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周邊旅遊景點大全
A. 白銀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有水的地方最好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石林景區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其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千峰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庄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該區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岩、休閑度假以及地質考察並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漠敦煌》等播出後,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遊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衛沙坡頭等旅遊景區相毗鄰,形成黃金旅遊線路。
景區內主要服務項目有: 一、體驗風情畜力車
飲馬溝至觀景台山腳下,來回里程共計9公里,畜力車將是您代步暢游石林的最好工具,這里你可以感受到當地老鄉純朴的民風,興致到來唱一段西北小曲,讓你真正融入到西部粗曠的文化氛圍中來。畜力車一車可乘坐3-4人,由管理人員統一派車,統一價格,統一收費。
二、黃河漂流羊皮筏子
黃河文化中羊皮筏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人在筏上,筏在河中,兩岸景緻似巨幅畫卷,在您面前綿延開來,沿河風情盡收眼底,滔滔黃河水載著千年的沉重滾滾而去……。在渡口處我們設立了專用碼頭,統一管理,統一售票,統一派筏,統一服裝,統一宣傳,讓您玩的開心,游的盡興。
三、龍灣古水車
滔滔黃河水自西向東,奔流不息,而水車正如黃河母親的珠瓚,千百年來在沿黃兩岸,以其獨有的風姿留傳至今。自明嘉靖年間段續發明水車至今,幾百年來世事蒼桑,水車在原有引流灌溉的主要功能上,同時附加了豐富的旅遊內涵。
四、人間仙境盤龍洞
黃河石林,山峰林立,座座相連,峰林之中有一仙洞名曰:「盤龍洞」。洞頂有天然形成的太極圖,圖內龍鳳呈祥。盤龍洞深16米,寬13米,高3-4米,最高處達8米,洞內常年恆溫在17O左右。洞內有一寺「興龍寺」,此處歷代以來為附近百姓的宗教聖地,內供神像與神龕,百年來敬受四方香火,靈氣畢露,每至初春、初秋便有霧氣自洞口漂出,如龍口之仙氣,十分神奇。實因洞內外溫差較大,外界濕度變大後,自然形成霧氣。
五、「農家樂」西部鄉俗游
老龍灣受黃河母親的滋潤、石林諸山神的守護,繼承了幾百年豐富而濃厚的黃河文化底蘊,民風純朴,民間文藝豐富多彩,而「農農樂」正是你體驗西部文化最直接的窗口。石林景區現有「農家樂」26家,可為您提供餐飲、住宿及各種娛樂的全面服務。
六、風情萬種的篝火晚會
河風吹過,美酒漂香,烤全羊在雄雄篝火中泛著亮光,滴落於火堆中的落油,「噗哧」一聲竄起一箭火苗,音樂在曠野中回盪,熱情的民族姑娘和小夥子帶著您載歌載舞,這就是黃河兩岸風情萬種的篝火晚會。
七、宗教聖地清涼寺
黃河北岸有一佛教聖地清涼寺,經歷數次浩劫,但在信徒虔誠的保護下,依然屹立,這里梵音漂渺,吉祥和瑞,是喧囂紅塵之外的一方靜土。
八、其它服務項目
壩灘的滑沙、撿黃河奇石、沙灘排球以及石林景區內獵奇探險都將是您盡興的娛樂項目。
龍灣村——懸崖下的村莊 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
龍灣村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的中泉鄉,距景泰縣60km,距白銀市70km。2013年甘肅省景泰縣龍灣村榮獲「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黃河九曲,龍灣多嬌,新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黃河石林就高聳在這黃河兩岸。從石林觀景台俯瞰:周圍峽谷絕壁凌空,自然造型多姿傳神。龍灣村莊與壩灘戈壁一河之隔,屋舍錯落有致,炊煙裊裊,還有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構成了一幅幽遠、蒼茫的西部風情畫。
旅遊業形成前,村中都以蘋果雪梨和大棗等水果支柱產業為主,輔以漁業。隨著黃河石林景區的一天天升溫,給居住在龍灣村的人們帶來豐厚的旅遊收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民辦起了農家樂,通過政府補貼、農戶自主投資方式,邀請專家對龍灣村民居進行考察與規劃,引導農家樂向規范化、標准化方向發展,優質稱心的服務和具有當地風味的農家特色菜餚吸引了大量遊客。目前村上已發展農家樂80多戶,一次性住宿接待量可達3000多人,農家樂年收入超過500萬元。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照優勢,使龍灣村產出的水果具有格外的香甜口味。客人們在農家樂吃住之後,大都會帶一些特色水果回家。水果打開了銷路,促進了特色林果種植的大力發展。現如今,村裡林果面積已達2000多畝,佔全村水澆地的87%,每年四五月份,村內果花飄香,紅粉成堆,農舍變成花的海洋。給古老的黃河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西番窯——被國務院名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景泰縣中泉鄉三合村因完整保存著祖先居住過得大量石窯洞,而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這一發現和命名,喚醒了沉睡千年的歷史古跡,打破了三合村發展經濟的傳統模式,催生了一個「打傳統牌,建文化村,創旅遊區」的新發展思路。
這些窯洞被歷史文物專家稱為二十一世紀甘肅考古工作的一大發現。它的神奇不僅僅在於功能和構造的絕無倫比,還在於它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澱,是古絲綢路的必經之地,1936年,紅四方面軍強渡黃河後在此窯洞居住。
西番窯素有文化盛地和文墨之鄉的美譽。
早在明末清初,此地的文化就比較發達,清道光年間,就出了張蘭、張蕙兩個廩生秀才。張蘭、張蕙師出本族私塾先生張克家,張克家先生來自榆中清城,是蘭州府增廣生員,應西番窯曾、張二姓以三十二畝水地重金聘請而來,後也落戶西番窯。並長期在西番窯或胡麻水設私塾講學,他的學生在西番窯還有貢生曾葆英、張汝智,在腦泉有車貢,吳川有狄貢,胡麻水有蘆貢,尾泉有尚貢等。高薪聘請張克家先生,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引進人才,張先生是引領西番窯周邊幾十里景、靖、皋三縣文化發展的拓荒者。後張蘭、張惠又設塾館講學,清翰林學士(進士)六品工部正事戚維禮即為張蘭之門生。到清末及明國時期,此地的名人文士就更多了,如貢生曾葆英、張汝智等。清乾隆五十年,鴻雁張氏七世祖元棟即為特授典史。還有後來的儒學生員、儒學增生、八品壽官就更多了。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西番窯堡子內又開設了小學堂。至民國元年,小學堂又更名為小學校。至1919年五四運動暴發,新文化運動在全國興起,地方名人文士又倡導在西番窯大沙河南岸新建了初級小學。
到1939年,又將初級小學擴建為新式完全小學。此後其教育質量很快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前後,鄰近幾十里的景、靖、皋三縣學子皆慕名來此求學,並多以優異成績升入靖遠及省城蘭州各類學校深造,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
全國解放後,這里也是人才輩出。據統計,建校百年來,有2000多學子走出校門,其中升入大中專學校者達400多人;走出西番窯,走向四面八方參加祖國建設者有700多人;其中廳局級幹部7人,縣團級40多人,鄉科級100多人,博士、博導、教授3人,碩士20餘人,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近70人;還有在工商企業界的數十人中,資產達百萬、千萬及億元者皆有。這里之所以人才輩出,就是因為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一代一代人都能熱心捐資助學,能為學校出錢出力,這里的人們都引以為榮。
B. 白銀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黃河石林
2法泉寺
3紅軍會師樓
4紅軍長征勝利景園
5永泰古城
6剪金山
7五佛沿寺石窟
甘肅省白銀市靖遠臨縣景泰縣的黃河石林,是最為一看的景點。成龍和韓國女影星金喜善合作拍攝的電影《美麗的神話》的外景地,就是在這里。另外,靖遠的羊羔肉是非常有名的。我在蘭州大學讀碩士期間,常常約上3、5人到位於二熱附近的德祥樓去,就要靖遠羊柔來涮。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里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
石林由桔黃色砂礫岩構成,高度80-100米,最高處達200餘米。景區內峽谷蜿蜒,峰林聳立,絕壁凌空,氣勢磅礴,自然造型多姿傳神,以奇、雄、險、古、野、幽見長。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靜中有動。龍灣綠洲與壩灘戈壁,兩種生態,一河之隔,對比強烈,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黃河九曲,龍灣多嬌。徜徉景區,色彩、形態、險易、曲直、明幽、古新等多有變化,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景區內有自然景點多處,各具特色。
C. 白銀附近有沒有好玩的地方,想出去走走,不想太遠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石林景區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規模宏大,佔地約平方公里。其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千峰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庄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該區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岩、休閑度假以及地質考察並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漠敦煌》等播出後,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遊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衛沙坡頭等旅遊景區相毗鄰,形成黃金旅遊線路。
景區內主要服務項目有: 一、體驗風情畜力車
飲馬溝至觀景台山腳下,來回里程共計9公里,畜力車將是您代步暢游石林的最好工具,這里你可以感受到當地老鄉純朴的民風,興致到來唱一段西北小曲,讓你真正融入到西部粗曠的文化氛圍中來。畜力車一車可乘坐3-4人,由管理人員統一派車,統一價格,統一收費。
二、黃河漂流羊皮筏子
黃河文化中羊皮筏子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人在筏上,筏在河中,兩岸景緻似巨幅畫卷,在您面前綿延開來,沿河風情盡收眼底,滔滔黃河水載著千年的沉重滾滾而去……。在渡口處我們設立了專用碼頭,統一管理,統一售票,統一派筏,統一服裝,統一宣傳,讓您玩的開心,游的盡興。
三、龍灣古水車
滔滔黃河水自西向東,奔流不息,而水車正如黃河母親的珠瓚,千百年來在沿黃兩岸,以其獨有的風姿留傳至今。自明嘉靖年間段續發明水車至今,幾百年來世事蒼桑,水車在原有引流灌溉的主要功能上,同時附加了豐富的旅遊內涵。
四、人間仙境盤龍洞
黃河石林,山峰林立,座座相連,峰林之中有一仙洞名曰:「盤龍洞」。洞頂有天然形成的太極圖,圖內龍鳳呈祥。盤龍洞深16米,寬13米,高3-4米,最高處達8米,洞內常年恆溫在17O左右。洞內有一寺「興龍寺」,此處歷代以來為附近百姓的宗教聖地,內供神像與神龕,百年來敬受四方香火,靈氣畢露,每至初春、初秋便有霧氣自洞口漂出,如龍口之仙氣,十分神奇。實因洞內外溫差較大,外界濕度變大後,自然形成霧氣。
五、「農家樂」西部鄉俗游
老龍灣受黃河母親的滋潤、石林諸山神的守護,繼承了幾百年豐富而濃厚的黃河文化底蘊,民風純朴,民間文藝豐富多彩,而「農農樂」正是你體驗西部文化最直接的窗口。石林景區現有「農家樂」26家,可為您提供餐飲、住宿及各種娛樂的全面服務。
六、風情萬種的篝火晚會
河風吹過,美酒漂香,烤全羊在雄雄篝火中泛著亮光,滴落於火堆中的落油,「噗哧」一聲竄起一箭火苗,音樂在曠野中回盪,熱情的民族姑娘和小夥子帶著您載歌載舞,這就是黃河兩岸風情萬種的篝火晚會。
七、宗教聖地清涼寺
黃河北岸有一佛教聖地清涼寺,經歷數次浩劫,但在信徒虔誠的保護下,依然屹立,這里梵音漂渺,吉祥和瑞,是喧囂紅塵之外的一方靜土。
八、其它服務項目
壩灘的滑沙、撿黃河奇石、沙灘排球以及石林景區內獵奇探險都將是您盡興的娛樂項目。
龍灣村——懸崖下的村莊 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
龍灣村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的中泉鄉,距景泰縣60km,距白銀市70km。2013年甘肅省景泰縣龍灣村榮獲「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稱號。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黃河九曲,龍灣多嬌,新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黃河石林就高聳在這黃河兩岸。從石林觀景台俯瞰:周圍峽谷絕壁凌空,自然造型多姿傳神。龍灣村莊與壩灘戈壁一河之隔,屋舍錯落有致,炊煙裊裊,還有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構成了一幅幽遠、蒼茫的西部風情畫。
旅遊業形成前,村中都以蘋果雪梨和大棗等水果支柱產業為主,輔以漁業。隨著黃河石林景區的一天天升溫,給居住在龍灣村的人們帶來豐厚的旅遊收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民辦起了農家樂,通過政府補貼、農戶自主投資方式,邀請專家對龍灣村民居進行考察與規劃,引導農家樂向規范化、標准化方向發展,優質稱心的服務和具有當地風味的農家特色菜餚吸引了大量遊客。目前村上已發展農家樂80多戶,一次性住宿接待量可達3000多人,農家樂年收入超過500萬元。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照優勢,使龍灣村產出的水果具有格外的香甜口味。客人們在農家樂吃住之後,大都會帶一些特色水果回家。水果打開了銷路,促進了特色林果種植的大力發展。現如今,村裡林果面積已達2000多畝,佔全村水澆地的87%,每年四五月份,村內果花飄香,紅粉成堆,農舍變成花的海洋。給古老的黃河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西番窯——被國務院名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景泰縣中泉鄉三合村因完整保存著祖先居住過得大量石窯洞,而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這一發現和命名,喚醒了沉睡千年的歷史古跡,打破了三合村發展經濟的傳統模式,催生了一個「打傳統牌,建文化村,創旅遊區」的新發展思路。
這些窯洞被歷史文物專家稱為二十一世紀甘肅考古工作的一大發現。它的神奇不僅僅在於功能和構造的絕無倫比,還在於它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澱,是古絲綢路的必經之地,1936年,紅四方面軍強渡黃河後在此窯洞居住。
西番窯素有文化盛地和文墨之鄉的美譽。
早在明末清初,此地的文化就比較發達,清道光年間,就出了張蘭、張蕙兩個廩生秀才。張蘭、張蕙師出本族私塾先生張克家,張克家先生來自榆中清城,是蘭州府增廣生員,應西番窯曾、張二姓以三十二畝水地重金聘請而來,後也落戶西番窯。並長期在西番窯或胡麻水設私塾講學,他的學生在西番窯還有貢生曾葆英、張汝智,在腦泉有車貢,吳川有狄貢,胡麻水有蘆貢,尾泉有尚貢等。高薪聘請張克家先生,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引進人才,張先生是引領西番窯周邊幾十里景、靖、皋三縣文化發展的拓荒者。後張蘭、張惠又設塾館講學,清翰林學士(進士)六品工部正事戚維禮即為張蘭之門生。到清末及明國時期,此地的名人文士就更多了,如貢生曾葆英、張汝智等。清乾隆五十年,鴻雁張氏七世祖元棟即為特授典史。還有後來的儒學生員、儒學增生、八品壽官就更多了。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西番窯堡子內又開設了小學堂。至民國元年,小學堂又更名為小學校。至1919年五四運動暴發,新文化運動在全國興起,地方名人文士又倡導在西番窯大沙河南岸新建了初級小學。
到1939年,又將初級小學擴建為新式完全小學。此後其教育質量很快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前後,鄰近幾十里的景、靖、皋三縣學子皆慕名來此求學,並多以優異成績升入靖遠及省城蘭州各類學校深造,成為國家建設的有用人才。
全國解放後,這里也是人才輩出。據統計,建校百年來,有2000多學子走出校門,其中升入大中專學校者達400多人;走出西番窯,走向四面八方參加祖國建設者有700多人;其中廳局級幹部7人,縣團級40多人,鄉科級100多人,博士、博導、教授3人,碩士20餘人,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27人,中級職稱近70人;還有在工商企業界的數十人中,資產達百萬、千萬及億元者皆有。這里之所以人才輩出,就是因為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一代一代人都能熱心捐資助學,能為學校出錢出力,這里的人們都引以為榮。
D. 白銀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就市區內而言,目前只有金魚公園、全民健身廣場、西區人民廣場可以去看看,都是免費的。如果不局限於市區,推薦去四龍或水川,這兩個鎮離白銀不到25公里,交通也比較方便,特別是去水川還通了公交車,在市第二人民醫院那坐車,全程好像是兩元。四龍度假村是原白銀公司療養院,位於白銀區四龍鎮黃河南岸,距白銀市區25公里。建於80年代初,佔地84118平方米,由松林別墅區、四合院、方壺池、娛樂場、小高爾夫球場等部分組成,是集休閑、度假、旅遊、療養、辦公、商務活動於一身,亭、台、樓、閣、廊、榭、假山、別墅、賓館為一體,風景秀麗,設施齊備的高規格旅遊休閑度假村。
E. 白銀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著名景點
平川武當山,靖遠古渡,壽鹿山,會寧會師舊址
F. 白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白銀,甘肅省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地處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境內絕大部是山區,山地與寬谷平原並存;為中溫帶半乾旱區向乾旱區的過渡地帶。
①黃河石林
黃河石林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靖遠縣黃河流經段,距甘肅省會蘭州市130千米。200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大敦煌》、《神話》、《天下糧倉》、《驚天傳奇》等電影、電視劇曾在此拍攝,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景區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
壽鹿山
壽鹿山位於甘、蒙、寧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574公頃,為國家森林公園、AAA級旅遊景區。公園地處騰格里沙漠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周圍被荒漠所包圍,公園內有青海雲杉、祁連圓柏天然林和油松、落葉松、青楊人工混交林以及由祁連杜鴿、錦雞兒、臘梅、高山柳等組成的天然灌木林。
G. 白銀的旅遊景點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靖遠縣黃河流經段,距甘肅省會蘭州市130公里。200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大敦煌》、《神話》、《天下糧倉》、《驚天傳奇》等電影、電視劇曾在此拍攝,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景區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
雪山寺:位於靖遠縣永新鄉,距離白銀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遠縣城80公里。在哈思山主峰海拔3017米大峁槐山的東側,形似騰飛的鳳凰聳立中央,四面山環水繞,是名貫古今的佛教聖地,因山頂積雪深厚,常年不消,遠遠望去,銀光閃爍,蔚為壯觀,有「雪嶺堆銀」的美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
哈思山森林風景旅遊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部,距離白銀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遠縣城80公里。是集自然保護區與文物旅遊的森林公園。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靖遠縣域內第一峰。哈思山有植物29科60屬92種,葯用植物40餘種,如柴胡、志遠等;動物7目20科24種,其中林麝、猞猁、岩羊、紅腹錦雞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景區有哈思寺、太和山、雪山寺三大自然保護區,區內蒼松翠柏、飛泉流瀑,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是西北地區典型的荒漠綠州地貌。大峁槐山的東側為雪山,山頂常年積雪,素有「雪嶺堆銀」的譽稱。人文景觀有雪山寺、明長城及烽燧遺址、漢唐墓葬等。
H. 白銀有哪些美麗的旅遊景點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靖遠縣黃河流經段,距甘肅省會蘭州市130公里。200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旅遊景區。《大敦煌》、《神話》、《天下糧倉》、《驚天傳奇》等電影、電視劇曾在此拍攝,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景區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
雪山寺:位於靖遠縣永新鄉,距離白銀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遠縣城80公里。在哈思山主峰海拔3017米大峁槐山的東側,形似騰飛的鳳凰聳立中央,四面山環水繞,是名貫古今的佛教聖地,因山頂積雪深厚,常年不消,遠遠望去,銀光閃爍,蔚為壯觀,有「雪嶺堆銀」的美稱,為靖遠古八景之一。
哈思山森林風景旅遊區: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部,距離白銀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遠縣城80公里。是集自然保護區與文物旅遊的森林公園。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靖遠縣域內第一峰。哈思山有植物29科60屬92種,葯用植物40餘種,如柴胡、志遠等;動物7目20科24種,其中林麝、猞猁、岩羊、紅腹錦雞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景區有哈思寺、太和山、雪山寺三大自然保護區,區內蒼松翠柏、飛泉流瀑,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是西北地區典型的荒漠綠州地貌。大峁槐山的東側為雪山,山頂常年積雪,素有「雪嶺堆銀」的譽稱。人文景觀有雪山寺、明長城及烽燧遺址、漢唐墓葬等。
I. 白銀附近的景點
就市區內而言,目前只有金魚公園、全民健身廣場、西區人民廣場可以去看看,都是免費的。如果不局限於市區,推薦去四龍或水川,這兩個鎮離白銀不到25公里,交通也比較方便,特別是去水川還通了公交車,在市第二人民醫院那坐車,全程好像是兩元。
四龍度假村是原白銀公司療養院,位於白銀區四龍鎮黃河南岸,距白銀市區25公里。建於80年代初,佔地84118平方米,由松林別墅區、四合院、方壺池、娛樂場、小高爾夫球場等部分組成,是集休閑、度假、旅遊、療養、辦公、商務活動於一身,亭、台、樓、閣、廊、榭、假山、別墅、賓館為一體,風景秀麗,設施齊備的高規格旅遊休閑度假村。
水川旅遊景點主要由大峽風光\大峽電站、崗崗溝、紅灣棚景、武當神鍾、雷祖風雲、大川古渡、太陽島、十里濱河、葦湖垂釣、翠綠湖、萬畝棚景、牡丹鮮切花、烏金激流等。為了便於遊客觀賞游覽,現就部分景點簡介如下:
l、大峽風光\大峽電站
大峽一段山高水深,兩岸山勢陡險,青石凌立,中間形成一道間谷,地勢非常險峻,正如詩雲:「斷崖萬仞如削鐵,飛鳥不度山石裂」。著名的大峽電站便雄居此間,電站大壩依山而建,將狂奔不羈的河水攔腰斬斷,壩身全長241米,平均壩高72米,水庫存水量約0.9億立方米,年發電量14.65億千瓦時。大壩群偉壯觀、氣勢不凡,每逢春夏之季,登上壩頂,向西眺望,但見青山翠嶺綿延起伏,莽莽蒼蒼,山花爛漫,野草蔥籠,景色十分優美。乘船自大壩逆流而上,站在水中央,藍天白雲,峰巒起伏,甚為壯觀。待烏金峽建成後,順流而下沿大峽電站至烏金峽電站,兩站景觀一覽無遺。
2、崗崗溝
崗崗溝在水川鎮關家溝村,距大峽公路3.5公里,順溝而上,兩岸棗村成片,有百年生大棗樹2000多株,是全省聞名的小口棗生產地,年產鮮棗20萬公斤。溝左1公里處有「關山獨立」、「窖子洞」等景色。崗崗溝由九級瀑布組成,一年之中水瀑半年,冰瀑半年,瀑布總落差達60米左右,最大水流量1立方米/s,九級梯瀑各具特色,十分誘人,右側絕壁有一人工開鑿小路,攀岩則可入谷中。壁側多天然洞穴,壁頂有奇石爭峰,似人似物氣象萬千。正如詩雲:「清冷之狀與耳謀,瀠瀠水聲與耳謀。悠悠而虛者與心謀,虛而靜者與神謀」。
3、紅灣棚景
大川渡蓮花山北側,大峽公路紅灣遂道東端100米處,有一平台,此居高臨下,顧家善,大川渡,白茨灘等村塑料大棚盡在眼底,總面積約有2000多畝,被專家稱為農業上的「白色革命」,大棚連片且南依黃河,北傍青山,一排排大棚,一排排紅瓦房和一片片果園相互點綴,互相映襯,錯落有致不是規劃、勝似規劃,水泥路在大棚、果園間時隱時顯,正如詩雲:「徑曲被阻疑無路,道轉雲開別有天」。
4、武當神鍾
位於大川渡西北側,此處天然形成一小谷,三面環山,南靠黃河,風景秀美,氣候溫暖,文化傳統悠久,根基深厚是重要的黃河文化發祥地之一,該景點山峰陡峭,峽谷幽深。有很多歷史、人文景觀,著名的祖師大殿、斗母宮、文昌宮、四聖樓等建築,便雄居於此,融南方山水秀麗和北國風光之雄奇為一體,具有獨特的旅遊優勢。
5、雷祖風雲
雷祖山位於白茨灘,距大峽公路1.5公里,相對高度2000多米,是水川上段至高點。其山經多年風蝕形成,形似麥積,非常獨特,山頂建有雷祖廟,每年農歷6月23曰有盛大廟會,約有3000多人雲涌至此,熱鬧異常。登上雷祖山,可俯視水川全景,但見煙霧籠罩之中,群山蒼莽,起伏綿延,園林、河流、農舍盤桓於花樹間,縈紅纖綠相間成行。
6、大川古渡
大川古渡歷史上就被列為條城八景之一,這段河道開闊,水流平穩,順流向下,一路山青水靜,古柳岸邊百年水車與古式渡船融為一體。兩岸綠蔭濃重,鬱郁青青,船行水中央,會頓覺空氣新鮮,恬靜松適。
7、太陽島
太陽島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是水川沿黃旅遊長廊的中心。該島為黃河沖積形成,四面環水,總面積200畝。島中果園面積40畝,年產果品20萬公斤,河流對岸林果茂盛,紅柳叢生,植被覆蓋率高,己形成綠化規模。遊人小憩島內,眺望青城吊橋、古老水車,聆聽黃河濤聲,採摘美味鮮果,吸納清新氣息,頓感心曠神怡,返樸歸真,久久不忍離去。島內可設置大量旅遊設施,為遊客服務。
8、十里濱河
濱河路上起白茨灘青城橋,下至蔣家灣,依傍在黃河北岸。路右側河邊,有天然生成紅柳林約140畝,每到夏季紅柳枝高林密,左側路旁是綠影婆娑的垂柳。釣魚場、翠綠湖連成一片、湖光山色十分優美,曰暮黃昏、漫步其上,聽河水瀠瀠,涼風習習,幽靜而安詳,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處。堤壩水利系統立項建設,濱河路初具規模,路基形成,如將路面鋪成混凝土路面,補栽沿河紅柳,安裝路燈,即可與蘭州濱河路媲美。
9、釣魚場
釣魚場東起白銀公司水廠,西至白銀市水廠,總面積約1000多畝,地勢平整開闊且與濱河路相毗連,登高鳥瞰,釣魚場如一塊巨大綠鏡被縱橫卧陌分割成許多小塊,看藍大綠水,垂柳長堤,是垂桿野釣的最佳去處。
10、翠綠湖
翠綠湖緊靠漁池,湖中有天然生成蘆葦約70多畝,每到夏季一片蔥綠,在蘆葦草中,有多種野生鳥類成群嬉水,以野鴨居多,時而在水中暢游,悠閑自在,時而遇人驚起拍水飛起,引頷長鳴。秋冬之際,還有許多珍稀鳥類到此駐足捕魚,在釣魚場、蘆葦上飛繞盤旋,鳥飛漁躍。一條大壩鎖住一湖碧水,水面達1000畝。微風拂過,寬闊的湖面上,盪起陣陣漣漪,美得令人目不暇接,翠綠得如濃墨的中國畫。
11、萬畝棚景
大坪是水川東段至高點,登臨大坪觀測點,一排排綠色大棚,展示著科技風采;一幢幢磚瓦房屋,體現著鄉村特色;一株株茂盛的樹木點綴著黃土高坡。天青雲淡之時,人在藍天白雲下,溫棚、農舍、樹木勾勒出一道道綠色,使人真正體驗到順其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操。汗珠子落地進出一串豪放,腳印在田野上踩出風光。園區是白銀最早的蔬菜生產基地,是全省最早從山東壽光成功引進曰光溫室蔬菜生產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園區內已建成曰光溫室6000畝。1992年全省菜籃子現場會在白銀召開。現已建成融休閑娛樂、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特色農業休閑農庄,准備發展特色盆景、花卉園藝、特種養殖、無公害蔬菜等特色景區。這些相對集中的景點與水川鎮現有的高科技成果、田園風光、黃河風景相互輝映,形成水川鎮特有的旅遊風景線,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12、牡丹鮮切花
近幾年來,水川鎮引進牡丹芍葯等名貴品種,形成小鎮一條獨有的風景線。唐代大詩人劉禹錫詩曰:「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有詩雲;「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猶為天下奇」,他所撰寫的《洛陽牡丹記》是世界上第一部牡丹專著。「花開花落二十曰,一城之人皆若狂」,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吸引各地遊客前來賞花觀光。它雍容華貴,富麗端莊,國色天香,被尊為「百花之王」,中國的「國花」。牡丹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滿、吉祥如意的象徵。漫步牡丹園內,頓覺如詩如畫,香飄萬里。
13、烏金激流
烏金峽是黃河小三峽電站開發項目之一,峽窄流急,峽口有大小尖山在雲霧繞繞之中,形似圓錐,尖頂直插雲端,十分壯觀。峽口北側,有名噪一時的禹王廟、白馬廟、葯王廟遺址,現雖遭破壞,但每年到此燒香拜佛的信徒遊人絡驛不絕。峽中石壁光潔如玉,壁立千仞,水流湍急,便到航運終點大浪溝,該地段地勢平整,背山面水。果園成片,環境幽雅,是休憩、野餐的最佳去處。
現在四龍和水川還建設了很多農家樂,可以去看看。
還有些你可以看看白銀旅遊網http://www.bylyj.com/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