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旅遊景點設計說明

旅遊景點設計說明

發布時間: 2021-01-10 10:13:38

『壹』 旅遊景點解說詞

北京天壇導游詞之天庫
現在咱們繼續沿著中軸線行走,面前的建築叫做天庫,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建於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為現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壇祭祀主神的地方,所以這里也叫圜丘壇寢宮。殿內正面的圓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邊兩側的四個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則是八位祖先神主,還有東西配殿用來存放從祀神位。而皇穹宇三個字也分別代表了至高無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顯示出它的神聖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非常高的殿宇,總體呈圓形,下邊是高2.85米的圓形須彌座,為青白石築成,有東南西三個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階,而在南向出陛還有二龍戲珠的丹陛石。上邊是藍色筒瓦單檐攢尖鎏金寶頂。而在殿內還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沒有橫梁承托,全都是靠各類斗拱層層上疊來支撐,步步收縮,從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圓頂。這里邊還運用了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這組建築不僅十分精美,而且還有迴音壁和三音石,這和剛才我們說的天心石合稱天壇三大聲學現象。迴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牆,圍牆建造的磨磚對縫,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聲音載體,可以傳聲,在傳遞途中對聲音損失極小,只要對著牆說話,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見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對方說話。而三音石則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塊石頭,您站在第一塊石頭上拍手可以聽到一次迴音,第二塊石頭可以聽到兩次,而第三塊就可以聽到三次迴音,所以稱為三音石。在後來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許您剛才就已經注意到了,天壇有非常多的柏樹,不錯,它就好像北京一個天然的氧吧。而在這許多古柏當中,有一株500餘歲的檜柏,就是迴音壁西牆外的這棵九龍柏。它的樹干紋理非常的奇特,布滿了溝壑,而且旋轉扭曲,好像9條蟠龍纏繞嬉戲,所以叫它九龍柏真是一點也不過分。
在游覽過了圜丘壇和皇穹宇之後,我們就即將走進祈谷壇了,而現在我們腳下連接兩個祭壇的就是丹陛橋,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壇的唯一通道,長360米,橋面上分為三條道,中間的是神道,東邊是御道,西邊的就是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麼又要稱為橋呢?這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好像與天相連接的橋;而另一種就是說路面下邊建有進牲門,類似立交橋,所以稱之為橋。說到進牲門,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過橋下的一個券門被趕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殺,製成供品,所以這個通道也被叫做鬼門關,因為一進去就有死無生了。
好,回到正題,現在呈現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的完整建築群。前面的這個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還是要來到這里搭建幄次,盥洗更衣,所以這里還有小金殿之稱。
到此,祈谷壇的主體建築祈年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層的圓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層石台階中,分別裝飾著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從下之上內容分別是:瑞雲山海,雙鳳山海,雙龍山海。各層排水孔的圖案和浮雕的內容也是對應的。東西兩旁的配殿個有九間,原來是安放從祀牌位的地方,不過在家靖年間,把它們挪到了先農壇,所以現在這里也就沒有什麼實際用途了。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極具中國特色的獨特建築。圓形三重檐攢尖屋頂向上層層收縮,都是用藍色的琉璃瓦覆蓋,以此來象徵天。頂部是鎏金寶頂,抬頭仰視,便是龍鳳藻井,中心是龍鳳成祥的圖案。而巨大的三層殿頂就是靠殿內的28根落地柱支撐的,中間的四柱名叫龍井柱,東南西北方向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而龍井柱外圍的12個紅漆金柱所分割出來的12個開間,則分別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外面兩環的24個開間有分別代表了一年的24個節氣;同時,這28根大柱,也代表了天上的28個星宿。據說這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在感嘆殿內建築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殿內的陳設上來。這里的陳設是按照清朝咸豐年間原狀恢復的,正面的雕龍寶座上供奉著的是滿漢合璧的皇天上帝神版,左右兩側的石台上供奉的是清朝前八位皇帝的牌位。

煙台威海蓬萊導游詞】
各位團友,咱們馬上就要到達素有「人間仙境」之稱的蓬萊了。在此小武先給各位介紹一下蓬萊的概況:蓬萊位於膠東半島最北端,煙台市西北方向約75公里處,隸屬於煙台,北臨渤、黃二海,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128平方公里,總人口44.7萬。 但就是這樣一個總人口不足50萬的一個縣級市,每年確能接待海內外遊客200多萬人次。是什麼使中外遊客不遠萬里、紛紛沓來呢?那是因為蓬萊是一方充滿神話傳說、千百年來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為什麼說蓬萊是「人間仙境」呢?有兩個原因;

大家都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這故事發生在哪呀?對就發生在這里。相傳當年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越喝越高興不知不覺的就喝醉了。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並言定要憑個自的寶物渡海,不得乘舟。正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鐵拐李用的是他的寶葫蘆,漢鍾離用的是他的芭蕉扇,呂洞賓用的是寶劍,荷仙姑用的是荷花,蘭采合用的是花籃,韓湘子用的是瀟,曹國舅用的是手中的護板,張果老和他的神驢用的是笙。都知道張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騎著一頭毛驢,日能行萬里,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來,放在皮囊里。還有一首詩來說明此舉,「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來教世人做事要常回頭看,便於總結經驗。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蓬萊小城不大卻與八位神仙有緣。

另一個原因是跟「海市蜃樓」有關。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常常出現一些怪異的影像,當時,人們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種現象,剛開始以為是妖怪,把他說成海中的達蛤蜊精吐出的氣,稱蛤蜊為「蜃」,非常害怕,燒香磕頭,祈禱「蜃」不要危害人間,久而久之,人們發現「蜃」並沒有威害人類,又把他說成是神山現世,傳說海中有仙山,山上的房屋是金銀修砌,樹上滿是玉石瑪瑙,還有仙人來回走動,最主要的是山上有長生不死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便慕名來到這里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葯。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只見海天盡頭有三座山非比尋常,還在不斷的變,其實他當時正是趕上了海市蜃樓,他驚奇的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麼,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山。」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山叫什麼名。方士說一座叫「瀛洲」因為秦始皇又叫秦「嬴政」,一座叫「方丈」,還有一座一時無法應答, 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便以草名「蓬萊」做了回答。「蓬萊」者, 「蓬草蒿萊」也。就這樣「蓬萊」「方丈」「瀛洲」這三座神山就這樣傳開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像秦始皇一樣聽說大海中有三座仙山,也來到這里尋找長生不老之葯。他為了能尋到仙山,在此專門修築了一座小城,在這里住了很久,每日登上丹崖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沒有秦始皇幸運,沒看到海市蜃樓,也沒找到長生不老之葯,就下令將他在海邊望神山而修築的小城賜名為蓬萊,聊以自慰。從此,這座小城就叫做蓬萊了。

其實秦皇漢武也好,普通百姓也好,之所以不遠萬里來到蓬萊,都是來訪仙蹤、尋仙葯的,都盼望能象仙人一樣自由自在、長生不老。把蓬萊奉之為「仙境」,實際上都是海市蜃樓給鬧得。其實海市蜃樓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介質時發生的折射或反射的現象。而作為介質大氣,它的密度是不完全相同的,通常是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的,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溫度越低密度越大。海市一般出現在春夏兩季,要海中有霧,還要刮東南風一到二級,這些條件具備後好要有最佳的觀賞角度才能看到。為什麼蓬萊這邊經常出現海市現象呢?這同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有關。蓬萊地處渤、黃海的分界線,而渤海的氣溫偏低,尤其是在春夏、夏秋之交,海面氣溫容易較大的低於高層氣溫,這就形成了下層空氣密度大於上層空氣密度的逆溫現象。

張家界天門山導游詞
朋友們:相信大家對天門山並不陌生。1999年11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完成了人類首次駕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天門山的名字一下子走進了世人的視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門山的風采,今天,你們終於如願以償!

天門山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

天門山東漢時稱嵩梁山,三國時因山壁洞開一門,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為天門山,並拆武陵郡置天門郡。天門山是大自然的傑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它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並經受億萬年風雨剝蝕,尤以三迭紀燕山運動為最甚。白堊紀末,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進一步抬升,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孤山,使高山與谷地拉開極大高差,幾公里之內高差達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天門山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

天門山氣象獨特,門洞奇絕,植被豐富,歷史悠久,是歷史文化與佛道文化的神秘載體,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為了加快張家界旅遊開發的進程,天門山正處在規模的開發建設中。有的景點尚未正式開放;世界最長的天門山索道以及天門山寺正在籌建之中。

(天門洞)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那麼,天門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覃功炯先生認為是「漏斗」溶蝕作用的結果。他認為,天門洞東側地形微向西傾,西側地形微向東傾,向斜的核部正對天門洞道。東西兩壁為兩條走向320度左右節理所切,同時有一條走向40度的節理在天門洞處與其相交。洞頂的兩處岩溶漏斗也對岩溶過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後,地表水順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動,一部分湧入土中的水,順著地層的層間裂隙朝著向斜的核部匯集下流,長期不斷的溶蝕過程使局部崩塌,最終使兩組溶洞並為一體,形成了天門洞。

但是,也有人對此產生異議:天門洞照此理形成,為什麼洞的底座是一塊巨大的平台,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嗎?所以說,天門洞的形成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天門山寺)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鍾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里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

(龍頭岩)這叫龍頭岩。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轉動的龍頭。龍頭岩面臨百丈懸崖。據說過去有不少香客為表示求神拜佛的誠意,手抱龍頭繞懸崖轉一個圈,只要心誠,保你無事。後來,龍頭被人掀下懸崖,現只能看到安放龍頭的石坑。龍頭岩是觀日出去海的最佳觀景台。明代岳州知府李鏡有天門山唱和詩詠贊:

還有好多列 不願貼 也不知道你要什麼 給你網站你去看看把有什麼呢需要的
http://www.china927.com/c2006/guide/

『貳』 公園設計說明注意事項介紹

近年來,不僅工業在不斷高速發展,人文自然以及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我們的重視。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其政府除了關注當地經濟發展以外,更加入了建造公園的考慮,尤其是一些主要發展旅遊業的城市。因此,公園不僅僅是一個可以讓人們休閑放鬆的好地方,還很可能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那麼,對於一個公園的設計,我們需要注重哪些問題呢?


公園規劃設計整體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我們要清楚了解到公園的規劃設計要以一定的科學技術和藝術原則為指導,以滿足遊憩、觀賞、環境保護等功能要求。在設計理念上,我們必須以人文為重要因素,將人與自然和諧的考慮放在首要位置。規劃是統籌研究解決公園建設中關系全局的問題。如確定公園的性質、功能、規模,在綠地系統中的地位、分工、與城市設施的關系,空間布局、環境容量、建設步驟等問題。



其次,設計是以規劃為基礎,用圖紙、說明書將整體和局部的具體設想反映出來的一種手段。公園最初的功能較為單純,偏重於提供安靜的休息如散步、賞景之用的環境。20世紀初葉以來,隨著公園建設的發展,又增加了很多活動內容,綜合性的公園一般有觀賞游覽、安靜休息、兒童游戲、文娛活動、文化科學普及、服務設施、園務管理等內容。


公園規劃要注意哪些細節?

在整體的考慮上,公園規劃通常是將造景與功能分區結合,將植物、水體、山石、建築等按園林藝術的原理組織起來,並設置適當的活動內容,組成景區或景點,形成內容與形式協調,多樣統一,主次分明的藝術構圖。



構成公園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氣候、時間、空間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演變的。公園規劃和設計必須考慮這些影響,因地、因時制宜,創造不同的地方特點和風格。



現在,在世界各地的角落裡基本上都會有著大大小小的公園,而不同地方的公園亦有著當地的特色。這就是因為在公園的設計當中,我們考慮地更多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景和諧,還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等地理因素,設計出地理上,布局上均合理的公園。甚至,我們還可以在設計公園時將當地的文化傳統融入進去,以展示當地的人土風情。

『叄』 旅遊景區規劃有什麼內容要求

根據國家標准《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我國景區開發需要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遠景設計院現就三類規劃內容和要求分別加以論述。
一、旅遊景區總體規劃
任何一個景區開發建設前,原則上應當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景區總體規劃編制以景區所在地的旅遊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對景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幫助景區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多重效益。
(一)規劃時限
景區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景區的遠景發展做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景區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也應做出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年。
(二)任務和作用
總體規劃的對象是一個具體的景區。其基本任務是綜合研究旅遊資源、客源市場,確定旅遊地性質、環境容量及接待規模;劃定旅遊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發展方向;統籌安排區內各項建設用地和交通組織;合理配置各項旅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附屬設施和管理設施;提出開發實施戰略,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指導旅遊的合理發展。編制旅遊總體規劃對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旅遊的開發計劃和發展目標,確保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其實現最佳利用價值,確保設計的旅遊產品與實際旅遊市場需求的統一性,確保旅遊地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資料收集的內容
收集的內容包括地形圖、專業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企事業單位、交通運輸、旅遊設施、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和環境等方面的資料。
(四)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旅遊業發展的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
(2)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科學測定市場規模,合理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
(3)確定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依據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旅遊規劃的主題,是體現一定規劃時段內總目標的一種設想。
(4)明確景區區域、旅遊產品重點開發的時間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間布局,根據需要劃定緩沖區的范圍,包括旅遊服務設施、附屬設施、基礎設施和管理設施的總體布局。
(5)綜合平衡旅遊產業要素、結構的功能組合,統籌安排資源開發與設施建設的關系,包括住宿設施、旅行社的結構、功能和布局的確定。
(6)確定環境保護的原則,提出科學保護利用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的措施,包括各級保護區及影響保護地帶的界線、面積的確定。
(7)根據旅遊業的投入產出關系和市場開發力度,確定旅遊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8)提出實施規劃的步驟、措施和方法,研究確定行業發展的目標戰略。
(五)總體規劃的成果要求
(1)文本、說明書。
(2)規劃主要圖件(圖紙比例為1/10000-1/5000):圖紙主要包括景區現狀圖、景區總體規劃圖、景區(點)及旅遊資源分布圖、道路交通網路規劃圖、保護區級別規劃圖、分期建設規劃圖、各類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圖、旅遊設施規劃布局圖。
二、旅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較大型的景區可以增編景區控制性規劃,小型景區可以跳過景區總體規劃直接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一個管理型的規劃,其目的在於詳細規定景區開發建設用地各項控制性指標和其他規劃管理要求,並為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提供指導依據。
(一)規劃時限
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為景區近、中期開發建設做出安排,規劃的期限一般為5—10年。
(二)作用和任務
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為景區的規劃和建設管理提供控制依據,它首先代表一種規劃理念,表明景區的規劃管理由終極形態走上法制化過程,表明景區的規劃和開發建設是一個向著預定的規劃目標不斷漸進的決策程序;其次,與其下一層的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相比,後者更注重形體和視覺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則更加強調管理和引導,所以控制性詳細規劃代表一種新的技術手段,是規劃管理和建設開發控制的一大進步。
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以景區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景區開發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性指標和其他規劃管理要求,強化規劃控制功能,並指導景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
(三)資料搜集的內容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除了搜集總體規劃應搜集的資料外,還應包括以下基礎資料:
(1)旅遊總體規劃對本地塊控制性規劃的要求,相鄰地段已批準的規劃資料。
(2)土地利用現狀,用地分類應分至小類。
(3)景區內人口分布現狀。
(4)擬規劃區塊內建築的現狀,包括房屋用途、產權、建築面積、層數、建築質量、保留建築等。
(5)景區內公共建築、公共設施的分布。
(6)景區內工程管線網分布現狀。
(7)景區內土地經濟分析的資料,包括土地等級類型、土地級差效益、有償使用現狀、地價變化、開發方式等。
(8)景區所在地區的歷史文化傳統、地方建築特色、風土人情等。
(四)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在規劃的控制指標體系內容上,可分為:
1.控制性指標
(1)用地控制指標: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土地與建築使用相容性。
(2)環境容量控制指標: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地率、人口容量。
(3)建築形態控制指標:建築高度,建築問距,建築物後退紅線距離,沿路建築高度、相鄰地段建築規定。
(4)交通控制內容:外來車輛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位,內部車輛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位。
2.引導性指標
對旅遊區內重點地塊的建築形式、色彩、體量、風格提出設計要求。
配套設施體制:旅遊區生活服務設施布置,市政公用設施、交通設施及其管理要求。
(五)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1)文本、說明書。
(2)規劃主要圖件(圖紙比例為1/2000-l/l000):用地現狀圖、用地規劃圖、地塊指標控制圖、道路交通及豎向規劃圖、工程管網規劃圖、地塊劃分圖。
三、旅遊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以景區總體規劃或景區控制性規劃為依據,對景區建設內容進行安排和布置。與景區總體規劃或者控制性規劃相比,修建性詳細規劃更加註重景區形體設計、空間布局。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將為接下來的景區建設提供直接指導和具體方案。
(一)規劃時限
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主要為景區開發建設做出安排,規劃的期限一般為3-5年。
(二)任務和作用
修建性詳細規劃以上一個層次規劃為依據,將景區建設的各項物質要素在當前擬建設開發的地區進行空間布置。
(三)搜集資料的內
容除收集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資料外,還應增加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有關本規劃地塊的要求、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資料和各類建設工程造價等資料。
(1)建設條件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2)建築設施和綠地的空間布局、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
(3)道路系統規劃設計。
(4)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6)豎向規劃設計。
(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等。
(四)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1)文本、說明書。
(2)規劃主要圖件(圖紙比例為1/2000-1/500):區點陣圖、規劃地塊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道路交通規劃圖、豎向規劃圖、綜合管網等設施規劃圖、綠化景觀旅遊設施規劃圖、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效果圖或模型。

『肆』 旅遊景點設計中游覽線路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樓上抄的很經典,但是都是泛泛而談。 一般就是紙上談兵。雖然說的很好,但是覽線路的設計。
重點還是人。 非常好笑,5分鍾一個笑點15分鍾一個高潮。 現在的什麼人都是專家,可悲!
不管什麼方法不重要。

關鍵是遊客的要求。只有設計出符合遊客要求的線路才是理想的產品。
1.遊客的身體素質 (年齡,性別,職業等)。
2.遊客對景點的可以意向(他們想怎麼玩,想玩什麼。這個是很重要)
3.大小景點,精華景點的安排,交通,食宿的安排。 重點是食住行能夠很好的貫穿,不走回頭路,冤枉路。
4.要考慮到老小,及其特殊客人的生理,身體上問題。比如老年人一般要1-2個小時安排一次上衛生間的。

『伍』 旅遊景觀設計有哪三大理念

「理念」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的觀點、看法和信念,是進行旅遊景觀規劃和設計的主體和核心,理念的不同,不僅決定了旅遊景觀規劃和設計的風格,同時也決定了旅遊景觀設計的先進性。保持先進的設計理念尤為重要。需要堅持三大理念。
遠景設計院提出三大理念分別是: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突出文化。

可持續發展
(一)科學來源
景觀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理論
景觀生態學的基本觀點:根據景觀生態學的觀點,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並不是最強壯的生物,而是最能與其他生物共生並能與環境協同進化的生物。
可持續發展理論則強調代際公平、代內公平和人與自然的公平原則,強調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和諧統一。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生態旅遊、可持續旅遊、低碳旅遊
1.遵從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旅遊景觀的設計首先考慮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美國著名景觀設計師Ian Mc.Harg認為,每一塊土地的價值是由其內在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人的活動只能是認識這些價值或限制、去適應和利用它,只有適應了才有健康和舒適。不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個因素,還要尊重自然景觀的整體性、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和獨立價值,維持自然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西蒙:我們實現的最偉大的進步不是力圖徹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視自然條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築物替代自然特徵、地形和植被,而是處心積慮的尋找一種和諧統一的融合。
1)尊重自然的獨立價值。
2)遵從自然的根本內涵就是尊重自然規律。
按照旅遊景觀設計所在地域的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徵。
3)減少對自然的干擾
「生態旅遊」的概念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提出。近三十年來,其內涵不斷擴 充,但有兩個要點始終不變:生態旅遊的對象是自然景物;生態旅遊的對象不應受到損害。
一些自然保護區違反有關管理條例,在緩沖區甚至核心區內開展生態旅遊活動;有的只考慮商業需要,在旅遊區大造道路、索道、賓館飯店、停車場、桑拿、歌舞廳及人文景觀,降低了植被覆蓋率,破壞了自然美;
4)規避生態災害和生態危害的發生
2.因地制宜
旅遊景觀的設計均是在一定的地段進行,並且是對地段進行有目的的改變。這就需要從淺層和深層認識區域的特徵。淺層的特徵是地域自然綜合體的生態自然完整特徵,譬如植被、氣候、土壤和地形之間的和諧,旅遊景觀與周圍自然景觀的統一,建築的布局與地形的統一等等。
1)空間布局
「高欲就亭台,低凹可開池沼」《園冶》,不同地形的景觀布局與設計,
凸地形的特點:山頂、山巔、山脊等地貌。賞景,同時也是視線的焦點。
凹地形特點:周圍高,四周低,內向性空間,具有一定的安全感。是旅遊建築選址的理想地形。
2)鄉土特色
植物的選擇:不同植物所適應的生態環境不同。生態環境中的氣溫、光照、水分、土壤等要素導致了植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間差異。這就要求在景觀設計中要符合植物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還表現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資源的再生利用。例如廢棄物的利用。

以人為本(design for the people)
(一)理念的科學來源
行為地理學、旅遊市場營銷、旅遊人類學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市場設計、人性設計、體驗設計
1.市場設計
旅遊景觀設計必須結合旅遊區的市場進行設計。產品定位應該考察周圍旅遊區的發展特色和固有的形象,市場定位應該准確進行目標市場的細分,不能泛化。只有在市場准確定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旅遊景觀設計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針對商務遊客和大眾遊客的賓館設計自然不同。
商務遊客追求的是舒適氣派和品味,大眾遊客追求的是方便舒適。
2.人性設計
旅遊景觀最重要的是能滿足遊客追求愉悅的心理需求。特別是旅遊設施應該滿足安全性、私密性和欣賞風景的要求。因此,在旅遊景觀設計時大到觀景點、餐廳、購物場所的空間的布局,小到台階的高度這樣細節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1)尊重個人空間尺度
氣泡:人類學家愛德華.T.Hall提出,人體的上下肢運動所形成的弧線決定了一個球形的空間,這就是個人的空間距離。人是氣泡的內容,而尺度較大的空間都是氣泡空間的延伸。
領域:自然界中不同物種占據的不同空間位置。「一山不容二虎」。
從我們自身的生活體驗可以發現,每個個體都有類似動物的領域性,人會對所在范圍形成的領域進行維護。如果受到沖突或干擾,就會在心理和行為上有反感的行為。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領域對遊客心理的影響。
2)考慮遊客的行為習慣
主要的行為習慣包括抄近路、識途性和左轉彎。
第一,抄近路。旅遊區內地草坪中鋪設了不同材質的人行道,但在其周圍卻常常有人們踩出來的腳印,這說明了設計的不合理性。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可能會採取圍牆等進行強化調整,但讓人不很舒服。最好的方法是要充分考慮人的行為習慣。
第二,識途性。當人們不清楚自己要到達的目的地的行走線路時,人們總是邊摸索邊到達目的地,返回時,習慣於沿著原路返回。需要設計環線。
第三,左轉彎。在旅遊區內,當路面上的人流密度 達到0.3人/平方米以上的時候,人們往往習慣於左側通行。需要考慮到左側通行的習慣進行安全通道的設計。
3)考慮遊客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適性
台階的高度:12到16厘米,低於10厘米,不宜設置台階,可以改為坡道。
台階長度超過三米需要設置休息平台,而且台階的踏面保持1%的排水坡度,避免積水。
台階要做防滑處理。
過多的台階應該有護欄。
很多旅遊景區還有專門的無障礙通道:
遊客休息
旅遊購物街道的休息空間:例如北京前門大街各種休息座椅的布置。尤其是對男遊客而言,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4)需要對遊客行為進行預防與控制
對於旅遊景區管理而言,一個重要的管理內容是遊客管理。特別是對一些遊客不良行為要通過景觀設計進行預防與控制。
要避免過度的人文關懷,這是因為旅遊所具有的異地性和暫時性往往會誘發遊客不可持續行為的發生,例如消費攀高、道德感弱化、文化干涉、物質攝取等。滿足部分遊客不當要求而影響其他遊客欣賞旅遊景觀的質量,最終會導致代內不公。
例如修建盤山公路、索道,使遊客節省了大量的體力,但卻貶低了名山大川先賢古跡的審美功能,也失去了旅遊「舒其筋骨、勵其心志」的審美。
3.體驗設計(情境設計)
旅遊的本質是異地性體驗。旅遊體驗是旅遊現象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穩定的共同屬性。不管何種類型的旅遊者,其通過不同的旅遊方式獲得的不是物質,而是美好的經歷與回憶。各種旅遊方式的不同的體驗形式。
1)體驗的主題要具有特色
文化體驗
特別是一些景區大門的設計。
2)景觀設計要具有一定遊客參與性

源於文化(design with culture)
(一)理念的科學來源
旅遊文化學、文化地理學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文脈繼承、場所精神、特色突出
1.文脈繼承
旅遊本身是一種文化活動,旅遊景觀只有擁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滿足遊客的心理需要,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因此在設計中要在進行資源調研、評價的基礎上,確定核心文化,進行旅遊景觀的設計。在設計中應該注意每個景觀要素的有機協調,應該圍繞主題文化進行展開。對於風景建築注意對當地民俗及風土環境等文化內涵的研究,注意從地方民居中汲取精華,從文化學的角度來探討風景建築的文化歸屬,從而找出其創作的著眼點,設計出得體於自然,巧構於環境的風景建築。同時注意文化內涵的最佳表現和參與性動態旅遊景觀的設計,使遊客在親身感受中體會文化的精髓。
2.場所精神
深層的地段特徵便是場所精神(genius loci),是根植於場地自然特徵之上的,在其上面時間、空間、人、自然、現實、歷史糾纏在一起的,往往保留有人的思想、感情。旅遊景觀的設計應該尊重旅遊區特色鮮明的傳統和歷史,並通過旅遊設施的設計傳遞給遊客。如果當地沒有自己特色的建築風格,應顧及自然環境和中性化設計,而不是簡單的引進其他地區的建築風格。
3.特色突出
旅遊是一種異地文化經歷和愉悅體驗,因此,旅遊者的目的地選擇往往是文化差異大,個性獨特的地方。景觀的獨特性和視覺的震撼力對旅遊者來講是滿意度的一個重要砝碼。

『陸』 景點介紹(說明文)詳細格式

大同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成為國內各界人士參觀游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國際友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
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亘,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遊人。這些佛像、飛天、贊助者、供養人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融匯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庄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

『柒』 設計旅遊方案

四川旅遊景點眾多,不知你喜歡那種,是自然風景游覽、名勝古跡,還是風土人情旅遊。自然風景你可以將主目標放在川西北和川西南,像九、黃,峨眉,青城蜀南竹海等馳名中外的。如果你希望是歷史名勝古跡,可以選擇川北為主陣營,像廣元劍閣的劍門蜀道,召化古城,南充閬中的閬中古城等三國文化歷史文化景觀,或是川東的紅色旅遊,如儀隴朱德故居,廣安的小平故居和達州巴中等地紅色景點。哪些地方名氣雖然不大,但自然風光別具一格,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如果你選擇風土人情,可以考慮川南彝區和川西藏區,別有風格。以上呢都是風景點聚集片區,至於路線,其實你可以自己定,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嘛!如果你要最經濟,其實你可以考慮四川鮮為人知的地方,你如果是都市人,想領略大自然的造化來凈化心靈,可以選擇家附近的自然景點。如果你想遠足,可以考慮川北的大巴山區,和川南梁山地區,因為那裡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地方,別有風味,你可以感覺傳統與現代的差距,感觸頗多!不是因為它不美麗只是因為沒有被發現!

『捌』 公園設計說明

雅安濱河公園步行商業街位於雅安市沿江路,從大北街口至南正街口,全長約700米。為改變沿江路商市萎縮、檔次低、環境臟亂的現狀,恢復人氣,強化商機,濱河步行街的規劃設計遵循「以人為本,突出特色,完善設施,精益求精」的設計原則,注重城市文化的重塑與發展,改造城市環境,重整商業形態和商業氛圍,發展旅遊產業,實現通過環境整治給人們提供一個環境優雅、舒適、安全、高效的購物遊憩的商業空間。一、 規劃設計原則1. 統一原則強調商業街的完整性與統一性,以風格統一的環境設計規范整條街道,並要求對這條街實施統一管理。2.以人為本原則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創造輕松、舒適、獨具特色的休閑購物環境。3.文化原則為提升文化品味,配合步行街沿江茶廊、茶葉博物館特色,把步行街分為六段,每段分別以「琴」「棋」「書」「畫」「茶」「詩」為主題開展設計,以現代手法、現代材料和古典元素的有機結合,詮釋了「精、美、特」山水園林城市和「川西明珠」城市的嶄新形象。4.簡潔原則從整體風格到細部設計遵循現代、簡潔、樸素淡雅的原則,避免過度刺激的燈光與廣告營造商業氣氛,要求透出大眾街建築環境自身的魅力。二、 詳細規劃設計詳細規劃設計包括景觀節點、道路交通、服務設施、景觀設施、照明設施、店面裝飾等內容。1.景觀節點根據步行街平面構成及空間形態,並配合「琴」「棋」「書」「畫」 「茶」「詩」主題選取六處主要景觀點。一是大北街與沿江路街口,該處為「琴」的主題,並為步行街的埠位置。我們以中國古典樂器琵琶的平面形態為意境設計該處的平面位置,並在水景邊放置四個主題的雕塑小品。二是小北街口,該處以「棋」為主題作景觀小品,三是八一路口,該處以「書」為主題作雕塑小品,四是文定街口,此處以「畫」為主題作雕塑小品,五是茶葉博物館,該處以「茶」為主題,取茶壺、茶碗等形態作雕塑小品並配以景觀小景。六是南正街口,此處以「詩」為主題,取古代竹簡書的形態作雕塑小品,並在雕塑小品的周圍布置音樂噴泉。在大北街與南正街口以地面鋪裝的方式設置地標,暗示商業街的端頭位置(開始或者結束)。在小北街與沿江西路口設置廣場噴泉,遊人與小孩可以在這幾處景觀小品處玩耍,在商業街較緊張的心態在此可以放鬆,心情有張有弛。2.道路交通為體現人本精神,取消道路道牙,使街道空間更開闊,通行更方便,組織交通更靈活、更順暢,將現有外露電線均改為暗埋電纜,為增強商業街的可達性,對工共交通線路和汽車、自行車停車場專門進行規劃。3.服務設施服務設施包括電話亭、郵箱、報刊和小賣亭、垃圾筒、坐椅等,均與各專業部門結合,進行統一的布局及造型設計。在造型設計中強調突出步行街及雅安市的特色,使各項服務設施小品之間雖功能各異,但又有雷同基因,形成全街特有的小品系列,為更方便顧客停留、休息、在商業街的逗留空間安排大量坐椅,坐椅的位置遵循順暢原則,與步行街平行排列,不影響通行空間中行人的活動,同時也滿足休息者的景觀要求。4.景觀設施景觀設施包括綠化、雕塑、噴泉、櫥窗、廣告、標設物等。為營造步行街輕松自然的活躍氣氛,除行道樹,在大街上增加了草坪和活動花壇,美化街道。在廣場上通過噴泉與綠化的設置強化景點特色。設計沿江步行街的標志,在地面鋪裝、花架、門牌等處重復出現,以增加步行街的統一性和可設別性,突出步行街的獨有品牌。5.照明設施照明設施包括人行道燈、廣場燈、埋地燈、泛光燈等,其造型以現代、簡潔為原則,與整條街風格一致,使燈光豐富建築和街道景觀。6.店面裝飾根據城市設計確定的整飾原則對商店進行裝修設計,嚴格把關,令其在統一中求變化,使店面裝飾既符合商業街整體環境的要求,又造型各異,豐富多彩。

『玖』 幫忙設計一個旅遊景點ECRM的結構 說明各部分的功能 謝謝

全中國不會就溫希波老師講這個吧?同山科大西校學生

『拾』 景區規劃設計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

景區規劃設計在旅遊規劃稱為旅遊目的地規劃設計,旅遊系統中的游覽對象內的組合和容所在構成了「目的地」,一般有分為四個步驟:概念性規劃設計、總體規劃設計、控制性規劃設計、修建性規劃設計、
概念性規劃/概念性方案:針對各種旅遊項目提供客觀的全局性的發展政策與設想。
總體規劃:針對各種旅遊項目遠景發展作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並且對於旅遊區近期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築項目也作出近期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區內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它規劃管理要求,為區內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導。
修建性詳細規劃:滿足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並為下一層次建築、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