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為什麼很多旅遊景點禁止拍攝

為什麼很多旅遊景點禁止拍攝

發布時間: 2021-01-15 21:54:09

『壹』 為什麼大多數寺廟都禁止遊客拍照

因為有些人會覺得寺廟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地方,如果拍照的話會顯得不夠庄嚴,所以大多數地方都是禁止遊客拍照的,尤其是在那些神像面前。

第三種人群就是普通的旅遊者,因為近些年來旅遊行業發展的比較蓬勃寺廟遊玩的人群也是比較多的。在這里不僅可以讓我們的心情放鬆,而且還能夠體驗到不少自己不知道的文化,之所以有一些寺廟不允許拍照,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心目當中,這里都是比較神聖的地方,我們要有一個比較庄嚴的態度。有一些宗教信仰者,還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約束,比如說要去寺廟前幾天不能夠吃葷,並且穿衣服,也是有一些講究的。

『貳』 為什麼博物館禁止拍照

在博物館和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些遊客對這種規定很不理回解。

不許拍照的主答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會損壞文物。我國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都年代久遠,質地相對已比較脆弱,上面的彩漆、字畫等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為普遍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都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該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此外,還有拍照還涉及到文物持有者(單位)的版權、安全等因素的考慮。

『叄』 為什麼寺廟禁止遊客對佛像拍照,究竟有什麼原因

自佛教傳入我國以後,就在我國廣泛流傳,並與儒、道齊名,在我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今在各處都能見到佛教的寺廟,有一些寺廟也成為著名旅遊景點,比如洛陽的白馬寺、西湖旁的靈隱寺等,吸引無數的遊客前去。

『肆』 去寺廟旅遊時,為什麼禁止遊客對著佛像拍照呢

當我來們去佛教的寺廟當中旅遊的自時候,也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因為寺廟當中也有許多規矩,如果不注意遵守的話,很有可能帶來意外或者成為不文明的典型。現在人們都提倡文明旅遊,尤其是遵守景區內的一些合理規定,而在寺廟當中就是禁止遊客對佛像拍照。為什麼要禁止遊客對佛像拍照呢?其實這是一種對佛像的保護,可能很多人都納悶,僅僅是照個相而已,能對佛像產生什麼傷害呢。

『伍』 為什麼有些歷史場館禁止拍照,是尊重還是另有原因

有些歷史場館禁止拍照,是因為拍照時閃光燈會傷害到文物,其實我覺得這也算得上是一種尊重,場館擺放文物是用來給人們欣賞的,也是讓我們見證一下歷史所留給我們的文化,這些文物都是非常有紀念價值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欣賞,這也代表了我們的先人的敬仰,所以我們要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下來進行欣賞,這不僅代表了我們的尊敬,再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也能夠好好品味歷史。

所以既然去了歷史場館,就要好好欣賞,這樣才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這才是賦予這次旅行最好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大家在旅行時千萬不要只顧著拍照,而忘了去欣賞。

『陸』 故宮作為游覽勝地卻禁止拍照,這是為何

故宮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明清時期帝王居住和辦公的地方,橫跨六百多年的歷史,留下了不少神秘的傳說。如今成為我國5A級旅遊景點,每年的遊客無數。在故宮旅遊的時候,導演時常會囑托遊人不要隨處亂拍照,需要在指定的位置留念。一度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猜測,在民間也是眾說紛紜。

其實故宮並沒有明文禁止拍照,而且照相不僅是給我們留下一段難忘的歷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正確的照相地點、時間,明白旅遊照相的禁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玩得開心、游得愉快,讓自己快快樂樂每一天。

『柒』 為什麼博物館經常不允許拍照啊

事實上,閃光燈發出可見光的同時,也會發出紅外線和紫外線。就像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我們的皮膚造成傷害一樣,閃光燈發出的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會對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據《成都晚報》報道,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它會破壞紡織品纖維,還會促使染料和顏料發生改變,導致文物褪色。此外,氧化也是破壞文物的罪魁禍首,在光照條件下,光為氧化反應提供了能量,加快了氧化的速度。

通常情況下,有機物更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因此紙張書畫、印刷品、植物標本、皮革、羽毛對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都十分敏感,在較強的光線下更易褪色、老化。

石質、金屬、陶瓷對光相對不那麼敏感,因此它們通常被陳列在明亮的環境中,但如果這些物件有染色或著色工藝,就另當別論了。

由於光線會對展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故而博物館中展品的陳列也很有講究,工作人員會提前制定能夠最大限度延長文物保存時間的陳設方案,光線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不能接受強光照射的展品,他們會掛上「請勿使用閃光燈」的牌子,並將展品陳列在光線較暗的展館內。

博物館里不能使用閃光燈這條禁令的初衷是為了把歷史傳承給後代,讓他們能和我們一樣,在博物館里尋覓歷史的軌跡,懷著敬畏的心回顧文明的歷程。

未來若在博物館里看到標識時,請自覺地關閉手機或相機的閃光燈,用心去感受藏品吧。(宋怡然)

本文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冬娥進行科學性把關。

(7)為什麼很多旅遊景點禁止拍攝擴展閱讀:

其他觀點

1、禁止拍攝提高了遊客體驗。熱愛藝術的人會經常光顧博物館,甚至成為會員或者向更多的朋友推薦。當一堆人拿著自拍桿兒對著藝術品拍攝時,其他人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地欣賞作品了。有時候,對某藝術品拍照的人一多,會造成交通擁堵。

禁止拍照可以使得人流順暢,並且保證大家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它也減少了博物館的保險費用,因為一些攝影師會找很特別的角度拍攝,比如從陽台上捕捉畫面。降低受傷的幾率以使博物館運行成本更低。

2、禁止拍攝使得禮品商店壟斷了圖像的版權。這樣禮品店的書籍、海報以及明信片就成為藝術品、名勝古跡清晰圖像的唯一合法來源。

3、禁止拍攝也確保了藝術品的安全。竊賊或恐怖分子會通過照片來分析出報警系統以及攝像機的位置,再找適當的機會下手。雖然偷藝術品的賊並不多,但一偷往往就會上頭條新聞。

當然,也有人會說,將照片傳到網上不會妨害藝術品的安全,反而會讓它更加安然無恙。因為如果更多人知道了某件藝術品專屬於某個博物館,那麼即便被偷,它也很難找到銷售渠道。因此,拍攝和分享圖像應該被鼓勵,而不是被禁止。

4、拍攝照片可能會涉及到版權問題。一旦作家、作曲家和藝術傢具有了獨家的版權,那麼誰想復制這些作品,就必須支付費用。版權通常在藝術家死後保留70年。

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希臘雕像和印象派繪畫已經不存在版權保護問題。所以版權更多是對現代藝術品說的,特別是藉助博物館的空間來展出的藝術品。

只要不是博物館的永久收藏,繪畫和雕塑的版權都屬於藝術家本人。而有的時候,個人拍攝並上傳的作品通常不會對藝術家造成影響,反而提高了藝術品的認可度及傳播度,甚至增加版權持有人的價值。

『捌』 一些文物景點為什麼禁止拍照

嚴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簡單,一般來說: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閃光燈等使文物及自然資源受損,
三是出於版權及文物安全考慮,不允許拍照。

博物館有的展廳做出禁止拍照的規定,主要因為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版權方面考慮。因為有的臨時展廳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館的陳列形式都是館內工作人員自己設計的,付出了勞動。如果拍下照片,被別的單位、個人模仿就損害了該館的利益。第二,從文物保護的目的出發。字畫、絲綢等文物很容易受閃光燈光波的破壞。第三,從安全的目的出發。有人完整拍下展廳的方位、結構,給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條件。第四,為了保證參觀環境。有人為拍照會讓別人挪一挪,讓一讓,還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時間,也會給別人帶來不便。 當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銅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損壞的展品,都是允許拍照的。不許拍照的個別文物,如果參觀者不使用閃光燈,一般也不幹涉。其實,參觀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圖片資料的話,許多博物館制有精美的畫冊,其它博物館一般也都有。

許多文物景點,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時感覺大老遠跑去,不能拍點照片作紀念,挺遺憾的。有許多朋友對這種規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觸摸文物,應該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壞。

有些地方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事實上,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見光波長是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比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都應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1999年上半年,國家文物局將頒布關於文物影視、照片拍攝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實,對於文物,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宏觀管理,具體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說禁止拍照這個問題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 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絕對讓拍。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關繫到版權和資料方面的問題。

『玖』 一些文物景點為什麼禁止拍照

文物景點不許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時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壞。我國古建築大都是木質的,容易損壞,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脫落。拍照時,閃光燈的反復照射對其破壞很大。
據了解,普通的可見光波長在400納米至700納米之間,低於400納米的紫外線能量很大,容易被物體吸收,從而使物體變質;而高於700納米的紅外線能量小,不易被物體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絲綢等物質都是高分子結構,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容易受光、電、細菌的影響而變質、損壞。另外一些物質如石頭、銅鐵、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響。我們使用的閃光燈型號不一,波長有長有短,但應該都是低於700納米的可見光,或多或少對高分子結構的文物有破壞力。因此,木質建築物、字畫、絲綢製品、壁畫等文物,應禁止使用閃光燈拍照。
對於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只從政策法規上進行宏觀管理,各省、市文物單位在不違反國家統一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文物不同的情況進行管理。就拿禁止拍照來說吧,國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圍作出規定,比如書畫、絲織品、壁畫、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損壞,原則上不得拍攝,但不可能具體規定哪個文物點能拍,哪個文物點不能拍,以及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當然,不用閃光燈也許對文物不會造成損壞,但也不敢說不用閃光燈就可以讓遊客拍照,因為可能有的文物景點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關繫到版權和資料等問題,所以也不讓拍照。

『拾』 國內的許多寺廟景點,為什麼都「禁止拍照」

佛教自誕生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傳入我國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我國第一座佛寺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即位於河南洛陽的白馬寺,之後歷朝歷代都有興建寺院,如今很多的佛寺都保留了下來,其中不少佛寺還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吸引著眾多信徒及遊客。


另外,在一些名剎古寺內游覽時,也應做到盡量安靜、舉止文明,不損壞文物古跡、不大聲喧嘩,畢竟寺院本身就是佛門清凈之地,是一處可以凈化心靈的地方。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