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茂旗有什麼旅遊景點
① 達茂旗有什麼旅遊景點
普會寺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座落在希拉穆仁河(召河)畔的普會寺,建成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是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乾隆皇帝賜名為"普會寺",匾額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書寫。普會寺建築規模宏大,工藝精美,大雄寶殿的建築格局與位於西藏的班禪行宮扎什倫布寺相似。有三座紅漆大門,有32根露明柱支撐的三層建築"獨宮",這種樣式的廟宇在內蒙古地區是獨一無二的。
古井
乾隆三十四年,普會寺建成的同年八月,六世活佛聚眾喇嘛觀天象,定方位,在大雄寶殿東南開鑿水井一眼。傳說井挖至三丈六尺時,井底東南、西南、正北方有三大金蛙伏卧,於是活佛下令停止挖井,召開法會念經祈禱。一夜之間井底湧出三眼清泉,流水清澈見底,甜爽可口,永提不敗。成井後,方圓幾十里外的牧民逢時過節,取水飲用,以消災除病。在兒女嫁娶時,以水洗面,又能求得神靈保佑,一生平安。文革期間,為保護水井,封井三十餘年。如今開放,以供遊人觀賞飲用。
百靈廟
百靈廟位於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政府所在地。建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百靈廟系達爾罕貝勒廟的轉音,亦稱烏力吉套海(吉祥灣)召廟群。
北魏長城遺址
北魏長城遺址在希拉穆仁鎮西北4公里處,遺跡清晰。北魏長城總長1000多公里,是北魏時期明元帝泰常八年修築的,後人也稱其"泰常八年長城"。這條長城是北魏王朝為了御防柔然和契丹而修築的,該長城主要分布於內蒙古中西部,它西起包頭市固陽縣,東至河北省赤城縣,具體走向是從赤城到張北,進入化德,經商都、後旗、中旗、四子王旗進入我旗延伸到武川,最後終止於固陽。
紅格爾敖包
紅格爾敖包是烏蘭察布草原上最大的敖包。 敖包的歷史淵源於蒙古族從古到今崇拜山峰、泉水,不能隨便挖土、取石、拔草,保護草地的原貌。歷史上蒙古各部又為紀念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而用石頭壘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靈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遺物。敖包又是草原人們祭天求雨的祭壇,也是駝路的路標。佛教傳入後,祭奠活動和宗教活動結合起來,使它在原有祭奠內容上增添了不少宗教色彩。牧人庄嚴的祭敖包活動,是祈盼平安、風調雨順和牛羊肥壯。這時,一般都要在敖包山下舉辦那達慕活動。
② 包頭達茂旗戶口去蒙古國旅遊!
你說的好像是邊境通行證! 你真想去烏蘭巴托必須辦護照。辦完了到二連浩特找人辦個簽證,完了就買票去吧!
③ 包頭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五當召 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位於石拐區吉忽侖圖蘇木的五當溝內,建成於清代乾隆14年(1749年),原名巴爾嘎爾(白蓮花)廟,乾隆皇帝賜名「廣覺寺」。這里群山環抱,風景宜人,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錯落有致,十分壯觀,是國家旅遊局確認的國線景點,2002年初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美岱召 位於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是明代土默特蒙古部首領阿拉坦汗(俺達汗)於1575年修建的一處兼有城堡、官邸、寺廟、私宅功能的藏漢結合式建築群,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大雄寶殿壁畫,構圖豐滿,場面宏大,人物栩栩如生,富有蒙藏民族特色,對研究蒙古史、佛教史、美術史有重要價值。2002年初評為國家A級景區。
趙長城 戰國時期,今包頭屬於趙國九原地界,境內現有趙長城遺跡多處。其中位於石拐區國慶鄉邊牆壕村到九原區後營子鄉的一段趙長城保存較好,是目前存世最為古老的一段長城。
秦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將軍蒙恬修築的長城,在今包頭境內長約百公里,其中有75公里石築長城至今保存較好。位於固陽縣九分子鄉西永興村牛腸灣的一段長城,依山傍溝,條石壘築,最高處約10米,氣勢宏大,蔚為壯觀。
敖倫蘇木古城(趙王城) 位於達茂旗百靈廟鎮北30公里處,艾不蓋河北岸。唐、宋時期,這一帶為汪古部聚集地。蒙古部成吉思汗興起,汪古歸附蒙古,其首領在元代被封賜封為趙王,遂在此建府。古城東西960米,南北580米,街道布局井然,遺跡、遺物較多,對研究汪古部史、元史具有重要意義。
附:成吉思汗陵園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締造者、13世紀初地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帝國的創始人。成吉思汗為鄂爾多斯一帶豐美水草所吸引,囑咐左右說他百年之後當葬於此。在他逝世後,後人便根據他的願望,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為他建立了「八白室」,以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擴建成龐大的陵園,並在其附近建立了元代文化村,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國內外政要、學者、商賈、名流到包頭旅遊,往往都要跨過黃河到成吉思汗陵園,憑吊這位世界級偉大人物,體察元代蒙古文化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