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景點圖片大全圖片
1. 黃山迎客松風景圖
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厘米,枝版下高2.5米,樹齡權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枝椏伸出,如人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隻手優雅地斜插在褲兜里,雍容大度,姿態優美。圖片如下:
迎客松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也是安徽省的象徵之一,從人民大會堂鐵畫《迎客松》至車站碼頭,都有它的身影。迎客松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和平友誼的象徵。
(1)黃山景點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迎客松是黃山松的譽稱,系松科松屬的常綠喬木。黃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牯牛降自然保護區以及與浙、贛交界山地,海拔600—700米以上地帶均有分布。黃山松,其外形與我國華北、西北的油松極為相似,故過去一直被當作油松。
1936年我國植物學家們來這里進行實地考察後,經鑒定認為,黃山松針葉短、微細,樹脂道的數量、位置與油松截然不同,是一新種定名為黃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
1961年著名林學家鄭萬鈞等將黃山松與台灣松合並為一種,改其學名為(Pinus taiwanensis),仍保留「黃山松」這一中名。
2. 黃山奇石的名稱帶圖片
黃山奇石有夢筆生花、仙人指路、飛來石、老僧采葯、猴子觀海。
1、夢筆生花版
峰尖石縫中權,長有一株奇巧古松,盤旋曲折,綠蔭一團,宛如盛開的鮮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遊人稱此景為「夢筆生花」,為黃山勝景。筆峰旁有筆架峰、上升峰。
3. 黃山景點有哪些(要有圖片)
送客松、迎客松、蓮花峰、天都峰、一線天、猴子觀海、夢筆生花、西海大峽谷
4. 黃山風景區的介紹啊,或圖片,比較詳細一點的
黃山風景區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東經118°1'度,北緯30°1',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2394.5毫米,年均氣溫7.8℃,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今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1979年7月,鄧小平同志視察黃山,作出了「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從此揭開了黃山旅遊發展的新篇章。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黃山風景區歷屆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時刻牢記《世界遺產公約》所賦予的責任,以保持遺產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己任,始終堅持「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風景名勝區工作方針,正確處理保護管理與開發利用的關系,努力促進環境、生態、經濟、社會協調健康持續發展。森林覆蓋率由80年代初的56%提高到83.4%,植被覆蓋率高達92%,景區內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環境優美,生態系統平衡穩定,各項生態環境指標均達或好於國家標准,成為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華東動植物寶庫」和「人間仙境」。2002年,景區共接待中外遊客135.48萬人次,其中:國內遊客126.25 萬人次,入境遊客9.23萬人次。黃山旅遊集團實現經營總收入5.92億元。2003年,受「非典」影響,共接待遊客103.9萬人次。
一、資源概況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據地質資料分析,黃山在四億年前元古代震旦紀是古揚子海,兩億年前中生代三迭紀「印支地殼運動」變為陸地。此後,又歷經多次造山運動的磨礪和第四次冰川的洗禮,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雄奇險幻的景色,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資源主要特點:一是景觀奇特。景區內有名可數的景點800多處。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三大主峰都在1800米以上,且各有特點:蓮花峰瑰麗,光明頂高曠,天都峰險峻。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俗稱黃山「五絕」。奇松,「高可尋丈短尺許,寄生以石不以土」。名松一百多棵,其中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32棵。怪石,有名可數的有一百二十多處,它們巧奪天工,妙趣橫生。尤其是與奇松相映成趣,分外瑰奇。「黃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雲海,是黃山的魔術大師,使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只信茫茫雲是海,不信茫茫海是雲」。溫泉,屬碳酸鹽型,水質可浴可飲,水溫長年保持在42℃左右。「五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溫泉」。冬雪,是遊人公認的一絕。黃山每到嚴冬,便「處處路通琉璃界,時時身在水晶官」。1993年12月,朱鎔基總理視察黃山時指出:「黃山本來就很美,冬雪更為黃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二是動植物資源豐富。黃山素有「華東植物寶庫之稱」,共有高等植物217科1664種,其中原生植物1446種。主要有黃山松、黃山杜鵑、天女花、木蓮、紅豆杉、鐵杉等。植被覆蓋率達92%,森林覆蓋率達83.4%。珍禽異獸種類繁多,群落完整,生態穩定平衡。動物共550種,屬國家一、二、三類保護動物30多種。主要有短尾猴、四不象、小靈貓、蘇門羚、梅花鹿、娃娃魚、白鷳、八音鳥、相思鳥等。三是文化底蘊深厚。黃山景區地處文化歷史悠久的古徽州,現有摩崖石刻200多處,古道、古橋、古寺、古亭等古建築近百處;歷代歌頌黃山的詩詞歌賦2萬多首(篇);以黃山為題材的書法、繪畫、攝影作品難以計數。明末清初,漸江、石濤、梅清等人師法自然,創立了「黃山畫派」,歷數百年而不衰。近年來拍攝並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播放的影視風光片,出版的中外科普和游覽叢書、導游圖、畫冊、影集、名信片,發行的黃山系列郵票,刊發的各類論文,也構成了黃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5. 關於描寫黃山景色的內容以及圖片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跨市內黟縣、休寧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平方公里。黃山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日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素稱黃山「五絕」,令海內外遊人嘆為觀止。黃山8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並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三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m。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的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雲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妝素裹下的聖潔之美。游過黃山的人都說:黃山的「主旋律」是在雲霧中。這就是說黃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帶,而且是有雲霧時為最佳。當人們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時,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雲,如臨於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黃山雲海,特別奇絕。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迴旋,時而舒展,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涌來時,整個黃山景區就被分成諸多雲的海洋。被濃霧籠罩的山峰突然顯露出來,層層疊疊、隱隱約約,山之秀之奇在這里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著的雲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
6. 黃山風景區資料及圖片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黃山風景區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東經118°09'、北緯30°08'),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
黃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衡山之煙雲、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景區內奇峰聳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撥均在1800米以上。
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而且朝夕有別。初春: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漫山杜鵑,爭奇斗艷,十里桃花,奼紫嫣紅;盛夏:湧泉池清,峭壁飛瀑,層巒疊翠,綠蔭遍地,奇花異草,芳香誘人;金秋:丹楓如火,山花流芳,層林盡染,凝紫飛紅,絢麗璀璨;嚴冬:銀裝素裹,玉樹瓊樓,霧松冰掛,晶瑩雅潔。黃山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神奇的風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又稱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域中植物1450餘種;動物470餘種,古寺廟亭閣,碑碣石刻200餘處。
黃山 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
黃山 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沒上黃山的人嚮往黃山,上了黃山的人更留戀黃山。它會使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黃山 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真可謂人間仙境。
目前,黃山的開發建設已有相當的規模,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日臻完善,景區內已先後開通雲谷索道、玉屏索道和太平索道,四星級賓館3 家,黃山至屯溪的64公里二級公路全面開通。黃山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1990年12 月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衛生山"、"安全山",1997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文明山",1998年被中央文明委、國家建設部、國家旅遊局定為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999年11月,黃山風景名勝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首屆國際梅利娜.邁爾庫里文化景觀保護與管理世界榮譽獎。
7. 黃山奇石圖片
黃山奇石圖片如下:
1、
(7)黃山景點圖片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黃山奇石版的介紹:
1、黃山奇石,星羅棋布,點綴在波權瀾壯觀的黃山峰海中。它們形態別致,或大或小,爭相競秀,意趣無窮。黃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異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鰲魚馱金龜」、「孔雀戲蓮花」"天狗望月"。
2、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天女綉花」、「夫妻談心」、「童子拜觀音」;有的形同各種物品,如「夢筆生花」、「筆架峰」、「飛來石」「仙人指路」;有的又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而命名,如「蘇武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達摩面壁」等。
3、這些黃山奇石,或叫怪石,大的就是一座山峰, 如仙桃峰、筆鋒,老人峰等,這些亦峰亦石的景觀,它們之所以能成為稱奇於世的奇峰,蓋由於這些峰上形象生動的怪石而得名;小的如同盆景古玩如「猴子觀海」上的「猴石」,「鰲魚吃螺螄」中的「螺螄石」等。
4、塊石大小均在3米以內,如雕如塑,妙趣橫生。有的怪石因觀賞角度改變,景緻隨之變化,具有移布換景的奇趣。
8. 黃山風景介紹和圖片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擁有「天下第一專奇山」之稱。「五嶽歸屬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是對黃山最好的評價。
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黃山原名「黟山」,因山峰和岩石遙望青黑而得名。
9. 黃山風景圖片及介紹
你可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