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旅遊景點預防地震都做了什麼
❶ 外國有哪幾次大地震
外國,指中國除外的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都叫做外國。如此一來,將會有數不勝數的大地震。回
最出名的,答震驚世界的地震有2011年的日本福島大地震,1999年8月17日的土耳其大地震,1975年2月4日的海域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2004年年末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大地震等等。
❷ 為什麼國內,國外的小地震那麼頻繁 經常有新聞推送3-5級的地震消息。
因為地殼板塊運動得比較頻繁,還有其它一些自然災害比較強烈就會引起地震。
❸ 今天國外哪個國家地震
你說的是昨天的阿富汗
央視新聞,26日,阿富汗興都庫什地區發生7.8級地震。①已致315人死亡內,其中容巴基斯坦境內至少241人死亡;②據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目前在阿富汗尚無中國人傷亡;③從公布信息看,地震給巴基斯坦造成損失更大;④我國將根據災情和兩國需求提供救災援助。
❹ 國外地震有幾起及應急措施
地震有很多啊
地震應急措施
地震發生一般很突然,之前有預兆的也很難察覺內.地震預報是世界容難題,發達國家也難以預測.那麼,當地震發生時,該怎麼辦?
1.不要驚慌,冷靜面對.任何突發自然災害面前,都不要驚慌,要迅速做出判斷.
2.地震波縱波比橫波傳播的快,所以,地震時,人的感覺一般是地面先上下波動,然後是左右波動.不過,上下波動時人往往難以察覺.要抓緊時間在橫波到來前逃生.
3.迅速觀察地形,如果是平房,要迅速貓腰沖出房子,如果是樓房,來不及的話,要迅速進入到廁所,廚房等房間,因為這些地方建築應力強,安全.
4.如果震級大,逃生來不及,馬上找支撐物躲避,如桌子,床等,盡量減少損害.
5.如果不幸被埋在建築物下,也不要恐慌,要冷靜自救.恐慌只會浪費你的能量,先觀察一下,判斷自己是否受傷及程度,如果出血要壓迫出血處,防止出血過多,要確保呼吸暢通,深呼吸,等待救援.
❺ 國外著名地震紀念館有哪些
國外的著名地震紀念館有很多,基本每次規模較大地震後,原址都會回建成紀念館以緬懷逝答者警示後人。最近的是日本關東地震災害紀念館和阪神地震紀念館。
關東地質災害紀念館建於1930年,位於東京東北一個部安靜的位置。為紀念1923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的死難者而建。此次地震80%的城市夷為平地,死亡5.8萬人。
2002年日本在神戶市中央區建成了阪神淡路大地震紀念館,可以抵禦10級地震的大型建築「人和防災未來中心」,以及神戶港震災紀念公園。博物館以大屏幕影院為主,播放關於地震時的紀錄片,展現大量地震後重建的資料,還有地震防災的各種互動游戲。為紀念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阪神大地震前所未有地沖擊了日本原有的地震防災體系。經濟損失達10萬億日元(約合858億美元),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遭遇的最大一場災難。
❻ 哪一次地震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向外開發邀請外國緊急救
2008年汶川地震,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向外開發邀請外國緊急求救。
由於地震威力過大,中國政府有些力不從心。當時共有四個國家參與地震救援,分別是: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
汶川地震四天後——10年前的今天,四川災區迎來了第一支外國專業救援隊,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特大自然災害後首次接受外國專業人員救援,這支隊伍來自日本。
在5月16日一天里,還有俄羅斯、新加坡、韓國三個國家的隊伍相繼抵達成都。俄羅斯救援隊成功救出一名被困127個小時的倖存者,成為汶川地震中唯一營救出生還者的國際救援隊。
(6)國外旅遊景點預防地震都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1、日本救援隊
日本救援隊第一批31名救援人員的構成分別為警察廳9人,海上保安廳7人,消防廳11人,日本國際協力機構3人,外務省1人。
2、韓國救援隊
韓國救援隊是由韓國消防廳的41名國際救援專業人員和3名官員組成的44人救援隊,攜帶兩條搜索犬及電子探測器,於5月16日18時40分抵達成都,隨即奔赴什邡市開展救援工作。
3、俄羅斯救援隊
5月16日17時30分左右,包括專業搜救人員和醫生在內的第一批俄羅斯救援隊員50人,攜帶兩台設備車、一台救護車抵達成都後,立即馳援四川地震重災區之一的綿竹市漢旺鎮。
4、新加坡救援隊
新加坡救援隊由新加坡民防部隊派出的新加坡救援隊共55人,救援隊攜帶了液壓剪、切割機等先進救災工具、4隻搜救犬以及14天的給養,於5月16日19時40分左右乘專機抵達成都。
❼ 在國外遇到地震怎麼辦丨留學生自救指南
發生地震時,給人的應對時間通常很短,逃出室外可能沒有完全的把握,加之版當前居住樓房的居民十分權普遍,所以面對地震,在室內進行避震變得更有現實意義。
在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通常室內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包括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傢具附近。
最不利於避震的室內空間包括: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外牆邊、窗戶旁。
地震時,盡量採取一些可以保護自己的姿勢,比如: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導致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毛巾、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等身體的重要部位。
❽ 寫一篇關於外國地震的作文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時31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1分),,在洛杉磯市西北35公里處(北緯34°13′版,西經118°32′)發生里氏6.6級地震,權震中位於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聖費爾南多谷的北嶺地區。發生地震時大多數人還處於沉睡之中,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災難就降臨了。在持續30秒的震撼中,大約有11000多間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圍內高速公路、高層建築毀壞或倒塌,煤氣、自來水管爆裂,電訊中斷,火災四起,直接和間接的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300多億美元。
二、原因剖析
洛杉磯地區位於美國西海岸,正好處於全球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范圍內,是一個地震高發地區。後來,經科技人員勘測,地下在兩萬米左右的深處有一條活動斷層,專家們認為,這是造成本次地震的罪魁禍首。
❾ 中國到處地震,外國呢
【我國最著名的八大地震 】
序號 地震名稱 日期 時間 震級(Ms) 震中烈度 震源深度(Km)
1 河北邢台地震 1966.3.8 05:29:14.0 6.8 IX 10
河北寧晉東汪 1966.3.22 16:19:46.0 7.2 X 10
2 雲南通海地震 1970.1.5 01:00:37.0 7.7 X 13
3 四川爐霍地震 1973.2.6 18:37:08.3 7.9 X 17
4 雲南昭通地震 1974.5.11 03:25:18.3 7.1 IX 14
5 遼寧海城地震 1975.2.04 19:36:06.0 7.3 IX 12
6 雲南龍陵地震 1976.5.29 20:23:18.0 7.3 IX 24
1976.5.29 22:00:22.5 7.4 IX 20
7 河北唐山地震 1976.7.28 03:42:53.8 7.8 XI 22
8 四川松潘地震 1976.8.16 22:06:46.2 7.2 IX 24
1976.8.23 11:30:10.0 7.2 VIII 23
【二十世紀以來的八大最強地震】
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8日(北京時間29日零時9分)發生里氏8.5級地震,這是自1900年以來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八大最強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況(按震級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級。發生在智利中部海域,並引發海嘯及火山爆發。此次地震共導致5000人死亡,200萬人無家可歸。
2、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級。此次引發海嘯,導致125人死亡,財產損失達3.11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區、加拿大育空地區及哥倫比亞等地都有強烈震感。
3、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級,發生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亞島及烏那克島附近海域。地震導致休眠長達200年的維塞維朵夫火山噴發,並引發15米高的大海嘯,影響遠至夏威夷島。
4、(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級,發生在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省。地震引發的海嘯席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尼西亞及印度等國,導致約30萬人失蹤或死亡。
4、(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級。此次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夏威夷群島,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5、厄瓜多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級,發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沿岸。地震引發強烈海嘯,導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聖-費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級,震中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離三個月前發生9.0級地震位置不遠。目前已經造成1000人死亡,但並未引發海嘯。
6、(並列)美國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級。地震引發高達10.7米的海嘯,席捲了整個舒曼雅島。
7、中國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級。2000餘座房屋及寺廟被毀。印度雅魯藏布江損失最為慘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8、(並列)俄羅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
9、(並列)印度尼西亞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級,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班達附近海域。地震引發海嘯及火山噴發,人員及財產損失慘重。
10、(並列)俄羅斯千島群島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級,並波及日本及俄羅斯等地。
❿ 地震預報的國外措施
然而,由於地震包括很多未知因素,各國在加強預報方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日本目前有針對東海地區的地震預報系統,該系統通過監控安置在海底400台以上的地震儀,用高性能電腦分析岩石的變化來預測。該系統只能實現對部分地區的地震預測。日本方面表示,要完工至少還需要15-20年。另一方面日本於2007年10月1日啟動「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因為在起初的三次地震中未能准確速報並發出預警,該系統備受詬病;但在此後的幾次地震中(如2008年6月14日上午8點43分在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和宮城縣等地發生的里氏7.2級地震),該系統在部分區域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報。
但是,有了緊急地震速報並不能高枕無憂,這套系統還存在很多制約。比如從預測到地震P波到S波之間只有短短數十秒,對於離震源地很近的地區來說,往往來不及。在岩手地震中,岩手縣奧州市由於距離震源很近,強震發生4秒後緊急地震速報才姍姍而來。另外,這套系統有時還存在誤報。此外,有些地震是先出現S波,這種情況下系統就無用武之地了,這也是國際質疑日本這套系統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有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地震都有前震。在這次地震中,速報沒有受到重視的現象也比較突出。一些安裝了接收裝置的醫院和機場根本沒有注意到速報,也沒有採取相應的緊急措施。
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學計劃的實施將為地震預報研究提供新的基礎。在地震學研究方面,繼法國的『地球透鏡計劃』(GeoScope)和日本的『海神計劃』之後,美國最近醞釀為期15年的『地球透鏡計劃』(EarthScope),以發展地震科學、促進地震科學在減輕地震災害中的應用為目標。最近10年來,美國開展和正在醞釀開展的『洛杉磯地區地震試驗』(LASE)和『美國台陣(USArray)項目』、『板塊邊界觀測計劃』(PBO)、『聖安德烈斯斷層深部觀測』(SAFOD)等更是直接圍繞著與地震孕育發生相關聯的一系列重要的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其中包括與地震成因直接聯系的深部隱伏斷層的探測及其活動性判定,地震孕育的深淺部構造,板塊邊界帶的運動變形、應變速率、地震復發模型,以及通過深鑽對聖安德烈斯斷層帶上大地震震源區結構、物性、變形、應力狀態和流體蘊存等的直接探測。毋庸置疑,這些基礎性很強的研究計劃,都將逐步為地震預報奠定重要的基礎。
除了觀測技術的巨大進步之外,地震學家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盡管在成因機理上板內大陸強震比板緣的海溝系地震復雜,但在構造物理條件和地震的破壞機制上,大陸強震比板緣強震含有更多的破裂成分。這種含有某些破裂成分的大陸強震的預測比以摩擦滑動為主的板緣強震的預測具有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