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東南旅遊景點
Ⅰ 重慶周邊有哪些旅遊景點
【沙坪壩抄區】: 上午先去歌樂山渣滓洞、白公館(門票每人10元)參觀,中午在瓷器口吃午飯,參觀。
【渝中區】: 上午先去朝天門看兩江匯合的奇觀,再去東水門參觀湖廣會館,中午在小什字的小濱樓(重慶名小吃店)吃午飯,飯後到小什字的羅漢寺或者黃到大溪溝三峽博物館。
【渝東南】:武隆仙女山+天坑,彭水阿依河漂流,黔江小南海+阿蓬江,秀山桃花園+邊城;
【巴南聖燈山】:聖燈山森林公園是直轄市級森林公園,座落重慶巴南區距重慶市區70公里。聖燈山亦名「聖登山」,相傳明代建文帝避難至蜀曾在此結訪廬而居,故名。山上森林茂盛、繁密,尤多奇樹珍禽,富有天然奇趣,一九八二年被定為重慶市自然保護區。因其奇特、幽美、古老、驚險的自然景觀而聞名暇邇。
主城的話,可以去磁器口、洋人街、重慶人民大禮堂;有幾個小眾的景點強烈推薦,下浩老街、山城步道、黃桷坪川美老校區;晚上的話,可以去南山一棵樹,或者洪崖洞,朝天門坐遊船看夜景。
Ⅱ 重慶市渝東南地區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渝東南六區縣當務之急應推出內涵深邃,特色鮮明,有震撼力的大項目:武回隆要主攻大仙女山答,全面提檔升級;石柱則重推黃水森林公園,可將千野草場打包整合;彭水主打烏江三峽,開發特色遊船觀光百里烏江畫廊;黔江重點推廣包括濯水古鎮在內的蒲花河景區,打鄉村旅遊牌;酉陽主攻桃花源景區;秀山主攻洪安邊城,以秀山縣城為依託,將秀山、洪安連為一體打造。
Ⅲ 能不能把重慶市的旅遊景區分渝東北,渝東南,渝中部,渝南,渝西等地區排列出來,還有聯系電話,謝謝各位了!
石柱抄黃水森林公園 ·南山風景區 ·塗山 ·永川茶山竹海
·磁器口 ·西山森林公園 ·滴翠峽 ·龍門峽
·巴霧峽 ·豐都鬼城 ·巴曼子墓 ·巴蜀古文化中心
·朝天門 ·慈雲寺 ·鵝嶺公園 ·歌樂山烈士陵園
·紅岩村革命紀念館 ·華岩寺 ·黃山蔣介石官邸 ·解放碑
·孔公館 ·老君洞 ·林園 ·枇杷山公園
·人民大禮堂 ·山城夜景 ·天主教若瑟堂 ·重慶動物園
·重慶基督教聯合禮拜堂 ·歌樂山 ·臨江公園 ·青龍溪保護區
·三多橋白鷺保護區 ·重慶博物館 ·重慶圖書館 ·巴渝民俗文化村
Ⅳ 阿蓬江的旅遊景點
黔江,古時又稱丹興、石城。據《禹貢》記載,黔江為梁州之域,商周為巴國地,秦屬巴郡。黔江置縣始於東漢,跨連荊楚,素有「川鄂咽喉」之稱。今為重慶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區。 阿蓬江,宛如一條玉帶蜿蜒其境,流過重慶黔江、酉陽後,在龔灘一個叫做「黑洞子」的地方潛入烏江。
阿蓬江又稱唐岩河。阿蓬,土家語,意為雄奇、秀美。發源於湖北利川境內的阿蓬江全長237公里,為烏江下流最大支流,同時也是土家及苗族兒女的母親河。 讀過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就知道是什麼樣子,這讓我省卻了很多描述的麻煩。隨著渝懷鐵路的貫通,沈先生筆下的「邊城」,只須兩三個小時,鳳凰古城、張家界也近若咫尺。
蜿蜒流淌的阿蓬江水在漁灘下游不遠處拐了一道彎,彎流附近有一渡口,一條溪流(當地人也稱小河),溪流的源頭名叫白楊泉,泉水從兩山之間奔瀉而出。溪流上有水車,磨坊,有粗壯木頭搭起的涼亭式的古老木橋。我就是在阿蓬江畔的白楊泉邊長大的。
白楊泉是一眼神奇的泉水,冬暖夏涼,寒冬季節泉水冒著騰騰熱氣,夏天則是刺骨般的冰涼。關於白楊泉的故事也是小時候聽大人們講的。在泉眼懸崖邊原來生長著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要三四個人才能合抱起來,後來人們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把它砍倒了,掉進了泉眼裡,泉水很深,結果不要說白楊樹,連一根樹枝兒都沒有瞧見。白楊泉到底有多深,沒有人知道。 阿蓬江大多數時候十分溫順。在我的記憶中,只有1982年發過一次大洪水。這一次洪水沖毀了沿江不少房屋良田,家鄉上下游的兩個集鎮馮家濯水幾乎都毀於一旦。那時我還很小,但也有些印象:清一色的木頭房子,有的是沿江而建的吊腳樓,遭洪水洗劫後顯得很是蕭條破敗。
如今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年的水車、磨坊已不知去向,鄉政府(最早叫公社)也從阿蓬江渡口搬到山裡,最後又和上游的集鎮正誼鄉(原為鎮夷鄉)合並為馮家鎮。重建後的集鎮也變得富麗漂亮了。
從前晚上,家家點的都是煤油燈,煤油憑票供應,家家都有了電燈;原來江對岸唯一的公路(國道319線),也是唯一一條與外界聯系的公路,所有外面的貨物包括煤油、布匹、鹽巴等都是從船上運來,村村都通了公路,變化確實很大。原來從江西到江東,只能乘渡船,有了索橋。唯一不變的是阿蓬江這條不知從何時開始,就一直流淌的河流。
在沒有修通國道319線之前,阿蓬江及其下游的烏江,是當地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即便319線修通之後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當地交通仍然十分落後。從黔江至重慶,僅翻一座山汽車就要用去半天時間。
在阿蓬江流過的這片土地還有許多有趣的未解之謎。 秦巴寡婦清之謎。據《史記》載:巴寡婦清在阿蓬江黔江一帶采煉丹砂,成為全國首富,受到秦始皇的接見和褒獎,並下旨為她築有懷清台。但是,清究竟是何地人氏?家境怎樣?為什麼在兩千多年前能有如此高超的采煉技術?是怎樣進行采煉的?秦始皇下令築女懷清台究竟在何處?由於這些歷史均未有記載,阿蓬江領域誕生的這位最早的全國首富身世,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漢朗溪縣之謎。《太平寰宇記》載:「朗溪,漢縣名,其地有朗山,山有野狼,兩眼在背上,能餐諸獸。」查《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輿地紀勝》、清嘉慶《四川通志》、光緒《黔江縣志》,亦有狼山及「眼生背上,能食諸獸」之野狼記載,當今阿蓬江畔仍有朗溪村、朗溪溝。顯然,此「狼山」即彼「朗山」,根據史書記載,漢朗溪縣就在黔江境內,但在有關黔江的所有史料中除了怪異的野狼之外,有關漢朗溪縣的歷史卻是一片空白,這段歷史「消失」了,此亦為千古之謎。
古人稱,阿蓬江畔武陵山為道家的至高境界「天生福地」,是道家修道成仙、升天的地方。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現象。阿蓬江畔我的家鄉位於這一緯度附近,產生許多的神奇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巧合。
阿蓬江支流縱橫,形成了極具獨特個性的河谷風光。在黔江60公里距離內,阿蓬江薈萃了神龜峽的原始奇特,官渡峽的神奇秀麗,支流細沙河的溫泉與溶洞,蒲花河的間歇泉、大漏斗及地下暗河,深溪河的天生四橋等獨特景緻。
神龜峽因峽口兩山酷似雙龜對卧而得名。兩岸高山絕壁,峽區河道斗折蛇形,峽谷有27道彎28個門(即一線天),峽江水光瀲灧,如同翡翠碧玉,兩岸不時有瀑布飛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蓬江,除有「野人洞」外,還生活著一種珍貴兩棲動物大鯢(又稱娃娃魚),和一種珍貴植物——中華蚊母。
有人說,阿蓬江是一條真正未受污染的河流。當你站在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你會發現,兩條大河一清一濁涇渭分明;然而,當你站在阿蓬江與烏江的交匯處,同樣可以發現,阿蓬江之於烏江,與烏江之於長江一樣,清濁自辨。阿蓬江水流之清澈,由此可見一斑。
阿蓬江就是這樣一條河流:她雋秀而神奇,那江風與江水合奏的美妙音符,就像是喜愛她的白馬王子,唱給她的木葉情歌。
神龜峽為阿蓬江的景點之一。在黔江區阿蓬江鎮,有兩山似雙龜對卧峽谷兩岸,為峽谷起點,神龜峽因此得名。全程僅有一處看得到人煙,其餘皆為高峽深谷。
神龜峽河道斗折蛇形,沿途絕壁夾江,一彎未盡,一彎又起,詩人嘆曰:船到崖前疑無路,掉轉船頭又一彎。每一道彎都形成一個壯觀的「一線天」;「H」型垂直峽谷穿插其中;懸崖峭壁上,時有瀑布從山腰一瀉而下,為靜謐的峽谷平添了一股生氣,為碧綠的環境點綴了一絲亮色;鍾乳石以各種姿態向世人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的雄壯,水的柔美,組合成神龜峽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神龜峽是阿蓬江峽谷景觀最為優越的河段,從兩河鎮到酉陽大河口,全長38.9公里,峽口距黔江城區48公里。神龜峽因峽口兩山酷似雙龜對卧而得名。兩岸高山絕壁,幾乎沒有人煙,近乎與世隔絕。1998年大河口電站竣工後,高峽出平湖,尾水位直抵兩河,庫區通航後始有人跡進入。全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凸現原始自然風貌。峽區河道斗折蛇形,沿途絕壁夾江,盈盈一水。峽谷由神門峽、天門峽、人門峽三段組成。全程有27道彎,28個門(即一線天),其彎道之多,實屬峽谷罕見。詩人嘆曰:船到崖前疑無路,調轉船頭又一彎。兩岸茂林修竹,植被原始古樸,生態優美。林叢中野生動物不時出沒,猴群獐鹿,不一而足。懸崖上鍾乳懸垂,洞穴密布,岩壁奇形怪狀。尤其是絕壁上數個洞口皆由兩根枯木支成「T」型,人稱「野人洞」,不知洞內何物,令人費解。神龜峽水光瀲灧,如同翡翠碧玉。兩岸不時有飛瀑奔瀉而下,情趣飄逸。以飽水嶂谷、慈竹畫廊、生物鍾乳、洞瀑景觀四大特色突出的神龜峽融古、深、長、曲、幽、險、神、奇、山、水、石、竹、林於一體,別開生面的自然景觀讓人目不暇接,富顯詩情畫意,是舞文的書齋,揮毫的畫卷,科考的著床。峽口以上5公里處有保存完整的土司城——草圭堂,歷史悠久,氣勢恢弘。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距黔江主城26公里,坐落於阿蓬江邊,是阿蓬江分景區的一大旅遊景點,為國家AAAA級景區。
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鎮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格局,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的差異,也承載著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傳承與創新,同時碼頭文化、商賈文化、場鎮文化相互交織。
Ⅳ 重慶有哪些風景區
■主城區景點:
購物商圈:解放碑、三峽廣場、觀音橋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石橋鋪步行街
觀光休閑:朝天門廣場、南濱路、洪崖洞、一棵樹、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島溫泉、海棠曉月溫泉、白市驛天賜溫泉、北泉、南泉、加勒比水上世界、魔幻山游樂園、水魔方水上樂園、金源方特科幻公園
歷史古跡:重慶人民大禮堂、湖廣會館、磁器口古鎮、石橋古鎮、通遠門城門公園、巴曼子墓、龍骨坡200萬年人類遺址
紅色旅遊:紅岩村、白公館、坪壩大梁、渣滓洞、曾家岩50號周公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桂園、史迪威將軍博物館
文化藝術:三峽博物館、重慶大劇院、重慶市規劃展覽館、坦克庫藝術中心、重慶美術館、畫家村、國畫院
寺廟道觀:羅漢寺、華岩寺、老君洞道觀、塗山寺
名人舊居:梁實秋雅舍、老舍故居、徐悲鴻舊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宋慶齡舊居、郭沫若故居
自然風光:金刀峽、縉雲山、南山植物園、歌樂山森林公園、鐵山坪森林公園、鵝嶺公園、廣陽島
■大重慶地區景點:
自然風光:長江三峽、小三峽 、黃安壩高山牧場、神田草原、小小三峽、烏江畫廊、白帝城、張飛廟、天坑地縫、黑山谷、石寶寨、天生三橋、仙女山草原、紅池壩草原、千野草場、東泉、西泉、中華龍泉、統景溫泉、桂花溫泉、冷泉、聖燈泉、海蘭雲天溫泉、清灣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漢風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寧河、青龍瀑布、望鄉台瀑布、龍水湖、長壽湖、橋頭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動物園、九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石篆山國家森林公園、聖燈山國家森林公園、芙蓉洞、雪玉洞、萬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洞、江南龍宮、釣魚城、豐都鬼城、江津駱騋山、張關水溶洞、平頂山森林公園
名人紀念:聶榮臻故居、劉伯承故居、趙世炎故居、鄧雪芹故居、馮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寧墳、嚴顏墓、紅三軍司令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愚王祠、楊尚昆劉子如
寺廟道觀:大佛寺、雙桂堂、銀杏堂、螺罐山、慈雲寺(全國唯一和尚、尼姑同廟寺院),觀音寺,紹龍觀
歷史古跡:釣魚城、大足石刻、白鶴梁題刻、龍河懸棺群、小三峽懸棺群、江津蓮花石
Ⅵ 哪些旅遊景點有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張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縣,常德市的石門等縣;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建始、巴東、恩施、利川等縣市,宜昌市的長陽、五峰兩縣;重慶市主要分布在渝東南的黔江、酉陽、石柱、秀山、彭水等區縣;貴州省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
Ⅶ 重慶有哪些免費旅遊景點
龍潭古鎮、磁器口古鎮、人民廣場、朝天門、人民解放紀念碑
1、龍潭古鎮
龍潭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龍潭古鎮位於重慶市渝東南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與秀山縣 接壤,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為酉東門戶;
龍潭古鎮景區以龍潭古鎮和趙世炎同志故居為主體,總面積3.2平方公里,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龍潭因伏龍山下兩個狀如「龍眼」的氽水洞常積水成潭,古鎮自「龍眼」之間穿過,形如「龍鼻」,因而得名。
2、磁器口古鎮
磁器口古鎮,原名龍隱鎮,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重慶市重點保護傳統街,重慶「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遊圈。
磁器口古鎮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江畔,始建於宋代,擁有「一江兩溪三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邊重要的水陸碼頭。曾經「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繁盛一時。
3、人民廣場
重慶人民廣場建成於1997年6月,是重慶市的市政、文化、休閑廣場,也是舉行全市盛大集會和活動的場所。廣場的三期擴建工程已經順利完成。廣場的北面已建起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重慶人民大禮堂、大廣場遙相呼應,形成三位一體、氣勢恢弘的新的城市景觀。
4、朝天門
重慶朝天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南宋時期宋朝定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時有聖旨傳來是經長江到達朝天門,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
5、人民解放紀念碑
抗戰勝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又名「抗戰勝利紀功碑」、「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商業步行街中心地帶,是抗戰勝利的精神象徵,是中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
Ⅷ 雲陽及周邊有什麼旅遊景點
1.張飛廟
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 位於長江南岸飛鳳山麓,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廟內留存有大量珍貴的字畫和碑刻,被譽為巴蜀勝景、文藻勝地。相傳勇毅剛直的張飛急於為義兄關羽報仇,被部將張達、范疆所害,其頭顱被拋於江中。有漁人夜得張飛托夢,到江中打撈張飛頭顱,意外撈到一罐金子,於是用此金修造了張飛廟。張飛廟臨江而建,山水園林與廟宇建築渾然一體,蔚為壯觀。廟外環境清幽,廟前臨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字體雄勁秀逸。廟內塑有張飛像,珍藏有漢唐以來的大量詩文碑刻書畫及其他文物數百件,多為稀世珍品。素有三絕(文章絕世,書法絕世,鐫刻絕世)之譽。
歷史遺跡 | 建築人文
門票28元
2. 三峽梯城
三峽梯城景區位於雲陽新縣城內,包括登雲梯、三峽文物園、磐石城、龍脊嶺公園四大景點。它們中,有兩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世界最長人字梯,一處長達7公里的城市公園,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三峽文物園是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磐石城古軍寨下,佔地16000平方米左右,共有11處古建築。這些古建築原位於三峽庫區蓄水線175米以下,由國家三建委和國家文物局統一規劃,確定為異地搬遷保護項目,採用以舊搬舊、以原有面貌建造的工程原則。從2000年年底開始遷建,於2009年9月29日正式開園,歷時近九年。在這里,我們可以領略到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古建風韻,可以說,它是雲陽厚重歷史文化的實物見證。磐石城亦名大石城、磨盤寨,它臨江矗立,橫亘天際,形如巨大磨盤,故名。《華陽國志》等史籍均有記載,古人有詩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拔地危峰萬仞雄。西蜀地形天下險,青山削出玉芙蓉。2000年9月,被確定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脊嶺公園東起鷹嘴岩,西至雙江與長江交匯處的人頭山,公園全長6518米,寬20~150米,總面積3.67平方公里,它像一條蜿蜒盤旋的綠色巨龍,橫卧在雲陽新縣城的北方。
自然景觀
門票40元
3. 雲陽長江大橋
雲陽長江大橋是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前重慶開建的最後一橋。大橋起於北岸雲陽新縣城,止於南岸磐石鎮,與四川到湖北的省道開(江)利(川)路相接。其橋梁結構形式為高低塔斜拉橋,全橋長1278.6米,主橋長637米,引橋長為641.6米,為三峽庫區唯一的高低子母塔斜拉橋。雲陽縣被長江橫截為南北兩部分,長期以來,縣內南北兩岸的居民過江,都得乘坐渡輪。渡船載著客車、貨車、建材、生活用品和農用物資在長江兩岸往來穿梭,嚴重製約了雲陽經濟文化的發展。雲陽長江大橋的修建打通了開(縣)利(川)路融會108國道的瓶頸,是渝東南北循環經濟圈陸上大通道的關鍵工程之一,結束了千百年來以船擺渡人和車輛過江的歷史。對促進南北兩岸的經濟發展、拓展移民安置空間、拉開城市發展格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築人文
門票免費
4. 龍脊石
龍脊石是雲陽縣城前長江江心的一處長200餘米,寬10多米的砂岩石樑。在三峽大壩修建前,每年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一般年份中部潛於江心,形成東西兩島,水位十分低下時,兩島成一片。宛如一條白龍潛於長江,故名龍脊石,又稱龍潛石。每年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時,龍脊石就很顯眼地擺在人們視線之中,特別是春節那幾天,更是到那去玩的好地方,這時,到龍脊石上面去玩的人也就特別的多,龍脊石可分為三段,其中西段為頭,稍高,東段為尾,中段偏低,退出來時很寬,也沒有懸崖絕壁,有的只是減緩的坡度,不必要單心掉到水裡面。
自然景觀
門票免費
5. 三峽文物園
三峽文物園位於重慶雲陽新縣城磨盤寨,是三峽庫區文物保護示範工程。復制遷建工作2001年11月啟動,按照異地搬遷、原樣復建的原則,將雲陽三峽工程淹沒區內原文昌宮、帝主宮、東岳廟、陝西箭樓、維新學堂、雲陽南城門、夏黃氏節孝牌坊、長灘石碑亭、六崗石題刻、牛尾石岩畫、龍脊石題刻等十一處文物集中搬遷到園內。同時,在園內還保存著1000餘件地下考古發掘出的各級地下文物,這些文物展現了長江三峽文明發展脈絡。三峽文物園內的十一處文物景點復建前均位於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歷史價值,所以被國家三建委和國家文物局統一規劃確定為異地搬遷和復制的保護項目。 遷建工程從2000年12月開始,到2008年底所有遷建工程全部竣工。2009年逐步完善綠化工程和專題布展項目,200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文物園遷建工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過8年時間的辛勤勞作,將十一處文物古跡保持其原有風貌集中展示給廣大遊客。
歷史遺跡
門票16元
Ⅸ 急需一篇關於旅遊景區消防安全的調研文章
黔江旅遊概述 (一)旅遊資源地處武陵山深處,渝東南邊陲的黔江旅遊資源極為豐富。1、多彩的自然資源。全區共有旅遊單元245個,現已開發了小南海、阿蓬江和武陵仙山三大景區及仰頭山、橋梁民族風情村等景點。有待恢復的有張氏庭院、草圭堂等歷史文化遺跡。尚待開發的有灰千梁原始森林、官渡峽、麒麟蓋草場、八面山、石鍾山等景區。全區現有6個國家級旅遊品牌(黔江小南海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國家地質公園、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小南海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黔江城已申報全國優秀旅遊城區。2、淳樸的民族風情。黔江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民族風情淳樸濃郁,民族歌舞獨具魅力。土家擺手舞以其獨有的韻律、明快的節奏、優美的舞姿而久享盛名。苗族的「趕秋」、「三月三」、「六月六」等節日異彩紛呈。黔江土家吊腳樓隨處可見,其中以橋梁民族風情村典型的土家吊腳樓群最具特色,形成一個完整的土家人居住的山寨,與周圍的古樹群山、田園溪水溶為一體。淳樸的土家人以扭秧歌、薅秧鑼鼓、年霄舞等表演讓人深切地體驗到土家豐厚的文化底蘊。整個村落結構嚴謹、錯落有致。2004年,黔江成功舉辦了由國家民委、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批準的 「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該節薈萃了武陵山民族文化之精華,呼喚著海內外朋友來此同樂共舞。黔江民族土特商品種類繁多,民族風味飲食別具一格。土家織錦色彩斑斕,苗族刺綉、蠟染等手工製品馳名區內外。特別是土家人生產的西南卡普質朴、典雅、極富民族特色,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睞。3、良好的生態環境。黔江遠離大城市,遠離工業污染,其農產品因此多無公害。這里空氣清新自然,猶如天然大氧吧,引得無數遊客競折腰。4、較為完備的旅遊配套設施。全區旅遊設施基本齊備,從交通看,火車客運即將通車。舟白機場正在加緊建設中。現有暢通的國道319二級公路,渝長高速公路剛剛開工,小南海、阿蓬江神龜峽、武陵仙山有硬化公路抵達。城區有3個客運汽車站,共有客運汽車338 輛,出租汽車224輛,長安、城市巴士86輛。景區有停車場13000多平方米,電瓶車3輛,旅遊碼頭 5個,旅遊船隻58艘,步行游道15公里。從餐飲看,現有四星級、三星級賓館各1家,二星級賓館2家。有旅行社或門市部4家,農家樂100餘家,旅遊商品生產企業6家,旅遊船舶企業2家,旅遊定點單位10家。(二)旅遊業發展現狀1、成效顯著。黔江旅遊產業起步較晚,但經多年來的發展,特別是新區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區各族人民緊緊圍繞把黔江建設成為「渝東南旅遊服務中心」的奮斗目標,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成效十分顯著。(1)旅遊設施建設卓有成效。新區建設以來全區累計投入旅遊景區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的資金達2.3億元,小南海、阿蓬江、武陵仙山三大景區的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其中小南海建成碼頭3個、風雨橋2座、吊橋一座、廁所3個、步游道、環湖公路、聯網路、支公路、停車場及通訊、水電、消防、安全防護等相關設施,建成大門、震紀苑、觀景亭,並對湖心亭進行了維修,對環境進行了整治,總投資4000多萬元。阿蓬江神龜峽建成「兩細」公路、旅遊碼頭2個以及通訊、水電、安全防護等相關設施,總投資1300萬元左右。武陵仙山建成上山步游道、前上山公路、後上山公路、停車場、廁所2座以及通訊、水電、消防、安全防護等相關設施,建成香山寺、牌坊、武陵仙池等景點,並對環境進行了整治維護,總投資3000多萬元。(2)旅遊業發展速度喜人。2005年接待旅遊人數523060人次,比2004同期增長17.1%,旅遊綜合收入10920萬元,比2004同期增加21.6%。其中住宿設施接待旅遊人數為276487人次,比2004同期增加16%,營業收入5563萬元,比2004同期增加62%;景區景點接待旅遊人數為245473人次,比2004同期增加2%,旅遊綜合收入2455萬元,比2004同期減少16%;旅行社接待旅遊人數1100人次,同比減少154%,營業收入170萬元,同比減少16%;農家樂和定點旅遊商品營業收入2732萬元,比2004同期增加4%。星級賓館的平均客房出租率為63%,遊客在我區停留的平均天數為1.1天。(3)旅遊產業地位有所提升。2005年全區旅遊綜合收入占當年GDP的3.42%,比 2000年增加1.81個百分點。旅遊從業人員人數達到3
Ⅹ 黔江旅遊怎麼樣,現在有哪些景點
1、黔江土家十三寨
黔江土家十三寨,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北部地區的板夾溪流域,距黔江城區41公里,距重慶約320公里。建有中國第一座土家族生態博物館,由武陵山民俗生態博物館展示中心和十三個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組成。山勢依山就勢、竹樹掩映、溪水相擁。
2、芭拉胡景區
芭拉胡景區--位於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陽三大城市組團的核心,「芭拉胡」土家語意「峽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中國唯一的城市大峽谷,世界罕見的礫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峽谷上,峽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見、亞洲唯一的獨特城市景觀。
3、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
4、蒲花暗河
蒲花暗河從渝湘調整濯水互通下道,經濯水古鎮,逆蒲花河約3公里,暗河長1公里多,是阿蓬江旅遊鏈上的關節點。景區由天生三橋,地下暗河、大漏斗、間歇泉、蒲花峽谷和蒲花生態農業園區組成。暗河上150多米高空三橋飛架、蔚為奇觀,名為「黑龍潭」。
5、愛莉絲庄園
極致奢華的簡約主義空間,充滿了時尚主義風格,有夢幻時尚的實景攝影棚,還有風情多樣的外景拍攝點,荷蘭風車、地中海風情建築、四季馬場、歐式馬車、跑車、直升機、熱氣球、城市巴士、超豪華遊艇、艾菲爾鐵塔、四季花海等一應俱全。
6、黔江小南海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位於重慶與湖北交界處,距黔江城北部30餘公里,車程約一小時。是一個融山、海、島、峽諸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國內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鷗鷺齊飛,鱗光盪漾,閃爍於海天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