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旅遊景點大全
A. 甘肅瓜州好的旅遊景點
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是中國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漢唐勝跡鎖陽城和「康熙夢城」橋灣城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稀世珍寶象牙佛,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見證。大漠駝鈴、古道石窟、絲路藝術、瀚海蜃景、胡楊秋色、清泉綠洲構成了瓜州獨具特色的西域文化景觀。
文物古跡有279處,其中:瓜州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保存完好的其它古遺存多達314處,是甘肅省的旅遊資源大縣之一,著名的景點有榆林窟、鎖陽城、東千佛洞和橋灣城。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為中國著名的六大石窟之一;東千佛洞是一座不可多見的西夏藝術寶庫,其壁畫「玄奘取經圖」,比《西遊記》成書早300多年;鎖陽城是中國西部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城之一,薛仁貴、張守圭、張議潮等曾在此任指揮使、節度使,延續至明代廢棄,具有極高的旅遊觀賞和考古研究價值;橋灣古城位於312國道線上,距安西縣城85公里,康熙夜夢橋灣城,怒斬貪官程金山父子,至今廣為傳頌。經久不衰的石窟藝術、眾多的古城遺址、水天一色的水庫塘壩、鬼斧神工的風蝕地貌、膾炙人口的名人軼事,閃爍著絲路藝術的光芒。久遠的歷史,孕育了許多美妙的傳說,如張騫瓜州嘗美瓜、薛仁貴兵困鎖陽城等,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瓜州縣旅遊業設施完善配套,己開通了縣城至榆林窟、鎖陽城、東千佛洞、雙塔、橋灣、白虎關、浪柴溝等景點的數條「一日游」線路,建成賓館、飯店、旅館60家,娛樂場所70餘處,年接待中外遊客近百萬人次。
西夏佛教藝術寶庫——東千佛洞
東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於甘肅省安西縣城東南84公里的長山子古河道兩岸,與鎖陽城相距22公里。現存23窟,尤以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西夏壁畫稱絕於世。其密宗佛教壁畫彌補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稱西夏佛教藝術寶庫。其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羅》中,觀音優美的體形,露臍裝,超短裙的妝飾在全國絕無僅有,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艷佛」。著名敦煌學家段文傑先生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安西6幅《玄奘取經圖》,其中東千佛洞2幅《水月觀音》的發現是稀世之珍。它比明代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早了300多年,對研究《西遊記》成書之前,主要人物藝術形象的創造和完善,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玄奘取經圖》的出現,與玄奘對安西的特殊感情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玄奘當年西行是朝廷不允許並被通緝的。瓜州刺使獨孤達、州使李昌為玄奘取經的壯行所感動,當面撕毀牒文,並派青年胡人石磐陀做向導,夜渡葫蘆河,偷過玉門關。這段史實和壁畫情節極為吻合,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2001——2002年,東千佛洞壁畫臨摹、攝影展在日本展出,瓜州(安西)被媒體炒作為「孫悟空的故鄉」。
千古名關——唐玉門關
六朝、隋唐之際,中原通往西域的伊吾大道(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暢通。玉門關由敦煌東遷至瓜州晉昌縣境(今安西雙塔堡一帶)。這里截山橫卧,山勢險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東臨綠州,西接荒漠,儼然鐵關雄視。據有關專家考證,唐代玉門關就設在這里。這處千古名關的關城淹沒在碧波盪漾的雙塔水庫之中,這里山巒起伏,烽燧林立,關內的沃野草原和關外的大漠戈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唐玄奘偷渡玉門關、夜渡葫蘆河的歷史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自唐玉門關設置以來,這里成為將士出征的誓師之地,親人送別的離散之所。也是唐代詩歌長河中最悲壯、最蒼涼的千古絕唱「長風幾萬里,吹渡玉門關」,其豪邁壯闊之氣,回盪在中國詩歌不朽的無限時空之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道盡將士的思鄉之情,塞外蒼涼的景象。關以詩名,詩以關揚。千百年來,唐玉門關已成為中國西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
榆林窟
中國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的組成部分。俗稱萬佛峽。位於瓜州縣城西南約70千米的踏實河兩岸。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嬌縱姊妹窟。
現存41窟,其中東岸30窟、西岸11窟。無紀年題記,依洞窟形和壁畫判斷,唐4窟、五代8窟、宋12窟、西夏4窟 、元代4窟、清9窟。彩塑多經過清人之手,藝術性極差,僅第六窟內高約20米的唐代大佛塑像,雖經後代裝鑾,仍保留大唐風韻。榆林窟壁畫保存完好,內容豐富,主要有經變、佛像、密教圖像、佛教史跡、裝飾圖案、供養人等。其中有些形象為其他地區石窟所未見,如描寫瓜州節度使曹氏家族的供養像(第十九窟)、都勾當畫院畫家的形象、沙州工匠都勾當畫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