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橋的旅遊景點
1. 營口大石橋的旅遊景點
全省共有來9處國家重點源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鞍山千山、鴨綠江、金石灘、興城海濱、大連海濱—旅順口、鳳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溝、醫巫閭山、紅海灘、葦海、望兒山、仙人島、大青山
2. 石家莊有旅遊景點
趙州橋
又稱安濟橋,俗名大石橋,在河北趙縣城南2.5公里處的洨河上,距石家莊市區僅45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州橋建於隋開皇末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隋代傑出工匠李春和眾多石匠共同建造,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單孔敞肩式石拱橋。橋全長64.40米,寬9.6米,這種敞肩的設計既減少水流阻力,又減輕橋身自重,橋型空靈美觀,構思巧妙,堪稱千古獨步。橋兩邊之欄板、望柱,無一不是隋代雕刻之精品。
趙州橋融技術與藝術於一體,可謂「車馬千人過,乾坤此一橋」,引來歷代文人爭相題詠,其中唐開元十三年,工部尚書張嘉貞的《石橋銘序》是研究大石橋的重要歷史文獻。
1991年10月,趙州橋被美國木土工程學會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里程碑,並建有標志
交通:從石家莊火車站乘213路公交車,乘到終點即可。
門票:25元
開放時間:09:00-16:00
蒼岩山風景區
位於河北省井陘縣東南,距石家莊市70公里,海拔1000餘米,是我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蒼岩山最大的特點是:這里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宗教寺廟眾多,山巒中有不少名殿古剎。
蒼岩山上古木參天,層巒疊翠,自然景觀奇特繁多,其中以「碧澗靈檀」、「陰崖石乳」、「峭壁嵌珠」、「爐峰夕照」、「山腰綺柏」、「竅開別面」等「蒼岩十六景」最為著名。
在這些峰巒之間,散落著眾多禪房、古剎、亭台、碑碣,大都是明清時期的遺物,這些建築或建於峭壁之上,或坐落於斷崖之下,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主要的有福慶寺、書院、萬仙堂、公主祠、橋樓殿、玉皇頂、峰迴軒、藏經樓等。
橋樓殿是蒼岩山最有名的一座建築。只見在兩壁斷崖之上,凌空架有三座單孔石拱橋,橋上還建有樓殿,從山下仰望,橋樓凌空飛跨,雲移樓動,恍然欲飛。此殿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
從橋樓殿再向北行,就是福慶寺,該寺的主體建築是南陽公主祠,據說南陽公主當年就居住在此。祠內正面中間有一座南陽公主彩塑,兩側侍立著4個的樂女。山牆上還繪有彩色壁畫。寺內還有蒼山書院、萬仙堂、大佛殿、峰迴軒、磚塔等建築及數座碑碣,雕梁畫棟,玲瓏典雅。
交通:從石家莊市乘中巴或小巴可到,車費20-30元上下,車程大約2、3小時。
門票:30元
開放時間:9:00-16:00
嶂石岩
位於河北省贊皇縣西南,距石家莊市100公里,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這里四季都有景:春日鳥語花香,盛夏雲海飛泉,深秋紅葉滿山,朔冬冰柱成林,四時之景各有千秋,令人心曠神怡。
嶂石岩風景區內又可分為九女峰景區、圓通寺景區、紙糊套景區和凍凌背景區等四處相對獨立的小景區,主要景觀有丹岩赤壁、清泉飛瀑、古剎碑刻、凌柱成林等,堪稱步步有景。觀雲海雲霧景觀以石人寨村、九女峰、雲巢亭、駱駝岩為最佳地點,在仙人峰、筆架峰、三棧、駱駝岩可以觀看到佛光蜃景。
遊程:上午可先去凍凌背,然後到嶂石岩午休、用餐,下午游紙糊套。次日游圓通寺景區,中午回村,下午返回。
交通:石家莊市長途汽車站每天均有多次班車去嶂石岩,火車站外乘長途汽車也可直達。
門票:30元
小貼士:景區內非常陰涼,即使在炎炎盛夏,也要帶長衣長褲。
隆興寺
位於石家莊市正定縣城內,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六年,原名「龍藏寺」,歷代帝王曾多次到此上香禮佛,題詩書匾,刻碑立石。
該寺廟的主要建築天王殿、摩尼殿、彌陀殿、戒壇、大悲閣等,都順序分布在中軸線上。大悲閣又稱佛香閣、天寧閣,是隆興寺內主體建築之一,閣內有銅鑄大悲菩薩像,高21米,有42臂,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正定大菩薩。摩尼殿以其建築形制奇特而著稱,平面呈十字形,這種建築在中國宋代僅有此一例。殿內的壁畫、彩色倒坐觀音像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隆興寺的北側有榮國府,是按照中國文學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榮國府和寧榮街所建的仿古建築群,有興趣的人不妨一游。
交通:可乘201路公交車,車費3元。
門票:40元
開放時間:9:00-16:00
正定府大菩薩
正定府大菩薩在定城內隆興寺的大悲閣中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高22.28米,42臂分別執日、月、凈瓶、寶杖、寶鏡、金剛杵等法器。面部表情端祥恬靜,仁慈莊重。達到了瞻之彌高、仰之益恭的藝術效果。大佛始鑄於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有3000工匠參與鑄造。由於佛像超高,所以採取自下而上,分七段接續鑄造。第一段鑄蓮花座,第二段澆至膝部......第七段澆鑄至頂部,最後添鑄42臂(後被鋸掉,現為木雕而成)。工程浩大,比承德外八廟普寧寺大乘之閣的觀音木雕像難度要高得多。它是北京周邊地區4尊大佛之一,與北京雍和宮大佛、天津薊縣獨樂寺大佛、承德普寧寺大佛齊名。
大菩薩是現存最高大的銅菩薩。人們習慣稱之為大佛。大佛可是河北民間傳說的重要題材之一,傳說不僅多,也十分有趣。
定州塔
定州塔在今定州市城內,原名開光寺塔,始建於宋真宗成平四年,前後共用了55年才建成。定州塔共11層,高84.2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座古塔。塔頂為銅鑄六節葫蘆,塔身為磚結構,結構嚴謹。塔內迴廊頂部,自上而下分別為磚雕大花、彩繪大花及拱式頂。迴廊的磚壁上嵌有碑刻和名人題詠,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
據記載,開元寺和尚會能去天竺取經,取回了舍利子,是皇上召見之後,降旨建塔的。當時宋、遼對峙,定州地處前沿,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利用定州塔瞭望敵情。因此,定州塔又名「了敵塔」或「料敵塔」。定州塔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其間,經歷了十多次地震,1679年和1697年的大地震曾使塔身受到一定損害,但至今仍然挺拔屹立,高聳入雲。可惜的是1884年6月,塔的東北面從上到下塌落下來,破壞了這一雄偉古建築的完整。
抱犢寨
位於石家莊市西17公里處,海拔580米,山勢巍然,遠望如一尊睡佛。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百姓往往抱犢上山,以避戰火,故爾得名。
抱犢寨歷史悠久,兵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寨中現存有系馬石、箭鏈、古矛等;還有各種類型的佛教石刻,在山陰十八池東側,有南朝齊武帝永明十年比丘僧,比丘尼的題名刻石,是山上年代最早的石刻;抱犢寨的道教宮觀也小有名氣,寨中金陰宮內的一株桃樹,據說就是張三豐當年親手所植。
山頂有目前全國最大山頂門坊-南天門,全國第一座山頂地下石雕-五百羅漢堂,全國最大的金漆壁畫裝飾的韓信祠以及長城寨牆等。新開辟的「西苑—蓮花山—抱犢寨」客運索道,全長1800多米,成為抱犢寨的一大景觀。
古長城
井陘,地連九塞,勢控燕秦,有長城博物館之稱,最著名和保存最多的是明代長城。遼代,井陘成為「畿右內邊」,井陘關(即固關、娘子關)和阜平縣龍泉關、唐縣倒馬關、易縣紫荊關,共為畿輔咽喉。明代,此四處重關連接在一起,在井陘境內的長城達100多千米。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位於平山縣城西北60公里柏坡嶺上,東距石家莊市約80公里。這里南臨崗南水庫,北依層層峰巒,風景宜人。
西柏坡革命舊址原址在崗南水庫淹沒區,1947年劉少奇、朱德、董必武同志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東渡黃河,從延安來到西柏坡,在這里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從1948年5月到1949年3月,毛澤東領導的中共中央遷至北京以前,西柏坡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這里是黨中央和毛主席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曾勝利指揮過三大戰役。
1971年,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遷至現址,舊居基本保持原貌,前院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後院是朱德舊居。在柏坡湖中的小島上,有陳列紀念館及西柏坡石刻園等。
交通:從石家莊市汽車站有車到西柏坡,車程大約2小時上下。
木塔
天寧寺凌霄塔,在正定隆興寺之西大眾街北側原天寧寺內,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結構,故俗稱木塔。
據清光緒《正定縣志》記載,天寧寺和凌霄塔同時建於唐懿宗威通年間(公元860—874中)。當時寺院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牌坊、重門、天王殿、前殿、後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鍾,香火鼎盛。民國初年,寺院屢遭厄難,殿堂一一毀壞,主要建築獨存凌霄塔。
凌霄塔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九層樓閣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於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層是宋代在唐塔殘址上重修,全磚結構,其上各層則為金代重建,磚木結構。每層正面各闢拱形洞門或直橇窗。四層至九層,斗拱、飛檐皆為木製。從第五層開始,各層高度逐層遞減,外部輪廓亦逐層收縮,給人以輕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點,是在塔身第四層中心部位豎立一根直達塔頂的木質通天柱,並依層位用放射狀八根樑柱與外部相連。這樣的結構國內現存僅此一例,極其可貴。該塔結構既不同於一般木塔,也有別於一般磚木結構塔。
凌霄塔在千餘年的滄桑巨變中屢遭毀損,1866年3月22日地震時將鐵質空心棗狀塔剎震毀,此後,又因風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層也相繼坍塌。為保護這座在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組織力量進行了全面勘察,並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於1981年落架重修。
1982年2月,在勘察過程中於塔基下發現地宮。經清理,出土一批頗有價值的文物。據兩方石函銘文記載,該塔原名慧光塔,始建於唐代約公元762—799年間,至宋慶歷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統五年(l145年)重修。該塔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牌、銀牌表示攜程推薦的景點。
3. 雲南麗江的景點介紹
麗江旅遊景點以一城一山一湖(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為主要代表。其他較知名的還有束河古鎮、拉市海、虎跳峽、老君山、文筆山、白沙古鎮、長江第一灣等麗江旅遊景點。
一、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以中國保存較完整的少數民族古城鎮著稱,狹義上指麗江古城的主體部分大研古鎮。麗江大研古城有著名的四方街、大石橋、酒吧街、木府等小景點,這里有全中國較集中的客棧、較具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是麗江旅遊的必到之處。
點評:正因為麗江古城過於知名,一到黃金周等旅遊旺季,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各商家高抬物價,無暇接應,完全失去麗江旅遊的悠閑自在的特質。因此強烈建議盡量避開旅遊旺季特別是黃金周到麗江旅遊。
二、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是緯度較低(即較南方)的雪山,至今無人能登頂的雪山、麗江納西族的神山、以殉情文化知名的雪山。玉龍雪山景區內有甘海子、雲杉坪、氂牛坪、冰川公園、中國海拔較高的高爾夫球場等。
點評:也正因為玉龍雪山是緯度較低的雪山,加上全球氣候變暖及上山遊客激增,導致玉龍雪山儲雪量每年遞減,嚴重時只能靠人工降雪保障雪山景色。因此也建議避開旅遊旺季上玉龍雪山,也有人說,根本沒必要上玉龍雪山,遠眺比近看更壯觀。
三、瀘沽湖
瀘沽湖
瀘沽湖以摩梭走婚民俗、較後的母系社會、原始幽靜世外桃源般的湖光山色著稱。瀘沽湖景區內有里格島、落水村、格姆女神山等小景點。豬槽船、蘇里瑪酒、木愣房是瀘沽湖的標志性符號。
點評:瀘沽湖的走婚民俗有被過度宣揚和歪曲的趨勢,某種程度上破壞了瀘沽湖的純朴。
四、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古稱「十合」,納西語「紹塢」,旅遊開發前稱龍泉村,因為村裡有幾股清澈見底的清泉,也被稱為「清泉之鄉」。束河古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也比麗江大研古城更悠久,古時候的束河是麗江土司從中原引進能工巧匠的聚集地,是麗江的手工業中心。今天的束河以「比麗江更小資更清靜的古鎮」著稱。以「田園中的古鎮,古鎮中的田園」為主要名片。這里有麗江地區較大的石橋——青龍橋,較有意境的清泉——九鼎龍潭。
點評:束河古鎮是昆明鼎業房地產集團負責保護開發的半古老半人工的古鎮。古鎮入口的大片區域為仿古商業街,過青龍橋才是真正的束河。
五、拉市海
拉市海
拉市海是位於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鄉的一個高原湖泊。「拉市」是納西語,意為新的荒壩,雲南人稱湖為「海子」,故稱拉市海。拉市海是候鳥的天堂、麗江的後花園,但至今還未正式開發,是麗江著名的「野景點」。正因為它的「野」,候鳥得已繼續在這里棲息。拉市海也成麗江最有野趣的遊玩地方。在拉市海可以玩騎馬、劃船、觀鳥、野餐、露營等。
點評:也正因為拉市海的「野」,這里的旅遊經營不太規范,同樣的騎馬路線有多種報價,因人而異。
六、虎跳峽
虎跳峽
虎跳峽位於麗江玉龍雪山與香格里拉哈巴雪山的交界處,距離麗江古城約60公里。虎跳峽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全長18公里,峽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較深的峽谷之一。80年代開始有國外背包客開始在此徒步,漸漸開始有了客棧,供應簡單的餐飲。現在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徒步路線。虎跳峽位於麗江往香格里拉的中途站,通常與一些戶外路線如「梅里四日游」和「雨崩六日游」等結合在一起。
點評:中虎跳是較佳的徒步路線,需要一定的體力。徒步虎跳峽應盡量避開雨天,可能有塌方等危險。
七、老君山
老君山
老君山被稱為雲南眾山之祖,相傳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因此得名。老君山位於麗江古城西南110公里處,與蘭坪、劍川交界,主峰海拔約4300米。與玉龍雪山終年積雪不同,老君山四季鬱郁蔥蔥,原始森林蒼莽清幽,滿山野生杜鵑,高原草甸,99個冰蝕湖星羅棋布,俗稱99龍潭。這里還分布著2O0多平方公里由紅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
點評:目前(2009年)老君山還未過度開發,遊客較少,但已提到麗江旅遊開發戰略層面,要去趁早。另外老君山毗鄰大理劍川縣的沙溪古鎮,雲南沙溪古鎮被稱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古集市」,保存得相當古老清靜,非常值得一去。
八、文筆山
文筆山
文筆山與玉龍雪山一南一北,環抱麗江壩子。玉龍雪山以自然景觀著稱,而文筆山則以人文景觀聞名。著名的麗江五大喇嘛寺之一——文峰寺就在這里。文筆山下的文筆海則與拉市海一起被列為「國際濕地保護區」。
點評:文筆山上看玉龍雪山是不錯的角度。文筆山上遊客不多,佛煙升起時讓人會有身處仙境的聯想。
九、白沙古鎮
白沙古鎮
白沙古鎮是麗江較古老的古鎮,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納西族先民進入麗江盆地後的較早的定居點,納西文化的發源地,宋元前麗江的政治宗教中心。至今尚存琉璃殿、大寶積宮、大定閣、金剛殿等宗教建築。又有白沙壁畫、白沙細樂等文化藝術遺產。
點評:白沙古鎮也是至今未正式開發,但開發權已交給負責束河古鎮保護開發的鼎業集團。 白沙古鎮除了古建築,還里還有大片的田園風光,白沙古鎮也是中國較靠近雪山的古鎮。
十、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位於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長江支流金沙江到此拐一個非常壯觀的拐彎,因為被稱為長江第一灣。長江第一灣邊的石鼓鎮是麗江地名的較早由來。
點評:石鼓鎮上生活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納西族人,生活好像並未受旅遊的太大影響,因此也被稱為「生活著的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