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縣旅遊景點
1. 求寧波旅遊景點英語介紹 希望長一點的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寧波游覽參觀.
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大家來到寧波也不例外,那麼我呢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及風土人情.寧波位於浙江的東北部,東海之濱中國海岸的中部,是浙江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單列市和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和文化名城.全市共轄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鄞縣、寧海、象山三個縣,市區分江東、江北、北侖、鎮海、海曙五個區,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口120餘萬.寧波簡稱」甬」,是一個象形字,上如鍾鈕,下如鍾形,中間兩橫如鍾帶,因寧波境內有一山峰似覆置大鍾,故名.早在周朝就有了」甬」地的稱謂.寧波古時稱明州,因有四明山得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縣鄞江鎮,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採納了一個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寧波一直沿用至今.
寧波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16攝氏度,四季分明,春夏兩季雨水較多,但容易受到台風的影響,秋季涼爽,東無嚴寒.
來到寧波,我們要從什麼角度去了解它?它又是怎樣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的認為寧波共有四張名片.我們先打開第一張名片,這張就是寧波裝,俗話說:」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人用」衣食住行」來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內容,而衣拍在最前面.韓非子說:」人無羽毛,不衣則犯寒」,到了現代社會,服裝不僅僅是人類用來禦寒護體的,更是人類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實用的審美物化體現,自1998年中國首家服裝博物館在寧波誕生,人們已經在討論」北有大連,南有寧波」的話題,中國自有龍袍以來,有意義的服裝變革大抵只有兩次,一次為公開實用的胡服騎射,二為作宣言的中山裝.從前的人們除他們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來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個性特徵,而西服的出現卻能體現出人類對於健全體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後,外出謀生的寧波裁縫,用高超的祖傳手藝,給外國人(當時稱紅毛人)製作西服,因此,」紅幫裁縫」應運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國的第一件中山裝,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寧波人之手.寧波服裝在」紅幫」的培育下,由小樹苗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20世紀90年代,寧波服裝步入了它的黃金期,現有1600餘家企業,年服裝生產力佔全國的12%左右.寧波的服裝業被認為是未來中國服裝業中最有希望與中國服裝業一爭高低的一個板塊.好,現在大家都各自檢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寧波的服裝,如果沒有,晚上等我們住下來後,大家趕快去買,因為在將來,也許你會因穿有寧波服裝而驕傲,(開個玩笑).寧波服裝名牌可以說是群星燦爛,」雅戈爾」、」杉杉」、」羅蒙」2001年的服裝節上,國際服裝界巨子-77歲高齡的皮爾.卡丹先生動情地說:」我被寧波迷住了!」還驚嘆在中國竟有這么好的服裝企業,而」杉杉」卻在天一閣,上演了一台」天一夜宴」,在世界名模陳娟紅、馬艷麗等的超凡演示下,把江南園林深厚的文化底蘊,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寧波的第二張名片是」寧波幫」.當然大家不要誤會是江湖上的」黑幫」,而是許許多多在外闖盪的寧波人的統稱.」寧波幫」的發祥地位於中心城市北緣的慈溪龍山,」寧波幫」的典型代表和領袖人物就是虞洽卿,字和德,人稱」阿德哥」,清同治六年出生於龍山,家境貧寒,7歲喪父,平時在海邊拾泥螺,雨天才去讀書,叫」讀雨書」15歲到上海學生意,有時下雨,母親做的鞋就不捨得穿,夾在腋下,赤腳進店,後來在傷害聞名後,人們戲稱」赤腳財神」,這就是」寧波幫」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一個典型形象,虞洽卿一生以」寧波幫」為依託,也為它的崛起和走向世界建立了功業,他領導寧波旅戶同鄉會時興建的會館大廈,至今屹立於上海西藏路、南京路路口.」寧波幫」幫寧波,虞洽卿發跡後熱心故里公益事業,1906年捐資興辦龍山學堂,兒童免費入學,建設龍山碼頭等.」寧波幫」的名人還有香港環球航運集團名譽主席包兆龍跟世界船王包玉剛,有影視名人邵逸夫,當代學者余秋雨,這些都是為家鄉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的人,鄧小平那句話:」要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至今讓新老寧波人激動不已.
寧波的第三張名片是「寧波港」。唐朝天寶十一年(752),三艘日本譴唐使船由東瀛來華,緩緩駛入明州港,標志著古代寧波港的正式開埠.明州港,唐宋時與廣州、揚州,元時又與廣州泉州並列為我國對外開埠的三大港口.而在鴉片戰爭後,寧波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北領的上海崛起後地位削弱,曾一度衰弱,1916年秋,孫中山先生攜夫人宋慶齡從上海乘船來寧波,在經乍浦洋面時,曾說:」吾立國以後,勢必在此建立東方第一大港」,可惜壯志未躊,身先死.到了1978年,中國政府制定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庄嚴的作出在寧波興建東方大港的決定,經過20幾年的艱苦創業,寧波港由一個區域性的內河港,發展成為集內河港、河口港、海港於一體.而甬江是寧波交通世界的黃金水道,甬江由流淌著古越文化遺韻的姚江個洋溢著四明風採的奉化江相擁而成,一路奔流,注入東海.寧波港分貨港和漁港,貨港以北侖港為代表,漁港以象山的石浦港為代表.北侖港到2000年,貨物吞吐量就突破了一億噸!現以擠身世界億噸大港的行列,蓬勃發展的寧波七港,已與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通航聯系,北侖港擁有中國大陸絕無僅有的2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25萬噸級原油碼頭.寧波新世紀工程第一條就是要把寧波港建設成為國際深水中轉樞紐港.而石浦港是中國四大漁港之一,與舟山群島相連通,瀕臨東海的寧波,人們對海洋的感情是深厚的.」海洋固大,竭澤而漁必致無魚,取之無度必將無物」』就是說海洋雖然浩瀚,過度的捕撈漁民也就無魚可捕,而海洋中也將沒有任何東西存在,所以」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類自己」.因此就有了2000年中國的開漁節,什麼叫開漁節?它就是漁民們自發在每年的7-9月份進行停止捕魚作業,稱」禁魚期」.而到了9月15號後就進行祭海儀式,舉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祈禱平安和豐收,謳歌大海,稱」開漁期」.在祭海儀式中,讀罷祭文後,參祭隊伍從祭壇走想大海,三次鞠躬行禮,將稻穀、花生、紅棗、核桃、水果等五過,拋向遠方,然後就向大海獻酒,接下來就是18名兒童手捧玻璃魚缸,讓蟹、蝦、幼魚們生還大海,以示漁家後代對大海的感激和反饋之意,最後100名男女青年三步一叩首,以虔誠熱烈的舞姿祈禱大海,願大海不再哭,願海波盪漾,潮汐有序,願船兒歸來魚滿倉...
那麼寧波的第四張名片就是」寧波景」.寧波於1999年榮獲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寧波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它有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充滿氣節的斗爭風范,漫步天下,闖盪四海的英雄業績.它的東面是海天佛國普佗山,南有奇山綉峰雁盪山,西有美麗米人的西湖,北有國際大都市上海,形成了一個圈帶似的旅遊網.那麼它的自身究竟有哪些景點?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我會帶大家逐個的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寧波簡稱"甬",位於我國海岸線中段,浙江寧紹平原東端,即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的嵊縣、新昌、上虞,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和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全市轄鄞縣、象山、寧海三個縣,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市區設海曙、江東、江北、鎮海、北侖五個區。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總人口535萬,其中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120萬。
寧波境內主要山脈有四明山和天台山兩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脈的支脈,橫跨本市餘姚、鄞縣、奉化三縣(市),並與嵊縣、新昌、天台三縣連接。山巒起伏,蜿蜒連綿,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據志書載:"四明山周圍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頂五峰,狀如蓮花,疑近星斗,山頂極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這就是四明山名稱的來歷。天台山,主幹山脈在天台縣,寧波境內為其餘脈,有4大分支從寧海縣西北、西南入境,經象山港延至鎮海、鄞縣東部諸山。
寧波有漫長的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全市海域總面積為97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為156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為788公里,島嶼岸線為774公里,佔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島嶼531個,面積524.07平方公里。寧波境內有兩灣一港,即三門灣、杭州灣、象山港。這些灣港,因有錢塘江、甬江及眾多溪河注入,夾帶著大量泥沙和營養物質,為灘塗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寧波沿海潮汐屬不正規半日期潮型,一天有兩個高潮和兩個低潮。平均高潮為吳淞零點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為0.31米。三門灣、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遞減,甬江鎮海口外的潮流,每逢農歷初一、十五朔望日漲於十一時一刻。市區"三江口"的潮汛則朔望日漲於一時。
寧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餘姚江、奉化江、甬江,餘姚江發源於上虞縣梁湖;奉化江發源於奉化市斑竹。餘姚江、奉化江在市區"三江口"匯合成甬江,流向東北經招寶山入海。整個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
寧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8.8℃,一月份最低,為-4.2℃。全市無霜期一般為230天至240天,作物生長期為300天,適宜於糧、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長。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至1400毫米,五至九月,佔全年降水量的60%。
寧波歷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期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郭、貿、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寧波在唐時與揚州、廣州並稱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列為對外貿易的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後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2. 浙江崇仁有哪些旅遊景點
崇仁是一座江南旅遊名鎮。內有張伯岐故居、瞻山廟、瞻山、筆架山、張村水庫、廣利地雅園溫泉等傳統文化與山水文化融成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興於南宋、繁榮於明清的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仁古建築群,2002年起正式對外開放。隨著總投資21.9億元的浙江溫泉湖國際度假旅遊區項目的開發和生態鎮的建設,崇仁鎮將全力打造以溫泉為龍頭、古鎮為特色的旅遊品牌。
玉山公祠
玉山公祠,因崇仁鎮望族裘氏紀念先祖玉山公建造而命名,建於清乾隆辛亥(1791)年,也有稱「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待繼續考證。玉山公祠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主體建築分布在縱軸線上,自南至北依次為屏風牆、門廳、戲台、正大殿、後廳。門廳和正大殿之間兩側均建有廂房,東西北三面築有圍牆,使整座建築呈封閉狀的四合院。
玉山公祠是嵊縣越劇初創時期演出的主要戲台。
全鎮縣級以上文保單位有崇仁村建築群、玉山公祠、張伯歧故居、王金發故居、逵溪洗履橋、瞻山廟、指道碑、董氏純節坊,其中崇仁村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玉山公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嵊州周邊旅遊景點有哪些
嵊州,嵊州孕育了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剡溪千百年來就吸引著文人墨客入剡攬勝。 嵊州地處浙江東部,早在秦漢之際就已建縣設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 嵊州的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新昌、諸暨等地無異,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年均氣溫16.4C。建議選擇夏季前往嵊州旅遊,百丈飛瀑的水量會很大,非常壯觀。
王羲之故居旅遊區:王羲之故居位於嵊州市市區東25公里的金庭鎮,這里四面環山,故居坐落在這幽幽的山谷之中。王羲之金庭故居和紹興成名地、臨沂出生地一樣受世人所敬仰。王羲之故居系列建築有金庭觀、書聖殿、右軍祠、雪溪書院、潺湲閣,這里還有書聖墓、書法園林、書畫長廊、放鶴亭等。
中翔紹興溫泉城:景色宜人,空氣清新,旅遊區內建設有溫泉中心、會議中心、娛樂中心、康療中心、企業會所等項目。是一家集溫泉度假、特色觀光、商務會議、文化體驗、戶外運動、生態休閑、健康養生為一體的國際性度假旅遊區,也是長三角地區龍頭旅遊品牌之一。
崇仁古鎮:古鎮的居民以宋神宗敕封的裘氏後代為主。鎮中保存了明清甚至早到宋朝時期的古宅,鎮上廟宇、祠堂、古戲台、民居、牌坊、葯鋪、店鋪、古橋、水井等,你會疑心走入了某部明清劇的拍攝現場。古鎮各台門門牆高大,清一色的青磚灰瓦,白牆硬山頂,高牆深院。隔扇、門窗有精細的雕刻,工藝精湛,妙不可言。
百丈飛瀑:深藏於崇山峻嶺中,需先乘船渡過月亮湖才能看見。百丈峽谷縱深約1500米,峽谷內峭壁危崖、峰巒競秀、清溪奔流、飛瀑四瀉。除了百丈飛瀑,百丈峽谷內還有戲珠瀑、鴛鴦瀑、五疊泉、燕尾瀑、一線瀑、逍遙瀑、九龍潭、濟公潭等20餘個景點。此地瀑布眾多,素有「江南第一瀑布群」之稱,國內多部古裝劇都曾在百丈飛瀑景區取景。
4. 嵊州市旅遊景點哪裡好玩
嵊州歷史悠久,山水秀美,孕育了蜚聲海內外的越劇,涌現了經濟學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音樂家任光、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眾姐妹和世界圍棋冠軍馬曉春等一大批國際名人,使嵊州成為」越劇之鄉」、「圍棋之鄉」、「唐詩之路」、「領帶之鄉」、「茶葉之鄉」、「竹編之鄉」的一顆耀眼明珠。
嵊州還有百丈飛瀑、千年古鎮、浙東大龍谷、瞻山風景區、南山湖、書聖園、溪山第一樓 、馬寅初故居、越劇博物館等景點。
5. 嵊州人 能免費游紹興市的旅遊景點嗎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面實現「紹興人免費游紹興」的通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的全面實現「紹興人免費游紹興」工作要求,現將具體實施事項通知如下:
一、實施時間
1.2015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起,小長假(元旦、清明、一端午、中秋)除外。
二、實施范圍
1.市直主要旅遊景區13個(魯迅故里·沈園景區、蘭亭景區、東湖景區、大禹陵景區、百鳥樂園、周恩來祖居、蔡元培故居、大通學堂、青藤書屋、秋瑾故居、徐錫麟故居、範文瀾故居、紹興博物館);
2.越城區主要旅遊景區1個(書聖故里景區);
3.柯橋區主要旅遊景區6個(柯岩風景區、大香林景區一期、安昌古鎮景區、舜王廟景區、印山越國王陵景區、羊山石佛景區);
4.上虞區主要旅遊景區4個(曹娥景區、祝家莊景區、東山景區、覆卮山景區);
5.嵊州市主要旅遊景區4個(王羲之故居旅遊區、百丈飛瀑風景旅遊區、瞻山風景旅遊區、馬寅初故居);
6.新
三、免費對象
1.紹興市行政區域內常住戶口居民;持有「綠卡」或已辦理浙江省居住證(不含臨時居住證)的在紹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在紹興工作的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士及其家屬。
2.免費項目主要指景區門票,景區內導游講解服務、停車、遊船、電瓶車及休閑娛樂性項目等收費仍按原標准收取。
6. 嵊州周邊旅遊景點有哪些
嵊州周邊的旅遊點有:馬寅初故居、百丈飛瀑、百丈飛瀑漂流、南山水庫、冰川火山谷,剡溪漂流景區、清溪漂流、崇仁古鎮、城隍廟、王羲之故居、華堂村、小黃山遺址、天章塔、紅佛寺,浙江嵊州溫泉湖國際度假旅遊區,覆卮山度假村等等。
嵊州以「百年越劇、千年剡溪、萬年小黃山遺址」聞名於世。嵊州孕育了全國第二大劇種越劇,剡溪千百年來就吸引著文人墨客入剡攬勝。 嵊州地處浙江東部,位於杭州、寧波、溫州、金華四城市的交通對角線上,是浙東陸上交通樞紐,上三高速、甬金高速、104國道和37省道嵊義線貫穿全境。當地沒有機場,但附近有杭州蕭山機場和寧波櫟社機場。嵊州早在秦漢之際就已建縣設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 嵊州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美譽,擁有書聖園、南山湖、百丈飛瀑、崇仁古鎮等四大風景旅遊區,其他還有浙東大龍谷、瞻山風景區、溪山第一樓、馬寅初故居、越劇博物館等。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 嵊州的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與新昌、諸暨等地無異,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年均氣溫16.4C。建議選擇夏季前往嵊州旅遊,百丈飛瀑的水量會很大,非常壯觀。
嵊州,是浙江省紹興市所轄的一個縣級市,地處浙江中部偏東,曹娥江上游,東鄰奉化和餘姚,南毗新昌、東陽,西連諸暨,北接上虞,全市總面積1784.43平方公里,是全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早在秦漢時就建縣稱剡,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至今已有2150多年歷史。嵊州是越劇故鄉,風景如畫、人文薈萃,有書聖故里、天下第一瀑、紹興溫泉城等
7. 急求溪口一日游攻略~~~
上午:雪竇山景區,御書亭下車,開始行程:千丈岩石(錦鏡池、飛雪亭看被宋真宗皇帝譽為東浙第一瀑的千丈岩)、游覽總統別墅---避暑勝地妙高台,張學良第一幽禁處中旅社舊址,游雪竇寺大慈佛國彌勒道場拜未來佛
註:學生票不打折,奉化溪口風景區統票230元預定價205元。(溪口風景區統票+雪竇山景區交通票)
游時說明:雪竇山景區游時3小時蔣氏故居景區(武嶺門、剡溪小築、武嶺學校、文昌閣、蔣氏宗祠、豐鎬房、玉泰鹽鋪、溪口博物館)都集中在武嶺路上,以步行遊玩為主或坐三輪車。遊玩時間為2個小時。
(7)嵊縣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據清乾隆《奉化縣志 》志載,早在唐代貞元時期(794年),「唐右相樊澤致仕卜居‥‥‥樊氏子孫世居此焉。」樊澤就是今溪口鎮沙堤村樊姓的始祖。監察御史樊良忠因與王安石不合,棄官歸里,隱居溪口沙堤村。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
據宋寶慶年間統計,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成為一時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年)去世。他是安徽壽縣人,卻選擇溪口飛鳳山安葬,可見宋時溪口在外地已頗有名氣。1902年重修的《光緒奉化縣志》中,溪口已列為鎮,在現有資料中,這是溪口稱鎮的最早記載。
此後,溪口稱鄉鎮,變更多次,民國8年(1919年)正式成為行政鎮,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又曾一度改鄉,1951年起,一直稱鎮至今。
溪口在近現代史上曾經發生幾次重大事件。清咸豐十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軍將領范汝增率兵數萬,自嵊縣入境。六詔、蹕駐、三石等地農民400人餘人響應,經溪口,於11月26日攻克縣城,12月9日建立農民政權。受戰火影響,溪口商業一度蕭條,玉泰鹽鋪也一度停業。
1941年4月23日,侵華日軍侵佔縣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偽監時政權「奉化維持會」,豐鎬房占為日軍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進入溪口,見鎮內無人,悉數搗毀全鎮水缸,鍋灶,民間財物被洗劫一空。後
在鎮四周密布鐵絲網,強令往來行人只許從武嶺門及藏山大橋出入,經過崗哨逼行鞠躬禮,並限定婦女在剡溪洗滌時間,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槍殺。
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離溪口。是年11月,據溪口鎮公所第83號呈文載,溪口淪陷1576天,計被殺217人,被抓失蹤73人,全毀半毀詳房223間,樓屋1990間,平屋1172間,被搶糧米1.5萬斤,茶葉2000餘箱,以及大批耕牛、豬、雞及實物細軟;被砍大樹4899株,竹150萬株,汽車站、醫院、公園等遭嚴重破壞。
1949年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21軍61師進駐溪口,溪口解放。毛澤東指示「在解放奉化時,要告誡部隊,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
1959年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章士釗在他致台灣友人的信中說,「奉化之廬墓依然,溪口之花草無恙。」周恩來總理還在信尾加了四名話:「台澎金馬,唇齒相依,遙望南天,諸希珍重。」說明溪口歷史文物受到保護,在對台工作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文革」期間,在「左」的思潮和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下,溪口的歷史文物遭到了一些破壞。
2010年3月10日,全國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示範名單」,奉化溪口鎮獲得了「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