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潮州意溪旅遊景點

潮州意溪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1-06 22:46:01

『壹』 潮州八大景點

潮州外八景

明代官宦、墨客、詩人暢游潮州後已留下詠頌
山水景觀

潮州八景

龍潭落照(今湘橋區
花園村
五龍潭
),
鳳山
秋菊
(今潮安
歸湖
彩鳳
嶺下),
筆峰晚涼(今
筆架山
下),
金山朝旭(今金山頂),
鳳棲木棉(今意溪
鳳棲山
別峰寺),
韓亭秋月(今
韓文公祠
前後),
西湖梅風(今西湖
處女泉
邊),
文峰飛翠(今
桑浦山
玉簡峰)。
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傳至今的
潮州八景

湘橋春漲
,是吟詠始建於宋代我國著名的首座啟閉式石橋——
湘子橋
的景色;
韓祠橡木
,是詠頌現存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唐代韓愈治潮功績的韓祠景觀;
鳳凰時雨
,是吟詠建
於明
、現重新修建的
鳳凰台
景區那迷人的景色;
北閣佛燈
,是吟唱始建於宋、著
於明
,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掌故於一體且精巧秀逸的北閣景區;
西湖漁筏,是吟唱始於唐、著於宋、盛
於明
、蕪於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
龍湫寶塔
,是追憶昔日北閣下、「
塔院
維舟」的
龍漱塔,現移情寄物於
鳳凰塔
之景物;
鱷渡秋風
,是唱頌唐韓愈在此祭鱷及與意溪遙對古渡口的景觀;
金山古松
,是吟頌抗元英雄馬發墓上「馬丘松翠」
的景緻。
這些景物乃是潮之旅必須游覽的人文景觀。我們現時可以
游目
暢懷的勝景是清代傳頌至今的「
潮州八景
」,那麼,為何清「八景」能逐漸替代了明「八景」而流傳久遠呢?遊人未必能道出個中的緣由來。
現在的潮州八景地處古府城郭之外,故稱
潮州外八景
,府城位於
韓江
中下游,金山峙其北,
筆架山
列其東,
葫蘆山
卧其西,
韓水
繞郭南流,自然構成一幅「
三山一水
護城郭」
的山水走勢圖。八景除「西湖漁筏」
外均在
韓江
之濱。這與潮州城的山川形勝及
風水格局
有關,如古民謠日:「潮州似文公,頭枕成林峰。左手撫筆架,右手托葫蘆。腳踢
魁星
斗,北(腹)有
鳳來
含儀。葬著肚臍地,代代出王侯。」也就是說,
潮州八景
是悠久歷史文化積淀與山水交融的景物,留有潮州的官宦賢人旅境履痕,以及儒、道、釋相映交輝的遺風。這些以人文與山水自然成天趣的景觀,順應了「山因水活,水隨山轉,天人合一」的
自然規律

『貳』 潮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潮州的旅遊景點有:湘子、有府治縣治、府學縣庠、忠孝節義、功德、科舉、賜封、記勝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稱的牌樓、鳳凰山、韓文公祠。

  1. 湘子橋:位於潮州古城的東門外,初建於宋代,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河北趙州橋、 泉州洛陽橋、北京蘆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2. 鳳凰山:潮州鳳凰山景區一角潮州鳳凰山,廣東省潮州市一處獨特的旅遊景觀,位於潮州市北30多公里處,境內群峰競秀,萬壑爭流。主峰鳳凰髻海拔1497米,是粵東第一高峰。以峭拔雄偉的山色,絢爛多彩的畲寨風情和奇香卓絕的鳳凰茶傳名於世。

  3. 韓文公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施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外出旅遊是較累的,因此,有個安靜、舒適的住宿休息的環境很重要,可在小程序旅小築上預訂。

『叄』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現在有鳳凰天池(鳳凰山)、韓文公祠、湘子橋、饒平綠島山莊、濱江長廊、西湖、白鷺天堂、紅山森林公園 開元寺.等很多,玩過後可以去美食街走走~很好的哦~ 我做為潮州~為家鄉驕傲 很歡迎你來玩~

『肆』 潮州的八大景點里最有名的是什麼

潮州外八景: 明代官宦、墨客、詩人暢游潮州後已留下詠頌山水景觀的潮州八景:
龍潭落照(今湘橋區花園村五龍潭),
鳳山秋菊(今潮安歸湖彩鳳嶺下),
筆峰晚涼(今筆架山下),
金山朝旭(今金山頂),
鳳棲木棉(今意溪鳳棲山別峰寺),
韓亭秋月(今韓文公祠前後),
西湖梅風(今西湖處女泉邊),
文峰飛翠(今桑浦山玉簡峰)。

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潮州八景:
湘橋春漲,是吟詠始建於宋代我國著名的首座啟閉式石橋——湘子橋的景色;
韓祠橡木,是詠頌現存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唐代韓愈治潮功績的韓祠景觀;
鳳凰時雨,是吟詠建於明、現重新修建的鳳凰台景區那迷人的景色;
北閣佛燈,是吟唱始建於宋、著於明,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掌故於一體且精巧秀逸的北閣景區;
西湖漁筏,是吟唱始於唐、著於宋、盛於明、蕪於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
龍湫寶塔,是追憶昔日北閣下、「塔院維舟」的 龍漱塔,現移情寄物於鳳凰塔之景物;
鱷渡秋風,是唱頌唐韓愈在此祭鱷及與意溪遙對古渡口的景觀;
金山古松,是吟頌抗元英雄馬發墓上「馬丘松翠」 的景緻。

這些景物乃是潮之旅必須游覽的人文景觀。我們現時可以游目暢懷的勝景是清代傳頌至今的「潮州八景」,那麼,為何清「八景」能逐漸替代了明「八景」而流傳久遠呢?遊人未必能道出個中的緣由來。 現在的潮州八景地處古府城郭之外,故稱潮州外八景,府城位於韓江中下游,金山峙其北,筆架山列其東,葫蘆山卧其西,韓水繞郭南流,自然構成一幅「三山一水護城郭」 的山水走勢圖。八景除「西湖漁筏」 外均在韓江之濱。這與潮州城的山川形勝及風水格局有關,如古民謠日:「潮州似文公,頭枕成林峰。左手撫筆架,右手托葫蘆。腳踢魁星斗,北(腹)有鳳來含儀。葬著肚臍地,代代出王侯。」也就是說,潮州八景是悠久歷史文化積淀與山水交融的景物,留有潮州的官宦賢人旅境履痕,以及儒、道、釋相映交輝的遺風。這些以人文與山水自然成天趣的景觀,順應了「山因水活,水隨山轉,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

『伍』 潮州市意溪旅遊文化服務公司怎麼樣

簡介:潮州市意溪旅遊文化服務公司成立於1992年08月1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服務、版批發、銷售:本轄區內權旅遊點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許永文
成立時間:1992-08-1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5102000007892
企業類型:集體所有制
公司地址:潮州市意溪政府前

『陸』 潮州有哪八大景

潮州外八景: 明代來官宦、墨客源、詩人暢游潮州後已留下詠頌山水景觀的潮州八景:
龍潭落照(今湘橋區花園村五龍潭),
鳳山秋菊(今潮安歸湖彩鳳嶺下),
筆峰晚涼(今筆架山下),
金山朝旭(今金山頂),
鳳棲木棉(今意溪鳳棲山別峰寺),
韓亭秋月(今韓文公祠前後),
西湖梅風(今西湖處女泉邊),
文峰飛翠(今桑浦山玉簡峰)。
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潮州八景:
湘橋春漲,是吟詠始建於宋代我國著名的首座啟閉式石橋——湘子橋的景色;
韓祠橡木,是詠頌現存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唐代韓愈治潮功績的韓祠景觀;
鳳凰時雨,是吟詠建於明、現重新修建的鳳凰台景區那迷人的景色;
北閣佛燈,是吟唱始建於宋、著於明,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掌故於一體且精巧秀逸的北閣景區;
西湖漁筏,是吟唱始於唐、著於宋、盛於明、蕪於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
龍湫寶塔,是追憶昔日北閣下、「塔院維舟」的 龍漱塔,現移情寄物於鳳凰塔之景物;
鱷渡秋風,是唱頌唐韓愈在此祭鱷及與意溪遙對古渡口的景觀;
金山古松,是吟頌抗元英雄馬發墓上「馬丘松翠」 的景緻
望採納
O(∩_∩)O~

『柒』 潮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潮州外八景



明代官宦、墨客、詩人暢游潮州後已留下詠頌山水景觀的潮州八景:

一、龍潭落照:

(今湘橋區花園村五龍潭),

二、鳳山秋菊:

(今潮安歸湖彩鳳嶺下),

三、筆峰晚涼:

(今筆架山下),

四、金山朝旭:

(今金山頂),

五、鳳棲木棉:

(今意溪鳳棲山別峰寺),

六、韓亭秋月:

(今韓文公祠前後),

七、西湖梅風:

(今西湖處女泉邊),

八、文峰飛翠:

(今桑浦山玉簡峰)。

到了清代又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潮州八景:

一、湘橋春漲:

是吟詠始建於宋代我國著名的首座啟閉式石橋——湘子橋的景色;

二、韓祠橡木:

是詠頌現存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唐代韓愈治潮功績的韓祠景觀;

三、鳳凰時雨:

是吟詠建於明、現重新修建的鳳凰台景區那迷人的景色;

四、北閣佛燈:

是吟唱始建於宋、著於明,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掌故於一體且精巧秀逸的北閣景區;]

五、西湖漁筏:

是吟唱始於唐、著於宋、盛於明、蕪於清,如今山青水碧的西湖景色;

六、龍湫寶塔:

是追憶昔日北閣下、「塔院維舟」的龍漱塔,現移情寄物於鳳凰塔之景物;

七、鱷渡秋風:

是唱頌唐韓愈在此祭鱷及與意溪遙對古渡口的景觀;

八、金山古松:

是吟頌抗元英雄馬發墓上「馬丘松翠」 的景緻。
這些景物乃是潮之旅必須游覽的人文景觀。我們現時可以游目暢懷的勝景是清代傳頌至今的「潮州八景」,那麼,為何清「八景」能逐漸替代了明「八景」而流傳久遠呢?遊人未必能道出個中的緣由來。

現在的潮州八景地處古府城郭之外,故稱潮州外八景,府城位於韓江中下游,金山峙其北,筆架山列其東,葫蘆山卧其西,韓水繞郭南流,自然構成一幅「三山一水護城郭」 的山水走勢圖。八景除「西湖漁筏」 外均在韓江之濱。這與潮州城的山川形勝及風水格局有關,如古民謠日:「潮州似文公,頭枕成林峰。左手撫筆架,右手托葫蘆。腳踢魁星斗,北(腹)有鳳來含儀。葬著肚臍地,代代出王侯。」也就是說,潮州八景是悠久歷史文化積淀與山水交融的景物,留有潮州的官宦賢人旅境履痕,以及儒、道、釋相映交輝的遺風。這些以人文與山水自然成天趣的景觀,順應了「山因水活,水隨山轉,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

『捌』 潮州舊八景、新八景分別指的是哪些景點

1.潮州舊抄八景:

鱷渡秋襲風、西湖漁筏、金山古松、北閣佛燈、韓祠橡木、湘橋春漲、鳳凰時雨、龍湫寶塔。

2.潮州新八景:

濱江紅棉、廣場燈影、坊街亭韻、淡浮水墨、綠島晴嵐、桑浦禪泉、鳳凰天池、柘林漁火。

相關介紹:

潮州八景舊時有內外之分,內八景是指於古城街巷之間,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由於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內八景已逐漸湮沒,現在人們所說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

(8)潮州意溪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鳳凰台以借景著稱,潮州八景之一的「鳳凰時雨」,指的就是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測的時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有時薄雨疏疏,江面輕煙淡淡,帆影穿梭;遠望湘子橋,宛如海市蜃樓;仰視筆架山,輕雲渺渺,山上樓閣籠罩在薄紗之中。

龍湫寶塔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於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緻幽靜的寺院,與車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

初時名為「塔院維舟」,以遊艇常喜系纜於此命名。又因塔邊有「龍湫泉」,因之又名「龍湫寶塔」。從前觀賞此景,可見古塔屹立江中,與意溪遙遙相對,江水環繞小洲。

『玖』 請列出潮州景點

廣東潮州—甘露寺 [介 紹]甘露寺,據《明一統志》所載於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始創,而民間相傳有孝子廬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國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鑿造大型彌勒像之奇特壯觀,而遊客不絕。1986年6月獲登記開放。
甘露寺寺門由三塊品字型的巨石疊成,「玉簡書院」、「甘露洞天」,的題刻依稀可辨。佛寺上蓋是一塊凌空飛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為奇觀。
全寺約600平方米,分為3個部分。剛進,石刻「萬曆四十八年(1620)潮州知府賈口口助銀所修」。立有兩大金剛像,旁有韋陀菩薩立像。過之,是大雄寶殿,主奉釋迦牟尼佛,兩旁十八羅漢金身。頂部石板,刻著青色的「威靈保障」四個大字楷書。下擺著一大香爐石床。再進之,有一尊在底層原石上雕刻而成巨大的彌勒佛坐像,非常惹人注目,它高2.55米,寬4.15米,右側卧,右手倚著布袋,左手疊放在立起的左膝蓋上,它可能鑿造於南宋至元初,在中國石窟的大肚彌勒造像中年代較早,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大佛前置一大石香爐,刻「天古斗」三字。爐下石床右側刻著「福生甘露地,壽齊玉簡天」,左刻著「(明)萬曆丙辰年(1616)冬吉旦立」。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交 通]地址:潮安縣沙溪鎮桑埔山
路線導航:潮汕公路金石路口直入,沙溪寶山中學前
廣東潮州—筆架山宋窯遺址 [看 點]研究我國南方陶瓷業生產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遺址之一。
[介 紹]筆架山宋窯位於湘橋,城東筆架山西麓。古遺址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2公里,窯址鱗次櫛比,至今筆架山腳一帶的群眾,仍稱該地為「百窯村」。
筆架山窯場始創於唐,極盛於宋。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譽為「廣東陶瓷之都」。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有碗、盒、盞、燈、爐、杯、壺、盂、豆、釜、洗、枕頭、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藝瓷,其胎質堅密,別具一格。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褐釉等,釉質晶瑩潤澤、如銀似玉,多數不開片或只是極細的魚子紋片;飾紋以劃花力主,還有雕刻和鏤空的。
自1953年起,廣東省博物館及潮州文化工作者,配合基建工程多次對宋窯遣址進行考古發掘,失後清理了11窯遺址,其中既有階級型龍窯,還有斜坡式龍窯。最長的十號窯殘長78米,寬約3米,除窯頭及火膛被毀外,窯壁、窯尾、隔火牆、階級隔梁等均保存完好,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瓷器,其中有被列為一級藏品的「麻姑進酒」,還有飾以八字鬍的觀音佛像。而最寶貴的是在幾個釋迎牟尼佛像座上刻有「治平」、「熙寧」等年號及「水東中窯甲」、「匠人周明」等匠工姓名的銘文。

小帖士:
1.筆架山宋窯遺址因自然原因及城市擴展正逐步消失。
2.游覽時間約為10分鍾。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交 通]地址:潮州市橋東東興南街(原粉絲廠後面)
交通:乘3路、10路公交車至糖廠站下 廣東潮州—石庵 [介 紹]石庵,在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桂坑,明代(公元1368-1644)創建,明末邑人尚書黃錦避亂隱居於此,後人書「石庵」刻石為門額。向為僧人及居士管理,文革期間淪為農場,1988年歸還佛教協會管理,住持釋法雲募集海內善信於1999年進行重修擴建,有佛殿、僧舍三十餘間,山坡有謝友諒等居士捐建涼亭4座,巨石遍布,樹木婆娑,風景優美,是一旅遊觀光朝聖佳處。
寺中文物有石洞和鐫於石壁的明末黃錦所書「最上岩」三字;又有刻於峭壁的「不昧因果」、「寒拾留響」等大字。
小貼士:石庵本身是一個寺廟。周邊山水比較秀麗,是不錯的自然風景區。但因石庵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去游覽,生活垃圾到處可見,雨季之後游覽為佳。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交 通]地址:潮安縣意溪鎮石庵山。
路線導航:在意溪鎮往饒平坪溪公路上可見。目前一路都是水泥路。 廣東潮州—松林古寺 [介 紹]松林古寺位於意溪鎮郊松林峰山麓。寺雖廢而靠山雄偉,兩邊山脈宛延環拱山門,狀似龍象護寺;寺前湖泊如鏡,橫堤護基:遠觀江山名城盡收眼底。
松林古寺創始未詳,也未知何時而廢。「文革」期間開東溪時在廢寺低窪處出土一韋馱菩薩石像及圓形石座,上刻「開山會堂和尚」六字,鄉民因之以「開山」又稱寺名。據專家考證為隋唐以前石刻文物,故知其歷史之悠久也。
1993年5月適逢林希炎、柯紫蓉伉儷陪師宏生大和尚來寺朝山禮聖,見寺山氣魄非凡,樹林婆娑。寺雖廢而靠山雄偉,兩邊山脈宛延環拱山門,狀似龍象護寺;寺前湖泊如鏡,橫堤護基;遠觀江山名城盡合眼底,美不勝收。隨後獨資捐建普同塔三座,功德堂等,現已落成使用。
昔有潮郡名人對此留待詠日:「頭枕松林峰,腳踏蓮花湖。左手挽筆架,右手托葫蘆」偉哉!不愧為風景名勝古跡。隨發大願心獨資捐建普同塔三座,功德堂等,現已落成使用。今又發菩提心捐建「大悲殿」以為倡導,希十方善信同發願心共建「松林古寺」。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8:00
[交 通]地址:潮安縣意溪鎮郊松林峰
路線導航:意溪--鳳凰的公路,出意溪鎮後左轉,前進差不多30米即是。 廣東潮州—己略黃公祠 [看 點]己略黃公祠是潮州木雕藝術輝煌時期的歷史見證,祠內至今保留著一百多年前的潮州木雕,其輪廓清晰可見。對潮州木雕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慢慢研究品味潮州木雕藝術的深厚內涵。
[介 紹]已略黃公祠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面寬15.4米,進深 25.7米。
這是一座二進祠堂,坐北向南,首進與後廳之間是天井,兩側有廊軒,後廳有抱廈,形成四廳相向的格局。後廳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塊坯」的典型結構。門額有陰刻「已略黃公祠」5字,背面鐫刻「孝思維則」。整座祠堂建築結構獨特,其門樓兩側及四周牆壁均鑲嵌有精美的山水石雕畫幅,尤以馬面坡屋架的鏤空雙面雕為精湛。正廳面闊3間,明間較大。屋架抬梁式結構,硬山頂,廳楣裝金漆畫,梁枋兩端飾以形象各異的龍、鳳、獅等祥瑞動物;樑柱間諸穿插構件間,有造型生動、內容豐富的戲劇木雕銅雀台、張羽煮海、水淹金山寺等為內容的雕刻,惟妙惟肖,極為雅緻。屋脊飾嵌瓷彩畫。刻工精緻,山水、人物、;花鳥、蟲魚,千姿百態,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欣賞價值,整座建築物充分運用了潮州木雕特有的黑漆裝金、五彩裝金、本色素雕等三種手法,使建築物「輕重有別」,層次分明,是清代潮州雕刻藝術的集中體現,被譽之為「華南第一精雕木刻」。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開放時間:8:30-17:00 [交 通]地址:潮州市義安路鐵巷2號
交通:3路內環車
線路導航:自駕車沿義安路前行,中段義安路口即是;徒步朋友可從開元路沿義安路步行而上,步行900米左邊可見。 廣東潮州—鳳凰洲公園 [看 點]歷代官紳於洲上闢建多處亭台樓榭。「鳳凰時雨」為潮州八景之翹楚。
[介 紹]鳳凰洲公園位於潮州城南郊韓江大橋下沙洲頭。園中的鳳凰台由台體和亭閣兩部分組成,是個古式台榭建築。四柱,單檐結構的亭閣端立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檐牙高築,峻凌飄逸,其上「鳳台時雨」、「中流砥柱」、「有鳳來儀」等牌匾與木質結構,明式拱斗和屋面的傳統青瓦相映襯,文氣斐然。自明朝建台之後,明清兩代歷代官吏和地方紳士,先後在此倡建了「十相祠」、「鳳台書院」、「文昌祠」、「龍神廟」、「天後宮」、「鎮洪寺」、「魯公祠」、「周公祠」 及「奎閣」等十多處景物,但這些景點因年代變遷,多數蹤跡全無,惟有鳳凰台、奎閣、天後宮等因風景絕妙及人文昌盛之標識,屢毀屢建。
鳳凰台原名老鴉洲,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覽沙洲,愛其清靜幽雅,同時倍感潮州文風鼎盛,風物非凡,認為這里應是傳說中鳳凰棲宿之所,絕不是老鴉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鴉洲」改為「鳳凰洲」,並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在鳳凰洲築建一座十餘丈高的石台,命名為「鳳凰台」。自此,這里成為遊人徘徊難離的名勝。

潮州八景之鳳凰時雨
鳳凰時雨,古時又稱「鳳台侍雨」,也有人說是「鳳台時雨」。
夏秋時節,這里清風習習,江風吹拂,暑氣頓消,特別是乍晴乍雨的時節,江上奇景,千變萬化,更為可觀。帆影片片,湘子橋上煙雨蒙蒙。仰視筆架山巔輕雲抒卷,霧鎖樓閣。這令人神往的絕妙景緻,便是「鳳凰時雨」。

九月九 風箏節
每年「九月九」是潮州的風箏節,各地的風箏都聚集在鳳凰洲公園中競相媲美,屆時萬里晴空中風箏星星點點,實為一景。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鳳凰洲公園10元。
[交 通]位置:潮州市湘橋區,鳳凰台在韓江沙洲上。
交通:乘12公交車在鳳凰洲公園下車,步行可從湘子橋西端沿著韓江堤岸的江邊公園南下,過韓江大橋後東行300多米,仙洲引橋旁便是。 廣東潮州—古府城牆

[看 點]潮州古城牆是全國古城牆保存得最完整、最長久之一城牆之一。
[介 紹]古府城牆於宋代已成規模,至和初年再築土城,紹興年間又以石砌、紹定、端平年間先後大規模增修築建,形成了外廓內城並繞以城濠的完備格局。由於朝代的更迭,戰火的破壞,元末明初已是破爛不堪。明洪武(1379年)又全面修建府城牆。據史料記載,潮州古城牆先後經歷了十幾次大大小小的修建過程,從這些過程中,也足以窺視潮州璀璨歷史文化的一斑。
修建後的府城,城牆高二丈五尺,基闊二丈二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圍一千七百六十三丈。環城開上水、竹木,廣濟、下水、安定、南、北等七門。於城門外構築月城作為屏障,並於城上造敵樓四十四座,窩鋪六十七座,雉 垛二千九百三十二個,十分雄偉壯觀。隨著歷史的變遷,府城的南、西、北三面城牆均因城市建設的需要而拆除,現僅存東面臨韓江的古城牆,北起金山南至南門,全長2132米,保存城門四座,即上水門、竹木門、廣濟門、下水門,並建有城樓。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票
[交 通]地址: 潮州市環城東路,即是韓江西岸。
交通: 3路內環公車。
路線導航: 自駕車可由韓江大橋頭右轉即是;步行可從太平路左側的下水門、東門、竹目門、上水門等城門出城即是。 廣東潮州—葫蘆山摩崖石刻

[介 紹]葫蘆山因其由南而北,像一個仰卧的大葫蘆而得名。既是旅遊勝地,又是摩岩石刻薈萃之所。成為歷代墨客騷人留題勒石的好去處。葫蘆山摩崖石刻是廣東省內最負盛名的兩處石刻群之一(另一處是肇慶七星岩)。自唐宋以來,歷朝名宦鴻儒留題甚多。現存138處石刻,是廣東省三大著名摩岩石刻之一。文體兼備,字體草、篆、行悉有。因時長日久,歷經劫難,至1982年文物普查,究實僅存138處,可供遊人瀏覽。
最具特色的是南岩寺上字徑2米的「湖山圖畫」,落款是清道光年間潮人丁秉賢題,還有於學謙寫的「為善最樂」及陳玉鏘書的「放大眼光」等崖刻書法遍布湖山峭壁上,成為遊人揣 摩、品賞的佳作。湖山石刻有大部分是歷朝名人賢士結伴遨遊,題名存記,或鐫詩抒懷,或雁塔留名。原題功名者有15處,而今只存3處;同游題詩者,僅存明代徐一唯與庄誠、唐伯元與戴景等幾處;單獨題名者有周鈞、瑞浩、方耀、朱丙壽等;而歷代游山題詩者尤多,最聞名的是古瀛洞天側面石上林大川《西湖題壁》一絕:「水色山光入畫圖,果然西子比西湖,名區自足傳千古,管領何庸待大蘇。」
湖山上下還有劍門、仙跡石、湖石、活人洞、垂釣亭等佳景,但大多數貽毀,究成講古的「仙蹤」。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交 通]地址:潮州市綠榕路。
交通: 1路公車河頭下車。
路線導航:石油大廈(高級中學)往綠榕路方向100米處右轉從南岩寺攀登而上即可到達。 廣東潮州—青龍古廟

[介 紹]在潮州韓江大橋西端南堤上,廟門東向,先前稱安濟聖王廟。據宋代沈存中《彭蠡小龍》記載,青龍古廟建於北宋,安濟靈王是北宋神宗趙頊(1068年即位)封的。又相傳諸葛征蠻,蜀漢永昌太守王伉守城捍賊,歿為神明。明萬曆十七(1589)年潮州海防同知施所學重修青龍古廟鎮水患,奉入王伉神像,號安濟靈王,自此,王伉就成了安濟聖王。另尚有一傳說: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廣源州依智高僭稱南天王,改元景瑞。由於廣源地連潮州,故叛軍依澗據險,皇帝趙禎派楊文廣來平南蠻十八洞。宋軍行軍沿江南下時有青蛇附於舟上而征途順利、征戰皆捷而諸洞俱平,班師時楊文廣奏知宋仁宗。趙禎便封潮州青蛇為「安濟靈王」。
先前的青龍古廟也需從南堤上東下進廟門,門額「安濟聖廟」,可能是宋徽宗趙佶所賜。兩邊一為神台,一為戲台。從廟後穿過伙巷而到廟前的是半月形廟埕,古廟前面有三門:中門石匾是「青龍古廟」。門聯:船為梭橫織江中錦綉,塔作筆仰寫天上文章。由於船和鳳凰塔都能在廟前看到,故人們印象深刻而傳誦一時,此聯為惠來舉人卓晏春(18至1890年)所撰。廟正門兩邊的旁門較小,門上石匾分別刻著「崇德」和「翼疆」,小門也有門聯,但因沒有卓晏春撰的精采和實際而被遺忘了。廟內的安濟聖王像披有黃色綉金線龍袍戴著皇冠,金身高達八尺,由堅硬楠木刻成。但不是施所學從雲南帶來的小神像,那小神像先前放在南門謝氏宗祠。據說至今保存完好。廟中聖王像要比兩邊的大夫人和二夫人像大得好多,以示威武神聖。廟中還有仙師宮和官廳。官廳前有潮州人謝少滄牌位,一說是他到雲南做官時帶來王伉神像安放廟中的,但《海陽縣志》和《潮州府志》中都沒有謝少滄的記載。角落還有二位聖者爺,估計是當年送來宋徽宗趙估題匾的欽差。還有土地爺和保佑兒童成長的花公花媽。神廳前有石獅一對和石柱4根,柱頂梁頭皆雕花刻鳥,迎堤處有圍牆環繞,沿江牆外塑有一開口鯉魚。廟中各處流水皆歸魚口流入韓江。魚口下十米的沙灘中有稱為「鳳奎(胃)」的沙井,枯水期和大旱時井中江水不淺而供境內居民挑去飲用,甚為神奇。
小貼士:平時的青龍廟沒什麼熱鬧的場面,夏夜倒是成了人們乘涼的好地方。每年正月,青龍廟都有一次大型的拜神活動,場面十分壯觀,特別是在夜晚,保持著濃厚的潮州民俗,很值得觀看。 [門票·開放時間]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20:00
[交 通]地址:潮州市南堤頂中段
路線導航:韓江大橋頭往衛生學校向前直走100米。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