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點制度
① 旅遊景點級別劃分標準是什麼
是按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准來劃分的,標准規定了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的依據、條件及評定的基本要求。該標准適用於接待海內外旅遊者的各種類型的旅遊景區,包括以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為主的旅遊景區。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劃分標准如下:
1、旅遊交通
a)可進人性良好。交通設施完善,進出便捷。或具有一級公路或高等級航道、航線直達;或具有旅遊專線交通工具。
b)有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專用停車場或船舶碼頭。且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滿足遊客接待量要求。場地平整堅實或水域暢通。標志規范、醒目。
c)區內游覽(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合理、順暢,可觀賞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質良好。
d)區內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工具。
2、游覽
a)遊客中心位置合理,規模適度,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咨詢服務人員配備齊全,業務熟練,服務熱情。
b)各種引導標識(包括導游全景圖、導覽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等)造型有特色,與景觀環境相協調。標識牌和景物介紹牌設置合理。
c)公眾信息資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特色突出,品種齊全,內容豐富,製作良好,適時更新。
d)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均能滿足遊客需要。要求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講解員)均應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專以上不少於40%。
e)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導游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以及第5章要求。
f)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合理,設計精美,有特色,有藝術感,符合GB/T 10001. 1的規定。
g)遊客公共休息設施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計精美,有特色,有藝術感。
3、旅遊安全
a)認真執行公安、交通、勞動、質量監督、旅遊等有關部門制定和頒布的相關安全法規,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衛制度和工作全面落實。
b)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要求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且無安全隱患。游樂園達到GB/T 16767(國家標准)規定的安全和服務標准。危險地段標志明顯,防護設施齊備、有效,高峰期有專人看守。
c)建立緊急救援機制,設立醫務室,並配備醫務人員。並設有突發事件處理預案,應急處理能力強,事故處理要及時、妥當,檔案記錄准確、齊全。
4、衛生
a)環境整潔,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建築物及各種設施設備無剝落、無污垢,空氣清新、無異味。
b)各類場所全部達到GB 9664規定的要求,餐飲 場所達到GB 16153規定的要求,游泳 場所達到GB 9667規定的要求。
c)公共廁所布局合理,數量能滿足需要,標識醒目美觀,建築造型與景觀環境相協調。所有廁所具備水沖、盟洗、通風設備,並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管理完善,潔具潔凈、無污垢、無堵塞。室內整潔。
d)垃圾箱布局合理,標識明顯,數量能滿足需要,造型美觀,與環境相協調。垃圾分類收集,清掃及時,日產日清。
e)食品衛生符合國家規定,餐飲服務配備消毒設施,不得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5、郵電服務
a)提供郵政及郵政紀念服務。
b)通訊設施布局合理。出入口.及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
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
c)公用電話亭與環境相協調,標志美觀醒目。
d)通訊方便,線路暢通,服務親切,收費合理。
e)能接收手提電話信號。
6、旅遊購物
a)購物場所布局合理,建築造型、色彩、材質有特色,與環境協調。
b)對購物場所進行集中管理,環境整潔,秩序良好,杜絕圍追兜售,強買強賣現象。
c)對商品從業人員有統一管理措施和手段。
d)旅遊商品種類豐富,具有本地區特色。
7、經營管理
a)管理體制健全,經營機制有效。
b)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應該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
c)管理人員配備合理,高級管理人員均應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
d)具有獨特的產品形象、良好的質量形象、鮮明的視覺形象和文明的員工 形象,確立自身的品牌標志,並全面、恰當 地使用。
e)有正式批準的旅遊總體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
f)培訓機構、制度明確,人員和經費落實,業務培訓全面,效果良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
g)投訴制度健全,人員、設備落實,投訴處理及時、妥善,檔案記錄完整。
h)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配備旅遊工具、用品,提供特殊服務。
8、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a)空氣質量達GB 3095-1996的一級標准。
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的一類標准。
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GB 3838的規定。
d)污水排放達到GB 8978的規定。
e)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保護手段科學,措施先進,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保持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f)科學管理遊客容量。
g)建築布局合理,建築物體量、高度、色彩、造型與景觀相協調。出入口主體建築有格調,與景觀環境相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域或隔離帶。
h)環境氛圍良好。綠化覆蓋率高,植物與景觀配置得當,景觀與環境美化措施多樣,效果良好。
i)區內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 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
9、旅遊資源吸引力
a)觀賞遊憩價值很高。
b)同時具有很高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或其中一類價值具全國意義。
c)有很多珍貴物種,或景觀非常奇特,或有國家級資源實體。
d)資源實體體量很大,或資源類型多,或資源實體疏密度優良。
e)資源實體完整,保持原來形態與結構。
10、市場吸引力
a)全國知名。
b)美譽度高。
c)市場輻射力強。
d)形成特色主題,有一定獨創性。
11、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50萬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遊者3萬人次以上。
12、遊客抽樣調查滿意率高。
(1)旅遊景點制度擴展閱讀
旅遊景區概述
旅遊景區(tourist attraction)應有統一的經營管理機構和明確的地域范圍。包括風景區、文博院館、寺廟觀堂、旅遊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及工業、農業、經貿、科教、軍事、體育、文化藝術、學習等各類旅遊景區。
旅遊景區(tourist attraction)是旅遊業的核心要素,是旅遊產品的主體成分,是旅遊產業鏈中的中心環節,是旅遊消費的吸引中心,是旅遊產業面的輻射中心。
旅遊業是很多城市或地區的支柱性產業,所以在國計民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有很多典型的旅遊城市,例如三亞、麗江、焦作、黃山、敦煌、西峽等等,都是以旅遊為核心,全面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城市。
直接受益於景區的行業有旅遊業、餐飲娛樂、城市交通、生活服務行業、旅遊紀念品 等等全面帶動整個地區的生產消費各行業的共同發展,形成以旅遊為龍頭的旅遊經濟產業鏈。 景區分類有:
1、文化古跡類
文化古跡類旅遊景區主要指古代時期就已經存在,卻未因時間原因消逝,至今仍然存 在的典型遺跡,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或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跡為主的景區。文化古跡類景區是人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以及教育當代人的良好場所。
如:北京故宮、長城、天壇、頤和園、雲岡石窟沈陽故宮、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跡、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平遙古城、麗江古城、龍門洞窟、南陽武侯祠、五台山、殷墟、大足石刻、沈陽故宮蘇州園林、福建土樓、鳳凰古城等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
2、風景名勝類
風景名勝類旅遊景區是指具有獨特的風光、景物以及古跡,同時也包括有獨特的人文習俗的景區。風景名勝是人們休閑、學習、放鬆心情的好去處。如:北嶽恆山、桐柏山、雲台山、雞公山、青城山、峨嵋山、嶗山、棋盤山、荔波樟江風景名勝景區、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3、自然風光類
自然風光類景區是以當地獨特、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主,當地旅遊部門精心開發而成的景區。適合於休閑、養生等。比如著名的自然風光景區有:桂林、九寨、灕江、大同土林、張家界等。
4、紅色旅遊類
紅色旅遊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如萬源戰史陳列館、魚泉山風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取代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旅遊景區最高等級
國家旅遊局開展5A創建工作,目的就是促使各地方政府加大投資力度以改善硬體設施,強化管理以提升軟體水平,並在全國現有的671家4A級旅遊景區中篩選出一批質量過硬,吻合境內外遊客需求,在國際上有競爭力,在國內真正成為標桿的旅遊精品(絕品)景區。
國內景區AAAAA(簡稱"5A")級已取代曾經的國內景區AAAA級(簡稱"4A"),成為國內景區的最高級別。"5A"是一套規范性標准化的質量等級評定體系,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景觀質量則是景區評定"5A"級別的最根本標准。
圍繞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測評內容共分為8大項,包括旅遊交通、游覽安全、旅遊購物、景區衛生、郵電服務、經營管理、遊客滿意率、資源和環境保護等,總分1000分;圍繞服務質量與景觀質量則分為2大項,分值100分。
較之"4A"級的標准,"5A"級對景區的人性化和細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業內有關人士稱,國家旅遊局啟動5A級旅遊景區評定,目的就是要推選出一批質量過硬,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在國內真正成為標桿的旅遊精品景區,以促進國內旅遊景區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般旅遊注意事項
1、飲食
旅遊過程中的飲食總綱,就是不要太多地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注意葷素搭配、多吃水果。最好保證吃熱的熟食,生冷食品、鹵味食品要少吃。另外,各地都有一些「名吃」,大家可能都非常有興趣,不過不要吃過量。
對冬季旅遊者來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素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都要超過平常。這時多吃一些瘦肉類、蛋類、鮮魚、豆製品以及動物肝臟等,對補充人體熱量很有好處。另外,要糾正喝酒取暖的錯誤觀念。因為酒精會使體表血液循環增加,人感到發熱,實際上是在丟失熱量。
2、著裝
要及時掌握旅遊目的地的天氣情況。如果是到南方溫暖之地旅遊,要備足輕巧衣物,以免穿得不合時宜。如果是到冰天雪地的北方旅遊,則要准備防寒性好的衣物,從頭武裝到腳。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更要注意做好防寒防凍工作。
這時候,羽絨衣是首選;內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乾燥;鞋子也要輕便保暖。另外,一些小件如帽子、圍巾、口罩、耳套、手套、雨傘、防曬霜、照相機等,也盡量備齊了。
旅遊前應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力,合理選擇旅遊的地點和項目。應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葯和急救葯,如感冒葯、抗中暑葯、暈車葯、抗過敏葯、腸胃葯、去痛片等。旅遊時不要過於勞累,最好定時起床和休息,特別是晚上不要玩得太遲。
節日出門還必須預防腸胃感染,多洗手是一個簡單有用的方法。另外,冬季比較乾燥,要注意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也可以減少腸胃不適的機率。
3、安全衛生上要細
外出旅遊安全衛生很重要,遊客要學會保護自己,注意飲食衛生、人身安全,同時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監督好參團旅行社的安全衛生服務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向導游提出解決。 去海邊還要注意安全問題,一定要注意海邊的警示牌或者聽從導游的建議,不可涉足較深較遠的海域,小孩子一定要有大人監護,不管是否善於游泳,最好穿上救生衣。
4、遇到侵權要反映
若出現旅行社變更出團時間或取消旅遊計劃,未按照約定提供服務或旅途中出現意外而引起糾紛時,消費者可直接找旅行社進行協商。協商未果可通過下面幾種方式解決糾紛。
首先,消費者可向旅遊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如果已旅行歸來,消費者可到旅行社所在地的旅遊質量質監所投訴。其次,消費者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若遇到分歧較大、協商不成的糾紛時,消費者可直接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最好先咨詢律師,然後再按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提起仲裁或訴訟。
5、旅遊票據要留
在旅遊過程中,遊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遊合同、旅遊發票、景點門票、醫療單據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
② 旅遊景區環境保護管理若干制度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旅遊景區景點環境管理工作,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環境質量,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環保局、國家旅遊局、建設部、林業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旅遊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法[1995]462號)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遺產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點文物古跡所在地、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開展旅遊活動的區域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對景區環境質量負責,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第四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環境管理工作人員,較大的旅遊景區景點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第五條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將旅遊景區景點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撥出資金用於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旅遊景區景點也應積極爭取社會團體、個人以及國外有關機構的捐助,並將旅遊收入的一部分用於環境保護,用於環境保護資金不得低於景區門票收入10%,環保投入比例隨著旅遊區收入增長逐步提高。
第六條 實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度。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制訂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必須有專項環境保護內容,或制訂專項環境保護規劃,進行環境功能區劃分,明確環境保護目標。不允許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以及其他需要絕對保護的區域開發旅遊活動。規劃應報縣以上政府批准實施。
第七條 縣以上環保、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對轄區內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並參與規劃的論證審查。
第八條 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設施和防止流失、植被破壞、景觀破壞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旅遊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和審批。
第九條 旅遊景區景點禁止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設施和對生態環境有害的項目。建設其他設施和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對現有的上述項目或設施,其污染物排入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必須限期治理或依法關閉、搬遷。
③ 風景區的管理體制
旅遊景區管理體制一般模式
目前我國旅遊景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第一,誰是旅遊景專區管委會的主管屬上級?第二,旅遊景區管委會的各機關行政部門與各地政府的同類部門之間存在何種關系?第三,旅遊景區實際上是政企難分,因此,行政管理與經營管理之間是個什麼關系?這是個問題。誰有資格做旅遊經營管理者?這又是一個問題。
一般而言,多數國家風景區管委會與其經營管理共有一批人馬。這種自我委託是目前景區體制轉型的主要現象之一,而且是不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就是說應該增加其他各種形式的旅遊提供者。此外,還存在旅遊景區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分配關系問題。
(四)變革中的旅遊景區管理體制
公共資源類型旅遊景區具有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和多樣化的利益需要,由此而構成了復雜的利益關系。旅遊景區經營(管理)模式的選擇與運用,是法律法規、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當地居民、市場環境與景區資本等眾多因素相互作用、均衡制約的結果
景區管理模式的生成,有著極其復雜的驅動機制。
這些年我國旅遊景區管理體制一直處在變革中,合理、完善的管理方法不斷地被運用。
筆者不否認變革的重要性,問題是應該以什麼樣的倫理觀來指導我們在變革路上的行為。
④ 旅遊景點設施要求與規定
現在不同了,隨著園區的開發建設,市政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村裡有了寬闊的柏油路,一直通到村外的公交站,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每周都要到市區逛一兩次。「現在村民進一次城,要比以前節約近一半的時間,而且隨著收入的不斷提高,一些村民還買了私家車,到市區也就十幾分鍾的事兒。」平措扎西面帶笑容地說,晚上的時候,柏油路兩旁的路燈也會准時亮起,給晚歸的人提供很多方便。「聽說,主支幹道完工後,所有道路的路燈都會亮起來,到時候,村民就不怕走夜路了。」
按照規劃,園區內的道路規劃按照「大環路+小環路+放射狀支路」來建設。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管委會主任朱梅品說,目前,園區市政道路主環線已經全部建成通車,今年擬開工的11條支幹道,也正在辦理相關前置手續。「建設過程中,與道路相關的路燈、地磚、行道樹等配套設施也將同步施工,為企業、遊客和村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
隨著各大項目的落地開建,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近日,記者在慈覺林村看到,柏油路、人行道地磚、路燈、排水渠、防洪渠、公交車道等設施一應俱全。為了滿足園區的發展建設,高壓線路搬遷工程、水系綜合整治項目、自來水廠提升改造工程均已經於去年12月底正式施工;擬開工的11條園區支幹道正在辦理相關前置手續。今年,園區將啟動排污、供暖、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按智慧園區要求、國家5A級景區標准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
進展
目前,園區市政道路主環線已經全部建成通車,今年擬開工的11條支幹道,也正在辦理相關前置手續。與道路相關的路燈、地磚、行道樹等配套設施也將同步施工。
規劃
今年計劃全面完成園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園區二期市政道路、三期市政道路、水系綜合整治、高壓線路搬遷、水廠提升改造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作。
2
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商家投資更有信心「雖然園區自開工建設以來,已經吸引了一批區內外投資商的注意,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也有很多投資商信心不足,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並沒有正式簽約。」朱梅品說,但是隨著園區市政道路陸續建成通車,各項基礎設施相繼開工和逐步完善,投資商的信心也是與日俱增。2015年,園區招商引資目標任務為5億元,實際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共計7.174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