所具備沖水、盥洗、通風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潔凈、無污垢,無堵塞。室內整潔,無破損、無污跡、無異味,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觀、實用,與環境相協調。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1.5 通訊 a)通訊設施布局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標識規范、醒目,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1.6 旅遊購物 a) 購物場所布局合理,有效維護景觀氛圍。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豐富。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公正、迅速、記錄完整。 6.1.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管理人員配備合理;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有效;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獨特鮮明的產品形象、良好的質量形象、良好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確立自身的產品品牌標志,並全面、恰當的使用; d)設立與旅遊區(點)接待規模、檔次相適應的遊客中心 e)高級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100%; f)有相應級別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和保護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並得到有效實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受理投訴的人員和專門投訴電話、信箱。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醒目; j)設有檔次相應的遊客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k)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咨詢服務,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其他相關特殊服務。 6.1.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50萬以上。 6.1.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0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保護措施先進、得力,遊客容量控制措施有效,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保持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e)環境氛圍優良。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相互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域。綠地面積佔有較高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突出,並與景觀及環境協調; f)區內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1.10 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高,在世界范圍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 6.2 AAA級旅遊區(點) 6.2.1 旅遊交通 a)可進入性好。依託城鎮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至少有二級以上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設有旅遊專線等便捷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布局合理,容量能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順暢。標志及中、外文規范、准確、醒目,符合相應國家標准; c)區內旅遊(含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堅實,或航道深邃、寬闊、無阻擋; d)區內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6.2.2 游覽 a)各種引導標准(入口游覽導游圖、標識牌、景點介紹牌等)美觀、醒目,文字准確、規范,符合GB 10001的規定。標識牌和景點介紹牌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b)游覽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齊全,內容豐富、准確,製作精美; c)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滿足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20%。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d)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 e)設有提供咨詢、接受投訴、接待服務的遊客中心。旅遊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熱情服務。配有專門咨詢投訴電話,使用方便。 6.2.3 旅遊安全 a)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危險地段防護設施齊備、有效,標志明顯; b)認真執行旅遊、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安全保衛制度。安全巡查定期、定時,流動巡檢工作落實,能有效維護治安秩序。 c)建立緊急救援體系,或設立醫務室,至少配備兼職醫務人員,配備遊客常備葯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強,事故處理及時、妥當,記錄檔案准確、齊全。 6.2.4 衛生 a)環境整潔。建築物牆面整齊,無污垢。游覽參觀場所地面、道路平整,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空氣清新,無異味; b)公共場所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檢測標准; c)公共廁所引導標識醒目,數量能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色彩及格調與環境協調。全部廁所擁有沖水、通風設備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便池潔凈、無污垢,無堵塞、無滴漏。室內整潔,無破損、無污跡、無異味,干凈、明亮; d)垃圾箱(桶)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觀、實用。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不留陳舊垃圾; e)餐飲服務符合國家關於食品衛生的規定,配備消毒設施,禁止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6.2.5 通訊 a) 通訊設施布局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b)通訊服務在營業時間內方便、暢通,收費合理。 6.2.6 旅遊購物 a) 購物場所布局合理,有效維護景觀氛圍。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旅遊商品豐富。明碼標價,無價格欺詐行為; c)市場管理有序。經營者佩戴胸卡,亮照經營,無尾隨兜售或強買強賣現象。對市場違規事件處理公正、迅速、記錄完整。 6.2.7 綜合管理 a)管理機構健全,管理人員配備合理;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管理制度完備、有效; b)交通、衛生、環保、導游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健全。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 c)具有獨特的產品形象、良好的質量形象、良好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確立並使用自身的產品品牌標志; d)設立與旅遊區(點)接待規模、檔次相適應的遊客中心; e)高級管理人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大專達80%; f)有相應級別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和保護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g)交通、安全、保衛、衛生、環保等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完善,並得到有效實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h)設有受理投訴的人員和投訴電話、信箱。遊客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i)遊客集中場所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規范、醒目; j)具有檔次相應的遊客休息設施,位置合理,數量充足; k)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咨詢服務,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其他相關特殊服務。 6.2.8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人次在30萬以上。 6.2.9 旅遊資源與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中規定的0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HZB1的規定; d)景觀、文物、古建築保護措施先進、得力,遊客容量控制措施有效,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保持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e)環境氛圍優良。建築布局合理,體量、高度、色彩、造型相互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域。綠地面積佔有相應比例,植物與景觀配置得當,或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出入口建築主體格調突出,並與景觀及環境協調; f)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6.2.10 旅遊資源品位突出,其歷史價值,或科學價值,或藝術價值在國內具有代表意義;或其資源珍貴、稀少與奇特程度,在國內屬於獨有或罕見景觀。
3. 如何申請旅遊景點資質
【景點旅遊項目申請報告目錄】
第一章 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
、項目申報單位概況
包括項目申報單位的主營業務、經營年限、資產負債、股東構成、主要投資項目、現有生產能力等內容。
2、項目概況。
包括擬建項目的建設背景、建設地點、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產品和工程技術方案、主要設備選型和配套工程、投資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等內容。
第二章 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准入分析
1、發展規劃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要求,項目目標與規劃內容是否銜接和協調。
2、產業政策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產業政策的要求。
3、行業准入分析
項目建設單位和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相關行業准入標準的規定。
第三章 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分析
1、資源開發方案
資源開發類項目,包括對金屬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礦、建材礦以及水(力)、森林等資源的開發,應分析擬開發資源的可開發量、自然品質、賦存條件、開發價值等,評價是否符合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
2、資源利用方案
包括項目需要佔用的重要資源品種、數量及來源情況;多金屬、多用途化學元素共生礦、伴生礦以及油氣混合礦等的資源綜合利用方案;通過對單位生產能力主要資源消耗量指標的對比分析,評價資源利用效率的先進程度;分析評價項目建設是否會對地表(下)水等其它資源造成不利影響。
3、資源節約措施
闡述項目方案中作為原材料的各類金屬礦、非金屬礦及水資源節約的主要措施方案。對擬建項目的資源消耗指標進行分析,闡述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論證是否符合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的相關要求。
第四章 節能方案分析
1、用能標准和節能規范
闡述擬建項目所遵循的國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標准及節能設計規范。
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闡述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狀況,分析擬建項目的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根據項目特點選擇計算各類能耗指標,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標準的要求。
3、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為了優化用能結構、滿足相關技術政策和設計標准而採用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對節能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第五章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
1、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項目建設地點、佔地面積、土地利用狀況、佔用耕地情況等內容。分析項目選址是否會造成相關不利影響,如是否壓覆礦床和文物,是否有利於防洪和排澇,是否影響通航及軍事設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要求,佔地規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約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佔用補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對擬建項目的征地拆遷影響進行調查分析,依法提出拆遷補償的原則、范圍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規劃方案,並對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及發展需要等要求進行分析論證。
第六章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l、環境和生態現狀
包括項目場址的自然環境條件、現有污染物情況、生態環境條件和環境容量狀況等。
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類型、排放量情況分析,水土流失預測,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對流域和區域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
3、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按照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規要求,對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提出治理措施,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4、地質災害影響分析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的項目和易誘發地質災害的項目,要闡述項目建設所在地的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擬建項目誘發地質災害的風險,提出防禦的對策和措施。
5、特殊環境影響
分析擬建項目對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並提出保護措施。
第七章 經濟影響分析
1、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從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通過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2、行業影響分析
闡述行業現狀的基本情況以及企業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分析擬建項目對所在行業及關聯產業發展的影響,並對是否可能導致壟斷等進行論證。
3、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對於區域經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應從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當地財政收支、社會收入分配、市場競爭結構等角度進行分析論證。
4、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投資規模巨大、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進行宏觀經濟影響分析。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應分析擬建項目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提出維護經濟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會影響分析
1、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活動對項目所在地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
2、社會適應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能否為當地的社會環境、人文條件所接納,評價該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
3、社會風險及對策分析
針對項目建設所涉及的各種社會因素進行社會風險分析,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措施方案。
4. 如何申請旅遊景點資質
【景點旅遊項目申請報告目錄】 第一章 申報單位及項目概況 1、項目申報單位概況 包括項目申報單位的主營業務、經營年限、資產負債、股東構成、主要投資項目、現有生產能力等內容。 2、項目概況。 包括擬建項目的建設背景、建設地點、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產品和工程技術方案、主要設備選型和配套工程、投資規模和資金籌措方案等內容。 第二章 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行業准入分析 1、發展規劃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要求,項目目標與規劃內容是否銜接和協調。 2、產業政策分析 擬建項目是否符合有關產業政策的要求。 3、行業准入分析 項目建設單位和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相關行業准入標準的規定。 第三章 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分析 1、資源開發方案 資源開發類項目,包括對金屬礦、煤礦、石油天然氣礦、建材礦以及水(力)、森林等資源的開發,應分析擬開發資源的可開發量、自然品質、賦存條件、開發價值等,評價是否符合資源綜合利用的要求。 2、資源利用方案 包括項目需要佔用的重要資源品種、數量及來源情況;多金屬、多用途化學元素共生礦、伴生礦以及油氣混合礦等的資源綜合利用方案;通過對單位生產能力主要資源消耗量指標的對比分析,評價資源利用效率的先進程度;分析評價項目建設是否會對地表(下)水等其它資源造成不利影響。 3、資源節約措施 闡述項目方案中作為原材料的各類金屬礦、非金屬礦及水資源節約的主要措施方案。對擬建項目的資源消耗指標進行分析,闡述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論證是否符合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的相關要求。 第四章 節能方案分析 1、用能標准和節能規范 闡述擬建項目所遵循的國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標准及節能設計規范。 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闡述項目所在地的能源供應狀況,分析擬建項目的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根據項目特點選擇計算各類能耗指標,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標準的要求。 3、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為了優化用能結構、滿足相關技術政策和設計標准而採用的主要節能降耗措施,對節能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第五章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 1、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 包括項目建設地點、佔地面積、土地利用狀況、佔用耕地情況等內容。分析項目選址是否會造成相關不利影響,如是否壓覆礦床和文物,是否有利於防洪和排澇,是否影響通航及軍事設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要求,佔地規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約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佔用補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對擬建項目的征地拆遷影響進行調查分析,依法提出拆遷補償的原則、范圍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規劃方案,並對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權益、滿足移民生存及發展需要等要求進行分析論證。 第六章 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l、環境和生態現狀 包括項目場址的自然環境條件、現有污染物情況、生態環境條件和環境容量狀況等。 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包括排放污染物類型、排放量情況分析,水土流失預測,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對流域和區域環境及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 3、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按照有關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規要求,對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提出治理措施,對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進行分析論證。 4、地質災害影響分析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設的項目和易誘發地質災害的項目,要闡述項目建設所在地的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擬建項目誘發地質災害的風險,提出防禦的對策和措施。 5、特殊環境影響 分析擬建項目對歷史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和自然景觀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並提出保護措施。 第七章 經濟影響分析 1、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從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通過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評價擬建項目的經濟合理性。 2、行業影響分析 闡述行業現狀的基本情況以及企業在行業中所處地位,分析擬建項目對所在行業及關聯產業發展的影響,並對是否可能導致壟斷等進行論證。 3、區域經濟影響分析 對於區域經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項目,應從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空間布局、當地財政收支、社會收入分配、市場競爭結構等角度進行分析論證。 4、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投資規模巨大、對國民經濟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進行宏觀經濟影響分析。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應分析擬建項目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提出維護經濟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會影響分析 1、社會影響效果分析 闡述擬建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活動對項目所在地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社會效益。 2、社會適應性分析 分析擬建項目能否為當地的社會環境、人文條件所接納,評價該項目與當地社會環境的相互適應性。 3、社會風險及對策分析 針對項目建設所涉及的各種社會因素進行社會風險分析,提出協調項目與當地社會關系、規避社會風險、促進項目順利實施的措施方案。
5. 如何去介紹一個旅遊景點
我的家鄉在文成,那是一個個美麗的農村。我們那最好玩的就是龍麒源。龍麒源景回區是一處山水答優美,風光清爽的地方,融合了畲族民俗風情的旅遊勝地。所在地屬文成縣西坑畲族鎮
,當地畲民為紀念畲族始祖龍麒,故把這方風水寶地稱為龍麒源龍麒源景區位於文成縣西北部,處在文成縣環形旅遊黃金樞紐的中心地帶。南鄰石垟森林公園、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近水牛塘景點
;北接劉基故里景區;東北方連百丈漈飛瀑景區。景區植被面積26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6%,幾乎全是極富觀賞性的闊葉叢林。景區氣候溫涼,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怡人,陣陣山風涼爽,是一處十分適宜休閑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名師點評:小作者在文中為我們介紹了自己家鄉的風景,總體來說比較官方,語言比較嚴謹,不夠生動,但能夠將景點的具體情況介紹得非常清楚,就像是在為一個旅遊社做廣告。針對於這樣的一篇寫景的文章,老師還是建議能夠用生動的語言來描寫比較好能給人真實的感覺,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另外,在介紹景點時,特別是在介紹自己家鄉的景點時,小作者最好多寫一些自己的感情進去,這樣會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旅遊景點擺地攤怎麼申請
旅遊局裡面有一個行政執法大隊,專門負責這一塊。
7. 怎麼申請開發旅遊景區
要和當地旅遊主管部門溝通,也就是旅遊局。
我們可以編制A級景區申報資料和創建檔案
先向上級旅遊主管部門請示,然後編制申報文本,整理檔案,專家會來評審 然後召開反饋會,你們按照反饋內容逐條整改,整改完成後可以要求在次評審。你們的申報文本遞交上去以後 上級部門會通知你們什麼時候評審和驗收。基礎設施建設很重要 3A比較簡單,4A一般,5A最難,要求最高
8. 開發旅遊景點需要什麼條件
首先要了解土地情況,如土地用地性質等,如果投資商准備開發500畝,投資商就要了解這500畝之內有多少是林地,多少村民承包地等等。
然後,根據土地不同情況找到土地的使用者或擁有者,比如村民委員會、個人、承包人等,與之溝通,征詢他們的意見,看是否能夠發展旅遊業。
如果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擁有者同意開發,要與相關人員簽署意向性協議書,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村民委員會去解決相關問題,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簽訂書面協議書,並加蓋政府公章;如果不同意,之後的事情就無法進行了。
之後,與縣級旅遊相關部門溝通,徵得縣級領導同意,並達成初步協議,完成先關流程。這樣項目開發就征取得了村民和政府的認可,開發商就開發項目做可行性研究報告。
最後,攜帶土地使用者或擁有者簽訂的土地意向協議書和可研報告到發改委/局提交申請,填寫立項申請表。提交申請後,發改委/局會根據上位規劃進行立項。
(8)如何申請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單一的旅遊產業既可以帶來收獲,也蘊含著風險。因為旅遊業受到外部影響很大,自然災害、經濟和人們消費取向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旅遊市場。這個景區的開發正好處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人們收入相應增長,旅遊需求擴大,伴隨著家庭轎車的普及,景區的遊客數量也快速增長。
但是這不意味著旅客一定會持續增加,也不意味著旅遊經營者特別是當地牧民的收入一定會持續增加。事實上,單一化的產業經常更符合資本的需求,而不是當地牧民的需求。
短期內實現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從而使農民迅速從旅遊中增加收入,這是許多決策者所希望的。但是對於許多農村地區,過度開發旅遊,旅遊徹底替代本地農民的生計方式,並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如果鄉村旅遊都用旅遊文化替代了本土文化,鄉村旅遊也就失去了其核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