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旅遊團
㈠ 城固陳家寨是旅遊的好地方嗎
陳家寨·位於城固縣五堵鎮,二里山村 是一個很古老的廟·
山上的建築回都是仿古式建築·答2003年的時候修建廟挖基礎··挖出金元寶100個··
稱得上是一個有靈氣的廟··
為了你的家人·朋友··上山 燒香祈禱很靈驗的·
㈡ 漢中城固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旅遊景點
古漢台(已建成漢中博物館)
拜將壇(亦稱拜將台)
飲馬池
漢中古城牆遺址
明瑞王府遺址(已建成蓮花池公園)
虎頭橋遺址
濱江景觀帶與橋頭廣場(含橋北廣場與橋南廣場)
午子山
蘇景園
陝南珍稀植物園
王富溝溶洞群
興元湖公園
楠竹園
桔園景區(城固縣境內0
櫻桃溝(西鄉縣境內)
聖水寺(南鄭縣境內)
小南海(南鄭縣境內)
南湖風景區(南鄭縣境內)
定軍山古戰場(勉縣境內)
勉縣溫泉(勉縣境內)
㈢ 漢中城固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旅遊景點
古漢台(已建成漢中博物館) 拜將壇(亦稱拜將台) 飲馬池 漢中回古城牆遺址 明瑞王府遺答址(已建成蓮花池公園) 虎頭橋遺址 濱江景觀帶與橋頭廣場(含橋北廣場與橋南廣場) 午子山 蘇景園 陝南珍稀植物園 王富溝溶洞群 興元湖公園 楠竹園 桔園景區(城固縣境內0 櫻桃溝(西鄉縣境內) 聖水寺(南鄭縣境內) 小南海(南鄭縣境內) 南湖風景區(南鄭縣境內) 定軍山古戰場(勉縣境內) 勉縣溫泉(勉縣境內)
㈣ 城固縣的旅遊
張騫紀念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為紀念西漢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而建,包含有張騫墓(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文物景點位於城固縣城以西三公里處的博望鎮饒家營村。張騫墓座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圍有古柏環繞,墓前有石碑四通、漢代石虎一對。大門前豎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組成的石華表一對。1988年修起了雄偉壯麗的漢代闕式大門門樓,鋪設了墓園甬道,栽種了名貴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氣勢雄偉的三間獻殿,東西牆壁上懸掛有「張騫出使西域圖」和「鑿空圖」。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長3公里、寬10米的城固縣第一條旅遊專線公路,可由縣城直達紀念館。
南沙河風景區是全省有名的七大風景名勝區之一,距縣城15公里,距柳林機場3.5公里,與漢中市,城固縣城,南鄭大河坎形成圈狀交通網路,並且緊靠108國道南復線,即將建設的「漢中——西安」高速公路,從景區擦邊而過,交通非常便利。是度假旅遊和宗教旅遊的好地方。
鳥山位於三合鄉二嶺溝西,佔地約1500畝,為一天然禽鳥園,這里樹木繁茂,隱蔽性好,加之北臨漢江,西靠南沙河,東界堰溝河,可以說溝渠縱橫。塘庫成片,鳥類捕食魚蝦正好左右逢源,因而它們都喜歡在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在此活動的
鳥類不下18種,除喜鵲、畫眉、柳鶯鳥類之外,有4種鷺鳥是這里的主要「居民」,它們大約有1萬2千多隻。四種主要「居民」是夜鷺(喜晝伏夜出)牛背鷺(善於歇在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寄生蟲),白鷺(全身羽毛潔白如銀、性情溫順、惹人喜愛),池鷺(因迂入林區較晚,比較知趣,從不和同胞爭地盤,只在山坡高處和山坡下邊緣營巢,因生活環境較差,其數量遠比前三種鷺鳥少。
洞陽宮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城固縣畢家河鄉東北側的一座山巔上,在縣城西北25公里處,始建於北魏前。明英宗天順元年(1459年)被皇帝封為「通微顯化真人」的著名道長張三豐重建洞陽宮。1937年,道徒魏成新在此修靈官崖3間,張爺洞、太白廟4間,黑虎泉1間。1985年又修復三清殿,玉皇殿、十王殿、和土地廟、洞陽宮分上下院,有房64間,佔有山地七、八百畝。這里群峰拱首、蒼松溢翠,頭枕秦嶺重巒,面臨靈崖、古觀,張爺洞、逼火城、拔池獻花、離奇傳說至今仍膾炙人口,嘉靖香爐、萬曆鐵鍾以及匾額、碑文、登山石階等文物古跡猶存。
桔園景區:國家AAAA級別景區,是我國地理界線最北的最大柑橘生產基地,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距離縣城17公里的桔園鎮,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神奇典故的發源地。景區以巍巍秦嶺為體,萬頃桔園為裙,升仙文化為魂,藉助河水流太極,群山呈五行之勢,被譽為「中國根據生態觀光第一園」。景區內有伏牛山、鷺鳥群、橘頌長廊、攬勝台、升仙大道、會仙閣、升仙台等景觀,也有柑橘採摘、野外攀岩、桔林滑索、胥水漂流、大鯢養殖等參觀遊玩項目。一年四季景色常新,春季潔白桔子花點綴群山,好似雪海茫茫,金秋漫山紅果,桔香四溢,令人流連忘返,是居家旅行、休閑度假的理想之所。
寶山商代遺址:位於縣城東南6公里處的寶山村,經過系統考古發掘1700餘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期陶窯十餘處,商代燒烤坑三十餘處,商代墓葬,漢代灰坑二十餘處,由西北大學趙叢蒼教授主持發掘,已出版考古報告《寶山遺址》。遺址旁邊為寶山寺,寺內有陶塑十八羅漢,形象各異,栩栩如生。
國立西北工學院舊址(古路壩天主教堂):位於縣城12公里處的董家營鄉古路壩村,省級重點文保單位。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是當時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蘭人設計,我國優秀工匠修建,整個建築群設計獨特,構思巧妙,用料講究,工藝高超。現存有主教公館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
抗戰爆發後,西方傳教士紛紛回國,而漢中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國內諸多高校西遷首選之地。在此期間,原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文學院、東北大學文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合並成國立西北聯大工學院,工設8個學系,原址即在古路壩天主教堂。辦學八年,培養本科生一萬三千餘人,新中國成立後成為兩院院士的畢業生有二十五人。
從董家營鄉進入七里溝到古教堂,沿途風景秀美,野花遍野,心曠神怡。
五門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離桔園景區2公里,由唐工昉創建於王莽居攝二年(公元7年),還在發揮作用的古老水利工程,距今發揮水裡設置作用已兩千餘年,被稱為陝西的都江堰,對地方農業、水利事業功勞巨大。景區內有千年皂樹、金桂飄香等景觀。
五門堰
地母廟位於省級名勝南沙何風景區內的佛教聖地五郎關,距縣城約20公里,相關古建築有「回龍寺」,大雄寶殿等。城固地母廟興建於東漢獻帝二年(公園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朝歷代民眾虔誠拜竭,香火鼎盛。清代後期信奉地母傳入台灣,蜚聲海內外。
地母,是中國農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對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是萬物的生靈,在人們心目中倍覺親切和崇高,被視為「萬物之母,大地母親」。千百年來,民眾為了生存達到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目的,建廟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賜福滅災,給眾生帶來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為歷代民眾極為虔誠的宗教信仰之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