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勝古跡旅遊景點
1. 河南十大名勝古跡
河南十大名勝古跡有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白馬寺,關林,黃帝故里,焦作雲台山,鐵塔公園,洛陽白雲山,殷墟,翰園碑林等。
1、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
2、嵩山少林寺,位於登封縣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從鄭州、開封、洛陽乘汽車,可直達寺院門前。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於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
3、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國家AAAA景區。
4、關林,位於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南臨龍門石窟,西接洛龍大道,東傍伊水清流,相傳是埋葬三國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是我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群,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
5、黃帝故里,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被評為國家AA-景區。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6、焦作雲台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首批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獲了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等多項榮譽。
7、鐵塔公園,又名「開寶寺塔」,坐落在開封鐵塔公園內,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鑲嵌,遠看酷似鐵色,故稱為「鐵塔」。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洛陽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旅遊景區、中國十佳休閑勝地。
9、殷墟,殷墟是我國奴隸社會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歷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
10、翰園碑林,李公濤創建於七朝古都開封龍亭湖西畔。佔地百餘畝,鑲碑三千七百多塊,融古今書畫碑刻藝術為一體,集山水奇觀和古典園林建築藝術於一園。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06年又被省命名為河南省先進文化示範基地。
2. 河南 鄧州 有哪些旅遊景點
八里崗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鄧州市城東三公里湍河南岸面積10萬平方米,文化厚3-5米,時代距今6800年,1957年發現,200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至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連續對八里崗遺址進行了8次發掘。其中1994年的考古發掘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吾離陵
吾離陵位於鄧州市東南3公里處,時代距今約2700年。吾離系鄧國第十九位鄧侯,有鄧國"中興之君"之稱;吾離陵有"天下鄧氏第一陵"之稱。
吾離陵,1957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勝寺塔
位於城區中心大十字西南角,七級仿閣樓式磚塔,高38.3米,始建於北宋天聖十年(1032年)。1988年維修時發現地宮,出土金棺、銀槨、舍利子等珍貴文物28件。
福勝寺塔是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花洲書院
鄧州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古有"六山障列,七水環流,舟車會通,地稱'陸海'"之說。鄧州古城東南隅,坐落著一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千年學府--花洲書院。書院系北宋著名政治家參知政事范仲淹因推行"慶歷新政"失敗被謫知鄧州後,為造就人才而創建。慶歷六年(1046),范公應摯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書院揮毫寫下了膾灸人口、中外傳頌的《岳陽樓記》。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遂成為天下之千古絕唱,花洲書院也隨之名揚海內外。"一代師承百世馨"。當年范公興學重教,培育英才之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功垂千秋!
"憂樂"精神傳千古,繼往開來譜新篇。古老的學府踏著歷史的腳步,伴著改革的大潮,迎來了新世紀的春天。2002年初,鄧州市委、市政府以弘揚范公"憂樂"精神為先導,以創建豫西南中等城市為目標,以發展鄧州經濟為根本,作出了修復花洲書院的決策。這是一項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德政工程,必須惠及當今,澤被後世,因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擁護和支持。
花洲書院修復工程於2002年4月1日奠基啟動,規劃面積為8.4萬平方米,包括春風閣、春風堂、藏書樓、先聖殿、覽秀亭、範文正公祠、名人館、百花洲、碑廊、石藝園、中國書院博物館等建築和景點。規劃建設本著源於歷史、高於歷史,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和重在歷史內涵、提高文化品位的原則進行。整個工程將在2003年10月1日前竣工並向遊人開放。
目前,在鄧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市人民和海內外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下,花洲書院已初具規模,一個獨具特色,氣勢磅礴,集文化傳播、德育教育、學術研究、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新花洲書院,將在鄧州大地重放異彩。
3. 洛陽市都有哪幾個名勝古跡,旅遊景點
龍門山色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龍門」。這里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龍穿門而過。白居易曾說「洛陽西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因而「龍門山色」很早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 2000年龍門石窟榮列世界遺產名錄。□ 馬寺鍾聲 馬寺鍾聲是洛陽八大景的另一景。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鍾佛誦,鍾聲悠揚飄盪,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到了明代,寺內有口大鐵鍾,重約5000餘斤,鍾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鍾與洛陽東大街鍾樓上的一口鍾音律一致,可以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鍾聲的同時,緊接著洛陽城鍾樓上的鍾也響了,民間流傳著「東邊撞鍾西邊響,西邊撞鍾東邊鳴」的佳話。因此,白馬寺鍾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一。 □ 金谷春晴 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別墅,遺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七里處的金谷洞內。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與貴族大地主王愷爭富,修築了金谷別墅,即稱「金谷園」。園隨地勢高低築台鑿池。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里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子針,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得金碧輝煌,宛如宮殿。金谷園的景色一直被人們傳誦。每當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的時候,桃花灼灼、柳絲裊裊,樓閣亭樹交輝掩映,蝴蝶翩躍飛舞於花間;小鳥啁啾,對語枝頭。所以人們把「金谷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 邙山晚眺 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郟山。它像一條長龍蜿蜒橫卧洛陽之北,東西橫旦數百里,海拔約250米,如同洛陽的天然屏障。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氣勢雄偉,土質深厚的北邙當作死後長眠的好地方。孟津新莊村附近古冢林立,這就是東漢諸陵和王公大臣們的墓葬區。每當春天清明時節和秋高氣爽的重九(農歷九月九),成群結隊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遠望。特別是城北的翠雲峰,唐宋時代古木森列,蒼翠如雲,是人們登高遊玩的聖地。每當夕陽西下,暮色茫茫,萬盞華燈初上,萬戶炊煙裊裊,站在峰頂觀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偉的宮闕,寬廣的園囿,富麗堂皇的樓閣,十分壯觀。這就是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寫照。□ 天津曉月 天津橋,在洛陽橋東100米處,古時用鐵索連起無數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橋。建於隋煬帝大鄴元年(公元605年),後來,被隋末農民起義軍燒掉,到唐代,才改建為石橋就,隋唐城周圍五十餘里,人口百餘萬。洛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天津橋橫跨其上,北與皇城的南門、端門相應,南與長達「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寬百步」的定鼎門大街相接,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當凌晨時分,曉月還掛在天空,天津橋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車馬如流了,無怪乎唐代詩人劉希夷寫道「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里」,真是寫景如畫。天津曉月歷來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詩人有不少歌詠天津曉月的詩篇。可惜自宋以後,歷經五百餘年的戰火,天津橋被破壞了。□ 洛浦秋風 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餘年,經過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風景之勝。那時的洛河,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長橋卧波,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特別是「金風消夏」「半月橫秋」的時節,更是充滿詩情畫意。千餘年來,洛賓景色便使許多詩人留連忘返。早在三國時,曹子建說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題發揮寫了一篇《洛神賦》。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曾徘徊洛賓,不忍離去。唐高宗時,上官儀循著河堤,緩轡詠詩,洛賓景色之佳,可以想見。 □ 平泉朝游 在洛陽城南30里,龍門西邊的山腳下,有個梁家屯村。這里山巒環抱,林木掩映,泉水源口,清溪縈回,這就是唐武帝時宰相李德裕的別墅椘郊易 。□ 銅駝暮雨 「銅駝暮雨」是洛陽八大景的最後一景。城東關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時叫「銅駝陌」,它位於隋唐城的城東北隅,當時國際貿易市場叫「豐都市」一帶。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樓瓦屋,紅綠相間,每當陽春時節,桃花點點,蝴蝶翩翩,鶯銘煙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別有洞天,不亞於石崇的金谷園。隋唐時代這里人煙稠密,每當暮色茫茫,家家炊煙裊裊上升,猶如蒙蒙煙雨,紛紛揚揚,這就是人們贊不絕口的「銅駝暮雨」的由來。
4. 河南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安陽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5. 洛陽都有哪些名勝古跡,旅遊景點
洛陽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再加之舒適的盆地環境,內早就多元的自然景觀容,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那是隨手拈來,無法一一列舉。
如果你是要來洛陽開會帶旅遊的話,我建議你可以選擇洛陽視美會展服務公司,他們是專業做這塊服務的,有很多適合會議期間的旅遊線路,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他們有網站,你可以上去看下。
洛陽歡迎你
6. 周口境內有哪些名勝古跡旅遊景點
要說周口的旅遊景點,現在名氣最大的就是太清宮、明道宮、太昊陵了。但是就我本人來說,最有「感覺」的還是市區的關帝廟。去年有一次去關帝廟,正趕上解說員在做講解,不聽不知道,一聽下一跳,原來關帝廟里的那兩根鐵旗桿、屋檐、地磚等,都有著很典型的歷史意義,特別是後殿房樑上的雕花,講解員就足足講了半個鍾頭。還有前面的鐵旗桿,更是歷經了多少代的滄桑,並在「大煉鋼」的時代中僥幸保存下來,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貨真價實的「老傢伙」。現在關帝廟門口的廣場正在建設當中,關帝廟景區的未來一定是更為美好的,但是我希望,現在舊址上的建築,能夠保持原樣,並加以保護,關帝廟的歷史意義、觀賞意義、考古意義,都是不輸於周口的任何一個景點的。老君台也還可以的
7. 河南著名的名勝古跡
風景名勝
在中州大地上,有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氣勢磅礴的名山大河,氣候宜人的避暑勝地,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雄偉壯觀的古代建築,珍貴罕見的歷史文物,奇異多樣的花卉禽獸,豐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佔有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四個。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武術、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為特色的旅遊資源,是河南旅遊業發展的一大優勢。河南可供觀賞、旅遊的景區、景點有100多處。省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25處,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分布區5處:登封的嵩山、洛陽的龍門、信陽的雞公山、濟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雲台山,省級的有石人山、環翠峪、黃河游覽區等。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逾百萬件,約佔全國的1/8。全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189處,省級保護文物253處,市、縣級保護文物2600多處。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為河南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世界文化遺產2個: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
世界地質公園4個:雲台山;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個:洛陽、安陽、開封、鄭州、商丘、南陽、浚縣、濮陽
國家級地質公園12個:
第一批: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第二批: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內鄉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
第三批: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第四批:鄭州黃河地質公園,洛陽黛眉山地質公園,洛寧神靈寨地質公園,輝縣市關山地質公園,信陽金剛台地質公園,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個:雞公山;洛陽龍門;嵩山;王屋山-雲台山;石人山;青天河;神農山
5A級旅遊景區:
鄭州市:1、嵩山少林寺風景區
洛陽市:2、洛陽龍門石窟風景名勝區
焦作市:3、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嵩山——位於登封附近,是五嶽中的中嶽。
少林寺——位於嵩山,少林武功的發源地。
龍門石窟——在洛陽,為世界文化遺產。
白馬寺——在洛陽附近,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歷史地位
雞公山——位於南部省界信陽市的避暑名山,與北戴河、廬山、莫干山並列為四大避暑勝地,1982年被列為全國第1批44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灣湖風景旅遊區——位於南部的信陽市,國家森林公園、4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
靈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南部的信陽市羅山縣,4A級旅遊景區
九華山——位於東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華陽大佛山——位於東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青峰山——位於東南省界的道教名山。
皇姑山——位於東南省界的名山。
花洲書院——位於鄧州,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發源地。
雷鋒團紀念館——位於鄧州,是黨和人民學習培養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殷墟——商朝的都城,現在建有博物館。
石人山——石人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段,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子降世於堯山腳下。
洛陽牡丹——洛陽是國花牡丹的故鄉,洛陽牡丹節每年5月份牡丹盛開時召開。相傳武則天將牡丹從長安全部貶往洛陽,因此在洛陽落根,被洛陽的魏、姚等家族培育出「魏紫姚黃」等各種新品種,在洛陽發展壯大。
河南博物館-該館前身是馮玉祥於1927年倡導籌建的位於開封的河南博物館。1990年代時在鄭州建設新館,經過對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的合並後,取名為『河南博物院』。
紅旗渠-----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傑作;。70年代周恩來總理曾自豪的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現名林州)紅旗渠」。 2006年05月25日,紅旗渠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位於安陽市林縣現稱林洲市(縣級市歸安陽市管轄原本為縣)。
8. 洛陽都有哪些名勝古跡,旅遊景點
洛陽來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源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再加之舒適的盆地環境,早就多元的自然景觀,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那是隨手拈來,無法一一列舉。
如果你是要來洛陽開會帶旅遊的話,我建議你可以選擇洛陽視美會展服務公司,他們是專業做這塊服務的,有很多適合會議期間的旅遊線路,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他們有網站,你可以上去看下。
洛陽歡迎你
9. 河南省新縣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許世友將軍故里、鄭維山將軍故里、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1、許世友將軍故里
許世友將軍故居,位於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坐北朝南,有磚木結構的房屋10間,佔地322平方米。吞字大門,條石門框,大門上方懸掛著「許世友將軍故居」的匾額。
2、鄭維山將軍故里
鄭維山將軍故里景區位於新縣泗店鄉屋脊窪組,距新縣縣城13公里,南與湖北省麻城市毗鄰,2小時可達武漢,距信陽市130公里,鄉境內有大廣高速及京九鐵路兩大動脈,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
3、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是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縣級革命博物館,坐落在秀麗的山城新縣東南,依山傍水,仿古式現代建築,主體為江南風格,紅檐橙瓦,金碧輝煌。
4、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
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新縣城南白毛尖,建於1957年,佔地330畝。由大門、《燎原》浮雕牆、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堂、革命斗爭史陳列室、吳煥先半身塑像、烈士紀念亭、烈士墓地八大部分組成。
5、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河南省新縣境內,為AAA級景區,總面積33.4平方公里,由金蘭山——連康山——西大山——九龍潭三山一溪相連而成,主峰金蘭山768米。與湖北木蘭山並稱姊妹山,是淮南鄂北著名的道教聖地,主要景觀100餘處。
10. 河南省的5A景點有哪些
河南省的5A景點有嵩山少林風景區、龍門石窟、洛陽白雲山風景區、開封清明上河園、堯山等。
1、嵩山少林風景區
嵩山少林風景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境內。中嶽嵩山由太室山(海撥1,494米)和少室山(海撥1,512米)等組成,雄峙中原,群峰聳立,層巒疊嶂。地處古都汴、洛之間,自古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學土、高僧名道、拳豪義俠留下了大量名勝古跡。
如始建於北魏的少林寺,規模宏大的中嶽廟,我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和院內的兩株「將軍柏」,以及我國現存最古的嵩岳寺塔,太室,少室、啟母三漢闕和古天文觀測台等。2007年8月17日,嵩山少林風景區入選首批國家5A級景區。
2、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3、洛陽白雲山風景區
洛陽白雲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是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佳休閑勝地。已開發白雲峰、玉皇頂、雞角曼、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和白雲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園、留侯祠、蘆花谷五大休閑區。
4、開封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是由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與海南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實景主題公園,坐落於開封市龍亭湖西岸,是第四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
清明上河園是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以遊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再現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
5、堯山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
堯山為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河南最美的地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首批國家級溫泉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文化旅遊服務標准化示範區;全國資源型城市重點旅遊區人文歷史旅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