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的旅遊景點
㈠ 合肥到潁上汽車時刻表
合肥到潁上汽車時刻表如下:
合肥到潁上為循環班,車次較多專。
最早班06:30,最晚班18:40。
票價61元。
擴展屬資料
潁上縣,簡稱「慎」,別稱慎城、慎邑,安徽省阜陽市代管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淮河與潁河交匯處、淮北平原最南端。南臨淮河,中跨潁水。東與鳳台縣接壤;西與阜陽市潁州區、潁東區、阜南縣毗鄰;南與霍邱縣、壽縣隔淮河相望;北與利辛縣交界。介於東經115°56—116°38,北緯32°27—32°54之間,東西長72.5千米,南北寬56.1千米,總面積1988.5平方千米。
潁上縣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建立邑治,周為「慎邑」,秦置「慎縣」,南北朝為「樓煩」,隋大業二年(606年)改稱「潁上」。
㈡ 安徽最窮的城市,不是黃山、亳州,而是哪座城市
安徽最窮的城市,不是黃山、亳州,而是阜陽;
阜陽,簡稱阜,古稱汝陰、順昌、潁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2017年,阜陽的常住人口數就突破了800萬,戶籍人口突破千萬,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而阜陽的面積其實並不是最大的,面積只有一萬多平方公里,在安徽省內也只能排名第八,而如此龐大的人口,也就讓阜陽的GDP被平均了,自然數據就不好看。
(2)壽縣的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阜陽市位於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地跨東經114°52′—116°49′,北緯32°25′—34°04′。其西北、西、西南分別與河南省的周口、駐馬店、信陽4地市的鄲城、項城、沈丘、新蔡、平輿、淮濱、固始相接,北、東北與亳州的譙城、渦陽、利辛相連,東南與淮南市的鳳台縣、壽縣為鄰,南臨淮河與六安的霍邱縣隔河相望 。全市總面積10118平方公里。
阜陽市北部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南部與江淮丘崗區隔淮河相望,全境屬平原地形,地勢平坦。僅東北部有龍山、輝山、狼山、雙鎖山等石灰岩殘丘分布,其中龍山海拔105米,為全地區最高點;其餘均屬平原地貌,平坦舒展,一望無際。
阜陽市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東南以潁上縣姜檯子南部地勢最低,海拔17.5米。西北與東南相對落差為14.4米,地面比降為七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由於阜陽市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變遷和黃河歷次南泛的影響,境內沖積物不斷交互堆積,形成了平原之中崗、坡、窪地相間分布,小區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徵。
㈢ 壽春鎮的旅遊景點
在城內東北隅。舊志說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舊名崇教禪院、東禪寺,明洪武間改今名。佔地總面積1.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宋天聖間建阿育浮圖(塔)。其規模「前有浮圖高數丈,中為殿,殿後為閣,左右為廊,為法堂,為丈室,為鍾鼓樓」。座北向南,大殿為中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殿遭火毀,今存大殿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由准提庵僧際清倡資重修。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復修大殿時,建毗盧閣於殿後,移山門於中,形成以佛堂、二佛殿、大殿、毗盧閣為一直線序列,三進重院,基礎漸次升高,布局嚴謹,主次分明,為一中國傳統寺院的建築群。
建國後,初設糧站於寺內。毗廬閣作糧庫時漲倒。1956年11月20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保護文物。1962年縣博物館移至寺內,確定了保護范圍,在毗盧閣舊址建單檐硬山仿古殿堂一座,並在其西側建碑廊。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壽縣報恩寺泥塑十八羅漢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雄寶殿,是供奉佛教締造者「佛」的大殿,報恩寺的主體建築。建於高1.1米的台基上,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一廊,重檐歇山頂;殿高10.7米,東西長20.64米,南北寬14.28米;外檐方形石柱,四角內出;額枋上置平板枋,枋上設柱間斗拱;檐牆正面明次間設通隔扇,雕梁畫棟,庄嚴雄偉。殿內後排砌雙層佛台,上塑大佛像三尊;殿內東西及後檐牆,磚台上設泥塑十八羅漢像(另見「館藏文物」)。 孔廟又名黌學、學宮、文廟。唐時廟在城東南角,元泰定初,移建西街今址。座北向南,包今黌學糧站一部分和圖書館、文化館、劇團宿舍、體育場,總面積為2萬平方米,五進重院,建有明倫堂,敷教坊,大成殿,崇聖祠,鄉賢祠,節孝坊、祠,廡廊,泮池,欞星門,奎光閣,「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等坊碑。元馬祖常《壽州孔子廟碑記》曰:「孔子道大,天地日月不可象也,然古之學者入學必祀先聖先師,後世廟孔子以學春秋,天下崇祀孔子,所謂推本其始,而喻之以義也。」孔廟祀孔子,全廟布局整齊,步步深入,開朗明暢,四通八達,是一所反映儒家觀念的典型古建築。1957年經文物部門普查後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時,欞星門和大成殿內匾額全都毀壞,後又因要改建西大街與城西門成一直線,拆去「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文明坊、文筆亭和大照壁。今僅存「泮宮」、「快睹」、「仰高」三坊和泮池、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奎光閣等清代建築物。奎光閣及泮宮三坊文化價值較高。
奎光閣,又名魁星樓,奎光樓,位於欞星門東側,其前身是清康熙間教諭丁濟美所建之「奎神閣」。乾隆丁酉年(公元1777年),知州張佩芳在祠基上建樓三層,匾曰「奎光」(註:奎,星名。神話謂主宰文章興衰之魁神。其像一手執筆,一手執墨斗,寓意由它點名科舉。故舊時文人學士崇祀文昌與魁神。張佩芳《奎光樓記》曰:「人之求於此也,其必有得於此也。為士者逐什一之利,則不如裨販一旦。奮志為學,往往獲科名,至爵位,非名易於利,求之甚於利也。學至矣而名不至,於是求之於神。唐試禮部禱於石婆廟,宋試禮部禱於皮場廟,其事誕,其禮無不可知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龔式谷鑒於奎光樓「木石傾?,黝堊削落,岌岌乎旦夕不能保」,又在原址改建為奎光閣。今之閣,大體仍保持龔建奎光閣原貌。閣為三層,木結構:台基至寶瓶高約20米,平面呈6角,底層面闊4米;高與闊自下而上逐層減小;沿內壁設有旋梯,拾階登臨,憑窗俯瞰,極目淮山,萬千氣象,盡收眼底。有古聯鐫於閣門:「欄外湖山盡氛垢,斗南人物炳英靈。」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重修。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坍塌,知州趙宗炅重修。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成今規模。殿面闊5間,深3間,單檐歇山頂。柱間半拱明間三、次間二、盡間一朵。三跳三下七朵重拱,拱口分段挖凹線,兩基拱間距較近,系當時一種變形半拱作法。殿內金柱粗壯,用包鑲法製成。殿體軒昂宏麗,金碧輝煌。
泮宮坊、快睹坊、仰高坊,系牌樓式柵門,三開間,深一間,保留脊柱,中置柵門一道。重檐歇山頂,中部突起;檐下設斗拱,中部作半菱體雕飾,兩頭入柱處作月牙形刻線;額枋上復置平板枋。柱間半拱兩朵,三跳無昂七踩重拱並架45斜拱兩片。柱頭斗拱形制相同。
泮池,其半圓弧朝南,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縣司賈之鳳始建,原址在欞星門外。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擴建孔廟時,移建於欞星門與戟門之間,為今池。
㈣ 安徽有什麼好玩的
安徽的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西遞宏村、徽州古城、萬佛湖、古徽州文化旅遊區、龍川風景名勝區、八里河風景區、天堂寨都是非常好玩的地方!
1、九華山
九華山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與人文勝景為特色的山嶽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天開神奇,清麗脫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蓮花佛國」之稱。
覆蓋了新安理學、徽派朴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㈤ 從霍邱縣怎麼到壽縣古城牆以及壽縣的其它旅遊景點
霍邱汽車站坐蚌埠的車,到壽縣大圓盤下,向北走二里路就是壽縣南門
㈥ 安徽省有哪些市
安徽省共轄15個省轄市和2個地區。省轄市和地區管轄42個市轄區、7個市、56個縣。省會合肥是安徽省最大和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最有特色的城市是:安慶、亳州、黃山、宣城。
一、安慶市是一個很有旅遊價值的城市,文明海外等黃梅戲的發源地就是這里,當然,這里不僅人文景觀有趣,自然景觀也非常美麗,像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文博園與「萬里長江第一塔」的振風塔都是非常值得一觀的。
四、宣城位於安徽省南部地區,毗鄰江蘇、浙江,是中國東南沿岸地區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 宣城國內有著豐富的宣紙文化,在這里產生的宣紙被稱為中國的寶物,是中國書畫藝術的主要材料,因宣城的宣紙、徽墨等也很有名,宣城被稱為「文房四寶之鄉」, 作為一個優秀的旅遊城市,宣城國內還有敬亭山、太極洞、鱷魚湖等景區,宣城因其美麗的環境被稱為山水園林城市。
㈦ 壽縣有哪些值得遊玩的景點
我們壽縣點故多!就說四城門上就有四個點故。古鎮正陽關的三尺巷又叫友誼巷。
㈧ 壽縣古城比平遙古城歷史悠久,為何旅遊業卻遠不及後者
壽縣古城是一處建於宋朝的古城牆,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從外觀來看,壽縣古城保存的還是比較完整的,可以看出很具有宋朝的建築特色。壽縣古城的一個特色就是歷史悠久,與山西的平遙古城相比,壽縣古城的建造早了100年。但是從旅遊業來說,平遙古城卻比壽縣古城更受遊客的歡迎,旅遊業更發達,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就我來說,我覺得旅遊地點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的,不一定非得去那些旅遊業發展比較好的地方,就像古城和平遙古城,其實各具特色,都有旅遊價值,也都值得去遊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