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傳說故事大全
① 名勝古跡的傳說或故事。
西安鍾來樓
據說,明太祖朱源元璋登基後不久,關中一
帶連連發生地震,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裡感覺不踏實,於是想辦法要壓著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
主意,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鍾樓,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鍾樓,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
這種故事太多了,不勝枚舉...
② 景點的傳說和神話故事
1、大理洱海
傳說河宮里的七公主嚮往人間生活,私自來到洱海邊與漁民段岸黑成婚。七公主有一面寶鏡能照亮海底,她為了漁民能夠多打魚,就把自己的寶鏡放入洱海中。寶鏡從此變成洱海河,世世代代放著金色的光芒。
2、瀘沽湖
在遙遠的年代,這里曾是一片村莊。村裡有個啞巴放豬娃,人們只要把豬交給他,他總是把豬放得肥肥壯壯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樹下睡著了,夢見一條大魚對他說:「善良的孩子,你可憐了,從今往後,你不必帶午飯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
小孩醒來後,就到山上找啊找,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發現那條大魚,他就割下一塊燒吃,魚肉香噴噴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過的地方又長滿了肉,傷口不見了。這下孩子放心了,從此後,每天都以魚肉為食。
這事被村裡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魚占為已有,就約了一些貪財之徒,用繩索拴住魚,讓九匹馬九頭牛一齊使勁拉,魚被拉出洞,災難也就降臨了。從那個洞里,洪水噴涌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村莊。
那時,有一個摩梭女人正在喂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旁邊玩耍,母親見洪水沖來,急中生智,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自己卻葬身水底。兩個孩子坐在槽里承受水漂流,後來,他們成了這個地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瀘沽湖也稱為母親湖。
3、香格里拉
傳說色拉村中有位英俊、勇敢的青年,許多姑娘向他表示愛意,但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深愛著遠方一位美麗的漢族姑娘,他的真心終於嬴得了姑娘的芳心,後來,他們商定了婚嫁的日期,到了結婚那天,小夥子的親朋好友都來道賀,
小夥子穿上結婚的禮服,來到村頭迎接送親的隊伍,可到了日落西山,還未見姑娘的身影,小夥子焦急了,親朋好友都紛紛議論起來,心灰意冷的小夥子搭上弓箭向送親的路射去,悲劇發生了,
箭不幸射中了匆匆趕來的姑娘,姑娘倒下了,射軀化作了婀娜的群山。小夥子悲痛欲絕,憂傷的離開了人世,他的身軀化作了遼闊的草原,永遠的依在他愛人的身邊。
4、拉姆拉措
據說有緣之人還可從拉姆拉錯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來世。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顯現出各種景象,可以啟示未來的命運。歷代的轉世靈童,都是在湖的啟示下尋找,在成為之後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傳說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來五世熱振活佛繞湖三周,在拉姆拉錯觀看神諭。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5、拉薩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叉),
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
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③ 民間神話故事大全
1精衛填海
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一天,女娃去東海看太陽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隻小鳥,「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非常痛恨東海,於是日復一日地不斷地往東海中扔石子,想把東海填平。
2百鳥朝鳳
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它有的優點就是:很勤勞。把吃多下來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3、炎帝擊石生火
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於是他就撿了很多那裡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後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並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
4、後羿與嫦娥
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於是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把多餘的九個太陽射下去後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5、盤古開天闢地
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此時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就這樣有了天地。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死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
6、鯀禹治水
大水漫上天際,鯀盜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來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殺死了鯀。鯀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賓士洪水,禹從南方走到北方,從太陽處的地方跑到太陽落的地方,,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經過了十三年,禹終於將水治理好,完成了鯀的遺願。終於安定了九州。
7、誇父追日
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誇父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天上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終於看到了太陽想把太陽捉住帶回去。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裡的水。兩條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還是沒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澤里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8、愚公移山
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這兩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牆,擋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路,與世隔絕,非常落後。於是愚公決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個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9、嫦娥奔月
嫦娥是後羿的妻子,因後羿立下蓋世神功所以收了許多徒弟。其中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當有一次後羿帶眾徒外出狩獵時,蓬蒙裝病留了下來,並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給她的不死葯,嫦娥在被逼無奈之際吞下了不死葯,她立即飛上了天,因為不捨得後羿,所以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0、吳剛砍樹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11、女媧造人
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女媧總覺得很寂寞因為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於是她用泥土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捏完後,他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從這以後,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12、皇帝戰蚩尤
一次,華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戰事連連,百姓不得生存。華夏被分為五個大部落,其中黃帝和蚩尤的部落勢力最大,黃帝因不願看到百姓因戰爭而受苦,便想停止這種戰爭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最後,蚩尤兵敗逃跑.黃帝命應龍前往追殺.應龍不負期望將蚩尤殺死並割下蚩尤的頭顱獻給黃帝.
13、女媧補天
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兩個神仙打架從天上打到了人間,天被打出了個洞,把人們安靜的生活環境都破壞了。女媧看到這種場景,非常不忍心,於是練了五色石來把天上的洞補好了。把臟亂的環境重新恢復平靜,再還給了人類,人類都非常感謝女媧。
14、神農試百草
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因為」病」而早早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又實在值得同情.神農覺得自己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的職責,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尋找治療病患的葯草,找到後他都先自己服用來確定有用與否或者有毒與否.最後終於找到了可以治療很多常見病患的葯草.
15、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
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16、刑天戰黃帝
黃帝用強大的武力打敗了炎帝,把炎帝被迫退到南方。刑天發誓要與黃帝爭奪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與天帝開始了一場激戰。突然,黃帝看準機會一劍向刑天脖頸砍去,刑天那顆巨大的頭顱就被砍落下來。刑天見頭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兩只乳頭當作眼睛,肚臍當作嘴巴,揮舞武器,繼續吶喊戰斗。
17、姜子牙釣魚
商朝末年,紂王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用奇特的方式釣魚,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請了他好幾次姜子牙都不理睬他們繼續釣魚。最後姬昌就准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就答應輔佐他。
18、沉香救母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與善良的仙女,華岳三娘相愛了。不久,三娘就懷孕了並為孩子取名為沉香。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此事後,便把他抓了回去。沉香懂事長大後決定去就自己被壓在華山下的母親。母親知道沉香不能就出自己,便叫沉香去找他舅舅,沉香在舅舅手裡拿到了寶蓮燈,立即飛回了華山,救出了母親。
19、八仙過海
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蓮花、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藍采和有花籃。)
20、仙女造橋
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因為有事不能離開,只好拜託其他兩位仙子飛下天界。她們見這裏海秀山奇、人民淳樸,便心生愛意。為回報百姓的祭奉盛情,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決定修一座海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於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頃刻間,那海橋即將修造成功。
④ 湖南省景點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在現在的湖南湘西花垣、保靖、吉首三縣市交界之處,一到農歷四月初八這天,附近苗寨里的年輕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趕到一個叫仁共的大山去聚會,三個一群,五個一黨,或挑野蔥,或摘櫻桃,或吃山野苞,其間的歡笑聲、吹奏的木葉聲,特別是悠揚動情的苗歌聲此起彼伏。古往今來,不少未婚男女因為藉助這個時日和這個大山而喜結良緣。這里的苗族年輕人為何要在這個時日、到這個地方去聚會呢?這其中有一個歌聲引來緣如玉,歌聲牽回大水牛美麗的傳說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湖南湘西呂洞山脈仁共山下的苗族部落,由於生產工具落後,每年種出來的糧食很難吃到年頭,於是人們只好上山摘野果來補充以度過青黃下接的日子。
一年暮春,仁共山上的櫻桃熟了。住在山下的苗族部落里,一個聰明勇敢的年輕後生名叫達西,他帶領全部落的青年男女上山採摘櫻桃,用櫻桃幫助人們度過春荒。可是上天就是喜歡著弄人,一場暴風雨過後,滿坡滿嶺的櫻桃全掉落了。突然遇到這樣的天災,達西心裡急得火燒火燎,心想難到求生的路就這樣斷絕了嗎?人們今後的日子如何過?得另想個辦法,山上的野果沒了,我們還可以上山打獵。他的這個想法得到了部落族母娘熊的支持。娘熊告訴他,離我們仁共山很遠的地方有一座名叫高業的大山,那裡有一種身體很肥壯的野獸,但是那些野獸都是由一個非常漂亮的年輕姑娘看管,你如是有膽量可去試著討些來。
達西按照族母娘熊指點的路徑,過河跨溪,翻山越嶺,連續走了七天七夜,穿爛了七雙草鞋,終於到達了高業山。舉目一望,只見山上漫山遍野的一群野獸在悠閑地吃草,山頂一個大石頭上有一位姑娘一邊綉花一邊看守著。達西急步上前,很有用禮貌地對這位姑娘說:美麗的姑娘,我是仁共山下的達西,我們那裡的苗家人遇到了糧食不夠吃的荒月,我來向你討幾頭放在山上的野獸帶回去殺,好讓我們那裡的人們度過荒月。
姑娘聽了達西的話,頓時柳眉倒立,氣憤地說:你知道這些野獸叫什麼名字嗎?它們叫水牛,是上天放到凡間來拯救人類的,怎麼能讓你帶去殺吃呢!
達西一時語塞,想不出用什麼話來說服姑娘。當天只好無功返回山下住了一夜。這一夜,達西根本沒有睡著,而是翻來覆去地想怎樣才能向姑娘討到水牛的主意。直到天亮時,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第二天,達西又再次登上高業山,他用苗歌先唱仁共山山清水秀,山中櫻桃好吃;高業山野獸肥壯,姑娘美麗;再唱仁共山下苗族人朴實忠厚,勤勞勇敢,但因生產工具及技術落後,至使如今人們生活仍然十分困難,希望得到姑娘的支持和幫助……接連唱了三天三夜。
精誠所至,金石即開。達西情深深,意切切,心綿綿的歌聲終於打動了姑娘的心。姑娘開口唱到:這個達西阿哥,你是苗家人的好後生,你有一個瀟灑的外表,又有一顆憂民愛家善良的心,你是苗家人的希望,你是仁共山擺脫春荒的福音。一個帥阿哥,一位美姑娘,兩人一唱一答,答了又唱,彼此的心越唱越近,彼此的情越唱越真,彼此的意越唱越切,達西求助於姑娘,同時看上了姑娘,姑娘理解達西,同時更愛上了達西。於是,這位姑娘選了一公一母兩頭膘肥體壯的野獸(後來苗族人叫大業),背著家人,帶著水牛跟達西一起來到了仁共山下,這天正是農歷初八,達西和姑娘成親了。姑娘把兩頭水牛作為禮物獻給族母娘熊,她還教會了仁共山下苗家人用牛耕地。從此,仁共山下苗家人的農作工具改進了,種糧技術提高了,收成堆積如山,豐衣足食,因而每年春夏天不用再靠上山摘櫻桃來度荒了。
後來,仁共山下的苗家人為了紀念達西和這位姑娘帶回耕牛的日子,把農歷的四月初八這天定為牛的生日,並作為苗家擺脫春荒走向富裕的起點日子;為繼承先輩不屈不饒同困難作斗爭的民族精神,宏揚苗族民間傳統文化,提倡志同道合的自由婚姻,約定在仁共山這個地方,每逢四月初八作為苗族年輕人聚會社交的日子,並將達西和姑娘以物寄情、以歌作媒,最終結成百年連理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世代傳說。
⑤ 名勝古跡的傳說故事
關於莫愁女的傳說
南京的莫愁湖是著名的風景區,莫愁女是位傳奇式的奇女子。湖由莫愁女而得名,女由莫愁湖傳世。但細考史籍,還有兩位莫愁女。
一位是郢州石城莫愁湖。郢州,今日湖北鍾祥,石城至今還有個莫愁村。《唐書·樂志》中載:「莫愁樂者,出於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舞。」這位「石城莫愁」看來是唐代的一位能歌善舞的美貌女子。有一首古詞是歌頌她的:「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那種急切盼望莫愁的心情,躍然紙上。
還有一位是洛陽莫愁女。著名的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詩是寫她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如何四季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詩人筆下的「莫愁」,真正是位「解語花」。梁武帝也有首詩寫她,寫得更具體,詩名曰:《河中之歌》:「河東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寶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這里把莫愁女的籍貫、身世、家境都作了敘述。
南京莫愁女,到宋代才有文字記載。較早的是周美成的樂府《西河》。洪邁就此事在《容齋隨筆》中提出質疑,似乎是周美成將「石城」與「石頭城」混淆了。其實,「莫愁」是一個吉祥的名字。湖北有,洛陽有,南京也有,是藝術家創造的一位象徵美好的女性典型。如果硬要用「史家」式的考證去查她的「履歷」,豈不是一樁大煞風景的事兒!
⑥ 有關當地風景名勝的神話傳說故事120字
開封龍亭前有一條復筆直的大制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抗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
⑦ 有什麼景點有傳說故事的,最好經典一點的。詳細點
湖南君山
龍王的女兒龍女 在人間找了一個丈夫叫柳毅,龍王給了男人版一張面具,但是說一定權要在離開龍宮的時候摘下來,後來他忘記了,面具就長在了他的臉上。公園里有傳說中他從人間進入龍宮的入口。
還有傳說中娥皇女英得知屈原去世的消息後落下的眼淚滴在竹子上,竹子到現在留有印記,叫做湘妃竹。
⑧ 桂林景點都有哪些傳說故事
1、望夫石
傳說是化緣和尚變的,稱仙人石。到了清代,傳為一家3口,船到了灘前只剩一斗米,水淺不能行船,糧盡了,丈夫上山找不到吃的,心急化成石人。妻子背著孩子上山尋找。
看見石人丈夫,傷心焦急,一同化成石人。望夫的不同傳說,共同反映了舊時代婦女悲慘的依附地位,以及人民對溫飽、安定、團圓的無限嚮往與追求。
2、龍頭山
相傳北海龍王府有一條巨龍,其尾潛入洞庭湖,龍首昂起韶山沖,竟形成滴水洞龍頭山。由此,便有了若干神秘色彩。
3、蘆笛岩
從前,蘆笛岩里空空盪盪,哪來什麼景緻。有一年,皇帝老子做六十大壽,一道道聖旨傳一下來,要全國各地送金銀財寶,異獸珍奇,進貢祝壽。
官老爺們借祝壽之名,向老百姓收刮一場,一時間全國各地被鬧得烏煙瘴氣,哭聲震天。特別是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少數民地區,更是被攪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8)景點傳說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桂林期他風景名勝
1、杉湖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中心,秀峰區、象山區接合處,中山路穿過湖區,陽橋的東側,向東通灕江,西接榕湖,北與中心廣場比鄰,因湖邊長有杉樹命名。是桂林城中開放式步行休閑公園。 杉湖常與榕湖一起合稱榕杉湖。
2、榕湖
榕湖與杉湖相連,面積不大,原為桂林城南護城河,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城池擴展,護城河廢棄,逐漸變為城內風光綺麗的湖泊。
榕湖橫貫東西,把桂林市區劃分為南北兩段,陽橋又把榕湖分為東西各半,東面瀕臨灕江,相傳原來湖畔遍植杉樹,所以東面的湖通稱杉湖。西面的湖通陽江,湖畔古榕濃郁,古稱榕湖。榕湖賓館即坐落湖畔,是桂林市接待旅遊者的主要賓館。
⑨ 旅遊景點的傳說故事或來歷
龍井問茶
以「茶」為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呈現一根蠕動的分水線,頗具風趣。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裡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
蘇堤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在秀麗的西湖中穿越而過,還因為堤上種滿了形態優美的香樟樹及其他各種植物,是一條全年都常綠的長堤,特別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開,樹發新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風和熙,令人心曠神怡。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⑩ 可以介紹景點風光,也可以講與景點有關的故事傳說
因為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實在是非常壯美,所以哪怕不是旅遊城市,也有很多可以看的景點兒,當然最動人,最對別人有吸引力的景點,就是那些有凄美的愛情傳說的景點。