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浙江台州臨海旅遊景點

浙江台州臨海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1-02 12:39:37

⑴ 台州臨海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臨海是浙江中部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57.24億元,全市工業企業有6200多家,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產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 全市超億元市場4個,超5000萬元市場18個,市場商品成交額達27.1億元。199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25元,跨入了小康縣市行列。引人注目的古城牆修復工程、湧泉寺、三峰寺等旅遊景點建設基本完工,形成了臨海觀光旅遊熱線。現有大專院校1所,中小學616所,教育工作高標准地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業目標管理上了新台階,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 臨海資源豐富,有鉛、鋅、銅、氟石、蠟石、珍珠岩、螢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崗岩、玄武岩等礦藏,盛產木材、柑橘、茶葉、蠶繭、中葯等經濟作物,還有黃魚、大黃魚、墨魚、鯧魚、鰳魚、石斑魚、鰻魚、梭子蟹等海鮮產品,向稱「魚米之鄉,柑橘之縣」,列為全國林業基地縣和茶葉基地縣。工業生產逐步形成以摩托車、紐扣、化工、彩燈、眼鏡、汽車配件等為龍頭的企業集團和骨幹產業鏈。風景名勝繁多,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優越,旅遊業發展迅速。 臨海是浙江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產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275.6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8%,增幅位居台州第一;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2.95億元和17.34億元,增長7.5%和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3.97億元,增長15.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1912元和9595元,增長8.2%和9.8%。

⑵ 台州臨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龍興寺附近的老街(現在叫紫陽街,原來叫解放街)很有味道的,可以去走走,而回且紫陽街以及和它答交叉的西大街上都有很多的臨海小吃哦!走到底後順便上長城,很方便的。長城並不是完全新造的,只是近兩年修葺了一下,在東湖那邊做了個蠻壯觀的上山階梯罷了,其實城牆靠近西門江邊的那一段還是比較有原始風味的,尤其現在江邊添了大片的草坪,天氣好的午後散步很舒服的(最好帶只狗狗去,呵呵。)
總之,臨海市區的西面一片都是老城區,很有傳統氣息的,比如過年期間從勞動路(靠近望江門的一條小路)經過,還能看到他們熬糖稀做炒米糖哦。至於廟會,市區里是沒有的,下面的鄉鎮里應該會有。
牛頭山水庫有個度假村的,過年時應該很多人去。夏天的時候晚上去那邊釣魚很爽哦

⑶ 浙江臨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臨海市 位於浙江東南沿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和大批珍貴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台州開辦學館、啟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進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達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牆歷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湧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等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多功能國家級地質公園。 臨海資源豐富,有鉛、鋅、銅、氟石、蠟石、珍珠岩、螢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崗岩、玄武岩等礦藏,盛產木材、柑橘、茶葉、蠶繭、中葯等經濟作物,還有黃魚、大黃魚、墨魚、鯧魚、鰳魚、石斑魚、鰻魚、梭子蟹等海鮮產品,向稱「魚米之鄉,柑橘之縣」,列為全國林業基地縣和茶葉基地縣。工業生產逐步形成以摩托車、紐扣、化工、彩燈、眼鏡、汽車配件等為龍頭的企業集團和骨幹產業鏈。風景名勝繁多,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優越,旅遊業發展迅速。 臨海是浙江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產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 260億元 ,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 20252元 和 8739元 ,增長8.6%和11.8%。 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建立了38個總面積達668公頃的農業示範園區和高產示範園區,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產、畜牧、兔業、茶葉、筍竹等七大系列為主的農業經濟產業鏈。名、優、特產項目數以百計,「臨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別成為全國、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楊梅、枇杷、栗子等五大名果。全市1994年實現荒山綠化。總庫容2.025億立方米的牛頭山水庫通過省級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內外交通方便,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臨甬(臨海至寧波)、臨金(臨海至金華)兩條省道縱橫交錯,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網,直達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20多個城市。水路運輸有紅光深水碼頭和對外開放的液化氣專用碼頭,內外輪可通過海門港連接上海、大連、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路橋機場距臨海市區50餘公里,可謂水、陸、空交通俱備。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容量已達10萬余門,電話普及率達到10.62%。順利通過全國第二批電氣化(縣)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縣)市建設項目驗收。 引人注目的古城牆修復工程、湧泉寺、三峰寺等旅遊景點建設基本完工,形成了臨海觀光旅遊熱線。現有大專院校1所,中小學616所,教育工作高標准地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業目標管理上了新台階,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臨海是浙江省省轄市,台州市代管。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西北距省會杭州市245公里。介於北緯28°40′~29°04′,東經120°49′~121°41′之間。東靠大海,南接台州市椒江區和黃岩區,西連仙居縣,北與天台縣、三門縣接壤。東西最大橫距8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4公里,陸地總面積220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27公里。境內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括蒼山脈由西南向東伸展,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米,為浙東第一高峰。 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諸山環立,海拔在700~1200米之間。中部是斷陷盆地,東部為濱海平原,地勢平坦,河浦縱橫。其外緣為淺海灘塗,海域有大小島嶼86個。主要河流靈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境內流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0.7%,平原面積佔22.8%,水域面積佔6.5%。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5.8℃,7月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1550毫米,5~6月為梅雨季節,7~9月以晴天為主,夏秋之交台風活動較頻繁。 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是浙東第一高峰,被稱為「泰山之佐」,也是21世紀祖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括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台州府志》曾引用《五嶽圖序》雲:「登之見滄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 臨海海岸線長227公里。東部為濱海平原,地勢平坦,河浦縱橫。其外緣為淺海灘塗,海域有大小島嶼86個。 主要河流靈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境內流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佔6.5%。 臨海市位於台州市中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7.1℃,全年積溫5370℃,無霜期241天,平均蒸發量1231.4毫米,屬濕潤地區。 電力:有220千伏變電所2座、110千3座、35千伏13座,中壓輸電線路4000多千米,年供電量超過5億千瓦時。建有臨海括蒼山風電場。 水產:潮間帶灘塗面積8.7萬畝。海洋資源豐富,生物品種繁多,利於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著名的東磯漁場盛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魚時 魚、石斑魚、鰳魚、馬鮫、海鰻、墨魚及對蝦、梭子蟹等海產品。 森林:是浙江省林業重點縣(市),有林地2073萬畝,總蓄積量282萬立方米,年產木材6.5萬立方米;經濟特產林20.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8.6%,有國家保護樹種鍾萼木、浙江樟、花櫚木、凹葉厚朴等19種,野生動物90餘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動物雲豹、黑鹿等11種,省級7種。 旅遊:臨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眾多,著名的有:江南古城、巾山塔群、東湖公園、桃渚戚繼光抗倭古城、武坑風景區、大坎頭珊瑚岩。台州府城牆和桃渚古城被命名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渚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礦藏:有各類礦產22種,以砂、石、粘土等建材礦產為主。蘭田鄉的墨色花崗岩被譽為「世界花崗岩之王」,總儲量可達1億立方米。東海海域發現油氣田。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稱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十一年(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路、台州府治所。 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台州行署至椒江,設立台州市。臨海市由台州市代管。 [編輯本段]【風土人情】 早年,在我們的古城區內,有一個「水龍會」,水龍很多,都藏在城區各處的廟里,清河廟、魚棚廟、玄帝廟、崔王廟都有, 每年不管外面有沒有發生情況,都雷打不動地照例出來聚會活動一次,比試一下本領的高低,在那些藏著水龍的廟里的漆黑木柵大門上,都顯赫地寫著「太平公所」四個大字。這就是一支由強壯的年青人組成的業余的救火隊伍,義務地擔負著城區及近郊各處救火職責。水龍就是一台人工操作的抽水機,水龍頭就是一支噴水的水槍,為了給人們有常備不懈的警覺感,水龍的渾身上下都漆著火紅的顏色;除了水龍還有很多的提水桶,這提水桶與平常用的提水桶不同,一隻只半圓桶體的形狀平穩整齊地掛在牆壁上(使用時拿下使用),那渾身火紅顏色的半圓桶體的桶面上,一隻只都寫著「太平桶」三字。 水龍會每年一次聚會活動,選擇在一個空曠的場地上。各廟里的水龍全部聚集在一起,噴射用柴草高疊起來偽裝的敵情(火堆),年輕的小夥子頭戴藤帽,腳打綁腿,動作迅速爭先恐後爭著要最先噴水,水龍是雙缸體的壓力抽水機,兩邊均有粗大的壓桿,需要七八個人一起進行上下擠壓,擠壓越快,水壓越高,水壓越高才會射得有力射得遠射得准。這么多水龍,小夥子們個個奮不顧身拚命地上下擠壓,水龍噴水,在空中交織成密密的水網,蔚為壯觀,水直射到火堆上,發出嗤啦啦的響聲,博得了圍觀群眾的一陣陣歡呼。小夥子們驚人突出的表現,還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和傾慕,老年人古風依舊,笑眯眯地點劃著談論著現場的情景及自己當年的風采。水龍會的活動都在八九月份的時節舉行,其實這是對水龍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的一次實地檢驗及人們對水龍的實際熟練操的一次觀摩演習。早年年關前後一般是居民發生火災的多發時期,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活動,實際上就是為居民在年關時期萬一發生火災的一個事先的准備工作,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在早年古城內的街坊巷間的空凹處,時常會發現築有半人高的水池,上面蓋上石板以防小孩掉下去,這就是為「水龍會」。准備用的水池,叫"太平池",如果一發生情況,隨時可打開使用。 現在,「水龍會」隨著歷史時代發展已經消失了,但是它在對古城早年的消防方面的作用還是功不可沒的。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臨海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1982年該市鄉鎮組織最早實踐探索創辦股份制企業。目前,臨海經濟正迅速轉向現代工業型,處於台州市區域經濟北翼中心的地位。臨海發展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政策完善,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素質較高。臨海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省委作出「港航強省」、打造溫台沿海產業帶的戰略部署後,臨海審時度 勢,積極啟動頭門港的開發建設,這將引領我市經濟實現從內陸時代向陸海聯動時代的戰略性轉變。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臨海經濟開發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開發區第14位,東部區塊成為我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西部道口經濟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沿靈江產業帶發展迅速。注重可持續發展,重抓招商引資工作,著力增強發展後勁,實際利用外資居台州市第一位。同時,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臨亞」、「彪馬」、「盈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市成為中國唯一的優質柑橘基地重點縣(市)。 農業:臨海是浙江省小康縣市。臨海無核蜜桔生產居浙江首位,「臨海宮川」牌、「岩魚頭」牌柑桔是名牌產品。楊梅、枇杷、水蜜桃、葡萄等果品也量大質優。臨海是中國茶葉基地,古代貢品「臨海蟠毫」現為中國名茶。2001年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臨海的羊岩勾青、臨海蟠毫、西蘭花、臨海蜜桔、聚丙烯繩索繩纜等5個農產品再次榮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78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的有12家,銷售收入達4.2億元。 工業:有機械電子、建築材料、醫葯化工、工藝美術和旅遊用品等主導產業。建築材料、旅遊用品、機械電子、醫葯化工等主導產業增長速度強勁。全市銷售收入上億元的工業企業達11家。偉星集團已通過股票上市輔導期驗收,德仁竹木、華海葯業進入股票上市輔導期。臨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紐扣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眼鏡產銷地。集裝箱底板、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等產品的生產填補國內空白,微型汽車生產填補省內空白。 建築材料:浙江德仁集團為中國復合板生產行業最大企業。 醫葯化工:浙江華海葯業集團為省級企業集團。 第三產業:臨海的第三產業以旅遊業為龍頭。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府城牆和桃渚古城,國家AAAA級江南長城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及眾多省級旅遊度假區。 園區建設:省級臨海經濟開發區和市級四大工業園區規劃已全面完成編制,其中沿海工業園區已列入國家級浙江省化學原料葯基地,規劃面積從4平方公里擴大到20.7平方公里。 對外經濟:偉星集團、台州立發、春和公司、德仁集團等分別在美國、中東、香港、印尼等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臨海市人民政府駐東方大道,郵編: 317000 。代碼: 331082 。區號: 0576 。拼音: Linhai Shi 。 臨海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家渡街道;汛橋鎮、東塍鎮、小芝鎮、桃渚鎮、上盤鎮、杜橋鎮、湧泉鎮、尤溪鎮、河頭鎮、沿江鎮、括蒼鎮、永豐鎮、匯溪鎮、白水洋鎮 2007年年末,全市土地面積220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34.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19平方公里。所轄5個街道,14個鎮,995個村委會,10252個村民小組,35個社區居委會,1197個居民小組。 臨海市總人口107.9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4.4萬。 男女性別比為108.9∶100。

⑷ 浙江台州臨海市離那些城市最近

台州臨海市,臨近的縣城,西邊有仙居縣、南邊有台州市的黃岩區,北邊有三門縣,西北有天台縣。地級以上城市,向西南有麗水,西有金華,西北有紹興,北邊有寧波,東南靠台州市,正南是溫州市。

⑸ 浙江台州臨海市有什麼風景好的地方可以遊玩

推薦一:臨海東湖
東湖,位於浙江臨海市區之東。開鑿於北宋,湖面平波十頃,亭台如畫,中懸洲渚,堤隔橋連,春風秋月,流光溢萌,芳香四溢,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臨海東湖之名,以緊臨台州古城牆東側而得,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匯合處。此湖的歷史也是有些來頭了,據說是在宋熙寧四年(1071)時,由郡守錢暄開鑿而成。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約150米。

推薦二:臨海古城牆
臨海古城牆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於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台林立,雉堞連雲,城樓高峙,與北京八達嶺相較,可稱雙絕 ,稱之為「江南八達嶺」,並不過譽。更有其獨特之處是,臨海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牆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 臨海古城牆,除了御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沖擊。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推薦三:江南長城
台州江南長城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的老城區,始建於東晉(一說南朝),北宋大中祥符年間重建。歷代均有修繕,是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中國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先生把台州府城牆贊譽為北方明長城的「師范」和「藍本」,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矯若巨龍,雄偉壯觀,尤以北部最峻,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俱肖,因此,台州府城牆又有「江南八達嶺」之美稱。 江南長城除了御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沖擊。為此,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

推薦四:紫陽街
紫陽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紫陽街兩旁的水井是紫陽街古跡的一大特色。古井眾多,有建於明清年代,歷經二、三百年的風雨滄桑的古井,也有建於民國時期的水井,各眼古井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水井深度不同,一般在3米余,水味甘甜,水色明凈,冬暖夏涼,哺育了一代代人。紫陽街有紀念宋代南宗道教始祖張伯端(紫陽真人)的石碑、紫陽橋和紫陽坊。有紫陽故里和紫陽宮遺址,原紫陽宮南大門牌坊基石保存完好。明歷十九年(1591)由舉人吳執御、彭世煥、王如春、章應科、徐子瑜五人立的「五鳳坊」,遺址尚在。

⑹ 台州旅遊景區有那些

台州旅遊景區有那些
台州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遊區天台山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及仙居、桃渚、長嶼硐天、方山--南嵩岩等四個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等。台州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共有自然景觀62處,人文景觀62處,其中有國家級旅遊風景區、文物保護單位、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10多個,具有較高的旅遊經濟開發價值。台州市現有星級旅遊飯店63家,各類旅行社74家,國際旅行社3家。

歷史文化名城-臨海
臨海有2100多年歷史,主要景點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府城牆,全長6000多米,始建於東晉,被譽為「江南長城」,為國家4A級旅遊區(點),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海城內的巾山公園和東湖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因戚繼光抗倭而聞名於世的桃渚古城;武坑景區和中國罕見的火山熔岩柱狀節理地質地貌—珊瑚岩景區。侏羅紀江南翼龍化石的發現地。
臨海古城牆,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著。城牆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築,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沖擊。

仙居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有景星岩、神仙居、十三都、淡竹、公盂5大景區。被稱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中國道教第十大洞天——凝真宮
凝真宮,即仙居括蒼山洞(宋真宗皇帝賜名為《凝真宮》),地處道教名山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1382.4米)腳下,坐落在浙江仙居下各鎮羊棚頭村西山。當地人稱四十五洞。古為眾仙所居。唐時列為中國道教第十大洞天,系中國道教南宗修煉要地。

天台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以「佛宗道源」著稱於世的天台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重點景點有國清寺、石樑、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日韓和東南亞一帶擁有300多萬天台宗佛教徒。石樑飛瀑是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之一。

方山-南嵩岩省級風景名勝區
與國家級風景區雁盪山一脈相承,由方山、獅峰、龍犟門三大景區組成。

長嶼硐天景區
景區面積16.18平方公里,是自南北朝以來的歷代採石遺址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千百年來開鑿留下的28個硐群,1314個硐窟,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擁有亞洲唯一的岩洞音樂廳,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大石碗和中國首個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館。被譽為「天下第一硐」。

石塘古鎮
石塘漁村以石塘山為屏,三面環海,樓房道路石塊壘築,形成錯落有致的古堡式石屋群,建築風格十分獨特。

⑺ 臨海市那裡比較好玩

台州府城牆
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位於臨海市的老城區,始建於東晉(一說南朝),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至公元1016年)重建。後元代統治者下令拆毀各地城牆,台州府城牆以其防禦水患的重要功能得以倖免。歷代均有修繕,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具有軍事防禦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古建築學泰斗羅哲文先生把台州府城牆贊譽為北方明長城的「師范」和「藍本」。
東湖
東湖位於臨海市區。開鑿於北宋,湖面平波十頃,亭台如畫,中懸洲渚,堤隔橋連,春風秋月,流光溢萌,芳香四溢,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臨海東湖之名,以緊臨台州府城牆東側而得,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匯合處。此湖的歷史也是有些來頭了,據說是在宋熙寧四年(1071)時,由郡守錢暄開鑿而成。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約150米。
括蒼山雲海
括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主峰米篩浪位於臨海市括蒼鎮,是浙江名山之一。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是浙東第一高峰,被稱為「泰山之佐」。《台州府志》曾引用《五嶽圖序》雲:「登之見滄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
括蒼山,是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這里欣賞日出以後又可領略山下霧海抬升成雲的雲海奇觀。
巾子山(巾山)
巾山,位於臨海市西南隅,高百米,三面臨街,南瀕靈江,兩峰聳立,中垂凹谷。相傳皇華真人得道升天時墮下巾幘而成此山,山上石壁仍刻有「遺巾處」。山形東望如麒麟,西看似伏牛。峰頂雙塔差肩屹立千年,稱大小「文峰」,建於唐朝。山腰建有南山殿塔,西有多寶塔。一磚一佛,共千餘尊,又叫「千佛塔」,一山四塔,實屬少見。山頂兩峰對峙,峰上各一塔,稱「大小文峰塔」,同時建於唐代,皆重建於清代同治四年(1865),西峰西南側,有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南山殿塔,秀挺如筍,與左側一棵古樟並立,一纖一壯,相映成趣,南山嶺北,有一塔,為元代大德三年(1299年)所建;山上林木茂密,風景幽麗,著名的景點有:三元宮、南山殿、巾山寺、天寧寺、茅庵、望江樓、聽濤閣、翠微閣、明代摩崖題刻40餘年。歷為道、佛名山。
桃渚城
桃渚城,始築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明代抗倭遺址。古城的東、南、西建有三座城門,城門外築有瓮城,利用防守,便於殺敵。城內保存完整的古軍事街巷格局,東門至西門的主街有5米寬、400米長似游龍形,互不望底。南門至衙門是官道,筆直通往,衙門的右側是練兵的校場;左側是休憩的花園;前面是穿城而過的化龍渠;後面是山腳通向東敵台的通信道。南北小巷各有五條,錯齒交叉,互不直通。環內線一周是跑馬道,有4米寬,用於運兵防禦。[8]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臨海市區東南約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城裡村,東南距海僅10餘公里。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衛所制度與沿海防禦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
紫陽古街

紫陽古街位於臨海的江南長城景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浙江第一古街。紫陽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全長1080米,寬4至5米,為南北走向,貫穿古城區,是目前國內最長、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條歷史古街區,沿街兩側商鋪林立,葯鋪、染布坊、茶館、酒樓等百年老店鱗次櫛比,熱鬧繁榮。長期積淀的民俗風情、文化內涵、古老名店,顯示出無限的魅力。
台州府文廟
台州府文廟,位於市區回浦路與府前街交匯處,始建於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是州學之所在。明清時期,台州文廟府學規模有所擴大,是明清時期台州最大的文廟府學,呈現出右廟左學的新格局,開創了台州文廟「廟學合一」的新體制。一度時期,台州府文廟曾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台州府文廟已顯斑駁,只有那高翹起的飛檐,還表明它曾經的顯赫地位。2001年6月進行修繕,按照《台州府志》等史志記載的孔廟原貌進行。2005年,台州府文廟重新修繕落成。修復後的台州府文廟有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欞星門,潘池,東、西兩廡,杏壇,露台,大成殿,明倫堂,啟聖殿等,佔地5000多平方米。
江南大峽谷
江南大峽谷,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尤溪鎮境內,東北距臨海市區12公里,東臨台州市50公里,南連黃岩長潭水庫,西融括蒼山省級旅遊區,峽谷全長約35公里,沿線海拔高度300-900米,呈階梯式上升。
江南大峽谷以其神秘而誘人,以其秀美而攬勝,境內景點很多,有清澈見底的指岩浴場、美麗幽靜的情人谷、惟妙惟肖的鯽魚島、深邃險峻的漏斗峽、深不可測的七折潭、峭壁如削的天門嶺、碧波盪漾的竹海、濤聲陣陣的松林、神秘幽雅的法海寺、古樸原始的坪坑古村……有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七折潭、羊尾、天門嶺),溫帶綠葉闊葉林原始植被保護區1個,野生植物保護區1個。

⑻ 台州臨海及周邊適合孕婦遊玩的景區,自駕游

台州臨海及周邊有適合孕婦遊玩的景區自駕游。嗯,在浙江台州的天台縣啊,天版台縣這邊就有很多的,這個雖然權是呃呃,有一些很多遊山玩水啊,這邊的有那些風景區瓊台仙谷天台山還有這個二後岸風景區啊,九真山風景區啊,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啊!就山好水好空氣好可以帶進去玩一下

⑼ 浙江台州臨海一日游攻略

台州臨海也是一座千年古城 這里比較有名的就是江南長城了 爬長城差不多2小時 從古老城牆看現代都市 古今的完美結合 長城旁邊就是臨海東湖 可以坐船游湖中島 也可以到島上湖心亭坐坐 看看孔雀 臨海蛋清羊尾 食餅筒 馬蹄酥 麥餅 我覺得食餅筒特別好吃 3到5元左右 挺實惠的呢 購物就去耀達百貨 東方百貨

⑽ 浙江台州臨海。什麼地方好玩

最出名的就是江南八達嶺和紫陽街。江南八達嶺即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江內南八達嶺,全長6000餘米,現容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