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旅遊景點推薦
A. 永康石柱有什麼好玩的
石柱有哪些好玩兒的地方?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千野草場、萬壽寨、西沱回古鎮、城裡答面可以逛逛河濱公園,吊橋公園,其實沒什麼特別好玩的。
有哪些名小吃?
石柱特色有休閑廣場的臘排可以去嘗嘗。綠豆面可以到菜市場買,或者去面館吃其他地方沒有。走的時候還可以到超市買兩包干煸牛肉!
兩天以內能否轉完石柱周邊的景點?
如果是我上面說的都要去的話,少說也要一個地方一天時間。。只玩最主要的黃水和千野草場2天夠用!
石柱的住宿費用多少?
普通的賓館一般是40-50元一間,環境還不錯。好點的也就一兩百元。
重慶到石柱的車費多少?
97元。
怎樣最省錢?
去石柱玩花不了多少錢!吃住玩500-700元預算。。
重慶到石柱的車一共有幾班?
6:30分開始,旺季半個小時一班,淡季45分鍾-1小時一班,很方便。收班車5:30,但是如果還有乘客,就會有加班車!
B. 重慶市石柱縣哪裡好玩
旅遊資源石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出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特色。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里的原始森林大風堡、土家樂園畢茲卡綠宮、高原明珠黃水湖、中國一號水杉母樹、天然畫廊油草河等景區(點)和喀斯特地貌大觀園千野草場、明清古鎮西沱雲梯街、千年古剎銀杏堂、秦良玉古戰場遺址萬壽寨、全國最大的龍河岩棺群等猶如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閃耀在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上,土家族人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太陽出來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懷;飲咂酒吸出了「五龍棒出擎天柱、吸盡長江水倒流」的氣勢,西蘭卡普(土家織綿)織出了「五穀豐登」、「福綠壽喜」……這是一片美麗、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開放的土地。縣委、縣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和三峽建設的大好機遇,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形成了「一園」(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一場」(千野草場)、「一街」(西沱土家風情街)、「一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總體發展布局,充分利用新三峽環湖游給我縣旅遊業帶來的良好機遇,營造大環境、拓展大市場、發展大旅遊,把石柱建設成為三峽庫區融休閑觀光,民俗欣賞和購物娛樂於一體的民族、生態旅遊大縣。 綠色生態,堆碧砌玉。「走石柱,不問路,公路兩旁柏楊樹」。走進石柱,滿目蒼翠,置身其中,如履畫中,良好的生態蘊育了一方凈土,巧奪天工的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密布縣境。石柱是聞名的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和生態建設先進縣,全縣森林資源豐富,現有林業用地199182公頃,活立木總蓄積72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3.4%,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林木覆蓋率、活立木總蓄積均位居全市前列,是重慶市七大森林資源大縣之一。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182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329種、昆蟲1053種,其中,有國家I級保護植物7種、Ⅱ級保護植物46種;國家I級保護動物5種、Ⅱ級保護動物37種,還是我國水杉的原生地之一和三峽水庫建成蓄水後我國唯一的荷葉鐵線蕨的原生棲息地,是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同時,全縣綠色天然森林食品資源豐富,如蒓菜、竹筍、銀杏、板栗、香菇、蜂蜜、獼猴桃、蕨苔、蕨粉、蔥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特色森林食品資源,年產量達1萬余噸。 土家風情,神秘獨特。土家族人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 3000多平方公里的石柱是一塊民族文化藝術的沃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啰兒調」的代表作《太陽出來喜洋洋》即誕生於石柱,由四川昊天影視有限公司在我縣拍攝的反映新農村建設題材的電影《太陽出來喜洋洋》,已成功投放市場,較好的宣傳了我縣旅遊及經濟社會情況;咂酒是土家人的佳釀,石達開曾詩贊之「五龍棒出擎天柱、吸盡長江水倒流」;土家織綿演繹了「五穀豐登」、「福祿壽喜」,土家吊腳樓、土家擺手舞、哭嫁、盤歌、薅草鑼鼓、擺手舞……都是土家族人千百年來的真實生活寫照。這片三峽庫區美麗、神奇、唯一的少數民族地區,是您領略土家民俗風情的絕佳之地。 歷史文化,厚重淵遠。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乃石柱建縣之始,歷史淵遠,人傑地靈。郭沫若先生曾詩贊「石柱擎天一女豪」的秦良玉就是傑出的代表,她一生三次勤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秦良玉陵園-三教寺,秦良玉率土家白桿兵築寨御敵遺跡-古戰場萬壽寨都是較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萬壽寨是人們領略古戰場磅礴氣勢,想像古戰場獵獵雄風,引發思古之悠情的旅遊聖地,電視連續劇《秦良玉》已被市委宣傳部列入全市「五個一」重點文化項目,正在進一步打造劇本和做好相關拍攝准備工作;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的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明清古鎮西沱,因其建築垂直於長江布局,和長江沿岸其它市鎮建設別具一格而聞名海內外,被考古學家和建築學家稱為「萬里長江第一街」;川東名剎銀杏堂位於河嘴鄉盤龍山,佔地8200平方米,因有兩棵大銀杏樹得名,果聰、大舟、廣淵等高僧先後在此修行,佛法大振,香火繁盛,成為川東各地寺僧安禪傳戒的十方叢林。銀杏堂依山面水,形如龍頭,四周蒼松翠柏環繞,塔院、鍾樓、鼓樓、正殿、法堂、方丈及齋堂、禪房、客房、香積廚等建築保存完好,金碧輝煌。
C. 石柱著名小吃有哪些,有哪些好玩的
1、蒓菜,古時為貢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晉書》記載「蒓菜鱸膾、王爵慕之」。蒓菜屬多年生睡蓮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鱸魚、蒓菜),含蛋白質、糖、鐵和天門冬、亮氨酸等多種營養成份,有消腫、解毒、美容、減肥之功效,日本、美國、韓國、中國的醫學專家確認蒓菜可治療胃癌、食道癌等多種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國石柱黃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寶山三大蒓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隨著石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的旅遊開發,蒓菜已被生產成各式包裝的旅遊商品,暢銷東南亞、日、韓、美、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吃山珍,喝連茶,品蒓羹」已成為獨具土家特色的新飲食文化代表。蒓菜田疇也成為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里一道極具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獨特景觀。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水鎮的萬勝村、洋洞村、黃水社區、七龍社區,冷水鎮的八龍村、河源村、天河村,楓木鄉的石魚村、雙塘村、風竹村、楓木村,共計3個鄉鎮11個村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8°23′~108°33′,北緯30°07′~30°18′。
2、「倒流水」——位於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北角,現為大歇鎮流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曾經是原石柱縣鳳凰鄉政府所在地),下屬行政組5個,共有1500多人,土家族人口1300多人,佔90%以上,方圓約20平方公里,地處海拔近1000米,位於忠(縣)、豐(都)石(柱)三縣交匯處,與忠縣石子鄉、同合鄉、豐都縣太運鄉、龍孔鄉接壤。倒流水鄉場自解放前至今有趕集歷史(現趕二、五、八)。其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方向與上街雨天屋樑(屋檐)的流水方向形成逆向(即Y字形)走勢,所以舊時稱「倒流水」,後來簡稱「流水」而得名。
經考證,「倒流水」豆腐乾早起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多年歷史。當時鄉場上居住有20多戶人家,均為土家族,人口100多人,其地理位置距縣城有45華里,是石柱進山出河(長江)的重要門戶,那時沒有公路,交通及不方便,主要靠人力肩挑背扛將物資經「倒流水」進出送達長江邊忠縣的洋渡(溪)鄉和烏楊鎮終轉,由此這個鄉場便成為來去人員的重要客棧。經過從縣城出發上、下大山的長途跋涉,到達「倒流水」時正是「背腳子」(下力漢)和趕集人們晚上歇腳住宿的時候,一到晚上,整個場上生意繁忙,來往人員絡繹不絕,生意的吆喝聲,霄夜喝酒猜拳聲,到點落腳歇氣的吼號聲不絕於耳。由於達到時間早晚不一,有時甚至通霄達旦,燈火通明(路人有的提燈籠、有的打火把),那時的倒流水街上食店、棧鋪就有推豆腐乾賣的習慣,到晚上霄夜時「背腳子」就把它放在籽冒火上烤,待皮起拱泡時取下粘上干辣椒面當下酒菜,喝上二兩「燒0」(酒)以解除一天疲勞,第二天又繼續上路往河邊(洋渡溪)走,然後帶回所需東西在此歇腳後再回縣城。從此,南來北往的「背腳子」和東進西出的趕集人進進出出、來來往往,有的把豆腐乾帶在路上作路糧,有的買些帶回給家人朋友品嘗作禮品,日久天長「倒流水」豆腐乾就名揚周邊地區,人人贊不絕口。長此以往,便成為地方名特風味食品流傳開來。百餘年的豆腐乾歷史,同時也蘊藏著當地豐富的文化,曾流傳著民謠:「黃豆角,黃豆黃,收進屋子堆滿倉,做成豆乾換錢糧,二嫂心裡喜洋洋」。「豆腐乾,方又方,雞叫三啼磨成漿,待到正午太陽紅,客人到來嘗一嘗」。「豆腐乾,嫰又黃,『0』一年生意忙(註:當地人把母親叫0),迎來送往匆匆客,傳出流水美名揚」。「豆腐乾,香又香,遊客帶著走四方,買點干盤送親朋,旅途充飢當路糧」(土家人把禮品稱干盤)。
「倒流水」豆腐乾,「製作傳統,精於泉水,工藝講究」。其製作流程共十道:選料必須是當地春黃豆,壘泡(先將黃豆壘破,再經水浸泡2小時左右)、石磨(石磨推成生漿)、燒漿(燒兩次開漿)、過濾(用豆腐帕子過濾)、點兌(用膽巴水點兌)、包廂(將豆腐帕子放在上下25格田字方塊固定豆腐廂木框內)、壓榨(在廂蓋上壓一桶20公斤重的水或相同重的石墩)、配料(參配佐料,土家秘方)、切劃(將豆腐切成四方田字型八公分見方25塊,厚2分分)、熏炕(將豆腐塊放在竹篾編成的摺子上,用玉米球暗火煙熏,反復翻炕致水份稍干、焦黃即可),整個過程要十個小時以上,一般下半夜前壘好豆子泡至天亮便開始磨成漿,再進行以後程序。特別是炕要把住火喉,一定不能用明火,需三個小時左右。整個製作工藝要求步步到位,力求精細。如磨漿粗細、燒開二道漿、包紮到邊、榨壓適度、佐料成份、水份干濕、炕黃程度等都十分講究,其主要精華還在於在流水鄉場邊上「水井灣」竹林山中有一龍洞泉水井,夏天冰冷刺骨,清涼爽口,在炎熱夏季凡路過此地行人便有涼爽之感,並喝上一口以解熱止渴,其水製成的豆腐乾,味道獨特,品質細嫩,清香撲鼻,口感可佳。是食用和送親饋友的佳品,可切片、絲、丁熱炒、涼拌、燙用,或烤著吃都十分惹人喜愛。如到此品嘗「倒流水」鮮豆花,更是別有風味,其細膩綿雜獨具特色。現每到夏天常有城裡人前去品嘗豆腐宴。
3、獨特生產方法和灌制工藝,讓酒與楠竹一起生長,是目前國內獨創的復式發酵生產工藝,經第二次自然發酵後,釀成成熟的竹筒酒,採收後只作簡單成品加工處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產或密封加工處理。從而讓產品始終保持原生態特性。公司獨立研製的灌制工藝讓灌過酒的楠竹不會留下任何灌制過的痕跡,堪稱一絕
竹筒酒對楠竹的選擇要求海撥高、多雨多霧、空氣濕潤的環境。公司選擇的楠竹林是在石柱黃水平均海撥800米以上山裡生長的楠竹,是在任何無工業及生活污染的環境中生長的。
產品採用的是獨特的「窖外窖」復式發酵工藝:即「原酒、種酒、長酒、陳酒」四個流程貫穿於一體,經第二次自然發酵後,釀成成熟的竹筒酒。綠色原生態:採收後只作簡單成品加工處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產或密封加工處理。從而讓產品始終保持原生態特性。
包裝獨特,為了維持竹筒酒原生態綠色酒的特色,公司在竹筒上沒有經過任何防腐及外包裝處理,讓酒自然散發酒香、竹香。(竹筒兩頭均能聞到)酒與楠竹長時間一起生長,楠竹吸收了酒中甲醛和部分酒精,溶入了楠竹的精華後酒中含著濃郁竹香,並且喝後不上頭,回味無窮。新鮮性:產品採收後,竹的清香與酒味濃香完美結合在一起,越新鮮越美味。
譚氏竹筒酒是譚氏家族傳統工藝,採用獨特的「窖外窖」復式發酵工藝。用民間秘方,以瀘州純紅高梁優質窖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態嫩竹竹腔中,讓酒在竹腔內釋放有害甲醇,而吸收日月之精華,使酒充分滲入到竹的整個生理循環過程中。酒竹之間竹茹相融,「原酒、種酒、長酒、陳酒」四個流程貫穿於一體,經第二次自然發酵後,釀成成熟的竹筒酒。《本草綱目》中記載:竹子「涼心經,益元氣,除熱緩脾,養血清爽」,鮮竹內膜富含竹衣、竹茹、竹瀝、哈多糖、賴氨酸和多種維生素。竹筒酒在生長過程中,飽吸鮮竹之精華、天地之靈氣,成品色質猶如琥珀,竹味濃香,自然清純,入口綿甜溫和,飲之舒經活血、清熱去悶。
4、水晶粉絲全系採用高山土豆為原料,以土家人原始的純手工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精製而成,色味俱佳,口感舒適的特點,是家庭飲食、款待嘉賓、饋贈親友的上乘佳品。
5、嘟巴粉(一種用純天然蕨粉做成的食品,用筷子夾吃時用力要均勻,否則它會滑得像泥鰍,跑到地上去),蔭米茶,各種天然野生菌湯及蘑菇,野豬臘排湯鍋,土家臘肉臘排,蒓菜肉片湯,湯煮山葯蛋等。風味小吃:土家酸匝肉,農家天然豆腐,長江豆腐魚,各種燒烤小吃等。
6、嘟巴粉(一種用純天然蕨粉做成的食品,用筷子夾吃時用力要均勻,否則它會滑得像泥鰍,跑到地上去),蔭米茶,各種天然野生菌湯及蘑菇,野豬臘排湯鍋,土家臘肉臘排,蒓菜肉片湯,湯煮山葯蛋等。風味小吃:土家酸匝肉,農家天然豆腐,長江豆腐魚,各種燒烤小吃等。
7、綠豆面產於重慶石柱。
綠豆面以綠豆、大米、綠葉蔬菜以及澱粉、菜油為原料。製作時,篩去豆類中的泥砂雜物後磨碎,磨時將磨的進孔填滿,使其磨得稍碎,再放容器中加清水浸泡。浸泡時間隨季節而定:冬天1晝夜,夏天半日。潷去水時揀去豆皮。大米用清水浸至用手捻壓呈粉狀無硬心,潷去水後備用。將綠葉菜洗凈、切碎,同浸泡好的豆瓣、大米拌均勻,然後加適量清水磨成漿,再在磨好的漿中加入澱粉調勻。柴火最好,待平鍋三成熱時,用兌水的菜油刷一遍鍋,然後舀一勺綠豆漿,攤在鐵鍋中,待綠豆麵皮八成熟後,翻一面再烤一會兒取出,放在筲箕上,一張張重疊攤晾,再切成均勻一致的面條。吃的時候,先在碗里放好作料,再把切好的綠豆面條裝入漏勺,放沸水中稍燙幾秒鍾,撈出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綠豆面柔中有韌,色澤嫩綠,有豆類和菜汁的清香,營養豐富,物美價廉。
8、石柱有哪些好玩兒的地方?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千野草場、萬壽寨、西沱古鎮、城裡面可以逛逛河濱公園,吊橋公園,其實沒什麼特別好玩的。
有哪些名小吃?
石柱特色有休閑廣場的臘排可以去嘗嘗。綠豆面可以到菜市場買,或者去面館吃其他地方沒有。走的時候還可以到超市買兩包干煸牛肉!
兩天以內能否轉完石柱周邊的景點?
如果是我上面說的都要去的話,少說也要一個地方一天時間。。只玩最主要的黃水和千野草場2天夠用!
石柱的住宿費用多少?
普通的賓館一般是40-50元一間,環境還不錯。好點的也就一兩百元。
重慶到石柱的車費多少?
97元。
怎樣最省錢?
去石柱玩花不了多少錢!吃住玩500-700元預算。。
重慶到石柱的車一共有幾班?
6:30分開始,旺季半個小時一班,淡季45分鍾-1小時一班,很方便。收班車5:30,但是如果還有乘客,就會有加班車!
D. 重慶有哪些旅遊景點要景區內有 花,水的。
重慶景點:
推薦指數:5
大足石刻藝術群
金佛山
四面山風景名勝區
永川茶山竹海
酉水河
縉雲山
推薦指數:4
阿蓬江
白沙古鎮
磁器口古鎮
大板營
釣魚城
豐盛古鎮
歌樂山烈士陵園
龔灘古鎮
黑山谷風景區
洪崖洞
紅池壩高山草場
紅岩革命紀念館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解放碑
金刀峽
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
羅漢寺
人民大禮堂
三峽博物館
雙桂堂
銅梁縣博物館
統景風景區
萬盛石林
武陵仙山
武隆天坑三橋
西沱古鎮
仙女山
小南海
小寨天坑地縫
雪玉洞
酉陽烏江畫廊
曾家岩50號
渣滓洞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
芙蓉洞
淶灘古鎮
推薦指數:3
「邊城」洪安古鎮
巴岳山
白公館
保安漁洞
北溫泉風景區
朝天門廣場
陳獨秀故居
大酉洞桃花源
大圓洞國家森林公園
丁房雙闕
東溪古鎮
峨嶺公園
豐都名山
涪陵石夾溝景區
桂園
紅三軍司令部舊址
湖廣會館
華岩寺
皇華城遺址
嘉陵江小三峽
姜家溶洞風景區
老屋基舊石器遺址
劉伯承故居
龍缸
龍脊石
龍水湖
龍潭古鎮
路孔古鎮
茂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山風景區
南溫泉風景區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
偏岩古鎮
千野草場
青龍湖
清溪古地道戰遺址
邱少雲紀念館
三多橋村白鷺自然保護區
山陽嶺恐龍化石遺址
雙江古鎮
銅鼓灘
統景溫泉城
塗井漢墓群
萬壽寨
萬州大小石城
烏江
無銘闕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陰條嶺自然保護區
玉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中山古鎮
重慶動物園
重慶基督教聯合禮拜堂
芙蓉江風景名勝區
樵坪山
推薦指數:2
北碚恐龍遺址
長壽湖
慈雲寺
鳳凰山
涪陵周易園
黃山蔣介石官邸
孔公館
老君洞
林園
龍骨寨
駱Q山風景區
南湖
南腰界
寧廠古鎮
棲霞宮
秦良玉陵園
珊瑚公園
聖燈山森林公園
聖壽寺
松溉古鎮
宋慶齡舊居
太保祠
塘河古鎮
天賜溫泉
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
銅梁中華龍溫泉度假區
塗山寺
仙渡溶洞
仰頭山
永川衛星湖
張關旅遊風景區
趙世炎故居
潼南大佛寺
潼南楊公舊居
枇杷山公園
推薦指數:1
巴曼子墓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
墊江華夏牡丹花海生態旅遊區
東溫泉
海蘭雲天溫泉
海棠曉月溫泉
花卉園
金果園
老龍洞
綠蔭軒
清真寺
石柱畢茲卡綠宮
天主教若瑟堂
鹽井龍洞
銀杏堂
渝北鹿山農業觀光園
張自忠將軍墓
重慶海洋公園
重慶市博物館
走馬古鎮
E. 重慶石柱縣旅遊景點適合老年人嗎
石柱主制要就是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還好吧,老年人走走也不錯。
如果你們沒去過仙女山,更建議你們去仙女山這邊玩玩,
白天可以轉轉天生三橋,芙蓉洞什麼的,晚上可以住在仙女山景區的華邦酒店,享受高山上寧靜的夜晚,第二天也可以在仙女山景區轉轉,享受一下南國第一草原。
F. 重慶市石柱縣今年開發哪些旅遊景點
rgdygdgngoihjgjlghkjlkgkj
G. 石柱和武隆分別有哪些旅遊景點
石柱旅遊景點 重慶石柱黃水森林公園,重慶畢茲卡綠宮 .
武隆熱門景點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隆天生三橋 ,重慶芙蓉洞 ,重慶龍水峽地縫 ,重慶芙蓉江
H. 重慶石柱黃水旅遊,黃水周邊農家樂收費及標准黃水各旅遊景點門票及路線。介紹詳細點,謝謝
旅行社280-300
I. 黃水鎮的旅遊景點
1,中國一號水杉母樹
中國一號水杉母樹生長在黃水鎮萬勝村田灣組八角廟,1973年國家掛牌保護。樹高45米、胸徑170厘米、冠幅20米,樹冠覆蓋面積200多平方米,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珍貴的樹種,有世界「活化石」之稱。
2,重慶黃水國家森林公園
重慶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主體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石柱縣東北部的七曜山山原上,以黃水鎮為中心區域,是石柱旅遊的核心景區。
3,大風堡原始森林
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大風堡原始森林,有著「綠色寶庫」之譽。其主峰海拔 1934米,屬巫山山系七曜山余脈,群巒起伏,山嶺疊翠, 溝壑縱橫,有「渝東仙境」之稱, 是石柱縣最高峰和重慶市東部最高山峰,有「渝東第一峰」之名。
4,十二花園姊妹峰
十二花園姊妹峰位於黃水鎮西南方,大風堡西北面。天氣晴朗時,在大風堡峰頂可覽其全景。十二姊妹峰上有十二根石柱,有如天堂仙女,婀娜多姿,姿態各異,形象逼真,故名。
5,油草河
有「小九寨溝」之稱的油草河發源與大風堡自然保護區復興地帶摩天坡,全長42.9公里,流域面積316.1平方公里,因河水碧綠,猶如晶瑩透明的碧玉,河邊一片綠油油的水草而得名,景區面積14.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