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安全形勢旅遊
1. 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安全
大部分國家還是很安全,但是因為靠近中東這個戰亂之地,難民很多,而且很多極端勢力也是把報復目標放在歐洲和美國,所以有那麼些國家安全形勢不理想。
2. 如果到歐洲自助游的話,哪些國家或地區不是很安全,應謹慎前往
說實話,如果是一個人自助游的話,每個地區可能都不要安全。以下,是幾個我認為相比較而言最不安全的幾個國家或地區。
1、義大利
法國不僅存在小偷多的情況,最近極端分子也在舉行遊行示威。在槍支合法的歐洲國家,很難保障槍支走火安全問題。並且在大街上,極端分子也不會因為你是外地遊客而對你禮貌相待。照樣大搖大擺地擁擠推搡,有些時候,甚至還有燒毀商店房屋的情況發生。
當然,這三個國家並不是不值得一去。只是在旅遊的過程中應該提高警惕,以高度的戒備之心完成旅行。在安全意識較強的情況下,開開心心地去歐洲旅遊吧!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助到您!
3. 中國抗日戰爭時歐洲國家安全嗎
中國抗戰時間1931——來1945
二戰自歐洲戰場時間:1939——1945
當時除了1933年上台的納粹以外在36年以前歐洲國家基本上是安全的,不過到1935的時候希特勒撕毀了凡爾賽條約開始擴充德國軍力,歐洲就開始收到納粹法西斯的威脅了。
而到了1936的時候,西班牙爆發了內戰,法西斯開始了武力行動。但只限於在西班牙的戰爭,直到1938年,希特勒吞並奧地利歐洲的安全形勢開始極具惡化。
1939年9月,歐洲大陸徹底不安全了!
4. 過去一年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安全形勢如何
過去一年間,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安全形勢並不容樂觀。
2016年7月22日傍晚,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一家購物中心發生槍擊案,一名擁有德國和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子槍殺9人、打傷30餘人後,飲彈自殺。
2016年7月14日,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發生卡車沖撞人群的襲擊事件,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2人受傷。
5. 現在歐洲還有哪些國家安全
北歐國家的整體情況最好,比如芬蘭,瑞典,挪威。東歐國家因為比較窮,所以搶劫富有的中國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西歐的國家多少有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尤其是經濟不景氣的現在,排外情緒更甚。
6. 歐洲旅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轉換插頭
不同國家所用的轉換插頭不一樣,具體如下:
德國和法國用的是兩粗專圓角的屬(4.8mm)。
瑞士用的是三圓腳的(專用)。
義大利用的也是三圓腳的(專用)。
英國是品字形的(特殊)。
其他歐洲國家大部分用的是歐洲標准插腳。
最佳方案是買歐標、德標和英標這三種標準的。
(6)歐洲國家安全形勢旅遊擴展閱讀:
了解插頭插座的安全性能,在購買和使用時,把握以下幾點即可確保家人和財產的安全:
一選:選擇正規商場、超市或專賣店,選擇品牌產品;根據使用電器的功率選擇相應(匹配)的產品,如空調器、大功率淋浴器等產品應選用16A的插頭插座,其他小功率的家電選用10A的插頭插座即可。
二看:看產品標志是否齊全,看有無CCC認證標志。
三查:查閱合格證及法定部門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如轉換器產品沒有列入強制認證,在選購時就應查看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
四試:進行簡單的插合實驗,插頭插入插座後應接觸良好,沒有松動的感覺,並且不太用力即可拔出。
五注意:不要選購插銷可旋轉的插頭或人為改變插頭的形狀;不要在一個插座上同時使用兩個功率較大的電器;發現插頭插座或電源線溫度過高或出現打火時,應停止使用並更換。
7. 歐洲自助旅遊選擇哪些國家路線會比較安全
一、歐洲三國法瑞意(歐洲旅遊經典組合)
法國、瑞士、義大利是目前很多人公認的歐洲旅遊經典組合線路。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歐洲三國:法瑞意。歐洲三國法瑞意可以說是歐洲最精華旅遊線路。
二、歐洲四國德法瑞意(歐洲四國游多了一個德國)
德國之所以能和法瑞意組合成歐洲四國經典游,當然還是由於德國自身的魅力。德國:一個古堡環繞,湖光山色的國家,那裡有陽光海灘的浪漫,綠野仙蹤的夢幻熱氣球,羅馬大帝的全套溫泉浴,回味無窮的黑森林蛋糕。當然,德國的魅力不止於此。
三、俄羅斯一國游(歐洲行程中很少的一國游)
俄羅斯為何可以單獨拿出來做成歐洲旅遊計劃,當然和它的地域廣闊性不無關系。也可能是因為它和中國是鄰國,使得很多中國人對其有某些感情。在這片古老的東歐大陸上,有著最絢麗繽紛的色彩——天空的藍、雪的白、建築的紅藍黃,空氣純凈,平原廣闊。它就是俄羅斯。
8. 去歐洲旅遊哪些國家安全
北歐最安全 瑞士也很安全 法國和義大利小偷強盜很多 切身體會 本人上月剛回國
9. 女孩去歐洲旅遊,去哪個國家比較安全
歐洲總體還是很安全的,總體來說都是財物方面的危險,人身安全不必擔心。最安全的是北歐,瑞士,荷蘭,奧地利(特別是維也納),其次是德國,移民問題沒想像中那麼嚴重。法國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危險,怕的話不去巴黎就行了,去巴黎躲開黃背心就行。至於南歐就相對差一些,比如義大利和西班牙,在保護財物方面就要注意一些,防偷防搶還是要有所准備的。
10. 中國民族報:敘利亞難民對歐洲產生了哪些影響
雖然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於2016年12月30日實現停火,但因戰亂而產生的敘利亞難民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問題,這一問題不僅嚴重威脅到西亞非洲的地區安全,而且也嚴重威脅到歐洲的地區安全;不僅暴露了民族沖突,而且彰顯了宗教沖突和國際關系沖突。2011年,敘利亞國內長期積聚的政治矛盾、宗教矛盾爆發並演變成武裝沖突,政府與反政府勢力開始用武力來解決敘利亞政治權力的歸屬問題。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於2016年12月29日簽署了包括敘境內全面停火協議、查驗停火相關舉措以及開啟30年對話聲明在內的3份文件。敘軍方發表聲明稱,停火將從30日零時(當地時間)起生效。戰亂不僅使得敘利亞面臨國家分裂、政局動盪、經濟崩潰的問題,還導致了敘利亞民眾死傷無數,大量外逃成為難民。當前,敘利亞難民外逃的主要方向包括了黎巴嫩、約旦、土耳其等鄰國和歐洲國家,歐洲是敘利亞難民認定的最佳避難地。大量敘利亞難民通過直接前往或者從其他國家中轉的方式湧入歐洲,對歐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並且影響還在進一步擴大之中。
一、難民沖擊歐洲社會的穩定結構
2016年3月11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發表聯合聲明稱,6年的武裝沖突已導致敘利亞超過25萬人死亡,一半人口流離失所,480萬人外逃。雖然大部分難民被安置在了黎巴嫩、約旦、土耳其,但還是有上百萬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給歐洲社會的穩定造成了沖擊。
首先,大量難民湧入,導致出現社會治安問題。良好的社會治安要求有穩定的人口流動和明確的外來人員信息。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卻不符合社會治安治理的基本要求:一是進入歐洲的敘利亞難民數量大,且集中湧入;二是敘利亞難民的身份信息因為敘利亞內戰無法得到准確查證。這種情況對於歐洲國家維持社會治安形成了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因為敘利亞難民而引發的暴力沖突也對社會治安形成了極大威脅。一方面,敘利亞難民在歐洲就業困難,生存壓力大,暴力行為激增。進入歐洲的敘利亞難民因為語言等因素的影響,很難獲得就業機會,如僅有100名左右的敘利亞難民被德國大企業僱傭。這種情況就使得在歐洲的敘利亞難民需要承擔極大的生存壓力和精神壓力,極易誘發暴力行為。例如,2016年7月24日,一名敘利亞難民就在德國羅伊特林根市街頭砍死一名孕婦並砍傷一男一女。另一方面,因歐洲本地人排斥難民而引發沖突。以接收難民最多的德國為例,大量難民湧入引發了德國民眾越來越高的反感情緒,本地人與難民斗毆、圍攻難民巴士、嘲笑難民等排外事件顯著增加,2015年發生了大約1000起,是上一年的5倍。
其次,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改變了歐洲宗教力量對比。對於歐洲來說,宗教是教化民眾、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力量。在歐洲,民眾信仰的主體還是基督教,信仰伊斯蘭教的民眾是極少數,且多是外來移民。隨著數量高達上百萬且絕大多數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敘利亞難民湧入歐洲,歐洲的伊斯蘭教將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大規模的擴張。這雖然不會對基督教的主體地位形成挑戰,但會在某一局部地區(可能是一個市或者是一個小鎮)形成宗教優勢,改變歐洲傳統的宗教格局。同時,信仰伊斯蘭教的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不能適應所在避難地的社會生活習慣,又堅持不「同化」,極容易在歐洲形成「隔離」狀態,埋下「文明沖突」和種族矛盾的隱患。可以預見,大規模的敘利亞難民定居歐洲將會改變歐洲社會的構成,對於歐洲社會的穩定結構形成沖擊。
二、難民促發了歐洲國家政治生態的改變
難民湧入歐洲,在一定程度上促發了歐洲政治生態的改變,使得在本已高度一體化的歐洲內部,國家概念被再度強化,民族主義迅速抬頭。
一方面,難民安置問題引發了歐洲各國內部重新設立邊境檢查的連鎖反應,在歐洲本已被淡化的國家邊界被強化。按照國際法的有關規定,「任何難民或流離失所者,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最終以正當理由拒絕返回原籍時,不得強迫他們回國。」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後,歐洲就需要承擔起難民安置的責任。對此,歐洲採取的方式是各國「責任分擔」,即歐洲各國協商難民安置方案,對難民進行定額轉移安置。但這一機製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如2015年制定的16萬人安置方案中,僅有1000餘名難民得以轉移安置。歐洲大部分國家不願意接納難民進入自己的管轄范圍,重新設立了邊境檢查來阻擋難民,無視「歐洲一體」的責任。可以說,重設邊檢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應對措施,是對《都柏林協定》和規定歐盟境內人、貨自由流通的《申根協定》的嚴重動搖,也是歐洲一體化「逆生長」的表現。
另一方面,難民問題激發了歐洲的民族主義。根據難民公約和協定,「合法居留的難民在公共救濟和救助以及勞動立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與本國國民享有同等待遇」。敘利亞難民在進入義大利、法國、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境內後,這些國家在確定了他們的難民身份後,需要向其提供生活場所和保障生活的物資,甚至提供身份證明和入籍便利等。面對數量龐大的敘利亞難民,歐洲國家需要支付大量的資金,而這些資金本來是用於服務本國民眾的。這就導致了民眾對接納難民政策的反對,對執政黨失去信任。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由於採取了歡迎難民的政策,在柏林地方選舉中遭遇歷史性重挫,就是這種情況的明顯反映。另加之難民帶來的安全問題、就業壓力以及呈現出的明顯的文化差異,在此後歐洲接二連三受到恐怖襲擊的催化下,民族主義情緒在歐洲各國迅速爆發,並促使法國、奧地利、荷蘭等歐洲國家內部極右翼政治勢力崛起。這也改變了歐洲國家原來的政治生態。
三、難民給歐洲國家的國家安全帶來威脅
在敘利亞難民大批逃往歐洲尋求庇護期間,活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的IS恐怖組織策劃了巴黎恐怖襲擊案和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事件。雖然敘利亞難民與IS恐怖組織沒有必然的聯系,但不可否認的是,敘利亞難民在一定程度上為恐怖分子進入歐洲進行恐怖活動提供了便利,給歐洲國家的國家安全帶來了威脅。
第一,難民進入歐洲的路線被恐怖分子利用。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的路線主要有兩條:西巴爾幹路線(沿途國家:土耳其-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德國-北歐)和希臘東部的東地中海路線。在歐洲東部或南部國家短暫停留以獲得進入歐洲其他國家的資格後,敘利亞難民還會繼續向中歐國家、西歐國家、北歐國家轉移。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量敘利亞難民探索出了成熟的非正常路線。恐怖分子集中的IS恐怖組織,其活躍地區就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的邊境地區。其內部成員完全可以從敘利亞出發,沿著敘利亞難民前往歐洲的路線進入歐洲國家,避開歐洲國家嚴格的簽證審查,從而達到自己從事非法活動的目的。
第二,恐怖分子以難民身份作掩護,使得歐洲國家對恐怖分子的排查更加困難。按照國際法的規定,難民避難國需要為難民提供身份證明,以方便其進行旅行。同時,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後,可以利用申根協定的便利,在申根協定簽署國之間進行自由流動轉移。也就是說,敘利亞難民只要在任何申根成員國確定了難民的合法身份後,就可以自由進出其他申根成員國而毫無阻礙。這就使得恐怖分子完全可以利用難民身份作為掩護進入歐洲,並在歐洲國家間流動。同時,規模龐大的敘利亞難民數量以及敘利亞內戰的混亂使得歐洲國家無法對來自敘利亞人員的個人信息進行精確排查,使得恐怖分子「矇混過關」的幾率大增。事實上,歐洲對個人權利的「格外保護」無疑為恐怖主義分子在歐洲內部的自由活動提供了便利。
四、難民問題督促歐洲反思現在的敘利亞政策
敘利亞危機發展的緣由是反政府勢力要爭取自身利益,歐洲國家支持敘利亞反政府勢力進行武裝斗爭的理由是幫助敘利亞民眾獲得民主和自由。但令人唏噓的是,如今的敘利亞並不是民主的樂土,而是造成超過了25萬人死亡、近千萬人流離失所、480多萬人成為難民的戰亂之地。面對敘利亞民眾的這些悲慘遭遇,歐洲需要反思自己對敘利亞的態度。
其一,「戰爭+民主」的民主制度和價值觀並不適合敘利亞。從伊拉克到如今的敘利亞,歐洲國家跟隨美國的腳步企圖通過戰爭在中東地區樹立起西方式民主的模板。而這種行為帶來的結果是:伊拉克從「中東雄獅」變成了恐怖分子肆虐之地;敘利亞戰亂不斷,國家建設停滯,民眾流離失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西方式民主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已經形成了相應的成熟的政治體制,但這並不代表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推而廣之。我們並不想惡意揣測歐洲國家支持敘利亞反政府勢力挑起戰火的用意,但敘利亞的境況已經證明歐洲國家這種價值觀輸出和用武力解決問題的行為是後患無窮的。
其二,接納安置難民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由於全球化的推進,當前的敘利亞問題已經演變成一個國際問題。俄羅斯、美國「赤膊上陣」,土耳其及歐洲國家「忙忙碌碌」,聯合國及其他國家「無能為力」。當前敘利亞危機、敘利亞難民問題的根源是敘利亞內戰。所以,歐洲國家解決敘利亞難民問題的關鍵在於盡快使敘利亞全面實現和平。否則,將會使逃往歐洲的難民數量不斷增加,敘利亞難民帶來的影響也會在歐洲不斷發酵。
總而言之,敘利亞難民給歐洲帶來的不僅僅是社會資源的負擔,還對歐洲國家的社會結構、政治生態、國家安全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面對不斷湧入的敘利亞難民,歐洲應該反思自己對敘利亞的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