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旅遊景點
❶ 衢州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著名的旅遊景點:
1、廿八都古鎮。、江郎山 。3、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 。4、衢州葯王山 。5、仙霞關 。
❷ 衢州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著名的旅遊景點:
1、廿八都古鎮。2、江郎山 。3、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 。4、衢州葯王山 。5、仙霞關 。
❸ 衢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衢州在浙江省,錢塘江附近,風景十分的好,有的許多的美景啊,有許多的美食,還有哪裡的空氣十分清新的,讓人神清氣爽,還有江郎山,龍游石窟,都是不錯的旅遊勝地。
開化根宮佛國:開化根宮佛國位於錢塘江源頭,建有浙江省首批生態環境教育示範基地、中國詩歌創作基地、浙江省民間文藝家采風基地、開化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婚紗攝影首選景點,浙江省文化建設示範點、衢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等。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這里的美,美在親近和諧、回歸自然,奇在文化與生態的珠聯璧合,它的建成書寫了世界園林的奇跡!具有「天下第一奇園」的美譽。
衢州龍游石窟:龍游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這些石窟的斷代成因和用途更是眾說紛壇,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也被當地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龍游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江郎山風景區:江郎山是江山市境內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雲霄。讓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人辛棄疾在游覽了江郎山後留下這樣的詩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天然超級氧吧,值得一游!這里是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的正源,有著蔥蘢的幽谷,清澈的山澗和瀑布,卻因為交通不便遊客寥寥。若是想要親近自然休閑避暑,避開節假日人潮尋找清靜,或是「追本溯源」,錢江源都是不錯的選擇。沖著錢江源來的遊客一般將源頭景區作為游覽重點,這里包含大峽谷和蓮花塘兩部分,進到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錢江源大峽谷的石碑。
葯王山:葯王山景區是紫微山國家森林公園、爛柯山-烏溪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由三老峰、葯王居、馬尾瀑、石林薈翠四景群入口旅遊服務中心組成。景區內空氣非常好,四周被青山翠竹,特別是到了瀑布邊,籠罩在一片水氣中,尤其涼快清爽。
❹ 柯城區的旅遊景點
爛柯山
爛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橋山。柯,指斧於的術柄,古往今來,到衢州的旅遊者,爛柯山是必游之地。燦柯山古木參人,青松翠竹鬱郁蔥蔥。山上除了了青霞洞、日遲亭、一線人、雁塔等四景外,還有百梁、柯山石橋寺、仙人棋、集仙觀,總稱柯山八景。
烏溪江風景區
九龍湖位於衢州城南17公里處,為黃壇口大壩截斷烏溪江水形成的高峽平湖,與圍棋仙地爛柯山隔壠相戶,如詩如畫般的湖光山色。
九華山風景名勝區
衢州九華山,俗稱小九華,是歷史名城浙江衢州的一大旅遊景點,是如今柯城區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因與安徽九華山形狀與規模相近,故有「小九華山」之稱。
白雲山
石樑白雲山海拔206.5米,位於衢州古城之西,過衢江沿白雲山路西行十餘里即到。白雲山系千里崗山伸向金衢盆地的邊緣余脈,北臨石樑溪,南沿流塘澗,由白雲山、大崗、衢門山三座西東走向逶迤相連的山峰組成。
烏石山風景區
烏石山海拔521米,系懷玉山余脈湖山(761)北麓山脈與金衢盆地南域交匯的山地。地處江山、常山、柯城三縣交界處,地質地貌變化十分豐富。常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湖山的西南麓。
南宗孔廟
孔氏家廟孔子楷木像思魯閣經孔俏舞,位於浙江西部的衢州孔廟,是與山東曲阜孔廟並列的全國兩所孔氏家廟之一,向有「南宗聖地」之稱。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氏嫡系在孔子48代孫孔端友率領於遷居衢,並在此建立家廟。自此,子孫綿延,衢州成了孔氏的第二家鄉。
❺ 涇縣旅遊周邊知名景點有哪些
月亮灣風景區
涇縣月亮灣景區位於距涇縣縣城18公里處被譽為「華夏毛竹第一鎮」 的蔡村鎮月亮灣村境內,景區內山清水秀、秀峰峻嶺、層次分明,連綿百里,驅車而至,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夾雜著春竹的馨香,映入眼簾的是層巒疊嶂的山峰,還有滿山遍野的翠竹,河中成群的魚蝦盡情的嬉戲,遠處深山中,不時地傳來伐竹工人陣陣伐竹聲和船工號子聲。這里被多家電影製片廠選為外景基地:《月亮灣的笑聲》、《月亮灣的風波》、《紅色的記憶》、《渡江偵察記》等等多部優秀經典的影視作品都曾在此拍攝外景。
琴高山
琴高山巍然屹立在琴溪之濱,又名琴高峰,舊時亦稱琴高台。相傳漢處士琴高公煉丹於此山,得遵成仙,而後在此「控鯉升天」,山水因是而名。其山獨峰突兀,高壁嶙峋,姿如雄獅,故本地人亦稱獅子山。山上有隱雨岩、煉丹洞等古跡。煉丹洞中還有丹灶、石桌、石凳等奇石,都說成是神仙琴高煉丹的遺物,在煉丹洞外左側有岩石卓秀屹兀,昂昂若雞立,被稱為「金雞石」。據舊縣志記載,在琴高山的懸崖峭壁間,有歷代摩岩石刻多達二、三十處,為全縣之冠。
江南第一漂
景區是中國唯一注冊成功「江南第一漂」漂流品牌的上佳生態風景區。自宣紙之鄉涇縣榔橋鎮烏溪村小河口碼頭乘筏順流而下至黃村鎮平垣村11公里的河段為漂流景區。「江南第一漂」是徽水河流經涇縣的最後一段竹筏漂流活動。景區內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河段落差明顯,淺彎與深潭相連,風光綺麗。
桃花潭
桃花潭位於涇縣以西40公里處,南臨黃山、西接九華山,與太平湖緊緊相連,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而名揚天下。縣志《桃花潭記》稱「層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潔,煙波無際」。潭東岸,有東園古渡,系汪倫踏歌送別李白處,有明朝建踏歌岸閣,西岸有壘玉墩、書板石、彩虹崗、謫仙樓、釣隱台、懷仙閣、汪倫墓等景點。下游東岸有建於乾隆年間的文昌閣。
人文景觀
赤灘
赤灘古鎮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涇縣青弋江畔的琴溪鎮境內,距縣城7.5公里,322省道穿境而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赤灘古鎮始建於宋代,完好保存著明清一條街古建築群,卵石路面,青磚黛瓦,馬頭牆,四水到堂,具徽派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青石板上留下的獨輪車輒溝槽,記錄著古鎮昔日的輝煌。建有民俗文化陳列館,展出千餘件塵封已久的民俗實物,再現昔時民間生活縮影。岩龍寺僧來俗往,鍾聲悠揚。佛教文化陳列館廣欽大和尚舍利子晶瑩庄嚴致臻。《稅務局長》、《依然的心》、《一個女人的史詩》等多部電視連續劇曾在這里拍攝。
查濟古建築群
查濟村位於安徽涇縣之西,東南緊靠太平湖,桃花潭,東南與黃山接壤,北和九華山相鄰。李白在《過汪倫別業》詩中雲道:「由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丹山、由山皆因仙而名。查濟古村的建築以三條溪為軸線,以各祠堂為節點,紅樓橋以上為生活區,以下為商業區,形成完整的空間格局。查濟古村極盛時有四門三塔,一百零八座橋,一百零八座祠堂(廳屋),一百零八座廟,民居「粉牆矗矗,黛瓦鱗鱗,棹楔崢嶸,邸吻聳挺,宛如城郭」。
茂林景區
茂林歷史悠久,史稱「江南名鎮」,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境內青山環繞,東溪古溪兩水相抱,鎮域平坦開闊,府第軒園、樓亭坊塔尚存300餘處。史上名人輩出,為官者,如清代吏部尚書吳芳培、江南河道總督潘錫恩、新中國曾任國家財政部長吳波等;為文者,有並稱「茂林三吳」的近代書法家吳玉如、文學家吳組緗、畫家吳作人等。茂林旅遊風景區,位於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線的中心地帶、涇縣茂林鎮境內,距離縣城35千米,距黃山50千米,有322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旅遊設施完善。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位於涇縣榔橋鎮,又名篤誠堂,建於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圍以高牆,兩側開有深渠,圍牆及屋體皆仿輪船外形依地勢而築。「船頭」呈尖角狀,院牆的尖端微微上翹,院內的花園和塾館,其高度不出院牆,亦無明顯高差,唯「梅家村塾」兩層,上層露於牆頭之上,似「駕駛室」樓艙,艙腰為高層住宅和廳堂建築,體積龐大,似為「客艙」,其中馬房與廚房兩處的院牆,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馬頭牆,藉以遮蔽裡面的建築。登高俯瞰,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逆水而上。
太平湖
太平湖位於涇縣桃花潭鎮東面,南依黃山,北鄰九華,是九華山進黃山公路必經之津,有「黃山情侶」、「東方日內瓦」、「未經雕琢的翡翠」之美譽。太平湖是一處人工湖,全長有80公里,最寬處4公里,狹處僅10米,平均水深達40米,最深處達70米,總面積88平方公里。為安徽省第一大水庫——陳村水庫蓄水後形成,庫容28億立方米,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西雙塔
水西雙塔位於安徽省涇縣境內,一為大觀塔,一為小方塔。大觀塔始建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寧國府志》、《涇縣志》的記載和現有塔上的題記刻石,都證實了這一點。大觀塔共七層八面,底層直徑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磚圈拱門,層層用疊澀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結構的凸出斗拱,每層出檐雙層,磚塊錯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圖案,層與層之間的轉角處用半圓形磚砌成半圓柱,整個塔體顯得凝重、壯麗。塔內原有樓梯和樓板,今已無存,何時被毀,尚無確切考證,塔的內壁仍然殘留著被火燒過的焦木痕跡。
黃村百歲坊
黃村百歲坊又叫「貞潔坊」,座落在黃村鄉九峰村村頭,建造於清代嘉慶二十四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牌坊的上端刻有圖案,是徐氏贍老撫幼的生動寫照。這位徐氏的四個兒子長大後相繼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建功立業,官位顯赫,為九峰王氏子孫作出了榜樣。後代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在徐氏一百零一歲去世的那年聯名上書朝廷,請求旌表。皇帝下旨建造了這座牌坊,該坊雖然經受了百年風風雨雨的侵襲,至今仍屹立在九峰村頭。百歲坊通體為上等的花崗石建築,高十二米左右。
章渡吊棟閣
吊棟閣位於涇縣西南章渡鎮的「江南千條腿」是一處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瓦房木板結構,前店後宅。房屋一面臨江,用木柱懸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從其下潺潺流過。由於此建築一戶接一戶,綿延一、二華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稱「千條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攤成了長長的一片,似一張大木排順流而下;入夜燈明,燈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萬家燈火」,相互輝映,十分壯觀。獨看一家一戶,又似一盞盞吊在燈桿上的燈籠,故又稱「吊燈閣」;由於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撐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個名稱「吊棟閣」。
魁山·飛雄塔
魁山位於涇縣茂林鎮區南行約一公里處。此山拔地突起,獨聳一峰,圓如古鍾,秀拔出眾。飛雄塔山頂高處有座三層六角磚塔,飛檐翹脊,古意盎然,塔心內空,有梯可登,直上三層,該塔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縣貢生吳延選出資興建,名曰飛雄。建國後,政府在魁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墓,辟為烈士陵園。這里安葬了紅軍將領尋淮洲的忠骨,現藏有陳毅同志於1938年5月率部隊東進抗日途經茂林時,為尋淮洲烈士撰寫的墓誌銘,該碑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此外還安放了在「皖南事變」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遺骨。
西陽花戲樓
涇縣西陽鄉座落著兩座花戲摟,一為里西陽花戲樓,一為外西陽花戲樓。因建於同一時代且建築風格相似,故被當地人稱為姊妹花戲樓,每年九月廟會在此酬神唱戲,故又稱萬年台。雙台均為磚木結構,里西陽萬年台前為單檐歇山式,後棟為硬山頂,前台檐子與後棟前檐相交,台基高1.8米,寬12米,台深10米,台前伸出部分寬6.5米,深約占整台的1/2。頂為大方格木條天花,台中以屏板平行分隔為前後台,粱及檐柱斜撐上刻有戲曲圖文,正脊與戧脊飾以鴟吻。 外西陽萬年台相仿,但結構比里西陽台復雜。屋面6個翹角分三層起翹,飛檐斗拱。台內有單斗無粱藻井和各種花卉。台基高約2米,整個寬13.5米,台深10米。
三吳紀念館
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同為涇縣茂林人,人稱「三吳」,聲播海內外。為匯集三位先生畢生之精粹,展示三位先生一生工作生活和創作經歷,弘揚三位先生藝術上永不止息的創新追求精神,光大一脈相傳孕育於佳山秀水中的涇川文化,涇縣特建立了三吳紀念館,館址選定在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 展覽內容分兩大部分,一為生平介紹,設展採用文字和圖片表現;二為藝術作品和三位先生的文物展示,用展櫥、展櫃表現。
中華第一祠
中華第一祠——翟氏宗祠位於涇縣桃花潭東北,建於明嘉靖年間,坐北朝南,五楹三進,規模宏大,總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獅,祠內有前廳、天井、享堂和寢樓。地基為花崗石鋪成,建築採用銀杏木、紅木、桶木等名貴木材,上下木石結構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歷代帝王將相、地方官吏所賜名匾108塊。大門上有「江南名族」橫匾,享堂中懸「忠孝堂」三字紅底金字木匾。1997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羅哲文來涇縣考察時,贊嘆翟氏宗祠為「中華第一祠」,並欣然題寫了匾額。1998年5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大宗
茂林鎮現存宗祠當中,唯一稱「大宗祠」的,是茂林吳姓的祠堂。祠名匾上「吳氏大宗祠」五字,人稱「蒼龍脫骨體」,縣志記載明邑庫生吳國搶所書,稱其書法如「老樹枯藤,互為撐柱;天梯雲棧,自相鉤連。」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吳氏大宗祠為明崇楨已卯年(1639年)湖廣布政使吳尚默倡建。民國三十年(1941年)新四軍撤離皖南時,在此祠召開告別大會,又為革命遺址。
紅色景點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依託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扎雲嶺期間留下的主要遺址而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位於涇縣西北部,北鄰蕪湖,東聯宣城,南與黃山相毗鄰,西與九華山接壤。新四軍軍部舊址1961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7月陳毅元帥敬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名。1985年正式開放。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現保存完好的有軍部司令部、大會堂、政治部、中共中央東南局等10處舊址,佔地面積200平方千米。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位於皖南涇縣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五十周年而修建,佔地十五公頃,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由入口紀念碑、主題廣場、主碑紀念廣場和無名英雄烈士墓四個紀念性空間序列配以皖南事變史料陳列室有機組合而成,整座陵園以鄧小平題寫的「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主碑為中心,結合山形地勢,將各紀念建築組成一個完整有序、庄嚴肅穆的有機整體。陵園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闕,四座廠闕以數字寓意新四軍的四,七米高隱喻皖南事跡悲壯慘烈的七天七夜。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故居在涇縣西南厚岸鄉,距縣城37公里。故居系清末民居建築,磚木結構,坐東朝西,位柳溪邊。宅前有門樓,挨門樓砌垣牆連正屋,構成前庭院,右側是書房,左側是花園,以一道矮牆間隔,迎面正屋,兩居一廳,兩邊住房,門窗是雕刻花紋圖案,中間為廳堂,後有廚房。故居中陳列著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和學慣用具,展出了王稼祥同志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動照片,供人們參觀瞻仰。
❻ 巫溪旅遊景點大全~集
1、重慶紅池壩草原AAAA
簡介 位於巫溪縣西北邊緣,面積近2萬頃,海拔1800―2500米,由多個岩溶槽谷平壩組成。槽谷底部地形遼闊平坦,夏季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冬季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在此進行養殖等多項科研活動。目前草場已有綿羊一萬只,貝母、西洋參等中葯材種植初見成效。
2、廟峽神谷旅遊區
廟峽神谷旅遊區位於重慶市巫溪縣。廟峽歷為「寧河七峽之冠」。兩岸峻峰聳峙,峭壁如削,植被濃郁如墨,峽內猿猴攀援,鴛鴦嬉戲,古棧道依稀可見,雲台仙子縹緲可人。峽中的「白龍過江」瀑布,宛如一條矯健的白龍,撞石飛越寬近100m的大寧河,洶涌壯闊,七彩斑斕,蔚為壯觀,形成「飛瀑峽中過,舟從瀑下行」的「天下奇觀」,是國家一級景點,位居全國知名瀑布之列。
3、重慶靈巫洞
靈巫洞景區是巫溪縣為實施「旅遊興縣」戰略,高標准、大氣魄開發包裝的第一個旅遊精品景區,她位於大寧河風景名勝區上段(巫溪縣城北12公里)。該景區由煤炭工業部重慶中慶設計工程公司承建,1998年4月動工,同年11月竣工並對遊客開放。
4、重慶夏冰洞
位於大寧河上游,巫溪縣城西80千米的紅池壩高山草場原始森林內,洞口海拔2200米。冰洞所在地層為三疊系灰岩,岩層斜狀傾向195度,傾角30度。洞口朝東,呈三角形,高5米,底寬10米,洞身長40米,高20米,底寬50米。洞底比洞口低。
❼ 新晃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
夜郎文化景點
(一)文物遺址
大灣羅古代崖葬群懸棺景區(大灣羅鄉向家地村、高寨村);古動物化石遺址(大灣羅鄉打岩坡);雙獅峰古營盤(方家屯鄉石烏溪村);舊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長樂坪村);新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商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秦漢遺址(魚市鎮五里卡小坑);唐、宋遺址(洞坪鄉姑召村、波洲鎮紅岩
村);印台古跡(興隆鎮民主村);老營盤(興隆鎮丁字坳);龍門坳(波洲鎮龍門坳);「金鑾殿」(貢溪鄉甘屯村);賀龍指揮部舊址(新晃鎮龍溪口貴州街)。
(二) 古建築
石涼亭(中寨鎮新賽村);三拱橋(新晃鎮紅光村);龍溪口古城古建築(新晃鎮龍溪口);唐伯賡故居(波洲鎮暮山坪村)。
(三)仿古建築
鎮江閣(新晃鎮龍溪公園);文昌閣(扶羅鎮傘寨村);燕來寺(大灣羅鄉新坪村);民俗文化村(興隆鎮丁字坳村);北侗風雨橋(中寨鎮中寨村)。夜郎古都(城樓、舞陽樓、竹王祠)
(四) 碑刻
夜郎故地牌坊(波洲鎮龍門坳);雙獅峰古營盤「黃公屯」(方家屯鄉石烏溪村);牛雕(魚市鎮光輝村);夜郎文體廣場圖騰柱(新晃鎮);「燕然石刻」(興隆鎮民生村);天書石刻(茶坪鄉沖亨村);「特立」石刻(新晃一完小對面);燕趙石刻(新晃一中)。
(五) 名山勝景
黃家壠森林公園-夜郎古都(興隆鎮柏樹林村、民主村;大灣羅鄉興隆坳村、甘家橋村);涼傘溫泉(涼傘鎮沖首村);夜郎谷(方家屯鄉何家田村、白岩灣村、洞坡村);仙人橋、鍾鳴洞坡岩腦景區(大灣羅鄉毛溪村、高寨村、塘家壩村);廟背蟮壠休閑區(方家屯鄉楊家橋村、新晃鎮三拱橋村);三奇洞、紹溪溶洞(貢溪鄉甘屯村、紹溪村);天雷山(步頭降鄉);萬寶山(興隆鎮);公岩、母岩(涼傘鎮劉坪村)
(六)古樹
晏家千年銀杏(晏家鄉殿溪村);紅豆杉(凳寨鄉);倒生杉(扶羅鎮傘寨村);古銀杏群(米貝鄉阿況村);大樹灣古樹(方家屯鄉大樹灣村);雪凍花(林沖鄉塘寨村);古楓樹群(新寨鄉新寨村);金桂樹(步頭降鄉淶溪村);銀杏樹(大灣羅鄉大灣村);懸鏡山銀杏群五樹連根(李樹鄉科賴村)。
夜郎大峽谷
夜郎大峽谷北起貴州省萬山特區高樓坪鄉,南止湖南省新晃縣的龍溪古鎮,是雲貴高原苗領余脈沿伸的末端,剛好處在雪峰山以西,武陵山以南,屬中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峽谷全長15公里,縱深最深達300米,谷底平均寬度不足30米。
燕來寺
燕來寺大雄寶殿高15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坐像和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右側為客堂、伽蘭殿、齋堂、念佛堂和僧寮,總計建築面積1923.6m2,大雄寶殿正面還將續造山門,左側建天王殿、祖師殿、地藏殿、講經堂、五百羅漢堂、藏經閣和琴、棋、書畫室等。
夜郎古樂城
新晃夜郎古樂城又名夜郎古都、黃家壠森林公園,位於縣城東部,與中心城區僅一水之隔。景區佔地面積8000畝,丹霞地貌,坡度舒緩,最高山峰海拔403.6米,最低海拔305米。主要由大前門、浣紗湖、竹王祠、夜郎王宮、王印塔、皇家動物打鬥場等景點組成。公園森林茂密,遮天蔽日,數十座山巒連綿起伏。
龍溪古鎮
龍溪古鎮,位於縣城西北龍溪河與潕水河交匯處,古鎮建築整體布局縝密,工藝精湛,格調清新,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儒道學思想和融通吐納的民族特點。
貢溪溶洞
貢溪鄉距縣城53公里,地處雲貴高原邊沿,湘黔兩省交界,地勢險峻,峽谷幽深,由於雪峰古陸端喀斯特徒坎地貌形成的溶洞群千姿百態、星羅棋布,延綿數十里,據考古學者初探,溶洞中發現了70萬年前的犀牛、馬、羊、熊等大群古動物化石。
涼傘公母岩
新晃侗族自治縣涼傘鄉西北角的涼山嶺上,屹立著兩座巨石,一座上面寬大下面窄小,像一個撐著雨傘的巨人,肅立峰頂;一座像一位美女立於峰頂側面的懸崖之上。人們叫它們為公岩、母岩。
❽ 衢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衢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_衢州哪裡好玩?衢州境內有傳說中的中國圍棋發源地——爛柯山;有譽為「南孔聖地」的孔氏南宗家廟;國家風景名勝區江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田山……
衢州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金華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連江西 上饒、景德鎮,北鄰安徽 黃山,東與省內金華、麗水、杭州三市相交,是閩浙贛皖四省邊際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的江南重鎮。衢江之畔,素有「四省通衢」之稱,也是歷代兵家必爭重鎮。
衢州境內有傳說中的中國圍棋發源地——爛柯山;有譽為「南孔聖地」的孔氏南宗家廟;國家風景名勝區江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田山。有譽稱為「千古之謎、文化瑰寶」的龍游石窟。更有1997年1月,常山縣黃泥塘剖面被國際地科聯組織確認為奧陶系達瑞威爾階界線層型剖面,被喻為「金釘子」的標准地層剖面,從而宣告了中國第一枚「金釘子」的誕生。市內古塔名關,幽岩清泉,珍禽異獸,奇卉古木,則遍布各地。
江郎山
位於江山市區南25公里處的江郎鄉泉井村,以雄偉奇特的「三爿石」著稱於世,在2010年8月作為「中國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南孔聖地
衢州南宗孔氏家廟,孔子家廟「普天下唯二焉」,一在山東曲阜,一在浙江衢州。宋建炎二年(1128年),孔子第48代裔孫、衍聖公孔端友奉孔子夫婦楷木像隨宋高宗率領部分孔氏族人扈蹕南渡後,賜居衢州,後仿曲阜規制重建家廟於衢城菱湖,衢州遂成南孔聖地。孔氏家族遂分為南北兩宗,南宗嫡裔至此紮根於衢州,繁衍生息八百多年。衢州也就成為孔氏家族的又一聖地,史稱「東南闕里」。
龍游石窟
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因此,這一偶然發現,也被當地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爛柯山
又名石室山、石橋山,位於衢州市東南13公里處,面臨烏溪江,與全國重點大型化工企業衢州化學工業公司隔江相望。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青霞第八洞天,又稱景華洞天),此山黛峰翠嶂,景極幽邃。圍棋源於中國,相傳圍棋之根則在爛柯山。
三衢石林景區
石林與藤蔓相互交錯,盡現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和無窮變幻。三衢山是衢州母親山,景觀以典雅精緻見長。
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處,在千島湖,黃山,三清山黃金旅遊線上,是錢塘江源頭。公園由蓮花塘、卓馬坑、蓮花溪、水湖、楓樓等景區組成,總面積4500公頃。雄偉岩奇峭崖險,公園峰巒疊嶂,群山起伏,森林茂密,景色秀美。有千米以上山峰25座,谷狹坡陡,岩崖嶙峋;飛泉瀑布,潺潺溪流,湖水清澈,與山林之美交相輝映。
衢州節理石柱
分布范圍約為30平方公里,發育於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約一億三千七百萬年前。總數有5000萬根,為火山岩原生柱狀節理石柱, 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規模之大,在國內實屬罕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
仙霞古道
200年前的長征之路,黃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領袖,因率領起義軍以游擊戰轉戰大江南北而名垂史冊。黃巢曾二次率軍入浙,開鑿了衢州至福建山路七百里,並在仙霞嶺築關防守,至今仍在當地留下不少傳說。
大路畲族風情村
浙西一個美麗的畲族小山村,這里生態原始,景色迷人,讓遊人流連忘返。大路村歷史文化悠遠,畲族風情獨特,是浙西的西雙版納。境內高山林立,最高峰六春湖海拔1390米;約有大小景觀60多處,構成了雄、奇、險、秀、幽、特的神奇畲族風情文化旅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