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五原旅遊景點
A. 內蒙古五原縣在哪裡
五原縣位於內蒙抄古自治區西部襲,河套平原腹地,隸屬巴彥淖爾市,東與草原鋼城包頭相鄰,西和煤都烏海相接,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依陰山山脈。五原縣總面積2492平方公里,轄7個鎮,117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隆興昌鎮為縣城所在地。古郡五原有史2400多年,戰國時屬趙國九原郡西部地,漢武帝元朔二年設五原郡。近代史上,馮玉祥將軍舉行"五原誓師",彪炳史冊;傅作義將軍發動"五原戰役",聞名。
B. 內蒙古五原縣有山嗎
五原縣沒有山,周邊有大青山和陰山山脈,五原正好是平原,種植向日葵和番茄。周邊的烏拉特前旗和中期都要。
C. 內蒙古都有那些旅遊風景點
內蒙古旅遊景點列表—— 呼和浩特 :喇/嘛/洞/召、哈/素/海、輝騰錫勒草原、大窯文化遺址、大/召、昭君墓、五塔寺、萬部華嚴經塔(白塔)、烏素/圖/召、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內蒙古博物館、綏遠城將軍衙署、清公主府、烏素圖森林旅遊娛樂開發區、大皇城、雲中城、將軍府、玉泉井、小/召、大/召、五/當/召、西漢古墓、清真大寺 阿拉善 :巴丹吉林沙漠、世界最高沙山、南寺旅遊區、通湖草原旅遊區、曼德拉山岩畫、黑城遺址、東風航天城、額濟納胡楊林、賀蘭山廣宗寺、騰格里達來月亮湖探險營地、賀蘭山南寺等 巴/彥/淖/爾 :阿/貴/廟、大樺背、後/契/勒/陶/力/蓋遺址、瑪瑙湖、金堂廟、狼山石刻、秦長城、趙長城、漢長城、五原誓師台、常素廟、古墓葬、洪羊洞、四大股廟、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烏/拉/山、烏梁素海、陰山岩畫等 包頭 :昭君島、百靈廟、美/岱/召、包頭博物館、包頭渡口、春坤山、哈/布/圖·哈/薩/爾/祭奠堂、漢代麻池古城遺址、吉/木/斯/泰、昆都侖水庫、梅/力/更、乃/春/廟、南海旅遊、秦長城、賽/汗/塔/拉草原、轉/龍/藏、白/雲/鄂/博大草原、五/當/召、永興湖旅遊度假村、希拉穆仁草原旅遊中心、新世紀青年生態園、石門風景區 赤峰: 勃隆克沙漠旅遊區、玉龍景區、達/里/諾/爾/湖、遼太祖陵、遼上京遺址、阿/斯/哈/圖冰石林、第四紀冰川遺跡、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山公園、貢/格/爾草原、喀/喇/沁王府、龍泉寺、巴林奇石館、遼中京遺址、打虎石水庫、大明塔、梵/宗/寺、罕山自然風光、黑里河森林、紅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崗峰、薈/福/寺、遼「真/寂/之/寺」、遼祖州城遺址、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曼/陀/山莊、熱水溫泉、沙地雲杉、榮/憲/公/主、烏蘭布統古戰場、興/源/寺、巴/拉/奇/如/德/廟、巴/彥/花水上游樂園、百/興/圖自然、百岔河岩畫、寶山壁畫、達拉哈草原旅遊區、根丕廟、後/召/廟遼石窟寺、遼慶州城遺址、福/會/寺、旺/業/甸自然風景、奈/曼/王府、寧城熱水溫泉旅遊療養度假村、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翁旗紅山水庫旅遊、翁旗玉龍沙湖旅遊區、耶/律/羽/之家族墓群、巴/彥/他/拉草原、達/里/諾/爾自然保護區、冰臼奇觀、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青公園等 鄂爾多斯 :響沙灣旅遊區、成吉思汗陵、西鄂爾多斯珍稀植物自然保護區、百眼井、郡王府、恐龍足跡化石、紅鹼淖、黃河峽谷、統/萬/城、秦/直/道、王/愛/召、百/眼/窟、轉/龍/灣旅遊區、釋/尼/召/沙漠人工湖、烏/仁/都/西、昭君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無定河、准/格/爾/召、油松王、阿爾寨石窟、世珍園旅遊區、恩/格/貝、烏/審/召/廟、「鄂爾多斯人」、庫布其沙漠等 呼倫貝爾 :呼倫湖、呼和諾爾草原、鳳凰山莊、呼倫貝爾草原、敖/魯/古/雅馴鹿之鄉、滿洲里國門、嘎/仙/洞、白/音/忽/碩草原、維納河療養區、烏蘭泡、伊敏河、匯河口、金帳汗蒙古部落、靈泉、美/人/湖、莫/爾/格/勒/河、熊谷、一目九嶺、樟子松林、五泉山自然保護區、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巴彥呼碩草原風情旅遊區、布里亞特蒙古族、蒼狼白鹿島度假村、大汗憑吊、黑山頭古城、九曲松風、喇/嘛/山風景區、龍岩覽勝、烏爾旗漢原始森林、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偃松幽徑、貝爾湖、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旅遊區等 通遼 :阿/日/昆都冷草原旅遊區、陳國公主墓誌銘、舍力虎旅遊區、燕長城、大/樂/林/寺、金代界壕、開魯白塔、雙/合/爾/山白塔、章/古/台/佛/塔、莫/力/廟沙湖旅遊區、福/緣/寺、珠/日/河草原旅遊區、大青溝等 烏海 :胡楊島、黃河灘島嶼、甘德爾山奇峽谷、桌子山岩畫等 烏蘭察布 :格根塔拉草原旅遊區、元趙王城遺址、九龍灣、百/靈/廟、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和/林/格/爾漢墓、黃花溝旅遊區、玫瑰營鎮天/主/教/堂、明徐低樓、蘇木山、唐代單於大都護府遺址、烏蘭察布岩畫、永興湖、涼/城/岱/海旅遊區、輝/騰/錫/勒草原等 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草原、洪格爾岩畫群、平頂山、元上都遺址、貝/子/廟、灰騰草原、恐龍之鄉、阿/巴/嘎/旗、呼/很/淖、東山墓地、白/音/錫/勒、金四郎城古城遺城、啤酒泉、錫林浩特烈士塔、奧/奇/牧村、忽/必/烈夏宮、成吉思汗文化廣場、白/音/查/干、鍋盔山、玄石坡與立馬峰、九曲回溯等 興安盟 :阿爾山溫泉、察爾森水庫、成吉思汗廟、葛/根/廟、哈/拉/哈/河、好森溝景區、摩天嶺、三角山、石塘林、達/格/吐自然、大小神山、代/欽/塔/拉、公主陵古城遺址、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哈/倫/阿爾山、翰/嘎/利水庫、金/界/壕、鹿鳴湖、玫瑰峰、松葉湖、台來花草原、烏蘭毛都草原、五里泉、五一會議辦公舊址、科/爾/沁草原、杜鵑湖等
D. 內蒙五原關於傅作義的景點叫什麼
五原抗日烈士陵園
五原抗日烈士陵園位於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城北,安葬著679位抗日陣亡將士的忠骨,是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之一。
1940年3月18日,傅將軍抓住春溫回升快、黃河解凍早之有利時機,下達作戰命令,各部迅速進至指定位置,採取阻擊、伏擊、奇襲、巷戰、夜戰、掏心戰和攻堅戰等戰術,於20日午夜同時向五原各敵據點發起進攻,21日拂曉縣城外之敵大部被殲。此時,我便衣突擊隊反正了警戒城門的偽軍團,順利進入城內與潛伏人員配合,破壞了全部通訊設施;新三十一師利用外圍被殲日偽服裝化裝入城,與警備旅二團佔領了舊城敵據點;新三十二師擊潰偽蒙軍佔領廣聖西,攻克新城外圍敵據點和城區;一O一師和新六旅擊潰據守烏加河、烏拉壕之日寇,放水淹沒「包——五」公路,阻擊包頭、安北、固陽之援敵。日敵在飛機和重炮掩護下反復沖鋒,戰斗異常慘烈,雙方傷亡慘重。經過三晝夜激戰,日偽守軍全線崩潰,23日縣城光復。
這次戰役中,我軍679名將士為國捐軀,長眠塞北。傅作義將軍為了緬懷英烈,當年在此修建抗日烈士墓一座。1942年,由綏遠省政府撥專款對烈士公墓進行了修繕,並增建了靈堂、紀念碑各一座,傅作義親筆提寫了碑文。但後因年久失修,到文革前原址已成為一片廢墟。2005年五原縣委、政府將建設五原抗日烈士陵園作為實施「文化興縣」戰略的重要工程之一,於9月18日起在原址上進行恢復修葺。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主體由牌樓、紀念碑、烈士名錄紀念牆和墓冢組成的陵園。
E. 誇家鄉內蒙古五原
我的家鄉在五來原源。那裡有一望無際的田野,茂盛的大樹,哪裡的樹木茂盛、鮮花盛開。家鄉的風景真美啊!
我的家鄉不僅風景優美,物產也很豐富。那裡有:冬棗、蘋果、杏等水果。其中,我最喜歡家鄉的冬棗了,因為它的味道甜津津的。
冬棗的形狀是橢圓的,大小和小沙果差不多,身上滑溜溜的。
冬棗一開始是淡綠色的,後來慢慢變成了紅色,在慢慢變成深紅。
你輕輕咬一口,冬棗的汁水就會染到你的嘴上和舌頭上。
冬棗沒成熟的時候是淡淡的味道,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
F. 內蒙古的紅色景點多嗎
很多啊
呼和浩特市烏蘭夫紀念館——土左旗烏蘭夫故居——武川縣大青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土右旗美岱召(烏蘭夫革命活動舊址)——達茂旗百靈廟抗日紀念館——包頭王若飛紀念館;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世界反法西斯海拉爾紀念園——滿洲里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教育基地暨國門景區——諾門罕戰役遺址景區;
烏蘭浩特市內蒙古黨委辦公舊址、「五一大會」會址、烏蘭夫辦公舊址、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等;
赤峰市紅山區——林西冀察熱遼分局駐地——冀察熱遼軍區駐地——熱河省駐地——林西革命烈士陵園——柴胡欄子事件遺址——四道溝梁阻擊戰遺址——南山烈士陵園;
烏蘭察布市——集寧戰役紀念館——涼城縣綏蒙革命紀念館——紅石崖寺;
錫林浩特市——貝子廟中共錫察巴烏工委遺跡、內蒙古自治區運動聯合會遺址——多倫縣察哈爾抗戰遺址;
鄂爾多斯東勝區——鄂托克前旗成川民族學院舊址、中共三段地工委舊址;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五原抗日烈士陵園——五原博物館——馮玉祥誓師廣場。
20家景區包括:呼和浩特市烏蘭夫紀念館、烏蘭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包頭市百靈廟抗日紀念館、王若飛紀念館,呼倫貝爾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蘇布里北疆軍事文化旅遊景區、諾門罕戰役遺址景區、阿榮旗抗聯英雄園,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紀念地,赤峰市柴胡欄子事件遺址,通遼市麥新紀念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察哈爾抗戰遺址,烏蘭察布市綏蒙革命紀念地、集寧戰役館、紅石崖寺旅遊區,鄂爾多斯市成川民族學院舊址,巴彥淖爾市五原抗日烈士陵園、五原博物館,滿洲里市紅色秘密交通線教育基地暨國門景區。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紀檢組組長白德全向新華網內蒙古頻道介紹,此次開展的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歷時一個多月,將組織黨史專家、導游員、講解員進社區、進校園等宣講活動,號召千萬遊客紅色旅遊景區行。
白德全表示,要在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將國家4個全面戰略和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緊密結合,將國家旅遊局「515」戰略與體現內蒙古草原文化、獨特北疆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建設目標緊密結合,在打造「祖國正北方·靚麗內蒙古」的旅遊業新天地、新階段上做出更大貢獻。
G. 河套的有什麼旅遊景點
從東開始:白彥花的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但不對個人外開放)、烏梁素海景區、烏拉特中旗的陰山岩畫、奇石林、大草原等、五原縣的《我叫王土地》拍攝基地、塔爾湖、臨河的甘露寺、慈雲寺、班禪召海子、鏡湖、烏拉特後旗陰山岩畫、恐龍化石、永濟渠景區、磴口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烏蘭布和沙漠等等。
H. 古代五原和現代五原是一個地方嗎
1、古代五原郡,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內九原區麻池鎮西容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屬並州。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廢。魏晉時其地為鮮卑、羌胡所據。十六國前秦復置。北魏時其地屬夏州、懷朔鎮。隋初置豐州,大業中改為五原郡。唐置豐州、天德軍。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據此,秦九原郡從秦代一直延續到漢初,直到元朔二年,才更名為五原郡。
2、陝西五原,指的是畢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陽原、細柳原這五處地名的合稱,位於今陝西省境內。
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
3、寧夏五原,指的是龍游原、乞地千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橫槽原這五處地名的合稱,位於今寧夏境內。
唐·駱賓王《早秋出塞寄東台詳正學士》詩:「促駕逾三水,長驅望五原。」
4、現今五原縣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下轄的一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