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於都靖石旅遊景點

於都靖石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1-16 19:34:54

① 於都到靖石的車票是多少

16

② 從贛州市內出發怎麼去於都屏山牧場

呵呵!我是於都的就在
屏山牧場
那不遠去了你可能會有點失望別想的太好啊!回
贛州到於都的車答可以說十多分鍾就有不管在新汽車站還是東河車站。於都到靖石屏山牧場的車就上午八點多和下午兩點有車,說實話早上的你基本上是趕不到,下午的你趕到了但是晚上你也回不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要怎麼處理晚上在那裡過夜的最好在於都住個晚上做早上的車去

③ 於都有什麼旅遊景點

萬里長征第一渡
被稱為「長征第一渡」的「於都紅軍大橋」是於都縣橫跨於都河的第8座大橋,1934年,8.6萬紅軍主力從於都河上8個渡口渡河,踏上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後,於都人民自強不息,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先後在當年紅軍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於河大橋、寒信大橋、長征大橋、三門大橋等7座大橋,使兩岸87萬於都人民結束了擺渡的歷史。
羅田岩,位於縣城貢江南岸楂林村323國道旁,距縣城1公里。是歷代名人摩崖石刻眾多,丹山碧水為主的歷代風景名勝地,湖光山色,景色宜人,開發於南北朝,自北宋時亨譽盛名,並創「華岩禪院」,聞名一時,為亨譽海內外名篇《愛蓮說》碑刻發表地。
千百年來,我國眾多名家學者、文官武將、騷人墨客、遊客信士陳運和等,都曾慕名前來攬勝觀景,或結廬築室,戓談道講學,或著文寫詩。在方圓2.5公里的懸崖峭壁上,鐫有自唐宋以來岳飛、文天祥、朱熹、八大山人、王懋德、王陽明、羅洪先……眾多歷代名人題刻100餘品,為羅田岩而作的詩文80餘件。這里有我國北宋時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曾經影響我國思想史八九百年之久的道教與理學奠基人周敦頤的摩崖題刻、及其講學和紀念遺址「濂溪書院」、「濂溪閣」;千年古柏、羅田岩千年古廟、漏米岩、於陽一覽、帝監亭、卧雲閣、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周敦頤和岳飛塑像、隧道、休閑場所、娛樂活動、周邊還有景觀獨特、宛若人間仙境的官才寨和通心岩。
羅田岩正逐步開發成一個攬勝觀景,旅遊休閑,娛樂度假的省級綜合性風景區,景區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分為以羅田岩為代表的八大各具特色的功能景區。
屏山
屏山,坐落於縣南部的靖石鄉境內,距縣城約60公里,舊名龍山,海拔1312米,為縣內最高峰,山麓四周百餘里,皆山石層壘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結構,山高如屏,有奇禽異獸,盛夏最高氣溫29℃。
專家評價,屏山海拔900米以下是國家地質公園張家界風光,懸崖壁立,奇石眾多,原始森林鬱郁蔥蔥,蔗天蔽日。900米以上則是一片北國草原風光,山頂5萬畝碧綠的高山草原連綿起伏,雄偉壯闊。屏山把南方的高山雄姿與北國的草原風光融為一體。
這里終日雲鎖霧繞,有極為罕見的天然盆景樹帶、河西走廊壁牆,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氣勢磅礴的瀑布飛泉,雄偉俊俏的葫蘆頂,神形逼真的鱷魚大石雕;有如虎歇坪毛澤東祖墳地貌的金蓮山寺廟,充滿神奇色彩和古老傳說的仙人下棋、黃狗鑽窿和仙人泉,觀雲海、看日出,穿雲霧,頂風口的高山草原風光。更有1996年冬天開始投資創辦的我國第一家個人集資開發高山草場——屏山牧場風光,1998年被列為國家計委和國家農業部南方草山草坡示範工程項目,生產的「屏山高山青草奶」各系列產品暢銷江南各地,深受人們喜愛。
屏山腳下是牧場總部,有專為遊客而備的仿歐度假村,更有奶牛飼養、產品加工車間。從度假村上山有兩條路,一條是長達六公里、可通汽車的盤山水泥路。另一條路,則是順澗而上的便道,當地人稱之為險道。走險道,是遊客登山攬勝奇的最佳之道,可穿茫茫原始森林,聽潺澗水歡唱,觀千年灌木藤蔓,賞高險奇山異石,品古老神仙傳說,別有一番情趣;有草鞋橋、拐杖橋、鱷魚大石雕、金雞啼曉、雄鷹展翅、雄獅鎮山,高鼻子「老外」、仙人下棋……景緻奇特,意趣盎然。 山頂處,明代農民起義軍首領朱紹綱曾在此安營紮寨、練兵習武。登上山頂,臨風四眺,感受白雲在我腳下飄浮,飛鳥在我腳下吟唱,萬畝草原雲翻騰,表草叢中現牛羊的清麗平和景色,令人豪情頓生,抑不住內心的贊嘆:風景這邊獨好!
寶塔公園
寶塔公園,位於縣城西門323國道旁,是人們登高望遠、眺望貢江、訪古佛事的理想場所。寶塔舊名「慧明院塔」,始建於宋至和二年(1055 年),後幾經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寶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稱,備受民間愛護。文革時被毀,2004年全縣人民自發捐資移址重建。現寶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風,塔身七級重檐,每級設游廊;塔單層設子、午、卯、酉、四大正門。雙層設乾、坤、艮、巽四大隅門,塔剎四級鑄鐵,塔胎呈八角形,直徑12米,塔體框架磚混結構,外砌青磚,著色調和,仿宋風格,蔚為壯觀。濤濤貢江蜿蜓飄流而過,崗巒聳翠,群山競秀,左迎右顧,前拱後揖。1934年10月16日-18日傍晚,以彭德懷、楊尚昆率領的紅三軍團共17805人在老重光寶塔腳下和縣城南門、羅坳孟口渡口渡過於都河,開始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公園突出了庄嚴典雅,古樸亮麗,生態協調的特點,包括登重光寶塔、貢江遠眺、縣城掠影、宗教朝靖、森林漫步、夜賞寶塔等活動。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位於縣城東門,是中央紅軍渡過於都河出發長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等中央領導人及其由中央機關組成的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就是從這里邁出長征第一步的。碑園西側為渡口碼頭,浮橋,楊成武題寫的「長征渡口」石刻,東側為2004年移址新建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自然人文
於都縣「山明川秀,地麗物繁」,名勝古跡眾多,旅遊景點引人入勝。現已開發「紅」、「綠」、「古」特色旅遊景區10餘處,如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東門渡口、毛澤東舊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場――屏山牧場、羅田岩摩崖石刻、寶塔公園等。另外,在全國新農村建設發源示範點――羅坳油槽下和梓山歐陽屋新開發的農家樂休閑旅遊景點,吸引各地遊客旅遊觀光。目前於都正計劃組織籌備建立長徵文化藝術旅遊節和嗩吶藝術旅遊節;新開發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園、楊公壩、盤古茶場生態旅遊等10個旅遊景區。

④ 有從於都縣城到屏山牧場的車嗎大概多久一趟,都是什麼時間啊

於都車站有直達屏山牧場的車。具體時間到車站看看,如果是自己開車去,也很近, 於都-利村-禾豐-鐵山龍-靖石鄉 屏山牧場就在靖石鄉 在路上有塊大招牌,看招牌走。 跟著縣道走不會迷路的。就一條路到。好像是50多公里吧。

⑤ 於都富裕建材牆體

於都地處贛州市東部,距贛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東鄰瑞金,南接安遠,西連贛縣,北毗興國和寧都;位於東經115°11'~115°49',北緯25°35'8"~26°20'53"之間;轄23個鄉鎮,357個行政村,總面積2893平方公里,南北長83.25公里,東西寬63.33公里;人口94.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6.74萬,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縣政府駐地在貢江鎮,該鎮面積154.65平方公里,轄28個村和8個居委會,總人口16.85萬。改革開放以後,農業人口向城市化轉移速度加快,僅2000-2005年就轉移6.5萬人;城區面積由改革開放初期3平方公里擴大到12平方公里;境內少數民族有畲族,占總人口的0.4%;境內通行客家方言。[編輯本段]歷史沿革於都始建縣於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稱「於都」。建縣時幅員遼闊,所轄地域含現瑞金、會昌、石城、寧都、安遠和尋烏諸縣。素有「六縣之母」和「閩、粵、湘三省往來之沖」之稱。古時於都曾為贛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要地,郡治設在於都近250年之久。蘇區時期,先後分設於都、勝利、登賢、瑞西、興勝、於西等縣,中共贛南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駐於都縣城。[編輯本段]地貌概況於都境內地貌復雜,有盆地、丘陵地、丘陵和綿延的山地,羅田岩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區,也有寬廣的山間河谷堆積平原及崗地,整個地勢由一系列平行山嶺與許多大小不等、成因多樣的盆地組成。總體上是南嶺山系武夷山的余脈,屬丘陵低山區,四周群山環抱,東、南、北三面地勢較高些,逐漸向中、西部傾斜。位於靖石、盤古山、利村之間,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為境內最高峰;峽山與贛縣交界處的貢水河床為縣域最低處。境內河流屬贛江水系,總長度1283公里,主要河流有貢水、梅江、濂江,其中貢水在境內的長度為66公里。出露地層以震旦紀、白堊紀為主,分布最廣。全縣耕地面積49.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4.2萬畝,山地面積321萬畝,丘陵面積212.6萬畝,平原面積47.7萬畝,江河水面16.2萬畝,水力蘊藏量達38.7萬千瓦。[編輯本段]自然資源於都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氣溫分別是8.2℃和29.7℃,極端氣溫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約佔全年的47%,年日照時數1621.9小時,年均無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風、高溫乾熱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影響。土壤類型主要為紅壤,佔全縣總面積的67.8%,水稻土佔11%。境內地下礦藏資源豐富,有鎢、錫、鉍、鋅、金、銀、銅、鐵、錳、稀土、灰石、透閃石、耐火粘土等28種,是贛州市重要的礦產品基地。其中鎢礦有大、中型礦區7處;煤、石灰石儲量大,分布廣。[編輯本段]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於都工業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2005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2.31億元,比1978年(2829萬元)增加了43.5倍。2005年主要產品產量:鎢精礦年產量達2997.26噸、發電量722.8萬度、齒輪845萬件、原煤5.5萬噸、水泥62.3萬噸。而1978年65%鎢精礦產量僅526噸,發電量71.17萬度,水泥1591噸,石灰93204噸。目前於都已形成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機械電子、現代輕紡和食品加工為主導的五大支柱產業。鐵山壠鎢礦、江鈴齒輪有限公司、國興集團東方紅水泥有限公司、國興集團東方紅於都旋窯水泥、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和以泰電子廠為本縣及省市知名企業。於都工業園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31億元,完成「三通一平」面積3700畝,引入縣外資金29億元,簽約項目146個,動工建廠企業17家,投產企業42家,被評為省重點工業園區。於都現有220kV變電站一座,220kV線路3條,110kV變電站3座,110kV線路5條,35kV變電站11座,容量45830kVA,35kV線路15條,計168.34km。1978年以來,全縣退耕還林面積3萬畝,荒山開發利用面積5.2萬畝(屬退耕還林工程),控制水土流失面積52萬畝,保護基本農田面積44.2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6%提高到67.4%。同時完善了農田水利等基礎措施,為農民增產增收、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2005年農業生產總值15.7億元,比1978年(6154萬元)增加25.5倍;2005年晚稻總產11.33萬噸,單產694斤,比1978年(晚稻種植面積37.4萬畝,單產334斤)翻一翻。2005年油菜播種面積7.04萬畝,總產6362噸,單產90公斤,與1978年相比,面積增加一倍,單產增加1.7倍。2005年瓜果總產量25340噸,其中臍橙產量14787噸;1978年水果產量23807擔,其中柑桔8910擔;果園面積2692畝,其中柑桔1081畝。2005年水產品養殖面積43195畝,總產量13309噸;1978年全縣水產養殖面積僅17066畝,產量僅11677擔。2005年肉類總產量為43333噸,生豬出欄288974頭,家禽出籠118326百羽,黃牛出欄27750頭,水牛存欄6615頭,牛奶產量45080噸,奶牛存欄9016頭;1978年畜牧產品以自給為主,全縣生豬存欄140640頭,家禽存欄7084百隻,黃牛存欄25074頭,水牛存欄13048頭,牛奶產量僅169擔。當前於都農業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新增省、市級龍頭企業9家,帶動該縣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編輯本段]交通狀況於都交通運輸,古時以水運為主,1935年始有汽車運輸。改革開放初期,全縣僅有各級公路135條,總長836.46公里,公路密度27.67/百平方公里;目前,於都擁有各類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國道91.45/2條(323線、319線),省道54.24公里/2條(銀於線、庄黃線),省養縣道93.8公里/3條(於盤線、利朱線、三門-金沙線),縣道377.984公里/16條,鄉道528.261公里/57條,村道1505.725公里/724條,有渡口32個,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國道323線、319線、省道於銀線為主骨架,縣道為支架,鄉村道為延伸的公路運輸網路。實現市至縣通二級公里水泥路,21個鄉鎮機關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72個行政村通公路及134個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為605.79公里,占通車里程的25%。2001年12月開工建設贛龍鐵路58公里,於2005年4月正式通車。境內航道2條,航線總里程123公里。有大型橋梁6座,即寒信大橋、水頭大橋、紅軍大橋、長征大橋、三門大橋和新澄江大橋,總長2030.24米。中型水利樞紐工程2座,即漁翁埠水電站和下欄水庫工程。[編輯本段]教育文化1949年全縣有中學2所,公、私立小學146所,在校學生近萬人,1978年全縣有學校725所,其中高中18所,初中18所,小學689所,在校學生共計97871人,其中中學生21513人,小學生76358人,入學率為92.8%;教職工4272人,其中公教師1978人,民教師2297人。改革發展至今,全縣已擁有各類學校451所,其中中等專業學校3所、普通中學46所、小學326所,幼兒園7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人數21.73萬,教職工總數8012人,其中專任教師7210人。改革開放初期,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58個,其中縣醫院3所,即人民醫院、中醫院和皮膚病防治所,鄉鎮衛生院26所;床位484張,衛生技術人員437人。目前全縣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42個,其中醫院5所,衛生院23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12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個;床位數1061張,醫務人員1346人,其中技術人員1220人。縣城設有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廣播電視台等文化設施和採茶劇團;地方劇主要有贛南採茶戲,主要傳統戲有《南山耕田》、《王三賣肉》、《才郎別店》、《妹子》、《補皮鞋》等,改革開放初期縣採茶劇團排演的《茶童戲主》盛演不衰,後拍攝成同名戲曲藝術片,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編輯本段]萬里長征第一渡被稱為「長征第一渡」的「於都紅軍大橋」是於都縣橫跨於都河的第8座大橋,1934年,8.6萬紅軍主力從於都河上8個渡口渡河,踏上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後,於都人民自強不息,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先後在當年紅軍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於河大橋、寒信大橋、長征大橋、三門大橋等7座大橋,使兩岸87萬於都人民結束了擺渡的歷史。[編輯本段]自然人文於都縣「山明川秀,地麗物繁」,名勝古跡眾多,旅遊景點引人入勝。現已開發「紅」、「綠」、「古」特色旅遊景區10餘處,如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東門渡口、毛澤東舊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場――屏山牧場、羅田岩摩崖石刻、寶塔公園等。另外,在全國新農村建設發源示範點――羅坳油槽下和梓山歐陽屋新開發的農家樂休閑旅遊景點,吸引各地遊客旅遊觀光。目前於都正計劃組織籌備建立長徵文化藝術旅遊節和嗩吶藝術旅遊節;新開發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園、楊公壩、盤古茶場生態旅遊等10個旅遊景區。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