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旅遊景點圖片大全
Ⅰ 旅遊景點幫你畫名字的藝術叫什麼
民間藝術字體,沒有具體名字
普通的油畫顏料,也可以用丙烯顏料,他們的筆比較特別,用木頭片自己做的!
Ⅱ 網上哪裡有旅遊景點地圖(景點畫在地圖上那種)
可以下載一個提譜旅行 上面有全國知名景區地圖 還能實現實時導航導覽,還有語音的定點播報。poi比目前國內幾個大地圖都做的細致。
Ⅲ 你對小學生在旅遊景點亂圖亂畫怎麼看
這是不對的,旅遊景點是給人們觀賞的,不應該亂塗亂畫,這種行為應禁止,在遊玩之前,家長也該進行教育,警告
Ⅳ 北京旅遊景點有畫肖像的嗎
旅遊景點畫肖像的好像在798藝術區見到過,其他地方應該也有,一般都是遊走不定的那種,
Ⅳ 如圖所示是畫在平面直角坐標繫上的杭州西湖的部分旅遊景點圖.(1)「三潭印月」「斷橋殘雪」的坐標分別
解:根據平面直角坐標系原點的位置,以及各點橫縱坐標到坐標軸的距離,可以分別確定:
(1)「三潭印月」的坐標是:(0,0),「斷橋殘雪」的橫坐標為4,縱坐標為7,∴坐標分別是(4,7);
(2)根據點(5,2),(-3,2)的坐標,找出所代表的地點分別是:流浪聞鶯,蘇堤春曉.
故答案為:(1)(0,0),(4,7);(2)流浪聞鶯,蘇堤春曉.
Ⅵ 旅遊景點給人畫頭像為生
想活的浪漫一點,就這樣做。
想活的現實一點,還是好好找個有關畫畫專類或者設計類的工作吧。屬
或者可以在工作之餘,去旅遊,一邊旅遊一邊給人畫頭像,很不錯的喲~
我以前也在學習之餘在路上給人畫過全身速寫,不過不收錢么么噠~
Ⅶ 旅遊景點賣書畫的藝術家是真的嗎
應該是真品,但知名度不一定很高,我所了解的任何省份知名書畫家的作品,根本內不愁賣,追捧的人容很多,根本用不上這種途徑銷售。但這並不說明經過電視裡面銷售的書畫作品就沒有收藏價值,有些作者的實力很強,但沒有更好的宣傳途徑,也可以借這個渠道向外宣傳、介紹。如果有興趣可以先了解作者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價值,然後再考慮升值空間有多大,一定要認真篩選。千萬不要購買那種靠炒作、吹捧出來,無內涵,無實力,有價無市的那種作品砸在自己手裡。
Ⅷ 請介紹一些 比較有中國古代韻味(比如文化書畫啦,建築之類的)的旅遊景點
馬爾地夫復這個名字起始於公制元150年,泛指位於錫蘭西岸的島嶼。當時許多來自東非、阿拉伯國家的船隻,在航行中發現美麗、寧靜的馬爾地夫有適宜停泊的港口,人們也逐漸迷戀在島上居住。這個迷你小國卻涵蓋著近十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在其中200個有居民的島中,有73個度假島嶼飯店。每一座珊瑚礁就是一所豪華的度假酒店。雪白晶瑩的沙灘,倒映在水中婆娑的椰影,大群大群五彩斑斕的熱帶魚構成了馬爾地夫的「動畫」景觀。
緊臨著首都馬累的是機場富爾瑞島,從機場步行5分鍾就可看到碼頭。多尼船、快艇、水上飛機是連接機場與各個度假酒店的主要交通工具,休閑氣息迎面而來。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連接島嶼之間的重要交通工具——俗稱的多尼船
Ⅸ 蘇州旅遊景點介紹
【類別】文化遺址
【年代】初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後重修於1917―1926年間。
【文物原屬】蘇州園林景觀建築
【簡介】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岩,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雲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振,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賦詩作畫之勝地。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獅子林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深宅,曲廊環抱。以中部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設亭,使得全園布局緊湊,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瓏,洞壑宛轉,曲折盤旋,如入迷陣,有「桃源十八景」之稱。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獅子起舞之狀。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堂後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後辟有小院,清新雅緻。
【得名】
園始建於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後易名「普提正宗寺」、「聖恩寺」。史載,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惟則曾作詩《獅子林即景十四首》,描述當時園景和生活情景。
【造園手法】
獅子林雖綴山不高,但洞壑盤旋,嵌空奇絕;雖鑿池不深,但回環曲折,層次深奧,飛瀑流泉隱沒於花木扶疏之中,古樹名木令人叫絕,廳堂樓閣更是精巧細致,無愧為吳中名園。獅子林的古建築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園以疊石取勝,洞壑宛轉,怪石林立,水池縈繞。依山傍水有指柏軒、真趣亭、問梅閣、石舫、卧雲室諸構。主廳燕譽堂,結構精美,陳設華麗,是典型的鴛鴦廳形式;指柏軒,南對假山,下臨小池,古柏蒼勁,如置畫中;見山樓,可覽群峰,山巒如雲似海;菏花廳雕鏤精工;五松園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樓、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觀賞。園內四周長廊縈繞,花牆漏窗變化繁復,名家書法碑帖條石珍品70餘方,至今飲譽世間。
1.建築布局
建築可分祠堂、住宅與庭園三部分,現園子的入口原是貝氏宗祠,有硬山廳堂二進,檐高廳深,光線暗淡,氣氛肅穆。住宅區以燕譽堂為代表,是全園的主廳,建築高敞宏麗,堂內陳設雍容華貴。沿主廳甫北軸線上共有四個小庭園燕譽堂甫以白、紫玉蘭和牡丹花台為春景庭園,親切明快。堂北庭園植櫻花二株。更添春意。小方廳為歇山式,廳內東西兩側空窗與窗外臘梅、甫天竹、石峰共同構成「寒梅圖」和「竹石圖」,猶如無言小詩,點活了小小方廳。獅子林的漏花窗形式多樣,做功精巧,尤以九獅峰後「琴」、「棋」、「書」、「畫」四樘和指柏軒周圍牆上以自然花卉為題材的泥塑式漏花窗為上品。而空窗和門洞的巧妙運用,則以小方廳中這兩幅框景和九獅峰院的海棠花形門洞為典型,九獅峰院以九獅峰為主景,東西各設開敞與封閉的兩個半亭,互相對比,交錯而出,突出石峰。再往北又得一小院,黃楊花台一座,曲廊一段,幽靜淡雅。這種通過院落層層引入,步步展開的手法,使空間變化豐富,景深擴大,為主花園起到絕好的鋪墊作用。主花園內荷花廳、真趣亭傍水而築,木裝修雕刻精美。石舫是混凝土結構,但形態小巧,體量適宜。暗香疏影樓是樓非樓,樓上走廊可達假山,設計頗具匠心。飛瀑亭、問梅閣、立雪堂則與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應,點題喻意,回味無窮。扇亭、文天樣碑亭、御碑亭由一長廊貫串,打破了南牆的平直、高峻感。主花園的建築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後錯落,形式多變,但由於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貝氏在重建時對園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築材料的運用和體量比例上看,旱船過於寫實,問梅閣體量過大,見山樓外形中西結合,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建築風格不夠統一。
入園,便見玲瓏石筍、石峰、叢植牡丹及白玉蘭,與「立雪堂」背面側窗和諧統一,使框景更趨完整,形成進入庭院前視覺上的美感,同時喻「玉堂富貴」之意。並有蔽外隱內之含義而景深意遠。庭院北是主體建築高敞宏麗的鴛鴦廳。南廳名「燕譽堂」,出自《詩經》,意為名高祿重安閑快樂。燕譽堂為全園主廳,高敞宏麗。堂屋門上有「入勝」、「通幽」、「聽香」、「讀畫」、「幽觀」、「勝賞」磚刻匾額。北廳稱「綠玉青瑤之館」,出自元畫家倪雲林詩中,「綠水」指水,「青瑤」指假山。中堂屏風南面刻《重修獅子林記》,記述貝氏1917―1926年間重修「獅子林」的經過。北面刻《獅子林圖》,寺峰古柏,飛瀑層樓。廳內陳設精緻華貴。廳的前廊西側可通「立雪堂」,後廊西側門宕通假山洞穴而進入「卧雲廳」,在後為小方廳,廳名「園涉成趣」,其西側辟門,可登假山。以鴛鴦廳為中心,面向四方的布局,頗為巧妙。廳前有「息廬」、「安隱」磚刻。院內湖石、花台、小樹組成一景。穿越小方廳,見院中花台上的巨峰氣勢雄偉,由九頭不同姿態的獅子組成。峰北院牆漏窗的框形各異,並分別套入琴棋書畫圖案,流暢明快。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古五松園在指粕軒之西,中間隔一竹園。園里舊有五棵大古松,霜干虯枝,亭亭似蓋,所以獅子林從前曾名五松園。轉彎向南到飛瀑亭。這里為全園最高處,用湖石迭成三迭,下臨深淵,上有水源,開動機鈕,即成人工瀑布。
2.堆山與理水
蘇州園林甲江南;獅子林假山迷宮甲園林。獅子林以假山著稱,山佔地面積約0.15公頃。可以說,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條路線,21個洞口。橫向極盡迂迴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遊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如入深山峻嶺。洞穴詭譎,忽而開朗,忽而幽深,蹬道參差,或平緩,或險隘,給遊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對面石勢陰,回頭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變幻開地脈,神妙奪天工」,「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就是獅子林的真實寫照。
獅子林的假山,通過模擬與佛教故事有關的人體、獅形、獸像等,喻佛理於其中,以達到渲染佛教氣氛之目的。這種做法被後人亂用,演變為以堆砌某種動物形象為悅,而產生部分拙劣之作,使得有些園林專家認為其東部疊山技法及效果有背自然之理。它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為藍本,而是採用迷宮式作法,通過婉蜒曲折,錯綜復雜的洞穴相連,以增加遊人興趣,所以其山用「情」、「趣」二字概括更宜。園東部疊山以「趣」為勝,全部用湖石堆砌,並以佛經獅子座為擬態造型,進行抽象與誇張,構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國」。山體分上、中、下三層,有山洞二十一個,曲徑九條。崖壑曲折,峰迴路轉,遊人行至其間,如入迷宮,妙趣橫生。山頂石峰有「含暉」、「吐丹」、「玉立」、「昂霄」、「獅子」諸峰,各具神態,千奇百怪,令人聯想翩翩。山上古柏、古松枝幹蒼勁,更添山林野趣。此假山西側設狹長水澗,將山體分成兩部分。跨澗而造修竹閣,閣處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狀,把假山連成一體,手法別具匠心。園林西部和南部山體則有瀑布、旱澗道、石磴道等,與建築、牆體和水面自然結合,配以廣玉蘭、銀在、香樟和竹子等植物,構成一幅天然圖畫,使遊人在游覽園林,欣賞景色的同時,領悟「要適林中趣,應存物外情」的禪理。
園內水體聚中有分。聚合型的主體水池中心有亭佇立,曲橋連亭,似分似合,水中紅鱗躍波,翠柳拂水,雲影浮動,真是「半畝方塘一鏡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水源的處理更是別具一格,在園西假山深處,山石做懸崖狀。一股清泉經湖石三疊,奔瀉而下,如琴鳴山谷、清脆悅耳,形成了蘇州古典園林引人注目的人造瀑布。園中水景豐富,溪澗泉流,迂迴於洞壑峰巒之間,隱約於林木之中,藏尾於山石洞穴,變幻幽深,曲折豐富。
3.植物配置
蘇州園林的植物配置基調是以落葉樹為主,常綠樹為輔。用竹類、芭蕉、藤蘿和草花作點綴,通過孤植和叢植的手法,選擇枝葉扶疏、體態瀟灑、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畫的構圖原理進行栽植,使樹木不僅成為造景的素材,又是觀景的主題。許多樹木的種植與園林建築和詩詞匾聯、人物典故相呼應,喻情於草木。獅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東部假山區以古柏和白皮鬆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則以梅、竹、銀杏為主。配植色香態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間,錯落有致,不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氣氛。更使山石、建築、樹木溶合一體,而成為真正的「城市山林」。指柏軒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數株,有白皮鬆五棵,姿態蒼勁,皆成畫意。暗香疏影樓和問梅閣推窗可見三、五株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尤其問梅閣中桌椅、吊頂都是梅花形,窗紋用冰梅紋,書畫內容亦與梅有關,與地上「冰壺」古井共同構成一幅思鄉的畫卷。更有文天樣《梅花詩》:「靜虛群動息,身雅一身清;春色憑誰記,梅花插座瓶」,借梅詠懷,體現了文天樣正氣凜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間有六百年年銀杏一株,粗干老木,盤根錯節於石隙間,夏日濃蔭庇日。秋葉燦若織錦,成為獅子林中一景。
2006年05月25日, 獅子林作為元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贊譽】
據史載,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獅子林賜額「獅林寺」後,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匾額。乾隆還下令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了兩座獅子林。可見當年帝皇對獅子林情有獨鍾。
清代學者俞樾贊譽獅子林「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當代園林專家童俊評述獅子林假山「盤環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轉,迷似迴文」。
·獅子林
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婁門內園林路,始建於元代,為元代園林的代表。園內假山遍布,長廊環繞,樓台隱現,曲徑通幽,有迷陣一般的感覺。長廊的牆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元代最後一位皇帝順帝至正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於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岩,為紀念自己的師傅,取名「獅子林」。亦因佛書上有「獅子吼」一語,且眾多假山酷似獅形而命名。
園建成後,當時許多詩人畫家來此參禪,所作詩畫列入「獅子林紀勝集」。天如禪師謝世以後,弟子散去,寺園逐漸荒蕪。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缽化緣於長安,重建獅子林聖恩寺、佛殿,再現興旺景象。至康熙年間,寺、園分開,後為黃熙之父、衡州知府黃興祖買下,取名「涉園」。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遊至此,賜額「獅林寺」,後清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額匾。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黃熙高中狀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園」。至清光緒中葉黃氏家道衰敗,園已傾圯,唯假山依舊。
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國之美譽。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嶺,恍惚迷離。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山腹中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邊。
獅子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園內多竹,竹間結茅的方丈禪窩,建有「冰壺進」、「玉鑒池」、「小飛虹(橋)」。主要建築有立雪堂、燕譽堂、卧雲室、見山樓、指柏軒、飛瀑亭、真趣亭、問梅閣等。
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公元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從民政總長李鍾鈺手中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了將近7年的時間整修,新增了部分景點,並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一時冠蓋蘇城。貝潤生原准備籌備開放,但因抗戰爆發而未能如願。公元1945年貝潤生病故後,獅子林由其孫貝煥章管理。解放後,貝氏後人將園捐獻給國家,蘇州園林管理處接管整修後,於公元1954年對公眾開放。
[編輯本段]球迷組織獅子林
成立於1968年的「獅子林」不僅是AC米蘭、也是義大利足球史上第一個極端球迷組織。2005年11月該組織解體,導致聖西羅南看台第二層陷入復雜局面,一些老球迷離開這里,新激進分子的加入更加劇了矛盾。AC米蘭球迷組織間的內訌不利於他們統一支持球隊,尤其是「獅子窩」的解散讓米蘭失去了四五千名最忠實、組織良好的球迷,他們做不成極端球迷,無法重歸南看台,因此大都不願再回到聖西羅看球。 重新洗牌的南看台缺乏此前的和諧,米蘭德比中相對於國際米蘭球迷的創意,AC米蘭球迷只有統一的紅黑色和一個標語(「只有一片旗幟——紅黑色」,似乎要證明南看台仍然統一),在聲勢上大敗於藍黑球迷。
[編輯本段]獅子園旅遊貼士:
開放時間:8:00——17:00(蘇州的園林園門關得都比較早,節假日也不例外,所以一定要注意開放時間)
交通線路:2、3、5路公交,游1、2路
旅遊順序:燕譽堂——小方廳——揖峰指柏軒——古五松園——湖山亭——花藍廳——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樓——飛瀑亭——問梅閣——雙香仙館——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修竹閣——立雪堂——出口
Ⅹ 旅遊景點拍賣的是什麼書畫
一般就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或者自稱畫家的爺爺叔叔畫的,什麼都有,我們這邊50-200為多,我買過墨竹,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