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北京古建築景點大全集

北京古建築景點大全集

發布時間: 2020-12-29 13:27:27

A. 北京古建築最著名有幾處

老北京著名古建築之謎

北京是歷史悠久的古都,珍貴的文物數不勝數,說它的古建築是這座城市最有價值的不動產,應該沒有人反對。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築,在那裡人們可以瞻仰往日皇家的威儀。但是,一些不太被人注意的古建築,也包含了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讓人回味不已。

天壇

在天壇里,有一處「小皇宮」卻往往被人忽略,這座「小皇宮」就是位於天壇西側的「齋宮」。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每年的冬至,皇帝要到天壇祭天,祈禱五穀豐登。按古禮,皇帝須在祭天的前三天,到齋宮進行齋戒。這三天里,不吃葷、不飲酒、不近女色、不聽音樂、不理刑事等等,對於一向錦衣玉食、縱情聲色的皇帝來說,這當然無異於囚禁。於是,在雍正以後,又在紫禁城內另建一所齋宮,每逢祭天,先在宮中「致內齋」,到舉行祭禮的前兩三個時辰,才到天壇的齋宮「致外齋」。由此看來,天壇的齋宮成了皇帝祭天前的休息之地。

天壇的齋宮在祈年殿西南,圜丘西北,三處成鼎足之勢。紫禁城有兩道城牆——皇城與紫禁城;天壇的齋宮也有兩道城牆:外有磚城,內有禁牆。環繞紫禁城的有護城河,內有筒子河;環繞天壇齋宮的,在磚城與禁牆外也各有一條護城河。橫架在兩條河上各有三座漢白玉橋。而且在磚城四角,各有駐軍的房屋五間,也與紫禁城四座角樓相似。足見其建制同於紫禁城,只是規模小得多。

走進天壇齋宮兩道宮門後,坐西朝東有五間大殿,綠琉璃瓦,重檐斗拱,雕梁畫棟,整個建築庄嚴華麗,這是齋宮的正殿。殿前左邊石亭中,供有銅人一個,據說是唐太宗的宰相魏徵,他手捧寫有「齋戒」二字的牌子,提醒皇帝勿忘齋戒。右邊的石亭中放著時辰牌子,告誡皇帝按時辰齋戒、祭天,切莫錯過時間。

按明、清兩代的制度,皇帝所居一律坐北朝南,且全部宮殿門廊都用黃琉璃瓦,何以天壇的齋宮卻坐西朝東?原來這些皇帝自命為奉天承運的「天子」,既然是「天」之「子」到天壇來祭天,不啻是兒子來祭父親,當然不能妄自尊大,所以齋宮只能坐西朝東,而且要用綠琉璃瓦了。

瀛台

再說說囚禁光緒皇帝的瀛台。光緒皇帝推行變法、力圖振興,結果在瀛台被囚10年之久,成為當時最高級的囚徒,實在是悲劇人物,人們或許要問:瀛台何在?何以竟能成為堂堂皇帝的囚籠?

瀛台在北京城中,在中南海的南海里。它四面環水,實為一小島,北部有一木橋與陸地相連。中心建築為涵元殿,並有許多亭台樓閣和奇石占木。它初建於明代,命名為南台,清順治年間修葺擴建後,改名為瀛台,當年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在此聽政、賜宴。

戊戌政變以後,慈禧太後盛怒之下把光緒囚禁於涵元殿。涵元殿為瀛台正殿,坐北面南。北有涵元門與翔鸞閣相對,南有香宸殿與迎熏亭相望,隔海便為新華門。建築規模雖不如紫禁城,卻也富麗堂皇。但是,自從光緒被囚於涵元殿,此地便被凄涼、慘淡氣氛所籠罩。光緒除每天清晨被拉去陪慈禧上早朝外,其餘時間便被囚禁在此,嚴禁外出。侍奉光緒的太監,均經慈禧的心腹李蓮英親自挑選,對光緒名為服侍實為監視。據說某年的冬季,南海水面已經結冰,一天,光緒微服出行,孰知剛走不遠,便被守門人發現,即「跪阻」返回。事後,慈禧太後聞知此事,居然命人把水面的冰鑿開,以防光緒逃走。

光緒被囚瀛台期間,身心備受折磨。據說涵元殿那紙糊的窗戶破了之後,竟沒人給補一補,這在北國嚴寒的冬天,確實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光緒在凜冽的朔風中竟凍得渾身發抖,手足麻木。光緒帝登基以後,未能勵精圖治,復興祖業,自身也落到「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地步,難怪他要不時慨嘆:「我不如漢獻帝!」尤其令光緒難堪的是,慈禧為了從精神上折磨光緒,竟把光緒惟一寵愛的珍妃打入冷宮,並水遠不準光緒與她相見。

光緒皇帝在瀛台的囚禁生活中,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歲月。直到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先於慈禧太後一天死於涵元殿東室,結束了他的一生。由於他的死與慈禧太後僅相差一天,因而有人懷疑是慈禧把他害死,也有人說是袁世凱用毒葯把他毒死。這都只能是歷史疑案了。

城門樓

現在,滿北京都充斥著所謂的現代建築,許多老建築也面臨著「拆」的命運。在拆拆建建當中,北京人都快想不起老城牆是什麼樣了。北京城牆大都已拆掉,惟保留了三座門樓:正陽門、東便門和德勝門。

北京有句老話:先有德勝門,後有北京城。此話道出了德勝門的來龍去脈。元朝末年,大將軍徐達率領軍隊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即北京),元順帝急忙從大都城北門健德門逃走了,元朝從此滅亡。徐達便把健德門改成德勝門,也叫得勝門,可能是紀念明軍取得勝利之意。這是洪武元年(1368年)的事。到了永樂十八年(1420年)修北京城時,就把大都城的城牆南移兩公里,另外修了城門和瓮城,還叫德勝門。由此看德勝門的命名早於北京城52年。

北京城建成了,共有9個城門。各有各的用途:在封建王朝時代,皇帝專門喝玉泉山的泉水,給皇帝運水的水車,從西直門出入;給宮廷運煤的煤車出入於阜成門;正陽門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車輦;朝陽門走糧車;東直門通柴車;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刑車;安定門出戰車;出兵打仗,得勝還朝,要進德勝門。據說,清朝士兵們進德勝門時還要高唱「得勝歌」。聽「老北京們」說,這得勝歌就是八角鼓(單弦)的前身。

據史書記載,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瓦刺軍進攻北京,兵部尚書於謙率領大軍出安定門迎敵,一舉擊斃了號稱「鐵頸元帥」的也先的弟弟索卯那孩,把瓦刺軍打得丟盔棄甲。於謙得勝,凱旋而歸。這是於謙保衛北京的一次大勝仗,在歷史上很有名。以後,到了祟楨十七年(1644年),皇帝朱由檢派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帶兵出安定門,開赴山西去打李自成的起義軍。軍隊剛走到涿州,迎頭碰上闖王的部隊,兵士不戰自潰,聞風喪膽而逃。李自成的大軍乘勝追擊,打下了北京城。朱由檢見大勢已去,只好在煤山上了吊。可見名曰德勝門,實際上勝敗都有。

北京內城有九門,這九門都有城樓和箭樓。可是德勝門的箭樓卻有點與眾不同。拿正陽門來說,箭樓下有門洞和城門,而德勝門的箭樓卻沒有門洞和城門,也是北京獨一無二的沒有門洞和城門的箭樓。

德勝門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在明朝嘉靖年間和清朝康熙年間都曾經重修過。民國初年也修繕過,因為財力不足,只修了半個城台就停工了。民國十三年,北洋政府索性將城樓拆掉,賣了木料,用這筆錢給政府官員發了薪金。

故宮

人們由故宮神武門進入御花園時,每每為回環園內的石子甬路所吸引而流連忘返。故宮御花園里的花石子路又稱石子畫,是由五色勻稱的石子綴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其中有花卉、人物、博古、建築、飛禽走獸及吉祥圖案等700多幅,色彩斑斕,豐富絢麗。

石子畫是用磚雕成花紋,或以瓦條組成花紋,然後中間填鑲石子,鋪綴各種圖案,如七巧圖、什樣錦、博古等。七巧圖是用長方、正方、菱形、梯形、矩形等為輪廓,中間鑲以花鳥植物圖案,有荷花鴛鴦、雙鳳花卉、鷺鷥蓮花、三松友鶴、鳴鳳在竹等。千姿百態,錯雜其中。什樣錦以石榴、蘋果、佛手、瓜、蝙蝠、古磬等為輪廓,畫面有二老觀棋、五子奪蓮、漁樵耕讀、犀牛望月、紅日出海、獅子滾綉球、漁家樂等,人物形象生動,極富情趣。博古是在多種形式的多寶格里,鋪綴上花瓶、盆景、花鳥、卷書、山子等古玩陳設,造型古樸,雕琢精細。

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宮廷深處有著一些反映民間生活的故事畫,畫雖俚俗而極詼諧幽默。其中一幅《怕媳婦圖》,畫面上表現了幾對夫妻,有的是男的跪在一條木凳上,頭頂油燈,妻子騎在他的身上;有的是男子跪在搓衣板上,頭頂一條板凳,妻子在一旁舉棍痛責。種種情狀,惟妙惟肖。一般男士至此均不欲多看,而太太們則細加欣賞。可謂大長女士們志氣,大滅男子漢威風了。

還有一幅《十八學士登瀛州圖》,描述唐太宗開文館招攬天下名士的情景。畫面上一位學士攬轡而行,悠然自得,小童挑著擔子,一前一後,不緊不慢地緩緩行走。人物不足半尺,而神態各異,舉止如生。

當年的能工巧匠構思十分神巧,如以正在啼鳴的公雞和牡丹表現「功名富貴」,以荔枝、桂圓、核桃寓意為「連中三元」,以一個裂開的石榴表示「多子多孫」,以五隻蝙蝠環繞一個「壽」字組成團花圖案象徵著「五福臨門」等。

御花園里的石子路縱橫花園南北,五顏六色,光潤華麗,結構精巧,優美別致。在電影《火燒圓明園》里曾給了它一個特寫鏡頭,雖只暫短的一瞥,卻引起人們美好的回憶。如至御花園觀光,可千萬注意足下,不要錯過欣賞石子畫的機會。

頤和園

在頤和園的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邊,是一座銅鑄的如真牛大小的牛,卧著,昂首凝視遠山近水。據說它是二百多年前,乾隆皇帝重修頤和園時鑄造的。

中國古代就有把銅比為金的說法。因此,不少人把這個銅牛就叫做金牛。乾隆皇帝還命匠人在牛的身上刻上了一首「金牛銘」。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大肆劫掠。有些洋人聽說昆明湖邊有金牛,就進園搜索,可是這頭牛又大又重,砍不動,搬不走,仔細看來乃是黃銅鑄成,就亂砍幾刀,連呼晦氣悻悻而去。

為什麼要在昆明湖邊鑄造這么頭牛呢?大體有這么幾種說法;

一是「五鎮」說。傳說北京城有金、木、水、火、土五大鎮物。大鍾寺有「鍾於」之稱的大鍾是金鎮,景山是土鎮,昆明湖則為水鎮。湖邊的銅牛是為了鎮水,

二是「洪水標志」說。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昆明湖在北京的西北,比紫禁城的地基高約十米,到了多雨季節,仔細觀察昆明湖水位與銅牛地基的距離,可據以做好城裡的防洪工作。

三是「牛郎織女」說。在昆明湖西堤的玉帶橋附近,有一個栽著不少桑樹的「耕織園」村。200年前,那裡的人們採桑養蠶,煞是熱鬧。而昆明湖東岸又有一頭銅牛,於是把前者比作織女,後者象徵牛郎了。

老北京的故事太多了,可惜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少,這可能是城市現代化的必然結果,也許人們應該反思一下這個問題了。(文/劉 鵬 摘自《中國地理未解之謎全記錄》)

《中華文摘》2007年10月23日

B. 北京的八大古建築是什麼

北京是歷史悠久的古都,珍貴的文物數不勝數,說它的古建築是這座專城市最有價值的不動產,應該屬沒有人反對。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是北京最知名的古代建築,在那裡人們可以瞻仰往日皇家的威儀。但是,一些不太被人注意的古建築,也包含了這座城市的很多故事,讓人回味不已。
http://www.chinanews.com.cn/gj/kong/news/2007/10-23/1057019.shtml

C. 想去北京的特色古建築玩,推薦幾個值得去的。兩日游

北京特色購物玩兒,到處都有,不用別人推薦,自己去就可以了,但是你的花了7000,甚至有的不讓回你進,你想去玩玩的,玩的時候隨隨便便,最後結果都沒有玩成功,也有可能白去一趟,因為現在北京最重要的古建築都已經被封閉了,答而不是叫你玩的,都已經參考價值了,所以說你不要亂去了,去了也沒有用,兩日游兩日游可以把北京玩個遍,但是三日游也不一定能夠把北京玩透,所以說你自己決定吧,不要叫我們來給你出主意吧。

D. 北京有什麼著名的古建築

北京故宮是著名的古建築

E. 北京有哪些古建築

太廟、紫禁城、盧溝橋、雍和宮、北海公園

一、太廟。

太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共有三重圍牆,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院。大殿聳立於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面闊十一間,進深四間,建築面積達224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築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

二、紫禁城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三、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四、雍和宮

雍和宮(The Lama Temple)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曾於此停放靈柩,因此,雍和宮主要殿堂原綠色琉璃瓦改為黃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

五、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

F. 北京古建築有哪些

(古建築)萬里長城
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工程艱巨,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萬里長城 八達嶺
八達嶺位於延慶縣,是明代長城保存得較完整的一段,其關城建於一五○五年(明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外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台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牆,依山勢修築,牆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台基,上部採用大型城磚砌築,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牆轉角或險要處,則築有堡壘式城台、敵台或牆台。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余,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牆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萬里長城 居庸關
居庸關位於昌平縣,是長城的一個主要關益。砌旁局山聳立,翠嶂重疊,中有長達二卜公里的溪行,俗稱關溝。這里地勢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把強征來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漢代沿稱,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此後各代仍稱居庸關口這里山巒間花木郁茂蔥籠,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疊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萬里長城 金山嶺
金山嶺在熱河灤平縣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因修築於燕山第一峰霧靈峰與古北口卧虎嶺之間的大、小金山之上,故有此名。此段長城建於一五七○年(明隆慶四年),相傳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譚綸修建的,約長三十公里,依山勢蜿蜒曲折,高低隱現,氣勢磅礴。由於這里地勢低緩,易攻難守,城牆修築得十分厚實堅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關要塞星羅棋布,樓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這些樓台形式各有不同,樓墩有方形、扁形、圓形等,樓頂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鑽天等形狀,此外還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長城沿線少見的庫房樓等。
萬里長城 黃崖關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三十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五五六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
萬里長城 山海關
山海關坐落河北省秦皇島東北,是中國華北與東北交通必經的關隘。一三八一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徐達在此修築長城,建關城設衛。關城北倚峰巒疊翠的燕山山脈,南臨波濤洶涌的渤海灣,因此得名。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四公里,高十四公尺,厚七公尺。有城門四座,東門最為壯觀,名鎮東,內懸「天下第一關」匾額,西門名迎恩,南門名望佯,北門名威遠,各門上都築城樓,城中心建鍾鼓樓,城外有護城河。
萬里長城 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是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但是早在漢隋兩代已建有墩台,由於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自古以來稱為「天下雄關」,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絲路必經之地。

桂林山水
桂林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遊區,千百年來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具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

桂林山水 獨秀峰
獨秀峰在桂林市區王城內,平地拔起,孤峰獨秀,人稱「南天一柱」。
獨秀峰的特點是平地拔起,孤峰聳立,四壁如削,挺拔秀麗。從西麓上山,登三百餘級到達山頂,縱目眺望,整個桂林山水畫卷展現眼前:奇秀俊美的點點孤峰四立,雲山重疊,灕江、桃花江、靈劍溪、小東、南溪、榕湖、杉湖等水景與奇峰相映襯,構成一幅絕妙的潑墨畫。
桂林山水 伏波山
伏波山在桂林市東北伏波門外,東枕灕江,孤峰挺秀,風景迷人,有「伏波勝景」之稱。
伏波山山腰處有觀景台,台上建癸水亭,到達山巔就可東矚七星岩,南眺象鼻山,西望獨秀峰,北瞻疊彩諸山。從山巔轉下,就到還珠洞,春夏水漲時,游洞要坐船;秋冬乾涸時,可沿洞道信步而行。至岩洞大廳,內有試劍石、千佛岩及許多書畫題刻,及著名的書畫家米芾的自畫像。
桂林山水 疊彩山
在桂林市北部,面臨灕江,遠望如匹匹彩緞相疊,故名,又稱桂山、風洞山。
山上建有於越閣、疊綵樓、仰止堂、一拳堂、疊彩亭、望江亭等,山南麓有登山古道,林水茂盛,一派蔥翠。疊彩山是市內風景薈萃之地,包括於越山、四望山、明月峰和仙鶴峰,人稱「江山會景處」。
桂林山水 七星岩
七星岩在在桂林市七星公園內。洞分上、中、下三層,猶如一條地下天然畫廊,遊程達八百米,有大象卷鼻,獅子戲球,仙人撒網,銀河鵲橋等景點。
岩洞共分成八個單元,即六洞天(洞中世界)、兩洞府(神仙府第),洞中有洞,連環套疊,變化莫測。色彩繽紛、千奇百怪的鍾乳石,結成多種山川人物、樹木禽獸,瑰麗多姿,琳琅滿目。
桂林山水 蘆笛岩
蘆笛岩在桂林市西北7公里處的光明山上,因洞口長有蘆荻草,其可制牧笛而命名。遊程約五百米,有獅嶺朝霞,青松翠柏,盤龍寶塔,簾外雲山等景點,有「天然藝術宮」之美稱,與七星岩並列為「桂林兩大奇洞」。
整個洞府的最大特色是,岩內的鍾乳石色彩非常鮮艷美麗,紅的如珊瑚,綠的如翡翠,黃的如琥珀,白的如羊脂,五彩繽紛,恰似神話中的仙宮那樣神奇。鍾乳石的形貌更是千態萬狀,忽而石柱擎天,忽而萬筍垂空;至於花果山、水簾洞、石獅、石馬、石鼓、石琴,諸般名物,維妙維肖,不可勝數。
桂林山水 灕江、陽朔
灕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第一流的旅遊勝地,人們到桂林游灕江,主要是從桂林乘船順流而下至陽朔這八十三公里的水程。
杭州西湖
美麗的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30多處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為引人入勝之處,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
杭州西湖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總面積達49平方千米。
杭州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5.6平方千米,湖周約15千米。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堤、白堤),三島(阮公墩、湘心亭、小溉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峰夕照、南屏晚鍾、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峰插雲、三潭印月)構成。西湖的美,不僅在猢,也在於山。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靈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星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在這群山中深藏著虎跑、龍井、玉泉等名泉和煙霞洞、水樂洞、石屋桐等洞壑。這些給湖山平添不少風韻。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這里原為南宋的御花園「聚景園」。沿湖廣植楊柳,每當煙花三月,如煙似霧的柳絲隨風搖曳,宛如翠浪翻空,在那望不盡的柳蔭深處,時而傳來啦咽的鶯啼聲,清脆悅耳十分動人,「柳浪聞鶯」即源於此。
三潭印月
又名小瘋洲,是外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系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疏浚西湖時用湖中淤泥堆積而成,原作放生池,所以九曲橋一帶的建築名稱都與此有關,如九獅石、開網亭、百壽亭等等。這一帶景色迷人,無論是晨光微煦,還是夕陽如丹,都讓人眷戀。
小瀛洲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島間橋欄相接,亭軒台謝點綴其間,水中金魚嫁游,岸上金桂婆娑,柳嫩花明風景誘人。中心綠洲「竹徑通幽」粉牆是一座藝術之牆,漏窗、竹影,充滿詩情畫意,令人遐想。來到島的南端,過「三潭印月」碑亭,站在「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湖面上有三座石塔,原建於宋,重建於明。塔高約2米,塔基為扁圓形石座,塔身為球形,中空,四周環有五個小圓孔,塔頂作葫蘆形。每至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宛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塔影、月影、雲影融成一片,夜景十分迷人。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西部之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我國最早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學術團體。它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學,開展篆刻創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的貢獻。社址倚山而建,園林布局小巧玲球,白牆素影,淡雅高潔,步道鋪砌塊石,廊架纏繞藤蘿,花影遍地,環境幽美,為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山間有竹閣、柏亭、四照堂、華嚴經石塔、漢三老石室等古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峙,山雖不高,但卻是總覽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姿革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冷印社,西麓有秋謹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平湖秋月
在白堤西端,為西湖十景之一。臨湖築有御書樓,樓前平台伸入湖中,三面臨水,台與湖面相平,是賞月現湖景的勝地。在皓月當空的秋夜,湖平如鏡,清輝如瀉。前人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黃龍洞
位於棲霞嶺麓,洞外豎有杏黃旗。有人說,西湖洞景,南數煙霞,北推黃龍,可見其景不凡。黃龍洞本為道宮,後改為供人游覽的園林,內有黃龍吐翠、方竹園、卧雲洞等景點。黃龍洞中黃龍吐水處的假山,全部用渾重的黃沙石依天然山勢疊成,是西湖假山洞景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假山半腰有一人工砌成的山洞,即古黃龍洞。山頂還有個寬敞的洞壑,常有霧氣彌漫,名卧雲洞,電影《白毛女》中喜兒與大春山洞相會等鏡頭就在此拍攝。黃龍洞今以民俗旅遊為特色,每天吸引很多遊客。
岳廟、岳墳
位於棲霞嶺南麓,面臨西湖,它是一座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主殿忠烈祠內有岳飛坐像,上懸「還我河山」四個大字。岳王廟西有岳墳,墓道階下兩邊的鐵欄里圍著害死岳飛的四個奸賊的鐵像:秦檜、王氏、張俊,萬俟蒿。他們都反剪雙手,跪在墓前,受盡人們唾罵。正如岳墓門上刻著的一幅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靈隱寺
位於杭州西北,前臨冷泉,面對飛來峰。寺始建於東晉,是我國佛教撣宗十剎之一,為西湖第一名勝。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系清代康熙所書。當年康熙南巡至杭州,登上北高峰,觸目所見,雲林漠漠,煙霧飄渺,而靈隱寺隱現於其中,遂即景題署此四字。正殿大雄寶殿為單層三檐歇山式建築,高達33.6 米,其規模之巨,為國內罕見。殿中釋跡牟尼說法像是1956年由浙江美院專家與民間藝人合作,用24塊香樟木雕成,佛像高9.1米,加L蓮座、須彌座、石壇,通高19.9米。大雄寶殿佛像後壁反面為「五一三參」彩色壁塑,講的是善財童子為成就怫道,在文殊菩薩指點下,南遊l10個城市,參拜了53位名師,最後遇見普賢菩薩遂修成正果。壁塑中所顯示的乃是善財第27次參拜到觀音菩薩時的情景,童子合一,正在參見,觀音手持凈瓶,正在傾注法水以普渡眾生。在這萬一三參中有二位不屬天界的特殊人物:濟公與瘋僧。靈隱以有此兩位人物而白豪。
虎跑泉
與龍井、玉泉並列為西湖三大名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稱」。「龍井茶葉虎跑水」為「西湖雙絕」。
六和塔
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塔八面七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塔頂有燈,夜間可為船隻導航。登塔俯瞰,錢塘風光一覽無余。
九溪十八澗
位於西湖西部群山中,這里有九條溪,十八條澗匯集於此,因此在曲折幽逮長達4千米的幽谷中,皆是「重重疊疊山,彎彎曲曲路,叮叮哆嗚泉,高高下下樹」,山野情趣濃得令人心醉。
龍井
在西湖西山鳳凰嶺上,為西湖風景區三大名泉之一,泉水出自山岩石隙,清涼甘冽,大旱不枯,四時不絕,取小棍攪拌井水,水面會出現蠕動的分水線。

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她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故 宮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 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故 宮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故 宮 保和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里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故 宮 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出。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欞柩停在此殿。
故 宮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後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璽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鍾;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故 宮 坤寧宮
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沈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故 宮 御花園
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築二十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

蘇州園林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緻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蘇州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我國四大古典名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明代監察御史王獻臣歸隱之居,取古人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的語意而名,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拙政園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三分之一,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西部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
蘇州園林 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所謂自然,一是不矯揉造作,不亡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跡;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築一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一百餘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一體,此可謂借景的典範。
蘇州園林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
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蘇州園林 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凈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采。全園建築布局結構嚴謹,尢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蘇州園林 網師園
網師園,地處葑門內闊家頭巷,後門可達十全街。全園佔地約八畝余,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網師園原稱「漁隱」,清代宋宗元購之,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思」諧音,更名「網師園」。
黃 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西北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向以「三奇」、「四絕」名冠於世,其劈地摩天的奇峰、玲瓏剔透的怪石、變化無常的雲海、千奇百怪的蒼松,構成了無窮無盡的神奇美景。黃山一九九零年被列入「世界遺產(文化和自然)」名錄。
明代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對黃山作的極高的評價。古人還有「天下名景集黃山」之說,意即天下名山有的優點,黃山都具備。
迎 客 松
「奇松」是黃山「四絕」之一,其中名氣最大的當然非「迎客松」莫數。
迎客松位於黃山「玉屏峰」正面的「玉屏樓」前,枝幹彎曲,酷似張開手臂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四周的鐵鏈上栓滿了各式各樣的小鎖,寄託著一個個美好的祝福。
日 出
黃山日出時,霞光和太陽穿雲破霧,致使雲海盡染,金光穿射,絢麗奪目。
黃山觀日處,其一是黃山的第二高峰光明頂,此處因地勢高曠,為看日出、觀雲海的好地方;其二位於獅子峰腰部的清涼台上,此處海拔觀日出和雲海的最佳處。
雲 海
高山,一般都可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可以說是一大奇觀,特別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
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地名亦因此而叫西海、東海、前海、後海。
奇 松
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其中著名的松樹有迎客松、卧龍松、黑虎松、麒麟松、蒲團松等30餘株。
遍布峰壑的黃山松,破石而生,盤結於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余風牙決壑之中,或雄壯挺拔,或婀娜多姿,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黃山無時不松,奇特的古松,難以勝數。多少年來,它們抵禦風吹雨打,霜劍冰刀,吸取岩石中的點滴水分和營養,迎著陽光穩穩地屹立於峰崖之上。
怪 石
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其中著名的怪石有「飛來石」、「猴子觀海」、「夢筆生花」、「仙人下棋」、「犀牛望月」、「金雞叫天門、」「孔雀戲蓮花」等等。

長江三峽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因中國政府築壩建三峽水利工程而受損,多數景點或搬遷或沉於水中。
三峽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二百公里。
長江三峽 瞿塘峽
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黛溪,峽長八公里,航道窄處不足百米,於此驚心動魄的雄健氣慨的領略中,還可在兩岸的山岩上觀賞到鐵鎖關、偷水孔、鳳凰飲泉、粉壁石刻、孟良梯、倒吊和尚、風箱峽、七道門、古棧道等多處奇觀。
長江三峽 巫峽
巫峽西起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其代表性景觀「雲雨巫山十二峰,皆在巫山縣境內,又主要集中在青石鎮一帶。最富魅力的是神女峰,傳說那亭亭玉立的秀美石柱和伴著她的雲雨諸峰,是幫助大禹治水並為船工導航的天上仙女們的化身,這些山峰各有風姿,人們依其身影取了十二個美妙的名字。
長江三峽 西陵峽
在湖北秭歸、宜昌兩縣境內,東起香溪口,西至南津關,約長七十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一個,以灘多水急聞名。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而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肝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長江三峽 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長江北岸的奉節縣東,瞿塘峽口,兩千多年以前是古代巴國的奠基之地,兩漢末年公孫述據蜀為王,由成都遷來魚腹,築城以自固。傳說築城的水井裡有白氣騰空,公孫述認為是白龍飛升的徵兆,遂自立為白帝,其城稱「白帝城」。
三國時,蜀漢劉備臨終前在此把政權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丞相諸葛亮,這就是「白帝城託孤」。明朝嘉靖年間,將城內原供奉公孫述的白帝廟改祭祀劉備和諸葛亮,建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陳列隋代以來碑刻74通,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長江三峽 張飛廟
張飛廟依山取勢,背卧蔥蘢古木,俯臨浩浩長江,側伴飛泉幽潭,素有「巴蜀一勝境」之譽。
主要建築有紀念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結義樓,祭祀張飛的正殿,寄託張飛對關羽思念的望雲軒,以及紀念傳說中的張飛神靈為上下舟船助風的三十里的助風閣等。另外,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在雲陽客居,寫了許多以杜鵑和明月為題的詩篇,所以又在這里修了紀念杜甫的杜鵑亭和得月亭
承德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位於市區北半部,佔地面積五百六十四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和著名的文物風景區,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台、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與自然山水相輝映,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構成了一幅千姿百態的立體畫卷。
承德避暑山莊 宮殿區-煙波致爽殿
煙波致爽殿:萬歲照房北行過門殿,再北有殿七楹,(現代建築)位於西長安街的國家大劇院,建議你沿著長安街沿線走一遍,有很多現代建築。

西直門公交換乘站
北京西站候車大廳
首都機場候機廳
白石橋國家圖書館
潘家園首都圖書館
亞運村,
北三環中國科技館

豐台體育館,奧體中心,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文物級的
頤和園 北海 天壇 故宮

G. 北京有什麼古建築

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皇家建築
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

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四合院和胡同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傳統住宅的統稱。北京四合院源於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築。
廟宇
北京現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雲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雲觀等。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等。
中軸線
北京中軸線是指元、明、清時的北京城的中軸線,北京的城市規劃具有以宮城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特點。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鍾鼓樓,長約7.8千米。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前門箭樓,正陽門,中華門,天安門,端門,午門,紫禁城,神武門,景山,地安門,後門橋,鼓樓和鍾樓。從這條中軸線的南端永定門起,就有天壇、先農壇;太廟、社稷壇;東華門、西華門;安定門,德勝門以中軸線為軸對稱分布。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曾經說:「北京的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永定門、中華門、地安門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拆毀,後重新修建了永定門城樓。[21]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
城池
北京城池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築的總稱,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瓮城、角樓、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禦體系。北京城門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門的總稱。根據等級以及建築規格的差異,分為宮城城門、皇城城門、內城城門、外城城門四類。明清北京城有宮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

H. 北京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古建築還有哪些著名的現代建築

  • 古建築: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北海、中南海、太廟、白塔寺、雍和宮、東岳廟、潭柘寺、紅螺寺、長城。

  • 現代建築:中央電視台、人民大會堂、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銀河SOHO、望京SOHO、國貿、新保利大廈,另外還有各種美術館展覽館。

I. 北京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

我說吧我從小復長在東城制大學學的是旅遊管理而且有導游證的

故宮(其實是東西兩城平分的)

地壇(可能因為從小長在這里所以每次給外國朋友介紹時都會說)

雍和宮

勞動人民文化宮(是過去的太廟)

國子監的孔廟

聞天祥祠

鍾鼓樓

其實好多東城的中學過去是王府(27中24)其實最具代表應該是你腦海里抹不掉的不用問大家我們給你列舉的是我們腦子里的心裡的到那兒也不會丟掉的只是希望你參考

J. 北京有什麼著名的古代建築

最有名的你應該都知道吧,有故宮、天壇公園、頤和園、北海公園、中南海、太廟、白塔寺、天寧寺、雍和宮、東岳廟、廣濟寺、潭柘寺、紅螺寺、長城就更不用說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