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遊景點行程
1. 成都的旅遊景點及路線
洛帶 黃龍溪 寬窄巷子 錦里 文殊坊 草堂 武侯祠 歡樂谷 市內公交均有車
都江堰 青城山 快鐵或長途大巴
樂山大佛 峨眉山 長途大巴
2. 去成都旅遊如何安排
看看這個吧也許會對你回有用,答http://www.mafengwo.cn/i/1114159.html
3. 成都市內旅遊線路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佔地面積24公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回護單位。答
重要景點:大廨、詩史堂、工部祠、柴門、"少陵草堂"碑亭、花徑、大雅堂、杜詩木刻廊。
交通指南:乘17、35、82、84、301路公共汽車可到達
門票:30元/人
開放時間:8:00——18:00
成都川劇藝術陳列館 百工堰公園 塔子山公園 罨畫池 成都明蜀王陵 龍泉湖
4. 成都遊玩的路線怎麼安排
說實話你在成都呆兩天的話 時間上就真的太擠了 兩天時間去這么多地方專 你能好好的感屬受到那個文化嗎?? 希望你多加上一兩天的時間 這樣你可以好好的感受一下成都文化 這樣你也不是很累
然後就是你可以先去樂山 讓後就是九寨溝和竹海 這兩個地方一南一北 隨你怎麼安排 兩個地方都會幫您清除這幾天的旅途疲勞 兩個地方的景色都同樣的迷人
你住的地方不妨去看看那些商務酒店 不是很貴的 而且環境也可以
5. 成都旅遊線路有哪些
成都旅遊線路有:
線路一:無所事事—鄧家花園—賈園·方今—皇城村在—小石山居
線路二:武侯祠—錦里古街—寬窄巷子—康季鴻公館—杜甫草堂—望江樓公園—九眼橋—夜遊錦江—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線路三:四川博物院—鍾書閣——安仁古鎮—建川博物館—人民公園—太古里
線路四:東郊記憶—三聖花鄉—郫都區棕櫚世界房車露營地—川菜博物館—新津老碼頭藝術小鎮
線路五:天府廣場—東郊記憶—失戀博物館—小酒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草堂博物館依據杜詩描寫和明代格局於1997年恢復重建了「茅屋景區」,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
白天,你可以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近距離感受國寶大熊貓的憨態可掬,而到了晚上,錦江更是流淌在成都的一條絲帶,望江樓、九眼橋無不襯托著成都的柔美神色。
6. 如果在成都旅遊三天,推薦哪些景點路線
成都市內一日游線路特色: 市內休閑 線路設計: D1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宮→望江樓→文殊院 線路指導:第1天:上午先去著名的杜甫草堂(17、35路可達),然後乘304路依次游覽武侯祠和青羊宮(以上三景點相距很近,均為2-3站的距離,也可打的或坐三輪車)。午餐可在青羊宮對面的陳麻婆豆腐店吃。午後乘35路至望江樓公園,沿途瀏覽府南河兩岸的蓉城市景,在望江樓公園內可坐坐茶鋪,享受成都人的休閑生活。晚飯前去市中心春熙路、總府路逛逛商場,晚餐可就近在「龍抄手」品嘗小吃,也可以去人民南路嘗嘗成都的火鍋或川菜,然後在附近的酒吧里結束這難忘的一天。西嶺雪山二日游線路特色: 雪山美景 線路設計: D1西嶺雪山D2西嶺雪山 線路指導:第1天:上午從成都出發,到西嶺雪山山門--茶地坪已是中午了。傍晚時分,可以爬到海拔2400多米處的杜鵑林景區,這是西嶺雪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遍地山花爛漫,不同品種的杜鵑雜混其中,實在是美不勝收。天色黑下來之後,可在海拔2700米處的金猴峰住下,學生族可以在招待所的樓上地板上睡通鋪,每人20元左右。也可住景區內的賓館,條件自然優於招待所。第2天:6點起床,吃完簡單的早飯(招待所提供),就開始繼續登山。山越高,路越來越險,也越來越不好走,好多危險的地方需要加倍小心,雖然說沒有懸崖峭壁之類,但要是摔一跤的話也是夠受的了。積雪已被前面的人踩得十分硬實,和冰面一樣滑。沿著山背線攀爬,沿途有白石尖,野牛道,陰陽界等景點,挺險的,尤其是在白石尖一帶,有一段路的一邊是坡度很大的斜坡,另一面則是深不見底的懸崖,路寬不到1米,夠驚險的。最後爬上頂峰--紅石尖--那裡是飽覽雪峰全貌的最佳位置。在那裡欣賞片刻,即可沿來路返回,爭取在黃昏時分趕到山腳下,以便搭乘回成都市的班車。都江堰-青城山周末自助游線路特色: 周末自助 線路設計: D1都江堰→青城山D2青城山 線路指導:第1天:清晨在成都火車站廣場或西門車站乘車(10分鍾一班,1小時即到)去都江堰(門票90元)游玉壘山、二王廟、安瀾橋、離堆,看完這一秦代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後乘車去林深木密、清幽秀麗的青城山,切記上山時不要乘纜車,只有沿著松竹掩映的石板路經游天師洞、祖師殿、登上觀日亭,才能真正領略到「青城天下幽」的獨特味道。(如一日游,此時應抓緊時間乘索道下山回成都了,一日游可在成都乘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專線車,往返車費20元),如二日游,當晚可住在青城山最高峰的道觀上清宮附近。第2天:清晨登臨山頂,觀日出、雲海、聖燈三大奇景。早餐後,乘車去青城後山,沿泰安寺、觀音瀑布、翠映湖、雙泉水簾洞、梳妝池上山,從白雲洞、龍隱峽棧道、三龍水晶溶洞下山。下山後有去成都西門汽車站的直達車。
7. 成都旅遊一般去幾天
一般去5天合適,必去的景點有:
1、洛帶古鎮
可以購物還可以看很多跟成都有關的旅遊景點,領略當地的人文風情。
8. 成都的旅遊景點線路
如果只是成都市區的話,可以乘坐901或902路公交車,幾乎包含失去內所有的景點,並且價格便宜.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主要的旅遊參觀點。武侯祠建於唐,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它同先主廟、劉備墓相毗連。武侯祠主體建築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
一進大門,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價值,被稱為「三絕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稱為三絕碑。碑文對諸葛亮短暫而悲壯的一生,作了重點褒評;竭力贊頌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文治武功,並以此激勵唐代的執政者。碑文特別褒獎諸葛亮的法治思想,馬謖因失街亭被諸葛亮依法處斬,臨刑,馬謖哭著表示自己死而無怨。李嚴與廖立,兩人都是被諸葛亮削職流放的罪人,但他們也自甘服罪。當他們得知諸葛亮病逝,「聞之痛之,或泣或絕」。這些均屬史實,裴度據史褒評,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辭句甚切,文筆酣暢,使人百讀不厭。諸葛亮之所以為後人所敬仰,還因為他有著高尚的思想和作風,不利用職權謀私。他死後葬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下。他在遺囑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殮時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隨葬器物。
步入二門,一座氣勢雄偉、寬敞的劉備殿呈現眼前。正中有劉備貼金塑像,左側陪祀的是他的孫子劉諶。為什麼兒子劉禪在這里沒有位置?據說,由於劉禪昏庸無能,不能守基業,他的像在宋、明兩代幾次被毀,後來就沒有再塑。兩側偏殿,東有關羽父子和周倉塑像,西有張飛祖孫三代塑像。東、西廊房分別塑有蜀漢文臣、武將坐像各十四尊。出劉備殿,穿過掛有「武侯祠」匾額的過廳,便到了諸葛亮殿。殿內正中有諸葛亮頭戴綸巾、手執羽扇的貼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銅鼓相傳是諸葛亮帶兵南征時製作,人稱「諸葛鼓」。鼓上有精緻的圖案花紋,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出諸葛亮殿往西可到劉備墓,史稱「惠陵」。出「惠陵」是「武侯祠文物陳列室」,由郭沫若書題。陳列有出土的蜀漢文物復製品和三國歷史圖片。武侯祠的字畫、對聯甚多,其中以宋代愛國名將岳飛書寫的《出師表》,現代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隆中對》最引人注目。
望江公園位於成都市九眼橋錦江南岸。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明清兩代先後在這里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民國時辟為望江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是成都觀竹最佳處。
望江公園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其名取義於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蜀都賦》中的「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一句,因其直矗立在錦江岸邊,民間稱之為「望江樓」。共4層,上兩層平面為八角形,下兩層為四方形。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吟詩樓是依據薛濤生前的吟詩樓修建的,三疊相連、四面敞軒的樓身掩映在江邊柳蔭竹影之中,波光雲影相襯,顯得格外秀麗颯爽,頗具畫意詩情。五雲仙館、泉香榭、枇杷門巷、清婉室、浣箋亭等紀念性建築群,布局精巧,題詠碑刻、匾聯書畫甚多。一閣兩樓與毗連的五雲仙館,構成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
崇麗閣南面的薛清井,是明代蜀藩王仿製薛濤箋處,「薛濤井」三字,是清康熙六年,成都知府翼應熊手書。據說薛濤用這里一口古井的水製作了一種紅色的小箋,其色彩絢麗且又精緻,唐著名詩人韋庄還曾向她乞求呢。
薛濤塑像位於園中幽篁深處,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漢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環繞、地面綠草如茵。薛濤墓1994年10月恢復修建。由墓碑、墓體、墓基平台組成,墓碑上題有「唐女校書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磚砌成矮牆圍護,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讀竹苑1995年始建,為公園的品種竹區。苑內翠竹叢叢,疊石配景,漢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濤和歷史名人詠竹畫竹的佳作,構成一幅幅的竹石圖景,寓意深邃。
薛濤一生有竹,贊頌竹「虛心能自持」,「蒼蒼勁節奇」。為紀念薛濤,後人在園中遍種各類佳竹,薈萃了國內外一百五十餘種竹子,其中不少品種是很名貴的。這些竹子姿態萬千,各有妙趣。如粉簞竹,通身粉白,好似冰肌玉骨的婷婷少女;人面竹,在接近根部的竹幹上重重疊疊地布滿奇節,就像一張張人的面孔;佛肚竹的節間光滑凸出,猶如笑羅漢的便便大腹。還有質地堅韌的方竹,軀干高大的雞爪竹,飄逸瀟灑的鳳尾竹,文雅娟秀的觀音竹……它們各逞豐姿,而又和諧相處,或互抱成叢,或交織成廊,或夾成濃蔭幽徑……人們把這幽篁如海,情趣無窮的園林,譽為「竹的公園」,中外遊客、詩人常來此尋幽訪古,流連憑吊。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二十歲起,漫遊吳越、齊趙。746年赴京應試,落第後旅居長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逃往風翔投奔肅宗拜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後因得罪肅宗,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經天水同谷入蜀,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前後住了四年,寫詩兩百四十餘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765年攜家經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滯留二年。出三峽後飄泊於荊、湘,以舟為家。770年病逝於湘江舟中,卒年59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戰亂的時局把他捲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聖」。
成都杜甫草堂現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傾毀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庄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至宋代又重建,並繪杜甫像於壁間,始成祠宇。此後草堂屢興屢廢,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規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後,正式對外開放。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更名為杜甫草堂博物館。
草堂總面積有240多畝,其建築為清代風格,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其間有流水縈回,小橋勾連,竹樹掩映,顯得既庄嚴肅穆、古樸典雅而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這座草堂象徵著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為成都市的著名景觀。1997年2月,政府又拔出專款,借鑒川西民居的特點,重建了杜甫的茅屋。茅屋故居位於碑亭北面,佔地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0平方米。主體建築5開間,4座配房,竹條夾牆,裹以黃泥,屋頂系茅草遮苫,再輔以竹籬、菜園、葯圃,使整個建築古樸中透露出濃濃的文化色彩。遊人漫步其中,既可發思古之幽情,又可享受悅目清心的樂趣。
杜甫草堂景點:南大門 大廨 詩史 堂柴門 水檻 花徑 工部祠 少陵碑亭
茅屋景區 草堂寺 浣花祠 梅 園
杜甫詩選: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草堂聯選:
成都杜甫草堂聯(一)
高升之
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詩補蜀風。
成都杜甫草堂聯(二)
何紹基
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
成都杜甫草堂聯(三)
沈葆楨
地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
橋通萬里,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
成都杜甫草堂聯(四)
何宇度
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
千秋艷慕,猶勞車馬駐江干。
成都杜甫草堂聯(五)
謝無量
側身天地更懷古,獨立蒼茫自詠詩。
成都杜甫草堂大廨聯
顧復初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卧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註:廨--古代官署;流寓--漂泊。
成都杜甫草堂詩史堂聯(一)
朱德
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
成都杜甫草堂詩史堂聯(二)
陳毅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成都杜甫草堂詩史堂聯(三)
郭沫若
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成都杜甫草堂古柏亭聯
顧復初
柯如青銅根如石,花為四壁船為家。
成都杜甫草堂花徑聯
何宇度
背郭堂成,錦里溪山千古在;
緣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時新。
成都杜甫草堂亭聯
佚名
至今斑竹臨江活,無數春筍滿林生。
位於今成都市中心西區的永陵,迄今已有近1100年歷史。它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公元907———925年)皇帝王建的陵墓,發現於1940年,於1942年經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博士馮漢驥先生組織發掘確認為王建永陵,系我國現代第一座正式科學發掘的帝陵。發掘之初,郭沫若給予了高度評價:「王建墓的發掘,的確是件值得注意的事情,這件事如是在和平時代,如是在歐美,想必早已轟動全世界了」。因永陵及其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早在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永陵即與武侯祠、杜甫草堂並列為成都的三大國保單位,如同三顆璀璨的明珠,給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沉甸甸的含金量。
建築經典
王建(公元847———918年)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一位有作為的封建君主。他出身於河南舞陽一個平民家庭。青年從軍,智勇兼備,曾任宮廷禁軍將領。在唐末軍閥混戰中,逐步據有今四川大部及重慶市、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一帶地區。公元907年唐亡,王建稱帝,建都成都。公元918年病逝,安葬永陵。
永陵屬積土為陵,陵冢呈圓形,直徑約80米,高約15米。陵冢底緣有9層堡坎;地下4層,地上5層,每層間以鎖口相聯結,緊緊扣住冢土以免流失。這種陵墓堡坎的作法此前並不多見,後世多所采借。就陵冢的形態而言,自先秦至唐宋,我國帝王陵均「以方為貴」,陵冢多作覆斗式,而永陵陵冢呈圓形,已開後世明、清帝陵陵冢為圓形之先河。
永陵墓室建築為縱列式券拱頂磚石結構(內石外磚)。其築法:平地起券14道,上鋪石板,再上為青磚護拱,以上再層層夯土形成圓形陵冢。墓室修築於地面而不挖掘於地下,估計是當時考慮到盆地中心的成都地下水位高,擔心墓室被水淹。1989年對陵墓進行「大揭頂」維修時,發現墓室外部有14道大型青磚護拱。在這之前,因墓室長年滲水,人們對永陵的穩固性十分擔心,已將其視同危建。大揭頂之後,才深深嘆服古代建築師匠的良苦用心:墓室兩側各達6米厚的直牆和北面3米厚的金剛牆以及頂部14道厚重的護拱,皆由罕見的巨型青磚砌築,形成宏工巨制的陵墓保護體系,陵冢龐大的土壟壓力幾乎全為護拱承載,其核心部分即墓室可謂固若金湯。永陵能歷經千年而完好無損,正得益於這種符合建築力學的科學結構,堪稱中國古代建築中陵墓建築的典範之作,同時也是目前所知惟一一座墓室修築在地表之上的地上陵。
永陵墓室平面布局分前、中、後三室,全長23米余,高、寬均在6米多。三室之間以木門作間隔,前室為羨道,中室設棺床,上置棺槨,後室石床上安放王建石像及謚寶、謚冊、哀冊等葬儀法器。墓室整部空間顯得高大寬敞,威赫森嚴,室內布置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石刻「二十四樂舞伎」與「十二神」聚集一堂,亦文亦武,剛柔相濟,簇擁著端坐於龍床御座上的九五之尊。墓室頂、壁施彩,石刻貼金著色,棺槨上懸靈帳帷幔,五彩絢爛,煥麗恢宏,雖為幽冥世界,卻儼然一派人間宮殿之生動氣象。
石刻精品
說起永陵石刻,首先要提到棺床四周的浮雕「二十四樂舞伎」。其中樂伎22人,舞伎2人,樂伎演奏樂器共20種23件。樂器可分為彈撥、吹奏、打擊三大類。彈撥樂器有琵琶、豎箜篌、箏等3種;吹奏樂器有
9. 成都旅遊推薦下路線
第一天下午到成都後可到酒店休息兩三個小時。晚上六點左右吃完晚飯,就去春熙路逛逛。晚上回酒店休息。第二天,可以坐快鐵到青城山去轉一圈,下午或者晚上回成都。第三天,上午到金沙遺址去轉一轉,感受一下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下午去武侯祠看一看。第四天,去歡樂谷,一整天。晚上回酒店。第五天,去黃龍溪古鎮旅遊一天,晚上回成都。第六天,去大熊貓基地看看國寶。第七天,到府南河邊上喝一下午茶,感受一下成都的休閑。第八天,逛一逛成都的市中心。第九天,逛街買一些土特產品。第十天,坐飛機回哈爾濱
10. 成都旅遊路線
首先確定個方向:
游樂---選歡樂谷,其他景點來搭配時間。
文化---草堂,武侯祠。
這三個加上寬窄巷子,錦里,春熙路,兩天也排得下來。
其餘的就可以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