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桐城的旅遊景點

桐城的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0-12-29 10:56:39

A. 安徽桐城有旅遊景點

桐城文廟是國家級3A景點,六尺巷,文和園,披雪瀑等名勝景點,擁有桐城青年旅行社等企業 六尺巷桐城八景——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鍾、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市 區 桐城文廟(桐城派陳列館、桐城博物館、嚴鳳英陳列館)、六尺巷、宰相府、懿德流芳牌坊、東大街 桐城文廟古建築群、南大街古建築群、告春及軒、鳳儀里、瀟灑園、講學園、桐中校園、惜抱軒、半山閣、渡江戰役指揮所、左公祠、姚瑩故居、吳越故居、紫來橋、凈土蓮社、古靈泉、仙姑井、芹菜田等 。
城 郊 披雪瀑、西山公園、望湖亭、祈雨亭、一笠庵、石門沖、投子山、投子寺、投子曉鍾、趙州橋、卓錫泉、盛儀墓表石刻等。
龍 眠 龍眠山風景區、龍門、頌嘉湖(境主廟水庫)、碾玉峽、繞雲梯沖、瓔珞崖、媚筆泉、觀音崖、雙溪草堂、別峰庵、椒子崖、玉龍峽、賜金園、文和園、相國橋、龍眠山莊、大龍井瀑布、黃草寨、姚瑩墓等
白 馬 白馬寺等。
孔 城 孔城老街、桐鄉書院、藻青山、箱石山、沙子崗、桐梓晴嵐、孔城暮雪、荻埠歸帆、十里柳堤、白兔湖、戴名世墓、戴鈞衡墓等。
高 橋 南山橋、白兔湖等。
興 店 金牛湖(東風水庫)、馬尾松人工林等。
大 關 古洞岩、硤石關等。
卅 鋪 龍頭山、雙忠墓等。
呂 亭 魯王墩、魯王河、魯肅讀書亭、半天山居、望曹尖、試劍嶺、洞賓泉、谷林寺、雙龍水庫等。
中 義 老關嶺、楊頭茶園等。
黃 鋪 城西湖(牯牛背水庫)、程芳朝墓、檀香崖等。
唐 灣 百丈崖、二姑洞、三芝庵、椒岩古民居等。
大 塘 桐舒古隘口、民主縣政府舊址等。
陶 沖 王屋寺塔墓群、三道岩等。
青 草 大沙河、青草老街、釣魚寺(潛山)、太平庵、梅城寺等。
掛車河 掛車山、桃花洞、掛車河、水庫大壩等。
老 梅 老梅樹街、銀杏林等。
范 崗 山考山老尖、朱邑墓等。
金 神 金神墩、施從雲墓、六兒城遺址等。
嬉子湖 松山、落鳳窩、嬉子墩、嬉子湖、余珊墓等。
香 鋪 馬家宕、趙汝墩圩等。
新 渡 人形河、掛車河、柏年河等。
雙 港 大橫山、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妲妃台、吳鰲墓等

B. 安徽重點發展五大城市有哪些

安徽省社科院通過綜合評定,定量測評各地發展情況,根據模型計算結果,安徽“發展指數”前5名的城市分別為合肥、蕪湖、黃山、馬鞍山和宣城市。

宣城市創新發展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在全省范圍內處於領先水平,而其他指標排名相對靠後。協調發展中,縣域GDP佔全市比重這項指標處於全省領先水平,而二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排名相對靠後。綠色發展中,萬元GDP水耗和萬元GDP占城市建設用地這兩項指標都排在全省第一。

C. 安慶有哪些旅遊景點


1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譽為「江淮第一山」,是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絕,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嶽」,區內「峰雄、石奇、洞幽、水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於一身。景區共有七大景點,有標志景觀最高峰——天柱峰、號稱「花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劉源紮寨抗元的總關寨、高山人工湖煉丹湖等勝景,還有人稱「江淮第一漂」的潛河漂流。

天柱山是古皖文化薈萃地。道教尊其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石牛古洞摩崖石刻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

天柱山所處的潛山縣是七仙女的故鄉,「中國第一長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更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的故鄉。境內現仍有三國時大喬、小喬梳妝的胭脂井、孔雀墳及著名的薛家崗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聳立,一柱擎天,渾身石骨,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贊譽。


我的團長我的團,一個人的團隊★—————侵日華軍—————★

如果答得太好了,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ω^ 謝謝您的支持!!)o(∩_∩)o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o(∩_∩)o

原創只為你,施主的採納,是貧道修行的動力!!!

D. 桐城有哪些好的旅遊景點

文廟、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園等等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經濟協作區腹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餘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網路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餘年,擁有作家1200餘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餘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雲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E. 安慶旅遊景點有哪些

1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譽為「江淮第一山」,是世界地質公園。
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絕,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嶽」,區內「峰雄、石奇、洞幽、水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於一身。景區共有七大景點,有標志景觀最高峰——天柱峰、號稱「花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劉源紮寨抗元的總關寨、高山人工湖煉丹湖等勝景,還有人稱「江淮第一漂」的潛河漂流。
天柱山是古皖文化薈萃地。道教尊其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石牛古洞摩崖石刻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
天柱山所處的潛山縣是七仙女的故鄉,「中國第一長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更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的故鄉。境內現仍有三國時大喬、小喬梳妝的胭脂井、孔雀墳及著名的薛家崗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聳立,一柱擎天,渾身石骨,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贊譽。

2迎江寺
迎江寺,原名「萬佛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稱「迎江寺」。迎江寺是組古建築群,為沿江一顆古建築明珠。數百年來香火奇旺,久盛不衰,僧徒曾達千人。歷代名流名宦紛紛蒞寺攬勝,吟詩作賦。
迎江寺佔地3萬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振風塔、毗廬殿、藏經樓、人士閣、法堂、廣嗣殿等建築組成。天王殿、大雄寶殿建築在高台上,十分雄偉,為硬山頂、小青瓦屋面。毗廬殿重檐歇山頂,粘土筒瓦,有發戲、提棧,無斗拱。藏經樓為現代式重檐歇山頂,小青瓦屋面,是近代寺院建築。塔頂是八方體須彌勒座,上接覆缽、相輪、瓶等,以銅軸相連構成塔剎。
寺內文物珍藏十分豐富,最有價值者為明朝金粉寫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 。此經用金水在瓷青紙上寫成,趙體楷書,筆法莊重秀逸;經書中有50幅佛像和菩薩度化眾生圖,畫法技術高超,被國家定為一級文物。

3菱湖風景區

菱湖以多菱而得名,原是一片天然湖泊,與石塘湖、破罡湖相通。辛亥革命前後建園,面積38.64公頃,是安徽省建成最早的園林式公園,以「菱荷景觀」和」菱湖夜月」景點聞名。
菱湖曾是歷代兵家必爭的古戰場,太平軍三克安慶及著名的安慶保衛戰都曾在這里留下遺跡。
菱湖風景區的范圍是龍眠山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北、湖心中路西側綠地以東、菱湖北路以南的區域,包含菱湖公園,蓮湖公園,皖江公園和文化廣場四大景區,共由五個湖泊組成,分別是菱湖、蓮湖、小菱湖、東湖、西湖,其中東湖和西湖並稱為大湖

4振風塔
迎江寺雄峙於城東大江之濱。古稱護國永昌禪寺,又名萬佛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年),在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由邑紳阮自華募資重修,殿宇華麗,氣勢宏偉,為沿江名剎。
該塔為樓閣式磚石結構,八角七層,整體輪廓呈圓錐體形。底層建有寬大的基座,各層塔心室均為八角形。每層皆有腰檐平座,檐下為雙抄華拱,出兩跳。塔剎由八角形須彌座、園形覆缽、球狀五重相輪和葫蘆形寶瓶構成。塔內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彌勒佛和五方佛,塔身嵌有磚雕佛像、歷史神話故事雕像1000餘尊及碑刻54塊。

5司空山
司空山風景區位於岳西縣城西南70公里處,其淵源於周,開發於漢,盛極於唐。一峰玉立,直指雲天。山勢雄渾奇秀,景色幽深奇幻;山間雲霧繚繞,晨鍾暮鼓迴旋。漢代,梅福(字子貞)和左慈道長都I/刁隱此山。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賜銀敕建「無相禪寺」,造僧房5048間,下設九庵四寺,司空山一時僧尼雲集,香客盈門,盛況空前。
公元577年,佛教禪宗二祖(中華禪宗始祖)慧可大師受達摩,心法護經像南下隱居此山,並在此開宗說法,傳衣缽於三祖僧璨,從此,司空山成為中華佛教禪宗之發祥地,在佛教界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唐代詩人李白曾隱居於此,飽覽勝景後,寫下了飄逸放曠、千古傳誦的《避地司空原言懷》、《瀑布》等詩篇,並刻於太白書堂故址後的石壁上。歷代文人雅士紛紛前來,登高參禪、拜佛祖、訪仙蹤,遍題詩刻100餘處。司空山著名的景觀有:二祖禪剎、太白書堂、如來安禪、司空佛光、北嶺松風、烏牛古石、南崖瀑布、祖師洞、傳衣石、講經台、應子石等。

6小孤山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是萬里長江的絕勝,江上第一奇景,以其獨立無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婦女上的發髻,山體奇特秀美,東看一支筆,西望太師椅。南觀如撞鍾,北觀嘯天龍。
自上而下,365級石階迂迴曲折,沿途可覽一天門、龍而洞、彌陀閣、先月樓、聖母殿、半邊塔、界潮祠、梳妝亭 、御詩碑諸景。上東山險峰,可俯看郎君山與一滴泉。繞山麓行,看海眼,攔江石,龍角石,古生物化石諸景,美不勝收。歷代帝王將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詩詞楹聯數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賞。山上古剎啟秀寺供奉有媽祖聖像,是中國長江中唯一一座媽祖廟。

7花亭湖
花亭湖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境內,地處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與皖西南其他景區地域相連、資源相補、人文相緣。境內山清水秀,古跡濟盛,人文薈萃,物產富饒。自然景觀清新絢麗,湖光山色獨具特色。碧波盪漾的花亭湖中眾多的島嶼與周圍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暉映,相得益彰。

8桐城文廟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春秋時期,即稱桐國,唐至德初置縣,1996年撤縣設市。桐城文化起源於宋,崛起於明,鼎盛於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桐城文廟、六尺巷是桐城文化和桐城精神的重要見證。 文廟位於桐城市府廣場,始建於元朝延佑初,明清十九次修葺,是元明清以來桐城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群。
文廟佔地3200平方米,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由門樓、宮牆、泮池、泮橋、大成門、崇聖祠、土神祠、東西長廡等建築構成。門樓正面鎏金「文廟」二字,系趙朴初題書。

9天龍關
天龍關風景區,號稱「南天一關」,又稱「天柱山下一奇『關』」。由來是「自古通南一條道,歷代兵家爭此地」。天龍關以其兩邊山勢險峭,峽谷深幽,地貌形似一條上天飛龍,氣勢磅礴而得名。天龍關景區內外交通便捷,大型停車場、遊客接待中心一應俱全;天龍關景區內古木蔥郁,幽谷縱深,飛瀑濺玉,湖光粼粼,也是國家AAA級風景區。
悠長的古皖文化,積淀出天龍關厚重的人文底蘊。千古絕唱的《天仙配》,象徵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愛故事的《孔雀東南飛》無不令人嘆之、趨之。天龍關景區有灌木林海、百畝栗園、千畝竹海、花開四季、奇石幽谷、山澗古泉、飛瀑成群,有周初古戰場,英王陳玉成的躍馬寨,清代古民居,道光年間大石缸,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斗地,這里還是央視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天仙配》外景拍攝基地。

10孔城
相傳自三國吳將呂蒙屯兵築城於此而得名。位於桐城市東部,與廬江縣、樅陽縣接壤。全鎮區域面積167.22平方公里,轄24個村,2個居委會,人口9.1萬人,是桐城市的東部重鎮、經濟強鎮和人口第一大鎮。1999年列為安徽省省級中心鎮,榮獲省社會治安模範鄉鎮、安慶市文明鄉鎮、安慶市發展鄉鎮企業十強鄉鎮、安慶市小康鄉鎮。2006年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孔城老街座落於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孔城鎮境內,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孔城老街作為連接巢湖地區和長江地區的重要水運碼頭日益繁榮,太平天國時期,孔城遭到破壞,但不久即恢復,現有老街即太平天國以後建設的。老街綿延數里,分為十甲。每甲之間有閘門隔擋。街道南北走向,全長2公里,有主街一條,橫街兩條,另有三巷一弄,總面積17萬平方米。

F. 安徽桐城旅遊景點有哪些

文廟、六尺巷、孔城老街、文和園等等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經濟協作區腹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餘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網路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餘年,擁有作家1200餘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餘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雲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