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組團旅遊景點
① 新疆有哪些旅遊景點
石河子
「我到過很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這就艾青筆下的戈壁明珠--石河子。石河子位於天山北麓中段,准噶爾盆地南緣,這是一塊美麗富饒,色彩斑斕,風光旖旎迷人的土地。石河子市環境優美,是有名的花園城市。
石河子,是以石頭而得名的。歷史上,石河於是瑪納斯縣一個荒僻小區,後劃歸沙灣管轄。這里蘆葦叢生,野獸出沒,只是一條光赤赤的卵石溝,宛如一條流淌著石頭的河。故而留下了這個憨厚、淳樸的名字。石河子人民屯墾戍邊,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現在大漠邊緣的這座新城早已無過去的景象,現在石河子市就像一顆巨大的綠寶石鑲嵌在天山腳下,晶瑩奪目。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員參觀石河子新城後,都稱贊是世界上治理沙漠、營造綠洲、恢復生態環境的重大奇跡!到過石河子的人,無不贊嘆這里是幽雅的花園城。
魔鬼城
魔鬼城坐落在離克拉瑪依一百多公里的烏爾禾地區,魔鬼城是一片奇特的風蝕地貌,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大風到來,黃沙遮天,大風在風城裡激盪迴旋,凄厲呼嘯,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一片浩瀚的土堆被吹出一道道風痕,高低錯落,感覺像一個廢棄了的城堡,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自然景觀。「魔鬼城」因此而得名。蒙古語叫"蘇魯木哈克",哈薩克語叫"沙依坦克爾西",其意皆為魔鬼出沒的地方。它是大自然獨具風格的傑作。
白天的魔鬼城,陽光燦爛,在陽光照射下魔鬼城一片平和、寧靜,有一種曠世的美麗,一片寂靜。當夜幕降臨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怪異而凄厲的聲音更增添了陰森恐怖的氣氛。
遠眺風城,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千百萬年來,由於風雨剝蝕,地面形成深淺不一的溝壑,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危台高聳,垛蝶分明,形似古堡;這里似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那裡象宏偉宮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滿著血紅、湛藍、潔白、橙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風城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風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離。如箭的氣流在怪石山匠間穿梭迴旋,發出尖厲的聲音,如狼嗥虎嘯,鬼哭神號,若在月光慘淡的夜晚,四周肅索,情形更為恐怖。
賽里木湖
賽里木,突厥語意為「平安「之意。是古「絲綢之路」北道西端的一顆明珠,湖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子潔凈華美。詩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這樣的詩句:「你寶石蘭的湖水/一見便教人心神盪……」。
賽里木湖位於新疆博樂市境內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語稱「賽里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賽里木湖為高山地塹湖,湖面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的高山湖泊。湖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受斷層線影響,岸線平直,略呈梯形。賽里木湖水域面積45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2米,儲水量約2104億立方米,是我國天山山脈中最大的湖泊。賽里木湖奇絕的自然風光早已令古人傾慕,宋元以來,許多名士途經湖畔,頗多詩作和題詠,其代表人物有元朝的邱處機和耶律楚材,清朝的徐松、方士途、洪亮吉、林則徐,民國時期的謝彬等人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位於中天山南麓,海拔約2500米,面積22000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僅次於內蒙古額爾多斯草原。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
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質的」酥油草」。
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情燦爛多彩。蒙古族牧民每年舉行的「那達慕」盛會尤為精彩。
每當盛夏來臨,巴音布魯克草原層巒疊翠,綠野無限,湖沼廣布,牛羊遍野,一片興旺景象。著名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東南部。境內有旅遊避暑勝地鞏乃斯林區,區內林木蔥郁,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極為優美。
塔克拉瑪干沙漠
被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的腹部。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佔全國沙漠面積的47.3%,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的七大沙漠之一。
塔克拉瑪干沙漠,系暖溫帶乾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底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每秒達300米。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流動沙丘佔80%以上。據測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動約20米,近一千年來,整個沙漠向南伸延了約100公里。絲路古道南道的精絕、小宛、戎盧、圩彌、渠樂、樓蘭等古代城鎮和許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沒。
由於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四面為高山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充滿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變幻多樣的沙漠形態,豐富而抗監鹼風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發量高於降水量的乾旱氣候,以及尚存於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綠洲,潛入沙漠的河流,生存於沙漠中的野生動物和飛禽昆蟲等;特別是被深埋於沙海中的絲路遺址、遠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種金屬礦藏都被籠罩在神奇的迷霧之中,有待於人們去探尋。
和田玉石市場
和田同時也是新疆地毯的故鄉、盛產玉石的寶地:所產圖案古樸,做工精細;和田玉石更是馳名中外,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於闐",多做供品輸往內地。溫潤明潔的脂玉、晶瑩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貴材料。現故宮博物館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香妃墓
香妃墓又名「阿帕霍回墓」。它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式的古建築九。陵墓始建於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霍回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這就是《書劍恩仇錄》和《還珠格格》中給讀者留下無限想像空間的人物安息之地。香妃墓座落在距喀什市3公里的好罕鄉,香妃墓實際上是香妃家族的公共墓地,香妃墓的這個名稱是人們為了紀念香妃而傳聞開的。歷史上的香妃是個美麗的維吾爾族少女,因喜歡吃生長在新疆沙漠地帶的充滿異香的沙棗而混身散發出奇異的香氣;她的家族曾是喀什地區的統治者,香妃被清政府冊封為妃子之後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去世。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愛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維語意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間傳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運她的棺木,歷時3年運屍回鄉安葬。但據今人考證,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東陵,香妃墓僅僅是她的衣冠冢。
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心而得名。湖水面距博湖縣城僅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
博斯騰湖夏季可開展豐富多採的水上游樂運動,冬季自成天然的冰上運動場所。現已建成大河口、揚水站、西南小湖區(蓮花湖)、和碩「海濱浴場」、四十里城相思湖等旅遊點。有詩贊美博斯騰湖水域旅遊景點為「雪融博湖蘆蓮,四色一體連天,游之消暑忘倦,居之世外桃園」。
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現有較大的湖泊16個,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大小湖水域總面積為1228平方公里,湖容量約 100億立方米。湖水西淺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米至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
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火焰山峽谷之中,距市區40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現有編號石窟83個,其中留有壁畫的4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盆地內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柏孜克里克被譽為回鶻佛教文化藝術寶庫,其最早的佛窟開鑿於公元6世紀的麴氏高昌時期。1982年,這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鶻高昌是該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本世紀初,又屢遭不良洋人盜劫破壞,雪上加霜,面目全非。盡管如此,劫餘的佛座華麗精緻,殘余的壁畫內容豐富,多采多姿,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
窟中壁畫所描繪的回鶻高昌時期各階層人物的形態,衣著服飾,建築風格,瓜果食品、珍禽異獸等,為現代人認識和了解9-13世紀期的古代維吾爾族--回鶻人提供了難得的形象資料。壁畫上的古回鶻文、波羅密文,漢文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資料。其中第33窟後壁的《第子舉哀圖》和《比丘哀舉圖》,表現出了人物內心的感情,形象生動,富有個性,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第16窟中「伎樂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形象以及第17窟中「地獄變」的壁畫,均為目前中國佛窟中所罕見。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里處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
高昌故城呈長方形,周長5.4公里,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全城有九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目前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小城堡,當地人稱「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故城的內外建築類型於唐代長安城的形制和布局。進入城內、可參觀外城牆、內城牆、宮城牆、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遺址,佔地1萬平方米,佛寺兩側曾立著高大的佛塔,院內正中有殘存著菩薩像和壁。
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內城、外城、宮城三重。外城大體呈正方形,牆厚12米,高11.5米,周長5.4公里。為夯土板築,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補,外圍有凸出的馬面。每面大體有兩座城門,而以西面以北的城門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
內城居外城正中;西南兩面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長約3公里。宮城為長方形,居城北部,北宮牆即外城北牆,甫宮牆即內城北牆。這一帶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台,當時為回鶻高昌宮廷之所在。
內城中偏北有一高台,上有高達15餘米的土坯方塔,俗稱「可汗堡」,意為王宮,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雙層建築,可能為宮殿遺址。
外城內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門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85米,佔地約1萬平方米,由山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大殿內尚殘存壁畫痕跡。唐代高僧玄奘西遊取經,於貞觀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國講經一月余,據說即在此寺內。寺院附近,還殘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遺址。外城內東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殘存的壁畫較上述大寺完美。
坎兒井
坎兒井是古代新疆人創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雛形,以後傳到中亞和波斯。吐魯番地區共有坎兒井1100多道,年徑流量達 2.94億立方米,它是綠洲的生命之源。
坎兒井根據吐魯番盆地地理條件及水量蒸發特點,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農田,它由明渠、暗渠、豎井和澇壩四個部分組成。每條坎兒井的長短各不相同,長的可達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兒井是吐爾坎兒孜,它位於吐魯番市恰特卡勒鄉莊子村,全長3.5公里,日水量可澆20畝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煙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贊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 現在,盡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名氣最大的坎兒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兒井,它全長5公里,最深處為80米,日水量可澆地70畝,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維吾爾人米衣木·阿吉開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 你可以就近到西郊的坎兒井民俗園去參觀這種古代遺留下來的地下工程。
坎兒井由堅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地面明渠、澇壩四個 部分組成。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長3-8公里, 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 達500畝。臨渠啜飲一杯「天然礦泉美容水」——坎兒井 水,或入井下接待室品嘗吐魯番葡萄和哈密瓜,或飲一杯水沖泡的名茶,盪氣回腸,妙不可言。
火焰山
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處,東西走向,長98公里,寬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當盛夏,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熾熱氣流滾滾上升,赭紅色的山體看似烈火在燃燒。
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雖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許多溝谷綠蔭蔽日,溪澗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塢」,著名的葡萄溝就在這里。由於火焰山本身具有獨特的地貌,再加上《西遊記》里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而這些溝谷中卻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火焰山有其獨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把火焰山與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濃郁,成天下奇山。遊人到火焰山,還能看到唐僧路過時的栓馬樁—一柱凌空的山石還屹立在勝金口內;遠處一片平頂的山坡,則是唐僧上馬的踏腳石;拴馬樁東,隔峽谷有一高峰頂著一塊活像長嘴的巨石,人稱八戒石;一邊看著奇景,一邊說起孫猴子借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變得興趣盎然。
火焰山自東面西,橫亘在吐魯番盆地中部,為天山支脈之一。億萬年間,地殼橫向運動時留下的無數條褶皺帶和大自然的風蝕雨剝,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勢和縱橫的溝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閃光,熾熱氣流滾滾上升,雲煙繚繞,猶如大火烈焰騰騰燃燒,此即「火焰山」名稱之由來。
火焰山處在「絲綢之路」北道上,山體長約98公里,寬約9公里,主峰位於吐魯番市區以東約40公里處,海拔高度為831.7米。火焰山上高溫乾旱,「飛鳥千里不敢來」,但其山體卻又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水庫大壩。
火焰山神奇的地貌、獨特的物產,眾多的文化遺址,以及《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等優美的傳說,都胎炙人口。近年來,遊人如織,形成了火焰山旅遊熱。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地處南北疆交通要道上,西接新源縣城乃至伊寧市後直通312國道, 東面沿著古通道接巴倫台的公路。另外,橫貫天山的獨山子──庫車公路也是經由那拉提草原連接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 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並同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集觀光、游覽、科學考察、休閑娛樂、避暑度假、購置紀念品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天山大峽谷
維吾爾語「克孜利亞」是「紅色的山崖」之意。 神秘的「天山大峽谷」是天山支脈克孜利亞山中的一條峽谷,紅褐色岩石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刻雨蝕之下,才形成由現在「天山大峽谷」。「天山大峽谷」紅褐色的山體群直插雲天,在陽光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天山大峽谷」的迷人之處,不僅僅在於它的雄奇、險峻,而在於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站在谷底仰視高山,只覺得陡峭的峰巒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壓下來,令人感到窒息、眩暈。
神秘的「天山大峽谷」距離庫車縣城約70公里,谷口十分開闊,深谷之中卻是峰迴路轉,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有些地方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谷底比較平坦,兩側是高聳的石壁,腳下是細沙,有些路段還一層淺淺的積水。谷內奇峰異石千姿百態,數不勝數,神犬守谷、旋天古堡、顯靈洞、玉女泉、卧駝峰等景觀個個形態逼真。
神秘而久遠的的阿艾石窟,距離谷口不足2公里,高懸於絕壁之上,最初僅可攀著30多米高的懸梯而上,現已修建石階棧道。據專家鑒定,石窟建於盛唐初期。石窟很小,深不足5米,約一人高,洞頂呈拱形。窟內三面皆有殘存的壁畫,而壁畫上竟然罕有地出現了漢字,與古西域地區其他數百座石窟相迥異,充分顯示漢文化的痕跡。
葡萄溝
位於火焰山的西端,溝長8公里,寬0.5公里。溝中鬱郁蔥蔥,遍布葡萄園,盛產各種優質葡萄,主要有無核白葡萄,這種葡萄晶瑩如玉,味道特別好,另外還有馬奶子、玫瑰紅等13個品種,年產葡萄超過6千噸。
葡萄溝里有旅遊接待站,兩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長廊藤蔓交織,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間滲出的泉水匯成養魚池,安靜幽雅,你只須花上幾塊錢,就可以將新鮮的葡萄摘下來吃個夠。
一進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溝谷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百果園」。春季,繁花似錦;盛夏,碩果累累。溝中藤蔓交織,曲徑通幽,串串葡萄,舉手可及。
葡萄溝南北長約8公里,寬半公里,居住著維吾爾、回、漢三個民族共約6000多人。現有耕地400餘公頃,葡萄種植面積即達220餘公頃。溝中產無核白葡萄、馬奶子、玫瑰紅、比夾干、喀什哈爾、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品種。此外還有果酒廠生產的多種葡萄酒、葡萄罐頭等。
天山天池
雄闊的天山山脈全長2500公里,橫亘亞洲腹地,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天池處於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距烏魯木齊約110公里,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游覽勝地。1982年,它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名勝區。
天山天池風景區以高山湖泊為中心,雪峰倒映,雲杉環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古稱「瑤池」,據說神話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會便設在此處。「天池」一名來自清代,取「天鏡,神池」之意,極言此地風光之美。 湖水系高山溶雪匯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純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最為明艷。即使是盛夏天氣,湖水的溫度也相當低,乘遊艇在湖面上行駛,一陣陣涼風吹來,暑氣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背靠博格達峰。山峰終年積雪。站在天池邊上,眺望皚皚雪峰,別有風味。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許多雲杉林,雲杉形如寶塔,是著名的風景樹。深綠的雲杉林,挺拔、整齊,很有氣勢,顯示出一種高山風景區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皚皚雪峰和蔥蘢挺拔的雲松林,構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游天池可從烏魯木齊乘汽車前往,上山時山路蜿蜒曲折,伴隨一條奔騰的溪流,這是來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沖擊岩石時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氣息。
天池海拔在1980米左右,長約3.4公里,最寬處為1.5公里,最深處達105米。湖水清澈碧透,周圍雲杉茂密,背後是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湖光山色構成了天池迷人的高山景色。盛夏時分,天池附近卻很涼爽,是避暑佳地;到冬季,這里又是良好的高山滑冰場。
南山牧場
南山牧場位於北天山支脈喀拉烏成山北麓的山區,距烏魯木齊市區70多公里的南山牧區山巒起伏,蒼翠的雲杉遍布山麓,林區之間是隨山勢綿延的優質草場。每值夏令,綠茵遍野猶如綿緞,雲杉茂密,山花遍地。山谷深處還有一處20米高的小瀑布,清澈的溪澗迂迴在高山峻嶺之中。羊群、馬隊點綴在綠色的草原上,唐代時曾是著名的狩獵區、著名的牧區,是人們避暑、療養、游覽的好地方。
在牧場上,密林中,可觀賞如畫的美景或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馳騁在廣闊的草原,或穿行於密林深處。還可觀賞哈薩克族牧民傳統體育活動賽馬、叼羊、姑娘追。溝谷最里邊有一天然絕壁,其上,一條 落差40餘,寬約2米的飛瀑如白練飄舞,急瀉而下,跌落處水霧輕揚,彩虹懸浮,別有韻致。遊客如欲一賞草原夜色,可在此留宿。
騎上當地哈薩克牧民的駿馬,揚鞭馳騁於寬闊的草坪上,別有一番情趣。如果這里的一切讓你留連忘返,山間夜涼,一定要多加衣服,這里的夜色也別有一番情趣的。
這里雪峰插雲,冰川晶瑩,群山蜿蜒,危崖聳立,峽谷深邃,林木蔥郁,花草滿坡,泉瀑淙淙,空氣清新,景色迷人。唐代時也曾是著名的狩獵區、著名的牧區。1990年6月,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已正式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自治區風景名勝區。該風景區的主要景點集中分布在前山帶多餘縱向平行溝谷中,自西向東計有西白楊溝、甘溝菊花台、東白楊溝、水西溝照壁山、廟兒溝和大西溝等風景名勝地。
胡楊林保護區
胡楊林保護區介於東經84o15`-85o30`,北緯40o55`-41o17`之間。1983年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積382900公頃,保護對象為胡楊及其生態環境。胡楊林公園位於塔里木盆地北緣。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庫木塔格大沙漠之間,生長著大面積的、世界最古老的楊樹--胡楊林,是世界唯一的最大原始胡楊森林保護區。全長400公里,成為聯接庫爾勒與若羌、且末、以及新疆與青海、甘肅的重要通道。
胡楊的形象很奇特。其幼樹枝條及葉子跟柳葉相似,直到幾米高後,依然 如此,當生長成大樹時,在樹干下部的枝條上生長仍像柳葉,上半部枝條上則生長如楊樹的圓葉。胡楊之奇還在於她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能夠繁衍生長,不怕熱與冷、耐鹽鹼、抗旱澇。氣溫在-39.8~41.5℃,.年降水量僅40~289mm,蒸發量高1500~3700mm的環境中安然無恙,不受任何傷害的生長。胡楊之奇還在於起源古老,它是古岡瓦納大陸的熱帶殘留遺種,其祖先遠在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就出現了,曾是熱帶、亞熱帶河灣吐加依林的優勢樹種;在二千五百年前,其祖先就來到新疆境內安家落業,是自然環境演化的活化石。胡楊是乾旱荒漠區唯一珍稀的大喬木樹種,也是荒漠區人民賴以生存的寶樹。既阻擋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移及乾熱風的襲擊;同時也治服了葉爾羌河任其橫流泛濫的野性。茫茫的胡楊林海中伴生有紅柳、沙棘、羅布麻、甘草和其它牧草。紅柳、春、夏、秋三季花開遍野芳香萬里。林中棲息野駱駝、狐狸、馬鹿、黑頸鶴、松雞、野豬等多種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② 新疆北屯鎮附近有沒有什麼旅遊景點
1、北屯南湖風景區
南湖風景區位於北屯市新城東部區域,北依得仁山,西連玉帶河,佔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由北屯市政府與江蘇天冠投資集團合作開發。
景區開發項目主要包含九大主題:一是大型山水紅色兵團文化實景演出;二是大型五星級酒店組團;三是特色旅遊小鎮;四是南湖殊院、佛學院;五是游樂城、歡樂谷、南湖商業水街。
六是冰雪運動、水上運動、水下世界、遊艇俱樂部;七是空中旅遊、低空飛行、通用航空經營;八是多功能文創、影視基地;九是康養休閑居住、溫泉養生、醫療和文化教育等項目。
2、西海風情園
西海風情園(一八八團布倫托海西海風情園)距北屯22公里,距阿勒泰市82公里,項目區總面積823.2平方公里,是布倫托海(小海子)淡水區與布倫托海鹹水區的流口交匯處,為烏倫古海的尾閭,是北屯去喀納斯的必經之路。
景區主要包括七大功能區:黑山觀海攬勝區、海畔水上游樂區、遊客接待服務區、半島休閑觀光區、海濱漁村民俗區、海上風光體驗區和沙堤島海中風情區。
3、額爾齊斯河河谷林
額爾齊斯河發源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阿爾泰山南坡,沿阿爾泰山南麓向西北流,在哈巴河縣以西進入哈薩克國,注入齋桑泊(現過境後即注入布赫塔爾馬水庫,齋桑泊已成為水庫的一部分)。
出湖後繼續西北流穿行於哈薩克東北部,進入俄羅斯後,過鄂木斯克轉向東北,於塔拉附近又轉向西北,於托博爾斯克轉向北流,在漢特曼西斯克附近匯入鄂畢河。
4、鳴沙山
鳴沙又叫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它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
5、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景區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異的自然景觀、成吉思汗西征軍點將台、古代岩畫等歷史文化遺跡與蒙古族圖瓦人獨特的民俗風情於一體,有駝頸灣、變色湖、卧龍灣、觀魚台等主要景點,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自然保護、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
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是因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
二是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哲羅鮭)在作怪;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③ 新疆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1、阿勒泰 推薦景點:五彩灘、白哈巴、喀納斯景區、可可托海景區、白沙湖
2、伊犁 推薦景點:那拉提草原、果子溝、喀拉峻草原、霍城薰衣草、伊犁河
3、布爾津 推薦景點:五彩灘、白哈巴、喀納斯景區、禾木風景區、賈登峪
4、吐魯番 推薦景點:坎兒井民俗園、火焰山、葡萄溝、交河故城、庫木塔格沙漠
5、喀什 推薦景點:喀什老城、艾提尕爾清真寺、香妃墓、帕米爾高原、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
6、巴音郭楞 推薦景點:巴音布魯克草原、博斯騰湖、巴音布魯克天鵝湖、塔克拉瑪干沙漠、羅布人村寨
7、推薦景點:天山天池、五彩城、天山、江布拉克、定海神針
8、克拉瑪依推薦景點:烏爾禾魔鬼城、黑油山、克拉瑪依油田、九龍潭、白楊河大峽谷
9、阿克蘇:推薦景點:天山神秘大峽谷、庫車王府、塔里木河、神木園、大龍池
10、哈密 推薦景點:哈密回王墓、回王府、鳴沙山、哈密魔鬼城、哈密博物館
④ 新疆必去的旅遊景點!
5A級:昌吉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阿勒泰喀納斯風景區、吐魯番葡萄溝游樂園、伊犁那拉提草原旅遊區、
⑤ 新疆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只大概的說一下,還有很多
烏魯木齊:南山,二道橋國際大巴扎
昌吉:天池
吐魯番:內坎兒井,葡萄溝,庫姆塔容格沙漠,阿斯塔納古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溝,交河故城,高昌故城
哈密:回王陵,巴里坤草原
克拉瑪依:魔鬼城。石河子:主要是軍墾文化
阿勒泰:喀納斯湖,白哈巴,禾木,可可托海,哈巴河(主要是白樺林),五彩灘
伊犁:草原石人,惠遠古城,格登碑景區,昭蘇聖佑廟,八卦公園,將軍府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怪石峪
喀什:香妃墓,高台民居,艾提尕爾清真寺,澤普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
巴州:羅布泊,樓蘭遺址,米蘭遺址,博斯騰湖
和田:尼雅遺址
⑥ 新疆旅遊景點詳細介紹
以天山為界,新疆分為南、北兩疆。雖然各景點間相隔很遠,但好在南北疆的城鎮多圍在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邊緣,星星點點的綠洲,恰似被公路串起來的兩串綠色珍珠。您只要沿公路轉一圈,各枚「珍珠」就可盡攬眼中。
新疆北部較發達,綠色更多。因北部常有西伯利亞吹來的含水汽的風,所以雨量較南疆多,開發也較早。而南疆周圍環山,水汽不易進入,其中全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氣候十分乾燥。但日照充足,氣溫高,特別適合棉花及各種特色瓜果生長,景色更具荒古的原生態風貌。
首站之後:去吐魯番尋「熱」上天池找「王母」
進入新疆,第一站自然是烏魯木齊。「烏魯木齊」並非維吾爾語,而是蒙古語,意為「美麗的牧場」。其實烏魯木齊周圍並無草原,要想看草原、看牧場,倒也不遠,50公里外的南山有菊花台、水西溝;100公里外的天池更是號稱「瑤池」,王母娘娘的仙宮,李商隱詩雲:「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雪山冰峰倒映在幽藍的深湖中,為烏魯木齊第一美景,非去不可。
近年測得亞洲地理中心就在烏魯木齊附近,您有沒有興趣去世界最廣闊的大陸中心,全球離海洋最遠的那一點轉一圈?
在烏魯木齊市內,第一要去的景點便是「二道橋」,那裡有世界最大的「國際大巴扎」,也是西域風情、民族飲食最集中之處,熙熙攘攘,萬頭攢動,各色民族工藝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不過要想看更集中、更濃郁的民族風情,那就非得去離烏魯木齊100多公里外的吐魯番不可。市區里有掩映在葡萄架綠陰之下的步行街、展示千年西域水文化的坎兒井展覽館、全國獨一無二的無柱無檐、黃磚砌花的蘇公塔;郊外更有《西遊記》中的「八百里火焰山」,赤岩熱浪,構成永久的流火;建於公元前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夯土建築城市。當然,第一要去的當是「葡萄溝」,十里葡萄長廊充滿無窮神秘和香甜,古代葡萄酒是怎樣釀造的?葡萄乾晾房是何模樣?還有,西部歌王王洛賓紀念館也在長廊中。
去吐魯番的最佳時節,或者在盛夏7月前後,可體驗全國「熱都」威力,順便用熱沙埋體的「沙療」治治您的關節炎。或者在8月底到9月底之間的「葡萄節」期間,這時才真正算是「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您可以大快朵頤,品嘗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也不吐葡萄核」的「無核白」。
北疆之行:人間仙境喀納斯、高山湖泊賽里木、「空中草原」那拉提
新疆最北端的喀納斯湖是近年崛起的新疆最漂亮的風景區,是唯一具有歐洲生態系統的區域,雪峰冰川、藍天白雲、綠水青草、白樺樹林,頗似瑞士日內瓦湖風光。隨團隊游喀納斯,導游總是要大家爬山,其實真正懂藝術的遊客,往往流連於湖邊林間,山水相依之處,那些美艷絕倫的喀納斯風光傳世之作,多取景於此。
喀納斯氣候較冷,即使盛夏,早晚也很涼,要帶足衣物。
從喀納斯回烏魯木齊的路上,不妨去克拉瑪依附近的魔鬼城一游,大自然的風沙以鬼斧神工將砂岩雕琢得千奇百怪,或齜牙咧嘴,狀如怪獸;或危台高聳,形似古堡,氣流穿梭於其間,如鬼哭狼嚎。此情此景,內地絕不可見。
不過,新疆水草最為豐美之處當屬伊犁,去伊犁來回可分別走兩條路線,不走回頭路。比如去時走北線,路經賽里木湖的「湖光」和果子溝的「山色」,邱處機曾賦詩:「銀山鐵壁千馬重,爭頭競角誇清雄。日出下觀滄海近,月明上與天河通。」林則徐曾語:「古徑幽折,泉溜清冷。」「如入萬花谷中」,果子溝的險奇和秀美,可見一斑。
賽里木湖古稱「西方凈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它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於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水尤清冽,湖底卵石歷歷可數,令人忘情慾入,然湖水過冷不可游泳。
在世界四大高山河穀草原之一的新疆那拉提草原,有一處哈薩克族牧民生活的夏牧場,因海拔較高、地勢險峻,被人稱為「空中草原」。如今,這片充滿塞外風情的高山草原正在被開發成新的旅遊景點。沿著盤山道登上「空中草原」,一望無垠的平坦草原好似一個偌大的機場停機坪。
「空中草原」被天山懷抱,這里雪山、白雲相接。仲夏時節,根據天山頂端積雪多少和草場顏色不同,即可區分冬、秋、夏、春四季,景色層次分明,極為壯觀。這個aaaa級景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及附近景點甚多,比如伊犁將軍府、惠遠古城、庫魯斯草原石人、阿克亞孜岩畫等,都是著名的歷史文物。
伊犁地近中亞及俄羅斯,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等較集中,故該地民族風情與新疆其他地區都不同,略帶歐洲風味,當地人喜歡拉手風琴、跳踢踏舞,喝伏特加。
從伊犁返回時可走南線,到喬爾瑪後沿獨庫公路向南,便是西天山懷抱中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它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它的美不僅在於廣袤如茵的綠草,更在於它有蜿蜒曲折的天鵝湖,清泉密布、河網交錯、氣候涼爽、環境幽靜,上萬只天鵝游弋其間,成為我國最大的天鵝棲息地。
北疆景點還有很多,如:位於柴窩堡的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位於吉木薩爾的如同現代派繪畫般絢麗的五彩灣,位於奇台的亞洲最大的硅化木群,位於呼圖壁的石門子生殖崇拜岩畫等等。
南疆之旅:感悟異域民族風情體味塞外厚重歷史
從巴音布魯克草原返回喬爾瑪,便可直達南疆第一站,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敦薨浦,沿湖景點很多,和碩金沙灘號稱「東方夏威夷」,金色細沙綿軟柔膩,百里湖面煙波浩渺,如同置身黃金海岸,是游泳和日光浴的最佳去處。博斯騰湖大塊烤魚肉厚味濃,堪稱一絕,萬不可錯過。
下面來到庫車,克孜爾千佛洞是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石窟群,在它的啟迪下方產生了著名的敦煌佛窟。
天山神秘大峽谷是近年開發的旅遊新線路,峽谷長五千米,高差二百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谷內蜿蜒曲折,峰迴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丁冬、鳥叫蟬鳴、寒暑不浸、遊人稱絕。它集雄、險、幽、靜、神為一身,集火焰山紅岩、魔鬼城岩雕、千佛洞窟為一體,其中有一組叫做「布達拉宮」的紅色風化岩雕簡直惟妙惟肖,渾然天成。
此外,庫車巴扎、龜茲古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等都是有趣的旅遊景點。
離開庫車前往喀什的途中經過阿克蘇,位於溫宿的天山神木園不可不去,寸草不生的千山萬壑中忽然神秘地出現一山鬱郁蔥蔥的參天古樹,有仙風道骨之奇,原來這里有一眼「聖水泉」。傳說11世紀一夥傳教士避難於此,飲泉而生,植木成林,至今已千年。神木園古樹千奇百怪,樹樹相連,遮天蔽日,有「五嶽歸來不看山,神木園歸來不看樹」之美譽。
南疆重鎮喀什為新疆民俗風情之最,俗話說:「沒到過喀什,等於沒到過新疆」。
喀什城內第一去處自然是喀什大巴扎,熱鬧非凡,有「香港巴扎」之稱,意謂「沒有買不到的貨,沒有吃不到的新疆小吃」,旁邊就是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的艾提尕爾大寺,只是要注意,女士參觀一定要衣裝完整,不可袒腹露肩。
喀什舊城為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土黃色的高台民居建築,高低錯落,巷陌交織,幾成立體迷宮,走到這里好像進入了巴格達神話中,有無數畫家鍾情於此,以各種不同視角、光線、色彩、結構描摹它的古典美。
喀什城邊便是著名的香妃墓,香妃與乾隆皇帝的愛情故事想必您已有耳聞,這座墓是最典型的伊斯蘭古墓建築。
帕米爾高原是喜馬拉雅山、卡喇昆侖山、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系的匯聚點,號稱「世界屋脊」,從喀什向帕米爾之巔的塔什庫爾干駛去,途經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公格爾峰和和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巍巍雪峰沐浴在金色霞光中,襯以藍得明凈的天空,是攝影家們神往的夢。
塔什庫爾干為塔吉克族自治縣,塔吉克人是我國唯一土生土長的西方人種,藍眼高鼻,其民風亦極具特色。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是在此處拍的。
南京號稱「石頭城」,喀什的塔什庫爾干也有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古代遺址,坐落在山頂的城垣全由片石砌成,城與山渾然一體,極具帕米爾特色,各地來疆畫家無不前往。
喀什地區該去的地方太多,莫爾佛塔、三仙洞、棋盤千佛洞、唐王城、艾斯克薩古城、公主堡、班超城,不一而足,著名的英吉沙小刀、伽師甜瓜也都在喀什境內。
最後一站應該是和田了,和田比喀什保留了更多的維吾爾文化的原生態風貌,有博大深厚的昆侖文化。最具西域特色的「老三寶」和田玉、和田地毯、艾得萊斯綢全產自這里,近年和田又開發出「新三寶」:大芸、維吾爾葯、阿膠。
茫茫瀚海中的精絕故址、疏勒故址、民豐東漢古墓以及熱瓦克佛塔、桑株岩畫就如同一幅幅歷史畫卷,喚起人們追憶絲路南道的繁榮、佛國於闐的昌盛。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所記「傳絲公主」的故事,更盪起中原絲綢傳入西域的歷史漣漪。
從和田回烏魯木齊,建議您最好坐汽車沿沙漠公路北上,親身體驗世界第二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金黃色的胡楊林、新疆母親河「塔里木河」的風采。
⑦ 新疆十大必去的旅遊景區是
天池(5A級景區)、喀納斯(5A級景區)、吐魯番(5A級景區)、那拉提(內5A級景容區)、可可托海(5A級景區)、國際大巴扎(烏魯木齊市內)、自治區博物館、紅山、庫車大峽谷、巴音布魯克。
拓展:
1、喀納斯湖(Kanas Lake):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自然保護區、國家自然遺產、全國低碳旅遊實驗區、中國最美湖泊,喀納斯湖雪峰聳峙綠坡墨林,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被譽為"人間仙境、神的花園"。
2、"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喀納斯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5.73㎞²,湖泊最深處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是中國最深的冰磧堰塞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內陸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