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旅遊免費
A. 朝陽區 有什麼旅遊景點
國家體育館
元大都城遺址
奧林匹克公園網球場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專)
中國紫檀博物館屬
798藝術區
朝陽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曲棍球場
明城牆遺址公園
富國海底世界
日壇公園
紅領巾公園
團結湖公園
潘家園舊貨市場
東岳廟
三里屯
金盞鬱金香花園
東壩郊野公園
北頂娘娘廟
鬱金香溫泉度假村
沙河濕地
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
北京工人體育館
北京蟹島度假村
秀水街
老君堂公園
杜仲公園
興隆公園
京城梨園
常營公園
將府公園
朝來森林公園
世紀劇院
中國木偶劇院
萊太美食街
南下坡清真寺
長營清真寺
慶豐閘
百鳥園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古玩城
中國體育博物館
全國農業展館
皇木廠
B. 遼寧省朝陽市地質公園旅遊景點2020年5月19號免費嗎
遼寧省朝陽市地質公園旅遊景點,2020年5月19號免費。
C. 朝陽旅行私人導游
私人導游,顧名思義,只為個人或者小團隊提供導游服務的導游,私人的行程是因為遊客有不同的要求。與傳統旅遊導游不同的是,私人導游可以提供顧客提供一對一的私人導游服務。
私人導游的分類
私人導游首先是要求持有國內認可的導游證才可以上崗,根據導游服務的區域、導游的經驗、提供的語種、主要分為:目的地的私人導游,英文私人導游,私人旅遊管家等等。[1]
私人導游的行程
私人導游可以根據遊客的要求,改變旅行路線,行程自由。同時根據遊客的需要,可以給遊客提供不同的服務。目前我國很多人在國外做華人導游,專門接待國內的遊客。他們可以根據遊客需要,為遊客提供不同的服務。如果客人需要游多個城市,可以要求導游帶車,這樣行程就會更加方便。
私人導游的收費
私人導游就是為少數的散客進行單獨的導游服務,私人導游分為普通話導游和外語導游。在北京普通話導游一天的收費標准380元,外語導游分為大語種導游和小語種導游,英語導游一天收費是500元上下,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等小語種導游的收費最貴,一天的收費在600元-800元左右,不過私人導游的工作時間沒定數,除了陪客戶游覽還要兼帶陪吃、陪聊,經常會超過8小時,這樣算來最貴的小語種導游每小時收費也難達百元。
D. 朝陽旅遊景點大全
朝陽著名景點
亞運村,日壇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朝陽公園,西黃寺
E. 朝陽的旅遊資源
朝陽有20多處風景名勝區,其中以鳳凰山 、大黑山兩處國家森林公園最負盛名,貫穿朝版陽全境的努魯爾虎山權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朝陽歷史悠久,人文遺跡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已發現歷史遺跡3400多處,出土文物數萬件。
風景名勝景點簡介朝陽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為古生物化石、含化石地層、地質構造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風景區以溪流、林木、花草、山石見長桃花山風景區遼西第一家「省級生態農業庄園」鳳凰山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AAA級景區
F. 遼寧省朝陽市地質公園旅遊景點19號免費嗎
遼寧省朝陽市地質公園旅遊景點,19號免費嗎?現在應該旅遊景點都不是免費的。
G. 遼寧朝陽出發旅遊自駕游到哪好玩
朝陽有很多可以玩的呀,如果你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可以去鳥化石博物館看看,那裡世界上第一隻鳥和第一朵花的化石標本。也可以去北塔,這是五代同體的古塔,裡面有地宮,出土了很多國家級文物,就在它旁邊的博物館展覽。
自然景觀的話,可以去登鳳凰山,那裡有兩佛舍利(燃燈佛和未來佛),這只在朝陽出現了哦~以上是市內的景點。
縣區的話可以去白石水庫漂流,大黑山覽景,清風嶺參觀《中國地》的拍攝場地,北票和凌源還都可以泡溫泉...車程都在一個小時以內。
游覽完不要忘了買點朝陽特產啊,雜糧,喀左陳醋,如果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吃到好吃的大棗和南國梨喲~
H. 北京朝陽旅遊景點有哪些
日壇公園:位於建國門外大街路北,日壇路東側,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大明之神的地方。最初祭壇為白石方台,壇面為紅琉璃,象徵太陽。清時改為磚砌方台,邊長5丈,高為5尺9寸,四面出階,各九級,新中國成立後這里辟為公園,1985年後按原規制重建日壇。
北京民俗博物館:坐落於朝陽門外大街141號,館址設在集元、明、清古建群為一體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岳廟,是京城唯一國辦民俗類博物館。
I. 遼寧省朝陽市內旅遊
朝陽好一點的賓館有好多,最高檔的有燕都國際酒店。這個不錯的。還有一些小一點的,分布的比較散離市中心也比近遠。住宿費用應該在二百到四百左右。治安環境沒問題。
燕都國際對面就是商業街比較集中的街了。當然還有一些大的商城,分布在這條主街上的!
旅遊景點有世界聞名的化石展覽館,佛教中佛骨舍利的發現地南北塔,還有鳳凰名山,槐樹洞風景區,劈山溝風景區。
小吃嘛要想吃全就要走幾個縣城了,凌源的豆腐腦配上吊爐餅夾油炸糕,喀左的羊湯配煎餅卷油條。北票的糕點等等。
呵呵,可以當免費導游啊!
以下是套詞!
歷史文化
朝陽的歷史文化在遼寧省以至於國內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獨特優勢。多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和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人們已經逐步認識到了朝陽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朝陽悠久的歷史可上溯到距今1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喀左縣水泉鄉大凌河畔發現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是目前發現的中國北部最早的古人類聚居地。出土的人類牙齒化石和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灰燼層表明,當時的遠古人類在這里已經從事狩獵、採集並用火熟食,過著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今建平縣發現的古人類上臂骨及肱骨化石表明,距今四五萬年前,朝陽大地上出現了與現代人體制征相似的原始「新人」——建平人。 據1979年喀左東山嘴祭壇和建平、凌源兩縣交界處牛河梁女神廟、積石冢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表明,生活在朝陽大地上的原始人類,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已邁入人類文明社會的門坎,出現了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從積石冢群出土的大量精美彩陶和以玉豬龍為首的玉器看,當時的社會已經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生產技術、工藝水平以及審美意識都達到了相當的文明水準。朝陽紅山文化大型壇、廟、冢遺址的發現,有利地證明了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了古代文明社會,從而使朝陽地區成為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發 祥地之一,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
東北最古老的歷史名城
朝陽歷史古城的發展及其地位,標志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獨特的歷史優勢。位於朝陽城東南郊的柳城歷史久遠,戰國時,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屬遼西郡。至漢朝時,柳城已成為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後被三郡烏桓據為統治中心,曹操北伐烏桓曾揮師柳城,可見柳城在秦漢時期已成為東北重鎮。公元342年,前燕王在「柳城之北、龍山之西」建都為龍城, 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北燕立國88年期間,龍城為三燕都城達52年之久。一座繁華的都城——龍城也成為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歷史名城。
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朝陽古稱塞外遼西之地,由於地理位置處於中原通往東北的古代交通要衢,歷史民族活動方面處於中原漢族與東北各少數民族互相交流及融合發展的紐帶地區,因此中原歷代王朝都在此設邊關重鎮,而東北各族入主中原時也要把這里作為必爭之地,使朝陽成為歷代塞外戰略要地。
隋唐時期,朝陽為營州,被稱為「隋唐王朝的中央政府與東北各族往來的樞紐」,也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各族繼續統一和推行封建制度的前沿陣地。根據戰爭的需要,還開通了中原到遼西的營州古道,從營州可到遼東、朝鮮、日本,使營州的經濟文化產生了交替繁榮的局面。而遼西營州也成為盛唐文學經常描寫的邊塞題材之一。
遼金元時期,是契丹、女真和蒙古族於中國北方迭起興盛時期,而地處遼西的朝陽地區,也成為這些北方民族與中原兩宋王朝激烈爭奪的戰略要地。
明清時期,朝陽仍為重要建置之地。清朝時,朝陽為清帝東巡的要路駐蹕之所,也是清政府借地養民屯兵蓄銳之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曾從朝陽調集蒙古騎兵開赴沿海口岸駐防。盡管隨著清朝對全國的統一與行政區劃的相對穩定,朝陽作為塞外戰略要地的作用也相應轉移,但歷史上多次成為遼西以至東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事實,卻使它的重要戰略地位永存史冊。
歷史上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
朝陽在歷史上是中原各族與東北各民族交流的紐帶地區。隋唐時期,朝陽是多民族聚居交融的興盛時期,這一時期曾在朝陽境內居住的民族有契丹、突厥、室韋、奚族等。由於隋唐多次大規模東征高句麗,中原漢族隨之大量湧入定居。
遼金元時期,北方三大族系——契丹、女真、蒙古族的興盛發展,都將遼西作為重要基地,因此地處遼西的朝陽在當時也處於一個多民族交替融合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期。 明清時期,朝陽辟有蒙古王公封地,因此居住著大量蒙古族。這時期中原漢族因移民墾荒也大量遷入,且漸居多數。清代以後,由於民族分布沒有發生大的動盪遷移事件,民族分布狀況趨於穩定,從而形成了近現代朝陽民族分布的基礎。
豐富的文物古跡
朝陽的文物古跡,不但以流源長、分布廣、類型多、價值大而成為本地悠久歷史的標志,而且為中華民族流源及其文明的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
人類居住遺址在朝陽分布廣泛,各個時期均有遺存發現,計有4000多處,最早的古人類居住址為喀左縣鴿子洞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居住址,這是與北京周口店人文化相一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隨著代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進度的城鎮的興起,古代建築迅速發展,寺廟和古塔遍布城鄉。朝陽較早的寺廟可追溯到5000年前紅山文化時期的喀左東山嘴祭壇和牛河梁女神廟,這種祭祀建築為古人祭奠祖先和天地所用。朝陽現存古塔址22處,多為遼代所建,著名遺存古塔有朝陽城內的南塔、北塔、城東鳳凰山上的中寺摩雲塔、喀左縣城的利州塔等,這些古塔造形美觀、工藝精巧,堪稱古代建築的珍存。朝陽現存古代寺觀址142處,其中遼金元時期的22處、明清時期118處,近現代2處。著名的寺廟宮觀有佑順寺、惠寧寺、萬祥寺、天成觀、玉清宮等。朝陽還發現古代石橋2座,其中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發現冶煉址4處,最早的一處為春秋時期。發現窯址20處,以遼金元時期陶瓷磚瓦窯居多。發現古墓葬410處,各時期均有遺存。
朝陽市境內出土文物數萬件,計總量約佔全省的近三分之二,而且文物珍品尤多。陶瓷類文物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遺址中,金器類文物以商周青銅器最為著名,石玉類文物極為廣泛,書畫類文物在晉代、遼代及元代壁畫墓中多有發現。所有這些蘊藏於朝陽這片被稱為「神秘土地」上的豐富的文物古跡,作為巨大的歷史財富,將日益顯示出更為深遠的意義。
光榮的革命傳統
在歷代社會變革中,朝陽人民都以堅苦卓絕的精神推動了歷史發展,特別是在近現代的革命斗爭中,朝陽人民以英勇的斗爭精神、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
清朝末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朝陽人民,不堪屈辱,不畏強暴,同封建王朝、官府和外國侵略者進行了英勇斗爭。1836年至1911年的70多年間,朝陽地區爆發了十幾起規模較大的民眾武裝起義。1861年,朝陽縣李風奎率部分挖金工人和破產農民起義攻入縣城,連破凌源、赤峰,震驚清廷。1900年,朝陽縣鏵子溝鄧萊峰為反抗外國傳教士的侵略壓迫,組織了聯庄會並成立了「抗洋會社」民眾武裝,與外國侵略者和腐敗的清政府軍隊進行浴血奮戰,最後英勇就義。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苛捐雜稅重重盤剝百姓,1915年至1917年間,朝陽地區連續發生了建平侯文廣、朝陽趙子馥、北票高振英等領導的大規模武裝抗捐斗爭。1922年,凌源縣張明久領導的武裝抗捐斗爭持續8年之久。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朝陽人民的革命斗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特別是1925年中共熱和工委建立後,以熱察綏早期黨的領導人陳鏡湖為首的共產黨人積極開展革命活動,使朝陽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有了迅速發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強占東北,朝陽人民不畏強暴投入了抗日救國的人民戰爭。日本侵略者在侵佔熱和的進程中,首先受到了遼西抗日義勇軍的沉重打擊。在艱苦的抗日戰爭歲月里,北票的蘭天林部、朝陽的劉振東部、喀左的李天德部和郭文連部、建平的高體乾部等抗日武裝,如尖刀直插敵人心腹。朝陽縣石明信溝人民屢遭洗劫英勇不屈,堅守故土不容侵犯直至抗戰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朝陽再度成為國共雙方爭奪的戰場。戰斗在朝陽地區的黨政軍民與國民黨軍隊和地主武裝進行了浴血奮戰,為解放朝陽、解放全中國創造了不朽的英雄業績。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進程中,朝陽地區涌現出了眾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出生於建平的陳鏡湖,是從李大釗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時即已參加革命的早期共產黨員,曾任內蒙古特委書記等職,為抗日救國獻身而被稱為革命先驅。出生於朝陽縣的趙尚志烈士,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優秀將領,他智勇殺敵,令敵聞風喪膽,名震四方,被譽為「北國雄獅」。出生於朝陽縣的劉桂伍烈士,在西安事變中為抗日救國榮立「捉蔣」首功,後奮戰抗日疆場壯烈犧牲,成為全國人民敬佩的英雄。此外,出生於朝陽縣的孟廣忠、出生於建平的張耀華、出生於凌源的馬瑞馥、出生於喀左的莫德、杜根德、出生於北票的張振堂等革命先烈都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而英勇獻身,他們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淀
朝陽的文化藝術有著濃厚的民間性、民族性、民俗性、地方性的特點,形式紛繁,歷史久遠。
古老傳統的泥塑、石刻、木雕藝術一直在朝陽流傳,並有新的發展。民間藝術巧匠在復修佑順寺、惠寧寺、天成觀等工程中,顯示了古老絕技,其雕刻之精勝過往昔。民間雕刻、泥塑既繼承了民間傳統,又增添了新的科學技法。
刺綉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朝陽民間刺綉,據考古發掘,於唐、遼、金已形成了獨特風格。朝陽民間刺綉以服裝、枕套、檯布、門簾、鞋襪等日用品為主體,內容分為花、草、魚、蟲等門類,技法細密,色彩鮮艷,典麗端莊。 朝陽民間剪紙藝術發源於宋代。民間剪紙內容廣泛,以民間剪紙藝人自選題材為主,以傳統題材最有特色,歷史傳說、神話和戲曲剪紙也頗有佳作。朝陽的剪紙藝術融化「冀」、「魯」簡煉淳厚的韻味,又匯集江南明快、纖巧的情致,染上朝陽的山水風光,形成了獨特風格。
朝陽的表演藝術不斷發展。京劇於清朝末年傳入朝陽地區;二人轉藝術也於清末傳入朝陽地區,成為朝陽地區主要的曲藝形式之一;朝陽的評劇藝術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話劇藝術於20世紀40年代傳入朝陽地區。朝陽的傳統戲曲有著廣泛的影響。到60年代,朝陽的戲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譽為遼西的山裡紅派。在戲劇創作實踐中,成長起了山裡紅派作者群。在戲曲革新方面,遵循戲曲藝術的發展規律,突出了遼西山裡紅派的藝術特徵,從劇作到演出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皮影戲源於冀中,在朝陽民間流傳歷史久遠,形成音調高亢、柔美、風趣活潑的風格。如今的皮影擴大了幕面、改進了燈光,利用種種現代手段,把神話故事表演得異常精彩。 朝陽的民間文學底蘊豐厚。在多民族的朝陽,民間神話傳說猶如絢麗的珍珠,讓人挖掘不盡、采擷不完。這塊浸透著古國文明的大地也哺育出了文壇上的幾位傑出人物。1837年出生於北票下府的蒙古族文學家尹湛納希,著述了《大元盛世青史演義》、《一層樓》、《泣紅亭》等文史巨著,被稱為「蒙古族的曹雪芹」。出生於凌源萬元店的蒙古族風俗學家、思想家羅布桑卻丹,於民國初年著作的《蒙古風俗鑒》被譽為蒙古族的網路全書,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遺產。1847年出生於建昌的畫家張 晉,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國畫,藝術造詣高深,流傳很廣。這三位名家被稱為朝陽文壇「三傑」。在現代文壇上,以瑪拉沁夫、胡景芳為代表的朝陽籍作家也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