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免費景點大全
㈠ 歙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歙縣的古城不錯,值得走走,很多古建築,門口掛著保護的牌子。
棠樾牌坊群是最著名的景點,旅遊團必去的,在郊區,離雄村比較近。
最美還是新安江。
這個地方清明時節最美,雄村的桃花、大樹、油菜花、古書院,倒映著豐富人文氣息的新安江。今年和朋友結伴徒步新安江,從雄村出發,經過漁梁壩,一路走到深渡(千島湖邊),一天時間完成了新安江最美一段的徒步。沿途古村黃狗吠,茶農採茶忙,菜花飄香,映山紅嬌艷,江水如畫。好懷念。
㈡ 黃山、歙縣附近景點有哪些
黃山景區這邊的話,有情人谷(翡翠谷)、九龍瀑,還有很多漂流景點。
歙縣的話有:鮑家花園、棠樾牌坊群、花山謎窟、還有歙縣古城。
具體的有其他更了解的,你可以
網路
我的
名字,了解更多黃山旅遊信息。
㈢ 想去安徽歙縣旅遊,不想跟團,不知道有人能否推薦幾個不錯的景點
賓館當然是在歙縣數一數二的歙縣飯店或者披雲山莊也OK!景點嘛,一定得去歙縣城中內心的徽園,特別是里容面的徽州人家,一定要去看看,能讓人倍感徽州的氣息。走過徽園,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八腳牌坊了以及讓你感受教學氣息的陶行知紀念館。接著就是順南而下,去徽商的發祥地的漁梁景區,那裡有古壩、古橋、古河、古民居。接著,就去練江河畔的太白樓,據說李白下江南是,在那兒喝過酒。第二天一早,就去偏遠一點的牌坊群和鮑家花園。去過以上幾處地方,就可以讓你感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位歙縣人的留言,聽我的准沒錯!!!!!!!!
㈣ 歙縣景點介紹
這里是棠樾鮑氏的分支居住地,無論走到哪裡,鮑氏族人都不會忘記,他們南遷後的祖居專地叫「慈孝里」。屬
這里有著花果山的美譽,一年四季的輪回中,綠梅傲冬,油菜花黃,桃李滿坡,燈籠杮紅,如處世外桃源;
這里有清光緒年間建造的八幢相連的鮑氏住宅群,屋間巷道上空,遮蓋明瓦雨棚,集廳屋、私塾、賬房於一體,為徽派建築之典範。
㈤ 歙縣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1.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全景5A景區
地址: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版
- 2.棠樾牌坊群權5A景區
地址: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
㈥ 歙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徽州古城第1名
黃山市歙縣
AAAAA級景區
新安江山水畫廊第2名
歙縣深渡鎮深渡碼頭
AAAA級景區
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第3名
黃山市歙縣棠樾村
漁梁壩第4名
黃山市歙縣漁梁鎮
許國石坊第5名
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徽州古城內
㈦ 黃山市歙縣唐模景區3月優惠65歲以上老人免門票是真的嗎
根據現有政策,黃山市所有景區針對65歲以上老人都是免收門票的,唐模景區也包含在內。
60歲以上的半價,65歲以上的免收門票,需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
㈧ 歙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歙縣旅遊景點:
歙縣境內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有:許村鎮、漁梁村、棠樾村。
許村鎮位於歙縣西北部,曾是古徽州通往安慶、池州的必經之地。現保存較完好的有高陽廊橋、五馬坊、大觀亭、薇省坊、觀察第、大邦伯祠等十五處元明清古建築。
漁梁村位於歙縣徽城鎮,整體建築格局保存完整,漁梁壩和水運碼頭是村落最有特色的要素。古村落內現存傳統古建築保存較為完好的有320處。
棠樾村位於歙縣鄭村鎮,以牌坊群聞名於世。在牌坊群旁,還有男女二祠,建築規模宏大,磚木石雕尤為精緻,如今已修復如舊。
歙縣還有大量未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千年村鎮,如溪頭鎮藍田村、曄岔,石潭村、杞梓里、雄村等都很有特色,在這些村莊仍然保留著千年古貌,可以看到不少的明清建築,不失為懷古探幽的好去處。
到達與離開:
【外部交通】
歙縣隸屬於黃山市,有多種交通方式可到達。
1、飛機 可乘飛機到離歙縣最近的【黃山機場】,然後到汽車站乘車前往歙縣,30分鍾。
2、火車 可直接乘火車到【歙縣火車站】;也可先到【黃山火車站】,然後再坐汽車前往歙縣。 3、客車 黃山、上海、杭州、南京等均有到歙縣汽車站的客車。
【內部交通】 當地交通主要以計程車為主,起步價5元。也可以選擇公交或包車。
景區類型:城市
最佳季節:3月-8月為最佳旅遊時間。 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梨花,盛開地如火如荼,襯著歙縣古民居的粉牆黛瓦尤為美麗,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夏季,漁梁壩處於豐水期,水聲震天,氣勢磅礴,是壩上沖浪的好時候。
建議遊玩:1天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位於安徽省南部
歙縣簡介:
歙縣位於安徽省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 歙縣保存文物特別豐富,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鎮和村。
㈨ 安徽歙縣有哪些景點
行政區劃:
歙縣轄13個鎮、15個鄉:徽城鎮、深渡鎮、北岸鎮、富堨鎮、鄭村鎮、桂林鎮、許村鎮、溪頭鎮、杞梓里鎮、霞坑鎮、岔口鎮、街口鎮、王村鎮、坑口鄉、雄村鄉、上豐鄉、昌溪鄉、武陽鄉、三陽鄉、金川鄉、小川鄉、新溪口鄉、璜田鄉、長陔鄉、森村鄉、紹濂鄉、石門鄉、獅石鄉。
歙縣夜景歙〔shè〕縣 景點簡介 歙縣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山西平遙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1) 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距今已有年的歷史了。它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鎮老街。
位於歙縣城南1公里處的練江中,壩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古鎮老街,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邊側有許多叉口,拾級而下,使可下到漁梁壩。
漁梁古鎮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
(2) 太白樓位於太平古橋西側,遊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樓內為新安碑園,陳列有帖刻《余清齋》、《清鑒堂》。
太白樓位於太平古橋西側,為黃山至千島湖途中必經之地。太白樓為雙層樓閣,挑梁飛檐,為典型徽派建築,樓內陳列有歷代碑刻,古墨跡拓牌,古今名人楹聯佳句。
遊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
相傳,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尋訪歙縣隱士許宣平,結果在練江之畔失之交臂,後人為紀念此事,便在李白飲酒的地方建起了這座太白樓。
(3) 現存的南譙樓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築風格,特別是其中的「排柵柱」,乃正宗宋代「營造法」,今已很難見到,而且歙縣博物館便在南譙樓中。
歙縣博物館便在南譙樓中,裡面展出了歙縣歷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書畫、瓷器、歙硯等。南譙樓,俗稱24根柱。據地方誌記載,此樓建於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
(4) 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的旅遊文化景點。青石板鋪成的路面狹長、悠遠,宛如再現戴望舒筆下的「雨巷」。
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楊家大院、古私塾許家廳、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見的木盾牌坊一「葉氏貞節坊」等等。
(5) 素有「徽州文化大觀園」之稱,是在歙縣縣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帶新建的仿古旅遊城。2000年11月16日建成開園,再現了徽州城明清時期的風貌,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粉牆黛瓦,鱗次錯落,雕刻精美,脈傳徽州文化之神韻,新創徽派建築、雕刻之精華。「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走進徽園,就如走進了婉約的江南,走進了古樸典雅的徽州古城。
特產
歙縣物產豐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徽墨,以及被列為國家珍貴禮品的茶葉。
歙硯和徽墨
歙硯是硯中之上品,它的珍貴在於雕刻上具有徽派石雕的風格,渾厚朴實、美觀大方、刀法剛健、花式多樣。它的圖案多取於黃山勝境、新安風光、小橋流水、神話傳說、名人逸事等。歙縣還有「墨都」的雅稱,無論是鬧市還是鄉村,出售徽墨、歙硯的店鋪比比皆是,它們在店堂里懸掛的名人字畫的映襯下,令人耳目一新。
歙縣名茶
歙縣的茶葉產量高居全國之首。「黃山毛峰」、「頂谷大方」、「黃山綠牡丹」、「錦上添花」、「海貝吐珠」等極品名茶列為國家珍貴禮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此外,歙縣民間藝術的瑰寶「磚」、「石」、「木」、「竹」四雕亦很有特色,還有徽派盆景、版畫、漆刻,以及新興的徽州竹編、玉竹傢具等,也都獨具特色。還有三潭枇杷、三口蜜桔、金絲琥珀蜜棗、徽州雪梨、問政山筍、金竹貢菊、窨茶三花等,也很有名。
名稱: 徽墨
介紹: 徽墨,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黃山市屯溪區、歙縣兩地為徽墨製造中心。
徽墨品種繁多,有漆煙、油煙、松煙、全煙、凈煙、減膠、加香等. 高級漆煙墨,是用桐油煙、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餘種名貴材料製成的。徽墨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是書畫家的必備用品。 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於一體,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在工業制圖、裝潢美術、印刷、醫葯、描瓷等許多方面,徽墨也有廣泛應用。 徽墨製作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徽州府志》記載,徽墨始創於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避戰亂,攜全家南逃至歙州,看到這里有茂密的松林和清澈見底的新安江水,便定居下來,重操制墨舊業。不久,他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珍寶。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的地球墨就是歙縣墨店的珍品。當代以來,徽墨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恢復了茶墨、青墨、 硃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產,並增添、開發了新的品種。1989年, 歙縣老胡開文墨廠生產的「超漆煙墨」獲國家金質獎。
名稱: 徽州貢菊
介紹: 「徽州貢菊」是從菊花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原產於歙縣金竹嶺一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葯用功能。據民間傳說,「徽州貢菊」原是宋朝徽商從浙江德清縣作為觀賞藝菊引進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許多人得了紅眼頭痛病,有人採用鮮菊花泡水將火,十分靈驗。
以後人們經常用鮮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醫治目赤羞明、膽虛心燥等病。從此,這一帶農家門前屋後廣種菊花,為了久藏又特意烘製成干菊花,金竹嶺由此聞名遠近。清光緒年間,北京紫禁城裡也流傳紅眼病,皇上下旨,遍訪名醫良葯,徽州知府獻上徽州菊花干,京人泡服後眼疾即愈。於是徽菊名氣大振,被尊稱「貢菊」。「徽州貢菊」的製作十分講究,鮮菊採下後,先用竹簟陰置晾乾,然後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後的貢菊以朵大色白者為佳。「徽州貢菊」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的功能,可治傷風感冒、疔瘡腫毒、血壓偏高及動脈硬化等症。用它調配其它葯物可以製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葯和菊花晶等飲料。「徽州貢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飲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凈五臟,排毒健身」,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飲用過的菊花曬干後充作枕芯,使人清涼降火,明目醒腦。
名稱: 三潭枇杷
介紹: 「三潭枇杷」是我國枇杷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因產於新安江沿岸歙縣的漳潭、綿潭和瀹潭三個自然村而得名。 「三潭」一帶群山環抱三個大面積的深水潭,冬暖夏涼,終年雲霧縈繞,雨量充沛,為枇杷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三潭枇杷」的特點是皮薄、肉厚、汁甜、營養豐富,並以早熟優質而聞名遐邇。「三潭枇杷」有20多個品種,在國外享譽的是「大紅袍」和「光榮花」。「大紅袍」黃里透紅,「光榮花」花蒂處長了一個明顯的五角星。一級枇杷每公斤只有20來個, 綿潭村甚至培植出每公斤只有10個的「枇杷王」。
營養成分除含有較多的果糖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7,這是一種防癌營養素。在葡萄糖注射液問世前,我國中醫常施用枇杷汁以維持不能進食者的生命。鮮食枇杷解渴生津,利肺健胃,有益於健康。
名稱: 黃山綠牡丹
介紹: 特種工藝茶。「黃山綠牡丹」產於歙縣大谷運鄉海拔1400餘米的南雲尖。南雲尖重巒疊嶂,溝壑縱橫,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極利於茶樹的生長。這里茶葉不僅芽壯葉肥,葉質柔嫩,而且由於芳草遍地,蘭花繁茂,茶葉別具香味。清明採摘茶芽,經過殺青輕揉,初烘整形、選芽、理條、裝簡、造型美化、定型烘焙等工序,一朵朵綠色牡丹就製成了。
上等的綠牡丹茶呈花朵狀,一芽一葉初展,花瓣花蒂排列勻齊,圓而扁平,白毫顯露,峰苗完整。沖泡後.那一股股帶熟板栗香氣的茶香撲鼻而來,杯中花茶或懸或沉,茶尖茶芽徐徐舒展,猶如一朵盛開的綠色牡丹。細品一口,頓覺清香綿綿,回味甜潤悠長。茶葉專家評價道:「黃山綠牡丹,色綠、顯毫、香高、湯清、味甜、形美,開湯後如盛開的牡丹花,既是飲用上茗,又可藝術欣賞,為茶中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