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旅遊景點免費
『壹』 我要三分鍾演講,講我的家鄉沛縣。分三類,1 地理位置 2旅遊景點 3古代的名人、名事。詳細~謝謝!
1. 沛縣位於江蘇省西北端,東靠微山、昭陽兩湖,與山東省微山縣毗連,西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西鄰豐縣,南界銅山縣。地處北緯34°28?~34°59?;東經116°41?~117°09?。全境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總面積1576平方公里。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射戟台等歷史景點馳明中外。較高價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2.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清代曉明寺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沛公園 沛公園位於江蘇省沛縣新城區的中部,是連接主城區與副城區的生態景觀濕地,由北京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規劃佔地6平方公里。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1.5公里。 沛公園
沛公園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為軸心進行規劃建設的,挖工庄河原為一條貫穿新城區中心,東接微山湖,集排澇、灌溉於一體的河流,河流兩岸為農田和村落,地勢低窪,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兩岸,自然景色較美。沛公園有六大景區組成:即以觀賞沿河兩岸自然風光為主的水上游覽區;以休閑垂釣、親水觀光為主的碼頭垂釣區;以登高望遠、極目遠眺為主的登山觀景區;以濕地植被、野化農田為主的濕地保護區;以觀賞田園風光為主的農業觀光區;以休閑放鬆、回歸自然為主的森林苗圃區。沛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我縣增添一處亮麗景點,同時為老百姓提供一片休閑放鬆的好去處。
漢之源景區,也叫世界劉氏總會會館。漢之源景區佔地135畝,總投資5000萬元,修建3個休閑廣場,3座景觀橋,1個親水平台,5座亭榭;綠地面積達105畝,種植各類喬、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類生活服務設施。公園主要由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樊井留痕、泗水飄香、鴻門軒、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點組成。其中樊井是漢代遺存,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是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樊噲跟隨劉邦起事前煮狗賣狗肉非常出名,他殺了狗沖洗狗肉就是在這口井邊。
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為景區主體建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陳列館、世界劉氏源流館、「大風歌」書法藝術館、漢畫像石精品展示長廊等組成。大家細細觀賞劉氏會館,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這兒你可欣賞到眾多書法名家題寫的一幅幅《大風歌》作品,這正中的巨幅作品是武中奇的墨跡,那蒼勁瀟灑極富個性的筆墨讓大家心靈感到震撼,大家可以揣摩出這位書法大家在揮灑這幅作品時心中一定激盪著當年劉邦唱《大風歌》時的情懷,不然,他那筆墨何以有如此的神采和情韻?
眾多的《大風歌》書法精品,懸掛的第一幅是毛澤東的墨跡。據說這幅作品沛人最早是在中國博物館看到的。這是毛澤東書寫送給他的女兒李納的。毛澤東為什麼要給他的女兒李納書寫劉邦的《大風歌》?這是很值得我們尋味的。據載:毛澤東曾七次來到徐州。這位領袖詩人曾向徐州的領導提出想到沛縣看看歌風台,看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唱《大風歌》的地方,後因當時道路不好,也或許是徐州的領導考慮到主席的安全,沒能如願。1995年,毛澤東的女兒李納來了,那時的歌風台還在縣文化館內,李納已人過中年,衣著十分樸素,她說她這次來沛縣看歌風台,是為了圓毛澤東他老人生前想來沛縣的這個心願的。
劉氏會館布置的內容很多,漢家天下,劉氏源流。這是劉氏家族的多種版本的族譜。這是四百餘年漢家大業中劉氏的諸位皇帝的石刻。這是從沛縣出土的珍貴的漢畫像石,站在這些被黃水掩埋後又重見天日的漢畫像石前,恍若一步走進兩千年前的漢朝。以石為紙,以刀作筆,先人的藝術,讓冰冷的石頭變得溫馨而有生機。民俗館是劉氏會館的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的領導和遊客來到這里,都感到非常驚嘆。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諸如紡車、織布機、花轎、磨、碾、風箱、水缸、水桶、太平車、土車子、鋤、犁、耩子等等,昨天還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好像一夜之間,就被新的生活淘汰了。在這里,我們好像聽到了歷史的腳步聲,恍惚又回到了昨天的農耕文明中。對於今天的年輕人,可能他們來到這兒,對這兒的許多舊物都會十分陌生。如果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呢?我們的後人會更加感到生疏。然而,歷史是不能割斷的。辦這個民俗館,它的作用,它的意義,我們無論怎樣評述都不會過份。可以說沛縣城巿建設的文化品位不僅在她的外部造形上,更涵蘊在她的深層的內容中,這個民俗館就是一個內容。
漢高祖原廟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風,當時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宮,後稱沛宮。劉邦去世後,他兒子劉盈繼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詔,將沛宮改建為「漢高祖原廟」。前殿有高祖廟,後有寢宮,春秋享祭。歷經兩千多年,屢圮屢修,直至清末咸豐年間被黃河水患沖沒,1996年重修。現廟門額為當代大書法家趙朴初題寫,大殿「樂沛殿」為徐州書協主席王冰石題寫。大殿塑高祖劉邦鎦金巨像,兩側有兩漢24帝畫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漢高祖原廟銘」碑。
漢街 為十字形仿漢街,總長近1000米,石板鋪路,兩邊全部為青磚黑瓦的仿漢建築。古玩店、書畫店相對集中於此,漫步漢街,可以觀光旅遊,可以休閑購物,可以品嘗特色小吃,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仿漢商業街。
呂母冢 即呂後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極高,周圍植蒼松古柏,墓前有眾多石碑、石龕、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中「蔓草寒霜呂墓秋」的景象已不見了。樊井和呂母冢兩處古跡縣政府正准備重新修復。
呂布射戟台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相互兼並。淮南王袁術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擊劉備以奪沛縣,再圖虎踞徐州的呂布,派大將紀靈率精兵三萬直取沛縣。劉備名為豫州刺史,實只沛縣一地,兵將不足萬,自料不敵,便向呂布求救,呂布扎營西南。次日一早,呂布在營中設宴,召紀靈、劉備共飲,並勸雙方罷兵。紀靈不敢應允,呂布怒令左右,植戟於轅門百步之外,說:「吾若一箭射中戟枝,當各散兵;不中可留決斗。有不從我言者,並力拒之!」語畢取箭登台,一發即中戟枝。紀靈懼怕呂、劉合力攻己,遂罷兵而去。這就避免了沛縣境內的一場戰禍,為此,沛人將此台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了下來。
沛縣漢城 沛縣漢城 位於沛城中心地段,佔地近千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組成,多是仿漢建築,古色古香,古樸壯觀,集餐飲游樂、購物覽勝、訪古探幽於一身。佔地989畝,投資1.5億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漢文化廣場、濱水觀光帶、春雨樓等組成,是一座集游、購、娛、吃、住、行等配套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上的風景名勝區。
漢城公園 佔地508畝,陸面300畝,水面208畝,投資近5000萬元。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楊柳飄拂、松柏勁拔。少兒區的各類設施可供孩子們遊玩嬉戲,青年區的舞廳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區可供老人琴棋書畫,水面可以觀魚、游泳、劃船。兩座虹橋把各區連綴起來,給人以迥環曲折、美不勝收之感。在蒼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後有老子的隱居著書處。公園核心部分為漢魂宮區,有漢闕、望樓、漢魂宮、沛宮、配殿、仙人承露台。各宮殿均有匾額楹聯,為書法名家手書,組成了古意盎然、雄偉壯觀的仿漢建築群。東西兩廂為碑廊,東為捐資碑廊,西為詠沛古詩碑廊,名家手法。漢魂宮下層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漢代歌舞。二層大殿有「漢高祖劉邦坐殿」蠟像群塑。漢高祖劉邦端坐龍椅,背後二宮女隨侍,左前有一執圭常侍(俗稱太監)。階下右為蕭何、張良、王陵、陳平,左為周勃、樊噲、曹參、韓信。君臣各俱情態,現商討治國安邦大計狀。漢魂宮四周牆壁用巨型青石淺浮雕鑲嵌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漢魂宮的庄嚴肅穆。沛宮中央有巨型高祖頭盔、寶劍、盾牌的雕塑,東西山牆鑲嵌大型浮雕,西為垓下之戰圖,東為還鄉歌大風圖。漢魂宮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噴水設施,銀色水柱和清瀅涌流伴著音樂般的水聲,令人賞心悅目。
與漢城公園隔路相望的是漢街、歌風台、漢高祖原廟。這之間還預留著大片空地,錯落有致地栽種著綠草花木,可容上萬人聚集,被人們稱作漢文化廣場。
漢宮區 為漢城公園七大景點之一,由漢魂宮、沛宮殿、東西配殿、東西望樓、仙人承露台、漢闕、碑廊等一系列漢代建築組成,是典型的漢代皇家園林建築。沛縣漢魂宮取意於《史記》記載。劉邦日「吾雖都關中、萬歲後魂魄猶樂思沛」。今人為弘揚大漢精神、於是1996年建造。漢魂宮上下四層、內有劉邦與群臣「金殿議事蠟像」、展覽廳、演藝廳等。上右圖為漢魂宮夜景。
微山湖:從山東濟寧到江蘇徐州,有首尾相連的四個湖,即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被人們稱作「南四湖」。在沛縣境內的有昭陽湖和微山湖,湖岸線60餘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現沛縣人統稱為微山湖。風光秀麗,景以水潤,境以山幽。微山境內湖光、山色、島嶼、森林、 荷花盪、蘆葦盪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獨特。微山湖 面積1200平方公里,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萬頃蘆葦盪莽莽蒼蒼,廣袤壯美景象。大運河穿湖而過,縱貫南北,構成特有的「湖中運河」景觀。微山湖水產資源豐富,有「日出斗金」之說。魚、鱉、蝦、蟹、藕、菱、葦等水產品種類繁多,在旱天又可澆灌兩岸數萬頃莊稼,千百年來兩岸人民以湖賴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每當夏秋之季,蓮葉接天,荷花映日,游魚戲水,岸柳成行,無邊的蘆葦叢中,棲聚著各類水禽60餘種。碧波盪漾,白帆點點,群鳥和鳴,漁歌互答,湖光山色,一派生機。微山湖的美,是一種天然的、綜合了野趣與柔情的美。尤其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湖中萬頃野生荷花連片盛開,蔚為壯觀,得到遊客「黃山歸來不看岳,微山歸來不賞荷」之廣泛贊譽,可謂神州第一荷花盪。
微山湖還是革命聖地,抗日鐵道游擊隊就是以微山湖為根據地的。抗戰期間,劉少奇和陳毅就是從沛縣的豐樂村被地下工作者護送過微山湖到延安的。陳毅還留下一首過微山湖的詩:「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這是一幅微山湖的夜景圖,令人如臨其境,而那一個「慰」字則寫出了一個革命家豪邁的情懷。遊了微山湖,大家還可以去微山島看看,那兒有張良墓,張良可是漢初的三傑哦,是劉邦的軍師,打仗,出謀劃策都是他的,劉邦和他的關系就像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差不多。
泗水亭公園:離漢城不遠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公園。公園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為漢高祖劉邦「試為吏」時的遺跡。乾隆版《沛縣志》謂「漢高祖為泗水亭長,即此亭也」。實際上是沛人為紀念劉邦任過泗水亭長,建亭作紀念的。《水經注》載:「縣治南垞上,東岸有泗水亭」。《地道記》稱「沛縣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可見亭為漢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詩人王玙《宿沛縣泗亭驛》詩有句「千古龍飛地,令人感廢興」。園內還有沛縣的另一著名古跡琉璃井。琉璃井群眾又稱作八寶琉璃井,井石欄內有數不清的勒痕。有關它的傳說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傳說是秦始皇所鑿。《史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東游,為壓天子氣,鑿井浚溝,以斷王脈。」對此,歷代詩人都有吟詠。二是傳說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微時來沛縣娶李三娘,國滅後三娘回到沛縣,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劉邦回鄉歌大風時,軍隊人多,把石欄勒出道道繩痕,明詩人閻爾梅詩曰:「軍多汲盡琉璃井,無數繩痕泐石干。」以小巧玲瓏、古香古色、江南風韻為特色、與漢城公園遙相呼應。公園內有「射戟台」、「泗水亭碑」等多處古跡,泗水亭碑記載了劉邦起義前在沛縣的前半生,吸引了國內外漢學家紛沓而至。
樊巷、樊井 樊巷即劉邦著名將領樊噲故里,後封舞陽侯,官拜左丞相。漢初到明代,樊巷是一條小吃商業街,熱鬧非常。樊井據說即樊噲時屠狗煮狗用水之井。故址在今北外環路南,月牙河東頭,原巷已不存,井仍在。
歌風台 原是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鄉宴父老歌大風的遺址。沛人為紀念這次盛典,「因台作寶」,後漢明帝來沛祭高祖原廟時,在台前立碑,命隨行大文字學家,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 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鐫刻碑上,雖經近兩千年歲月,黃水地震,碑上字跡剝蝕,但斷碑仍在,台也屢毀屢建。現歌風台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內設有《漢高祖勝跡展》,台上有劉邦漢白玉雕像,北部歌風殿內立有漢代歌風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漢湯沐邑」的大屏風。東西兩廊為碑廊,台南部建了兩層閣樓,成為漢城區至高點,登上頂層,漢城區種種景觀盡收眼底,為全國最高大的台式建築之一,整個歌風台,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公元前195年,沛人在劉邦唱大風歌處築一高台,名為「歌風台」,歌風台歷經滄桑,屢建屢圯。圖中歌風台為1996年重建,面積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樓後殿,布局勻稱,雄渾壯觀,台上有大風歌碑、劉邦塑像及兩面二廂古今著名石刻作品,台內常年舉辦《劉邦聖績展》《漢代文物展》等。
高祖原廟 公元前190年,劉邦的兒子劉盈(漢惠帝)追懷高祖功德,詔令天下,興建高祖瑞,特許沛縣立「漢高祖原廟」。漢高祖原廟海內外劉氏尋根祭祖地方,廟內有劉邦金身坐像一座。
沛縣城雕 建於1996年,高22米,位於城南鄭沛路入城處。四根巨柱擎起晶體圓球,金色巨龍環繞球上,象徵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沛縣正以騰飛的姿態奔向二十一世紀。
3.劉邦
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縣(今江蘇沛縣)人。謚號高皇帝。劉邦出身農家,早年當過亭長,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劉邦在沛縣聚眾響應陳勝&吳廣起義,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進抵霸上。秦王子嬰投降,秦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歡迎。項羽擊潰秦軍主力後,也引兵入關。
劉邦即位後,採取了許多重要措施,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等,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他還剪除異姓諸侯王以加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他認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敗亡,於是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他還接受婁敬強干弱枝的建議,把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10餘萬口遷徙到關中定居。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占據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祖六年(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陳平計謀,重賄冒頓單於的閼氏,才得脫險。此後,劉邦不得不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系。
劉邦年輕時放盪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後,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後,幾次想廢黜呂後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而逝世。
·周 勃
江蘇省沛縣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夏侯嬰
沛縣人。開始在沛縣縣府的馬房裡掌管養馬駕車。每當他駕車送完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時候,經過沛縣泗上亭,都要找高祖去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後來,夏侯嬰擔任了試用的縣吏,與高祖更加親密無間。有一次,高祖因為開玩笑而誤傷了夏侯嬰,被別人告發到官府。當時高祖身為亭長,傷了人要從嚴懲罰,因此高祖申訴本來沒有傷害夏侯嬰,夏侯嬰也證明自己沒有被傷害。後來這個案子又翻了過來,夏侯嬰因受高祖的牽連被關押了一年多,挨了幾百板子,但終歸因此使高祖免於刑罰。
當初高祖帶領他的徒眾准備攻打沛縣的時候,夏侯嬰以縣令屬官的身份與高祖去聯絡。就在高祖降服沛縣的那天,高祖立為沛公,賜給夏侯嬰七大夫的爵位,並任命他為太僕。在跟隨高祖攻打胡陵時,夏侯嬰和蕭何一起招降了泗水郡郡監平,平交出胡陵投降了,高祖賜給夏侯嬰五大夫的爵位。他跟隨高祖在碭縣以東襲擊秦軍,攻打濟陽,拿下戶牖,在雍丘一帶擊敗李由的軍隊,他在戰斗中駕兵車快速進攻,作戰勇猛,高祖賜給他執帛的爵位。夏侯嬰又曾經以太僕之職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東阿、濮陽一帶襲擊章邯,在戰斗中駕兵車快速進攻,作戰勇猛,大破秦軍,高祖賜給他執珪的爵位。他又曾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開封襲擊趙賁的軍隊,在曲遇襲擊楊熊的軍隊。在戰斗中,夏侯嬰俘虜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並繳獲金印一匣。接著又曾經指揮兵車跟從高祖在洛陽以東襲擊秦軍。他駕車沖鋒陷陣,奮力拚殺,高祖賜與他滕公的封爵。接著又指揮兵車跟從高祖攻打南陽,在藍田、芷陽大戰,他駕兵車奮力沖殺,英勇作戰,一直打到了霸上。項羽進關之後,滅掉了秦朝,封沛公為漢王。漢王賜與夏侯嬰列侯的爵位,號為昭平侯。又以太僕之職,跟隨漢王進軍蜀、漢地區。
後來漢王回軍平定了三秦,夏侯嬰隨從漢王攻擊項羽的軍隊。進軍彭城,漢軍被項羽打得大敗。漢王因兵敗不利,乘車馬急速逃去。在半路上夏侯嬰遇到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收上車來。馬已跑得十分疲乏,敵人又緊追在後,漢王特別著急,有好幾次用腳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去,想扔掉他們了事,但每次都是夏侯嬰下車把他們收上來,一直把他們載在車上。夏侯嬰趕著車子,先是慢慢行走,等到兩個嚇壞了的孩子抱緊了自己的脖子之後,才駕車賓士。漢王為此非常生氣,有十多次想要殺死夏侯嬰,但最終還是逃出了險境,把孝惠帝、魯元公主安然無恙地送到了豐邑。
漢王到了滎陽之後,收集被擊潰的軍隊,軍威又振作起來,漢王把祈陽賜給夏侯嬰作為食邑。在此之後,夏侯嬰又指揮兵車跟從漢王攻打項羽,一直追擊到陳縣,最後終於平定了楚地。行至魯地,漢王又給他增加了茲氏一縣作為食邑。
漢王立為皇帝的這一年秋天,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夏侯嬰以太僕之職跟從高帝攻打臧荼。第二年,又跟從高帝到陳縣,逮捕了楚王韓信。高帝把夏侯嬰的食邑改封在汝陰,剖符為信,使爵位世世代代傳下去。又以太僕之職跟從高帝攻打代地,一直打到武泉、雲中,高帝給他增加食邑一千戶。接著又跟隨漢王到晉陽附近,把隸屬於韓信的匈奴騎兵打得大敗。當追擊敗軍到平城時,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困了整整七天不能解脫。後來高帝派人送給匈奴王的王後閼氏好多禮物,匈奴王冒頓這才把包圍圈打開一角。高帝脫圍剛出平城就想驅車快跑,夏侯嬰堅決止住車馬慢慢行走,命令弓箭手都拉滿弓向外,最後終於脫離險境。以此功,高帝把細陽一千戶作為食邑加封給夏侯嬰。又以太僕之職跟隨高帝在勾注山以北地區攻打匈奴騎兵,獲得大勝。以太僕之職在平城南邊攻擊匈奴騎兵,多次攻破敵陣,功勞最多,高帝就把奪來的城邑中的五百戶賜給他作為食邑。又以太僕之職攻打陳豨、黥布的反叛軍隊,沖鋒陷陣,擊退敵軍,又加封食邑一千戶。最後,皇帝把夏侯嬰的食邑定在汝陰,共六千九百戶,撤消以前所封的其它食邑。
夏侯嬰自從跟隨高帝在沛縣起兵,長期擔任太僕一職,一直到高帝去世。之後又作為太僕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呂後非常感激夏侯嬰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緊靠在皇宮北面的一等宅第賜給他,名為「近我」,意思是說「這樣可以離我最近」,以此表示對夏侯嬰的格外尊寵。孝惠帝死去之後,他又以太僕之職侍奉高後。等到高後去世,代王來到京城的時候,夏侯嬰又以太僕的身份和東牟侯劉興居一起入皇宮清理宮室,廢去了少帝,用天子的法駕到代王府第里去迎接代王,和大臣們一起立代王為孝文皇帝,夏侯嬰仍然擔任太僕。八年之後去世,謚號為文侯。他的兒子夷侯夏侯灶繼承侯位,七年之後去世。兒子共侯夏侯賜繼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後去世。他的兒子夏侯頗娶的是平陽公主,在他繼承侯位十九年時,也就是元鼎二年(前115)這一年,因為和他父親的御婢通姦,畏罪自殺,封國也被撤消。
·周勃
(?~公元前169) 中國秦末漢初名將。沛縣(今屬江蘇)人。少時家貧。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跟隨劉邦起兵,三年後,被賜威武侯,繼升將軍。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參與攻打趙賁,擊敗章平,圍困章邯,屢建戰功。楚漢成皋之戰中,周勃先是留鎮□關(今陝西商縣西北)重地,後率軍投入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主要戰場作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周勃率軍攻取泗水、東海兩郡(約今安徽、江蘇北部)。次年受封絳侯。繼因討平韓王信叛亂有功,升為太尉。後又率軍擊叛漢的趙相陳□、燕王盧綰,先後平定長城以南百餘縣。劉邦病危時囑告呂後:「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 (《史記·高祖本紀》)。呂後死後,周勃與陳平等智奪呂氏兵權,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後官至右丞相。漢文帝十一年卒。
·
『貳』 徐州附近100~250公里內的旅遊景點
安徽的皇藏峪,日照的海灘,曲阜的孔府,泰山有點遠,河南芒碭山,只想到這么多了。
『叄』 江蘇沛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沛縣抄的旅遊景點挺多的,本人主要推薦以下景點: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
沛縣,又名沛澤縣,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處於淮海經濟區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
『肆』 關於沛縣的旅遊景點
沛縣是漢高祖劉邦故里,素有「千古龍飛地,帝王將相鄉」之美譽。作為漢文化的發祥地,沛縣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射戟台等歷史景點馳明中外。較高價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風歌碑、漢化石像、漢代陶器等均為國家稀有文物。沛縣民風淳厚剛毅,崇文尚武,是全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嗩吶之鄉。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清代曉明寺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沛公園 沛公園位於江蘇省沛縣新城區的中部,是連接主城區與副城區的生態景觀濕地,由北京清華大學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規劃佔地6平方公里。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1.5公里。 沛公園
沛公園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為軸心進行規劃建設的,挖工庄河原為一條貫穿新城區中心,東接微山湖,集排澇、灌溉於一體的河流,河流兩岸為農田和村落,地勢低窪,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兩岸,自然景色較美。沛公園有六大景區組成:即以觀賞沿河兩岸自然風光為主的水上游覽區;以休閑垂釣、親水觀光為主的碼頭垂釣區;以登高望遠、極目遠眺為主的登山觀景區;以濕地植被、野化農田為主的濕地保護區;以觀賞田園風光為主的農業觀光區;以休閑放鬆、回歸自然為主的森林苗圃區。沛公園建成後將成為我縣增添一處亮麗景點,同時為老百姓提供一片休閑放鬆的好去處。
漢之源景區,也叫世界劉氏總會會館。漢之源景區佔地135畝,總投資5000萬元,修建3個休閑廣場,3座景觀橋,1個親水平台,5座亭榭;綠地面積達105畝,種植各類喬、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類生活服務設施。公園主要由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樊井留痕、泗水飄香、鴻門軒、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點組成。其中樊井是漢代遺存,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是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樊噲跟隨劉邦起事前煮狗賣狗肉非常出名,他殺了狗沖洗狗肉就是在這口井邊。
世界劉氏宗親總會會館為景區主體建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陳列館、世界劉氏源流館、「大風歌」書法藝術館、漢畫像石精品展示長廊等組成。大家細細觀賞劉氏會館,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這兒你可欣賞到眾多書法名家題寫的一幅幅《大風歌》作品,這正中的巨幅作品是武中奇的墨跡,那蒼勁瀟灑極富個性的筆墨讓大家心靈感到震撼,大家可以揣摩出這位書法大家在揮灑這幅作品時心中一定激盪著當年劉邦唱《大風歌》時的情懷,不然,他那筆墨何以有如此的神采和情韻?
眾多的《大風歌》書法精品,懸掛的第一幅是毛澤東的墨跡。據說這幅作品沛人最早是在中國博物館看到的。這是毛澤東書寫送給他的女兒李納的。毛澤東為什麼要給他的女兒李納書寫劉邦的《大風歌》?這是很值得我們尋味的。據載:毛澤東曾七次來到徐州。這位領袖詩人曾向徐州的領導提出想到沛縣看看歌風台,看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唱《大風歌》的地方,後因當時道路不好,也或許是徐州的領導考慮到主席的安全,沒能如願。1995年,毛澤東的女兒李納來了,那時的歌風台還在縣文化館內,李納已人過中年,衣著十分樸素,她說她這次來沛縣看歌風台,是為了圓毛澤東他老人生前想來沛縣的這個心願的。
劉氏會館布置的內容很多,漢家天下,劉氏源流。這是劉氏家族的多種版本的族譜。這是四百餘年漢家大業中劉氏的諸位皇帝的石刻。這是從沛縣出土的珍貴的漢畫像石,站在這些被黃水掩埋後又重見天日的漢畫像石前,恍若一步走進兩千年前的漢朝。以石為紙,以刀作筆,先人的藝術,讓冰冷的石頭變得溫馨而有生機。民俗館是劉氏會館的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的領導和遊客來到這里,都感到非常驚嘆。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諸如紡車、織布機、花轎、磨、碾、風箱、水缸、水桶、太平車、土車子、鋤、犁、耩子等等,昨天還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好像一夜之間,就被新的生活淘汰了。在這里,我們好像聽到了歷史的腳步聲,恍惚又回到了昨天的農耕文明中。對於今天的年輕人,可能他們來到這兒,對這兒的許多舊物都會十分陌生。如果再過五十年、一百年……之後呢?我們的後人會更加感到生疏。然而,歷史是不能割斷的。辦這個民俗館,它的作用,它的意義,我們無論怎樣評述都不會過份。可以說沛縣城巿建設的文化品位不僅在她的外部造形上,更涵蘊在她的深層的內容中,這個民俗館就是一個內容。
漢高祖原廟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風,當時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宮,後稱沛宮。劉邦去世後,他兒子劉盈繼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詔,將沛宮改建為「漢高祖原廟」。前殿有高祖廟,後有寢宮,春秋享祭。歷經兩千多年,屢圮屢修,直至清末咸豐年間被黃河水患沖沒,1996年重修。現廟門額為當代大書法家趙朴初題寫,大殿「樂沛殿」為徐州書協主席王冰石題寫。大殿塑高祖劉邦鎦金巨像,兩側有兩漢24帝畫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漢高祖原廟銘」碑。
漢街 為十字形仿漢街,總長近1000米,石板鋪路,兩邊全部為青磚黑瓦的仿漢建築。古玩店、書畫店相對集中於此,漫步漢街,可以觀光旅遊,可以休閑購物,可以品嘗特色小吃,是全國最大最集中的仿漢商業街。
呂母冢 即呂後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極高,周圍植蒼松古柏,墓前有眾多石碑、石龕、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中「蔓草寒霜呂墓秋」的景象已不見了。樊井和呂母冢兩處古跡縣政府正准備重新修復。
呂布射戟台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相互兼並。淮南王袁術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擊劉備以奪沛縣,再圖虎踞徐州的呂布,派大將紀靈率精兵三萬直取沛縣。劉備名為豫州刺史,實只沛縣一地,兵將不足萬,自料不敵,便向呂布求救,呂布扎營西南。次日一早,呂布在營中設宴,召紀靈、劉備共飲,並勸雙方罷兵。紀靈不敢應允,呂布怒令左右,植戟於轅門百步之外,說:「吾若一箭射中戟枝,當各散兵;不中可留決斗。有不從我言者,並力拒之!」語畢取箭登台,一發即中戟枝。紀靈懼怕呂、劉合力攻己,遂罷兵而去。這就避免了沛縣境內的一場戰禍,為此,沛人將此台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了下來。
沛縣漢城 沛縣漢城 位於沛城中心地段,佔地近千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樓等組成,多是仿漢建築,古色古香,古樸壯觀,集餐飲游樂、購物覽勝、訪古探幽於一身。佔地989畝,投資1.5億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漢文化廣場、濱水觀光帶、春雨樓等組成,是一座集游、購、娛、吃、住、行等配套一體的「城中之城」。成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上的風景名勝區。
漢城公園 佔地508畝,陸面300畝,水面208畝,投資近5000萬元。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楊柳飄拂、松柏勁拔。少兒區的各類設施可供孩子們遊玩嬉戲,青年區的舞廳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區可供老人琴棋書畫,水面可以觀魚、游泳、劃船。兩座虹橋把各區連綴起來,給人以迥環曲折、美不勝收之感。在蒼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後有老子的隱居著書處。公園核心部分為漢魂宮區,有漢闕、望樓、漢魂宮、沛宮、配殿、仙人承露台。各宮殿均有匾額楹聯,為書法名家手書,組成了古意盎然、雄偉壯觀的仿漢建築群。東西兩廂為碑廊,東為捐資碑廊,西為詠沛古詩碑廊,名家手法。漢魂宮下層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漢代歌舞。二層大殿有「漢高祖劉邦坐殿」蠟像群塑。漢高祖劉邦端坐龍椅,背後二宮女隨侍,左前有一執圭常侍(俗稱太監)。階下右為蕭何、張良、王陵、陳平,左為周勃、樊噲、曹參、韓信。君臣各俱情態,現商討治國安邦大計狀。漢魂宮四周牆壁用巨型青石淺浮雕鑲嵌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漢魂宮的庄嚴肅穆。沛宮中央有巨型高祖頭盔、寶劍、盾牌的雕塑,東西山牆鑲嵌大型浮雕,西為垓下之戰圖,東為還鄉歌大風圖。漢魂宮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噴水設施,銀色水柱和清瀅涌流伴著音樂般的水聲,令人賞心悅目。
與漢城公園隔路相望的是漢街、歌風台、漢高祖原廟。這之間還預留著大片空地,錯落有致地栽種著綠草花木,可容上萬人聚集,被人們稱作漢文化廣場。
漢宮區 為漢城公園七大景點之一,由漢魂宮、沛宮殿、東西配殿、東西望樓、仙人承露台、漢闕、碑廊等一系列漢代建築組成,是典型的漢代皇家園林建築。沛縣漢魂宮取意於《史記》記載。劉邦日「吾雖都關中、萬歲後魂魄猶樂思沛」。今人為弘揚大漢精神、於是1996年建造。漢魂宮上下四層、內有劉邦與群臣「金殿議事蠟像」、展覽廳、演藝廳等。上右圖為漢魂宮夜景。
微山湖:從山東濟寧到江蘇徐州,有首尾相連的四個湖,即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被人們稱作「南四湖」。在沛縣境內的有昭陽湖和微山湖,湖岸線60餘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現沛縣人統稱為微山湖。風光秀麗,景以水潤,境以山幽。微山境內湖光、山色、島嶼、森林、 荷花盪、蘆葦盪等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獨特。微山湖 面積1200平方公里,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萬頃蘆葦盪莽莽蒼蒼,廣袤壯美景象。大運河穿湖而過,縱貫南北,構成特有的「湖中運河」景觀。微山湖水產資源豐富,有「日出斗金」之說。魚、鱉、蝦、蟹、藕、菱、葦等水產品種類繁多,在旱天又可澆灌兩岸數萬頃莊稼,千百年來兩岸人民以湖賴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每當夏秋之季,蓮葉接天,荷花映日,游魚戲水,岸柳成行,無邊的蘆葦叢中,棲聚著各類水禽60餘種。碧波盪漾,白帆點點,群鳥和鳴,漁歌互答,湖光山色,一派生機。微山湖的美,是一種天然的、綜合了野趣與柔情的美。尤其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湖中萬頃野生荷花連片盛開,蔚為壯觀,得到遊客「黃山歸來不看岳,微山歸來不賞荷」之廣泛贊譽,可謂神州第一荷花盪。
微山湖還是革命聖地,抗日鐵道游擊隊就是以微山湖為根據地的。抗戰期間,劉少奇和陳毅就是從沛縣的豐樂村被地下工作者護送過微山湖到延安的。陳毅還留下一首過微山湖的詩:「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這是一幅微山湖的夜景圖,令人如臨其境,而那一個「慰」字則寫出了一個革命家豪邁的情懷。遊了微山湖,大家還可以去微山島看看,那兒有張良墓,張良可是漢初的三傑哦,是劉邦的軍師,打仗,出謀劃策都是他的,劉邦和他的關系就像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差不多。
泗水亭公園:離漢城不遠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公園。公園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為漢高祖劉邦「試為吏」時的遺跡。乾隆版《沛縣志》謂「漢高祖為泗水亭長,即此亭也」。實際上是沛人為紀念劉邦任過泗水亭長,建亭作紀念的。《水經注》載:「縣治南垞上,東岸有泗水亭」。《地道記》稱「沛縣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為文。」可見亭為漢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詩人王玙《宿沛縣泗亭驛》詩有句「千古龍飛地,令人感廢興」。園內還有沛縣的另一著名古跡琉璃井。琉璃井群眾又稱作八寶琉璃井,井石欄內有數不清的勒痕。有關它的傳說很多,主要有三種。一是傳說是秦始皇所鑿。《史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東游,為壓天子氣,鑿井浚溝,以斷王脈。」對此,歷代詩人都有吟詠。二是傳說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微時來沛縣娶李三娘,國滅後三娘回到沛縣,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劉邦回鄉歌大風時,軍隊人多,把石欄勒出道道繩痕,明詩人閻爾梅詩曰:「軍多汲盡琉璃井,無數繩痕泐石干。」以小巧玲瓏、古香古色、江南風韻為特色、與漢城公園遙相呼應。公園內有「射戟台」、「泗水亭碑」等多處古跡,泗水亭碑記載了劉邦起義前在沛縣的前半生,吸引了國內外漢學家紛沓而至。
樊巷、樊井 樊巷即劉邦著名將領樊噲故里,後封舞陽侯,官拜左丞相。漢初到明代,樊巷是一條小吃商業街,熱鬧非常。樊井據說即樊噲時屠狗煮狗用水之井。故址在今北外環路南,月牙河東頭,原巷已不存,井仍在。
歌風台 原是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鄉宴父老歌大風的遺址。沛人為紀念這次盛典,「因台作寶」,後漢明帝來沛祭高祖原廟時,在台前立碑,命隨行大文字學家,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 書法家曹喜大篆書《大風歌》,鐫刻碑上,雖經近兩千年歲月,黃水地震,碑上字跡剝蝕,但斷碑仍在,台也屢毀屢建。現歌風台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內設有《漢高祖勝跡展》,台上有劉邦漢白玉雕像,北部歌風殿內立有漢代歌風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漢湯沐邑」的大屏風。東西兩廊為碑廊,台南部建了兩層閣樓,成為漢城區至高點,登上頂層,漢城區種種景觀盡收眼底,為全國最高大的台式建築之一,整個歌風台,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公元前195年,沛人在劉邦唱大風歌處築一高台,名為「歌風台」,歌風台歷經滄桑,屢建屢圯。圖中歌風台為1996年重建,面積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樓後殿,布局勻稱,雄渾壯觀,台上有大風歌碑、劉邦塑像及兩面二廂古今著名石刻作品,台內常年舉辦《劉邦聖績展》《漢代文物展》等。
高祖原廟 公元前190年,劉邦的兒子劉盈(漢惠帝)追懷高祖功德,詔令天下,興建高祖瑞,特許沛縣立「漢高祖原廟」。漢高祖原廟海內外劉氏尋根祭祖地方,廟內有劉邦金身坐像一座。
沛縣城雕 建於1996年,高22米,位於城南鄭沛路入城處。四根巨柱擎起晶體圓球,金色巨龍環繞球上,象徵著「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沛縣正以騰飛的姿態奔向二十一世紀。
『伍』 沛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沛縣復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制這些景點: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
補充:沛縣,又名沛澤縣,徐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東靠微山湖,西鄰豐縣,南接銅山區,北接山東省魚台,處於淮海經濟區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
沛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沛縣被列入省、市、縣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漢代大風歌碑、漢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漢代呂母冢、棲山漢墓群、漢代泗水亭、漢代呂布射戟台、明代張貞觀墓、明遺民閻古古墓、民國曉明樓中西合璧建築群等。
沛縣水脈縱橫,是濱湖之城、綠色之都,沛城東距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不足5公里,擁有62公里湖岸線、400平方公里湖面。沛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為典型的沖積平原形。沛縣境內無山,全部為沖積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東北部降至31.5米左右。
『陸』 沛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沛縣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沛縣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內琉璃井、漢高祖容原廟、沛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沛縣文物古跡眾多。縣博物館珍藏文物兩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戰國時代的陶器,有漢畫像石。
漢城景區:沛縣漢城位於沛城中心,區內有歌風台、漢高祖原廟、漢街、沛公大酒店、春雨樓、濱水觀光帶、漢城公園、漢源賓館等一大批仿漢建築,環繞文化廣場遙相呼應,漢城集「食、住、行、游、購、娛」於一體。
歌風台:歌風台系沛縣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古沛八景之一。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平定叛亂的淮南王英布,還歸故里,置酒沛宮,邀家鄉父老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酒酣興起,擊築高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歌畢泣數行下」。
漢高祖原廟:漢高祖劉邦病逝。嫡長子劉盈即位,即孝惠皇帝。為世世代代紀念漢高祖劉邦的豐功偉績,惠帝詔令各郡各國諸侯,立高祖廟,年節時令祭祀,到了孝惠帝五年(前190年)惠帝令改沛宮為漢高祖原廟,為天下原廟之首,並親臨故里,拜祭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