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旅遊景點觀音岩
⑴ 綏陽觀音岩
你要什麼 交通 還是介紹?
我也不知道你從哪裡來啊。。。就介紹下地方吧 感覺是是一個小峽谷回 青山綠水的,適答合徒步露營,開發也比較可以,有度假村 可以吃飯 游泳釣魚 一些日常用品也可以買到 比較原生態 推薦夏天去玩
附近還有個寨子 農家菜很霸道 價格也公道 自己開車的話推薦去峽谷里玩,然後到寨子裡面吃飯
還有什麼想問的你就說清楚一些 我就是綏陽人 去那個地方10多20次了 都是夏天去游泳的
⑵ 綏陽縣有些什麼景點
1、綏陽紅果樹景區是當地最為著名的旅遊地了,曾被評為「2018貴州十大春遊版目的地」之一。權
綏陽紅果樹景區風光秀麗,空氣清新,負氧離子極高,景區除了步道和少許必要的建築設施,其餘少有人工痕跡,全是山區的原始風貌,春天來了,山花爛漫,相比城市的人工綠植,更富靈性和野趣。
值得一提的是,綏陽紅果樹景區不獨是地面的風景,還有更加美妙的地下奇觀。景區的山頭,都是空洞,可一鑽兩個小時,洞中,喀斯特地貌締造出了一個美侖美奐的世界。
2、雙河洞景區
雙河洞景區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溫泉鎮境內,是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青石洞穴,世界上最大的白雲岩洞穴」「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排名11位」的巨長洞穴。
洞挨洞、洞連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套洞,被喻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
3、雙門峽
雙門峽集山、水、洞、石、林之精髓,融雄、奇、險、峻、幽於一峽,擁有喀斯特地貌王國中獨樹一幟的群瀑勝景。
是全國首個以詩歌意境為主,詩歌內容展示為輔,將詩歌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大型綜合性自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網上很多攻略都可以找到,袋鹿旅行、馬蜂窩、攜程等旅遊網站上都有相關的信息。
⑶ 遵義綏陽有什麼景點
中國第一長洞雙河洞 這個很有意思 綏陽縣旅遊資源較為豐富,由於芙蓉江及其幹流清溪河 綏陽縣版水晶溫泉
、羊岩河、赤尾溪河谷幽深,兩岸山峰聳立,喀斯特地貌尤為顯露,形成了原始森林和溶洞群的自然景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詩鄉」、「辣椒之鄉」、「黔北糧倉」的美譽聲明遠播。寬闊水原始森林位於縣境內中北部偏西婁山山脈東段唯一殘存下來的一片原生性較強的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包括第三紀殘留下來的古老稀有植物珙桐、亮葉水青杠。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縣城北面的溫泉鎮桂花村,是以喀斯特洞穴和古老的孑遺植物及其保存地為主。兼有溫泉、權喀斯特峽谷、瀑布、奇峰異石、地質構造等,是地表地下地質遺跡景觀渾然一體的地質公園,區內自然性、系統性和完好性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稀有的。截止2003年4月已探測長度為70多公里,成為中國最長、世界排名第20位的巨長洞穴,是我國在洞穴探測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⑷ 東寧縣綏陽鎮有什麼旅遊景點
市裡沒什麼,火車站一個廣場,市裡一條河。林業局那邊建設不錯,姥姥家那裡的
⑸ 遵義市綏陽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中國第一長洞雙河洞 這個很有意思 綏陽縣旅遊資源較為豐富,由於芙蓉江回及其幹流答清溪河 綏陽縣水晶溫泉
、羊岩河、赤尾溪河谷幽深,兩岸山峰聳立,喀斯特地貌尤為顯露,形成了原始森林和溶洞群的自然景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詩鄉」、「辣椒之鄉」、「黔北糧倉」的美譽聲明遠播。寬闊水原始森林位於縣境內中北部偏西婁山山脈東段唯一殘存下來的一片原生性較強的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包括第三紀殘留下來的古老稀有植物珙桐、亮葉水青杠。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縣城北面的溫泉鎮桂花村,是以喀斯特洞穴和古老的孑遺植物及其保存地為主。兼有溫泉、喀斯特峽谷、瀑布、奇峰異石、地質構造等,是地表地下地質遺跡景觀渾然一體的地質公園,區內自然性、系統性和完好性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稀有的。截止2003年4月已探測長度為70多公里,成為中國最長、世界排名第20位的巨長洞穴,是我國在洞穴探測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⑹ 請問遵義綏陽縣觀音岩怎麼走。告訴路線、謝謝
從李子埡上S81遵綏高速,路程35公里大約18分鍾,綏陽收費站下高速出匝道紅綠燈處左轉進入風華工回業園區答大道直行大約3公里左右到達風華站金承村,根據路標右邊的穿過集鎮,過原532廠區一路直行過小峰炊遂道大約12公里左右就到達。不過最近在修路不太好走!希望能幫到你。
⑺ 觀音岩景區的傳說
南海紫竹林的觀音菩薩得知永興境內有一個號稱「小南海」的地方,她便帶著一個和尚、一頭獅子以及官帽、梳妝台等物品騰雲駕霧而來。到此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山上一塊巨石彷彿被斧頭削了一隼,山下耒水緩緩流動,平靜如鏡,於是觀音將官帽往岩峰上拋,官帽飄然而去,接著「轟」的一聲,石壁上頓時出現一個大洞,這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官帽洞」。觀音便入洞修道,誰知觀音所帶來的和尚及獅子居心不良,想獨霸官帽洞,和尚與獅子吵得觀音不得安仁,觀音勸了七七四十九回,終不得成效,便設一計,對和尚、獅子說:「對面山上有一仙果,你們誰先摘到,此洞就歸誰了。」獅子與和尚信以為真,便箭步如飛跑去對岸摘仙果。獅子剛到到河心,觀音用玉手一指,獅子便動彈不得,變成了石獅,立於河心。話說這石獅,因為它有幾分神通,所以不管耒水漲多大的水,都不能淹沒它。這頭石獅常常過界到耒陽縣大河灘、民豐等地偷吃五穀,它吃飽後,就悄悄回來,把五穀屙在永興縣境內。當時耒陽縣的人們編了一首歌謠來指責石獅:
「頭朝耒陽,
身在永興;
吃了耒陽,
肥了永興。」
這石獅聽了,甚是憤怒,它變本加歷地過耒陽境界去偷吃五穀。於是徹底得罪了耒陽縣的人,耒陽人看見石獅白天站在河中不能動彈,便拿了鐵錘來敲打石獅的頭,可不管人們怎樣使勁,硬是動不了石獅半根毫毛。觀音知道後,傍晚時分就變成鄉村老太太,拿著一把木刀,也來砸石獅子,耒陽人看了甚是奇怪,就問:「我們的鐵錘都砸不動它呢,你的木刀怎麼能砸爛呢?」老太太笑了,要耒陽人拿她的木刀試試。有個耒牯子接過木刀,對著石獅的頭部砍了下去…只見站著的石獅「轟」地倒了下去,永久地卧在江心,再也無法站起。現在石獅的頭部至今還留有被砍的痕跡,頭部缺了一塊。人們後來就叫它「白頭獅」了,現在這個鎮還叫「白頭獅鎮」呢。且說那和尚,一心只想摘仙果,觀音話音未落,他掉頭就往山上瘋跑…剛跑到對面山上,一轉身,觀音就把他定住了,和尚依然站在那裡,也就是現在傳說中的「童子拜觀音」、「和尚拜佛」了。後來人們作了一首譏笑和尚獅子的打油詩:
「和尚獅子摘仙果,
只為貪心占洞窩;
兩斯只能對面看,
一頭卧河心,
一個站山坡。」
再說觀音安置好獅子和尚後,又將梳妝台擱在河水轉彎處。梳妝台是由一串串寶石組成的,從岸邊一直伸向河心,每天天亮,觀音就在梳妝台前梳妝打扮:天黑時,又在梳妝台前洗面沐浴。所以,這里的水面上飄著一層薄霧,隱隱若若,終年不散,如今置身其中,恍如仙境。觀音在官帽洞里修行,直修煉九九八十一天,修得這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地的百姓不忘觀音菩薩的大恩大德,便在官帽洞邊修建了一座廟宇,內立千手觀音,每日供奉,遠近百姓皆慕名而來,永興「白頭獅」觀音岩便由此聞名遐爾,至今香火不斷。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記載:「岩在江北岸,西南下瞰江中,有石岩騰空,上覆下裂,直濱江流。初倚其足,疊閣兩層。復頂之下,中嵌一龕,觀世音像在焉。岩下江心有石獅,橫卧中流,昂首向岩,種種絕異。」
《永興鄉土志》載:「岩在耒水右岸,懸崖壁立,俯瞰江心。其上危峰千仞,其下澄潭百尺。一岸若龕,峭倚壁際,四周路徑皆絕,非舟楫不能至。龕中寬廣,可布席四五,僧徒依龕構樓五、六層,高十餘丈。鉤心斗角,畫棟飛甍。中設大士像。岩下有石如蹲象,江中有石如卧獅,活相畢現,邑奇觀也。」
相傳古時有一雄獅系天庭一神仙坐騎,偷下凡界,盤據江邊岩洞。後被南海觀音游此,將獅降服趕出。獅不肯回天庭,卧於江心,目戀岩洞。觀音岩與卧江石獅由此得名。
另有一說:「江水泛濫,石獅露背,橫卧斷流,義退洪水,使耒水兩岸人們免遭洪災。」
清雍正年間劉獻廷的《廣陽雜記》載:觀音岩在永興縣西五六里,岩高數十丈,臨江壁立,懸崖覆洞,山足至洞頂,高八丈許,洞之廠上附頂處,架木為龕,可布三四席,中普門大士象。懸梯以登,梯凡三十四級,下臨江處為僧舍,還望之如方壺蓬島。自庵後循梯以登龕,梯三接皆陡立,自下望之如登天。登龕縱目遠眺,心神為之條暢。江中岩前有獅子石,爪牙頭目逼真,水漲時,舟遭之立碎。耒人以形家言,鑿碎其唇齒雲。庵之西別有靜室一所,為樓三楹,亦在懸崖之上,有平地丈許,鑿石級三層;不可鑿者,補之以梯。去平地有六七丈,壁有石坎,大如斗,中有泉水盈一掬,冬夏不涸,鐫「觀音泉」三字。靜室之結構猶未就也。
美麗的傳說給人以美好的享受,但觀音岩外觀外貌,山水爭艷,亮麗如畫,巧奪天工的造型,更能吸引人的眼球。深入洞內,層樓疊閣,閣中有閣,景中有景。觀音岩口有一扇山門,上刻有「觀音岩」三字,大門有聯雲:
「觀聽四方岩,到此如臨東海;
音容千古在,何須別問西天。」
門上左前有石像附壁,右是人工建築的「小南海」。你知道是如何得來的嗎?相傳觀音岩小南海原為地名,是南海觀音賜的。南海在遠古時候是一個繁華的大墟場,後因洪水沖擊,江水灌入,地基下陷,淪為湖泊。南海遭災之後,成為一片古海,當地人們受苦受難,無法生存,南海觀音大發慈悲,便乘坐蓮花台,駕五彩祥雲、掌托甘露瓶,手持楊柳條和蓮籽來到這里。觀音降退了洪水,插上了楊柳枝條,撒下了甘露,播種了蓮籽,茫茫南海便楊柳成蔭,湖水如鏡,荷香千里,魚肥牛壯,野鴨成群,菱藕遍湖,好一派仙骨風境。南海觀音為之命名「小南海」。治理完畢,南海觀音正欲飄然而去,恰巧遇到「八仙」之一呂洞賓雲游到此,呂洞賓跪拜道:「菩薩慈悲為懷,普救眾生脫離苦海。」觀音道:「洞賓聽著,難得得你一片好心,要成正果,你就在此地積德行善普救生靈。」說完,拂袖飄去。呂洞賓照觀音的吩咐,真心誠意地修道行善。呂洞賓從西天搬來一塊巨大的磨盤,放在劍峰山腳下,作為人們居住之地。可是這巨大的磨盤不斷轉動,使居民整天提心吊膽。呂洞賓又移來一座陡壁山峰,鎮住了磨盤,又在磨盤中間建造了一道觀庵院。人們為了感激觀音菩薩的大恩大德,便在觀音當年立腳的地方,興建了一座庵院,取名為「觀音岩」。當然,傳說永遠是傳說,但「小南海」旁有一條石階盤旋通上頂層可是真的,庵院右側岩石上刻有「靈岩」兩字,可是清代道光年間桂林書法家劉廷玉的真跡。
進門往右,沿階登樓,便到了第二層「佛殿閣」。佛殿依岩而建,鑲隔朱漆花板,雕刻「八山過海」、「唐僧取經」圖案,形象逼真。仰頭望頂,八角頂板似盆,倒懸鯉魚、蝙蝠、神龍浮雕,栩栩如生。佛殿門朝耒水,鍾鼓相對門前,幡帷高懸,龕內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像。殿門外有八角香爐與天橋相向,香爐高數丈,下有烘門,上有化爐,兩邊有對聯雲:
「玄妙納中,祝融布化,
氤氳成匯,頑石點頭。」
橫批為「化過」。
這里終生香火不斷,鍾鼓相聞,信者如織。過道岩石有泉眼細流,落入井中,色清味甘,夏涼冬溫,不枯不溢,人稱「甘露神泉」。沿石階攀登回曲,可上30米高的九層佛閣。
第三層以上的殿宇,全是雕梁畫棟,重檐歇山式的屋頂。第七層有奇石屏穴,置千手觀音塑像;在岩壁小石洞中,有一塊天然岩石,形似觀音佛像,故名「觀音岩」。
到了第八層,可以登高望遠,城廓山川盡收眼底,憑窗遠眺,耒水白帆點點、俯視扁舟如葉,遠瞰青山如黛,江岸綠草茵茵,河水沉如碧玉,水鳥翻飛逐浪,石獅江心回首,真叫人有憑虛御風、心曠神怡的感慨。
在江邊聳立一塊屏風石,相傳是觀音梳妝用的鏡子。與觀音岩對峙的鳳凰山半山腰上,還有一形如和尚坐禪的岩石,俗稱「童子拜觀音」。如果到此旅遊,可別忘了拜讀永興縣政協副主席的題觀音岩聯:
「甘露灑人間,現清凈身,說平等法;
慈航通彼岸,以自在力,顯大神通。」 張學良將軍於1937年2月21日至永興縣城,並游覽了觀音岩。 譚全剛題湖南永興觀音岩 : 西極旃檀地;
南天紫竹林。 題觀音岩詩聯
原郴州楹聯協會副會長鍾華益(新邵人)題 觀音岩聯:
觀音臨水嬌容美,
梵宇伴崖結構奇。
諧幾個文人拜佛,
留三分真意抽簽。
題卧江石獅聯:
獅卧江中知冷暖,
水流天外忘春秋。
《夜泊觀音岩》
[清] 舉人 - 陳振玉
櫓聲搖曳下江灘,
境轉靈岩得異觀。
童山截ye凌雲峙,
獅石爨(山元)帶霧看。
更擬詰朝瞻拜暇,
最高樓上快憑欄。
[清] - 嘉慶《郴州縣縣志》卷37
觀音岩
[清] 進士 - 彭而述
半是人士半鬼工,
層梯曲檻各玲瓏。
樵岩慾望蒼鷹下,
漁火時連古洞紅。
別有山河成大地,
居然樓閣在空中。
忽聞南雁催歸棹,
誰謂衡陽果斷鴻?
載[清] - 嘉慶《郴州總志》卷28
觀音岩
[明] - 曹璉(永興人)
怪石如猊表地靈,
巍然獨卧大江心。
凌風吹浪奔滄海,
入夜澄波對碧岑。
真與天光同瀲灧,
肯隨月色共浮沉。
何當一日文殊至,
並駕觀音赴海淥。
載《萬曆郴州志》第六卷
《觀音岩紀勝》(序)(摘錄)
[清] 舉人 - 李家德
危峰插漢,
上獨有天;
飛閣臨淵,
下疑無地。
曲檻回嶺頭之日,
層梯嵌峽谷之雲。
結構乘虛,
玲瓏入妙。
峻峭則石屏聳立,
蔥蘢而林木繁蔭。
象倚壁以長閑,
坐老洞中歲月;
獅截流而穩卧,
鮮吹江中波濤。
斜抹一灣,
僧梵與漁樵競唱;
參差兩岸,
寶旃與花鳥齊飛。
晴空遠吐山嵐,
接氤氳於一氣;
雨後新迎曉綠,
開艷景於三春。
禪榻茶香,
塵心初靜;
筠簾煙裊,
午篆方長。
聽鍾磬之聲聲,
頓開覺路,
望檣帆於陣陣,
早被迷津。
時而碧水澄鮮,
夜則冰輪映澈。
杯傾竹葉,
笛起梅花。
居然海上嶠壺,
非比人間圖畫。
收錄於《湖南歷代名人辭典》、《郴州歷代詩文選注》、歷代省志、縣志、筆記、小說等 觀音岩天然八景
永興縣白頭獅觀音岩正面似僧帽形,殿閣前臨,江水潭深。佛殿第一層過道中有清泉從岩縫流於石井,色清味甘,為庵內生活用水。名曰「甘露神泉」,八景之一。第二層為佛殿閣,殿堂懸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於1985年重建觀音岩時題寫的「大雄寶殿」匾額。第七層有奇異小石洞,內有石柱極似觀音,故此得名「觀音岩。佛殿建在岩洞中,磚木砌成,憑岩為頂。殿內及風景區周圍,又有奇特的天然八景。
一、象鼻附石:在岩右側靈岩下,有一石突出似大象頭部,宛如象鼻附石。
二、深潭無底:殿前臨江似小南海,深凹莫測,傳說有人試用0.35斤絲線下沉還未盡底。
三、卧江石獅:江中有一石突出水面,狀如雄獅,傳說石獅能隨江水潮漲大小升降而還淹沒。
四、甘露神泉:佛殿第一層過道中有清泉從岩縫流於石井,色清味甘,為庵內生活用水。
五,觀音在洞:佛殿閣第七層內有一石柱極似觀音,清代修建時依石塑成千手觀音蓮座於石龕中,文革時損毀,現已修復。
六,老猿憩途:岩後山上有石似猿,似在路旁休息,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水泥廠放炮採石而毀。
七、石僧拜佛:岩對岸的鳳凰山半山腰,有一石似和尚坐禪拜佛,也稱「童子拜觀音」。
八、梳妝有鏡:岩西岸兩百米處,有一石似屏風,光平似鏡。傳說觀音梳妝有鏡。
⑻ 遵義綏陽觀音岩在哪裡
去年七月份去過一次,不過我們是自己開車去的,感覺那個地方也不是很好玩。如果不是自駕游我也不知道怎麼去,因為我們一路上就沒有看到有汽車。
⑼ 遵義市到綏陽觀音岩怎麼走
從遵義來茅草鋪車站出發到綏陽縣源城,43公里左右,車費15元,然後轉乘開往梘壩鎮方向的車,約20公里左右即到。如果自駕車,到達綏陽縣城後往北面梘壩鎮方向行走,觀音岩在綏陽縣城至梘壩鎮的中途,途經金承、黃魚江,黃魚江再前行幾公里即到。
⑽ 觀音岩生態旅遊景區有什麼旅遊項目
觀音岩生態旅來游景區以原生態源游覽觀賞為主線,集遊艇、游泳、山澗垂釣、山地自行車,戶外拓展培訓、真人CS鐳戰、戶外露營、賓館客房、旗牌娛樂、葯膳養生為一體,是為公眾提供游覽觀光、休憩娛樂的綜合性原生態旅遊景區。景區位於綏陽縣中部地帶,海拔780——1716米之間的峽谷地帶,屬大婁山山脈,年平均氣溫14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0至1200毫米;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全年無霜期在284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