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旅遊景點
『壹』 西雙版納景點排名
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位於景洪市以北36公里處,213國道線西側,這里是亞洲野象頻繁光顧的地方,野象谷也因此而得名。來到野象谷,一是看大象表演,二是看熱帶雨林。
這個排名在榜首,也算是比較新奇的地方,基本到版納的朋友都會來打卡。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熱帶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的熱帶林海之中,距離景洪市75公里,,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素有「植物王國的縮影」「綠寶石的心臟」之譽。王蓮、箭毒木等各種珍稀罕見的熱帶植物讓人大開眼界。
這個是版納最老牌的景區景點了,這么些年下來,肯定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基諾山寨
基諾山寨位於景洪市東部基諾鄉巴坡村,距離景洪市28公里,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諾山,古稱攸樂山,是歷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基諾山風光,還可以體驗濃濃的基諾族民俗。
到了版納,說實話,原始森林和傣族風情可能差不多,領略一下熱帶雨林中的另外一個民族風情也算是豐富旅程吧。
望天樹景區
望天樹景區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東北14公里處,是北緯21度唯一的一片綠洲,也是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中國唯一從水、陸、空全方位體驗熱帶雨林的好地方。
上面的推薦相信足夠了,還有一點,這里可以一次性觀賞奇特的熱帶雨林「五大奇觀」,具體是什麼就等你去探究了。看了那麼多天的熱帶雨林,也許你會覺得這里是最好的。
勐景來景區
位於中緬邊境打洛口岸附近的這個寨子,到了這里遊客可採取徒步、坐牛車、溜索、乘竹筏、騎象等方式領略邊寨風情。景區以孔雀為主題,孔雀之鄉觀光區將放養上千隻孔雀,可以一次看個夠。
不管怎麼說,版納也是邊境吧,到了版納,到邊界上的這個景區走一走,也算旅程的圓滿吧。
『貳』 西雙版旅遊必去的地方有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西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自治州。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中旬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 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53平方公里。該區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熱帶動物」王國。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
最佳季節:10月-次年6月。西雙版納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溫暖宜人。最佳的旅遊時間在10月-次年6月。 西雙版納的氣候只有干濕之分,每年11月-次年4月為乾季,雨季在每年5-10月間。年平均氣溫21℃,這里從來不下雪,即使在1月份,白天氣溫也很高,一件毛衣足可過冬。 當然,淡季(雨季)來景洪也可以大飽口福,眾多熱帶水果在此季節上市。雨季也讓各類野菜、菌類、竹筍等紛紛上市,是吃野菜的好季節。另外淡季的景洪夜晚涼爽,夜間生活豐富多彩,適合度假休閑。
建議遊玩:3-7天
『叄』 西雙版納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能不能具體說說
西雙版納十大必去景點有:茶馬古道、原始森林公園、熱帶花卉園、傣族園、勐泐大佛寺、傣王宮、雲茶莊園、瀾滄江、野象谷、猴山。介紹如下:
1、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長的古代商路,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也是我國西南大地上一條進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傳播中國古代文明的國際通道。由於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葯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
景區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已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古村落群,世界罕見。
『肆』 西雙版版旅遊那條線上有哪些景點
西雙版納也就騎行一下瀾滄江有點意思,其他的就感覺西雙版納過度回開發了,但是又不夠特色答,很多傣族都漢化的厲害,建議走西雙版納還是去泰國看。
---------------廈門仲夏夜之夢攝影工作室
『伍』 西雙版旅遊度假區屬於什麼類型的度假區
西雙版旅遊度假區是屬於為中共西雙版納州委、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領導的直屬區,為正處級機構。
『陸』 西雙版納的美麗景點有哪些~
總的來說那裡的消費都不高,以下提供一些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祝旅途愉快~0~
簡介--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距昆明740公里。景區包括景洪縣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 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13平方公里。該區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動、植物王國。其中許 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經國務院1982年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在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之間,系北回歸線以南,亞洲大陸向東南亞半島過渡地帶。全州總面積19184.45平方公里,人口79.6萬,下轄景洪市和勐海、勐臘兩縣。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 其中傣族佔1/3,漢族佔1/3, 其他民族佔1/3。與寮國、緬甸、越南接壤,國境線長1069公里。
交通--西雙版納距省會昆明約700餘公里,乘汽車兩天或一晝夜可到達。版納機場可起降「波音737」飛機,每天有從昆明到西雙版納的直達航班,空中飛行時間約50分鍾, 另外辟有從成都、重慶、曼谷等城市到西雙版納的直達包機航線。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十分方便。
航空--西雙版納景洪機場是省內僅次於昆明的第二大航空口岸,距景洪市區5公里。機場自1990年通航以來,先後開辟了至大理、麗江、上海、鄭州、天津、成都、重慶等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線。1996年開通了至曼谷的國際航線。昆明至西雙版納、麗江至西雙版納都開通了機場,納西凈地客棧建議先在麗江古城游完,然後再去版納。
公路--昆明至西雙版納在2006年4月6日全線開通了高速公路,公路里程700公里,最多隻要九個小時就可到達,可以在昆明火車站旁的昆明長途汽車客運站購票,每天有20多班卧鋪班車和普通班車開往景洪,車程24小時,票價約110-150元,春節期間會上浮15%-20%。納西凈地客棧建議先在麗江古城游完,然後再去版納。
水路--水路有瀾滄江航道,景洪港是國家一類水港口,由景洪、橄欖壩和關累三個碼頭組成。景洪港為水運口岸,現已開辟了景洪至緬甸清邁、寮國萬象等地的國際水運航線。
名稱由來--西雙版納這個名稱,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十二個「版納」(傣語「十二」「西雙」「版納」~~~~千畝之意,即一個版納,一個徵收賦役的單位)。從此便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傣語名稱。
資源--西雙版納是國家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有著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其中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佔全州總面積近60%, 到處青山綠水,鬱郁蔥蔥,以其美麗和富饒聞名遐邇。
西雙版納境內共有植物二萬多種,其中屬熱帶植物5000多種,有食用植物一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40多種。許多 植物是珍貴用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葯物美登木、嘉蘭;治高血壓的羅芙木;健胃蟲的檳榔;風吹楠的種子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 發動機和石油鑽探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的特需潤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譽為「花中之王」依蘭香可製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雨傘「;會聞樂起舞、會吃蚊蟲的小草……
廣大茂密的森林,給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息場所,目前已知有鳥類429種,佔全國鳥類總數2/3,獸類67種,佔全國獸類總數的16%, 西雙版納鳥獸種類之多,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其中被列為世界性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 懶猴等13種,還有許多二、三類保護動物。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有著不凡的意義,1977年,我國宣布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成立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餘頭發展到現在的300頭左右。我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也有少數分布在旁邊的思茅地區。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是全國第二大膠區、橡膠單產居全國之首,另外還盛產大米、多種熱帶水果和砂仁等珍貴葯材,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葯王國」。
到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白鷳、犀鳥在林中飛翔;有時會看到大象在公路上漫步;有時會看到羚羊、野鹿、野兔在奔跑……那情那景,真叫人開心,這是在其他地方難以想像得到的奇觀和樂趣啊!
西雙版納主要旅遊景點: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西雙版納傣族園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野象谷民族風情園 景真八角亭 獨樹成林 打洛口岸
氣候--西雙版納屬熱帶雨林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分乾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乾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溫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 年霧日達108—146天。景洪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1.1℃,極端最低氣溫2.7℃,常年適於旅遊觀光。
文化--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以傣歷、傣文和絢麗多採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 佛塔和佛寺隨處可見。傣族民居──竹樓,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干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
紀念品--具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有:傣包、傣錦(綉花埝單、枕頭、筒裙)、陶瓷水罐、竹篾飯盒、銀腰帶、筒巴、各種民族服裝、花包、綉花腰包、木雕、鵝石工藝等。至於別有風味的傣味菜,那是每一個遊客都要品嘗一番的。臨別,你千萬不要忘了買幾盒紅豆(也叫相思子)回去,送給你的妻子、戀人或朋友,那是最具有特殊意義和浪漫情調的禮物啊!因此古人早就有詩雲:「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景點--著名景點有:景洪、曼飛龍佛塔、瀾滄江畔、曼閣佛寺、曼景蘭旅遊村、依瀾度假村、猛侖植物園、民族風情園、野象谷、熱帶作物研究所、傣族風味菜、傣族園、景洪原始森林公園、紅旗水庫、打洛原始森林公園、動物奇觀、植物奇觀、熱帶雨林、傣族潑水節
知名學校--知名學校有:雲南省熱帶農業工程學校(原雲南省農墾管理學校與原思茅熱帶作物研究學校合並辦學),是我國規模較大,分科較全的研究熱帶經濟作物的專業學校。
飲食--特色飲食:傣家紫糯飯、酸筍、香茅雞、竹筒飯
美食特產∶在西雙版納,別忘了買上一盒紅豆(也叫相思子),這可是十分浪漫的一份禮物。此外,傣家紫糯飯、酸筍、香茅雞、竹筒飯等美味也值得品嘗。
特色--旅遊區特色:多綠、多霧、多傣家民風、溫馨和諧、原生態,與東南亞諸國有著質的區別,特有韻味。西雙版納是全國唯一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林木參天蔽日,珍禽異獸比比皆是,奇木異葩隨處可見。離泰國、緬甸很近的西雙版納充滿了佛風,佛塔寺廟與傣家竹樓、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聖景象。
傣族潑水節--西雙版納傣族的新年,傣語稱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邁」。由於歡度新年的時候,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外地人都把它稱為潑水節。傣歷新年,既 不同於公歷的六月。傣語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傣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年是陽歷年,月是陽歷月。據納西凈地的小妖推斷,傣族過年的時間雖在六月,但節期並不固定在六 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間變動,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確定過年的確切日子。
歡慶節日--節慶日期:傣族過年的時間雖在六月,但節期並不固定在六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間變動,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確定過年的確切日子。
活動地點:西雙版納傣族聚居地,播放古城歌曲《納西凈地》。
節慶特色:西雙版納傣族的新年,要舉行熱烈而隆重的潑水祝福活動,在每年的六月至七月間舉行,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
慶祝方式--這天要「趕擺」(集會娛樂),人們穿戴一新,載歌載舞在趕擺上集中,放高升、放高升、劃龍船、丟包,歡度佳節。
從前的傣歷年,多以村寨為單位舉行,規模 不大。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以後,各級政府已把傣歷年作為一個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風情、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遊客、商賈的有組織、有領導的活 動,不僅開展潑水、放高升、龍舟競渡、放焰火、飛燈、堆沙等傳統活動,還增加了文藝表演、商品展銷、貿易洽談等內容,各個公園也利用優勢,開展剽牛、斗 雞、大象表演和民俗表演、射弩等各種活動,使節日活動規模宏大,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國際友人、海外僑胞、省內外遊人、商家紛至沓來,與西雙版納各族人民 一起歡度佳節,欣賞濃郁的民族風情活動,觀賞當地迷人的風光,開展經濟貿易活動。傣歷年已成為增強文化經濟交流,增強友誼和民族團結的重要節日
『柒』 西雙版納有哪些景點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南部,面積約兩萬平方公里,距昆明740公里,有航班直達自治州首府景洪市。這里是傣族自治州,聚居著十多個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波濤滾滾的瀾滄江斜貫境內,茫茫林海遮天蓋地,是個繁榮的生物世界。植物學家把這里譽為「植物王國皇冠上的綠寶石」。西雙版納風光綺麗,物產豐富,是四季鮮花怒放的游覽勝地。
「西雙版納」是傣語。在自治州成立之前,這里有十二個自然行政區。傣語把「十二」念作「西雙」。「版納」是傣語行政區域的名稱。因此,「西雙版納」就是十二個行政區域的意思。現在全州設景洪、勐海、勐臘三個縣。
西雙版納地處橫斷山脈南端,東部是哀牢山脈的尾部,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大多在一千米左右。在山地、河谷之間鑲嵌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盆地,當地人稱壩子。因北有高原作屏障,擋住了寒流,南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故氣候冬春無寒潮大風,夏季無台風暴雨,終年溫暖濕潤,旱雨兩季分明,是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有人說,西雙版納兼有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優點,而沒有兩者的缺點,這是十分恰當的。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這里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繁多的植物種類,成為聞名中外的熱帶植物寶庫。
西雙版納風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風景片區、勐臘風景片區三大塊,每一塊內又有若干景區,共有19個風景區,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13平方公里。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植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該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是世界北回歸線上僅存的一片綠洲,是中國唯一保存的一塊熱帶森林區。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西雙版納有996公里的國境線分別與寮國、緬甸接壤,與泰國鄰近,具有面臨南亞的區位口岸優勢。現有磨憨、景洪兩個國家級口岩和打洛省級口岸。又有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打開南門、面向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瀾滄江-湄公河被美譽為"東方多瑙河",是條經濟貿易的黃金水道,地理優勢、自然優勢得天獨厚。
西雙版納,群山高聳,雄偉壯觀,森林密布,山丘綿延。全州總面積19112。5平方公里,平壩面積僅佔5%。轄一市二縣40多個鄉鎮,總人口82萬餘人,居住著傣、漢、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諾、瑤等13個民族 。傣族是主體民族,近30萬人。
西雙版納,歷史悠久,古時稱勐泐,漢代時期屬永昌郡(今保山)管轄,到三國時設置過南涪縣,到唐宋時期分歸"南詔國"統治,元朝於公元1296年設置徹里路軍民總管府。1327年改置徹里軍民宣撫司。隨後又改成車里軍民府,車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國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隸屬普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有橡膠、茶葉、甘蔗、香料、南葯、熱帶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旅遊資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開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園、野象觀察台、植物園、熱帶雨林奇觀、民族旅遊村等景點120多個,被國務院落列為我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的三個重點旅遊開發區之一,是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現已與老、緬、泰等國開通了邊境旅遊,並即將開通國際航班。西雙版納將成為與東南亞旅遊市場接軌的中心樞紐。
當你邁進西雙版納在域 的時候,首先感到是進入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膠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構成了一幅幅綠海、淥浪的畫面,綠濤將涌進你的心裡;身材苗條的傣家少女,秀麗清純,披著美麗的長發,風姿翩翩;還有那豐富獨特的民族風俗,使外來遊客嘖嘖贊美。
"九五"期間,西雙版納將實施科教興州和開放兩大戰略目標,積極爭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鐵路建設,盡快開通瀾滄江-湄公河全年水運能力,做好資源利用,經濟留易,跨國旅遊等,跨入21世紀西雙版納將更加繁榮和美麗。
西雙版納簡介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南端,是中國大地上一塊屈指可數的綠色寶地,境內保持完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舉世聞名。以傣族為主的十多種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燦爛的民族文化,與綠色世界渾然一體,構築了蜚聲海內外的自然人文景觀,自八十年代初國家批准為對上開放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以來,西雙版納正向著建成「全國最大的熱帶森林公園」目標邁進。
西雙版納東、西、南三面與寮國、緬甸接壤,與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鄰近,6條公路通向境外,被譽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與老、緬、泰、越、柬水路相連,是我國進 入東南亞各國最便捷的水陸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雙版納正以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旖旎神奇的熱帶、亞熱帶自然景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順當的跨境出國通道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捌』 西雙版旅遊景點哪個值得去
西雙版納十大必去景點我認為有野象谷、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基諾山寨、總佛寺、曼掌文化村、望天樹、大佛寺、曼聽公園以及勐景來,這10個地方都是值得一去的。下面來介紹其中三個景點。
1、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地處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養子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之內,距景洪市22公里,是中國首家以動物保護和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國家公園。
野象谷內自然資源豐富,匯集了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眾多珍稀動植物種群等,是集生態旅遊、科普科考教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獲評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西雙版納有著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被稱之為動、植物王國。西雙版納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極大興趣。西雙版納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亞熱帶雨林、季雨林、溝穀雨林風光、珍稀動物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