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島旅遊景點宋井
❶ 汕頭南澳島旅遊,自助,想問一下攻略~~
從汕大坐公交到泰山路,再坐105的公交車到萊蕪碼頭,從萊蕪碼頭做輪渡到南澳長山尾碼頭,碼頭到縣城有小巴每人5元,縣城到青澳灣海濱泳場有環島公交每人也是5元(下海游泳不用門票),可以住青澳灣, 第二天看日出,看完可以到雲澳遊玩「宋井」還有「雄鎮關」「總兵府」「海上魚排吃海鮮」等等。
❷ 南澳島有幾個旅遊景點
南澳島位於廣東省和福建省交界的洋面上,由大小23個海島組成,人稱「潮汕屏障,閩粵咽喉」。島上生長著140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離主島3.9海里處有一個鳥島,是侯鳥自然保護區。島上除了留有長山尾炮台、總兵府、雄鎮關等古跡,還建有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青澳灣旅遊區。青澳灣是廣東省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這裏海浪低平,沙灘綿延2400多米,坡度平緩,沙質細潔,延伸至水下百米,沒有礁石;海水無污染,顏色始終呈碧藍色;海灣上圍繞站縱深百米的防風林帶,四季鬱郁蔥蔥,與金黃色的沙灣和湛藍的海水構成優美的景觀。目前,青澳灣已經建起了夜總會、名商遊艇會、月亮灣大酒店、青澳賓館、金海苑招待所、中南海灣娛樂中心等一批旅遊設施,青澳購物街也已開市。
宋井是南澳島上一處較有特色的景點,它位於雲澳海濱,相傳為南宋末代皇帝南逃時經過此地挖掘了龍井、虎井和馬井,至今已經有700多年歷史。1962年有人在石縫中拾到宋代錢幣4枚,證明此井確為宋井。附近有南宋末代皇帝駐扎島上時修的「太子樓」遺址。三井原在山坡上,由於地殼變動逐漸沉入海濱沙中,近年來,海潮將沙沖走,水井即現,相繼在1937、1969、1978、1981年露出過龍井或馬井,每次持續半年左右。神奇的是,井與海水相隔不過咫尺之遙,卻始終湧出甘甜的淡水,即使被沙淹沒,仍可恢復。近年加修圍欄保護,遊客至此都要品嘗井水以試鹹淡。
❸ 求南澳島一日游旅遊攻略
南澳上有很多私人的麵包車專門載客環島線路游,在縣城海濱路上車—宋井—風能發電場—青澳北回歸線—金銀島—總兵府—南山寺—回縣城海濱路,環整個海島一圈。也可以選擇騎行,自駕等。推薦遊玩宋井、青澳灣、北回歸線標志塔、黃花山(強推農家宴)。
❹ 南澳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南澳島這座中國南端的小島,很適合休閑度假,景點也很多,但都是環島玩,我盤點下這次去版南澳島必去的三權個景點。
第一個景點就是自然之門,或許自然之門不是南澳最有亮點最有吸引力的景點,但我個人確對它情有獨鍾,旅遊就是走萬里路讀萬卷書,而自然之門正是北回歸線的位置,也就是太陽在北半球直射到的最遠的地方。自然之門的標志建築物,就是對「門」字進行演變造型的。球體半徑3.21米,是對應春分3月21日,懸臂長6.22米是對應夏至6月22日,高12.22米又是冬至12月22日的數字,兩邊門柱傾斜的角度正是北緯23.5度的角度。每年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光將直穿球上方的圓管投射到地面。我覺得這種大自然尤其是地球標致性的事物是特別有意義的,尤其對於行在路上旅遊的人。
第二個景點就是南澳宋井,宋井在南澳島的雲澳鎮澳前村東南海灘。宋井聽到名字就隱約感到有他的特別之處,果不其然,宋井顧名思義是宋朝開掘的井,還有神奇之處就是緊鄰大海,卻能源源不斷地生出淡水。這其中有很神奇的傳說,也可以用科學道理解釋。
❺ 南澳島有哪些旅遊景點
您好,南澳島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宋井、青澳灣旅遊區、金銀島、總兵府、南山寺、雲蓋寺、屏山岩等。
建議您上廣之旅官網的旅遊頻道搜索南澳島的相關旅遊線路,按您自己的需求再篩選,希望有合適您的。
祝生活愉快
❻ 南澳有什麼景點可以去
南澳有青澳灣,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屏山岩,宋井,雄鎮關等級景點可以去。
青澳灣被海內外遊客譽為「東方夏威夷」。她位於南澳島的東端,西距縣城11公里,有環島公路通達,林木繁茂,海生涼氣,氣候宜人,旅遊休閑、娛樂聚餐、購物、會客、電訊等設施配套,是粵東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尤其是那裡的天然海水浴場,更是得天獨厚,灘平闊,沙細白,水清碧,無淤泥,無污染,無駭浪,較之「夏威夷」有過之而無不及。
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是1992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南澳西半島,距縣城約4公里,交通方便。公園資源豐富。總面積2.06萬畝,佔南澳島總面積1/6,森林覆蓋率92%,包括黃花山書法石刻園、大尖山景區等。主峰大尖山海拔高度588米,是汕頭市最高峰,生態保護完好,植物資源及旅遊資源豐富,有植物102科1400多種、動物130多種。被省林業局、省旅遊局評定為「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
廣東汕頭南澳縣深澳鎮西天嶺的屏山岩,原名賓山岩,創於清 初,1993年夏至1997年9月由住持詩僧釋定持(1921-1999,有傳)重建擴大,由吳南生同志題寺名,1999年9月24日被列為縣第3批文物保護單位,以築有獨具勝景露天石觀音巨像、金針寶塔、詩碑廊(薈萃名流詩聯)、賓山亭,和分外秀麗的山水而引人入勝。
宋井在南澳縣南澳島雲澳鎮海灘上,相傳共有「龍井」,「虎井」,「馬槽」三口,三井位置不同,井口各異,顯現時間也不一樣,周長3.6米,四周用多層長石條砌成。井水甘甜清爽,常年流通不息。宋井位於海灘上,離大海距離僅十數米,常被海潮掩沒,但是潮退之後井水不帶鹹味,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這即是潮汕十八怪之「海水淹井水不壞」。
雄鎮關為古代關隘。在南澳縣後宅東8.5公里,深澳與雲澳兩鎮交界之山坳。公元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廣東副總兵劉顯率師3萬到南澳圍剿吳平。吳平憑借木城土堡和深澳灣相持三月。閩浙總兵戚繼光領婺兵5000來援,從背後奇襲搗毀吳平寨。公元1585年(明萬曆十三年)南澳副總兵劉大勛建關。公元1620年(明萬曆四十八年),南澳鎮副總兵何斌臣拓建重修。關為灰沙夯築,建築平面為長方形,長24米,寬7米,高5米。後毀。公元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總兵楊嘉瑞重建,關高約10米,圍約350米。關前西側真武廟門頂書「威鎮南天」4個大字。關門有「雄鎮關」石匾,為清光緒年間深澳拔元貢生康世奇所書。1918年大地震關塌門倒,1928年林先立重修,將「雄鎮關」石匾移至北面門頂。
1938年許偉齋再修雄鎮關,於關門北面兩側刻對聯「雄跨南北雙方脊,鎮懾雲深兩澳關」,並於關門南嵌「雲深處」石匾。1946年釋妙里又捐資修建,並在關頂塑十八羅漢,既為關隘,又為佛堂,從而改變了原來僅是關隘的格局。蓮禪、怡深、純寂、澄源等僧人曾居此。1981年9月縣人民政府重修關隘主座,余廢。主座參照明代關隘圖樣修建,關頂鋪石磚,四周砌箭跺,關下築擋土牆,改設平台石級,北面重樹碑刻,立南澳縣級重點文物保護標志。
❼ 南澳島有什麼旅遊景點
看圖中綠色點,十來個吧,挑幾個比較知名的介紹如下:青澳灣:南澳最核心景區,水清沙幼,周邊還有北回歸線標志塔廣場、陸秀夫墓等。黃花山森林公園:植被比較多,海島最高山,據聞天晴可看到海灣大橋。宋井:南宋末代皇帝逃難遺址。總兵府:明清海島海防的歷史陳列館。金銀島:傳說海盜吳平逃遁時留下金銀的地方,個人認為周邊養殖海域值得一看。風電場:近距離接觸風車,天風海濤!屏山岩、疊石岩:島上較知名的兩個寺廟,都在山上,一般只能自駕或者包車去。
❽ 汕頭南澳島宋井旅遊作文
這一天,我們高高興興地乘著大船前往南澳島。這個船非常大
,船艙內可以裝四十輛車,讓我目瞪口呆。乘船途中,我還發現了
一個有趣的景象,一群海鳥跟著大船後飛翔,時不時靈敏地從海面
上叼起鮮美的小魚,這可是很有趣的景象。
在南澳島,不可不說那神奇的宋井。根據歷史記載,宋朝末年
,皇帝乘坐著船從福建來到南澳島。看到這里風景優美,就決定留
下來。但因為這個島周圍都是海,水是鹹的,但生活要用淡水,於
是,他們就挖了三口井,分別是龍井、福井和馬井。龍井專門供皇
上用,福井只給官員用,馬井給普通老百姓用。但現在,人們只發
現馬井,其餘的兩個井都找不到蹤跡。這個馬井可是若隱若現的哦
。冬天,海水退潮後,沙子把井口蓋住了,而夏天,海水漲潮時把
井口的沙子沖刷掉,宋井又出現了。但現在不會出現這個現象了,
人們把宋井加固了。宋井的水打上來,我嘗了一口,甘甜之餘,還
是有點微微的咸。
在南澳島的環島公路上行駛,一路上都能看到聳立在山坡上的
「風車」。這個龐大的風電場就建造在黃花山森林公園。當我們的
車開到一個小風車腳下時,才發現它是那麼的大。三、四個大人才
能抱住它的「腰」,它的「身體」可是直沖雲霄,它的「手」有半
個「身體」那麼長。它是靠風來發電的,風吹來得時候,葉片在轉
動,從而把動能轉化為動能。
美麗的海鳥,神奇的宋井,知識的「風車」,這次南澳島之行
,收獲良多。
❾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雲澳鎮的景點故事
宋井風景區位於雲澳鎮澳前村東南海灘,由蜚聲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樓遺址等主體景觀組成。據記載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5月,因元兵進迫,時禮部侍郎陸秀夫和大將張世忠等護宋少帝退經南澳,駐蹕澳前村,並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將士兵馬飲用的「龍井」、「虎井」、「馬井」三口宋井。
宋井之奇,在於700多年來,時隱時現。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多米,但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故被稱為「神奇宋井」,目前出現的是「馬井」,其餘兩個還未曾出現。站在望海亭上,海風習習,極目海天,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雄鎮關是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軍事關隘,是華南地區的名關,這在全國海島中是獨一無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中華名關》一書中,南澳雄鎮關就名列其中。雄鎮關位於深澳南面約三公里的雲澳與深澳交界的山坳。那裡地勢險要,東倚金山,西連馬鞍山, 自南而北,唯有此路可通,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那裡是當年深澳總兵府南面的屏障,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浙江總兵戚繼光奉旨到南澳平定吳平時,就在此地出奇兵而獲勝。這個戰役曾出動閩粵兩省官兵,是當年有名的戰役,雄鎮關也就從此名聞遐邇。
雄鎮關的關城,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 年)。現在的建築是1982年整修的。關牆為長方形,有垛口,長24米,寬丁米,高5米。關的正門朝北,門頂橫書「雄鎮關」三字,據說是清光緒年間修復關隘時深澳鎮拔元貢生康世奇手書。關的正門兩邊有對聯:「雄跨南北雙方脊,鎮攝雲深兩澳關」,是1938年南澳賢達柯禮臣書寫的。對聯點明了地勢的雄奇和關隘的險要。關牆的背面,門匾書「雲深處」三字,也是柯禮臣手書。
雄鎮關的兩側山上,據說清代時就有一座佛寺和一座真武廟。黃檗(音柏)派的釋門高僧仁智曾在此寺出家修行。真武廟原建築得雄偉高聳。現在寺廟均已毀塌,但真武廟的橫書石匾「威震南天」尚存。這也反映了當年寺廟盛極一時的一個例證。
雄鎮關不僅是軍事要沖,而且景色秀麗。登上山頂,只見群峰翠綠,古木蔥籠,俯首深谷,流泉濺玉,氣象萬千,南北海雲,舒捲情濃,山風吹過,胸懷坦盪,一股豪氣油然而生。南澳古八景之一的"雄關雨蹬"就在於此。 "雄關雨蹬"是說在山隘上不論是下西南雨或東北雨,均分南北直線而下,象人坐在馬上兩腿分開一樣。
❿ 有關南澳島宋井的傳說
宋井位於來南澳島上雲澳鎮澳前村源東南海灘,蜚聲中外,到南澳旅遊,這里大概是必到之處。宋井,顧名思義,就是宋代就開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離京城臨安後,不斷南逃,在福州被擁立為皇帝。以後又從海路南撤,在大將張世傑和時任禮部侍郎的陸秀夫等護送下來到了南澳,就住在現在的澳前村一帶。據說當時為飲用水之需,他們在澳前村一帶挖了三口井,一為龍井,專供皇帝飲用;一為虎井,供大臣飲用;一為馬井,供隨從人員和士兵飲用。天長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蓋了,有時又會顯露出來。現在看到的這口是馬井,其餘兩個還未被發現。
宋井之奇,在於700多年來,時隱時現。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多米,常被海潮掩沒,但是潮退之後井水不帶鹹味,但而且長年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故被稱為「神奇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