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黃陵旅遊景點大全

黃陵旅遊景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1-16 13:32:16

⑴ 黃陵都有什麼旅遊景點 

黃牛岩下九龍山麓正中的黃陵廟,原叫黃牛祠、黃牛廟。相傳此廟是春秋時代為了紀念神牛助禹開峽的功績而修建的。初建時的黃牛廟,氣勢十分雄偉,終日里「廟前行客拜且舞,擊鼓吹笙屠白羊」,香火極盛。後因屢遭戰火,逐漸破敗,雖幾經重建,終不及前。
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率師入蜀,途經黃牛峽,看到廟已殘破不堪,便親自主持重建,還撰寫了一篇《黃牛廟記》。廟中現存的禹王殿、武侯祠是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重修的;廟前西側那座3米多高的石碑上,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刻的《鑿石平江記》。記錄了當時治江工程中的情景。

宋朝文學家歐陽修任夷陵(今宜昌)縣令時,只信禹王開山之功,不信神牛觸石之說,故將「黃牛廟」改名為「黃陵廟」。為此,他還特地寫了《黃牛峽祠》:「江水東流不暫停,黃牛千古長如故」;「黃牛不下江頭飲,行人惟向舟中望」。對於歐陽修的這一見解,蘇東坡是表示贊成的。同樣,他也寫了一首題為《黃陵廟》的七言古風,以述己見。名詩傳千古,黃陵廟也就更加名揚四方了。

黃陵廟是三峽中規模最大的古建築。從長江上岸登上台階,跨進山門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戲樓;與戲樓對望的禹王殿,由36根大立柱支撐,斗拱飛檐,陶瓦獸脊,富麗堂皇。殿前高懸著兩塊木匾。其中的棕底綠字小匾上的「砥定江瀾」,是清代慈禧書寫的;下面題為「玄功萬古」的盤龍金底黑字大匾,是署名「惠王」的題書,字體剛勁渾厚。過去,大殿中央供著一尊木質禹王座雕像,約4米高,若有人朝拜時,和尚便暗中扭動「機關」,雕像立即站起來表示回敬,顯示了古代匠人的非凡技藝,禹王像兩旁的大柱上,原來還盤著兩條栩栩如生的木雕黃龍。可惜雕像與黃龍如今已經盪然無存了。禹王殿右側的武侯祠,殿內僅存「雲霄一羽」一塊大匾,字跡剛勁瀟灑。殿後庭院里,還有一株鐵樹,樹皮如赤龍鱗甲,葉似孔雀開屏,形態古樸俊麗,據說是諸葛亮親手種植。廟後鬱郁蔥蔥的桔林中。還有一口石井,泉源不斷,色清味純,名為黃牛廟泉池,據說是諸葛亮親手開鑿。至今仍供飲用和澆灌桔園,就是大旱之年,泉水也長涌如故,用之不竭。

⑵ 黃帝陵和黃陵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個嗎

是的。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專唯一一座黃帝陵,第一批全國重屬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中華第一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萬余株,千年以上3萬余株。「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陝西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黃陵縣城西南部40公里的橋山林區,沮河上游,總面積4358.5公頃。最高海拔1547米,年平均溫度9.4℃。公園境內森林茂密蔥郁、環境清雅宜人,地貌奇特典型,氣候濕潤;以黃帝文化為主脈的人文景觀資源源遠流長。

⑶ 陝西景點大全景點排名是怎麼樣的

陝西景點大全景點排名:華山,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大唐芙蓉園,華清池,黃帝陵等。

特別推薦以下三個景點:

1、華山。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 ,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⑷ 延安旅遊景點

延安主要旅遊景點:延安革命紀念館、南泥灣、壺口瀑布、黃帝陵、寶塔山。

1、延安革命紀念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處。延安革命紀念館始建於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54年遷往楊家嶺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定名為"延安博物館"。

1955年遷至城內鳳凰山麓革命舊址院內,改名為"延安革命紀念館",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址。展館正門上方懸掛著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

2、南泥灣:

南泥灣,是延安旅遊名勝景點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黃帝陵-延安-南泥灣-黃河壺口瀑布-西安旅遊環線上。

百年前,這里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清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里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

3、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4、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號稱"天下第一陵" ,又稱"華夏第一陵" ,"中華第一陵"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5、寶塔山:

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志,是革命聖地的象徵,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⑸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西安幾大旅遊景點

西安旅遊景點很多,最值得去的有:
東線: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
西線:法門寺
北線:壺口瀑布、黃陵
市內:大雁塔、碑林博物館

等等

⑹ 我國有關軒轅黃帝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黃帝被尊奉為「華夏始祖」。祭祀黃帝的景點遍布於中華大地,主要有以下幾處:
1、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天下第一陵,黃帝衣冠冢,《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仙台,即漢武帝祭祀黃帝所築,台高20餘米,現已用塊石砌築並建有登台石階及雲板,護欄等。;
2、河南新鄭黃帝故里,黃帝故里祠始建於漢代,後經毀建,明清修葺。明隆慶四年(1570年)於祠前建軒轅橋。;
3、河北涿鹿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歸服炎帝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建一都城。;
4、甘肅正寧黃帝冢,黃帝冢位於正寧縣五頃塬鄉五頃塬與二頃塬村之間,子午嶺西麓橋山,距正寧縣城24公里。最早記載黃帝冢在正寧縣境內的史書是班固編撰的《漢書》,該書《地理志》在「上郡陽周」條目下注為:「陽周:橋山在南,有黃帝冢。莽曰上陵畤」。《史記》雲:「黃帝崩,葬橋山」。 《史記索隱》地理志雲:「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
5、浙江縉雲黃帝祠宇,原名縉雲堂,曾是軒轅黃帝三大行宮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於東晉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間,為中國古代道教活動中心地之一。黃帝祠宇坐東南朝西北,與陝西黃帝陵遙相呼應,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國南部祭祀、朝拜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主要場所。目前為止,這是全國最大的軒轅黃帝史跡展覽館;
6、河南靈寶荊山黃帝鑄鼎原風景區,位於河南省靈寶市西25公里處陽平鎮境內,它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鑄鼎祭天、奠定邦國、馭龍升天的地方。《史記·封禪書》載:「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徹取衣冠幾杖而廟祀之……」鑄鼎原由此而名。鑄鼎原現存唐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 《軒轅黃帝鑄鼎碑銘》碑一通,它是全國迄今發現的關於記載黃帝功績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黃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鑄鼎原悠久歷史的見證;
7、山西曲沃黃帝廟,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述:「黃帝崩,葬橋山。」真正的橋山應該在哪裡?迄今為止,名聲最大的當數陝西省黃陵縣的橋山黃帝陵。然而,當代國學大師錢穆詳細分析了遠古時代黃帝活動的范圍,通過對大量史料進行分析判斷後得出結論:「現在有三個橋山:一個在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西北,下面有一條河穿過,所以叫橋山,上邊有黃帝陵。一個在察哈爾省(今河北省北部)涿鹿縣。……還有一個橋山在山西襄陵縣(今襄汾縣襄陵鎮)東南四十里接曲沃縣界,下面有很幽深的一個石洞,山蓋在上邊像一座橋,……據我們前面講的黃帝活動的地域看,這一個橋山最可能是他埋骨所在。」
8、陝西靖邊黃帝冢:
●自王莽新朝終至東漢開朝始,由於地名的更改及人為對史籍的刪減,黃帝原冢究竟地處何方就成了一個問題,從此變得撲朔迷離,爭論不休。

●此後歷朝歷代,由於史料混淆,因此上古中國之地和諸祖陵寢墳冢越發弄得不清不楚了。

●各種史料證實,世人公認的黃陵縣「黃帝陵」並非軒轅黃帝的「原葬之地」,史學界和當地百姓也都認為:這只不過是黃帝的「衣冠冢」而已。

●綜合歷史的各種蛛絲馬跡,當今史學界認為只要確定了「陽周故城」的地理位置,便可在陽周城南之處找尋到華、夏兩族始祖的陵寢之地。

●而各種史籍、域名、傳說皆將黃帝原冢之地指向靖邊境內楊橋畔、龍洲區域。相信,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和先進技術的介入,靖邊縣「黃帝原冢地」的真偽不久將大白於天下。
另外,運城的黃帝都,方山縣的黃帝廟,陽曲、紹興的軒轅廟,平谷區的軒轅廟遺址,綿陽安縣、煙台龍口的黃帝廟,房山、德陽的軒轅寺廟,以及南寧的三界軒轅廟,皆為祭祀黃帝之地。

⑺ 黃帝陵在哪

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鎮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內載的唯一一座容黃帝陵,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 ,「中華第一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7)黃陵旅遊景點大全擴展閱讀: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流。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

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

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⑻ 黃帝陵(Huangdi Mausoleum)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黃帝陵坐落在陝西省延安南部的黃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墓的所在地。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傳說黃帝生於山東壽丘,逝世於河南荊山,葬在陝西橋山。橋山位於黃陵縣城北1公里。陵冢在橋山之巔橋山有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有大路可通山頂直至陵前。山頂立一石碑,名為下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字樣。古代凡祭陵者,均須在此下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題「黃帝陵」在三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雙」四字。

黃帝陵冢在山頂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長48米,有磚砌花護圍。四周古柏成林,幽靜深邃。歷代政府對保護黃陵古柏都很重視,宋、元、明、清都有保護黃陵的指示或通令。據陝西省黃陵縣志記載,橋山柏林約4平方公里,共63000餘株。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帝的陵園,它位於陝西省延安南部的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五千年前出生在中華大地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時間是農歷的二月初二。從此,就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之說。黃土高原,坦盪渾朴,博大雄沉,山豐土厚,土色呈黃。黃乃地之正色,象徵著吉祥喜慶,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萬物之本,軒轅以土德稱王。故軒轅號曰黃帝。古文獻記載有三皇五帝,黃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後期,黃帝於亂世起兵,以德號召天下,戰敗炎帝於阪泉,代炎帝為天子,後又戰勝蚩尤於涿鹿之野,結束了遠古戰爭,統一了中華民族,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中華文明時代從此開始了。歷史上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為黃帝後裔,所以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黃帝共有四個妃嬪;正妃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記?王帝本紀》中說:「黃帝娶於西陵之女,是為螺祖,為黃帝正妃」。螺祖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抽絲,織絲為綢,縫綢做衣,後人稱她為「先蠶娘娘」,黃陵縣城有螺祖養蠶遺址。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傳說:彤魚氏發明了烹調和筷子;方雷氏發明了梳子;嫫母發明了織機和盤線的木拐子,從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後人稱她為「先織娘娘」。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倫製作了樂器。據歷史文獻記載,黃帝有25個兒子,其中有12個兒子被他賜姓,有2個兒子從了他的姓,有9個兒子被各封一國,黃帝的孫子顓頊,繼承了帝位,號高陽氏;曾孫帝嚳也得了天下,號高辛氏;堯帝是黃帝的玄孫,舜帝是黃帝的九代孫,夏禹為黃帝的11代孫,殷湯為黃帝的17代孫,而周文王姬發為黃帝的19代孫,黃帝後裔子孫相承有1520年。

在橋山腳下,有軒轅廟一座,廟裡面尚有一些建築、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軒轅廟院面積約10畝,院內有古柏14棵,右側有一株古柏特別粗樹枝像虯龍在空中盤繞,一部分樹根露在地面上,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相傳為軒轅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樹旁有一碑樓,內嵌石碑一塊,上寫:「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圍三十一市尺,中圍十九市尺,上圍六市尺,為群柏之冠。相傳是軒轅黃帝手植,距今約有五千餘年。諺雲:『七樓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據說,不久前對此樹重測了一次,下圍已達到三十市尺,有人說,此柏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株,稱為「柏樹之王」。廟院里有歷代重修軒轅廟的碑記和祭文石,共46通。廟院最後邊是大殿,上懸「人文初祖」金字匾額,殿內正中置牌位,上書「軒轅黃帝之位」6字。廟門北有一過廳和一碑亭,碑亭里陳放著47塊石碑。最北邊坐落著大殿,大殿前還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掛甲柏」。據傳,這是漢武帝掛金甲印烙所致。據說全國共有黃帝陵七處,甘肅、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都有黃帝陵,但只有橋山的黃陵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國後,人民政府對保護黃帝陵十分重視,多次進行整修,並擴展道路,增建文物陳列室及服務設施。每年來此參觀旅遊,上山拜謁黃帝陵的人越來越多。

陝西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歷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1992年開始,國家和民間及海外同胞投入和捐贈了巨額資金對黃帝陵進行了整修,使黃帝陵更加雄偉、庄嚴、肅穆、古樸、旅遊景點和展出文物更加豐富。每年尋根問祖、來黃帝陵旅遊的海內外的人很多。陝西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華夏兒女的「根」,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盛大文化活動的中心之一。

⑼ 延安有哪些旅遊景點了

延河、寶塔山、楊家嶺、壺口瀑布、南泥灣等。

1、延河

延河,昔名區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是黃河的一級支流,為延安市第二大河。 也是陝北第二條大河,全長286.9公里,源於白於山附近,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

2、寶塔山

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共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志,是革命聖地的象徵,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築,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3、楊家嶺

楊家嶺是中共中央領導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間的住處。

當年這里還曾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現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會址、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兩處可供參觀,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著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

4、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南距龍門約65千米,孟門5千米。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連,是中國一處大型峽谷瀑布景觀。

陝西宜川縣和山西吉縣,均在黃土高原地區,其地貌類型以碎黃土塬為主,僅在黃河谷地兩則狹窄的地帶形成薄層黃土覆蓋的石質丘陵。

5、南泥灣

南泥灣,是延安旅遊名勝景點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黃帝陵——延安——南泥灣——黃河壺口瀑布——西安旅遊環線上。

百年前,這里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清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里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