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邊縣有那些旅遊景點
① 馬邊旅遊景點哪裡好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樂山市馬邊縣境內,距樂山市167公里,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西鄰美姑,南接雷波,呈一狹長地帶,東西寬15.3公里,南北長37.0公里,總面積30164公頃,其中林業用地27195.2公頃,佔90.2%;森林覆蓋率82%。區內有四條馬邊河的主要源頭溪流;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4042米,相對高差3000米左右,地勢陡峻,山高路險,平均坡度36°。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區內物種十分豐富,已知主要植物有51種132屬24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珙桐、桫欏、連香樹等,二級保護的有銀杏、篦子三尖杉等;己知主要陸棲脊椎動物有25目75科268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熊貓(約32隻)、四川山鷓鴣、牛羚等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熊貓、白鷳等28種。是一個珍貴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保護區地處我省彝族聚居中心地帶,具有濃厚的彝族風情。1997年以來,已接待中外專家、學者到保護區參觀、科考15次100餘人,現日接待能力達200人次。這里動植物種類繁多,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區內有大熊貓、小熊貓、水鹿等20多種國家保護的珍離異獸;有連香樹、珙桐、銀鵑樹等珍貴樹種,尤其是有活化石之稱的珙桐成片生長達萬畝以上,舉世罕見。
瑪瑙苗寨
瑪瑙苗寨位於民主鄉瑪瑙村,於2013年採取統規統建模式建設,2014年基本建成,入住苗族群眾50戶。配套建設1200平方米多功能綜合活動廣場1個,多功能活動室(鼓樓)1個,新寨環型路0.6公里,連戶路2公里,新建安全飲水供水廠1個,改造50口沼氣池。
目前,瑪瑙村「兩委」正引領廣大苗族群眾在發展林、茶、竹產業和畜牧業上下功夫,同時,通過深度挖掘苗族文化,結合蘇民路建設與馬邊旅遊發展,打造苗寨物質文化旅遊產業,帶領廣大苗族群眾脫貧致富。2015年9月27日,瑪瑙村苗家新寨成功舉辦「印象·苗嶺」苗族花山節,吸引重慶、成都、樂山及馬邊當地遊客近5000人次,實現創收近20萬元。
煙峰彝家新寨
煙峰彝家新寨距縣城25千米,位於煙峰鎮煙峰社區和梅子灣村境內,煙峰社區共420戶1866人,面積10平方千米。縣委、縣政府規劃將煙峰社區打造成集新寨建設區、民族文化展示區、休閑度假旅遊區、公益商貿服務區、礦山後勤保障區五大功能區為一體的新農村綜合體,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同質化。該社區依託項目助推產業, 依託產業促進增收,已建成茶園4000畝、投產1500畝,核桃2000畝,柳杉等用材林2200畝,筍用竹林600畝。2014年,煙峰社區人均純收入4949.35元。年內,貫通全寨的瀝青公路、新寨廣場、民族文化博物館、碉樓、文化長廊、雄鷹雕塑、射日英雄支格阿龍雕塑、籃球場、敬老院等建築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建成。在彝家新寨建設中,配套建設了水、電、路、通信、綠化、環保等基礎功能設施和醫療、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
② 馬邊彝族自治縣的旅遊景點
明王寺
馬邊明王寺,坐落在馬邊縣建設鄉永樂溪後村,離縣城六公里,始建於明代成化專初年。屬據《馬邊廳志略》載:由於整個寺廟處在五座大山之間,舊稱「五龍山牛望寺」,後經弘治年間重修殿宇,打造佛像,初具規模,改稱「明王寺」。該寺鼎盛時期為清道光年間,佔地約五畝。由於歷史原因,加上歲月剝蝕,現僅剩佛殿和三清殿等三百零八平方米的建築。
大風頂自然保護區
大風頂自然保護區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以保護大熊貓、羚牛、珙桐、水青樹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7月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東經103°14ˊ——103°24ˊ,北緯28°25ˊ——28°44ˊ,南北長約37公里,東西寬約15.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