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旅遊景點有哪些
⑴ 洛陽孟津旅遊景點都有什麼,哪些可以用旅遊年票
孟津縣
可以用
洛陽旅遊年票
的景區有
龍馬負圖寺
(2A)、
王鐸故居
(3A)、
漢光武帝陵
(3A)。此外孟津縣還有
小浪底
(4A)、
平樂牡丹畫
產業園(3A)等景區。
⑵ 孟津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風景名勝
黃河小浪底景區:中國A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里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 ,以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曾先後榮獲「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旅遊景區」、「東亞十佳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龍馬負圖寺景區:位於孟津縣會盟鎮雷河村,因「龍馬負圖出於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於晉懷帝四年,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發現地、中華易學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風水之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王鐸故居景區:位於中州名鎮會盟鎮老城村,屬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是明清大書法家王鐸的宅第,故居毀於戰火,於1998年11月動工,按王鐸故居原貌修復重建,歷時一年完竣。修復後的王鐸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園林,佔地面積180餘畝,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
漢光武帝陵景區: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谷稱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陵園,始建於公元50年,公元57年光武帝劉秀歸葬於此。該陵由神道,陵園和光武祠三部分組成。
西霞院風景區: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反調節水庫形成的風景區,位於孟津縣白鶴鎮西霞院村北的黃河兩岸,庫區面積達30餘平方公里。
中國牡丹畫第一村:地處洛陽漢魏故城遺址的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因公元62年東漢明帝為迎接西域入貢飛燕銅馬築「平樂觀」而得名。「平樂農民牡丹畫」起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郭泰安為首的幾位當地農民畫師。他們以中國傳統寫意繪畫技法為主,飾以醇厚色彩,展現國花牡丹之神韻。
中國三彩藝術第一村: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是工藝唐三彩的發源地。1920年前後,南石山村陶塑藝人高良田仿製唐三彩製品,首獲成功。2000年朝陽鎮被省有關部門命名為「三彩之鄉」。
⑶ 孟津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位於河南省孟津縣境內的黃河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這里水禽雲集、天鵝曼舞、鶴聲陣陣,遼闊的黃河灘塗上,構成一幅萬羽競翔,鳥唱水吟的天然圖畫。
1995年,孟津26公里黃河1995年,孟津26公里黃河段,6206公頃的濕地被劃定為省級水禽自然保護區,此後,在縣林業局的辛勤工作下,在當地群眾的精心呵護下,使這一地區成了鳥類良好的棲息地。常年在區內居住的留鳥,有蒼鷺、斑嘴鴨等6種;春、秋路過在此歇腳的旅鳥,有豆鴨、銀鷗等12種;有夏候鳥白鷺、灰頭麥雞等22種;有冬候鳥灰鶴、白天鵝、黑鸛等32種,每年冬季棲息在保護區內的珍禽達3萬只,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珍禽達十多種。
目前到保護區落腳的鳥類有3.6萬只,多於任何一年,其中世界罕見的丹頂鶴、大鴇、白鶴、黑鸛、白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也頻頻在這塊濕地顯露「尊容」。今年還破天荒地發現了56隻大鴇,這種鳥目前全球也只有數百隻。許多候鳥帶來了大批幼鳥,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小天鵝、灰鶴等水禽中的幼鳥多達40%左右。這標志著這塊濕地的生態環境已被這些候鳥認可。
⑷ 孟津縣旅遊資源都有什麼
1、孟津一高: 孟津縣重點中學,首批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2、黃河小浪底;小浪底水庫位於穿越中條山、王屋山的晉豫黃河峽谷中,庫區全長130公里,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壩截流後,晉豫黃河峽谷與庫區的柏崖山、紅崖山、黃鹿山等20多個風景點及雄偉的水庫大壩交相輝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島星布、「高峽出平湖」的自然景觀,使得小浪底水庫同時成為由山水自然風光和水利工程組成的大型旅遊區。
3、王鐸故居:神筆王鐸故居為五進院落,其建築形制以前屋、客廳、中堂、後堂、後屋為主體,配以東西廂房和東西綉樓。構成每進院的單獨結體,均分別以青磚青瓦構建,從整體上展現明清官邸建築巍峨、壯觀、肅穆的文化氛圍。
4、漢光武帝陵:位於洛陽市北20公里處的孟津白鶴鄉。漢光武帝陵古謂原陵,俗稱漢陵,又稱原陵、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園,始建於公元50年,由神道、陵園和祠院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臨黃河,近山傍水,蓊蔚肅穆。闕門巍峨,氣勢壯觀,神道寬闊,直達陵前,兩側石刻林立、碑碣參差。陵園呈長方形,佔地6.6萬平方米,墓冢位於陵園正中,為夯土丘狀,高17.83米,周長487米。
5、會盟的荷花節等等
⑸ 有關孟津特產及旅遊景點的廣告詞
孟津梨,孟津梨,孟津西瓜,黃河鯉魚,雞蛋灌餅,仿古唐三彩等洛陽孟津特產
孟津是一個具有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縣,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有「河圖之源、人文之根」之說,龍馬負圖、伏羲畫卦、八百諸侯會盟、伯夷叔齊扣馬諫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孟津」一詞由來已久,因夏朝為孟塗氏封國,謂「孟地」,其地置津、故稱「孟津」。洛陽被稱為13朝古都,其中有6個朝代都定都在孟津。北邙陵墓群、漢魏洛陽故城、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衛坡古民居等40多處古文化遺址遺跡被列為國家或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人以「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為榮,在孟津北邙山上留下了以漢光武帝劉秀為代表的500多個」。約在四五千年,人文之祖伏羲就來到這里,帶領先民漁獵生息,畫八卦,造書契,正人倫,結束了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現在孟津龍馬負圖寺內的數十通古代石刻,生動地記載著這一久遠的神秘故事,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神聖之地。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都曾在孟津這片皇天厚土上生息創業,吒吒風雲,創造出博大精深的東方文明。武王興兵伐紂八百諸侯會盟與此,劉邦在這里絕河亡秦,張衡在這里發明「地動儀」。大文學家賈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一代名相狄仁傑,書壇泰斗神筆王鐸等,不勝枚舉的顯達名士,有的出生在孟津,有的長期生活奉職在孟津,創造了顯赫的歷史業績,留下了彪炳後世的千古美名。先後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縣」、「全國書法藝術之鄉」、「河南省文化先進縣」等榮譽。聞名全國的平樂正骨術就源自我縣的平樂鎮。
漢光武陵位於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又稱原陵、漢陵。它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園。陵園呈長方形,南依邙山,北臨黃河,由陵園、祠院兩部分組成。墓冢位於陵園正中,高17.83米,周長487米。
光武祠,位於陵園西側,為光武帝的祭祀祠院,面積2萬平方米,由闕門、碑廊、二十八宿館、光武殿等組成,構成一鱗次櫛比的漢代建築群落。 陵內最有特色的就是數目繁多的千年古柏了,陵內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一園,拔地通天,蓊然肅穆。在西側光武祠前大道兩側原有巨柏28株,象徵輔佐劉秀打天下的28名將領;此外,陵內還有上千株隋唐古柏,真是一處林木蓊鬱的所在。
⑹ 孟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洛陽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推薦理由:風景區以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回現黃河歷史文化答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
2、漢光武帝陵
推薦理由:陵內最有特色的就是數目繁多的隋唐古柏,至今已有千年,拔地通天,庄然肅穆
3、漢魏故城遺址
4、龍馬負圖寺
推薦理由: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
5、王鐸故居
推薦理由:集中展現了一代大師的藝術風采
6、魏家坡民居
7、黃鹿山
8、鬱金香主題花園
推薦理由:河南省唯一一座以牡丹、鬱金香為主題的公園
9、北魏孝文帝長陵
10、黃河中下游地理分界主題公園
還有165條相關問答,更多孟津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⑺ 洛陽旅遊景區有哪些
如果說她(洛陽)算不上一座「非去不可」的城,那麼,至少洛陽可以稱得上讓你去了之後流連忘返的城,在這里,你總能感受到一種時光沉澱下來的沉靜與安詳。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白雲山地處暖溫帶向亞熱帶過渡區,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6℃,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被專家學者譽為「自然博物館」。
重渡溝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境內,因東漢光武帝劉秀二渡伊水至此,擺脫王莽追殺並成就帝業而得御賜之名。神秘的歷史傳說加上重渡溝的景區三絕,是重渡溝由鮮為人知名不見經傳而一舉唱紅北國,聲震華夏,成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熱點景區的最好詮釋。重渡溝被業界權威人士魏小安先生稱為「中國農家賓館第一村」。
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
洛陽王城公園坐落在洛陽市中州路北側,洛陽博物館西的東周王城遺址上。 地跨澗河兩岸,中間仿玉拱橋相連,佔地一千零八十畝,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也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為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雞冠洞位於欒川縣城以西4公里處,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貌似雄雞昂首引頸高啼,山頂恰似雞冠,景緻秀美,山中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測。此洞斜入地下長達一千多米,景色瑰麗,深不可測,被稱為北國第一洞。
洛陽博物館位於新市區中州路,建於1958年,是一座琉璃瓦裝嵌的民族形式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展廳大樓展覽面積35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洛陽博物館基本陳列為《永恆的文明——洛陽文物精品陳列》,展覽共分史前時期、夏商時期、兩周時期、漢魏時期、隋唐宋時期五大部分,集中展現了洛陽地區建國以來發掘出士的各類文物精品1000餘件。
關林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時加以擴建,如今已佔地百畝,擁有殿宇廊廡150餘間,古碑刻70餘方,石坊4座,大小獅子110多個,古柏800餘株。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的欒川縣境內,已開發了12個景區,100多個景點。境內山勢雄偉、峰巒疊嶂、林海茫茫、古木參天。這里「龍」文化薈萃,自然景觀萬千,四季景色秀麗,奇峰異石林谷幽深。
天子駕六博物館是依託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
木札嶺原始生態旅遊區位於洛陽市嵩縣東南部,是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態旅遊區,距洛陽120公里,311國道、臨木公路直達景區。景區東西毗鄰石人山、白雲山兩大景區,由九龍河谷、原始森林。
龍潭大峽谷是一條由紫紅色石英砂岩經流水追蹤下切形成的U型峽谷,全長12公里,谷內嶂谷、隘谷呈串珠狀分布,雲蒸霞蔚,激流飛濺,紅壁綠蔭,懸崖絕壁,不同時期的流水切割、旋蝕,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岩塊形成的波痕大絕壁國內外罕見。
花果山又名女兒山,俗名石雞山,地處洛陽市宜陽縣西南部。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岩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
洛陽國際牡丹園,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晚花牡丹園及中外牡丹精品園,佔地約30公頃。該園已栽植國內牡丹品種300多個、日本、法國、美國等牡丹品種100多個、以及中國芍葯品種300多個。
黃河小浪底水利風景區位於黃河中游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南距河南省洛陽市40公里,北距河南省濟源市30公里。310國道、207國道、連霍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太澳高速從景區邊緣通過,隴海鐵路、焦枝鐵路、洛陽機場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又處在國家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
神靈寨景區內古藤老樹,林海浩瀚;涓涓清流,潭瀑相連;奇峰怪石,古剎名山;山水奇特特別美,又有是我國最大的石瀑群,別具特色,那石瀑如江海傾瀉,銀河倒卷,波瀾壯闊,蔚為壯觀。
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嵩縣西北部,距古都洛陽98公里,洛欒快速通道與景區擦肩而過,天山路旅遊專線直達景區,是距洛陽最近的一個生態旅遊區。景區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既有北方山水之雄偉,又有南方水鄉之秀麗,包含了山、石、水、林、人文五大生態旅遊特色。
中國國花園位於洛南隋唐古城遺址上,東起洛陽橋,西至牡丹橋,南臨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園南堤。總規劃設計面積1548畝,東西長2500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牡丹專類觀賞園。
伏牛山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積最大的著名山脈,也是河南省森林面積最大,覆蓋率最高,蓄積量最大、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山區,它東西綿延400千米,素稱「八百里伏牛」。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位於欒川縣伏牛山老界嶺北坡,最高海拔2200米,度假樂園海拔1800米,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是一家集戶外滑雪,室內滑雪、滑冰,高山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四季旅遊勝地。
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坐落於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佔地44畝,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一橋飛架東西;宛若一道彩虹。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時書屋等10餘處。
洛陽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
千唐志齋在洛陽市西約50公里處的新安縣鐵門鎮內,是全國唐代墓誌最集中的地方,因藏有1000多塊唐代墓誌而得名。 該處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先生二三十年代所建。
民俗博物館位於東關新街東側潞澤會館內,以集中再現豫西民間習俗為主要內容。主要有信俗、婚俗、壽俗、民間藝術等4個展廳。 信俗廳中陳列有民間信仰較普遍的60位神像。
欒川縣位於豫西伏牛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11°11′~112°01′、北緯33°39′~34°11′之間。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一直有「洛陽後花園」美稱。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痴庵、松樵;別號煙潭、漁叟;因祖居洛陽孟津,故又稱其王孟津。他在書畫上造詣高深,獨樹一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
養子溝地處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懷抱,距縣城7公里,境內南北長13公里,游覽面積18.8平方公里。據傳唐貞觀末年巾幗名將樊梨花不甘丈夫薛丁山三次休辱之苦,跋山涉水尋訪至此安營紮寨、養子教子,並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和傳說故事,後人為了紀念英賢稱此地為養子溝,千年佳話,傳到今日。養子溝是洛陽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旅遊勝地。
漢光武陵位於孟津縣白鶴鎮鐵謝村西南,又稱原陵、漢陵。它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陵園。陵園呈長方形,南依邙山,北臨黃河,由陵園、祠院兩部分組成。
龍隱景區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之南,生態伏牛山東大門,距二廣高速55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越。龍隱,取意於「潛龍在淵,飛龍在天」。龍隱象徵著修養和閑隱之意,也正合當前親近自然、調養身心、休閑度假的旅遊發展趨勢。
西峽縣老界嶺自然保護區位於縣境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以老界嶺為界與洛陽市欒川縣、嵩縣相鄰,東與內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接連。保護區建於1982年,是南陽市面積最大的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又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西部屬煙鎮林場,東部屬黃石庵林場。
蟠桃山位於洛陽欒川縣城西南10公里處,東依欒川縣城、雞冠洞風景區,西臨伏牛山滑雪場,南望君山老界嶺,北連洛盧快速通道,游覽面積達22平方公里。蟠桃山風景區有「中國第一天然石桃」,以四季交相輝映的奇花異木為鋪墊,以飛泉吊瀑、碧淵深潭為襯托;以峭峰、怪石、深谷、峽谷為背景,配以優美的神話傳說及具有豐富內涵的人文景觀,令遊人嘆為觀止,留連忘返。
龍馬負圖寺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是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績,在圖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禮場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圖」出現地,也是中華易學的發源地,距今已有1600餘年。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位於洛陽市老城區南關貼廓巷坐南朝北並肩的三所清代民居院落內。紀念館佔地面積4200多平方米,擁有房屋150多間。
太多了 數不勝數 ... 作為洛陽人感到萬分驕傲 ... 樓主有空來洛陽我一定讓你更深刻感受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